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点击: 2011-11-25
家族史范文
我叫奚锐,20世纪80年代末出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听说过吧,就是那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间天堂。也许我的名字谈不上如雷贯耳,但大名鼎鼎还是算得上的。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还是挺有诗意的。
我的家族不大也不小,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族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和海外都有。我的祖先是哪个朝代诞生的,没有听我的父辈提到过。我的外公是一个老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离开家乡,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在艰难困苦岁月里,我外公信念坚定,坚决抗战到底不动摇,他坚决贯彻游击战思想,同时又在敌占区展开地雷战、地道战等多样化的战争模式,消灭了多股游荡在各个村庄的鬼子兵。老爷子的游击队战绩显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到八路军的连长,老爷子打仗那个叫猛啊,冲锋号刚响,就如猛虎下山冲了出去,那股气势令敌人胆寒。
建国后,老爷子根据组织安排转业到地方工作,从副县长、县长再到市粮食局长,最后从监狱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老爷子戎马一生,立下战功无数,生了2个儿子,3个女儿,全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勤奋工作着。
当然啦,我爷爷也不甘落后,怎么说也是一知识分子来着。他出生于上海浦东的一个贫苦人家,上世纪60年代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响应祖国的号召支援内地建设,来到安徽合肥南部的一个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爷爷这一辈子虽然平平淡淡,默默无闻,但是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真可谓桃李满天下,生了2个儿子,1个女儿,2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总算也是美满幸福。
纵观我的家族史,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与经历,爷爷与外公则是我最敬佩的。家史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啊。
我的家史
2011-08-19 13:14:03
爸妈来北京帮我们带孩子,我才有机会听爸爸细说家史。可惜我不是写小说的料,浪费了一部小说的素材。
★曾祖父母
张家原籍肥东(合肥东边),人口兴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不知何故,曾祖父一辈时,田地被族人占去。曾祖父母带着四五个孩子开始乞讨为生,流落到定远县(肥东北边)的一个葛姓村庄。曾祖父母早早去世,夭折了一两个儿女。 ★姑奶奶(爷爷的妹妹)
姑奶奶十岁到葛家给老大做童养媳。抗日战争时期,大爷爷(姑奶奶和爷爷的大哥)随妹夫葛大参军去山东。大爷爷被战友擦枪走火打死,葛大则带着一个妓女回了家。姑奶奶于是嫁给葛家二儿子葛二。葛二生性残忍暴虐,又重男轻女,姑奶奶生儿女无数(真的没有数字),其中大部分女孩一生下来就被葛二摔死,甚至用铁锹活活剁死,再扔到河里。
★爷爷奶奶
爷爷是“流氓”。他依靠妹妹生活在葛家,勾搭上葛家三媳妇,两个人私奔到几十里外的另一村庄,不久被发现。葛家派人把葛三媳妇抢回来,十分残忍地割开下体,撒上盐,差点要了命。不过,老太太现在倒健朗,八十多岁了,还常常和爸爸打麻将。
爷爷不敢回来。解放后,他所在的村庄有一刘姓国民党军官被枪毙,他老婆晚上跑到爷爷屋里寻求庇护,就“成了”我奶奶。
奶奶当时已生了三四个小孩,肚里还怀着一个,那就是我爸爸。
听到这里,我就零乱了,身份认同感顿时颠覆:爸爸不姓张,姓刘;那个“流氓”也不是我爷爷;那么,我……我是谁呢?这还是我的家史吗?
五十年代后期,国家大兴水利,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聚到一起修水库。爷爷和葛家兄弟在工地碰头,多年过去,往事淡漠,加上妹妹在葛家做媳妇的情分,双方和解了。爷爷挑着担子,一框是七八岁的爸爸,另一框是仅有的家什,带着奶奶回葛村落户。
1958年开始,连年灾荒,村中人口半数饿死。爷爷为村里放鸭,偷偷装些鸭食给奶奶爸爸度日。因为放鸭长期与水打交道,爷爷学会了抓鳝鱼,据说技术相当高,无需工具,仅凭手指头就能把鳝鱼钩出洞。家中水缸里总养着很多鳝鱼,村里的干部也常来享用。后来,爷爷在一片荒地上种高粱,获得大丰收,引得附近村庄很多人来借粮食。那年头,有奶就是娘,爷爷打了个翻身仗。
奶奶的前几个孩子当时十多岁,并没跟随过来,五九年饥荒时曾来寻母讨食,奶奶无奈养不活这许多人,送他们回去。据说,那两年都饿死了。{2000家史范文}.
★爸爸妈妈
爸爸七八岁时被爷爷挑着来到葛村,家境不好,近似乞讨,单姓独户,并无兄弟。后来奶奶又产下一痴呆女儿。据说姑姑带过我,曾让我从很高的桌上摔下来,没死,幸甚。姑姑后来生小孩,受风而亡。这些是我小时候的事,但我完全没有印象。
为了不受欺负,爸爸从小学会察言观色,且好赌好酒,为人仗义,村中多有好兄弟。小时候的我眼中,爸爸是赌王,一副骰子,说扔几点就几点。136张麻将,32张骨牌,爸爸可以从任意方向任意角度认出任何一张。麻将牌九是我的人生启蒙课,我也能认牌,靠的主要是记号和记性。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爸爸跟人打麻将,我站在后面看。爸爸够(停牌)“三见面回头洞二饼”(一种大和),眼见着二饼来了,我很激动。爸爸悠然吸了一口烟,回头对我说:“三,你帮爸爸摸一把。”我伸手抓到牌,暗拓一下,果然二饼,不动声色地掀开。爸爸得意地推倒牌,大家纷纷赞叹:“三儿好手气啊,将来肯定能考上大学。”我后来考上大学果然靠的都是“手气”。
外公兄弟九人,我有四十多位舅舅。外公是共产党员,村里的干部,妈妈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一堆弟弟妹妹。据妈妈回忆,当年她跟着外公到处修水库,倒不用干活,只是混吃混喝,即使五九年六零年的大饥荒时期,她也没挨过饿,但是眼见过很多人饿死。
至于妈妈为什么会嫁给爸爸,他们没说,我就不知道了。
★我们这一代
妈妈生了三个儿子,二哥长我六岁。妈妈说,我小时候就是大哥二哥打架时手中的武器,常常被悬空挥舞。即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爸妈还是希望有一个女儿。我两岁时,他们在医院捡了妹妹回来。妹妹在我们家很受宠,三兄弟都让着{2000家史范文}.
她。小齐怀孕的时候,妹妹给我打电话:“跟三嫂说,我们家不重男轻女,让她别担心生男生女。”如今,大哥二哥各有一男一女,我和妹妹各有一个男孩 我就盼着再有一个女儿
我有一个快乐而复杂的大家庭。说起复杂,我的爷爷是瑶族,而我的姥姥又是蒙族,妈妈又是汉族……。可以说我是多民族的组合家庭。1929年,我的姥姥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由于清政府的衰败和民国的统治,姥姥所属的蓝白旗家族也为此付出了许多。说到没落自然意味着贫穷,为了节省一个人的开支,姥姥的父母把她送到了北京一个远房奶奶家,那时的姥姥年仅十二岁。从那以后,姥姥就要读书、做家务。后来,姥姥到了婚嫁年龄,得到了其奶奶赠予的一笔不小的家产。解放之初,姥姥是个妇女解放的先进分子,在社会上也是个活跃人物。就这,在文革中,也没让姥姥免除经历家产没收、爱人被隔离审查的不幸,所没收的财产数也数不清。姥姥共有四个儿女,大舅是她唯一的儿子。文革中,姥姥又不得不送这唯一的儿子去东北插队落户,一走就是二十几年。1996年,姥姥又送自己唯一的、亲手抚养长大的孙子去上海武警服了三年兵役。用妈妈的话说,姥姥的经历影响了她一生。妈妈遗传了姥姥的善良、坚强,也给赋予了我积极、向上、乐观的性格。
和姥姥相比,我的爷爷就很普通了。1937年8月,我的爷爷出生在广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相对其他的农民家庭来说,爷爷家还是很富裕的。爷爷有两个兄弟,他排行老二。但他不愿一辈子呆在这村子里,于是从小就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祖爷爷是村子的富人,因此爷爷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白天爷爷去城里上学,放学后就帮助家长干活,种地。到了晚上,爷爷才能好好地学习,写作业。后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爷爷考到了北京,在首都机场做了一名内部的干部。但由于文革,爷爷家也没有逃脱厄运,财产被洗劫了一空。但爷爷顶住了压力,努力的工作,闲暇时间就去捕鱼,为的是养活全家人。随着文革的结束,爷爷家的情况也变好了,1966年7月17日,我爸爸在这个家庭诞生了,我爸爸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然而我爸爸却担起了家庭的重担。1969年我叔叔的出生,因此家庭又要多支付一个人的开销,而且在此之前,我爷爷的哥哥因病去世,需要许多钱,然而爷爷并没有因此让爸爸他们辍学,而是更努力地工作。1998年我爷爷的父亲去世了,享年90岁,郑氏的家族也越来越小了。后来爸爸和姑姑遵从了爷爷的意愿,同样在机场工作,而且两人都有了发展,一个是经理一个是主管。1991年我爸爸和妈妈结了婚,1992年就生下了我,在我这一代里,只有我一个是爷爷的亲孙子,从而郑氏的家族进一步缩小。2005年,爷爷不幸因病去世,郑家也因此越来越小。
这就是我的家史,一个19世纪的大家庭在20世纪变成了一个小家庭。
家族史范文
我的家族史
上百度搜了一下赖氏的起源,真是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原来我们赖氏的起源有二:一,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二,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无论我们赖氏起源于哪一个,都足以让我们赖氏骄傲无比。更何况,我们赖氏在还曾经建立过一个赖国。周武王伐商时,赖人南迁,后来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号,为赖子国。
赖氏早期聚居在鄢陵一带,主要是在今河南境内繁衍发展,后在颍州郡、河南郡、河内郡形成望族。由于任官、战乱等原因,颍州赖氏有一支迁于江南,分布于今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州等省的一些地方。而据祖辈们介绍,我们这一族正是由福建那一支繁衍过来的。所以呢,我猜测我们这一族原本是客家人啊,但祖辈们从来就没提起过。历史上,客家人是有好几次南迁的。而第四次则是在明末清初,受满州人南下影响,福建客家人再迁粤中及滨海地区及台、桂、湘、川、云等地。在这时候,我们这一脉赖姓人也随着这最后一次的南迁而来到与广西接壤的粤西地区,并在粤西这一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延续后代!
记得每次接近清明祭祖的时候,我们粤西的赖姓人总是和广西陆川的那一脉赖姓人一起去拜祭我们的祖先。据说,我们拜祭的是十五还是十六代的先祖,并听说他们都是些比较牛叉的人,否则我们也不会劳师动众地驱车百里前往拜祭了。在拜祭的那天,那可谓是人山人海,先祖的墓地附近都是车水马龙,交通都被弄得水泄不通啊。有点搞笑的地方是,小时候每次去拜祭时都有很多人会晕车呕吐,但仍然会有很多人乐此不疲地去拜祭先祖,可能这就是本是同根生的缘故吧。每个人都会有发自内心的对同族的那一份挚爱,对先祖的那一份尊敬和敬仰吧!同时,我们也会为先祖的丰功伟绩和光荣历史而感到自豪与骄傲。这也会是我们祭拜先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吧!
祖先离我们这一代很远很远,我们所知道,所熟悉的还是从我们的曾祖这代说起。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说,我们的曾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爷爷和几个兄弟。爷爷在家中排行老大,所以照顾几个弟弟的任务就落在他稚嫩的肩膀上了。父母去世得早,家里又是比较贫困的。在那个战火纷飞,战乱不断的年代,爷爷就凭自己的双手和顽强的意志力,想尽各种办法去找吃的喝的,照顾好了自己的弟弟并把他们养大成人,这其中的艰辛和苦涩又有几人能够体会。记得当年爷爷在叙说这一段辛酸经历的时候就有好几次哽咽得说不出声来。是啊,谁曾经历过这样的遭遇都无法在后来的叙说中保持绝对的冷静。圣人都无法做到,更何况我爷爷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实实在在的地道老百姓!试想一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失去父母的伤痛还没完全清醒过来时,就得面对着以后生存下来的种种困难,就得为活下来的食物和饮用水而为难,就得为居住的房子绞尽脑汁,就得为弟弟们的安全担惊受怕。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所能体会的!唯有当事人亲身经历过,亲身体验过,才懂得这背后的艰辛,才知道这一路走来的不易。
后来,爷爷长大了,生活也开始变得不再那么艰难。此时爷爷也到了成家立室的年龄了,便通过人家的介绍认识了奶奶并与之结为夫妻。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爷爷奶奶的第一个孩子也就出生了,是个女孩。这就是我的大姑姑,也是我奶奶最痛爱的女儿。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当大姑姑来我们家的时候,奶奶
总是拿出好吃的来招待她,大姑姑回去时又拿出很多食物送给她。这就足以看出奶奶对大姑姑的那种溺爱了。爷爷的第二,三个孩子还是女孩,可能是脑袋里那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作祟或者是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差劲,奶奶对二姑姑就不是很好,与大姑姑的待遇简直差上一个等级。最可悲的是,在三姑姑刚出生不久,奶奶就把她给弄死了,这令得爷爷大为恼火。这其中的缘由很可能是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真的很糟糕,吃不饱,穿不好似乎是当时所有老百姓所面临的难题!但这也很难去解释为什么奶奶要这样做的!最大的可能性唯有脑袋里那种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几千年以来,传宗接代,生男孩为家族延续香火的思想一直根植在农民的脑海中,我奶奶也不能避免。尤其是前几个孩子都是女的,就更能增强奶奶心中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了。幸亏的是,爷爷奶奶的第四个孩子是我的大伯。大伯在年青的时候曾参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最激动人心的是,大伯参加过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把侵略我大中国的越南军队赶出中国领土,并把他们打到越南首都河内。这不得不说的是,大伯为我们家族增添了多少光彩!记得大伯说过,他当时是一个班长,带领着手下冲锋陷阵,打击驱逐越南侵略军,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听着大伯讲述战争故事,我由衷感为自己身上流着血液而自豪,为大伯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而无比骄傲。说到老爸,听老妈说,老爸不大喜欢读书,还曾为此逃过课。但老爸还是获得了个高中文凭,这在当时算得上高学历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老爸做事都很有条理,知道未雨绸缪。这可能是由于他上过高中的吧!和老妈结婚后不久,大哥便出生了。可能是由于男孩的缘故,大哥和我特别受到奶奶的疼爱,有什么好吃的,奶奶总会在第一时间拿给我俩,这也导致姐姐经常挨饿,找不到好吃的。谁都知道,在90年代的农村,生活条件还是很艰苦的。那时候我们还得缴纳农业税,粮食不是很多,就更别说其他肉类了。所以姐姐的身体一直来都不是很好。渐渐地,生活条件好起来了,我们过得好起来了。读书,上学成为我们三兄妹的首要任务,而爸妈就不停地工作挣钱供我们读书,就这样,我们度过了小学,中学,到了大学!
说到这,我就不得不提一下我们赖家下一代了!在我读高二的时候,我堂哥和嫂子结为连理,并育有一女。这就是我的侄女,赖家的希望所在!生活条件好了,侄女从小就喝着牛奶长大并受到我们这一辈的疼爱。可能是遗传了堂哥好动的性格,小侄女从小就喜欢到处走,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模样。记得在一次买鸭子的时候,小侄女竟然丝毫不惧怕,直接伸手向前抓住鸭脖子,还一副很高兴的模样,这真的很难以让人想象。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女孩竟然丝毫不害怕其他动物的攻击,直接使其屈服!或许这就是赖家特有的勇气吧!不畏惧,不屈服,始终保持着血统里那种高贵的品质! 自古以来,赖家出了多少名人功臣,为祖国做出了多少贡献。尊叔颖为赖氏始祖,叔颖25世孙赖忠诚,蜀汉间官任都尉太常卿。赖文光:清末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赖汉英:太平天国时期杰出将领。 赖镜:清代画家。 赖良:元代文学家。 赖文俊:宋代地理学家。赖传珠:新中国开国将军。这些历史功臣名人,都是赖家永远的学习榜样,他们的功绩是赖家至高无比的荣耀。相信我们赖家后代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家族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
家族史论文
电
子
商
务
一
班
1254200103
米瑞婷
他们的故事
家族史,这个题目让我有点束手无策,并非我的家族没有历史,只是少了知道历史的人。
上次爬了尧山,在山顶上发现了百家姓的来源,而米姓来自西域的一个小国,那个小国原叫米国。后来定都陕西长安,人们以米国为姓氏生活下来。这也是我对自己姓氏来源的获取吧。
可是经过了那么多的战乱,那里的人们也随着战争迁移了很多地方,而我的家族也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战争迁移了长安。
我只是听爷爷说过那时候是爷爷的奶奶一个人逃到了我们现在住的地方,爷爷的爸爸是带过来的,后来爷爷的奶奶去世了,爷爷的爸爸当时很小,对于自己从什么地方而来,以前的家里有什么人,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只知道是因为打仗逃过来的,那么留给后人,也就是我们的就只有这么多了。我相信我们家族的某一个人曾经也辉煌过,也打过仗,但是这些也只是我相信,因为没有一个人知道我们家族的任何消息。于是我们只是这样在永远没有答案,也无从证实的现实下生活下来。
听奶奶说,她的婆婆去世的早,她没有见过,也很少有人给奶奶提起过她的婆婆是怎样一个人,只是有人说脑袋似乎有点不正常。当然这只是听说,其他的一切无从知晓。奶奶十六岁就嫁给爷爷了,所以太奶奶应该是去世的很早了。倒是我的太爷爷生的很是英俊,但是他天生好赌,几乎从不回家,但是他很干净,也很干练。在太爷爷生
活的年代应该中国还处于战争状态,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太爷爷没有参加抗战,听奶奶说太爷爷很少回家,一直在外面玩赌博,他不在的时候,他的房间一直是锁着的,是不允许进去的,奶奶见到太爷爷的时候,他总是把裤管挽在鞋子里面,他的袜子很白,整个人看起来很干练,所以,太爷爷来去无影无踪,在大家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就没有了人,也在大家毫无意识的情况下,他已经站在大家面前
爷爷奶奶一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他们是包办的婚姻,因此没有爱情的婚姻多数不是幸福的,爷爷奶奶吵了一辈子,而且相处的很不好,奶奶是女强人,什么事情都得她做主,爷爷年轻的时候脾气暴躁还有些不讲理,经常会和奶奶打架,他们参加过包产到户,吃过大锅饭,做着大家的事情。奶奶比较好强,什么事情也不愿落在后面,但是她学上的太少了,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听奶奶说,她那时候老生病,加上她爸爸去世的早,他们家就衰落了,也没有那么多的钱来支持她读书了,所以就在没有读过了。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爷爷,照顾着一大家子人。说起奶奶,这一辈子挺不容易,也挺幸苦的,没有幸福的婚姻,一直在忙碌和辛苦中度过了一辈子的大半辈子。
奶奶说起那时毛主席的时代,说人们都很安分,不敢做出格的事情,但是包产到户确实不好,一年到头收获的东西不多,还要上缴,一家人最多能吃饱肚子,吃的也不是好的,白面在他们那个时候就太少了,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大胆的做上些白面,并且在没有任何佐料和菜的情况下,他们也都觉得是美味了。当然如果在大灶上吃,估计会比这好些。奶奶给社上做饭,好挣些工分,在过年的时候可以多
分一些东西,除了这些,奶奶不会闲下来,她也会做各种事情,收庄稼等等。爷爷则给社上放那一大群羊,除此再无他长。这点,我倒是很相信,因为,爷爷在我的印象中,确实不会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叫他收拾衣服,他也不会,当然也有原因是不想做。在爷爷奶奶身上最值得怀念的也就是这点事了吧,对于他们来说,那个时代最刻骨铭心吧,那么多的人在一起,其实应该还是很热闹的。
能引起话题的还是妈妈他们的家我的太姥爷了吧。
妈妈的爷爷,也是我的太姥爷,他是清朝的一个小兵,他以前头上的帽子现在还在呢,只是生不逢时,赶上了清的灭亡,随后便投入战争,抗日战争,与国名党的内战,经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幸而没有丢点性命,只是在最后的关头,在过共产党就要胜利的时候,当了逃兵,逃到了现在的这个地方,在一家不错的人家做了长工,随后便做了倒门女婿,娶了这家的女儿,从此就永久的安身在这里了。
太姥爷到底是见过大世面,打过仗的人,他的身子骨很是硬朗,整整活了100岁,2008年的时候,终于抵挡不了病魔的长期疼痛,便走了。在我小的时候,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去姥姥家,总要先去给他老人家拜年,问好,这样,他才不会生气,才会舒心。因为他觉得过年是个吉利的大好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接受的祝福多了,会增加他的寿命,也许人老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还可以活很久很久吧,不然像西游记中那么多的人想吃唐僧肉,想长生不老。当然爸爸们也不例外,去外婆家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去给太姥爷请安,甚至在我只有几岁的时候去了还要磕头、作揖,真有点清朝,朝拜皇帝的感觉。
太姥爷在快九十的时候,腿脚还很利落,上山下山速度还是很快的,一点也不输给我们这些小屁孩,一般我们都是不会去惹他的,一是出于对他老人家的尊重,二也是爸爸妈妈的千叮咛万嘱咐。有时候,他还帮家里的人做些东西,比如饭。记得有一次,我都有十二三岁了,太姥爷也就是九十四五吧,这时候的他,已经明显不如从前了。外婆不在,还很早呢,太姥爷就早早的开始和面,动手做饭了,他还不让妈妈帮他,妈妈也不敢主动去打扰,只有由他一个人去做了。
后来,太姥爷生病了,身体大不如前,早上再也不会起来那么早了,反而是一直睡着,等到吃饭的时候,等人给送去,吃了继续睡,有时候,大小便也会失禁,幸得外婆、外公一点不嫌弃,默默地关心着。
在整整100岁的时候,太姥爷再也挺不过来了,长期的病魔无情的夺去了他的生命。我们都说,要是那时候,太姥爷在坚持那么几年,那么他以后的路就好走多了,可是他偏偏当了逃兵,还在快要胜利的时候逃走了,这个选择错误透了,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改变了后辈的命运。
一直没有提到过太姥姥,因为她过世的挺早的,在我生下来的那一年,太姥姥就走了。好像在妈妈的口中,太姥姥倒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家里的人都怕她,太姥爷也怕她。太姥姥很是重男轻女,她有两个儿子,四个孙子,三个孙女,而以妈妈为代表的女孩从来没上过学,太姥姥的理由只有一个,男娃都在家,女娃还要上天吗。外公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
家族史
茂名化州播扬梁氏家族史
我叫梁建树,1994年三月初一生人,祖籍广东茂名化州华水,长于江门。我是建字辈,所以名字中含有建字,我们家族有辈分排名:盛世建太平。我的名字是因为母亲在碑文上看到“辛亥革命,建树良多”而起的。在江门长大,每年一到两次回去家乡,探访乡里,拜祭祠堂,谈话家常。虽然我在我的家乡居住的时间不久,但我对家乡的生活,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籍着写家族史的机会,让我可以对自己的家族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化州市,广东省茂名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介于东经110°21′至 110°45′、北纬21°29′至22°13′之间,北与广西北流县交界,南与广东省吴川市接壤,东与高州市和茂名市茂南区相连,西与广西陆川县及广东省廉江市毗邻。境内主要语言有粤语次方言化州话和客家语次方言涯话两种。化州是中国著名的南菜北运基地之一,有“中国化橘红之乡”的美誉。化州地形狭长,状若坐狮,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南北距80公里,东西宽40公里。耕地面积65.9万亩,林地面积161万亩,果园面积90万亩,淡水鱼塘面积10万亩,矿产资源丰富,据初步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20多
1(摘自百度百科) 种。其中,钛矿的储量位居中国前列。○
藉着清明回家乡祭祖的机会,我专门问了化州梁氏的起源,受访者为我爷爷同父异母的兄弟,同时也是当地小学的校长。他概略的讲述化州梁氏的起源与发展。
据他说,茂名化州梁氏约900年前是在现江西的某地区,因故迁至茂名地区,原因已不可考究。可考究的约为150年前至今的历史。将从族可考究的辈排名:“忠天开文运,盛世建太平”讲起。
我直系族上忠字辈姓名不可知,皆尊称为"太原公",至40多岁才结婚生子,育有五子,其中二子为我祖上“耀福公”。因茂名化州地处偏僻,祖辈对外面的改朝换代没有很多的感觉。两辈人均不是地主阶级,安安静静生活,勤勤恳恳工作。{2000家史范文}.
至第三代开字辈时,已是战时期。有一位开字辈的祖上认识到历史潮流,愿意奉献自我,自愿参加了地下党工作。能够为中国共产党的开国大业献上自己的力量,是我化州梁氏的荣幸。虽然名字不可知,但亦与所有为红色革命贡献生命的人一样,活在我们心里。
据了解,我所属的梁氏是化州梁氏的旁支,主支为赤沙村的梁氏。因为当初人口增长,家族需要更多的地方生活,所以我们迁到了现在平太村的地方。平台村位于播扬镇南部,在赤沙村以北,相隔几十公里。村辖5000多人;全村总面积为5平方公里,多为山地,耕地面积约2000多亩,主要经济作物为水稻,香蕉,蚕桑,养猪。说不上小康,但比温饱好一点。虽然我们的经济比不上大多数的村,但我们的村民都很乐于助人,善良淳朴,山地一般的环境养育勤劳的人们。
我的爷爷,梁氏盛义,生于1937年,逝于2013年,活到77岁,村里人称他为六公。爷爷是一名乡村医生,在村里给人治病,中医西医结合,只收最基本的药钱,不谋利,
我的家族史
我的家族史{2000家史范文}.
我叫谷峰,1989年12月18日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的一个环境优美的乡镇上。古有“风雨雷电”之说,而我作为家族中的当代男丁之首,同时家族中的父辈们希望我将来能够顶天立地,并光复
家族的兴业,故我的爷爷赐我名----谷峰。
竟然提起了我的家族,我觉得首先该介绍一下我的姓氏。据我查资料所知: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寻根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