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1-12-12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XX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工作
XX会议以来,区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建设XXXX市龙头区的目标,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区二届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顺利实现了“XX”发展目标,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过去五年,我区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狠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XX年地区生产总值达XX亿元,年均增长XX%;财政收入达XX万元,年均增长X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X元,年均增长XX%;农民人均纯收入达XX元,年均增长XX%;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年均
增长XX。XX年我区荣获XXXX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XX年在XXXX经济发展10佳县(市、区)评比中,综合分值排名第7位;XXXX镇荣获2005年XXXX市经济发展10佳乡镇。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五年来,我区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0.60∶19.88∶49.52调整为2005年的17.33∶37.93∶44.74。农业产业化有较大发展。无公害生态优质稻示范基地、花卉基地等十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得到新的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总投资XX亿元的XXXX电厂建设扎实推进,第一、第二台机组将分别于2007年2月和5月建成发电;启动了XXXX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6家,总产值达24.06亿元,增加值达8.06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6.60%和25.00%;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饲料、建材、化工、电缆等产业成为支撑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商贸业、房地产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我区不断加大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城市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投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化进程得到较快推进。一是实施乡村道路建设大会战和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累计投资XX万元建成四级以上公路112公里、村级公路250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
通汽车目标。二是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解决了农村群众用电难问题。三是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累计投资XX万元除险修复加高加固19条沿江防洪大堤、修复16座水库、建成一批桂中蔗区治旱工程和农村人饮工程,增强了防汛抗旱能力,群众用水难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四是积极推进XXXX新区和小城镇开发。编制了5.52平方公里XXXX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重新修编了6个乡镇的城镇总体规划,建成XXXX行政中心大楼、世纪花园、港宝商贸街、凤凰城、盛世名门等一批办公楼、住宅新区和商住小区,开发建设了XXXX镇金盆街和恒森商贸城等小城镇商贸小区,配合市政府完成江北大道等6条主要街道景观改造工程,城乡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改革开放持续推进。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政策,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一是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和各项惠民政策。相继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区、乡镇行政机构改革,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推行财政改革,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补贴、教育“两免一补”等惠农政策;水利、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取得新的成效。二是大力促进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五年累计引进新项目337个,计划投资总额XX亿元,到位资金19.92亿元;外贸出口总额五年累计达4401万美元,年均增长31.50%。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坚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一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投资XX万元实施了59项中小学危房改造工
程项目,投资XX万元建成新世纪学校、八一实验学校和实施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全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中考、高考成绩一年上一个新台阶。二是文化卫生事业明显进步。建成4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实施了123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项目;投资XX多万元建成区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和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初步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地防控“非典”和人禽流感疫情及各种传染病的流行。三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8.07‰以内,我区连续五年被评为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二类县(市、区)达标先进单位,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和自治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三好—满意”合格单位。四是民政事业得到新的发展。五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款1480万元,全区10087名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建成一批村委办公楼,全面解决了基层组织无办公用房问题;建成了6个乡镇敬老院和23个五保村。“双拥”工作扎实有效,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双拥”先进区和拥军爱民模范单位。此外,扶贫、糖业、体育、人事劳动、统计、农机、国防、民族、宗教、侨务、环保、工商、土地、审计、档案、人防、老龄、残联、债务管理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积极维护社会稳
定,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平安XXXX”建设、文明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工作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四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我区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综治工作先进县(区)、XXXX1999—2004年度同“法轮功”邪教组织作斗争先进单位、2005年度XXXX平安县(市、区);市公安局XXXX分局两次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区检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检察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获得新成果,我区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自治区授予第四批文明城区;原XXXX镇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XXXX镇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XXXX镇、XXXX镇先后被授予自治区文明镇,XXXX镇旺岭村、XXXX镇新建村被评为自治区文明村。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认真执行人大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五年共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690件、区政协委员提案657件,办复率100%。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机关作风不断改进,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政府执行力、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不断完善政府工作机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有较大提高。政务公开得到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收到良好成效。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3月23日在咸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咸阳市代市长 千军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提前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开创了咸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根据经济普查结果,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2005年达到433亿元,增长12.5%。财政总收入达到30.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7亿元,全市总财力达到29.7亿元,较2000年翻了一番。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一批独具优势和特色的果品、畜牧、蔬菜、食品、煤炭生产大县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综合效益位居全省前列。果品总产265.4万吨,优果率达到60%。畜禽存栏量和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肉奶蛋总产量较“九五”末增长96.6%。华丰、汇源、海升、通达、光明、鲁洲糖等龙头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纺织、建材工业加快发展。彬长旬东煤田开发快速推进,大佛寺、亭南、下沟等一批新建、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全市煤炭产量达到848万吨,是2000年的4倍。仓储超市、连锁经营等现代商贸业态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1.8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势强劲,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7%。
改革开放全方位推进。国企改革力度加大,市属一级法人企业累计完成改制61户。财税、金融、粮食以及事业单位、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867项,精简率91%。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全民招商、叩门招商战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年大幅增长,去年达到121.8亿元,引进了上海光明、北京汇源、杭州娃哈哈、浙江声威、天津康师傅、山东张裕、安德利、蓝星和台湾天义生物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外贸出口累计完成
8.5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被国家西部开发办列入西部开发“十一五”重点区域开发规划。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进展顺利,“市校合作”、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成效显现。
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9亿元,超出前50年的总和。水利、交通、城乡电网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了引冯济羊、三原西郊水库、209省道乾法段、泾淳二级公路及11条县际公路改造项目。银武高速、关中环线咸阳段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累计退耕还林13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59平方公里。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中国咸阳门户网站升级改版。“数字咸阳”正式启动。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市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果汁、造纸、印染三大结构性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市东郊污水处理
厂建成试运行,礼泉县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污水处理厂。
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37.6亿元,建成世纪大道、迎宾大道、玉泉西路、渭河桥、咸通路立交桥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改造维修渭阳路、文林路、民生路等道路42条,新增城市道路64.3公里。咸阳湖建成蓄水,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统筹规划建设了一批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新增城市绿地42.5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30万平方米,城市天然气气化率达到90%。“双创”工作扎实推进,市容市貌发生新的变化。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以旬邑、兴平为代表的各县市城镇建设长足发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5%。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免征农业税和取消农业特产税,每年为农民减负近5亿元。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49亿元,使 58.5万人脱贫,35.6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去年全市在外务工人员98.3万人次,创收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80元,分别较“九五”末增加643元和2968元。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养老、医疗等五大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连续3年坚持为农村和农民、城市居民、残疾人和教育办了一批实事,全面落实了增加离退休人员困难补助、提高部分省(部)级劳动模范生活待遇、计生奖励扶助等8项政策,使城乡群众普遍得到了实惠。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151项,年新增产值12亿元。“普九”教育目标顺利完成,高中标准化建设、职业教育取得新进展。素质教育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地方志首轮编纂出版任务全面完成。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进展顺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以村务公开为核心的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四五”普法顺利完成,依法治市迈出新步伐。市政府坚持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100%。大力精文简会,开放市政府常务会议,拆除市政府围墙, 以民为本的行政理念进一步增强。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推行领导包抓信访案件和干部下访等制度,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累计清理历年拖欠工程款2.6亿元,兑现农民工工资7536万元;兑付2000年度以前基层干部职工陈欠工资1.3亿元。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咸阳”,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五年共查结各类违法违纪案件4400件,进一步维护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国土资源、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药品食品监督、价格管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审计、统计、人防、烟草、档案、地震、气象等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令人鼓舞,五年的成就催人奋进,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咸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来咸投资者和建设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的信任、支持和帮助,表示真诚的谢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与发达地区和兄弟市相比,我市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和运行质量仍有较大差距。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较低,带动全市发展的重大工业项目不多,农业和农村
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三是城市规划先导意识不强,功能还不完善,管理不够科学,市容卫生、交通秩序还不令人满意。四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城乡贫困面比较大,全社会就业率不高,群众在就医、孩子上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五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够充分,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责任心不强、工作不扎实、办事效率不高,政府自身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把政府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厚望和重托?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我们拥有诸多优势,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我市优先接受西安和发达地区的辐射,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市产业基础不断强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市上下团结稳定、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这些都为我市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开创咸阳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按照市委《关于制定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部署,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坚持“四个为先”、实施“五大战略”、谋求“六大跨越”的基本思路,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施项目带动,强化产业支撑,突破体制障碍,消除瓶颈制约,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到2010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达到780亿元,人均15500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2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达到520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经过五年的奋斗,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一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全力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科学制定整体规划,积极抓好典型示范,确保稳步实施。充分发挥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做大做强果、畜、菜、奶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提高新增财力用于新农村建设的额度,耕地占用税的新增税收、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水利基金主要用于“三农”,同时实施金融服务“三农”行动计划,逐步建立起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投入机制。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完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破除陋习,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着
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扎实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及村务公开制度,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有序发展。充分调动全市上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农民自愿主动、城市辐射带动、工业反哺推动、上下配合互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联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格局。到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85亿元,粮、果、畜、菜产业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使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村容村貌呈现新变化,乡风民俗呈现新风尚,乡村治理建立新机制,使我市的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前列。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发展工业既是建设西部强市的核心所在,也是关键所在、潜力所在。工业兴则咸阳兴,工业强则咸阳强。“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工业强市观念,坚持把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举全市之力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优化工业布局,着力发展北部煤炭能源、中部建材食品、市区石化、电子、医药、纺织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优先发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成长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组建电子、纺织、煤电、石化、食品、医药集团,培育3—5个产值过百亿、10个产值过五十亿、80—100个产值过亿元的大企业,全面推进产业聚集、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油化工工业园、空港产业园、纺织工业园、台资工业园等建设为重点,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社会保障、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国有企业实行同等待遇。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综合素质,造就一批企业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竞争力,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到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815亿元,初步建成陕西第二大能源化工、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关中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医药保健品、建材工业七大基地。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75%以上,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达到15万人。
三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新跨越。围绕丰富咸阳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和建设工业强市这一重点,以建设历史文化咸阳、生态园林咸阳、产业基地咸阳为目标,创新建设理念,着力塑造城市特色。坚持规划立市,对城市进行高层次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全力打造精品城市。进一步深化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加强与西安在土地、产业、交通、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衔接,主动融入大西安城市群。以中心城市为主导,以县城和重点镇为基础,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重的原则,搞好城市综合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抓好城市路桥、园林绿化、城市供水、天然气化、集中供热、环境治理与保护、城市公交和旧城改造等八个方面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到2010年,力争市区建成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努力把咸阳建设成“生态、人文、精致、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四是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大力突破水资源和交通瓶颈制约,增强发展后劲。改造新建一批国、省、县、乡公路,加快通村道路建设,形成以“四纵四横”为主的公路交通网络,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465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000公里,实现通县公路二级化,通乡公路三级化,通村公路油路化。完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加快西平铁路、郑西客运专线、西安铁路枢纽北环线三大铁路工程咸阳段建设。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引石过渭、亭口水库枢纽等水源工程,配合省上做好东庄水库、旬邑马栏水库前期工作。加大电力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扩大农网覆盖面,彻底消除无电村。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固话信息化、农业互联网信息工程,全面完成农村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任务。基本建成市级电子政务内网和应用平台,建设市、县两级广电综合信息城域网,实现“数字咸阳”建设新突破。
五是积极推进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大力实施彬长旬东煤田综合开发,着力促进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向化工产品转化,拉长产业链。按照节能、环保的总体要求,推进中部地区石灰石资源开发。到“十一五”末,原煤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精心制定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积极推进地热在工业、农业及群众生活等方面的应用,高标准、高起点实施一批地热开发项目,把地热资源变为支撑发展的新亮点、展示城市魅力的聚焦点。着眼资源开发,注重深度加工,把资源开发与产业培育、城镇建设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增长区,为城镇化提供持久动力。
六是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落实富民政策,做大做强富民产业,精心办好富民实事,实现城乡居民及干部职工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普遍提高。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使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更强,教育的履盖面更广,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健康保障更加有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加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使市民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使城乡群众住房更加宽敞、出行更加顺畅、饮食更加安全、医疗更加实惠、子女就学更加方便。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紧密结合咸阳实际,牢牢把握好以下五条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要快中求好,也要好中求快。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奋力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真正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富民强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各项事业。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根本点推进经济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为目标推进政治建设,以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为重要任务推进文化建设,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着力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第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深化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制度、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放手让一切发展活力竞相迸发,让各种生产要素充分涌流,推动全市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按照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并重的要求,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扩大引资规模,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
第四,坚持经济与文化产业并重。在发展经济产业的同时,注重发挥咸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和文物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制定鼓励政策,支持民营资本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成为咸阳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
第五,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秦、渭、泾、兴四县市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实现率先发展;乾、礼、三、武四县以食品加工、建材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点,实现跨越发展;彬、旬、长、永、淳五县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果业、畜牧业为重点,实现快速崛起。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建设一批经济大县、经济强县。到“十一五”末,力争有1—2个县进入全省十强县和西部百强县的行列。
各位代表!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相信,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经济实力将明显增强,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建设将取得更大进展,一个城乡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的新咸阳一定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在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乡长 李仲安
2007年1月25日{2006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上届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龙观乡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在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奋力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龙观乡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全面部署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人民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龙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呈现又好又快发展。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乡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项目建设,统筹城
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经济较快增长的五年,是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凝心聚力、开拓进取、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较好的完成了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为龙观“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谋求突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我们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深入实施“双优”战略和“百企业十强”工程,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稳中求进、快中求优,始终保持了全乡经济持续稳步发展。2006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161%,年均增长33%,财政收入1.24亿元,比2001年增长200%,年均增41%,农民纯均收入8981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69.3%,年均增长15.3%,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长。{2006政府工作报告}.
工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坚持工业兴乡,大力实施“双优”战略和“百企业十强”工程,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71.99亿元,销售71.59亿元,利润5.57亿元,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236.1% 、235.9%、 70.2%,全乡规模以上企业总数到2006年达到24家。大力实施“以民引外、以外引外”和“走出去”战略,开放型经济取得新突破,2002年以来全乡协议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实际到位
2514.5万美元;外贸出口快速增长,2006年完成自营出口2.02 亿美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30多倍,2003 、2004、2005年连续三年被区政府评为外贸出口外资引进工作先进单位。不断加强科技投入,五年来,完成技改项目55个,完成技改资金到位20亿元,新增国家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60只,奥克斯集团,哈利斯顿机电、五龙潭蔬菜食品等三家企业均建立了工程技术中心,奥克斯空调,三星电表分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农业和农村快速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花卉、果茶兴农”战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2006年全乡实现农业总收入11961万元,比2001年增长104.1%,村级集体资产达到4936万元,村级可用资金1407万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09.2%、116%,一是大力发展设施产业。加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和鼓励农民种植花卉、苗木、水果、茶叶等高效生态农业,营造绿海龙观,初步形成了观岭坑花卉、水果、桓溪坑茶叶、笋竹,金谷坑贝母的“一坑一产业,一乡一品牌”特色农业产业,2006年五大产业实现销售2700万元,2005年并荣膺“中国桂花之乡”。二是努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五年来共投资2995万元,建设标准田13780亩,修筑水泥渠道78公里,疏竣河道10公里,修建机耕路40公里,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三是注重实施农业品牌建设。以品牌为导向,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加工水平和经营档次,五龙潭蔬菜、竹之韵食品通过区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新潮牌豆芽系列评为市级知名商标,两公司双双被列入市级家业龙头企业,雪岙的景湖蜜露水蜜桃通过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四是着力推进农业“百家园”工程。充分利用龙观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五龙潭旅游的知名度,引导农民发展观光休闲 “假日经济”,着力推进农业“百家园”项目,目前全乡已规划了8个农业“百家园”项目,其中日月山庄2006年评为区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新龙门山庄列入区农业“百家园”工程,龙观“百家园”工程农家风味更加凸现,休闲功能更加完善。五是生态公益林建设得到加强。从山林补偿政策着手,全面加强对公益林的资源管理,认真做好山林延包工作,目前全乡林业面积达到8万余亩,其中自留山
1.91万亩,责任山4.32万亩,统管山1.87万亩,龙观的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生态居住、生态休闲的格局更加明显。{2006政府工作报告}.
旅游产业发展凸现新亮点。充分利用龙观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人与景观,按照“突出主题,丰富内涵,打造精品”的思路,大力发展“生态为主,文化为魂”的浙东“龙文化”假日旅游经济,五年来共投资6000万元,建设完善了五龙潭龙潭景区、青云梯景区和鸣凤景区三个旅游景点,引进了投资6000万元的南苑五龙潭山庄,景区功能不断完善,效益日益凸现。2006年旅游客源总量达到了13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达破500万元,景区并先后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市十佳魅力景
区、市十佳诚信旅游景区和市级文明单位等殊荣。
二、真抓实干,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五年来,我们通过完善规划、实事工程、新农村建设等途径,积极开展市级生态镇创建,不断推进城镇建设,绿海村镇取得了新成果。
一是规划管理不断强化。以优化城镇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编制完成了龙观乡城镇空间布局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的设计,为实现我乡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以创建市级生态乡镇为目标,大力实施“三河四路”的定人、定时、定地的卫生保洁制度和居民垃圾袋装化处理,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2006年,乡政府荣获市级生态乡镇,后隆、桓村两村通过市级生态村评审。
二是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投资600余万元完成了乡自来水厂工程建设,投资700余万元的农村二次水改管网工程基本完成,投资1100万元改建了半山至厂跟村级公路、新建了日月路、新潮路二条乡级公路。2002年以来,全乡共投资600万元资金完成了乡卫生院、乡敬老院、学校等12件实事工程。
三是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按照区委、区府“三个一”工程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占地28亩的梅树小区一期工程完成土地征用和塘渣填埋,占地10亩的桓村新村一期工程启动实施,占地10亩的后隆新村一期工程完成规划设计和选址工作,龙谷青草湾街景改造编制规划出台,城镇形象明显提升,人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2006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月11日在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庆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工作和“十五”回顾{2006政府工作报告}.
刚刚过去的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与大力支持下,市政府团结依靠全市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率先突破”这一总要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12亿元,增长17.2%,完成财政收入24.26亿元,增长4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亿元,增长18.2%;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内资25亿元,分别增长15%和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5元,分别增长19.8%和8%;新增就业人数13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4‰以内。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第一,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继续在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抢抓机遇,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化解煤、电、运等要素制约。坚持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发挥有色、铜化、海螺等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促进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动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接续产业发展,努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点。工业经济增势强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23%、30.2%和31.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再创历史新高。推进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组织实施了民营中小企业促进工程,落实政策,扶优扶强。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5亿元,增长3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
第二,认真实施城乡统筹。围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了国家和省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全省率先对农村排涝电费实行了财政合理补偿等新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共向上级争取各项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市财政投入达3000万元。全面启动了“十项工程”建设。建成了矶河口泵站和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了首期100公里“村村通”工程;实施了农村人口安全饮用水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覆盖全市;实行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扶持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皖星牌大米、和平牌生姜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八宝”牌茶干等一批农产品进入全国大型超市;劳务经济有新发展,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6095人,转移就业5224人。市、县、乡镇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阶段性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防控体系,有效控制了禽流感的发生。
第三,大力实施“861”行动计划。围绕项目前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国电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省的核准和支持;围绕项目开工,努力化解土地等要素制约,着力解决征地拆迁中的矛盾,启动了“村改居”工程和集中安置点建设,实施了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围绕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巩固和发展银企、银政合作,全年共争取国债及其它专项资金1.18亿元,一批重大项目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支持。金隆电解铜扩建、铜化60万吨磷复肥、铜峰耐高温薄膜、上峰水泥一期、电厂五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有色铜板带、碳酸二甲酯、铜合金棒,金蟾矿业金矿采选,铜峰晶体频率器件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第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摆上突出位置,制定了发展纲要、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撑体系。全面推行企业清洁生产,继续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开工建设了滨江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筹划落实了一批循环经济项目。通过积极争取,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有色公司成为全国试点企业。
第五,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基本完成了有色、铜化等国有大企业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完成了铜都铜业、铜峰电子股权分置改革,公用企业及建筑、商贸等企业改制有所突破。整合重组了城市信用社,并顺利融入徽商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4家,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美邦制衣等一批项目入驻服装产业园,全威低氧铜杆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产业园成为国家级产业园。口岸通关能力进一步提升,对外贸易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增长60%。
第六,努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深化细化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车站新区规划及一批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任务。全面推进骨干交通路网建设,沿江高速、铜汤高速、铜九铁路建设进展顺利,铜宣高速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并即将开工,沿江城际铁路、庐铜铁路、长江二桥已纳入国家建设规划;滨江大道、沿新路、铜胥路、坝白路、学士路和隆门路建设全面展开,北京东路、铜港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铜都大道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基本建成。环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铜文化园建成开放。集中整治了3个社区和笔架山公园。向顺安区域、宝山区域供水和三水厂扩建项目基本建成,天然气进铜工程完成了市内的主要施工任务。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扎实开展了“五城联创”活动。
第七,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扩大了小额贷款担保规模,加大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开展再就业技能培训4250人,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960人,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就业再就业
目标任务。继续扩大了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覆盖面,落实了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险补贴政策,启动了生育保险。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启动了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了城市低保标准并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实施了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启动了“两免一补”工作。残疾人及妇女儿童的权益得到保障。
第八,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了中国科技大学—铜陵科技创业园,全年有13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开展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化发展不断推进,率先在全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制定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职教园区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改革了政府支持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机制,市紧急救援中心、传染病院、人民医院新病房楼等项目建成,各类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了首届市文化艺术节。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全国冬泳锦标赛和第五届市残疾人运动会。实施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快了基层计生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夯实了计划生育基础工作。积极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社区建设继续扎实推进,社区工作者的待遇进一步提高。启动了生态市建设,并被列为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继续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了公开评价,加大了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力度,完成了金昌冶炼厂主工艺改造等污染治理工程,环境质量总体趋于稳定,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超过300天。国防动员工作被南京军区评为先进单位。广播电视、审计、统计、物价、地震、人防、气象、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第九,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制发了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汲取安全事故教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矿山集中整治和安全隐患的限期治理等工作,各类安全事故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扎实开展平安铜陵创建工作,充实了基层一线警力,初步建立了打防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信访工作,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带案下访、开门接访,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大量具体问题,并妥善化解和处理了各类群体性事件和矛盾,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过去的一年,为我市“十五”计划的完成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回首“十五”,发展的历程很不平凡。我们积极适应加入WTO和宏观政策变化的新形势,主动抢抓发展机遇,有效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瓶颈制约,成功战胜“非典”等突发性事件的冲击,全面超额完成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跨过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艰难时期,使铜陵经济社会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十五”期间,我市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3%,2005年的总量分别是2000年的2.3倍和3倍。工业企业总资产由165亿元增加到37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57家,利润总额由0.85亿元提高到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9%。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2.9亿元和165.9亿元,分别是2000年末的2.8倍和1.8倍。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显著增强。五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亿元,是“九五”的2 倍,建成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五年共有344家企业实施了“两个置换、两个退出”改革,中小工业企业改制任务全面完成,铜峰电子、三佳科技、精达股份、六国化工成功上市,铜都铜业完成了再融资。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销售收入、上交税金年均增长均在30%以上。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五年累计利用外资2.3亿美元,利用内资61亿元。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3亿美元,是“九五”的2.5倍,经济外向度达54.7%。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平方公里。城乡面貌明显改变。调整编修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7平方公里。新建、改建城市道路76.4公里,建成了一批市政公用设施,城市形象明显提升。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新改建路面361公里,新增通车里程153公里,交通枢纽地位初步显现。实施了长江干堤加固、泵站改造、病险水库改造等工程,防洪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社区建设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省先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14.5亿元,是“九五”的2.1倍。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市等荣誉称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2 %和
6.4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比2000年末增加1.5倍。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3.8平方米和32.6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加4.3平方米和3.7平方米。五年新增就业岗位6万个。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全面推开,参保面稳步扩大,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廉租房制度、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和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城乡大病医疗以及贫困学生救助制度。五年累计发放各类低保救助资金9697.3万元。在全省率先免征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推进了政府机构改革,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大幅度精减了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进了“两情”,改进了“两风”。建立了市、县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政府服务效能明显提高。开展了区划调整和乡村合并工作。依法治市、反腐倡廉和纠风治乱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过去的五年,是铜陵人民团结拼搏、奋力开拓的五年,是铜陵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它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汗水、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市民,向在各条战线和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体劳动者,向驻铜解放军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铜陵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没有根本转变,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不够强劲;社会事业改革相对滞后,制约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仍然存在;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强,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就业再就业的压力持续增大,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政府职能转变还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行政效能仍有待提高,少数机关干部存在思想僵化、作风不实、为政不廉等现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要加快发展,必须把握大局,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勇于创新,把上级精神和铜陵实际结合起来,以工业为主导,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铜陵特色的崛起之路;必须抢抓机遇,着眼长远,不断夯实支撑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敢于攻坚,以更大的气魄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化解前进中的矛盾,以更宽广的视野推动全方位开放;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民谋利,创造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必须求真务实,不断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和预见性,力求各项工作年年有创新、事事都落实。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奋发图强,扎实工作,铜陵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
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探索和奋斗,我们走过了“九五”负重爬坡阶段,开拓了“十五” 发展的新局面,初步摸索出符合铜陵实际的发展之路。迈入“十一五”,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基础更加厚实,发展的机遇更加难得,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在中部崛起的进程中,我们完全有条件发展得更快更好。根据《中共铜陵市委关于制定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组织制定了《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提请本次大会审议。这里概要地作些说明。
关于“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预期目标。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发展这个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实施东向发展、结构升级、统筹发展、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率先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五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1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18%左右。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铜陵要成为沿江工业名城、区域交通枢纽和生态山水铜都。在安徽奋力崛起的实践中,铜陵要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融入长三角的先行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
关于“十一五”时期全局性的重大战略任务。对此,《纲要》已作了详细规划,概括起来就是,以科学发展为核心,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线,全面加快城市转型,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主要任务是:
第一,努力推进经济转向优化。《纲要》提出,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优化工业布局,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主攻方向是:大力发展铜精深加工,拉长主导产业链条;积极培育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等接续产业;推动铜加工、电子、纺织等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务公开 加入时间:2006-3-13 17:40:58 admin 点击:10 相关新闻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2006年3月6日东升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东升镇人民政府镇长 贺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升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05年工作回顾
2005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东升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广大东升建设者的辛勤工作下,全镇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两个适宜”和谐东升的目标,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扎实工作、积极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推动东升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镇上下呈现出人心凝聚、百业兴旺、社会和谐的政通人和新气象。
——城镇建设力度加大,镇容镇貌展现新形象。按照“以人为本、宜商宜居”的指导思想,新区建设、公路主线、旧城改造逐步推进。全年市镇两级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校舍建设除外)投入4409万元,其中:完成了路桥改造等23项政府建设工程;新建道路面积118000平方米,建设新桥梁、涵箱15座,新设置安装排污管道7500米;投入1300万元,展开105国道两边二级路整治,完成护坡砌体挡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