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德故事

励志故事  点击:   2015-03-15

不道德故事篇一

自己的道德故事

自己的道德故事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射入窗户,映照着每一个人的心灵,道德的风帆在心中高扬。也许许多人认为道德太抽象,其实它很简单,也许只是一句话,或是一张纸,或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不经意间,高尚的道德风帆便已扬起,只要风一吹,便可起航。

我吃过早饭,像往常一样在公共车站坐车。很冷,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外面寒风刺骨,还下着沙里般的雪,随着风打在脸上格外的疼,我不由自主的裹紧了衣服向车站走去。

车来了,人们一拥而上,虽然人少,但是车门就那么大。突然,一个小学生被拥挤的人给挤到了,我立即走过去把他扶起来,他非常礼貌的说了声谢谢。我笑了笑,身体变暖了。

上了车,有很多的空位,我随便找一个空位坐了下来。突然有一小股风从我旁边吹来,直打着我的脸。我看了看周围,发现在一个窗上有个小洞,寒风就是从那个小洞吹进来的。由于车速很快,这股风掺杂着雪粒捶打在我的脸上特别疼。我走过去站在那儿把那个洞用身体挡着,避免寒风吹进车里让更多的人寒冷。

下了车,我一摸后背,凉凉的,硬硬的。厚厚的羽绒服被雪给打湿了还结了冰,我不禁又打了个寒颤。可是我的心却暖暖的。 从古至今,德育都是中华民族必不可少的内容。今天,我们坚持“以德治国”,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内容。道德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科技的发展、祖国的强大,道德思想尤为重要。

道德,是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只要我们去行动,道德便会充满人间是人间变成美丽的圣地。

高扬起道德的风帆,去遥远的海洋远航。

功德常在,感动就在,幸福就在 。

不道德故事篇二

发生在我身边的道德故事

发生在我身边的道德故事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演绎着大大小小道德故事。我也曾经历过一些道德故事,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贝壳,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

记得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妈妈到市场买菜,有一车绿油油的小青菜吸引了妈妈的目光,我们来到车前,妈妈弯腰买菜,我在旁边等她。忽然,我发现妈妈身旁的一个阿姨在付钱时不小心掉了十元钱,她一点也没感觉到。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发现了。她走过来,用脚踩住钱,蹲下来,假装在系鞋带,刚把钱拾起来时,就听见一个小女孩大声说:“阿姨,你钱掉了。”当丢钱阿姨正疑惑得看着地面时,小姑娘指着中年妇女说:“阿姨,你钱掉了,是这位阿姨帮你捡起来的。”中年妇女的脸通红通红,只见她把拾到手里的钱递给丢钱的阿姨,甩头走开了。这短短一幕让我意识到:这小小十元钱,在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心中位置是多么不同啊。小女孩一定知道,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绝对不可以拿的。

记得还有一次,在放学回家路上,我看见一位老人,弓着身子吃力得骑着一辆装满蔬菜得三轮车。那是一段上坡路,路很陡,老人骑得很费劲。尽管他竭尽全力,车子仍像蜗牛一样慢悠悠地向前移动,甚至将要滑下来。这时,他已经累得满头大汗。眼看他力不从心,我急忙跑过去,帮他推车。老人顿时感到轻松了一些,三轮车在我们共同努力下爬上了坡。我脸上也憋得红红的。老人转过头来,用感激的目光看着我说:“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上

学呀?”我抹着脸上的汗水自豪地说:“我叫少先队员。”老人笑了,我也笑了,天边晚霞也笑了。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

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虽然平凡,却不能忽视,就像《钓鱼的启示》一文中父亲讲得那样,“道德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我要向钓鱼的孩子那样,做一个有道德有志气的人。

小公民道德“三字经”

小公民,仔细听:讲道德,三字经。每一句,铭在心。 爱 国 篇

泱泱大,咱中华。丝绸路,通天下。民族亲,手足情。 五十六,大家庭。华夏裔,早文明。孔孟学,博而精。 江山娇,民自豪,英雄辈,竞折腰。郑成功,收台湾。 林则徐,销鸦片。芦沟桥,枪声响,群情愤,斗志昂。 台儿庄,歼敌顽。平型关,敌胆寒。继传统,赤子心。 留丹心,照汗青。

爱 乡 篇

山阳县,淮安府。镇淮楼,声名著。勺湖美,赛珍珠。 古枚里,承恩居。韩侯祠,游人驻。谈豪杰,不胜数。 周总理,号翔宇,凌云志,主沉浮。故乡人,永缅怀。

继以往,创未来。我之乡,马甸镇,运河水,来滋润。 电联网,路宽畅。民营企,有飞扬,全市评,二十强。 产粉丝,乃特长。爱乡情,化动力。从小起,壮志立。 大讨论,心明亮。众思想,都解放。为家乡,早富强。 勤学习,健康长。

思 想 篇

凌云志,为理想。信念坚,忠于党。贪享乐,易腐化。 后自己,先天下。人勤奋,多成就;人若懒,如生锈。 拾千金,不昧心;心无愧,一身轻。财再多,莫浪费。 端举止,防犯罪。

行 为 篇

不浮夸,不说谎。诚与信,理应当。举要正,行要端。 讲整洁,整衣冠。融四岁,能让梨。讲友好,爱同辈。 对父母,要孝敬。三春晖,寸草心。一日师,终生父。 师良言,切记住。头悬梁,锥刺股,求学问,多吃苦。 忌轻狂,少浪荡。江湖习,必上当。善虽小,积极为, 良品行,从小培;恶虽微,不可为,好言行,天天锤。 小公民,大作为。

不道德故事篇三

道德讲堂故事及点评

道德讲堂故事及点评

题记:今天有关领导来我们学校旁听学校组织的道德讲堂活动。学校对这一活动进行了了精心的组织和准备。我有幸对这次活动进行点评。我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发表对道德讲堂看法的平台,但由于我水平有限,说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感人的故事,感人的歌声,感人的诗篇,都是我们身边一幕幕真实的经历凝结的真情。聆听这真情让人的眼眶饱含泪水,聆听这真情能真正触动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聆听这真情让人深思发人深省。如果我们的教育能从这里起航扬帆,它将表现出无穷的力量。我在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秦汉以前儒家的重要思想家们都认为,“仁”的思想一定是建立在“孝”、“弟”的基础之上的。比如,孔子最重要的弟子有若就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后来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孟子这句话里,“老吾老”就是孝,“以及人之老”就是把孝上升成仁。这就很清楚地说明了,儒家的最高道德典范应该从这里开始着手修养。从先贤的话里我们知道,却原来这个儒家最高的道德典范的入口处,是这样的普通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它是这样的具体和实在,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随处都触手可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照这样去休养自己的话,社会必将大同,国家必将发达,人类必将幸福。然而我们一路艰辛走来,却越来越觉得大同社会遥不可及;近代化以来,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却让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法治的健全,更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隔膜。总之,今天大部分人感觉到富而不乐。更为严重的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这种为人最重要的修养准则和修养方法,在我们的青少年中间、在我们的校园里,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消退。现在的青少年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都从我出发,基本上不考虑父母的感受,更谈不上考虑别人的感受了。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所以今天的青少年,很难读出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的真正味道;他们对二十四孝里面的故事也很难理解,就更别说共鸣了。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如果听之任之,我们的社会将十分危险。所幸,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并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

力。今天我们在这里搞这个活动,就是探索育人方法和途径的最好活动。道德讲堂这一活动的启动和常规化,是育人途径的真正回归,是学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一个重要契机。通过弘扬孝心文化,可以更好地让现代和传统实现对接,使孩子们浸润在真正的教育中。这能让我们的孩子从孝敬父母和友善兄弟姐妹开始,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修养成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所以透过今天这个活动,我们似乎看到了校园的春天,看到了孩子们的未来,看到了人类幸福祥和的明天。我坚信,只要我们真真正正地顺着这条育人途径走下去,我们的中国娃一定会修养成,最爱做的事是报答咱妈妈,走遍天涯行不改永远爱中华。是的,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曾说“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如果我们的孩子都能真正地健康成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一定会在他们身上变为现实。谢谢大家。

不道德故事篇四

苏格拉底的小故事

1、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一位好吗?”

“我一定竭尽全力。”

苏格拉底笑了笑。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一代哲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2、怎样才能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

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

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3、快乐到底在哪里?

一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4、如何才能坚持真理?

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拿著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

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著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什么味

儿也没有。”

5、先想后做

一个黄昏,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领着他的三个弟子来到一片麦田前。

“现在,你们到麦田里去摘取一颗自己认为最饱满的麦穗。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采摘了就不能再换。”

三个弟子欣然前行。

第一个弟子没走多远,就看到一颗大麦穗,如获至宝地摘下。可是,越往前走,他越发现前面的麦穗远比手中的饱满。他懊恼而归。

第二个弟子吸取前者的教训,每看到一个大麦穗时,他总是收回了自己伸出去的手:更大的麦穗一定在前头。麦田快走完时,两手空空的弟子情知不妙,想采一颗,却又觉得最饱满的已经错过。他失望而归。

第三个弟子很聪明。他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去识别怎样的麦穗才是饱满的麦穗,第二个三分之一的路程去比较判断,在最后的三分之一的路程里他采摘了一颗最饱满的麦穗。他自然满意而归。

如果把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归类,那么显然第一个是属于“先做了再说”之列。“先做了再说”,省略了思考过程,必然会导致行为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其结果当然“懊恼而归”。第二个当属于“等等再说”之列。“等等再说”,总是在思索、观望这个台阶上停滞不前,“只想未做”必定两手空空,“失望而归”。第三个弟子则是“先想后做”。对事物有了充分的认识以及足够的判断之后,才不慌不忙地出手,他当然能够“满意而归”。

6、心态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原来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我有很么多书哇,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乱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不道德故事}.

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呵!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扣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花,种一畦一畦菜,这些乐趣呀,没法儿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也有许多好处吧!"

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7、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 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8、求知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

“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9、消费

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生活节俭的人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打量几件俗气的陶器,颇觉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

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一分钱,也是昂贵的。

10、道德

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不道德故事}.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11、心底无私天地宽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心底无私天地宽,有博大的胸怀,方能吞吐日月,收放自如!太计较得失、荣辱,人生之路也便越走越窄了!

12、苏格拉底寓言故事里的年轻人

远古时候,曾经有过一个部落,世代生活在暗不见光的地下世界,每个人生下来,就被迫戴上手铐、脚镣,一个个被禁锢在地下,世世代代在黑暗中生老病死。后来,有位部落年轻人,挣脱了桎梏,逃到地上,见着了阳光,尝到了雨露,他兴奋的回到地底世界,惊喜的诉说着阳光的亮丽和雨露的甜美,并游说族人去到地面上去,可他却被族人以异端背叛的罪名逮捕,重新被套上桎梏,最后沦为精神病患,在地下世界郁郁终其一生。

且不说那些部落族人的愚昧与无知,我这里,只说说那位年轻人,他的人生有四次选择幸福的机会,而他最终却选择了痛苦,只因他是一个为了理想而活着的人。

(1)如果他能像其他人一样逆来顺受,安心做地底下部落的奴隶,那么他将永生看不到阳

不道德故事篇五

猴子的故事与道德约束

猴子的故事与道德约束

亚当·斯密在写完《国富论》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之后,转而又写了本《道德情操论》,专门论述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是维持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之一。亚当·斯密告诉我们:最商业化的社会,也是最讲究道德的社会,比如16世纪时荷兰人就比英国人值得信赖,当时荷兰的商业比英国发达,反之亦然。

人类道德的产生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纯文化因素起作用,有些国家道德程度高,有些国家则低。如北欧人之间的道德感高于意大利人的道德感。或者是宗教信仰的原因,怕上帝惩罚你,所以有宗教信仰的人道德感就要强于一般人。如在美国,教会的人道德感比较强,因为他们认为若不道德,将来会进地狱。这种解释中,道德是外界强加于人们的,使人们不违约。而笔者主要想给出的是第二种解释,即博弈论是如何解释道德的。

道德可以打破囚徒困境的难题,化解个人理性与社会群体理性的矛盾,维系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关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猴群博弈的故事。这个故事这两年一直流传于中文网络各大论坛与社区。

有一群猴子被关在笼子里,在笼子里的上方有一条绳子,绳子拴着一个香蕉,绳子连着一个机关,机关又与一个水源相连。猴子们发现了香蕉,有猴子跳上去够这个香蕉,当猴子够到时,与香蕉相连的绳子带动了机关,于是一盆水倒了下来,尽管够到香蕉的猴子吃到了香蕉,但其他猴子被淋湿了,这个过程重复着,猴子们发现,尽管有猴子吃到香蕉,但吃到香蕉的猴子是少数,而其余的大多数猴子都被淋湿。经过一段时间,有一伙猴子自觉地行动起来,当有猴子去抓香蕉时,它们便揍那个猴子。每当有猴子去取香蕉,就有其他的猴子因愤怒而自动地去撕咬那个猴子,久而久之,猴子们产生了合作,再也没有猴子敢去取香蕉了。 在这个故事里,猴子间产生了“道德”。如果这群猴子构成一个社会,它们也繁衍下一代,它们会将它们的经历告诉下一代,渐渐地猴子们便认为取香蕉的后果对其他猴子不利,从而认为去取这个香蕉是“不道德的”,它们也会自动地惩罚“不道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这个博弈故事却反映了人类的道德的产生过程。

霍布斯认为人类在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然状态中,就是“人与人之间像狼与狼一样”,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力图保护自己的利益,并企图占有别人的东西,此时,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敌人。此时没有任何规则,没有财产,没有正义或不正义,只有战争。武力与欺诈是战争中的两大基本德性。因此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无法产生文明。 与国家一样,道德也是对某些不合作行动的惩罚机制。这种机制的出现使得人类从囚徒困境中走出来。人的正义与非正义的观念产生了道德感。

道德感自然地使得人们对不道德的或不正义的行为谴责或者对不道德的人不采取合作,从而使得不道德的人遭受损失。这样,社会上不道德的行为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只要社会形成了道德或不道德,或者正义或非正义的观念,就自动地产生了调节作用。

当然,道德约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对不道德的行为的抑制是有限度的,当不道德的行为带来的利益大于道德的满足时,道德约束的作用便失效。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拾金不昧是理所当然的美德,当捡到别人丢的100块钱时还给失主不仅有道德满足感,还会受到社会的表扬,建立起自己的美誉;若不及时交换失主并很容易被发现的话,则会受到严厉的谴责并失去社会信誉。假想一下,当检别人遗失的价值上百万的古玩名画时,极大的可能是归为己有。这是因为他道德的满足感与可能所受谴责的效用远小于其所检物品给他带来的效用。这种情况下,道德作用失效了,法治就不可替换地代替了道德。

课堂讨论: 信息时代对个人道德的影响?

不道德故事篇六

苏格拉底的11个故事

苏格拉底的11个故事:

1

苏格拉底的悍妻

苏格拉底本身相貌非常丑陋,但娶了一个漂亮泼辣的女人,动不动就会遭她无礼谩骂。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正因为他老婆总在家里发威,他不得不被迫每天游走于雅典的大街小巷与人辩论,他辩论的方法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式反语法,成就了一个伟大哲学家!

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苏格拉底教诲他的学生色诺芬说:“我劝你,色诺芬,当你一看到一个美人儿的时候,赶快拼命跑开。为什么呢?据他说:“„青春美貌‟的这种动物比毒蜘蛛还可怕得多!”{不道德故事}.

当苏格拉底打着赤脚,穿着破旧的长跑和披风,整天游荡在醉汉、鞋匠、小贩、老妇、艺妓之间时,他的妻子被她严厉的父亲问着:“他什么事也不做,只会耍嘴皮子,他连一双鞋都没有,就像一个叫花子。你跟他生活,就为了要在一起饿肚皮吗?”美丽聪慧的妻子坚定地跟了他。妻子卖橄榄换得的可怜的钱用完了,面粉吃完了,油也吃完了。妻子抽搭着:“连奴隶也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吃得再坏也没有了……”

然而在苏格拉底的生命的最后,他的妻子仍高喊:“他是我的!”狱吏打开了门,她来到他床边,她腰板挺直,黑得发亮的头发卷起梳成一个大髻,在悲伤中她仍保持着体面,整个面目都带着一种庄重的气质。她知道他喜欢她这样。她说:“过不了多久我就会找你的。”她就像他那样神圣地面对着太阳说:“我的丈夫是一个伟大而智慧的人。”

在苏格拉底眼中,妻子是一匹可爱又执拗的小马,勇敢大胆,桀骜不驯。他爱着她的一切。临刑前,他对儿子说:“对妈妈要和气。……”他把妻子披散下来的一小缕头发放回原处:“你知道我们是彼此相爱的。当你对我唠叨时,我心里就好受些。你也知道,我甚至乐意听你唠叨……等着吧,我们会在极乐世界见面的,在那里我将报答你一切。”

这是苏格拉底和他妻子真正的爱情生活。

{不道德故事}.

他对妻子用幽默表达忍让,虽话语不多,仅仅是一句话而已,却使妻子的怒气出现了“阴转多云”到“多云转晴”的良性变化,使旁观者欣然大笑,更敬佩这位智者明哲的高超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坦荡胸怀。

用愉快的感情和行动来衡量苏格拉底,他是真正快活的。所以,他可以给妻子现世的安稳,而有了心灵居所的悍妻也有了真正的快活。

苏格拉底毕竟是苏格拉底。

2

苏格拉底与失恋者的对话

苏格拉底:“孩子,为什么悲伤?”

失恋者:“我失恋了。”

苏格拉底:“哦,这很正常。如果失恋了没有悲伤,恋爱大概也就没有什么味道了。可是,年轻人,我怎么发现你对失恋的投入甚至比你对恋爱的投入还要倾心呢?”

失恋者:“到手的葡萄给丢了,这份遗憾,这份失落,您非个中人,怎知其中的酸楚啊。”

苏格拉底:“丢了就丢了,何不继续向前走去,鲜美的葡萄还有很多。” 失恋者:“我要等到海枯石烂,直到她回心转意向我走来。”

苏格拉底:“但这一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

失恋者:“您说我该怎么办?我真的很爱她。”

苏格拉底:“真的很爱她?她认为离开你是一种幸福。”

失恋者:“她现在不爱我了,我却还苦苦地爱着她,这是多么不公平啊!”

苏格拉底:“的确不公平,我是说你对所爱的那个人不公平。本来,爱她是你的权利,但爱不爱你则是她的权利,而你想在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剥夺别人行使权利的自由,这是何等的不公平!”

失恋者:“依您的说法,这一切倒成了我的错?”

苏格拉底:“是的,从一开始你就犯错。如果你能给她带来幸福,她是不会从你的生活中离开的,要知道,没有人会逃避幸福。”

失恋者:“可她连机会都不给我,您说可恶不可恶?”

苏格拉底:“当然可恶。好在你现在已经摆脱了这个可恶的人,你应该感到高兴,孩子。”

失恋者:“高兴?怎么可能呢,不过怎么说,我是被人给抛弃了。”

苏格拉底:“时间会抚平你心灵的创伤。”

失恋者:“但愿我也有这一天,可我第一步应该从哪里做起呢?”

苏格拉底:“去感谢那个抛弃你的人,为她祝福。”

失恋者:“为什么?”

苏格拉底:“因为她给了你忠诚,给了你寻找幸福的新的机会。”

3

快乐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原来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我有很么多书哇,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不令人高兴呢!”{不道德故事}.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乱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呵!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扣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花,种一畦一畦菜,这些乐趣呀,没法儿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也有许多好处吧!”

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4

宽容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心底无私天地宽,有博大的胸怀,方能吞吐日月,收放自如!太计较得失、荣辱,人生之路也便越走越窄了!

5{不道德故事}.

消费

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生活节俭的人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打量几件俗气的陶器,颇觉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 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一分钱,也是昂贵的。”

6

道德

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7

坚持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

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8

自我发现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一位好吗?” “我一定竭尽全力。”

苏格拉底笑了笑。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一代哲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9

寻找快乐

一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三月三故事
下一篇:不舍的心情说说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