专家解读2017高考作文

管理学  点击:   2016-01-14

专家解读2017高考作文篇一

修改:从标杆作文看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

从标杆作文看作文备考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葛福安

一.标杆作文对高考作文备考的意义

下面这张表格,是新课标卷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被人们视为高考作文评分的部颁标准。这表张格对于评分的基本项目以及打分标准,都作出相当细致的分类分层的确定,但是,这个“部颁标准”到了各地高考评分现场,还会再加一个案例式的“地方解读”,主要表现为标杆作文。

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阅卷场也拿出了自己的17篇标杆作文。这17篇标杆作文是基于写够800字、能够完成整篇作文而制定的,残篇作文不在此例。这17篇标杆作文最低分10分,最高分58分。

标杆作文的产生,是高考作文阅卷专家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研究、商定的结果。首先它体现出“此次”考场写作的现实。标杆作文取样于考卷场中,在一定的取样数量之中选择出多篇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考卷,以待研究确定。其次,标杆作文均经过多方研究、斟酌,它们获得了充分的、全方位的关注,这种关注是一种高质量的打量,最后确定的标杆是经得起阅卷现场中各位阅卷操作者的质疑、询问和推敲的。第三,标杆作文的高密度细微差异,使它具有可信的标杆意义。和高考语文的分数呈仿锤分布相同,考场作文的现状也大致如此,所以,符合字数要求的考场作文真正的低分应该从35分起算起,至高分58分,标杆作文之间的分差高大为3分,最低为1分。而这分差又具体落实在三个分项打分上,这三个分项打

分是基础等级的内容和表达两项及发展等级的特征一项。

因此,从高考备考的角度来看这些标杆作文,它更可以被视为一个具体可感的作文备考样板。这个样板包含了一个完整的高考作文从审题到成文各种综合因素,这些因素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对具体的高考作文备考实践有着非常直观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表格中,我们按照平常教学中的惯常做法,把17篇标杆作文大致分为三类:低分作文、中等作文、高分作文。这种分数是以最后的总分为标准的。如果从每篇作文的三项分项打分来看的话,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

从标杆作文的写作内容上看,除去有跑题之嫌的几篇外(12-17),绝大多数作文都是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

2016年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中的这组漫画构思巧妙,以对比、变化的角度对所要求表达的内容和主题加以展现,简明、形象且有创意,符合学生实际和教育现实。总体而言,这组漫画的内容可以从五个层面予以分析、理解。

1.谈分数问题

学生、家长、教师过于看重分数,学生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若有些许退步,仍会受到埋怨、责难甚至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很低,但若有些许进步,就会赢得鼓励奖赏。尽管两个学生的分数有着极大的差异和一些波动,但受到奖赏和惩罚的核心标准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分数,这反映了学生、家长、教师等对分数的超高关注度。标杆作文的2、3、7、8、9、10等几篇倾向于这一个层面。

2.谈教育现状

学生、家长、教师对分数的态度其实反映了目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的功利化倾向----忽视了学生作为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片面追求分数,盲目追求升学率。而“分数”与“升学率”并不能真正代表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更无法衡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从学生到家长,从学校到社区,各个层面的“唯分数论”既导致了教育误区的形成,也深深地自陷于这一教育沉疴而难以自拔。标杆作文的5、6、10、11、13等几篇倾向于这一个层面。

3.谈理性教育和教育科学问题

由分数问题、教育现状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引申理性教育和科学教育层面的问题:单纯、直接、片面地由分数成绩产生的奖惩赏罚,不应成为家庭或学校教育孩子的主要手段。在这种僵化、单一的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孩子,久而久之便会对分数产生依赖与恐惧并存的矛盾心理,这是应试教育的顽疾,是缺乏理性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后果,更是素质教育应努力克服和解决的问题。标杆作文的1、2、10、11等几篇对这一个层面也有涉及。

4.谈心态问题

如果我们挖掘更深一层的含义,认真展开理性思考,跳出分数的小圈子来看依据分数来决定奖惩,就会发现,这还反映了当前社会上人们对进步、退步的态度,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着的攀比竞争、急功近利、贪图眼前成败的浮躁心态。由于浮躁,短期行业似乎更受人关注,眼前利益可能更为人追逐,夸饰之风也许更被人艳羡,使人们无尽分析进步、退步的原因,而这种心态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判断、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标杆作文的2、5、6、10、13等几篇对这一个层面有所涉及。

5.谈评价问题

漫画中的所谓分数,亦可理解为评价,用分数来代表的评价,往往并非多元化评价,而是以某种的标准为尺度的单一化评价。无论教育还是其他诸多领域,对于人才及其发展能力的评价,都应力求摆脱单一、片面的评价机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用几把尺子来衡量不同的学生,推进更为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标杆作文的1、3、4、5、9、10等几篇对这一个层面有所涉及。

二.高、中、低三档标杆作文对高考作文备考的启发

我们以总分把17篇标杆作文分为低、中、高三档作文,以“禁飞区”、“生活区”、“风景区”名之,试图从中到得一些高考备考的不为、可为与大有作为的地方。

1.从标杆作文看考场材料作文有哪些“禁区”

从10分至39分的7篇低分作文中,我们大致归纳出具有一般意义的四大“误区”:

(1)材料作文话题化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那篇10分的作文。这篇文章属于“偏离题意”。评分细则对“偏离题意”的界定是“离开漫画中所提供的内容与信息,文本内容与“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中提及的内容、信息完全无关,比如空谈“宽容、理解、心理健康”等。这篇考场作文的核心词是“苦难”。这位考生在看到漫画后,可能是没有紧扣漫画的一些要素去做具体的分析,有可能是“苦难”两字非常强烈地闪现于他的大脑,就不顾其它了。这种思维,在写作教学中或者写作的审题过程中,并不少见。但这种“闪念”是凭直觉而生的,而且它不是一种正确的直觉,甚至连“似是而非”都算不上。而考场作文的审题,应该对这样的 “闪念”进行探究、思考,一见钟情式的审题,是相当有风险的。对于这个风险,语文老师应该进行矫正,指导。当然,这篇文章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是用事例代替分析,这放到另外一篇标杆作文再作说明。

在学生的高考备考实际中,阅读材料后概括出核心词语,然后仅仅围绕核心词语进行多层论证,而不涉及材料的情况也为数不少。

材料作文的话题化写作,从文体写作特征上看,是对材料作文下的议论文写作认识不清所致;从考场作文的角度看,是对考场作文打击套作的无视所致;从能力的考查角度看,是对考场作文注重分析问题能力与表达分析问题能力的的忽视所致;从备考的角度看,是过于重视话题作文的“点式写作”,过分注重话题素材的积累而缺乏对素材的纵深分析所致;从学生的写作实践角度看,是没有摆脱中考的半命题或概念命题以及过去高考话题作文的影响所致。

因此,非常有必要强化学生对材料作文写作的认知,避免陷入低分作文的泥淖之中。

(2)大论公理说废话

这方面的例子是第13篇标杆作文。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人无完人”。这个结论,能从材料(漫画)中概括得出来:第一个男孩第一次考了100分,奖“吻痕”一枚,第二次得98分,赐“掌印”一记。赏罚失当,不应该,为什么呀?因为人无完人,不可能永远保持完美的分数(100分)。但是,人无完人,是个 “公理”,就如同“地球是圆的”,虽然曾经不是公理,但现在是了。“公理”是指依据人类理性的不证自明的基本事实,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

高考题的写作要求上明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人无完人”只能算是个意思,不能算是你这篇文章的立意。因为这个意思不具备“立”的特征,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立意”的确定不仅要让读者看出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管是深刻还是肤浅,更要让读者看出这篇文章的必要性。虽然2016年高考作文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的表述,不如2015年的“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指向清楚明白,但是,写作文,就是要看出作者的观点、看出作者对生活的关注度、思维清晰度和情怀。

在平常的作文备考中,有不少作文是在试图证明“公理”,像“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像“物质决定意识”等等,这些还真的都不能算是“立意”。有这样一则材料:沈阳市政在冬天落叶后的城市道路两旁的树上装上假叶子的做法,引得大家吐槽。有学生写的文章是“顺应自然”,而这是中国传统哲学流派道家的核心思想,当然不能做为文章的观点来论证。

(3)并列结构很僵化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第14篇。三段并列的句子,把一篇文章分成四个隔断:个人要前进,社会要前进,民族要前进。个人要前进,塞进去个时髦的屠呦呦;社会要前进,塞进去“老人摔倒如何扶”“青岛天价虾”“旅游宰客”;民族要前进,塞进去“综合国力”。

虽然,评卷者也不能给这种作文过低的分,毕竟它结构完整,它的中心观点“xx,只有前进,方能成其X”也和作文材料(漫画)有点关系。但是,这种并列式的文章结构,是一种僵化的模式,是模板化写作,甚至可以说是套作。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解读2015年高考作文特点时指出,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和省级考试机构对作文试题评价主要依据六条标准: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难易度。而其中对所谓“防套性”的解说为:防套性是指防止考生拿别人或者自己的旧作稍加改动作为应试作文。

但是,这类僵化的并列式作文,在有些语文老师那里还被视为得分的妙法,当然,他也清楚,这样的作文,也不可能得更高的分,但是,有些老师把这种写法看成是议论文写作低幼水平得以快速提升而不拉低班级均分的办法,这在提升学生思维发展方面,是一种不作为的做法。

(4)文体特征模糊化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第11篇。这篇得39分的标杆作文,全文总共三段,却显现出两种文体色彩:前两段是记叙文的模样,最后一段是议论文的意思。把三段文字放在一起看,这种先改写再议论式的组合,整篇文章就会给人“文体不明确”不伦不类的感觉,甚至让人怀疑,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确定文体时的游移不定。

“明确文体”是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考生写什么像什么,不能写出“四不像”。它的背后是考生写出的文章,应该有非常突出的文体色彩,这个要求,如同“不得抄袭”“不能套作”一样,也属于考场写作的“底线”。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属性。这种明确的规定性,决定了考生的这篇文章是从什么样的角度、采取什么样的言语形式进行的写作。所以,从考查考生写作基本能力的角度,作文题目还是有必要画一个最基本的“圈”。因此,从过去的“文体不限”到现在的“明确文体”,文体的要求都是作为一个基本要求写入题目之中的。

当然,如果高考作文题目不强烈要求“写篇议论文”,那在文体的选择上,还是有“开

明”一面的,不会是议论文“独霸天下”。但是,选择写什么文体是一种自由,但选择一种文体后,就有了自由选择的“不自由”,写出来的文章,就要有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因此,写作时不能有文体上的左右摇摆,游移不定,要“从一而终”,一以贯之。

而具体的写作实际却是,每年总会有一些考生写出些“四不像”的文章。有些平常阅读到的“心灵鸡汤”多半也是一事一议的,这类文章多出现于《读者》这类通俗类杂志上,有些作家的文章,如台湾作家刘镛,多半也是这样一个模式。但是,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上,这类文体不纯的文章,多半是不能得很不同凡响的分数的。备考时,学生写作如有这个倾向,老师需要为学生点出并加以纠正。

2.从标杆作文看考场中等作文可以从何处突破

这里的中等作文,得分在41至49之间。在学生写作的实际中,这是个“大肚子”,集中了非常多的数量。有些人甚至觉得,如果在考场中能写到49分,已经非常好了。当然,这也说明作文的高分多么难以获得,也说明高考作文的得分是那么不能让人确定。我们的很多考生,能估计到自己的理科成绩,而且非常准确,那是有答案便能准确估计的学科。但是,高考作文没有这种可能。这里面原因非常复杂,不可能说得清楚,说清楚也没有多大意思。但是,从标杆作文的中等作文里,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考生的考场写作现状,也能看出一般的一些问题。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从中等作文升格到高分作文,或者比较稳妥地居于中等作文的高分位,也不能说没有可能。

从这5篇中等作文中,我们归纳出,冲破“中等收入陷阱”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1)突破例证局限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第10篇。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以乔布斯、爱迪生两个名人为主要论证内容。且不说两个名人的顺序列置不当,两个名人事例与议论中心无法融和。题目是“不以成绩论英雄”,乔布斯和爱迪生基本是百度搬家,引而不论,引而不析。写作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对于所说明的论点是足够的和必要的,并且是作了具体分析的。堆积一大堆不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能说明”,靠的就是作具体分析,“堆积材料”的做法不可取。

怎样让材料不显出“堆积”的样子?那就是具体分析。所谓具体分析,就要剖开事物的表面,去看事物内在的“纹理”,通常要从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果、正面与反面等几个方面去看,事物所反映的“理”就可能被剖析出来。如同水果里的甜,海水里的盐;把现象背后的实质分析出来,就能显出作者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的水平。这样的材料,已经成为“建筑”中的一部分,而不是胡乱堆放在材料存放场的材料,它已经有所“立”,有所形,有所神,已经受文章的主旨立意的引领,已经是一个神形兼备的文章的“局部”。

写议论文,讲道理、说原因、谈做法,都是重在说理,举例也是在说理,以理取胜方为上上策。不少考生在看到作文题目后的第一反应是:我要什么样的例子来写这篇作文。或者,我平常准备的哪个例子可以用到这篇作文里。所以,有一时期,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在考场作文中的出镜率特别高,再就是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特别走俏,所以,考场作文的圈子里曾有这样的流行语“名人开会”“事例排队”的现象,甚至有名师高人指点:“理不够,事来凑。”

但是,不用例子,还能写出作文吗?至今仍有学生这样问。不用例子,当然能写出文章来。那怎样写?那就讲理呗,本来嘛,议论文议论文,你不议论,哪来的“议论文”!这方面,可以进行一些专项的段落训练来落实。

(2)强化原因分析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第6篇。这一篇49分的文章,主要靠原因分析支撑。分析原因,可见一篇文章作者之“识”。

文章开篇引述漫画材料后,从对漫画中家长对两类不同的学生的态度的理解来写,把注

专家解读2017高考作文篇二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参考例文

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

①审题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

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立意分析】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

1.鲥鱼的角度:

2.乌龟的角度:

3.整体分析:

【例文】短暂的生命 多彩的人生

有人说:“生命像花,美丽而且鲜艳。”

有人说:“生命像草,平凡而且脆弱。”

可我认为,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可同样要活的有意义。人生在世,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不求举世闻名,但求无愧生命;不求人人称颂;但求无愧于心。

人活一生,要活的有价值,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说:“人最宝贵的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这何尝不是人生的目标,生命的宗旨呢?

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做到这些了吗,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我们又做到了什么?我们不但要活的快乐,而且要活的有意义将灰色的生命,变成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人生,我们要利用有限的生命,来使自己不枉人生。当我们看到老人无助地在街心行走,当盲人毫不知情地走在汽车前

方,当小弟弟、小妹妹在铁轨上玩时,我们又在做什么?当我们站在烈士墓前,当我们经过战争遗址时,

当我们看到英雄舍己救人后,却死在坏人手里,我们的心,那个人们口中的良心又在哪里?

具报道,一些黑网吧在利益的驱使下,想方设法勾住学生的“魂”,非但不制止青少年学生无限制地上网,反而为学生提供盒饭、面包、饮料,甚至让学生泡在网上,夜不归宿。新疆一少年春节不回家,竟留宿网吧22天!有的学生假期的大半时间都在网吧度过,一个学生把春节得的1000多压岁钱全都压给了网吧,那这些网吧的老板他们的心又在哪里?

人活在世,只要无愧于心,无愧于世,无愧于家国天下,那,便是七彩的人生!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三)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星巴克的老板舒尔茨有次去英国出差,在伦敦最繁华金贵的地方,看见在很多名牌店的中间夹着一个非常小的店铺,在卖最便宜的奶酪。他很好奇的走了进去,见一胡子拉碴的老人在整理奶酪,他问:“老先生,这里是寸金之地,您卖奶酪的钱够付房租吗?”

老人看着他说:“先买十英镑的奶酪,我再回答你。”舒尔茨于是买了十几英镑的奶酪。

“年轻人,你走出我店门向外看看,”老头说,“这街上所有你看见的豪华店铺基本上都是我们家的地产。我们家很多代人都卖奶酪,赚了钱就买些店铺。我和我儿子现在还是卖奶酪,因为我们喜欢卖奶酪。”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例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刚刚走进社会,生活尚无保障的年轻人做不到;在商海搏杀,被生意困扰的商人做不到;在工作岗位上为养家糊口拼命工作的老百姓也做不到;身负一官半职的各级各类领导就更不用说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如此潇洒呢?我认为是活到一定境界,对自己的需求十分了解的人才会有此魄力。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老朋友在公园里散步,一个是州长,一个是亿万富翁。州长向老朋友抱怨说他被政务搅得心烦意乱,经常失眠,并慨叹当初要是他当作家的理想不被生活改变,该有多好。而亿万富翁则向老朋友诉说金钱使他失去了自由,并对当年一个人坐在海边看潮涨潮落、晚霞翻飞的惬意念念不忘。这时他们看到大哲学家罗尔带着孙女在草地上放风筝的愉快场景,异口同声道:“他们真幸福!”于是,州长和亿万富翁走上前求教罗尔:“幸福是如何获得的?”罗尔看了看他们说:“做你喜欢做的事!”说完,又放起了他的风筝。

原来,为自己而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竟然是成功的阶梯和内在动力;喜欢,也是幸福的源泉。有一次记者问爱因斯坦“你的成功是否是因为你的天赋”时,爱因斯坦风趣地说:“有天赋的人很多,而成功与否关键看你对从事的事业的热爱与勤奋。”热爱者,喜欢的另一种表达而已。你可能贫穷也可能富有,你可能平凡也可能伟大,你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而所有这些都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换句话说,不管你是腰缠万贯还是勉强糊口,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一介草民,只要你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只要你所做的是你所喜欢的,你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你就会体悟到其中的乐趣,从而不仅会使你走向成功,还会使你获得幸福。

人生苦短,来去匆匆,我们要想在短暂的生命之旅中有意义地存活,就必须淡泊名利,忘却世俗,脚踏实地地去做你喜欢做的事,为喜欢而活着。如果上班时间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就八小时以外去做。你可以看书、运动、听音乐、写博客,甚至做家务,织毛衣,闲聊天,都可以作为一种消遣,只要你喜欢做,能按自己的心意而行,就可让身心彻底的放松,有助于解除疲劳,有助于心情平静而舒畅,从而体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快乐充实。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害怕吃苦、不要一味地去依赖他人的帮助或馈赠,而应当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真实地面对自己,尊重内心的感受,冲破世俗的罗网,冲破内心的矛盾,勇敢地做一次选择,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有勇气和魄力、有意识和毅力的人,才能从生活的沼泽地中走出来。只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会改变现状。

人各有所好。有的人喜欢喝茶,有的人喜欢品酒;有的人喜欢蜗居,有的人喜欢旅游;有的人喜欢当官,有的人喜欢当老百姓„„每个人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性格习惯也会有所不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让心放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让身休息;而身心愉悦就不感觉累。譬如,你喜欢拥抱大自然,登山远望时,你就会欣赏到大山的美景,就会闻到风中的花香;你喜欢听音乐,在欣赏一段美妙的旋律时,你就会感受到音符跃动,就会领会到音韵的神奇,甚至陶醉在其中;你喜欢文学,但你读到一篇能产生共鸣的文章时,你就会发现文字的美妙,就会试着用文字去抒发情感和心声;喜欢养花,喜欢散步,喜欢下棋,喜欢打球,喜欢K歌„„道理都是一样的。

人活一世不容易,活出一个真我,让自己活的更潇洒,更自在,更快乐,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想清楚了吗?

(四)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例文】于忙碌处觅充实

福楼拜曾说:“我每天坚持写作,每天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素以勤奋著书著称的福楼拜,自然每日忙碌,何来“每天按时看日出”的闲暇?

时下人们生活的疲劳与困惑与此问是缘起同一的:“因为终日忙碌,失去了生命的闲暇。”他们这么报怨着。殊不知,当我们开始抱怨起“忙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闲暇”的可能。

私以为,“忙碌”与“闲暇”并非有对立的概念之分,而只是个人的心态之别。正如海斯利特和西塞罗所言,“忙碌”与“闲暇”是相伴而来的。也许,这个“忙碌”所指的,是充实。

生命的充实,正来源于人的心态。所谓的“忙碌”,在有些人看来,是生命的折磨与压榨,这样,其人当然会有暴戾之气,即使偶遇“日出”想必也是感慨一句:“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吧?而绝不会真正如福楼拜把日出视作风景与感动。

于是,生命便只剩下流汗与“忙碌”的苦难。

我想,昆德拉“此处”与“彼处”的概念是极契合“忙碌”与“空闲”的,这里蕴藏的深意也是生命的出路。因为“生活在别处”与人们对“空闲”的追求是一致的,太多焦虑不安的人往往是把“彼处”作为对“此处”的否定。然而,昆德拉的本意并非如此,没有“此处”的存在,是无法寻到彼处的,一味把“忙碌”当成痛苦,“空闲”也便成为天方夜谭。两者本是生命的两种风景、两种状态、两种美,割舍了任何一种,都会是缺失甚至是缺憾。惟有正视,平静地对待所谓的“忙碌”,将它演绎为“充实”与“满足”,才有可能在生命中找到“闲暇”,并感悟它,享受它,感谢它!{专家解读2017高考作文}.{专家解读2017高考作文}.

我们的心需要慢下来,不再被生活的琐琐屑屑牵着走,不再焦躁着赶路,不再抱怨生活。慢下来,也许无法改变所有,但至少,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不再紧张与困惑。

我想,海斯利特的话也许应该改为:“越是能感受忙碌给人们带来的充实,就越会有闲暇。”如此这样,从今天开始,好好去品味属于自己的“忙碌”,品味这充实的点点滴滴,偷得闲暇处,也不会因为空闲的短暂而患得患失,而是真正地感受岁月,感受风景,感受爱。

生命本是忙碌,我却用它来寻找充实和感动。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一斤黄糖呢?”“顶多3元。”“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值多少钱?”“正好10元呀。”“只有10元吗?”“7加3不是等于10吗?”“但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可以做成芝麻糖,这样,芝麻糖就可以卖到20元了。”商人告诉儿子,生活给你一斤芝麻,不只是一斤芝麻,生活给你一斤黄糖,也不只是一斤黄糖,它们的延伸值,就全靠你的智慧去创造了。用好人生的加法,对于人生的成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请以“用好人生的加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分析】

【例文】做好加法,收获人生

上帝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发了一斤芝麻和一斤黄糖,上帝是不公平的,他让人类中一些睿智的人掌握了加法的艺术,用芝麻加黄糖,熬制了一锅风味独特的芝麻糖。其实上帝赐予我们的不止芝麻和黄糖,生而为人,我们要学会把众人皆有的赏赐巧妙相加,收获一个绚丽而富足的人生。

做好工作和健康的加法,你就能收获事业的永恒。高效的工作往往被视为与追求强健的身体相矛盾,实则不然。统计学家马寅初先生一生坎坷,文革中受尽迫害,但他仍然坚持锻炼,勤奋工作,终年90余岁,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与之相反,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终日废寝忘食,连睡眠都无法保证,在40几岁就已经垂垂老矣。可以设想,倘若后者也能将健康与工作理智相加,必将为人类创造更多艺术财富。所以做好工作与健康的加法,我们才能登上事业颠峰。

做好事业与家庭的加法,你就能享受真正的幸福。做为有感情的动物,情感生活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营养。家庭的温暖能够抚慰我们疲劳的身心,让我们以更饱满的激情去迎接挑战。航天英雄杨力伟一有空就为家人烧菜做饭,科苑奇葩居里夫人像对待科研一样认真照顾女儿的生活,韩国影星车仁表每周要拿出三天陪儿子踢足球„„这些事业有成者之所以让我们尊敬,和他们对待家庭的认真负责密不可分。所以做好家庭与事业的加法,我们才能尽享生活的快乐。

做好道德和名利的加法,你就能体验到真正的富足感。一旦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放弃了道德,纵然盛名在手,钞票在囊,内心也会无比空虚。当琼斯拱手归还奥运金牌,当花儿乐队被暴料抄袭,当红极一时的少年作家被请上法庭。我们看到了那些昔日神采飞扬的脸是何等黯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旦脱离了这个“道”字,我们就解不出任何人生的难题。所以做好道德和名利的加法,我们才能俯仰无愧于天地。

做好人生的加法,我们才能收获事业之永恒,生活之幸福,人生之富足。才能让我们的人生美丽如曹雪芹的诗句“开不尽春柳春花满画楼”。

(六)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己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粗給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例文】心容诸子 坚守责任

人创造了社会,所以什么样的社会取决于人。有人说这个社会需要相互间的关爱,有人说是信任支撑这个时代,但我觉得要将视角缩小到个人,我们便会发现个人的责任之于时代犹如灵魂之于人类,不可或缺。坚守责任,让生命变得厚重。

20世纪初,美国的弗兰克开办了一家银行,却不幸遭到抢劫导致破产,但他决定带着妻子和女儿偿还那笔天文数字的债务。我想义务是一个无形的圆,圆之外的伟大便是责任结出的果实。弗兰克的决定出于他强烈的责任心,虽然法律并不要求他偿还,但他认为在道德上应该给储户们一个交代。从弗兰克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良知、责任和伟大。

抚今追昔,无论是历史故人,还是当今社会的普通人,他们之中总有一些在无声地坚守着责任。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国志向,他将民族利益与国家命运放在首位;莫泊桑笔下的马蒂尔德为了偿还丢失的珍珠项链,节衣缩食辛苦工作整整十年,买了新的项链还给朋友;大连公交车司机黄志全在驾驶途中突发心脏病,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将发动机熄火,拉上手刹,确保车辆和乘客的安全,从那以后每个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责任是一份信念,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品质。责任来自心灵的抉择,在得失、利弊、荣辱等一切人生的天平面前我们会倾向哪边?是选择坚守抑或放弃?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人丧失责任感的社会,那将如万物脱离秩序而黑暗无边的夜。如果车洪才老人无法坚持完成国家交与的编写《阿富汗语词典》的任务,那这本用时三十年的词典何日才能问世呢?“国家忘了我,我没忘国家的任务。”车老拥有令人肃然起敬的执着。为坚守责任,车老投注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心血和精力,在三十余年坚持的背后,是老人炽热坚毅的心,怀抱国家,怀抱浩然。

为他人考虑,为社会尽责,为国家奋斗,这使我们每个人的肩上担负着许多责任。然而,责任并不是亲切可爱的字眼,选择承载它往往需要付出,需要勇气,也需要坚持。

我们无数次被生命询问,而只能用自己的生命回答,只有以自己的心去回答。生命不是万古不朽的树木,不是奔腾不息的急流,应当是心容诸子的海洋,安静而勇敢地坚守责任。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分析】

专家解读2017高考作文篇三

专家解读2017年高考变化{专家解读2017高考作文}.

考试大纲新修订,明年山东高考都考啥? 权威解读!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对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进行了发布。众所周知,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是推进考试内容改革的切入点,为此,齐鲁晚报记者邀请大智中高考研究院的专家进行了分析,从修订内容入手,结合应对策略,给出专业建议,为广大考生备考支招。

【语文】重视变化,针对性查缺补漏

新修订文件在语文学科新增“古代文化常识”考点。

A.应对策略

1、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整合处理的能力。

2、现代文阅读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均作为必考内容。并不是意味着考卷中出现两篇文章让考生必做,而是两种类型全是必考内容,所以考生需要将两种文本阅读都复习到位。

3、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内容,需要考生在备考阶段,积累一定量的关于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和科举考试等相关知识。

B.备考建议

1、高度重视以上变化,总结一轮复习中的薄弱部分,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2、注重基础,强调积累。不仅要有语言基础知识和写作素材的积累,也要有语言输出即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写作。

3、结合学科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4、结合阅卷标准培养考生良好的答题习惯。答题思路清晰、术语表达规范。

5、重视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知识的梳理。

6、梳理教材,巩固古代诗文知识。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要结合习题归纳强调;名篇名句要通晓其意,理解背诵,强化默写。

7、加强作文训练。审题—立意—素材—语言—布局等加强训练,做到随机应变。

【数学】内容与能力并重,以不变应万变

新修订文件对数学的要求是:“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

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特别强调了要增加对于数学文化的考查。

A.应对策略

1、全国卷与山东卷试卷结构上的差异:在平时的练习中最好和全国卷的题型、题量分配一致,形成答题习惯。

2、全国卷与山东卷试卷内容上的差异:以往届全国卷高考原题为训练抓手,针对最后一题的特点,可只选择我们认为的优势专题来进行复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全国卷与山东卷能力考查的差异:第一要善于总结,善于联想,善于发散思维;第二,要多注意积累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数学文化有目的性的积累。

B.备考建议

1、回归课本,抓好抓牢基础题,拿严拿准拿稳基础分。

2、注重知识的广度,切忌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某个知识点、某个专题的难度上,而忽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知识网络化,把数学知识串成串,连成线,汇成面。

4、加强定时练习、抓牢考练质量。听取老师的建议,做最适合的题,注重做题过程、步骤的标准化。

【英语】重视词汇和阅读限时训练

英语试题重点考查考生的语用能力,试题内容考察注重基础知识,侧重考察学生行文逻辑能力,注重语言能力的输出。

A.应考策略

1、完善考核目标。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结合补充试题样例进行有效复习。

2、调整考试内容。针对选考模块进行充分准备。

3、凸显育人导向。英语试题重点考查考生的语用能力,试题内容考察注重基础知识,侧重考察学生行文逻辑能力,注重语言能力的输出。

B.备考建议

1、掌握并能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词汇量为3500左右。

2、备考阅读理解训练时,要注意限时训练,至少要在15分钟内做两篇,或35分钟内完成一套题中的阅读部分。在备考中,要注意完形填空训练必须与阅读相结合,培养语感,体会语义,体会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3、写作要依据试题中提示要求,要体现出所学过的语法句式,注意语言得体以及适当增加细节。

【物理】内容有变,能力聚焦

新修订文件提到: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A.应对策略

1、针对新课标的考点多变,全面细致的复习,针对性地查缺补漏。

2、狠抓基础题型、中等题型,在精通基础题型的基础上,再拓展难题。

3、针对选修3-5模块改为必考,可以涉及动量机械能的综合运用题型。

4、提高创新能力,尤其要注意力学和电学实验的创新性。

B.备考建议

1、调整复习计划和进度。选修3-5变成必考题, 3其考察主要集中在原子物理学和动量定理的应用上,难度中等,可有计划、层层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实验与计算。

3、注意动力学方面的综合应用,尤其是碰撞与能量的几种情况。万变不离其宗,考生要吃透功能关系、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及动量守恒。

【化学】深挖考点考情做到胸有成竹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修订后删去“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考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A.应对策略

全国卷命题考点比较集中且考查方式相对固定,更有章可循。可做以下预测:

(1)选择题:化学与STS、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化学、电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以分离、提纯为主)、元素周期表、水溶液。有可能增加离子共存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第II卷:3(必做)+ 1(选做)。实验题、工艺流程题、化学平衡+ 有机框图推断。有可能增加无极框图推断(可能结合元素周期表)和电化学大题。 备考建议

1、重视教材,重视课后习题。

2、重视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横向与纵向的系统化、结构化整理。用理解记忆代替机械记忆。

3、依托基础提升能力。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进行专题复习。

【生物】能力立意学以致用

生物的修订有两点:(1)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2)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A.应对策略

1、关注当代生物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会用所学知识和语言解释热点问题。

2、注意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现代生物科技常用技术。

B.备考建议

1、基础知识扎实掌握,课上学习、课下整理、基础练习、重复记忆、思考联系、构建体系。

2、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专家解读2017高考作文}.

3、通过对创新题型的练习,培养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及知识联系和应用的能力。

4、善于总结,规范答题。总结考点、题型、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政治】强化政治素养凸显能力导向

思想政治学科的修订为:对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

A.应对策略

1、活跃思维,融通知识

2、培养逻辑思维,锻炼陈述表达。

3、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4、“政治生活”内容要重点理解。

B.备考建议

1、夯实学科基础,提高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2、关注时政热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历史】以史为鉴以史为纲

修订内容指出:将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的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A.应对策略

1、熟悉全国文综卷的《考试说明》,明确阅卷标准,建构解题套路。

2、培养历史学科素养,进一步增强学习潜力。

3、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备考建议

1、养成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思维。

2、形成清晰的纵横网状知识体系,深入理解、掌握考点基础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

3、活用历史知识,关注社会时代性,在史实与现实之间、史实与史料之间、史料与问题之间建立逻辑关系。

【地理】深化理解深度,强化多维运用

修订内容指出: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作答。

A.应对策略

1、突出主干知识,注意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分析。

2、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活中蕴藏着的地理教育资源,根据课程内容和试题内容,充分了解相关地理新闻。禁忌对知识死记硬背。

3、加强对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的阅读训练。

B.备考建议

1、夯实基础,主抓地理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注重能力提升,培养读图审题、答题能力。

3、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关注整体性原理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专家解读2017高考作文篇四

2017高考语文各地作文模拟题、2017高考语文作文大猜想立意分析及例文

2017高考语文各地作文模拟题、作

文大猜想立意分析及例文

第I卷(选择题)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德可以是一种承诺,掷地有声;道德可以是一种担当,责任重于泰山;道德可以是一份善良,春风化雨;首先有一个底线,无法逾越。但有时媒体、人民在拷问:什么是道德的底线?李克强总理说:“炎黄子孙的血管中应该流有道德的血液”。

对道德,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责任?道德的提升,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做?根据你的感想和体悟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 分)

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现在国内许多城市散布着“洋地名”,创意英国、香榭丽舍、挪威森林、金色维也纳、阿拉丁花园、波西米亚花园、戛纳风情街、米兰阳光、檀香山1号、普罗旺斯阳光花园、荷兰水乡、塞纳河畔、温哥华广场,“曼哈顿”“泰晤士”扎堆,“维也纳”“地中海”层出不穷,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甚至调侃道:“想在一下午逛遍巴黎和威尼斯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一年级画家乡作文
下一篇:三年级作文洗碗200字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