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大全 点击: 2015-11-22
深圳城市建设用地布局与空间发展研究
目 录
前言 .................................................................................................................................................. 1
第一章 深圳市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 2
一、全市基本概况 ...................................................................................................................... 2
二、特区城市建设用地现状特征 .............................................................................................. 3
三、特区外建设用地的现状特征 .............................................................................................. 4
第二章 96《总规》实施的绩效评价 ......................................................................................... 8
一、96《总规》对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作用 ......................................................................... 8
二、96《总规》对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指导作用 ................................................................ 11
三、96《总规》对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的引导作用 ............................................................... 12
四、96《总规》对下层次规划的指导作用 ........................................................................... 14
五、96《总规》实施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 16
第三章 对“十五”计划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的认识 ........................................................... 17
一、“十五”计划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 .................................................................................. 17
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需要深入和细化的内容 ................................................................... 17
第四章 规划期(2000~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18
一、特区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 18
二、特区外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 18
三、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及各项指标预测 ................................................................... 21
四、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的确定 .......................................................................... 22
第五章 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策略 ............................................................................................... 24 一、
二、 未来五年全市建设用地发展目标和思路 ................................................................. 24 主要用地的发展策略 ................................................................................................. 25
第六章、规划期内城市建设用地计划 ....................................................................................... 27
一、特区各类用地建设计划 .................................................................................................... 27
二、特区外各功能组团建设用地发展计划和重要项目 ....................................................... 31
第七章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 37
一、加强各层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 ........................................................................................ 37
二、调整特区外的行政区划 .................................................................................................... 38
三、改革财税体制与调整政府投资方向................................................................................ 39
前言
城市建设用地构成了城市用地的主体,这也使得对全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成为本次总体规划检讨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专题研究按照此次工作的总体思路,采用如下的技术路线:通过现状调查分析、《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下称96《总规》)的实施评价以及对“十五”计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目标的分析,确定规划期内建设用地的规模、各类用地的发展策略和建设计划,并提出保障这些策略和计划实施的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研究必须建立在准确详实的现状数据基础上。本报告所采用的深圳市城市建设用地现状数据成果,是通过如下途径获得:以已经编制完成和正在编制的特区内各分区规划、法定图则、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特区外各镇镇域规划的现状调研资料为基础,结合国土规划局2000年的土地详查资料和2000年底最新的卫星影像资料,通过与各分局规划科、各镇国土所合作进行图纸和数据核对工作以及大量的现场实地踏勘,对上述数据资料进行校核修正,从而获得最后的结果。由于特区外工业化超前发展使得大量尚未办理土地变更手续的非农建设用地(通常统计为非城市建设用地)已经进入城市规划区,因此进行资料汇总时,将特区外各镇与建成区连成片的村庄建设用地也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统计中,以反映真实的建设现状。数据截止日期为2000年12月底,数据统计平台为AUTOCAD下的.dwg格式的电子文件。
第一章 深圳市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一、全市基本概况
截止2000年12月底,深圳全市的建设用地总量为467.3 平方公里,其中特区内为133.4 平方公里,特区外为333.9 平方公里,各区建设用地状况见下表。
表1-1 全市各区城市建设用地汇总表
与1994年的情况相比,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迅速,由299 平方公里增加到467.3 平方公里,增幅 56 %。但人均建设用地却由89 平方米/人下降为67平方米/人,这表明尽管建设用地增长很快,但却远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表1-2 全市各区建设用地变化状况(单位:公顷)
二、特区城市建设用地现状特征
(一)、特区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结构的变化
从用地总量分析,2000年底特区内建设用地总量由1994年底的101平方公里增加到133.4 平方公里,增幅为32.1%。其中南山区增加最快,福田区次之,罗湖和盐田区增长相对较为平缓。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罗湖和盐田区建成区人口密度最高,福田区次之,南山区最低。总的来说,特区人均52.2平方米/人的现状用地,不仅远远低于《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下称《深标》)规定特区内90~105平方米/人的标准,而且也低于国家规定的60平方米/人的最低标准,反映出特区内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十分沉重。
(二)、特区城市建设用地构成的变化
对特区建设用地分类进行比较分析时,一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 编制96《总规》进行用地统计时采用的是《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1990版(下称90《深标》)的用地分类标准,在统计口径上与目前使用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1997版(下称97《深标》)分类方法有较大区别。因此,进行比较之前,必须将现状数据进行转换以统一统计口径,方有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表1-3是将现状的统计数据按照90《深标》的用地分类标准换算后做出的比较。
表1-3 特区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构成变化状况(单位:公顷)
2000年的数据为本次现状调查统计结果,但按照90《深标》进行了相应转换: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划入政府/社团用地(G/IC);按照97《深标》中属商业用地(C)的旅游渡假用地(C9)划入特殊用地(D);按照97《深标》中属政府/社团用地(G/IC)的口岸设施用地划入对外交通用地(T)。 从上表显示数据可以发现,有三类用地的增长超过平均增幅。其中特殊用地(D类)尽管增幅达到2.7倍,居于增幅首位,但主要表现为旅游渡假用地的增加(注:90《深标》此类用地属OU类,而97《深标》则划归C9类),因此实际上反映的是商业用地的增长;其次是政府社团用地(G/IC类),增长幅度已经超过1994年的近60%,反映出特区功能向全市综合服务中心区演变的趋势;绿化
深圳城市形象标识 2011-4-30
深圳城市形象标识全球征集
规则公告
深圳,又称“鹏城”,位于珠江东岸,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深圳还是一座传奇、创意和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中的一员,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11年8月在这里举行。
为更好地彰显深圳城市特色,弘扬深圳城市精神,提炼深圳城市符号,塑造深圳城市形象,凝聚市民归属感和认同感,深圳市人民政府正式启动城市形象标识全球征集工作,具体征集规则公告如下:
一、征集内容
深圳城市形象标识(含标准图形、标准字体、标准色彩及标准组合)。
二、应征资格
具有专业设计水准的个人和机构均可参加,国籍或注册地不限。参与本次征集工作人员和担任评审工作专家除外。
三、征集时间
2011年3月24日—2011年4月30日截止。(应征作品以特快专递送达时间当日邮戳为准,征集截止时间后,送达作品均不具有应征资格。)
四、征集要求
1.应征作品充分体现深圳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人文精神。有充足形象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形象高雅美观、形式简洁明快,易于被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人士理解和认同。
2.应征作品应主题鲜明、创意独特、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便于识别、记忆和推广,适合长期在各种介质的媒体上传播。
3.应征作品应包含形象标识的绘制形象、名称和设计说明,可由单幅图稿表现,也可以由不同色彩的多幅图稿组成。
4. 应征者可同时提交多套设计方案,所提交作品必须为原创,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并具备完整的知识产权。
5.应征作品设计风格和类型不限,但必须符合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公序良俗的要求。
五、应征文件
应征者须同时提交《深圳城市形象标识设计征集活动报名表》、《深圳城市形象标识设计应征承诺书》、《深圳城市形象标识设计方案》(含电子光盘)、《深圳城市形象标识设计方案说明》4份文件,任何一份文件缺少或不符合本规则,均不具备参评资格。相关资料请应征者登陆深圳市政府门户网站()自行下载。
1.《深圳城市形象标识全球征集报名表》
应征者填写《深圳城市形象标识全球征集报名表》是参加征集活动的必备程序。表中填写信息应当与事实相符,在征集过程中,一旦发现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递交的征集作品无效。应征者个人信息一概不得出现于设计方案中,违者取消参评资格。
2.《深圳城市形象标识设计应征承诺书》
应征者必须签署《深圳城市形象标识设计应征承诺书》。多人创作作品,由创作者共同签署承诺书。应征者若为机构,须由授权代表签署并加盖授权机构公章。
3.《深圳城市形象标识设计方案》(含电子光盘)
应征作品设计方案(包括核心设计方案和扩展应用方案),以A4幅面白底绘制, 设计尺寸:120mm×120mm。每套设计方案应包括全彩色版和黑白版(网格图)设计图稿。作品不限于平面设计稿,可附加三维立体造型。应征者需同时提供可供输出的电子文件,以光盘形式提交,存储为JPG或TIF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为方便独立编号,每件应征作品必须单独提交设计方案。
4.《深圳城市形象标识设计方案说明》
应征者以A4规格纸张附上设计说明。主要阐述城市标识的设计思路,理念和含义,以简洁为宜。可使用中文或英文编写。为方便评审,每件应征作品必须单独提交设计方案说明。
六、文件提交
本次深圳城市形象标识全球征集仅接受(1)特快专递,(2)当面递交,两种方式。应征者提交文件请自行密封,包装表面请注明“深圳城市形象标识征集”。
收 件 人:杨 光
电 话:+86-755—83274510,+86-13760300236
邮 编:518049
投稿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中康路8号深圳雕塑院(公共艺术中心)二楼。
这是本次征集活动指定唯一投稿地址,其他地址一概无效。来件因延误、丢失、损坏、误寄、邮资不足、失窃等其他非承办方原因造成应征作品丢失或损坏的,主办方不承担相关责任。
七、评审流程
1. 资格审查。2011年5月1日—5月2日,主办方对所有应征作品集中启封、现场公正。统一建档编号,进行作品资格审查。
2.入围初评。2011年5月3日-5月4日,专家初审委员会对所有合符资格应征作品进行初评,选出120件入围作品进入复评。
3. 专家复评。2011年5月5日—5月6日,国际评审委员会对120件入围作品进行复评,选出10件候选作品。
4. 公众咨询。2011年5月13日-5月19日,在城标征集官网公布10件候选城标作品,接受公众通过网络投票。
5. 专家咨询。2011年5月21日,专家咨询委员会对10件候选作品进行专业咨询,推荐出3件候任城标作品。
6. 城标审定。深圳城市形象标识领导小组根据专家评审、公众咨询和专家咨询的综合意见,审议确定最终方案,面向全球公布。
八、奖励办法
入围的120件作品,编辑成纪念画册,内含入围应征者(个人或机构)信息,赠予入围者;进入复评的10件候选作品,每件奖励人民币2万元(税后);最终确定为深圳城市形象标识的作品,奖励人民币20万元(税后)。主办方向所有入围、候选和中选创作者颁发获奖证书。
九、保密规定
1. 无论应征者提交的作品是否最终获选,应征者应对因参与本次活动所提交的与所提交作品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承担保密义务,不向任何第三方披露上述资料或信息。
2. 应征者不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对是否响应本次征集工作及是否参加征集进行商业性宣传,或者暗示与深圳城市标识征集主办方存在任何关联。
十、 作品处理
所有应征作品方案概不退还,创作者请自留底稿。
十一、知识产权
应征作品的著作权受中国法律保护。有关作品知识产权的归属,以《深圳城市形象标识设计应征承诺书》的相关约定为准。作品自成为城市形象标识,一切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对作品的一切平面、立体或电子载体的全部权利)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有权对成为城标的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开发、修改、授权、许可或保护等活动。
十二、其他说明
1. 主办方拥有深圳城市形象标识的最终决定权。
2. 主办方对本公告、附件及其补充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本规则未尽事宜,由主办方另行制定补充规则。
3. 本次征集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咨询电话:+86-755—83274510 83178230 QQ:1968128726{qq说说深圳城市}.
(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8:00)
电子邮箱:shenzhenlogo@gmail.com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11年3月
附:
深圳全球征集城市形象标识
2011年 03月 24日 11:52 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3月24日讯(记者 王海婷)今年是深圳的大运会之年,是“十二五”计划开局之年,也是深圳向下一个30年再度出发的新起点。为更好地借助大运平台向更广泛的国际社会宣传推介深圳,借鉴国际赛事举办城市的通行做法,3月24日,深圳市政府发出公告,全球征集城市形象标识。
深圳市委外宣办主任陈金海表示,城市形象标识是一个城市文化和精神特质的形象提炼,是世界先进城市运营推介自身的一件利器。全球征集城市形象标识是深圳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8月在深圳举办的大运会,将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00多运动员和官员到深圳参会,数千名中外记者到深采访。大运会作为一项世界性综合大型赛事,既是运动盛会、青年盛会,也是媒体盛会和传播盛会。深圳应该把握大运会契机,向世界宣传深圳,宣传广东,宣传中国。为此,有必要按照国际重大赛事举办地开展城市推介的做法,打造凝聚深圳城市品质、个性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城市形象识别符号,以更加鲜明直
深圳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与分类{qq说说深圳城市}.
深圳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与分类
发布人:洪涛 | 发布时间:2007-11-12 | 来源:深规院 |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随着深圳市城市规划管理的日趋精细化,深圳市规划局对与市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城市空间控制越来越重视。这种工作重心的转移不但体现在各阶段用地规划中,也体现在要求开发地块有提升城市空间质量的义务,包括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通道。为此深圳市规划局委托我院提供技术支持,编制《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
1思路
由于公共开放空间不是一个独立的用地概念,它包含部分的R类、G类和GIC类用地。我们将先对公共开放空间做以强调本质属性的定义,而后利用分类方法对用地权属和表现形式等做出明确的界定。 2原则
(1)是基于管理需求的技术服务或准备,而不是学术探讨。定义与分类要简单清晰,易于理解,便于操作。
(2)是为深圳准备的技术支持,国内外其它城市的探究成果照搬过来未必适用。要结合深圳的实际、解决深圳的问题。
(3)不能另起炉灶、另创概念,应根植于深圳现有的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中,并尽量与《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的内容协调统一。我们是要整合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而不是增加新的工作。 3定义
广义上,公共开放空间就是容纳公共活动的场所。在深圳,公共开放空间指:城市中室外的,面向所有市民的,全天免费开放的,经过人工开发并提供活动设施的场所(见图1)。
图1: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
定义一个事物的目的无非就是将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公共开放空间与其它城市空间在物理划分和管理使用上都有区别:从遮蔽度来看,它应该是室外的(《城市公共空间及其建设的控制与引导》赵蔚,2000年,见图2);从使用上来看,它应该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是免费的;从侧重于市民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讲,它应该是公共活动强度较高的,为容纳市民每日进行的公共活动而准备的。
图2:城市空间分类(按空间的遮蔽及开敞程度)
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公共开放空间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五点:
(1)室外——不包括室内空间和灰空间。
(2)所有市民都可使用——不包括在居住小区或楼盘内,仅供业主活动的内部空间。
这是对管理与使用的要求,为了解决目前深圳半私密空间泛滥的问题。目前深圳市的城市面貌呈现为:有楼盘而无社区,有私家花园而无公共开放空间。楼盘之间背靠背,毫无对话;私家花园往往精雕细琢,而楼盘之间却毫无公共活动的场所。
(3)全天开放——不包括夜晚关闭的空间。
这是对管理与使用的要求,为了保证公共开放空间具有非临时的开放性。
(4)免费开放——不包括主题公园、高尔夫球场等收费场所。
这也是对管理与使用的要求。相对于内地城市市政公园往往收取低额门票而言,深圳市的公园收费情况分界清晰:免费的市政公园和高额收费的主题公园。虽然收费场所也可容纳公共活动,但是收费无疑抬高了进入的门槛,也拉开了与市民日常公共活动的差距,特别是对拥有大量外来工的深圳来说。
(5)人工开发并提供活动设施——不包括未经人工开发的E类用地。
公共开放空间应以容纳市民日常公共活动为主,即不需要很大体力代价、每日都可发生的活动,因此要排除公共活动强度较低的自然开放空间。
图3:公共开放空间的释义
4分类
(1)根据用地权属,分为两类:独立占地和非独立占地。
目前深圳市在城市规划体系中落实公共开放空间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规划成果的编制和审批(法定图则和详细蓝图),二是通过设计要点(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见图4)。前者以确定公共开放空间的独立用地为主,后者以要求开发地块提供公共开放空间为主。
图4:公共开放空间要求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的位置
独立占地公共开放空间指具有独立的土地权属的公共开放空间,主要通过用地规划来落实,如法定图则或详细蓝图中划定的公园、广场等。
非独立占地公共开放空间指设在用地单位内部,通过建筑退线等规划控制而实现的公共开放空间,主要通过设计要点来落实,类似要求开发地块在用地边界预留半幅道路的做法。
(2)根据表现形式,分为3类:绿化空间、广场空间、运动空间。
1)绿化空间:指以自然植被为主体形成的公共开放空间。绿化空间主要提供休憩活动。规划时落实在G1和居住小区绿地Rn6类用地。
为了改善半私密空间泛滥的情况,深圳市的居住小区及以上级别的公共绿地均应作为公共开放空间免费向所有市民开放,不应划入楼盘内部成为少数人使用的半私密空间。本文提到的居住小区均指人口规模上的居住小区,大约由数个楼盘组成,各楼盘内部可以设置半私密空间。事实上许多市民的日常活动是不适合在楼盘内进行的,比如跳舞做操这样的活动,在楼内会扰民,应该在楼盘间的公共开放空间内进行。
2)广场空间:指以硬质铺装为主的(绿地率不超过50%),非紧急情况下汽车不得进入的公共开放空间。广场空间主要提供综合性和多样性的活动。规划时落实在S2类用地。现有的广场(S2类)用地均应成为公共开放空间。
3)运动空间:指专供市民从事体育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规划时落实在GIC3和Rn3类用地。
按照规范配置的所有居住小区及以上级别的体育场地,均应提供相应比例的免费运动场地,向所有市民开放,以构成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运动空间的主体。收费场地的面积不计入公共开放空间的面积。
运动场地因为需要维护,不收费是不实际的,但是同时也应提供部分维护成本低的场地,供市民免费使用。这些场地包括:户外健身场地(包括室外器械场地)、慢跑道、排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网球训练墙壁、儿童活动场地等。比如梅林水库文体中心在提供游泳池、足球场、高尔夫练习场和网球场的同时,也提供了篮球、排球、户外健身等免费场地。
(3)根据行政区划分为4级:市级、区级、街道级、社区级。
因为非独立占地公共开放空间大多是市场行为,目前此种分类仅针对于独立占地公共开放空间。{qq说说深圳城市}.{qq说说深圳城市}.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居住地区的人口规模为15~20万人,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为4~6万人,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1~2万人。
各级行政区划的人口与《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各级人口规模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特区内街道的平均人口规模为15~20万人,相当于1个居住地区或2~5个居住区的人口规模;社区的人口规模原则上是0.6~2万人,基本上相当于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
公共开放空间按照行政区划分级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①目前独立占地公共开放空间的实施主体以政府为主, 为市民提供公共开放空间也是政府的职责,与行政区划挂钩更有利于落实实施责任;②按照人口规模分级往往忽视了工作地,使工作地无标准可循,而事实上工作地是公共开放空间缺失最严重的区域。比如振兴路建艺大厦周边就缺少公共开放空间,而中心区22、23-1地块则依靠规划者的设计理想规划了公共开放空间,我们希望这种设计理想在各处工作地都能够体现。
(4)其他分类
对于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前三种分类是公共开放空间较重要的分类,而下面的几种分类方法可供分析时使用。
根据开发主体分为2类:政府开发、市场开发。
根据使用功能分为8类:政治性、商业性、休闲性、观赏性、交通性、宗教性、文化性、综合性。 根据空间形态分为3类:点状、面状、线状。
深圳市总体布局现状分析与构思
深圳市总体布局现状分析与构思{qq说说深圳城市}.
土木与建筑学院 城规1120班 汪建 201117020224
概述
深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省级城市之一,计划单列市,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国际重要的空海枢纽和外贸口岸。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
深圳是中国重要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城市,并有通车里程较高的城市地铁;由于毗邻香港,市域边界设有全国最多的出入境口岸,其中皇岗口岸实施24小时通关。该市的文化、体育等硬件设施水平可与北京、上海、广州看齐,在中国大陆属先进,2011年8月还举办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0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定深圳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深圳市的建设用地包括国土口径的商业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以及交通运输用地六类。2006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为772.8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729.08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9.57%,特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00.08平方公里,占全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5.89%,特区外建设用地面积572.74平方公里,占全市建设用地面积的74.11%。
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一.居住用地:
新增住房主要供应于南山区、龙城、龙岗、新安、西乡、沙井、横岗、光明新区、坪山、坑梓、龙华、民治、大浪、布吉、坂田、南湾、石岩和松岗街道等。 构建“大均衡、小集中”的居住-就业空间,引导“大融合、小分散”的和谐社会空间。对分布在中心城区、二线周边地区、轨道沿线地区、东部滨海地区、新城及组团中心、其他地区等六种不同类型地区的居住用地,分别采取差异化的
规划对策。
1.罗湖、福田和南山区等中心城区以存量改造更新为主、增量开发建设为辅,适度提高居住开发密度;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供给,对旧居住区和城中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在南山区的前海、后海和西丽等片区适当增加新增居住用地供应。
2、大力改善二线周边的宝安中心区、龙华和布吉地区的居住配套环境,使二线周边地区发展成为的富有魅力、宜居的现代化居住地区,强化其相对于特区的重要通勤目的地功能。
3.在城市轨道沿线地区,加大住宅开发力度,鼓励高密度的居住发展模式,引导居住与其它适宜功能的混合布局。增加轨道沿线的西乡、福永、横岗等地区的居住用地。优先发展普通商品住房。
4.龙岗中心城、光明新城、坪山新城和沙井等地区,是特区外重要的产业和人口集聚地。提供充足和多层次住房满足本地区产业配套和外围地区住房需求,以现代化居住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凝聚人气,提升组团综合功能,发挥对中心城区的疏解作用。
5.大鹏湾沿线的盐田区和葵涌、大鹏、南澳等东部滨海地区,控制居住用地规模,限制高密度高容积率开发,建设特色化滨海居住社区。
6.其他地区主要承担本地区就业岗位的居住职能,紧凑布局,集约利用土地。
二.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结合深圳市城市空间结构和金融产业布局的现状特点,考虑金融产业发展目标和策略,未来除了沿深南大道形成罗湖金融中心、福田金融中心和后海金融中心,即“一线三中心”的布局以外,深圳金融业的发展还依赖于与香港的紧密联系,培育金融配套服务基地的发展。
未来深圳金融业空间主要以福田中心区为金融产业发展的主中心,以罗湖、南山为副中心,同时考虑深圳金融业的发展还依赖于与香港的紧密联系,以及平湖后台金融服务基地的发育,形成“一主两副一基地”的金融总体布局结构。
规划以金融产业集聚区域为节点,以连接各节点的交通基础设施为网络,提出金融产业空间布局“分类集聚、有机互动”的“金字塔结构”,并与香港金融
中心构成港深大都市区金融产业发展的“钻石结构”。
三.工业用地:
以《深圳市工业布局规划研究》的结论为基础,结合城市工业布局的现状特点,综合考虑区域产业协调、土地开发潜力、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环境约束等因素,并与本次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结构相衔接,提出“特区内外产业链上下衔接,特区外东、中、西差异化发展”的工业总体布局思路;依托西、中、东三条城市发展轴,构筑“一核、三片、九基地”的工业布局空间结构。
1.一核:研发总部中心
2.三片:先进制造业片区
(1)西部先进制造业片区
(2)中部先进制造业片区
(3)东部先进制造业片区
3.九基地
(1)福永—沙井高新技术产业制造基地
(2)光明—石岩高新技术产业制造基地
(3)龙华—坂田高新技术产业制造基地
(4)宝龙—碧岭—大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制造基地
(5)公明—松岗优势传统产业制造基地
(6)观澜—大浪优势传统产业制造基地
(7)布吉—南湾-横岗—平湖优势传统产业制造基地
(8)龙城—坪地新兴产业制造基地
(9)葵涌—大鹏新兴产业研发基地
四.物流仓储用地:
基于当前深圳市物流仓储分布和六大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充分考虑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及物流企业的空间发展需求,结合区域环境等要素对物流园区布局的影响分析,根据物流园区规划布局的目的和原则,遵从各类物流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对布局的要求,对深圳市物流园区在空间上进行总体布局。另外,为了进一步
明确对物流园区的管理职责,将物流园区进行了级别划分,划分为市级和区级两个级别。各类规划物流园区主要发展定位及分级情况如下。
1.港口物流园区
2.航空物流园区
3.综合物流园区
4.陆路口岸物流园区
5.配送型物流园区
五.对外交通用地:
(1)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位于珠三角的核心地带,距市中心 32 公里,占地 989 公顷,其中建成区面积(机场现有围界以内用地)为 412 公顷,属于 4E 类机场。
(2)港口:截至 2006 年底,深圳已建成蛇口、赤湾、妈湾、东角头、盐田、福永、下洞、沙鱼涌、内河九大港区及大鹏湾 LNG 码头,大亚湾码头等公司、企业专用码头。共建成 500 吨级以上各类泊位 152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61 个,集装箱专用泊位 27 个,客运轮渡泊位 18 个。
(3)铁路:目前,深圳设一座主要客运站(深圳站)和一座简易客运站(深圳西站),深圳站为地区内主要客运站。铁路货运站场由平湖南 1 处编组站、7 处办理货运的中间站及盐田港、妈湾港、蛇口港 3 处港区车场构成。2005 年,广深线开行旅客列车 116 对,其中广深城际特快旅客列车 64 对,广九直通车 12 对。2006 年铁路全年发送旅客约 1678.5 万人次,货物发送量为 310.8 万吨。
(4)公路:截至 2006 年底,全市共有汽车客运站 44 个,其中,特区内 12 个,宝安区 14 个,龙岗区 18 个;一级汽车站 4 个(罗湖汽车客运站、福田汽车客运站、银湖汽车客运站和龙岗汽车总站),二级汽车站 7 个(宝安汽车客运站、龙岗长途汽车客运站、龙岗区布吉汽车客运站、盐田汽车客运站、宝安龙华汽车客运站、粤运文锦渡汽车站、深沙井中心汽车客运站),三级及以下等级汽车站 33 个。目前,深圳市长途客运班线覆盖省内各市县,辐射香港、澳门及海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上海、重庆、湖北、江苏、浙江、山西、四川、河南、安徽、贵州、陕西、甘肃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