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

管理学  点击:   2014-11-29

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篇一

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作业答案

 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作业本答案

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篇二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作业本答案

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篇三

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作业本同步练答案(人教版)跟别人要答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哦,做个好学生吧!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再来对照答案,祝你学习进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供大家参考。八年级上数学作业本[人教版]答案,浙教版也可以用,

参考答案第1章 平行线

【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 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44. ∵ AB∥CD, =6.(1)B=D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 (2) 3.(1)DAB (2)BCD4.∵ 1=2=100, m∥n(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4=3=12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能.举例略6.APC=PAB+PCD.理由:连结AC,则BAC+ACD=180. PAB+PCD=180-CAP-ACP.10.(1)BE∥DC.理由是ABE=B=90=D又APC=180-CAP-ACP, APC=PAB+PCD(2)由BE∥DC,得BEB=C=130.

【1.4】 AEB=AEB=12BEB=651.2第2章 特殊三角形2.AB 与CD 平行.量得线段BD 的长约为2cm,所以两电线杆间的距离约为120m

【2.1】3.15cm 4.略5.由m∥n,ABn,CDn,知AB=CD,ABE=CDF=90.1.B∵ AE∥CF, AEB=CFD. △AEB≌△CFD,2.3个;△ABC,△ABD,△ACD;ADC;DAC,C;AD,DC;AC AE=CF3.15cm,15cm,5cm 4.16或176.AB=BC.理 由 如 下:作 AM l5.如图,答案不唯一,图中点C1,C2,C3均可2于 M,BN l3于 N,则 △ABM ≌△BCN,得AB=BC6.(1)略 (2)CF=15cm7.AP 平分BAC.理由如下:由 AP 是中线,得 BP=复习题PC.又AB=AC,AP=AP,得△ABP≌△ACP(SSS).1.50 2.(1)4 (2)3 (3)1 BAP=CAP(第5题)3.(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2】(2)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BCD,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1)70,70 (2)100,40 2.3,90,50 3.略4.(1)90 (2)604.B=40,C=40,BAD=50,CAD=50 5.40或705.AB∥CD.理由:如图,由1+3=180,得6.BD=CE.理由:由AB=AC,得ABC=ACB.(第又∵3=72=25题) BDC=CEB=90,BC=CB, △BDC≌△CEB(AAS). BD=CE6.由AB∥DF,得1=D=115.由BC∥DE,得1+B=180.(本题也可用面积法求解) B=657.A+D=180,C+D=180,B=D

【2.3】8.不正确,画图略1.70,等腰 2.3 3.70或409.因为EBC=1=2,所以DE∥BC.所以AED=C=704.△BCD 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由BD,CD 分别是ABC,ACB 的平50 分线,得DBC=DCB.则DB=DC

【2.5(1)】5.DBE=DEB,DE=DB=56.△DBF 和△EFC 都是

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1.C 2.45,45,6 3.5∵ △ADE 和△FDE 重合, ADE=FDE.4.∵ B+C=90, △ABC 是直角三角形∵ DE∥BC, ADE=B,FDE=DFB,5.由已知可求得C=72,DBC=18 B=DFB. DB=DF,即△DBF 是等腰三角形.6.DEDF,DE=DF.理由如下:由已知可得△CED≌△CFD,同理可知△EFC 是等腰三角形 DE=DF.ECD=45, EDC=45.同理,CDF=45,7.(1)把120分成20和100 (2)把60分成20和40 EDF=90,即DEDF

【2.4】【2.5(2)】1.(1)3 (2)51.D 2.33 3.A=65,B=25 4.DE=DF=3m2.△ADE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C=60. ∵ DE∥BC, ADE=B=60,5.由BE=12AC,DE=12AC,得BE=DE 6.135mAED=C=60,即ADE=AED=A=603.略【2.6(1)】4.(1)AB∥CD.因为BAC=ACD=601.(1)5 (2)12 (3)槡5 2.A=225(2)ACBD.因为AB=AD,BAC=DAC5.由AP=PQ=AQ,得△APQ 是等边三角形.则APQ=60.而 BP=3.作一个直角边分别为1cm和2cm的直角三角形,其斜边长为槡5cmAP, B=BAP=30.同理可得C=QAC=30.4. 槡2 2cm (或槡8cm) 5.169cm2 6.18米 BAC=1207.S梯形BCCD=1(CD+BC)BD=1(a+b)2,6.△DEF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由 ABE+ FCB= ABC=60,22ABE=BCF,得FBC+BCF=60. DFE=60.同理可S梯形BCCD=S△ACD+S△ACC+S△ABC=ab+12c2.得EDF=60, △DEF 是等边三角形由1(a+b)2=ab+17.解答不唯一,如图22c2,得a2+b2=c2【2.6(2)】1.(1)不能 (2)能 2.是直角三角形,因为满足m2=p2+n2 3.符合4.BAC,ADB,ADC 都是直角(第7题)5.连结BD,则ADB=45,BD= 槡32. BD2+CD2=BC2, BDC=90. ADC=135第3章 直棱柱6.(1)n2-1,2n,n2+1(2)是直角三角形,因为(n2-1)2+(2n)2=(n2+1)2【3.1】【2.7】1.直,斜,长方形(或正方形) 2.8,12,6,长方形1.BC=EF 或AC=DF 或A=D 或B=E 2.略3.直五棱柱,7,10,3 4.B3.全等,依据是HL5.(答案不唯一)如:都是直棱柱;经过每个顶点都有3条棱;侧面都是长方形4.由△ABE≌△EDC,得AE=EC,AEB+DEC=90.6.(1)共有5个面,两个底面是形状、面积相同的三角形,三个侧面都是形 AEC=90,即△AE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状、面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5.∵ ADB=BCA=Rt,又AB=AB,AC=BD,(2)9条棱,总长度为(6a+3b)cm Rt△ABD≌Rt△BAC(HL). CAB=DBA,7. 正多面体 顶点数(V) 面数(F) 棱数(E) V+F-E OA=OB正四面体6.DF4462BC.理由如下:由已知可得 Rt△BCE≌Rt△DAE,正六面体 B=D,从而D+C=B+C=9086122正八面体68122复习题正十二面体2012302正二十面体1.A1220302 2.D 3.22 4.13或 槡119 5.B 6.等腰符合欧拉公式7.72,72,4 8.槡7 9.6410.∵ AD=AE, ADE=AED, ADB=AEC.【3.2】又∵ BD=EC, △ABD≌△ACE. AB=AC1.C11.48 2.直四棱柱 3.6,7 12.B13.连结BC. ∵ AB=AC, ABC=ACB.4.(1)2条 (2)槡5 5.C又∵ ABD=ACD, DBC=DCB. BD=CD6.表面展开图如图.它的侧面积是14.25(15+2+2.5)3=18(cm2);15.连结BC,则Rt它的表面积是△ABC≌Rt△DCB, ACB=DBC,

从而OB=OC16.AB=10cm.AED=C=Rt,AE=AC=6cm,DE=CD.18+121522=21(cm2)可得BE=4cm.在 Rt△BED 中,42+CD2=(8-CD)2,解得CD=3cm【3.3】(第6题)1.②,③,④,① 2.C52 3.圆柱圆锥球4.b 5.B 6.B 7.示意图如图从正面看 长方形三角形圆8.D 9.(1)面F (2)面C (3)面A从侧面看 长方形三角形圆10.蓝,黄从上面看圆圆和圆心圆4.B 5.示意图如图 6.示意图如图11.如图(第11题)(第7题)第4章 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4.1】 (第1.抽样调查5题)(第6题) 2.D 3.B4.(1)抽样调查 (2)普查 (3)抽样调查【3.4】5.不合理,可从不同班级中抽取一定数量的男女生来调查1.立方体、球等 2.直三棱柱 3.D6.方案多样.如在七年级各班中随机抽取40名,在八年级各班中随机抽取4.长方体.1530534=27(cm2) 5.如图40名,再在九年级的各个班级中随机抽取40名,然后进行调查,调查的问题可以是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内容等【4.2】 1.2 2.2,不正确,因为样本容量太小 3.C4.120千瓦时 5.8625题(第5题)(第6题)6.小王得分705+503+80210=66(分).同理,小孙得745分,小李得6.这样的几何体有3种可能.左视图如图65分.小孙得分最高复习题【4.3】1.C 2.15,5,10 3.直三棱柱1.5,4 2.B 3.C 4.中位数是2,众数是1和253 数学 八 年 级 上5.(1)平均身高为161cm12(平方环).八年级二班投中环数的同学的投飞标技术比较稳定(2)这10位女生的身高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1615cm,162cm5.从众数看,甲组为90分,乙组为70分,甲组成绩较好;从中位数看,两组(3)答案不唯一.如:可先将九年级身高为162cm 的所有女生挑选出来成绩的中位数均为80分,超过80分(包括80分)的甲组有33人,乙组有作为参加方队的人选.如果不够,则挑选身高与162cm 比较接近的26人,故甲组总体成绩较好;从方差看,可求得S2甲=172(平方分),S2乙=女生,直至挑选到40人为止256(平方分).S2甲<S2乙,甲组成绩比较稳定(波动较小);从高分看,高于6.(1)甲:平均数为96年,众数为8年,中位数为85年;乙:平均数为9480分的,甲组有20人,乙组有24人;其中满分人数,甲组也少于乙组.因年,众数为4年,中位数为8年此,乙组成绩中高分居多.从这一角度看,乙组成绩更好(2)甲公司运用了众数,乙公司运用了中位数6.(1) x甲=15(cm),S2甲=2(cm2);x乙=15(cm),S2乙=35(cm2).(3)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说出理由即可.例如,选用甲公司的产品,因为33它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比较接近,产品质量相对比较好,且稳定S2甲<S2乙,甲段台阶相对较平稳,走起来舒服一些(2)每个台阶高度均为15cm(原平均数),则方差为0,走起来感到平稳、【4.4】舒服1.C 2.B 3.2 4.S2=2 5.D7.中位数是1700元,众数是1600元.经理的介绍不能反映员工的月工资实6.乙组选手的表中的各种数据依次为:8,8,7,1.0,60%.以下从四个方面给际水平,用1700元或1600元表示更合适出具体评价:①从平均数、中位数看,两组同学都答对8题,成绩均等;复习题②从众数看,甲比乙好;③从方差看,甲组成员成绩差距大,乙组成员成绩差距较小;④从优秀率看,甲组优秀生比乙组优秀生多1.抽样,普查 2.方案④比较合理,因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7.(1)3.平均数为144岁,中位数和众数都是14岁 4.槡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5.28 6.D 7.A 8.A 9.10,32004年(万元)5126268.310.不正确,平均成绩反映全班的平均水平,容易受异常值影响,当有异常值,如几个0分时,小明就不一定有中上水平了.小明的成绩是否属于中2006年(万元)65303011.3上水平,要看他的成绩是否大于中位数(2)可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角度进行分析(只要有道理即可)分;乙318分;丙307分,所以应录用乙.如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角

度看,2006年居民家庭收入比11.(1)三人的加权平均分为甲2952020202004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差距拉大(2)甲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丙三方面都应继续努力,重点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4.5】12.(1)表中甲的中位数是75,乙的平均数、中位数、投中9个以上次数分1.方差或标准差 2.400 3.(1)18千克 (2)27000元别是7,7,04.八年级一班投中环数的方差为3(平方环),八年级二班投中环数的方差(2)从平均数、方差、中位数以及投中9个以上的次数等方面都可看出54 甲的成绩较好,且甲的成绩呈上升的趋势【(5.3(1)】3)答案不唯一,只要分析有道理即可1.①⑥ 2.C第5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3.(1)x>3 (2)x<-3 (3)无数;如x=9,x 槡= 3,x=-3等8【5.1】(4)x 槡- 24.(1)x1 (2)x <4 5.x>2.最小整数解为31.(1)> (2)> (3)< (4)< (5)2.(1)x+2>0 (2)x2-7<5 (3)5+x3x (4)m2+n22mn6.共3组:0,1,2;1,2,3;2,3,4 7.a<-323.(1)< (2)> (3)< (4)> (5)>【5.3(2)】4.1.(1)x0 (2)x<43 (3)x<3(第4题)2.(1)x>2 (2)x<-7 3.(1)x5 (2)x<-35.C56.(1)80+16x<54+20x4.解不等式得x<72.非负整数解为0,1,2,3(2)当x=6时,80+16x=176,54+20x=174,小霞的存款数没超过小明;当x=7时,80+16x=192,54+20x=194,小霞的存款数超过了小明5.(1)x<165 (2)x<-1【6.(1)买普通门票需540元,买团体票需480元,买团体票便宜5.2】(2)设x人时买团体票便宜,则30x>302008,解得x>16.所以171.(1) (2) (3) (4) (5)人以上买团体票更便宜2.(1) (2) (3) (4) (5) (6)【5.3(3)】3.(1)x<2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2)m-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3)x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4)y<-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B 2.设能买x支钢笔,则5x324,解得x644335.所以最多能买64支3.设租用30座的客车x辆,则30x+45(12-x)450,解得x6.所以304.-45x+3>-45y+3 5.a2座的客车至多租6辆6.正确.设打折前甲、乙两品牌运动鞋的价格分别为每双x元,y元,则4.设加工服装x套,则200+5x1200,解得x200.所以小红每月至少加4工服装200套506y06x<06y, 45yx<y5.设小颖家这个月用水量为x (m3),则515+2(x-5)15,解得x55 数学 八 年 级 上875.至少为875m33750.所以商店应确定电脑售价在3334至3750元之间6.(1)140-11x95.设 该 班 在 这 次 活 动 中 计 划 分 x 组,则3x+105(x-1),{解 得3x+105(x-1)+1,(2)设甲厂每天处理垃圾x时,则550x+495140-11x7x7.5.即计划分7个组,该班共有学生31人97370,解得x6.设购买 A型x台,B型(10-x)台,则10012x+10(10-x)105,解得6.甲厂每天至少处理垃圾6时0x25.x 可取0,1,2,有三种购买方案:①购 A 型0台,B型10台;7.(1)设购买钢笔x (x>30)支时按乙种方式付款便宜,则②购A型1台,B型9台;③购 A型2台,B型8台3045+6(x-30)>(3045+6x)09,解得x>757.(1)x>2或x<-2 (2)-2x0(2)全部按甲种方式需:3045+610=1410(元);全部按乙种方式需:(3045+640)09=1431(元);先按甲种方式买30台计算复习题器,则商场送30支钢笔,再按乙种方式买10支钢笔,共需3045+61009=1404(元).这种付款方案最省钱1.x<12 2.7cm<x<13cm 3.x2 4.82【5.4(1)】5.x=1,2,3,4 6.0,17.(1)3x-2<-1 (2)y+12x0 (3)2x>-x21.B 2.(1)x>0 (2)x<13 (3)-2x<槡3 (4)无解8.(1)x>73.(1)1x<

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篇四

小学数学作业本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

1、20吨=( )千克 2小时=( )分

2、8×3表示的意义是( )。

3、一种大豆每千克含油45

5 千克,8 千克这样的大豆含油( )千克

4、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5、长方体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正方体( )的面的面积相等, ( )的棱的长度相等。

6、把一根4米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 )米,每份是全长的( )。7、在○内填上“﹥“、“﹤”、“=”。

89×5○89 23×6○6 12×118

3○2

0×15○0

8、拼一个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 )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厘米,它的棱长和是( )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一盒彩笔原价20元,现在八折销售,八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 ), 现价是( )元。

二、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2个

57相乘,用算式表示是5

7

×2。( ) 2、八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1

8。( )

3、一包点心1千克,吃了它的12后,还剩1

2千克。( )

4、一根绳子长3米,用去1

3

米,还剩2米。( )

5、把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表面积也扩大2倍。( )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12分)

1、1吨的

23( )2吨的13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2、一堆沙重4吨,第一次运走了它的14,第二次运走了1

4

吨,两次运走的沙相比,( )。

A、 第一次运得多 B、 第二次运得多 C、 无法比较 3、比24的

1

3

多5的数是( )。 A、 8 B、 13 C、 3 4、把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缩小4倍,表面积( )。

A、缩小4倍 B、缩小16倍 C、扩大8倍 5、“一条公路,每天修它的

1

5{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

”,是把( )看作单位“1”。 A、每天修的长度 B、 公路全长 C、无法确定

6、要用铁丝围成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至少要用铁丝( )厘米。

A、28 B、56 C、118 四、计算题。(共16分)

{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

13×6 15×1545

16 8×15 3×3

10-

13 56×710 1735×534 (13

+14)×12

五、列式计算。(共6分) 1、13

的1

4是多少?

{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

2、58千克的2

5

是多少?

六、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单位:)(共6分)

六、解决问题(共28分)

1、五年级同学去铺草坪,每小时铺这块地的2

15

,5小时铺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4分){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6分米,宽是长的2

3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4分)

3、一个无盖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是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5分)

4、3个棱长都是10 cm的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处(如下图),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cm2

?(5分)

5、小兰的房间长3.5米,宽4米,高3米。除去门窗4.5米2,房间的墙壁和房顶都贴上墙纸,这个房间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墙纸?(5分)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5分)

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篇五

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2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2答案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大于等于0(≥0) 、0和正数、不小于0

非正数:小于等于0(≤0) 、0和负数、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a>b,那么a+c>b+c, a-c>b-c.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

※2. 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一般地:

如果a>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如果a-b等于0,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是负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即:

a>b,则a-b>0

a=b,则a-b=0

a<b,则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

※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定点:有等号的是实心圆点,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

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四. 一元一次不等式:

※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 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特别要注意,当不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①去分母;

②去括号;

③移项;

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注意不等号方向改变的问题)

※4. 不等式应用的探索(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基本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相类似,即:

①审: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等含义;

②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③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④解:解出所列的不等式的解集;

⑤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五.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六.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 定义:由含有一个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

如果这些不等式的解集无公共部分,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通常是利用数轴来确定.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

(3)写出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a、b为实数,且a<b)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

第二章 分解因式

一. 分解因式

※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

(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

二. 提公共因式法

※1.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 概念内涵:

(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

(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3)提公因式法的理论依据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 +a•c=a•(b+c)

※3. 易错点点评:

(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

(2)公因式是否提彻底;

(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

三. 运用公式法

※1.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2. 主要公式:

(1)平方差公式:

①应是二项式或视作二项式的多项式;

②二项式的每项(不含符号)都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的平方;

③二项是异号.

(2)完全平方公式:

①应是三项式;

②其中两项同号,且各为一整式的平方;

③还有一项可正负,且它是前两项幂的底数乘积的2倍.

※5. 因式分解的思路与解题步骤:

(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

(4)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

第三章 分式

一. 分式

※1. 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地,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 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 为分式,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2. 进行分数的化简与运算时,常要进行约分和通分,其主要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 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有公因式时,可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的们的公因式,也就是把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叫做约分. ※4.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二.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简记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 分式的加减法

※1. 分式与分数类似,也可以通分.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2. 分式的加减法:

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一样,分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与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2)异号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3. 概念内涵: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分母,其方法如下:

(1)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2)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的积,

(3)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七上数学作业本(2)p40题第18题答案篇六

新浙教版八上数学作业本答案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我们的班级
下一篇:三年级描写动物的作文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