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题目 点击: 2011-11-13
2012年高考作文题汇编(word版、全国17套)
2012年高考作文题
(最新最全word版) 1、2012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Ⅰ作文:放下顾虑(材料作文)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作文:船主和油漆工(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2012年高考北京卷作文: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评:北京高考作文题采用叙事性材料,比“抽象”、“概括”的材料更贴近社会,贴近人生,贴近考生。材料中的老计的工作心态与现代人喧嚣浮躁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受清
贫寂寞,忠于本职工作,这不就是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所追寻的吗?考生如果从这个立意上进行考虑,会比较保险。当然,在具体的写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材料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说理要契合主题。这样的作文不容易跑题,但要写出彩也很不容易。
4、2012年高考上海卷作文:心灵闪过的微光(材料作文)
27.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的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5、2012年高考天津卷作文:两条小鱼—水到底是什么东西(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6、2012年高考重庆卷作文:拯救冷库工人(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7、2012年高考山东卷作文:孙中山箴言—改革发展(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8、2012年高考江苏卷作文:忧与爱(材料+命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9、2012年高考湖南卷作文:一幅图片(一双手)加四句话(漫画材料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10、2012年高考福建卷作文: 冯骥才—运动与人生中的赛跑 (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
(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1、2012年高考四川卷作文:诗歌—手握一滴水(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12、2012年高考江西卷作文:拥有什么 (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要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3、2012年高考安徽卷作文: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她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件(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4、2012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材料作文)
台湾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说,她读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却被全班同学评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篇博文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跑步,都值得肯定。
请在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15、2012年高考辽宁卷作文:大隐隐于“乐” (材料作文)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6、2012年高考湖北卷作文:科技的利与弊(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17年新疆高考作文题目}.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7、2012年高考广东卷作文:生活时代(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对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08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点评(17套)
2008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点评(17套)
1.重庆高考作文
在自然中生活
与以往的重庆高考作文试题相比(2004年“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2005年大作文“自嘲”、2006年大作文“走与停”、2007年“酸甜苦辣说高考”),2008年重庆的高考作文试题既具有全球意识,更具有地方特色。{17年新疆高考作文题目}.
之所以说具有全球意识,是因为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调,而200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在自然中生活”无疑是这种论调的反映。依此思考,可以得出“人与自然”“环境保护”“诗意的生活”等主题。 “在自然中生活”更具有地方特色。2008年初,重庆市提出要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让山、水这些自然外化的东西成为重庆的一道风景线。在自然中生活,无疑也是这一目标的反映。
在自然中生活,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既有时代意识,又有现代环保观念。《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第四期44-47页专门有“人与自然”的文章,请大家查看。
2.广东省高考作文:
面对第一次,不要轻易说“不”
这个题目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写。第一次可以和“尝试”联系起来,“不要轻易说不”涉及到“挑战”“挫折”“困难”“勇气”“信心”“坚持”“放弃”等内容,在“轻易说不”与“不轻易说不之间”,又充满了“选择”,以上内容都是从此题目下延伸出来的子话题。学生可以根据生活中自身的经历作记叙文,使文章充满生活化的气息。也可以列举名人事例、热点事件以议论文的形式作文。另外根据作文题目,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说明,面对第一次,轻易说不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不轻易说不,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成功。题目充满了辨证的思维,也是个很好写的题目。
3.四川省高考作文
在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大背景下,四川省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应该是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考生们写起来应该是有话可说,难度不大。但面对这样一道题目,大多数考生都会把其与汶川大地震联系起来写,所以要写得出彩、写出新意也并非易事。如果以个人或者家庭为切入点写坚强,切忌空谈、喊口号,要多运用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鲜活感人的素材,以情动人。更高明一点的写法可以将坚强上升到整个国家民族的高度,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民众的表现都让世界称道。“中国加油、汶川挺住”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坚强。
4.江苏省高考作文: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目。好奇心是什么?是个体对某种未知事物而产生的认知的欲望。好奇心是动物的一种特质,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不仅是我们人,很多动物都有好奇心,例如有句谚语就是“好奇心会害死猫”。而从人本身或者青年本身出发,由于阅历、经历、身体、知识经验的不同,也会产生对不同事物的许多不同的质疑或疑问。把题目本身理解清楚后,我们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发挥,或者适当转变,将一些以前常写的题目转化为与“好奇心”有关的。例如写老师加班辛苦,可以转化为看见办公室晚上亮着灯,由此产生了好奇,才发现是是老师仍在批改作业。当然,写作基础良好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发挥,将题目演绎为诸如幻想、童话等题材的作品,将更加新颖。总之针对此题目,在构思选题时,要从小处出发,并以记叙文为主,没有很好的素材积累,就不要尝试议论文一类的文体。
5.2008湖南省作文题: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根据韩诗中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点评:这个作文题型在考试中经常遇见,是以古典诗句作为小的切入口,根据诗句内涵作文。写这种作文,首先,就照顾题目中的要求,把这个诗句所蕴含的内容分析透彻,再选取其中你认为最切合命题者意图同时你最有把握的内涵构思作文,这样行文,就不会走题,在好好用笔润色,得高分自然不难了。
具体对这道作文题目而言,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这个诗句出自韩愈的一首小诗,这也是全诗写得最为微妙的一句。根据作文题目中的要求,我们就应该把题目审准,而后才下笔构思,否则,难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在题目中,命题者着重指出,要根据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展开。
首先领会此诗句中的意境,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草芽儿略显了春的印迹,显然是一种平淡、朦胧的意境。鉴于此,我们可以以“朦胧美”和“平淡美”等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同时,也可以记叙自己经历过的一段平淡、朦胧的美好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继续情感一定要质朴、平淡。
其次,就是看看诗中蕴含的哲理,“遥看近却无”中蕴含了“远和近”“ 物以稀为贵”等哲理,可以任选一个哲理立意,自设一个切合题意的论点,写一篇具有思辨性议论文! 总之,今年的作文题目相比2007年以“诗意地生活”为话题开口小,但是同是比较注重意境和哲理取向,只要把题审好,应该还是一个比较能写出优美文章的作文题目。
6.浙江作文:
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
细看这道题目,似乎出得有些不公平,但不公平中又有着公平的一面,即对一直生活在城市或乡村的学子都不公平。城市和乡村是一对的命题,写之前需吃透题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中的“与”字,也就是说,要将城市和乡村都写到。“触摸”和“感受”两个动词确定了感知的主体,即“我”这个主体被掩盖在了题目中,但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将“我”体现出来,一定要让读者感知到“我”的存在。触摸城市需触摸城市的快节奏、新气象和发展等各方面。感受乡村需感知乡村的和谐、淳朴、宁静和美好。无论怎样写,都需将城市和乡村统一起来,探究出二者内部的关系,写出“我”对城市和乡村的真切感受,不能大而话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构思:1.理智分析城市和乡村的同质和异质。可写成议论文。2.假设感知主体生活在城市或乡村,写出对另一种生活环境的向往乃至期待等,可写成抒情散文。3.直面主题,感知城市和乡村的律动,夹叙夹议。
4.可以写诗歌,将城市和乡村并行表达,双线条的形式展示城市的发展和乡村向城市的迈进……
7.山东卷
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自命题作文,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此题需先理题目的含义。“春来草自青”出自佛语,有“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 ”之组,也有“秋来黄叶落,春来草自青”之和。佛语中,此句有崇尚自然,领悟自然,而后豁然开朗的意思。由题可以看出,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我们只有了解自然,利用其规律。这和高中政治中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述是相配合的。具备了以上认识,这篇话题作文就明朗起来,考生可以将话题发散为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时事,谈自然之力的不可抗拒,例如汶川大地震的突然而致。但不可只停留在此点上,通过全国人民对汶川地震的关注,各种英雄人物事迹的介绍,来说明在党和政府正确的领导下,我们必定能战胜灾害,这也是一种“春来草自青”的意义。2.结合自身谈感悟,例如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对童年的怀念。那些迷茫和伤感都是暂时的。通过各种
事例来展现对未来的希望和美好憧憬。毕竟人的成长是不可抗拒的。此类文切忌空洞乏味的抒情,需以事件切入。3.通过某些自然景色来抒发积极向上,崇尚自然的感悟,转化写景文,以物言志。4.如果有阅读积累较多的考生,还可以就“春来草自青”的意义写一篇议论文,直接阐述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总之,次话题的发散空间很大,但务必注意挖掘其内在的含义,并结合自身实际渗透进作文的内容之中。
8.天津卷
2008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试题基本上延续了2007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试题“有句话常挂嘴边”的命题风格,生活化意味很浓,贴近考生实际,意在考查考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思考生活的能力,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人之常情”指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从正面立意可以从亲情、友情、师生情、面对灾难时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之情切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皆可,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真实体验,切忌杜撰虚假的故事;从反面立意,可以对某些“人之常情”进行质疑、批判,例如有句古语说:“慕富贵者,人之常情也。”这是否是人之常情,就值得商榷。
9.上海卷:
平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作文。除了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在每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中,我认为上海卷命题是最好的(2004年的“忙”、2005年的“当今文化生活对自己的影响”、2006年的“我想握住你的手”、2007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生活化味道浓厚,又符合上海的地域特色。2008年的上海卷高考作文试题也是一道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试题,同时又与2008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关--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等,这些事件都是一个群体性的事件,需要全体国人的共同参与。这些事件也牵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将平凡与不平凡的“他们”,凝聚在一个焦点上。在这些灾难面前,所有的中国人,组成了一个强大而不可战胜的--“你”(他们)。正是在这一系列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面前,“他们”,用各自的光芒贡献着温暖、坚强、感动。所以,与这些灾难有关的表现“他们”奉献、感动的素材都可以运用。在写作时,因为本试题有一个简短的导引(平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所以,写作此文时,除了可以考虑前面提到的一系列事件及素材外,还可以就我们这一代如何学会关注、关心他人为切入点进行写作,而这样思考就涉及到我们成长中如何处世、如何与人为善等方面的主题了。只要根据提示理解文章,确定主题,应该说,本试题极易写好。
10.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
就这个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写作。其一、考察考生的观察能力。这里要求考生将所观察对象的一举一动细致完整的表达出来,写出精气深来,叙述清晰明了,不混乱,不作作。其二、考察考生在行为方面的修炼。形于外而发于内,举手投足往往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识。因此,写作过程中,需要由外到内,进行剖析,挖掘出人物性格。结合二者,可以考察考生的思考能力,即由举手投足这样的细节反映大的局面,辨正分析小与大的哲学思想,这里宜写成议论文的形式。
11.2008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目:海龟和老鹰
海龟和老鹰,一个在天上翱翔,一个在海中生活,看似二者之间有着很大差别,但实际上二者都是根据自身特征,生活在适合自己的不同领域。从而,我们可以抽离出一个统一主旨来: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老鹰因其翅膀翱翔天宇,海龟因其特殊的呼吸方式适应海中生活,二者之间没有优劣。明白了这一层寓意,方可以围绕主旨任意发挥。同样,还可以写对立者之间对对方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的向往,对自身的深刻认识等等。
12.安徽卷:
带着感动出发
2008年是令人感动的一年,也是带着感动出发的一年。从众志成城抗击暴风雪中为抗冰保电牺牲的三英雄;到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掀起的爱国热潮,金晶的极力保护奥运圣火的举动;再到汶川大地震中,为救学生牺牲的老师们,为救幸存者没日没夜奋战的军人们,以及伸出援助之手的普通百姓和社会各界等。这些人物、这些事件都无不令人感动。学生可以根据时间顺序,把以上素材串联起来作文,形成一条“感动链”。写出来的作文既涉及到了热点,又涉及到了情感,不但具有社会价值,也有一种普遍性的感染力。在一场群体性的感动中,连阅卷老师都有可能置身其中,作文也就不难得高分了。
即便避开当下的热点事件,不盲目从众。学生从自身的个人情感出发也未尝不可,写令人感动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陌生人之间的感情等,只要有情在,就有感动在。但学生需要注意的是:“言由心生”,“动之以情”,感动不了自己的作文同样不能感动别人。{17年新疆高考作文题目}.
13.200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根据阅读材料自由命题
200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
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
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
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
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
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
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点评: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热衷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命题作文更加具有灵活性、新鲜性和开放性,这样一来,更能发动考生的主动性,不至于没有话写,也不至于瞎编乱造,写一些陈腐刻板的东西。
正鉴于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那么重点就在于如何挖掘题目所提供材料的内涵,然后挑选你最有把握的一点进行作文。
具体对此道材料作文而言,首先是审读材料。这则师生简短对话材料看是简单,其实是极富生活哲理。初看材料,若是不细心的考生会极易取“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之意,但这个显然有点偏题,显然不可取。
此题大致可以从这几点立意:1.学无止境;2.变与不变;3.过程与结果、方法与结果;
4.思维的魅力、思维灵活性;5.相对空间与绝对空间等等,自己选取一个好的切合题目的立意,可以写一篇思辨议论文也可以写成优美的散文。
这个题目审题一定要新、深、准,立意好之后,在装入一些新鲜的材料,这样文章得高分自然也不难了。
14.宁夏、海南高考作文:
法国作家加缪在《西绪佛斯的神话》中写到:西绪佛斯被罚推大圆石头上山,推到山上后石头滚下去,因此西绪佛斯又得继续推石头上山,这样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从而形成了乖谬的悖论。这里放鸟的前提是大肆捕捉鸟,放鸟是让鸟回归自然,而放鸟之前的大肆捕捉却恰恰违背了这一心愿,因此形成又一悖论。题目虽故事简单,但寓意明显且深刻,着重考察考生思考其中的悖论,观察和分析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贪心商人借机发财?慈善行为有待改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处?让这一黑色幽默式的循环机器停止运转,更好地让鸟儿真正回归自然。同时告诉我们,我们的慈善需要用对地方。
15.江西卷
零七洞庭湖鼠灾背景.要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八百字以上。
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严重威胁湖南省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题目对文体和题材做了规定,作文应该比较明朗。而在这样的限制中,作文亮点更是一种关键。如果只是联系该题谈一点人与自然的厉害关系,那么难以从万千作文中突出,考生可以在内容上多做联想思维。例如联想到其他自然灾害。联想到欧洲中世纪的鼠疫,联想到作家加缪等。但无论怎么写,必须注意拟人的基本要素,既写什么要符合什么的特点。如写田鼠的口气,就要说出符合生活习性的一些话来,比如语言活泼,把洞说成是自己的房子等等。这才能使文章有生动可信之感。切忌写出大而空的口号式话语,如“人类啊,你们觉悟吧”“爱护自然吧”等缺乏新意,做作的语言。
16.2008高考全国Ⅰ作文题目:
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材料作文。提供了包括捐款、 救援队等六条与抗震救灾有关的素材,要求考生完成作文,不限题材。
点评:这个材料作文题目显然是很时新的,紧扣“抗震救灾”。此次轰动全国的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困难和灾难,同时也表现出了我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勇气和决心,此次灾难中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和催人泪下、激动人心的故事,里面很好地表现了骨肉情、师生爱、军民爱、华夏情、国际情等等,我们可以根据材料,从中选取适合自己写的立意,穿插叙写在地震中发生的感人小故事和你内心的感触,切忌,一定要真情实感,不能生硬地堆砌材料,泛泛而谈,切忌说大话、空话等。可以写记叙文和散文,若是有好的论点,写议论文也可。
总之,这个作文题目容量大、题材多、灵活性大,还是比较好写,但是要写得出彩、打动人心,还得下一番功夫。
17.福建卷
2008年高考福建卷的作文试题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三个人买饮料其实代表着三种不同的生活态度:甜的饮料代表一种物质丰富、享受型的生活,苦中带甜的饮料代表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的生活,淡的饮料代表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考生可以对三种生活进行比较分析,谈自己的看法,论述自己更愿意过哪一种生活。也可选择其中一种生活,结合自身经历或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或褒或贬,或记叙或议论,充分张扬个性,抒写情思,展示才华。
2008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点评(17套)
2008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点评(17套)
1.重庆高考作文
在自然中生活
与以往的重庆高考作文试题相比(2004年“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2005年大作文“自嘲”、2006年大作文“走与停”、2007年“酸甜苦辣说高考”),2008年重庆的高考作文试题既具有全球意识,更具有地方特色。
之所以说具有全球意识,是因为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调,而200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在自然中生活”无疑是这种论调的反映。依此思考,可以得出“人与自然”“环境保护”“诗意的生活”等主题。
“在自然中生活”更具有地方特色。2008年初,重庆市提出要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让山、水这些自然外化的东西成为重庆的一道风景线。在自然中生活,无疑也是这一目标的反映。
在自然中生活,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既有时代意识,又有现代环保观念。《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第四期44-47页专门有“人与自然”的文章,请大家查看。
2.广东省高考作文:
面对第一次,不要轻易说“不”
这个题目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写。第一次可以和“尝试”联系起来,“不要轻易说不”涉及到“挑战”“挫折”“困难”“勇气”“信心”“坚持”“放弃”等内容,在“轻易说不”与“不轻易说不之间”,又充满了“选择”,以上内容都是从此题目下延伸出来的子话题。学生可以根据生活中自身的经历作记叙文,使文章充满生活化的气息。也可以列举名人事例、热点事件以议论文的形式作文。另外根据作文题目,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说明,面对第一次,轻易说不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不轻易说不,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成功。题目充满了辨证的思维,也是个很好写的题目。
3.四川省高考作文
在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大背景下,四川省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应该是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考生们写起来应该是有话可说,难度不大。但面对这样一道题目,大多数考生都会把其与汶川大地震联系起来写,所以要写得出彩、写出新意也并非易事。如果以个人或者家庭为切入点写坚强,切忌空谈、喊口号,要多运用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鲜活感人的素材,以情动人。更高明一点的写法可以将坚强上升到整个国家民族的高度,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民众的表现都让世界称道。“中国加油、汶川挺住”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坚强。
4.江苏省高考作文: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目。好奇心是什么?是个体对某种未知事物而产生的认知的欲望。好奇心是动物的一种特质,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不仅是我们人,很多动物都有好奇心,例如有句谚语就是“好奇心会害死猫”。而从人本身或者青年本身出发,由于阅历、经历、身体、知识经验的不同,也会产生对不同事物的许多不同的质疑或疑问。把题目本身理解清楚后,我们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发挥,或者适当转变,将一些以前常写的题目转化为与“好奇心”有关的。例如写老师加班辛苦,可以转化为看见办公室晚上亮着灯,由此产生了好奇,才发现是是老师仍在批改作业。当然,写作基础良好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发挥,将题目演绎为诸如幻想、童话等题材的作品,将更加新颖。总之针对此题目,在构思选题时,要从小处出发,并以记叙文为主,没有很好的素材积累,就不要尝试议论文一类的文体。
5.2008湖南省作文题: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根据韩诗中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点评:这个作文题型在考试中经常遇见,是以古典诗句作为小的切入口,根据诗句内涵作文。写这种作文,首先,就照顾题目中的要求,把这个诗句所蕴含的内容分析透彻,再选取其中你认为最切合命题者意图同时你最有把握的内涵构思作文,这样行文,就不会走题,在好好用笔润色,得高分自然不难了。
具体对这道作文题目而言,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这个诗句出自韩愈的一首小诗,这也是全诗写得最为微妙的一句。根据作文题目中的要求,我们就应该把题目审准,而后才下笔构思,否则,难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在题目中,命题者着重指出,要根据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展开。
首先领会此诗句中的意境,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草芽儿略显了春的印迹,显然是一种平淡、朦胧的意境。鉴于此,我们可以以“朦胧美”和“平淡美”等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同时,也可以记叙自己经历过的一段平淡、朦胧的美好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继续情感一定要质朴、平淡。
其次,就是看看诗中蕴含的哲理,“遥看近却无”中蕴含了“远和近”“ 物以稀为贵”等哲理,可以任选一个哲理立意,自设一个切合题意的论点,写一篇具有思辨性议论文!
总之,今年的作文题目相比2007年以“诗意地生活”为话题开口小,但是同是比较注重意境和哲理取向,只要把题审好,应该还是一个比较能写出优美文章的作文题目。
6.浙江作文:
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
细看这道题目,似乎出得有些不公平,但不公平中又有着公平的一面,即对一直生活在城市或乡村的学子都不公平。城市和乡村是一对的命题,写之前需吃透题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中的“与”字,也就是说,要将城市和
乡村都写到。“触摸”和“感受”两个动词确定了感知的主体,即“我”这个主体被掩盖在了题目中,但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将“我”体现出来,一定要让读者感知到“我”的存在。触摸城市需触摸城市的快节奏、新气象和发展等各方面。感受乡村需感知乡村的和谐、淳朴、宁静和美好。无论怎样写,都需将城市和乡村统一起来,探究出二者内部的关系,写出“我”对城市和乡村的真切感受,不能大而话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构思:1.理智分析城市和乡村的同质和异质。可写成议论文。2.假设感知主体生活在城市或乡村,写出对另一种生活环境的向往乃至期待等,可写成抒情散文。3.直面主题,感知城市和乡村的律动,夹叙夹议。4.可以写诗歌,将城市和乡村并行表达,双线条的形式展示城市的发展和乡村向城市的迈进……
7.山东卷
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自命题作文,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此题需先理题目的含义。“春来草自青”出自佛语,有“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 ”之组,也有“秋来黄叶落,春来草自青”之和。佛语中,此句有崇尚自然,领悟自然,而后豁然开朗的意思。由题可以看出,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我们只有了解自然,利用其规律。这和高中政治中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述是相配合的。具备了以上认识,这篇话题作文就明朗起来,考生可以将话题发散为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时事,谈自然之力的不可抗拒,例如汶川大地震的突然而致。但不可只停留在此点上,通过全国人民对汶川地震的关注,各种英雄人物事迹的介绍,来说明在党和政府正确的领导下,我们必定能战胜灾害,这也是一种“春来草自青”的意义。2.结合自身谈感悟,例如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对童年的怀念。那些迷茫和伤感都是暂时的。通过各种事例来展现对未来的希望和美好憧憬。毕竟人的成长是不可抗拒的。此类文切忌空洞乏味的抒情,需以事件切入。
3.通过某些自然景色来抒发积极向上,崇尚自然的感悟,转化写景文,以物言志。4.如果有阅读积累较多的考生,还可以就“春来草自青”的意义写一篇议论文,直接阐述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总之,次话题的发散空间很大,但务必注意挖掘其内在的含义,并结合自身实际渗透进作文的内容之中。
8.天津卷
2008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试题基本上延续了2007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试题“有句话常挂嘴边”的命题风格,生活化意味很浓,贴近考生实际,意在考查考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思考生活的能力,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人之常情”指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从正面立意可以从亲情、友情、师生情、面对灾难时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之情切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皆可,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真实体验,切忌杜撰虚假的故事;从反面立意,可以对某些“人之常情”进行质疑、批判,例如有句古语说:“慕富贵者,人之常情也。”这是否是人之常情,就值得商榷。
9.上海卷:
平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作文。除了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在每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中,我认为上海卷命题是最好的(2004年的“忙”、2005年的“当今文化生活对自己的影响”、2006年的“我想握住你的手”、2007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生活化味道浓厚,又符合上海的地域特色。2008年的上海卷高考
作文试题也是一道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试题,同时又与2008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关--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等,这些事件都是一个群体性的事件,需要全体国人的共同参与。这些事件也牵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将平凡与不平凡的“他们”,凝聚在一个焦点上。在这些灾难面前,所有的中国人,组成了一个强大而不可战胜的--“你”(他们)。正是在这一系列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面前,“他们”,用各自的光芒贡献着温暖、坚强、感动。所以,与这些灾难有关的表现“他们”奉献、感动的素材都可以运用。在写作时,因为本试题有一个简短的导引(平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所以,写作此文时,除了可以考虑前面提到的一系列事件及素材外,还可以就我们这一代如何学会关注、关心他人为切入点进行写作,而这样思考就涉及到我们成长中如何处世、如何与人为善等方面的主题了。只要根据提示理解文章,确定主题,应该说,本试题极易写好。
10.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
就这个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写作。其一、考察考生的观察能力。这里要求考生将所观察对象的一举一动细致完整的表达出来,写出精气深来,叙述清晰明了,不混乱,不作作。其二、考察考生在行为方面的修炼。形于外而发于内,举手投足往往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识。因此,写作过程中,需要由外到内,进行剖析,挖掘出人物性格。结合二者,可以考察考生的思考能力,即由举手投足这样的细节反映大的局面,辨正分析小与大的哲学思想,这里宜写成议论文的形式。 11.2008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目:海龟和老鹰
海龟和老鹰,一个在天上翱翔,一个在海中生活,看似二者之间有着很大差别,但实际上二者都是根据自身特征,生活在适合自己的不同领域。从而,我们可以抽离出一个统一主旨来: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老鹰因其翅膀翱翔天宇,海龟因其特殊的呼吸方式适应海中生活,二者之间没有优劣。明白了这一层寓意,方可以围绕主旨任意发挥。同样,还可以写对立者之间对对方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的向往,对自身的深刻认识等等。
12.安徽卷:
带着感动出发
2008年是令人感动的一年,也是带着感动出发的一年。从众志成城抗击暴风雪中为抗冰保电牺牲的三英雄;到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掀起的爱国热潮,金晶的极力保护奥运圣火的举动;再到汶川大地震中,为救学生牺牲的老师们,为救幸存者没日没夜奋战的军人们,以及伸出援助之手的普通百姓和社会各界等。这些人物、这些事件都无不令人感动。学生可以根据时间顺序,把以上素材串联起来作文,形成一条“感动链”。写出来的作文既涉及到了热点,又涉及到了情感,不但具有社会价值,也有一种普遍性的感染力。在一场群体性的感动中,连阅卷老师都有可能置身其中,作文也就不难得高分了。
即便避开当下的热点事件,不盲目从众。学生从自身的个人情感出发也未尝不可,写令人感动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陌生人之间的感情等,只要有情在,就有
感动在。但学生需要注意的是:“言由心生”,“动之以情”,感动不了自己的作文同样不能感动别人。
13.200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根据阅读材料自由命题
200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
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
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
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
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
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
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点评: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热衷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命题作文更加具有灵活性、新鲜性和开放性,这样一来,更能发动考生的主动性,不至于没有话写,也不至于瞎编乱造,写一些陈腐刻板的东西。
正鉴于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那么重点就在于如何挖掘题目所提供材料的内涵,然后挑选你最有把握的一点进行作文。
具体对此道材料作文而言,首先是审读材料。这则师生简短对话材料看是简单,其实是极富生活哲理。初看材料,若是不细心的考生会极易取“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之意,但这个显然有点偏题,显然不可取。
此题大致可以从这几点立意:1.学无止境;2.变与不变;3.过程与结果、方法与结果;4.思维的魅力、思维灵活性;5.相对空间与绝对空间等等,自己选取一个好的切合题目的立意,可以写一篇思辨议论文也可以写成优美的散文。
这个题目审题一定要新、深、准,立意好之后,在装入一些新鲜的材料,这样文章得高分自然也不难了。
14.宁夏、海南高考作文:
法国作家加缪在《西绪佛斯的神话》中写到:西绪佛斯被罚推大圆石头上山,推到山上后石头滚下去,因此西绪佛斯又得继续推石头上山,这样周而复始,永无
2008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点评(17套)
2008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点评(17套)
1.重庆高考作文
在自然中生活
与以往的重庆高考作文试题相比(2004年“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2005年大作文“自嘲”、2006年大作文“走与停”、2007年“酸甜苦辣说高考”),2008年重庆的高考作文试题既具有全球意识,更具有地方特色。
之所以说具有全球意识,是因为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调,而200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在自然中生活”无疑是这种论调的反映。依此思考,可以得出“人与自然”“环境保护”“诗意的生活”等主题。
“在自然中生活”更具有地方特色。2008年初,重庆市提出要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让山、水这些自然外化的东西成为重庆的一道风景线。在自然中生活,无疑也是这一目标的反映。
在自然中生活,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既有时代意识,又有现代环保观念。《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第四期44-47页专门有“人与自然”的文章,请大家查看。
2.广东省高考作文:
面对第一次,不要轻易说“不”
这个题目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写。第一次可以和“尝试”联系起来,“不要轻易说不”涉及到“挑战”“挫折”“困难”“勇气”“信心”“坚持”“放弃”等内容,在“轻易说不”与“不轻易说不之间”,又充满了“选择”,以上内容都是从此题目下延伸出来的子话题。学生可以根据生活中自身的经历作记叙文,使文章充满生活化的气息。也可以列举名人事例、热点事件以议论文的形式作文。另外根据作文题目,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说明,面对第一次,轻易说不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不轻易说不,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成功。题目充满了辨证的思维,也是个很好写的题目。
3.四川省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