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大全 点击: 2014-12-18
对联知识大全
对联知识大全
一、什么叫对联:对联又名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辞典》释),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
二、对联的形式
对联有联语和对句之分。 ○对句没有特别的形式要求,主要是口头进行,诉之于听觉,倘记录于书面,则按联语形式但决不带横额。
○联语必须写出来张贴或悬挂;有些还必须配上横额。联语可以用任何书体来书写。 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 如 门第春常在
下联:第二句,叫对(应)句或应联,如 人家庆有余
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如 福星高照
其贴法有三:
甲式(传统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乙式(常用):上联在基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
丙式(不常见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顺序却是从左至右。
对联的形式,按时间和场合分: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 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如婚联:巧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如:福如东海阔 寿比南山高
6.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 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三、对联的对法: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福如东海 浮舟沧海 两个黄鹂鸣翠柳 春蚕到死丝方尽
寿比南山 立马昆仑 一行白鹭上青天 蜡炬成灰泪始干
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 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饷一样
白军中,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
3.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例: 春色满园关不住 人生自古谁无死 纸上得来终觉浅
一枝红杏出墙来 留取丹心照汗青 绝知此事要躬行
对联是对称的两句话,上句叫上联,也叫“初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白”
四、对联的特点: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一般上联要用仄声字,下联尾用平声字。否则拗口。
2.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3.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
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例 : 明月松间照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闭门推出窗前月
清泉石上流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投石冲开水底天
4.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五、对联的平仄: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声,音高而平;二声为阳声,音由下往上。(以上为平声)、三声为上声,音由上往下再往上;四声为去声,音由高往下(以上为仄声)。古入声字已消失。
对联平仄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例: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三四句,即是一副工整和谐的对联:
日出/江花/红/胜火(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仄平平)
又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另,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
对联也可如此。例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仄-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平-仄平
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是平对平,“西”与“东”是仄对仄。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六、对联的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
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七、对联和作官道德
新官上任,万民拭目:是贪是廉?为愚为贤?古代没有发表施政演说的习惯,长篇文章不方便,从宋代起就开始在官署衙门撰题对联,以表明自己的官风、心迹、政愿等等。一副对联言简意深,不但醒目,还可久存,至明代就已多见,到清代则几乎成了各级官衙普遍的故事了。 南宋有个余某,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有军政大权。他一到任,就在行署大门自题对联:一柱擎天头势重;十年踏地脚跟牢。
门楣是“靠实功夫”。对联表明他肩负重任,脚踏实地,以十年为期,治安全蜀的决心和意志。他还设招贤馆接待来访的各界人士,但因事务繁忙,有时需要来访者略等,便在门上写了这样的对联:老子亦常来侍候;诸公聊复忍斯须。
联语诙谐亲昵。“老子”是谑称,非自傲之词。
清代宁波府郡署有一任太守写过如下的对联:念厥职非轻,休戚与六邑相关:曰慎,曰清,曰勤敏;求斯心可问,是非唯群言是度:不宽,不猛,不因循。
表示了自己重职守、勤政事、兴群言、慎举措的作风。
古人的作官道德就其要者来说,大约有5项内容。
一曰不贪不贿。
《七修类稿》载明代弘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恕官署门联为:任于朝者,以馈送及门为耻;任于外者,以苟且入都为羞。
嘉靖年间有位叫钱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上联直刺那些爱钻钱眼的贪官污吏;下联则说明官爱民与民爱官的关系。
二曰爱民如子。
清代作诗有些名望的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的署联为:与百姓有缘,才来斯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他为桂林知府写的仪门对联也很有名: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冰。
那些想循私舞弊的人见此,免不了要心寒腿软。
三曰法严法慎。
清代古文学家吕璜遭冤狱15年,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他的大堂对联立意是:我不判错案,你也别错告人: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了自家。
清代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统兼军事、航运、海防,权益极大,他的道署对联就是要表明自己官心似水。对联写得也很艺术: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官做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四曰克己奉公。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这是清代赵慎珍桂林府衙对联。
五曰政绩昭然。
清代工部尚书彭元瑞先任浙江督学时,门联为: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国家期得士,桃李无言。
是表示要多培养人才。梁上国任奉天府丞时署联是:勉力为之,正人心,原风俗,实惟根本,文治彰矣,拔真才,加训迪,勿懈功夫。
以端正社会风气,选拔才识之士为己任。
还有一类比较特别的对联也很值得介绍。古代地方酷吏有被老百姓赶走或杀死的,群众会说他们损阴德,咒骂他们无后或子女残疾。有的对联就以此为内容作为对自己的警戒。有个叫汪辉祖的就撰写了如下一联:官名父母须慈爱;家有儿孙望久长。
清代山东金乡县令王玉池这样提醒自己: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这种用对联权做施政纲领,对建立威信、贯彻政令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清代武承谟任无锡县令,在接印前一日就悬挂了4副对联做安民告示。其中衙前照壁上的是:罔违道,罔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大堂联为: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这些对联语露冷锋,话带刀音,好人感到快意,歹徒觉着无情,联语一贴出,“四乡人皆聚观”,“时先声所夺,平日绅衿之出入县庭者,皆悚息危惧,有避至他省者”。
八、对联的创作
对联,一方面吸取诗词的素质,形成自己的特点,另一方面,它以张贴见长,能显示书法之美。民间艺人和知识分子的积极创作,使对联不断产生,不断发展,推陈出新,争艳比美。现将一些常用的作法简介如下:
正对法:根据要充分表达到内容,让上联合下联各从一个正面直接叙述某事某物,或讲清某种道理。
反对法:把上下联的内容对立起来,一联讲正面,一联讲反面,或一联讲过去,一联讲现在;先从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再使人受到启发,获得教益。
描绘法:以白描手法绘景蓄情,给人一种俊秀明快、意味深长之感。
比拟法:借助恰当的比喻或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形象,既便于人们领会,又易懂易记。
烘托法:先表示某事某物,再用景致描绘深化对联说要表达到中心思想。
辨音法:我国文字丰富多彩,一字多音的情况很常见,也很特殊,运用这一特点巧妙地编写对联,引人辨音,十分有趣。
藏字法:在民间文学中,谜语的表现形式很多,其中有个藏字法。
九、对联趣话
王羲之妙书春联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付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付,让家人再贴出去。这付写的是:
“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付,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付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付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最长的对联
1.号称[古今第一长联](180字)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注解:见于昆明大观园楼
2.不过更长的联在这里 (210字)... ...
上联: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芯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著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送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下联: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殉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写绮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附首: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
注解:见于成都望江楼崇丽阁,此联上下合共210字,比上面提到大观园的对联180字还要多30字,不过此联没有大观园那副出名。但若论天下第一长联,这副顶多排第三,且看下面的两面副吧。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石家庄学院
汉语汉字与汉文化
期末作业: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时 间: 马娅丽 20110808017 资源与环境系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一班 王华军 2011年12月17日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对联是最具民族风格、最能体现汉语特点的文学式样,
也是文字工作者工作联也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热门话题。
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
一、对联的起源
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时期。当时的人们过年的时候有在门边贴桃符的习俗。桃符是一种画有神像的桃木板,
主孟昶忽发奇想在桃木上题了字。这便是最早的对联
长春。
孟昶不仅自己写,还命令下属写,后来这种形式推广了,就演变成了春节贴对联习俗。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 ‘
’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
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习俗。
二、对联的类型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春联:
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如: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 /
收拾山河酬
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
欣逢秋夜作春宵。
挽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如;
悼念敬爱的周总理
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寿联: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
寿比南山高。
三、对联的要求
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
,
•
去留
天上云卷云舒。但是也有特例。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
,
惊愕不解,:
袁
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
上联的袁世凯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呢?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
• 上下联词性要相当,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臵,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如:
万里长江作浴盆。
•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例如:火车/失火/救火车/救//迷路/引路人/引/路人。 又如;花明柳媚/春光/
南北/庆/丰收。初看是四----三结构,但试加剖析则知本对十分不工整。因为花明与柳媚各为主谓结构,春光好也是主谓结构。但大江南北则为偏正结构。庆丰收为动宾结构。同时上下联在节奏上也不一致。句式一致不仅指语法,还包括句
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如:
闲人免进贤
•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
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三朝对联大全}.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双音步
单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对联也可如此。例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西”与“东‛’也是平对平。 平仄相调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
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比如:
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生男女。上联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这副长联只用了4个字,下联当然还要用4个字。而且位臵还要对应。比较好的下联应该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此时一位聪明又调皮的学生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叫道“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生男女”请问:这位学生对得好不好?虽然他对的格律合要求,都是四个字重复表达一种意思,但是在内容上只是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上联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说是好的下联。而原来的下联和上联连起来让人想到商业的繁盛。
四、对联的创作
正对法:根据要充分表达到内容让上联合下联各从一个正面直接叙述某事某物或讲清某种道理。如:良缘一世同地久
灵气神造品学优。
反对法:把上下联的内容对立起来,一联讲正面,一联讲反面或一联讲过山有幸上联写此地以能埋岳飞而感到有幸;下联写岳飞坟前以白鐡铸造的秦桧夫妇像, 不骂二人而写白鐡之无辜
,
孺子牛。
描绘法:以白描手法绘景蓄情,给人一种俊秀明快、意味深长之感。如:
点半盏残灯替诸
老学究,为我们留下了一副辛酸的对联。可以说这是对那些黑暗的时代的血泪控诉。当然,从对联角度讲,这也是一副上等之作。
比拟法:借助恰当的比喻或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形象。
既便于人们领会,又易懂易记。如:
烘托法:先表示某事某物,再用景致描绘深化对联要表达到中心思想。如:{三朝对联大全}.
,对联言志,假如每个医生都有
如此医德,何来黑心药,假大夫,假如世上都是这样不计个人得失的好人,世界多美好啊。
辨音法:我国文字丰富多彩,一字多音的情况很常见,也很特殊。运用这一
特点巧妙地编写对联,引入辨音,十分有趣。如:
藏字
各种对联
家族习俗对联
家堂 对
俎豆千秋永 百世其昌祖宗德 本支绵百世 永言孝思子孙心
宗功祖德远 木本水源深
缥缈香烟酬祖德 辉煌烟彩报宗功
序昭序穆心如在 报德报功志若存
由先正旧典是式 嗣前人图功攸终
玉树芳兰承祖豆 金蝉紫诰答蒸尝
蒸尝樽酒秋冬节 登豆椒香水木恩 螽绳麟振承先业 椒衍瓜绵启后昆 堂构依然绍祖训 箕裘勿替继先声 一家功德垂恩远 万卷诗书遗泽新 丕乃先人光綻绪 绳其祖武振箕裘 千秋祖豆流芳远 百代衣冠继世长
敬祖先永享增盛 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水源木本承先泽 孝父母实受平安 两般事业惟读惟耕 春露秋霜启后昆
书 房 对
谈笑有鸿儒 大道长流洙泗水 几案中万卷诗书用心点检 往来无白丁 春风早发杏坛花 门墙下几株桃李着意栽培
灯火云间月 深院尘稀书韵雅 书田粟菽皆真味 书声雨外天 明窗风净墨花香 心地芝兰发異香
松风临水朝磨剑 养孟子浩然志气 欲知世味须明眼 竹月当窗夜读书 学颜渊克己功夫 不识人情只看花
花香莫若书香好 食味无如道味高
娶 亲 对
枝头梅绽春来早 洞房双双映红烛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堂前榴开褔占先 华堂日日暖春风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十年恩爱同地久 雪满山中高士卧 美继射屏新礼乐 百世姻缘如天长 月明林下美人来 诗推咏雪旧家风
雀驾遥临青玉案 兰亭修禊日 金屋人间传二美 鸾箫喧奏爵金堂 沂水永归天 银河天上渡双星
周诗自治关睢化 关睢诗可咏 洞房花烛庆瑞龙 秦辇遥临彩凤随
三千锦字天球灿 十二连城日璧光
诗歌鹊巢其三句 乐奏睢鸠第一章
三百余篇奏睢鹊 六十四卦占乾坤
今日画眉春在手 他年攀桂月当头
雪满山中高士卧 归妹易堪占 参荇喜流芳谷我士女夭桃常继美宜其家人娶亲吹手楼对
风云且看登龙虎 箫管今宵引凤凰 诗歌四喜其三句 乐奏二南第一章 娶亲厢画对
青鵉对舞珊瑚树 彩燕双栖玳瑁梁 帐前新结鸳鸯带 金屋笙歌喜祥凤 腹坦东床知美壻 手牵红缐识芳乡 满座笙歌奏宴尔 一堂钟鼓赋宜其 十二律但用其正 六十调( ) 咏雪庭中来淑女 生花笔下见才郎 并蒂花开秾矣李
月明林下美人来 堂前今开孔雀屏 三朝庙见奠之于
诗咏关睢玉燕怀中先兆瑞 易占归妹石麟天上早呈祥
厨 房 对
家珍罗鼎爼 山中走兽云中雁 庭瑞积仓箱 河内游鱼海内鲜
赵国将军曾膳饭 胡麻桃瓣仙人饭 商朝宰相亦调羹 莼菜鲈鱼处士羹
生 意 对
越国大夫曾贸易 福如晓日腾云起 孔门弟子亦生涯 财似春潮带雨来
事业临身须要鸡鸣而早起 湖海客来谈贸易 经营在己必待鼓尽以迟眠 缙绅人至讲经纶
物阜财丰当泰运 莫道鱼盐无大隐 地灵人杰际昌期 须知货殖有高贤
陈平宰割安天下 樊哙操刀佐汉朝 岂以割烹诬伊尹 味调嗜食效易牙 兴隆店常投兴隆客 发财门愿招发财人 生财坐待封金榜 获利行看挂紫标 东鲁生涯追子贡 西岐好货有公刘
贸易岂无廊庙志 惟向东鲁学子贡 货殖长才聊小试 权衡须用圣贤心 何须南国问陶朱 经营大业运奇谋
登利途仍由义路 鲍叔牙能知管仲 万古高风追管鲍 习商业不改儒风 鴟夷子曾学季然 千秋义气羡陈雷
万斛珠玑归宝地 九天雨露润财源
自古论交推管鲍 从来致富追猗陶
贸易林中谈道德 经营市内寓文章
能添壮士英雄胆 善助文人锦绣肠
味招云外三山客 香引蓬莱八洞仙
财如学富藏金穴 经营暂试经伦手 货似品高露玉山 喻利常存喻义心 遂心活计源头水 五湖寄迹陶公业 得意生涯锦上花 四海交游晏子风 开源节流周官训 以义为利大学传 酒 馆 对
三杯入腹吃不愁穿不愁饥荒也不愁 两盏开怀天不怕地不怕老婆亦不怕 方知瓶里乾坤大 始得壶中日月长
二年19班对联集锦 二
二年19班对联集锦 二
二年19班对联集锦
刘诗遥 诗文当空,奇篇相赏,三朝磨砺沙场定 遥忆峥嵘,岁月共伴,一生患难情谊明
杜桐 台独分子再难分割两岸同胞
世界人民共同期盼一个中国
吴昊(男) 十年辛苦,漫漫征途,唯盼六月囚鲲入海 三载拼搏,朗朗乾坤,只待一朝困龙升天
鲁妮靓 鹰击长空,释放永久的激情
鱼翔浅底,展示自由的灵动
魏天舒 信息时代激活动感地带
联通时空撑起缘分天空
金镶玉,五福娃,点燃华夏奥运激情,渗透中国百年文化 神舟起,巨龙飞,彰显中华综合国力,凝结炎黄智慧结晶 冯骥 游龙至尊,望竞星与日月同辉
青干不出,待天瀑携舍神争锋
李典 当年万里过荆棘
只待今朝铸辉煌
校园上演激情岁月
考试只会抓耳挠腮
魔兽反恐传奇尽是精神垃圾
监狱法庭刑场一切追悔莫及
曾凌 大雪无情人有情,万众一心肩并肩
天寒地冻民心暖,党的关怀润心田
付深尧 曾几何时阴影挥之不去
有朝一日国足展翅翱翔
百年奥运谱写体育神话
零八北京唱响华夏乐章
单玉龙 理化生鉴智慧极限
史地政品思想结晶
一月踌躇满志,二月身心具疲,三月卧薪尝胆{三朝对联大全}.
四月桃花盛开,五月心态调整,六月绝地出击
刘磊 人人从众,金鑫火焱必成器
木木成林,日晶水淼终成材
展山水秀人文,风风火火同贺申奥捷报
驾五环邀福娃,欢欢喜喜共赴鸟巢盛运
张晓晨 神舟飞天终圆千年夙愿
嫦娥奔月又现万古传说
范宇 登三山,攀五岳,俯瞰神州山川秀美
游五湖,揽四海,吟赏华夏水波旖旎
惜流光飞逝,青春不再
伤物去人空,知己难留
白昉 皇袍、珍馐、仙乐、宗庙,自古帝王空好功 敝衣、冷炙、怒吼、荒坟,谁怜众生血泪涌
邸天娇 岁岁月月天天朝朝暮暮,华夏盼圣火
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五娃迎奥运
刘欣 长河远逝,叹人生几度春秋
岁月无痕,尝世间悲欢离合
金山 苏轼倚赤壁狂歌,李百邀明月共饮,只愿抱月长终 嫦娥探宇宙霞彩,神六问群星光
华,但求国泰民安
秦实 骏马奔腾,好汉驰骋四方
雄狮怒吼,英雄笑傲八荒
李祎喆 刻在转盘上的念想,紧握,铭记
磨于手心间的凸凹,抚平,消逝
吴玉兴 春色万千芳草醒
夏光无限绿树新
孔钦宇 课上昏睡走神,心怀成才梦想,白日做梦 堂下嬉皮笑脸,装作才子佳人,异想天开
王聪 有心栽花,却不得满园春色
无意插柳,终会换别苑夏荫
迎朝阳,披星辰,苦练我为勇者
攀书山,下学海,傲看谁与争锋
王曦 赢得时间的人就是赢得了一切
失去希望的心便会失去了所有
姜中晟 悠悠蓝天油油绿草幽幽南山醉
圆圆明月团团红花湍湍长河飞
项洋 古传统,古京城,古民风,宏扬古老中华文化 新精神,新理念,新高度,创造新的奥运辉煌
陶晋 98洪水冲不垮华夏儿女坚强的身躯
07雪灾冻不住中国人民温暖的心灵
高洋 春暖花开,蓝鹰杯即将到来
摩拳擦掌,球场上一展风采
宿蓉萱 青丝为教乐成雪
碧海念书甘作舟
熊壮 坎坎坷坷品成长之雾雷电
诚诚恳恳忆生活之家春秋
王家兴 治宏贞观,气吞山河成就第一女王
政启开元,彪炳千古述说无字碑歌
李会一 讲文明,懂礼貌,尊师重道,市高中样样都行 盖高楼,搞农业,经济转型,阜新市日日繁荣
白晔 五环报喜,福娃迎奥运
九州同庆,嫦娥奔月宫
吴昊(女) 不抛弃,珍爱友情,朋友一生相伴
不放弃,坚守自我,个性永远不变
孟祥光 珠峰顶上挥圣火,燃起和睦、和平、和谐 北京城里释激情,奔向更高、更快、更强
刘苗磊 不顾十载艰辛,带着八方支援,迎对六科齐发,落得四面楚歌,未想竟二次落马
只管九牛蛮力,抑住七窍生烟,回避五内俱焚,熬到半夜三更,只为能一朝射日
李毓美 蜡烛代表的不是毁灭,而是绽放,因为有一种心灵的悸动叫奉献
枯木代表的不是死亡,而是延续,因为有一种精神的萌动叫希望
刘勋 淡泊看待过往,辛酸、彷徨、失败、惆怅,事事都成昨日云烟
自信面对未来,欣慰、奋斗、成功、谦逊,样样终成明日辉煌 李鸿宇 风{三朝对联大全}.
过无痕天地间
水情无香自醉人
许洋 困龙升天,睡龙苏醒,龙吟响彻天地
春联大全及赏析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深得世人喜爱,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广泛,影响较大。联意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世间一切事物都除旧布新,得以新生和发展。“一元”,凡指万事万物的开始。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更新”,除旧布新。清代顾炎武《元日》诗“岁序一更新,阳风动人寰。”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因此,人们除了单独作春联外,还常常以它为春联的基本词组,构成较长的新春联,如“一元复始春光好;万象更新喜气多。”“瑞气盈门,一元复始;春风拂面,万象更新。”等。 人登寿域;
世跻春台。
这也是一副传统春联。春为一岁之首。中国民俗,不论出生在哪个月份,大多以“过一年,长一岁”推算,而健康长寿又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此联就是表达的这个祝福。“寿域”,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春台”,春日登眺览胜之处。《老子》:“荒兮其未央(无边无际。高亨注:犹云茫茫元极耳),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征。联语既切春节,又含祝福,言简而意深。
椒花献颂;
柏酒浮春。
这也是一幅典型的传统春联。联用二典:上联“椒花献颂”,典出《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其词曰:‘旋穹周回,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再焕。标美灵葩,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永寿于万。’”《椒花颂》后用来指代春节祝词。下联“柏酒”,即用柏叶浸制的水酒。按古代风俗,春节期间饮柏叶酒,可以祝寿、避邪。《汉官仪》卷下“正旦饮柏叶酒上寿。”《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从联语内容来看,紧切春节风俗题旨,饱含祝福,言约而意丰。从形式上来看,“椒花”与“柏酒”,属小类工对,为传统春联佳作。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此联出典于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们在春节时用来驱除邪鬼的道具。现在春节燃放鞭炮,过去没有发明火药之时没有鞭炮,就用火烧竹子,使其毕剥发声,来驱除山鬼瘟神,称之为“爆竹”。现在鞭炮也俗称“炮仗”、“爆仗”。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华人仍沿此燃放鞭炮的风俗。不少农村以初一起床早,爆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