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点击: 2015-03-01
第四单元
16社戏
1.示例:蓬勃雨篷芦蒿船篙撺掇蹿升点缀拾掇2.(1)弥漫消散(2)翻来覆去地说(3)在潮头搏浪嬉戏3.(1)然而即使而(2)轻松舒展(3)点磕退(4)漂渺罩4.“竟”字说明了六一公公的“感激”是“我”所“不料”的,他只求别人的点滴理解和肯定,便由衷地感激不尽。5.示例:他用“是的”作了正面的肯定回答,不躲不避,干脆果断,表现孩子的诚实;用“请客”作挡箭牌,使六一公公无话可说;“你把我的虾吓跑了”转换话题,从而表现了双喜的聪明与机灵。6.在问偷豆一事中,从六一公公的语言里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责怪孩子们偷豆,只是心疼被踏坏的庄稼;当“我”说豆“很好”吃时,他“竟非常感激起来”,表现了六一公公这位农民淳朴、憨厚、善良的性格特点。7.突出那夜经历的难忘,“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表达了“我”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8.示例:休,人靠在树旁,表示休息。尘,小土为灰尘。男,在田里花力气(劳动)的是男人。
17安塞腰鼓
1.晦冗羁亢戛恬骤溅2.示例:红彤彤黄澄澄绿油油白茫茫黑乎乎蓝盈盈3.(1)响声碰撞在山崖上。(2)形体成了思绪!4.有力、疾速、大起大落。5.不能。“你”将黄土高原人格化,能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感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深情和眷恋。6.用江南衬托黄土高原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7.不能。因为原句赞叹的语气强烈,有尽情赞美之意,而改后的句子只是一般地说好,表达效果远比不上原句好。
8.示例:江南越剧,轻柔、动人的舞姿,婉转、悠扬的唱腔,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浪漫。 19观舞记
1.穆凝行绚惆姿2.(1)变幻多姿(2)本色当行3.示例:惆怅丝绸稠密殉职绚丽询问4.表情、动作。5.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6.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舞姿的优美。
7.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卡拉玛姐妹也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会这样美妙动人。8.示例:看了黄豆豆的《丰收》,让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
单元复习
1.C2.D3.(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各领风骚数百年(3)黄梅时节家家雨
4.(1)《社戏》是小说,文中的“我”不是鲁迅本人。(2)篇幅短小。
(3)(4)5.对当红的港台歌星如数家珍,书桌周围的墙面上贴满了偶像的彩照。
6.听了古典再听流行,觉得味道不够了。7.女儿对“我”说,韩国当红组合H.O.T的歌《孩子啊》的曲子是根据莫扎特的《第二十五交响曲》改编的,《希望》中用了贝多芬的《欢乐颂》;羽键琴曾是一件流行的古乐器,张学友的歌的乐队伴奏中有羽键琴,说明现在的流行乐坛也已注意吸取古典音乐的养料。8.示例一:喜欢流行音乐,因为对流行音乐熟悉,深感亲切。示例二:喜欢古典音乐,因为古典是经典,是几百年来的艺术结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享用一世。9.(1)不久(2)拉(3)即使(4)说出10.(1)一切应该有的声音,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2)其中夹杂有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11.„„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第一层:写口技艺人模仿深巷起火、救火的声音。第二层:写宾客听口技表演时受惊吓的种种表现。12.呼应文章开头,以道具的简单突出口技艺人表演技艺的高超。13.略
第五单元
21伟大的悲剧
1.冽履懈悚羸罄莽伦2.D3.细腻展现闪耀4.(1)天气日益恶劣;(2)队员们失去了当初的精力;(3)大家的身体已疲惫不堪;(4)很容易偏离回程的方向。5.前往极点的时候。当初。6.队员们认为他们没有第一个到达极点,一切努力都成了徒劳,他们是失败者,没有任何光彩。7.(1)他们承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巨大痛苦,始终在往回走;(2)威尔逊明知死亡在逼近,仍在进行科学观察,拖着沉重的岩石标本。8.示例:遗书表明斯科特身处绝境时仍充满勇气和斗志,一如既往地保持坚忍和刚毅,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个有爱心、有思想、尽责任的人。
22在沙漠中心
1.辐蔽躯筛谛2.(1)映—应(2)芭—笆(3)奇—其3.示例: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在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4.风驱赶着我四下乱窜,为了躲避它,我像困兽一样团团转。之后我感到呼吸困难,好像是膝盖硌着我的胸膛。我在天使的重负下挣扎。5.(1)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2)通过这样的经历,“我”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6.城市的生活安于现状,缺乏活力,不能找到真理。7.示例:“除了你们的痛苦,什么我都不在乎了。”这句话深刻地显现了“我”即使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心里还牵挂着别人,充分体现了“我”的爱心。8.示例一:我认为妥当。删去了这段内容,使文章更有完整性,否则内容会比较突兀、生硬。示例二:我认为不妥当。删去的这段内容与上文紧密相联,可以更好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提示: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 23登上地球之巅
1.砭崔匐截精锐勇2.(1)即使也(2)宁愿也3.略4.天气寒冷,岩壁陡滑,高山缺氧,体力不济。5.突出登峰困难之大,从而反映了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6.反映了刘连满等人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7.示例:原有的困难还没有克服,新的困难又出现了,以后的行程将更艰难,怎么办?8.略
24真正的英雄
1.孜孜锲及寐2.(1)牺牲轰动国家。(2)老老少少感到骄傲。(3)我们哀悼公民。3.示例:给予我这份力量的是英雄们。英雄们给予我的是这份力量。4.战栗、悲哀、阴霾笼罩。
5.崇高的献身精神和不求报答的社会责任感。6.你们:七位宇航员的亲人;人们:七位英雄;我们: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美国人民。7.(1)一个世纪前,开发西部的人们常常面临恶劣的条件,甚至倒下;(2)现在,七位宇航员为探索宇宙而献身;(3)今后,我们仍将为走向外星球而忍受磨难,不断前进。8.示例:费俊龙、聂海胜:谁能让全世界1/5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25短文两篇
1.信崇蹒承2.(1)碰、撞(2)断(3)够、达到(4)归向3.(1)逐追亡逐北逐鹿中原(2)昔抚今追昔今非昔比4.(1)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2)足够(3)向北(4)前往5.(1)(夸父)还没跑到,就在半路上因口渴而死了。(2)夸父自不量力,想要追赶太阳的影子。
6.妥当。这样的描写有如画龙点睛。夸父追日,虽然没有成功,但却显示了渴望征服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是光照千秋的辉煌业绩。7.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战胜、征服自然的愿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8.示例:共工眼望着不周山耸立在云雾中的高峰,往后倒退着身子,啊!在这充满阴谋的残酷无情的风暴里,他大叫一声,带着惊天动地的怒号,飞跑着,猛然用自己的脑袋撞在怪石嶙峋、直插云霄的不周山上。不周山立刻拦腰折断,同共工一起轰然倾倒„„
单元复习
1.B2.(1)却—怯(2)消—销(3)详—祥(4)登—蹬3.(1)A(2)B(3)B4.示例一:我认同探险者的精神。他们把认识自然当作己任,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示例二:探险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且在我国的发展史较短,更不要说民间的普及性,因此,进行探险不能操之过急,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安全的保证,参加专业机构的活动是较快的入门方法。5.(1)人无法进入的地方(2)彭加木和余纯顺都是在这里失踪遇难的(3)该词起限定时间的作用,后来赵子允等人已经纵穿了罗布泊6.它地处偏远的西部,属“生命禁区”,极少有人去,但是又有雅丹地貌等吸引人的地方。7.穿越罗布泊是赵、陈、刘、周等人共同的心愿,因而有巨大的精神力量;用了半年时间作准备,确保万无一失;有熟悉罗布泊的赵子允作向导与指挥。8.穿越罗布泊虽然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因为大家精神振作,计划周密,准备充分,他们终于赢得了纵穿罗布泊的胜利。文章略写困难是为了说明这些困难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盖不住他们战胜困难的快乐。
9.(1)砍断(2)作为(3)通“纹”,花纹(4)填塞10.A11.(1)(刑天)握盾,持斧,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止。(2)女娃在东海游泳,溺死而没有回家,因而成了精卫鸟。
12.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战胜、征服自然的愿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13.略第六单元 26猫
1.耗涩绫怂怅诅2.(1)身—生(2)祥—详(3)掉—吊(4)受—瘦3.示例:(1)它化用了成语“杀鸡儆猴”,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4.冬天的早晨„„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隔了几天„„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5.那只花白猫不活泼,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6.“似乎”一词不能删。花白猫对这一对黄鸟的特别注意,只是“我”的猜测和判断,并不能十分肯定,所以要用“似乎”一词。7.第三只猫的死与“我”的武断、粗暴有关,它促使“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另外,“我”再也没有改过的机会了。因此,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8.提示:能自圆其说即可,但应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27斑羚飞渡
1.逞湛穹凝迥怆娴磐2.(1)健壮(2)沉重(3)技巧(4)意味3.示例一:进退维谷【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成语释义】无论是进还是退,都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近义成语】进退两难【反义成语】进退自如【应用链接】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示例二:老牛舐犊【成语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成语释义】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或者长辈关爱晚辈。【近义成语】望子成龙/爱子心切【反义成语】深恶痛绝【应用链接】对母亲这种老牛舐犊般的关心,我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4.指的是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有贪生怕死的意思。5.通过“我”的感受来揭示和升华文章的中心,并引起读者的共鸣。6.因为老斑羚们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7.镰刀头羊为种群的存续感到欣慰,为老斑羚的牺牲精神感到自豪,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它用生命给这次飞渡添上了悲壮的一笔。那灿烂的彩虹正象征了镰刀头羊的行为和精神的闪光。8.示例:正因为生命如此可贵,让人不舍,所以那些义无反顾地献出生命的“镰刀头羊”,才能够如此深地打动我们,成为不朽的记忆。
28华南虎
1.传枚楚嚼2.D3.示例:(1)请问叔叔(阿姨),您将鹤与鹿组合在一起,有什么含义吗?
(2)我欣赏到了一座雕像,它高达36米,以“鹤鹿同春”为主题,造型优美,线条奔放。下方是在草地上奔跑的麋鹿,上方是一只展翅飞翔的丹顶鹤,真可谓是现代雕塑的艺术珍品。
4.敢于抗争、渴望自由、保持尊严的华南虎。5.不妥当。原诗用第二人称拉近了诗人和老虎的距离,体现了诗人对老虎的同情。原诗运用疑问句的句式,可以更好地表现诗人的情感,这里是在问老虎,更是在问自己、问人们。6.水泥墙壁上有血淋淋的沟壑,表明老虎关在笼中经历了无数次不屈的抗争,其渴望自由的精神可见一斑。7.这是诗人对华南虎高度的赞美,尽管老虎身在笼中,但心还在苍苍莽莽的山林,永远不会屈服。8.示例:不能在困境中倒下。理由略。
29马
1.毫—豪洋—扬混—浑驱—躯脑—恼安—按2.(1)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2)暗中观察情况(3)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3.
(1)分担(2)坚实(3)驱赶4.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野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5.为我们展示了天然野生的马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状态,与家马形成对比。6.它们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不屑于与对手搏斗,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从来不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7.略8.(1)森林的树木已经被砍伐尽了,没有一棵树,一只鹿锯下自己头上的一只角,栽在土里,精心用水浇灌。一群动物围绕在这棵“树”旁边,希望它能成活、长大。真是“可怜天下动物心”啊。(2)示例:这幅漫画意在告诉人们要爱护自然,保护动物,保护森林资源。
30狼
1.缀窘苫弛眈眈2.(1)只(2)原来(3)胁迫、攻击(4)回头看3.(1)聊斋志异清蒲松龄(2)在聊斋中记叙奇异的故事。聊斋,作者的书房名;志异,记叙奇异的故事4.(1)离开(2)像狗一样(3)突然(4)打洞5.C6.(1)企图打洞钻过去来攻击屠户的身后。(2)狼也算狡猾了,但一会儿两只狼都送命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7.对恶人不能抱任何幻想,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只要合理即可)8.提示:注意人称变换以及细节描写。
单元复习
1.临狩昧悯卑2.B3.(1)猫鼠同眠照猫画虎(2)虎背熊腰虎头蛇尾(3)马到成功老马识途(4)狼狈不堪狼吞虎咽4.示例:藏羚羊说:“我们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气候极其恶劣,生活条件极差。我们不招惹任何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不放过我们!他们开了吉普车,荷枪实弹,一路追杀。”蛇说:“我们生活在乱石堆中、乱草丛里。我们以鼠为食,间接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但人们不但取了我们的蛇毒、蛇胆和蛇皮,最后还要把我们烹成蛇羹„„”黑熊说:“我比你们都惨,人说‘熊掌美味可食’,就砍掉了我们的手臂;又说‘熊胆可以治病’,就强行抽取我们的胆汁。”如果人类不停止捕杀,不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天空无鸟飞,海中无鱼游,地上无兽走,塘边无蛙鸣,人自己也活不下去的情景就会到来!5.上文介绍了蜜蜂是如何抵御寒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6.(1)通过对比,说明蜜蜂调节温度的神奇效果,赞扬蜜蜂的智慧。(2)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说明反复换岗只是调节蜂团的温度的一个方面。7.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则向外转移,不停歇地爬来爬去,经常与外面的工蜂交换岗位;工蜂就像抱窝鸡那样,振翅飞舞。(写出两点,意思对即可)8.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自律精神等。9.(1)留下(2)离开(3)大腿(4)背着(5)被(6)指狼(7)那么(8)只10.(屠夫)觉得狼不太动弹了,才用绳子缚住(它的爪子)。11.面对像狼一样的恶人,要动脑筋,想办法,用智慧战胜他。
12.略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口技》(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
之《口技》(附答案)
阅读古文《口技》,回答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地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注解:口技表演者用人体发声器官来模拟和表现人们在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同时配以表情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技巧和技艺。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模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表演绝活,是我国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艺术遗产之一。
问题:
1. 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 京中有善口技者。( )
② 会宾客大宴。( )
③ 施八尺屏障。( )
④ 一抚尺而已。( )
⑤ 众宾团坐。( )
⑥ 满坐寂然。( )
⑦ 其夫呓语。( )
⑧ 妇抚儿乳。( )
⑨ 儿含乳啼。( )
⑩ 一时齐发。( )
⑪ 众妙毕备。( )
⑫ 宾客意少舒。( )( )
⑬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⑭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⑮ 不能名其一处也。( )
⑯ 两股战战。( )
⑰ 几欲先走。( )( )
⑱ 群响毕绝。( )
2. 翻译句子。
①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②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 )( ( )
③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 文中表演前,写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4. 通晓文意。①文中( )字统领全文?②文章采用( )
和( )结合的写法。③文章的第二段,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 )、( )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它的描写声音的顺序是( ),( )。④第三段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它描写声音的顺序是( ),( )。
5. 文章的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简单,这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来
说有什么作用?
6. 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是什么描写?这些描述有
什么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教案
口 技
宁夏彭阳县冯庄九年制学校 祁 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引导学生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5、使学生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和引导学生自学古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熟读课文,揣摩语言,感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理解写声时由远及近,由外及内,有小及大,由微弱至喧闹的写作顺序。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对口技的解释:口技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表演技艺,有悠久的历史,又叫“学象声”、“哨
声”、“象声”等。表演者用口发出的模仿虫、鸟、走兽、器械的声音和某些人类生活的声音。现在的相声就是从口技发展而来。口技的一部分特点仍为杂技所保留。
2、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类的语音,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像人一样发出悦耳的
音符。另外大家在电视中也看到一些用嘴发出的各种声响的杂技等。声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你带入变幻离奇的境界。口技表演就是这样一种艺术。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看《口技》这篇课文,相信大家会对民间的艺术有一个更新的认识的。
二、作者及课文背景
1、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晋江人,有《铁崖文集》、《湖航存诰》等书。{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口技答案}.
2、课文背景
本文原是《秋声诗》的序言。作者曾说:“嘻,若而仁者,可谓善画声矣!遂录其语以为《秋
声》序” 。原意是借口技人的“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地描写生活),说明《秋声诗》也是“善画声”的诗作。
三、本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1、文言文的学习,重在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和识记文言虚词和实词,注意朗读的节奏;
2、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副词,理解故事情节,学习写作顺序;
3、找出文中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的句子,学习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表现手法。
三、指导预习
1、查字典,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吠( ) 叱( ) 倾( ) 顷( ) 哗( )者
齁( )声 曳( )屋 许许( )声 呓( )语
2、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
3、辨音
huì 会宾客大宴ān 衣帽间 会间 kuài 会 计 jiàn 中间力拉崩到之声
ǔ 许多ǐ 所剩无几
许几 hǔ 许许声 jī 几欲先走
让学生在课文中再找出类似这样的字进行分析比较。
4、思考课后“一、二题”。
三、新课研习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范读(有条件的可下载有关口技方面的影视资料和学生一起观
看)。
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重点理解的词语:“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战战”、“施”、“毕”、“绝”、“意”、“曳”、“指”、“名”。
5、掌握活用的词。
活用的词是指有些词本只属某一词类,但有时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可灵活用为另一类的词,随着词性功能的临时转化,它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地发生某种变化。活用词概念不必从理论上给学生讲,只要学生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可。
“妇抚儿乳”中的“乳”是动词,作“喂奶”讲。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动词(原为名词),作“擅长”讲。
“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动词(原为名词),作“说出”讲。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动词(原为名词),作“举行宴会”讲。
6.先让学生找出表时间性的词语,并引导学生们掌握它们的不同用法(结合完成“练习三”) “一时”,同时。“忽”,“忽然”突然发生。“既而”,两事相继发生。“是时”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
发生。“少顷”、“俄而”、“未几”,在很短时间内发生。
7、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
“会”(适逢) “厅事”(大厅、厅堂) “施”(放置)“闻”(听见) “奋”(卷起) “但”(只) “虽”(即使)“走”(跑)
8、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示事物的数量词,比较古今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个)人 一(张)桌 一(把)椅
一(把)扇 一(块)抚尺 两(个)儿
百千(个)人 百千(条)犬 百(只)手
百(条)舌 百(张)口
9、同音异义字(一词多义) 极,副词妇扶儿乳:喂奶,动词 绝乳 群响毕绝: 尽,消失,动词 儿含乳啼:乳头,名词
这,代词众妙毕备:妙处,形容词
是妙 不知木兰是女郎:时,半段动词 以为妙绝:奇妙,形容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动词
指名 不能指其一端:指出,动词 自为其名:姓名,名称,名词
让学生在课文中再找出类似这样的字或是一词多义字进行分析比较。
10、古今异义
会宾客大宴 古义:恰逢 今义:聚集,见面,理解,集会
当是时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古义:隐隐约约 今义:微小,细微
宾客意少舒 古义:稍微 今义:数量少,丢失
稍稍正座 古义:渐渐地 今义:稍微
中间力拉崩到之声 古义:其中夹杂 今义:方位名词
虽人有百手 古义:表假设,即使 今义:用作连词,表转折
几欲先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让学生在课文中再找出类似这样的字自己进行分析比较。
11、通假字
满座寂然(“坐”通“座”,座位,名词)
12、特殊句式
①固定格式
京中有善口技者。(“有„„者”相当于“有个„„的人”)
②省略句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省略数词与名词之间的量词)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类似这样的特殊句式或是其他的特殊句式进行分析。
13、重点虚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 者:„„的人,的
于厅事只东北角 于:在
少顷: 一会儿
而以: 罢了
其夫呓语 其:代词,指代人
夫亦醒 亦:也
以为妙绝 以为:认为
即而: 不久,紧接着
未几: 不久
俄而: 一会儿
14、问题研究(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①文中都用了那些表示时间的词?有什么作用?
②课文是如何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起来的?
③课文中哪些地方是以动写静的,找出原文加以分析。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
1、课文第一部分(第一段)
(1)先请学生朗读并翻译,然后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善:善于,擅长。者:代词,代艺人。] “会宾客大宴”,[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会:副词,恰值,正好。]
“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人坐障中”,[在客厅的东北角,设置八尺宽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
人,坐在围幕里。于:介词,在。施:设置。厅事:厅堂、大厅。屏障:指屏风,帷帐一类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
“一桌„„一抚尺而已”。[里面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抚尺:艺
人表演用的道具。“而已”表示“仅有”的语气助词。]
“众宾客团坐„„无敢哗者”。[众多宾客团团围坐在围幕周围,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但:副词,只,仅。寂然:寂、寂静。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坐”通“座”,座位,名词。哗:喧闹,声大而杂乱。]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此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和会场情况。交待了叩击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道具以及开演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精彩表演的铺垫。
“善”字贯通全篇,是概括全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交代了口技者表演的场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交代了口技者表演所用的道具,作者连用了四个“一”字,极力渲染道具简单,以衬托后面艺人技艺的高超。“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写出表演者表演前听众的反映。
2、第二部分(2—4段)
①指名学生朗读第2段
②学生翻译第2段,然后师生订正。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远远地听见深巷胡同里狗在叫,接着有一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遥:远。巷:胡同、里弄。吠:狗叫。惊觉:惊吓而醒过来。一语:说梦话]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过了一会儿,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妇人拍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孩子含着奶头还在哭,妇人一边拍着,一边哼着哄他睡觉。另一个大儿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既而:时间副词,表示一事过去不久又有一事,即不久,过了一会的意思。啼:放声哭。亦:副词,也。前一个“乳”是动词,作“喂奶”讲。后一个“乳”是名词,奶头。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这里指不停的唠叨。]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哼着哄他睡觉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的啼哭声,大儿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叱骂大儿子的声音,一齐发出,各种惟妙惟肖的声响全都有了。当:值,在。是:此,这。一时:同时。叱:大声呵斥。]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着颈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好极了。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以为,认为是。妙绝:“绝”,极,副词,引伸为少有的,没有人能赶得上。]
③提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学生口述后,教师归纳)“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家人从睡梦中惊醒的场景。先写院外远处深夜犬吠声,这是引起本段后文所写一系列声音的缘由。“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便”是时间副词,写出由于“犬吠”引起的“惊觉欠伸”,以“犬吠”到“其夫呓语”表示出声音由远转近,由院外深巷转室内,由大转小。“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歇一会儿后,紧接着发出了儿子醒来的声音,大哭声音和丈夫被儿子的哭声惊醒的声音。接着因为儿啼而发出的“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以及“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的声音。至此,表演出了一家大小相继醒来,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表现出声音由小转大,由简到繁。“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五种声音一时齐发,出现了口技表演的第一个高潮。而且各种声音有因果关系。因“犬吠”而引起妇人“惊觉欠伸”。不久“儿醒,大啼”,而儿大啼引起“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七下语文作业本第21课答案
七下语文作业本第21课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确凿záo 门槛kǎn 嗔视 chēn 锋芒毕露lù
B哺育(pǔ) 祈祷 qí 荒谬 miù 戛然而止jiá
C.炽痛 chì 嫉妒 jí 剽悍biāo 叱咤风云zhà
D.窥伺 sì 炽热 (zhì) 怂恿 sǒng 怏怏不乐yàng
★2、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先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内。(2分)
A、兴高采烈 鞠躬尽瘁 相得益章 忧心忡忡 ( )
B、回环曲折 略胜一畴 眼花缭乱 妇孺皆知 ( )
C、 一拍既合 义愤填膺 孜孜不倦 姗姗来迟 ( )
D、慷慨淋漓 呕尽心血 语无伦次 勇往直前 (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收敛(收拢) 亘古(远古) 粲然(笑容灿烂的样子) 锲而不舍(刻)
B、骊歌(告别的歌)冗杂(繁杂) 遒劲(雄健有力)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C.吞噬(吞食) 粲然(愉快的样子) 苍穹(天空) 迥乎不同(差得远)
D.弥高(更高)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娴熟(熟练)杂乱无章(条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爸爸的花儿落了》采用插叙的手法,通过回忆父亲逼“我”上学,到学校给“我”送衣服,爱花,鼓励“我”独自去寄钱等往事,刻画了一个严厉而又慈爱的父亲形象。
B.《最后一课》通过韩麦尔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C.《安塞腰鼓》通过描写气势恢宏的安塞腰鼓,极赞安塞腰鼓所显示的力量之美,让人感悟到从黄土高原所产生的壮阔,豪放的气概和精神,催人奋进,给人以震撼鼓舞。
D.《伟大的悲剧》主要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经历,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5、填空。(10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
(3)赵翼的《论诗》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 。
(5)《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是 , 。
(6)《约客》一诗中含而不露地表现作者寂寞心情的两句是 , 。
★6、名著阅读积累。(3分){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口技答案}.
《昆虫记》的作者是 本书又译为 ,被誉为 ,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7.修改病句:(4分)
(1)这件事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
(2)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使他积蓄了相当多的教学经验。
8,仿写:(2分)
我是小草,沐浴明媚的阳光;我是蜜蜂,沾染百花的芬芳;我是 , 。
9,开明大戏院有一场文娱演出,你的一位同学给你买了一张票,约你一同去看,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回答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对不起,你怎么买今晚的票?我正好有事,你另送别人吧?
B.对不起,我正好有事,如果你诚心请我看,就去改换明晚的吧!
C.谢谢你,这场戏,我已经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
D.谢谢你,听说这一场演出很吸引人,但因为我正好有事不能同你分享,实在遗憾。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新课标第一网
★10、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妇抚儿乳( ) (2)宾客意少舒(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4)不能名其一处也(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2、请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表演者表演的成千上万种声音。(2分)
13、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的,请举例回答。(2分)
14、选文中提到的口技属于民间技艺,请你再列出你喜欢的一种民间技艺,并说明喜欢的理由。(2分)
三 、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小题。(共12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
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天天。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夏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小的时候想长大。
(2)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16.在叙述中,详写了哪一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2分)
17.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3分)
18.“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加以说明。(2分)
★19.简要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并结合实际谈谈对你的启示。(3分)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6小题 (16分)
住在母亲的掌心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候,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把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
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怎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无关痛痒;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是惊天动地的。
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我不知道她这是干什么。母亲说,把它放到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遮档辐射。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不普通的是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我这才回想起,一段时间以来。母亲不断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
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母亲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有害。“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能想象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这个“高招”。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一切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 我还能忆起去年冬天的情景。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好吃的。她静静地坐在桌边,还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母亲念叨着,那么动脑筋,吃这点怎么成啊?后来几次去.就发现阳台上放了几口大缸,缸里是专门为我制作的泡菜。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 母亲终于满意了。每次她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坐在车上,我把泡菜瓶放在掌心。脑海里想象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围绕穿行。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的玻璃瓶母亲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