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1-11-05
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17篇 零分700篇
广州日报讯 记者昨日从广东高考评卷场了解到,高考各科已基本完成评卷,目前正陆续开展登分等后续工作。语文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透露,今年共有17篇满分作文,比去年少了1篇。近期将选出10篇优秀作文向社会公布。
柯汉琳介绍,今年的零分作文有700多份,比去年减少了100余份。一分未得的主要原因是交白卷。此外,今年语文卷中考察语言应用能力的第22题“难倒”不少考生,13万人得零分。
文/记者黄茜
五种作文铁定“吃鸭蛋”
在700多份零分作文中,绝大部分是空无一字的白卷,只有两篇是写有内容的。“其中一篇只有两三句话,不仅不能成段,每句话本身也不太通顺;另外一篇大概有400来字,但是完全离题,只是考生随便写下的一段话。按照要求根本无法给分。”柯汉琳介绍。
今年语文科的评卷员人数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达到1300余人。柯汉琳表示,交白卷可能是因为考生的时间不够。柯汉琳详细列举判“零分作文”的几种情况:“一是空白卷;二是只写了标题;三是开头写了几句话;四是写了一段话,但毫不切题,没有形成一点论述;五是抄袭。”
“满分作文比去年的更好”
“满分作文虽然比去年少了一篇,但满分作文中的好作文的水平超过去年。”柯汉琳指出。 他同时明确了“满分作文”的具体含义:“满分作文不一定就是毫无缺点的完美作文。但如果确实达到了高考作文的评分要求,我们就会按要求给分。”柯汉琳说,今年作文题目的引题已经明确给出了“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的立意方向,所以大多数考生都是依此方向写。得分在48至60分之间的第一类作文数量也比去年少。 柯汉琳谈到,有一篇“颇富文化含量”的满分作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从常识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两个角度来论述。考生论述,‘常识’之所以称之为‘常’,必然有其稳定性、公理性;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常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柯汉琳点评道,这篇作文引用了很多古人的精彩论述,如《易经》、《老子》中的言论;而且运用得非常准确、论述非常深入。 针砭时弊也可拿高分
近期,网上盛传的部分所谓“高考零分作文”,其题材往往都是“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对争议很大的名人的恶搞”、“揭露社会黑暗面”等内容。是不是写了“反面内容”就会得零分?柯汉琳否认了这种观点:“事实上,只要写得好,言之成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述就可以。”
柯汉琳举了今年的一篇作文为例。考生指出,有一些医生向病人索要红包,并将此视为“常识”。“考生提出要‘反常识’,这是对社会问题的暴露,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他表示:“这篇文章观点清楚,论述也完整,写得不错,还拿到了较高的分数。”
一道题13万人得零分
“有13万考生在一道语言应用题目上得零分。”柯汉琳表示。
据介绍,这是语文卷中的第22题,也是语言应用部分的第一题。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图表,补充文段中的空缺内容,要求不能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这道题要求考生首先读懂图的含义,然后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再用文字表达出来,还要注意给出的一段话中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填入准确的缺失词组。”柯汉琳说,很多考生不懂得通过数字去归纳,比如说文化程度与电视获取科技信息之间的比例,这是数字能反映出来的,但学生却不懂得转换为“语言”并表达出“相互辩证关系”。
“13万的考生在这道题拿了零分,充分说明很多考生在整合信息并运用语言概括信息内容方面的能力还不高,同时把图表含义转换为文字的语言应用能力急需提高。”
对“甲骨文作文”怎么看?
近日,“四川高考出现甲骨文作文”的消息备受社会关注。据悉,经有关专家考证,该篇作文里有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等字体。这种“非典型试卷”该怎么看呢?
柯汉琳首先认为“不可思议”。“据我所了解,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只有1000多个字,而且现代汉语里很多字都没办法在甲骨文中找到对应的。”一个高中生在短时间里组合千来字的甲骨文、并表达出现代观点,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如果这名考生真的准确使用了甲骨文写成作文,这表明该考生对甲骨文有相当的研究,非常熟悉,并不能将其判定为错别字,只是非现代文字。”
“但高考作文主要考察的是语言组织应用能力,考生没有必要这样运用文字。”柯汉琳并不主张考生们这样做,因为“当完全可以用现代文字表达时,并没有必要使用古文字”。“只能是这位考生的心态比较特别,有冒险的成分在其中,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某些方面的关注,或特别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其实是没必要的。”
2016届衡水高三作文积累17
2016届高三作文积累 主办: 2015.12.15 周二
【文题再现】
莠草,农人整个春天夏天锄它,然而它仍旧精力旺盛,田埂、技场、田野、花园到处都有它。有人用卑贱的名字称呼它们,例如猪草、苦艾、鸡草;也有人用雅致的名字称呼它们,例如长生草、扶移、雁来红。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 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3)不要脱离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立意参考】
一、莠草角度:
1.天生莠草,必然有好有坏,“天性”不可改变,生命可以选择,也可以找到自身生命的价值。——正确认识自我,给生命合理的定位,活出生命的独特价值。
2.莠草有害,农人锄它而后快,但莠草仍能坚强地自我展示,对于莠草而言,评价于它只是毫不相关的外在,它必须在赞美与恶评中寻找到自己,坚守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坚守自我,不因别人的态度而放弃自己的人生。
3.莠草即便是某些人眼里的害草,也有它值得肯定的一面。生命的价值是多元的。任何生命都自有其存在之自足的价值,不待外人之看法而成立。——因此,必须体认每种生命的独特而唯一的价值,给予平等的尊重。
【优秀作文】
知识分子应有“莠草精神”
杰鲁巴维曾在《沉默的串谋者》一书中说过:“发言一人即可,沉默却有赖众人合作。”在互联网兴起的今天或是在封建专制的过去,我们都需要有“莠草精神”的知识分子。在因理性克制而被骂“抢占道德高地”时仍旧“精力旺盛”;在思想自由被禁锢时仍旧“精力旺盛”;在众人皆沉默时仍旧不因冷遇而“精力旺盛”。如莠草一般,被农人春夏锄掉,被人以卑贱的名字称呼,它仍旧精力旺盛。知识分子不应让沉默继续。
古时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被限制思想自由,甚至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锦衣卫和文字狱,自由思想处处受限。屈原也在《离骚》》中长叹:“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知识分子立足何其艰难。而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话语权已经开放,却处处限制知识分子用话语权表达道德立场。人们因法律不彰而唾弃道德,以“道德暴力”批判崇高,在失去道德信仰的时代,知识分子举步维艰。这便是知识分子应有“莠草精神”的必要性。
知识分子之所以能够拥有“莠草精神”是因为其思想与灵魂自有高度,总怀有不断向上生长的意念。“认真你就输了!”是犬儒世界的墓志铭。知识分子却信奉苏格拉底的“不曾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弥尔顿曾这样比喻限制思想自由,就如同关上园门捉园子里的乌鸦。你以为地面归你管,可是乌鸦另有维度,它还有翅膀属于天空,你一靠近,它便飞远了。知识分子正是因为拥有如此对思想自由的信奉,才可以支持他在被外界不断打击时仍保持其旺盛的精力。
然而保持“莠草精神”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也并非如天生一般容易。朱利安·班达曾在《知识分子的背叛》中表达了自己认为知识分子应因爱和智慧肩负道义与自由。那时的他还拥有一片赤诚之心,并在德雷福斯案中支持正义,但却在之后的斯大林大清洗运动中为其辩护。知识分子难免会被群起而攻之的社会舆论压力压迫,被集权统治威迫等等。然而正因为如此,维持知识分子内心的思想自由,作为“社会牛虻”的正义感才难能可贵。
知识分子应有“莠草精神”,莠草能忍受被锄的苦痛,是因为总有人最后会叫它“长生草”如此美丽的名字。知识分子也应抵抗外界的压力,总会有一天社与国家因你的存在而被点亮。
[点评] 此卷的优点还在于:作者的笔力集中,论证深入而富有层次感。行文开始,作者便从材料中提取出知识分子的“莠草精神”作为论证的主线。然后文势逐层深入展开,开掘深入:知识分子应有“莠草精神”的必要性、知识分子拥有“莠草精神”的原因以及知识分子葆有“莠草精神”的可贵。其行文以思想来统驭文字,来组织布局,这种富有力量的笔力在学生应试作文中属于可贵。再者,其行文中之征引,虽偶有微疵,但整体表现出来的阅读积累的丰厚度以及见识的独特性也令人欣赏。
【美文欣赏】
保持本心重塑坚持品格
长存“本心”, 则坚持的品格自然得以重塑, 人生的快意也尽在其中„„
“坚持”呈现给我们的,应该是一种迷人的执着,它令人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诠释不一样的责任与人生;更能激励每一个年轻人,不奢求闻达于天下,不希冀流芳于后世,但求尽善尽美、尽职尽责。
那么,在“坚持”渐渐成为一种稀缺品的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重塑坚持的品格呢? 我以为,要达此目的,须从打磨人心开始。
唐代大诗人张九龄有两句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说的是一个人凡事要自己保持“本心”,不要看他人喜怒,更不可随波逐流,反映了一种高洁的人格和情操。
现实生活中,一棵白菜的菜心如果坏了、烂了,要让其保持好的品相、品味、品质,是很难的。同样,在人生的坐标点上,一个人如果不能保持“本心”,就很难提升自身的品格。保持“本心”,守住真我和做人的准则,捍卫心灵的纯真,当然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人生活在大千世界,游走于滚滚红尘,注定了有所欲,有所求,而首先忘不掉的就是“名利”二字。为名为利,常常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丢掉一切,从而失掉自己的人格,丢掉“本心”。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里,不少人丧失了原本的信念,一任欲望横流,为一些蝇头小利,就变得没棱没角、没眉没眼,最后没了自己。更有不少人崇尚奢华,挥霍无度,过分追求物质的享受,为此什么都做得出来。尤其是官场上一些身处高位、手握实权的为官者,以权谋私,以耻为荣,腐化堕落,生活奢华,骄奢淫逸,品质败坏,严重地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也因此,面对缤纷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清与浊、是与非中不含糊,并且努力扎好思想的篱笆,耕好心灵的田园,育好信念的绿苗,保持“本心”,使其不污不染。而要保持“本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荣辱不惊,成败不乱——这当然不是要人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更不是作茧自缚,而是倡导一种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向上的精神。意在涵养本心,修炼人性,重塑人品,使人(特别是当代肩负着民族振兴重任的年轻人)充满正直、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思想。 我认为,要努力做到保持“本心”,首先得能够吃得“三苦”:一是忍得心苦,二是受得身苦,三是耐得清苦。处逆境时笑对生活,丢掉烦恼、忧愁,远离牢骚、怨气,不怕寂寞,不怕委屈,不怕吃亏。即使身处逆境心中也要常怀悦心之趣,胸中不泯追求的目标;处顺境时,不大喜大乐大欢,不得意忘形放纵自己,不争强好胜,暴殄天物,肆意挥霍。就如古人倡导的那样:居庙堂时不逐利、不图名、不骄不躁、不枝不蔓;处江湖中不自暴自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坠不毁自己心中的青云之志„„
“人到无求品自高”。保持“本心”,就是追求至高至真的品行。人生苦短,是非名利,往往会在岁月的天空上化成淡淡的轻烟,随风而去。其荣其辱,难以定论,与其求荣获辱,不如荣辱皆忘。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者常乐也。”我们每个人只需以平常的心情对待生活,不眼高手低,不患得患失,更莫要奢求太多的物质与名利,为自己套上沉重的枷锁和包袱。“誉来,一笑之;毁来,一笑之。”如此处世,如此努力,方能淡泊明志,长存“本心”,则坚持的品格自然得以重塑,人生的快意也尽在其中。
做种子,成大树
企业家问学员:“在金矿里,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金子。”学员回答。
“不对。”企业家说,“是矿渣。”
天下的金子,不是挖出来就是金子,而是淘尽千千万万矿渣成为金子的,同样,天下的人才,也是“淘”尽无数的缺点、瑕疵、毛病、失败、坎坷和挫折等“矿渣”才成为人才的。
一次,听一位企业家讲课。企业家问,金子最大的价值在哪里?
企业家说,金子最大的价值在用。如果一块金子不用出去,不交换出去,那么它就只是一块金属,一块普通的金属,失去了其作为金子的价值。
一个人,哪怕是一块发光的金子,如果不被人使用,或者不去发挥自身的作用,那么,再珍贵的人才,也只会是一个普通的人,失去了其作为人才的价值。
金子和人才,不是用来搁置的,也不是用来观赏的,而是用来用的。
企业家问:“一个人怎样才能脱颖而出,让人发现自己是个人才呢?”
“做一块金子。”学员说,“因为是金子就会发光,是金子就会被人发现。”
“如果金子被埋没了,金子会自动掀掉埋没在身上的泥土吗?不会!如果被埋没的金子永远没有被人挖掘,永远没有被人发现,那就有可能永远被埋没,永远没有重见天日的一天。”企业家说。 “那该怎么办呢?”学员问。
“当别人埋没你的,请做一粒种子。”企业家说,“把埋没在身上的泥土,当做自己成长的土壤,不断地汲取养料,积蓄力量,让自己的梦想生根,让自己的希望发芽,让自己成长为一棵树,一棵参天的大树!”
专题十七 高考作文全景透视
专题十七
1.(2013安徽,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思路提示] 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有的人”问“为什么会这样”,这一问或许是质疑,或许是抱怨,或许还有点儿愤愤不平……总之,是对过去甚或是对现在表示不满。“我”“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并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是充满信心和希望的积极心态的展现。
当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后,我们不妨想想普希金的名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然后鼓起勇气,直面困境,理性思索,解决问题。
当我们面对未来,信心不足时,不妨学学乔布斯:“我要改变世界!”然后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去创造,去发展。 参考立意角度: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要一味抱怨,不要一味责问,要正视现实,解决问题,才会真正拥有美好的未来;②梦想是创新的基石,有梦想才有未来,努力创新才能实现梦想;③“为什么不能这样?”我们要敢于“做梦”,勇于创新,勠力同心,实现“我的梦”,实现“中国梦”。
[优秀例文1]
敢于梦想成就辉煌
追问已成定局的事情,于事无补。所以聪明智慧如萧伯纳者,去梦想未来,“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这种追问成就了他伟大的文学和戏剧梦想。当他的理想主义在作品中得到张扬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梦想的力量。萧伯纳用他的作品,用他的成功,铺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敢于梦想,成就辉煌。
敢于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会让卑微变得强大。“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走遍了千山和万水,一路走来不能回。”当我们踏上人生的列车,就开始了笨小孩的行程。也许无数的哭才会换来些许的笑;也许无数的狼狈才能换来少许的尊严。但如果行程中不敢梦想,没有信心,我们注定只能在城市的角落悲泣。自怨自艾地哀叹,会让我们的人生渐渐枯萎。人生敢梦想,有信心,才不会让卑微变成卑贱,才会让跑过无数龙套的小演员,成为影、视、歌三栖明星中的大鳄,才会让那个舞台上怯怯的丑小鸭出落成耀眼的女人花。是梦想,是信心,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敢于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会让畏缩变成坚持。无独有偶,萧伯纳的这句名言也是肯尼迪总统的竞选标语。二战中他曾身受重伤,逃上荒岛,是梦想让他坚持下来,最后胜利归队。在竞选中,是梦想让他坚持,以微弱优势击败尼克松。肯尼迪自己说,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无畏的胆识,持之以恒的动力,都来自于他敢于梦想的内心。是这颗心让他在想退缩时坚持了下来。同样也是回家的梦想,让鲁滨逊在荒岛上摘果,捕鱼,收养星期五,坚持到平安回家的那一天。事实证明,没有人能打败你,除了你自己;同样没有人能剥夺你梦想的权利,除非你自己放弃。
敢于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会让浅薄变成智慧。萧伯纳还曾说过,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失去梦想和不再梦想让人变得蠢笨浅薄,敢于梦想才是明智的。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曾经的成功者,他们满足于五颜六色的美梦,终究也只得活在满足蠢笨的世界;也有不少浑浑噩噩没有梦想的人,如同行尸走肉,最终悄无声息地蒸发于世。只有真心追寻梦想时,每一天才是缤纷的,因为智慧的人,他的每一个小时都在实现梦想。
年少有太多的可能,人生就要敢于梦想。有了少年的敢于梦想,才有青春的闪亮登场;有了亿万同胞的敢于梦想,才有而今大国雄起的昂扬。个人与国家也是如此,有梦想,才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有勇敢无畏的胆识,才能有持之以恒的动力,才能成就辉煌。
[点评] 这是一篇下水作文。文章能够紧扣材料立意,着力论述敢于梦想对人生的意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作者占有材料丰富,例证贴切精当,说理透彻,令人信服。篇末从小我生发、升华,落点于国家梦想,契合中国梦的时代特色,照应文题,很有匠心。
[优秀例文2]
救赎梦想
巍巍昆仑,撑不起雄狮被踩踏了无数遍后弯曲的脊梁;滔滔江水,洗不掉周身被屠戮多少载后血染的衣裳。所以,才有了郁达夫借《沉沦》中的中国留日学生自杀前的呐喊道出的悲愤:“祖国啊,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何止是一个郁达夫,那些年,无数仁人志士在暗夜中叹息、叩问:“祖国呵,你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个民族的殇。
可是,一杆“五四”的旗帜直指苍穹——那是国人从未见过的光芒——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祖国啊,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
于是,梦想的召唤让热血灼醒了国人隐忍的灵魂,洒向神州大地,惊醒了那些只知道质问过往的人。来处已矣,去处安在?好在,革命的先驱们寻找到了去处,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东方。
没有先辈们梦想着和创造着那些从未存在过的美好,我们恐怕还被笼罩在屈辱的阴霾中,无奈彷徨,走向灭亡。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罗登堡被关了二十多年,消耗着青春和生命,饱受狱警的欺辱,但当选为总统后,他邀请监狱里曾欺辱他的警察来参加他的就职典礼,而且得享尊贵的身份。有人问你为什么这样对待他们,曼德拉说:如果不能忘记过去的孤苦与不公而怀恨在心,我将仍然在牢狱之中。我想,他明白,作为一个领袖,比沉溺过去更重要的是,如何以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的身份带领人民寻求崭新的生活。历史是相似的。若马丁·路德·金在那一场震撼了世界的演讲中不是呼唤着自由平等的梦想,而是煽动着历史埋下的仇恨之火,他又怎么能带领黑人“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山峰”?
你看到了吗,真正的勇者和智者不会总是抓住过去不放,因为他们需要腾出手来,雕刻未来,拥抱梦想。所以,他们才成为了开天辟地的伟人,才成为了高瞻远瞩的先驱。频频回望的人,必将在攀爬中跌入深谷,终无缘问鼎高峰。
看惯了人生百态又写出了人生百态的戏剧家萧伯纳一语道破天机——有些人只看着已经发生的事问:为什么会这样?而我却梦想着从未发生过的事问:为什么不能是这样?
是啊,人若无法从过去抽身,必定只能在不远的将来再次悔不当初,到底意难平。当我们在纷繁的社会中迷失了方向,何不让先贤们的智慧之光引领我们超越凡俗,救赎那丢失了的梦想?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话:有一种鸟儿,注定不能生活在牢笼里,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 我想说,有一种人,注定不会生活在过去,因为他们的每一个脚印里,都闪耀着追寻梦想的光辉!
[点评] 这是一篇下水作文。文章起笔就富有气势,从国家民族发展层面揭示梦想的意义但又不囿于其中,南非曼德拉和美国马丁·路德·金的例子拓展了梦想的普世意义与价值,立意高远。结尾类比说理,语言富有张力和启发性。整篇文章气脉中贯,流转自然,体现出较好的思辨能力和写作功底。
2.(2013课标全国Ⅰ,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提示] 人生中的风险,要如何面对,此则材料中切割师的一番话道出了真谛。只有充分准备,勇敢面对,而不担忧未来,才能从容应对,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据此可从勇敢、经验、轻松面对未来等角度立意。
[优秀例文]
经验筑基 勇成大业
“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题记
夏荷不仅要有汲取塘水的经验,更要有承受烈日灼烧的勇气;秋菊不仅要有迎日展叶的经验,更要有忍受寒霜重露的勇气;冬梅不仅要有深扎根脉的经验,更要有傲风斗雪的勇气。在花开花谢的转换流离间,沉淀下点点岁月的经验,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经验便是我们前进的资本,但我们更需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让我们动力十足勇攀成功之巅。
切割有裂纹的钻石风险很大,老切割师的丰富经验、技术加上年轻徒弟的勇气使钻石非常完美地被切割成了两块。“勇者天下去得,懦夫寸步难行。”很多时候,只有经验技术往往不够,还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不去想结果如何,认真大胆地做着眼前的事,成功的几率反而会更大些。
三国时期,蜀将马谡失守街亭后,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内无兵力,外无救援,忽然想起盗贼藏粮的事,借他人的经验,诸葛孔明凭过人之勇下令大开城门,自己则沉着镇定地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这便是著名的“空城计”。假借他人的经验足见诸葛亮机智灵敏,但倘若他没有勇气,怕是要沦为俘虏了。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试验失败了一千多次,但他并未因此放弃,相反,他认真地总结每一次的经验教训,将每一次失败看作一个新的起点。一种材料试验失败了,就换另一种继续试验……更为重要的是爱迪生有承受失败的勇气,敢于面对失败,吸取失败的教训,重新再来。终于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
经验是基础,上层建筑需要勇气去构造。生活中有各种困苦磨难,这就不仅需要经验为迷途中的我们指引方向,更需要勇气引领我们开拓未来。但丁说:“我崇拜勇气,因为它一直助我应付我在尘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
生活是船,经验是舵,勇气是帆。莫思前路雨打风吹,莫念终点远距千里,放下负担,轻装上阵,舵把方向,帆起动力,让我们扬帆起航!
五彩织就蝶斑斓的裳,承受破茧之痛的勇气令它的舞姿更为灵动;汗血炼就蚌璀璨的珠,承受磨砺之苦的勇气令它的色泽更为夺目;血泪成就凰高贵的翎,承受涅槃重生的勇气令它的羽翼更加辉煌……经验筑奠基石,勇气成就大业,既已选定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放下思想包袱,不去想价值几许,无论未来如何,鼓起勇气去拼搏!轻装上阵,怀揣经验,高举勇气,拥抱明日绚烂的阳光,创造更有价值的辉煌未来!
3.(2013课标全国Ⅱ,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提示] 这则材料的主旨比较好把握,审题难度不大。材料首先赞扬了高中阶段同窗间深厚情谊的美好,并肯定了这种情谊对学生以后人生的积极作用。接着,材料又分析了造成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和增进同学情谊的做法。因此,作文写作的角度可从这几个方面选取。
[优秀例文]
同学之间需要架起理解的桥梁
黑龙江一考生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一首《同桌的你》,承载了我们匆匆而过的青春,也承载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同窗情谊。
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宰相管仲,有一个好朋友,叫鲍叔牙。当时齐桓公请鲍叔牙做宰相,但他婉言谢绝,推荐了管仲,最后管仲担任宰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东方的霸主。后来管仲曾对人说:“生我,养我的是父母,可了解我,帮助我的,却是鲍叔牙呀!”管仲和鲍叔牙的关系被誉为好朋友关系的典范,所以历来人们把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叫作“管鲍之交”。
其实,这种深厚的朋友情谊就是来源于相互理解,朋友之间如此,同学之间亦如此。鲍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们曾经合伙做买卖,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些,朋友都认为鲍叔牙糊涂,吃了大亏。而鲍叔牙却回答说:“你们不明白,管仲的家境不好,他有老母亲要奉养,多拿一些是应该的。”鲍叔牙的这番话,说得他们无言以对,这就是真诚的理解。
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无疑比春秋时代的快多了,几十个人济济一堂,关系自然也比古代要复杂得多,这就更需要同学们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让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尤其是大家朝夕相处,有时难免有点磕磕碰碰,这时就更需要彼此谅解。毕竟同学之间的摩擦多数是无意的,只要大家多说几句“对不起”“没关系”,就能很快化解的。
全世界有几十亿人,我们中国也有将近14亿人,而恰恰我们几十位同学能相聚在一个班里,一起学习、生活,这其实就是很难得的缘分。所以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份缘分。有句老话叫“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高考之后大家又要各奔前程,所以这同学之情也就成了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
[点评] 本文在题目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论点:“同学之间需要架起理解的桥梁”,符合题意。但是文章只有一个事例,鲍叔牙与管仲的故事,论证了理解对于处理同学关系的重要,可惜仅此一例,内容显得有些单薄,论据欠丰富,说服力不强。如果有反面事例,正反论证对比会更有说服力。相对于题目,内容逊色了!
4.(2013大纲全国,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2000元“买”回手机。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见面后才知道,捡手机的是一位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提示]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体现了大纲全国卷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依旧是材料作文,考生熟悉,容易上手。
作文材料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引导考生关注、思考社会。捡到手机的人本想贪小便宜,见利忘义,却因丢手机之人的爱心举动而大受感动,立即放弃索要2000元酬金的决定,并决心向尚先生学习,做一个真诚、友善之人。考生可以从“义与利”“真善美与假丑恶”“真诚”“善良”“传递正能量”等角度立意,紧扣构建和谐社会、激发社会正能量、建设美丽中国主旋律,体现考生思考社会、思考人生的思想深度。
今年高考作文再一次体现了大语文观念,那些阅历广、眼界宽、积累多、善思考、明是非、顾大局的考生会占据优势。
5.(2013江苏,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思路提示] 这道题从难度上来说,明显较大;从广度上来说,文化气息浓厚,带有显著的人文色彩。 理解这则材料,首先要理清材料中的关键词:探险者、山洞、蜡烛、蝴蝶。其次是认真思考关键句: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个句子是命题者为考生提示的切入角度,显示了命题者有意为之的“匠心”。
关键词中,“探险者”“蜡烛”是社会因素,“山洞”“蝴蝶”是自然因素。我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从蜡烛的角度,小小的蜡烛竟然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所以可从局部与整体、小事物与大影响角度立意。 从蝴蝶角度,因为人类活动影响环境,所以蝴蝶退到了适宜生存的山洞深处,因此不难立意:环境影响生存,适宜环境促进发展。
从探险者角度,因为人类活动影响蝴蝶在适宜环境下的生存,所以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环境角度来展开写作也是切合题旨的。
[优秀例文]
熄灭蜡烛,莫惊扰美
幽静的石洞,美丽的彩蝶,令无意闯入者们敛息凝神。摇曳的烛光映着斑斓的蝶翼,美得叫人讶异。然而,正是这一豆似乎无害的烛光惊扰了这些美的精灵,使它们慌张退避。
再次前来膜拜美的旅者们的心理会如何呢?惊讶,懊悔,失望……但他们悟到了:宁静之美易被惊扰,熄灭蜡烛,让美长存心中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悟不到这一点的人太多了,因此美被惊扰的例子常常刺痛每一个爱美之人的神经。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伤在七彩霓虹的逼视下无所遁形;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明快被鼎沸的人声惊到九霄云外;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深情被汽船的鸣笛声掩盖成轻得听不见的叹息……
美呢?
有人说:“世间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要说:“世间发现美的眼睛已经很多了,只是还缺少保护美的心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美绝不等于拥有美——甚至,观赏与欣赏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用目,后者用心,心可以抵达目与足不能企及的地方。
世人观兵马俑,往往感叹其规模之宏大,令人震惊,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兵马俑并不总是这样“灰头土脸”的——在刚出土的时候,它们色泽光鲜,一如山洞中那些美得使人窒息的彩蝶。然而,人们的惊叹和艳羡的目光惊扰了那华美的色彩。一夜间,彩色尽数褪去,留给世人的只有灰色的惋惜和遗憾。一边挖了好几个坑洞,一边收获了几万声叹息。终于科学家们放弃了发掘,像失落的旅者们一样,默默地退出。何必发掘呢?与其一次
次被美攫住呼吸再一次次顿足于美的消逝,不如还美一个宁静而适宜的栖身之所——我们知道,在那里,在厚厚的黄土下,有一群美的精灵。这就够了。
在寻找美的过程中,我们的无心之失可能造成对美的惊扰,进而使美畏缩、退避。我们要熄灭的,又岂止石壁上的烛火?对美的占有欲,以美之名追名逐利之心,面对宁静之美时太过波澜的心境……都会构成对美的更强大的威胁。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吹灭石壁上的烛火只需一口气;面对被惊扰的美,退步抽身则需要道德观和责任感,更需要悔过的勇气和决心。褪色的兵马俑已经成为永恒的痛,躲进山洞最深处的彩蝶却还有回归故土的可能。愿你我熄灭心中那躁动的烛火,莫将美惊扰。{17年四川高考作文}.
[点评] 仲永七岁为诗,“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此文亦诚足以当之。本文巧妙地以烛光切入,就理而言,罗丹的名言几乎尽人皆知,而作者偏要唱反调——世界发现美的眼睛已经很多了,只是还缺少保护美的心灵。这是吃透了材料的暗示,而非照抄材料的明示;是感时而发的独悟,而非随便一说的俗套。所以一经道出,发人深省。以文而论,作者胸中有墨,故清词丽句汩汩而来,用例精当,罕譬而喻;笔端含情,故哲思忧心相生相发,是议论也是感喟,是说服也是独白。行文纡徐从容,却又节奏分明。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精彩的语言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惟文中生造“旅者”一词大醇而小疵。综合判分:68分。
6.(2013浙江,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提示] 今年的作文试题延续了往年小清新文艺路线的风格,属于新材料作文,引导考生深思人与自我的问题。把材料中的三句话分解开来,可以这样理解:孩子不像成人那样圆滑,保持着率真和单纯,所以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心灵提前硬化,说明孩子内心的柔软和童真在时光的累积中过早消逝了;而孩提王国就相当于理想世界,随着人的成长,现实世界的部分逐步扩大,理想世界的部分逐渐缩小,美好的儿童世界也就面临消亡。显然,三句话在讲述同一个话题,即“保持童真”或“保持本心”。这是一个带有人文批判和文化反思性质的话题,对于人生阅历尚不丰富的高中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行文中,要注意从“成长与丢失”“物质与精神”“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等角度辩证地看问题,力求见出思想的深度。另外,今年的作文试题有一个新特点,要求考生“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所以为文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
[优秀例文]
让童真点亮世界
还记得林徽因的一首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恰如人间的四月天,上帝赋予了孩子最美好的预言。那澄澈的心灵好似一湖清澈见底的水,映得出他们一切的小小的欢乐与忧伤,也映得出世上最虚伪的谎言和最诚挚的情感。
恰如那春日里的一抹淡然的鹅黄嫩绿,轻轻地在风中摇曳。似烟非烟,似雾非雾。浓浓淡淡,缥缥缈缈地醉了春风,点染了冬季枯槁颓败后的天地。人事代谢,往来古今,正是有了这些鲜活的生命,才给这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
如果世界是一条江河,那么那一抹童真便是涓涓注入的源头活水,净化了每一滴水,更激起了江河澎湃的力量!
如果世界是一片森林,那么那一抹童真便是枯枝上抽出的第一抹新绿,闪耀着醉人的生机,无言地诉说着希望。
如果世界是浩瀚的夜空,那么那一抹童真便是点点繁星,微弱的光芒穿透了黑夜,一闪一闪地点缀着美好。 这就是孩子,这就是童真。现实的人们,也许在现实的成长中不得不学会伪装,学会世故。只有孩子敢于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还记得童话里那个不穿衣服而自欺欺人的国王,还有一群逢迎谄媚的大臣,一帮人云亦云的百姓。只有一个不谙世事的黄口小儿一语道破了这个掩耳盗铃的谎言。他们不会想到拆穿谎言后一群人的尴尬。穿了就是穿了,没穿就是没穿;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这就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勇气和正义。他们的眼睛纯净得倒映得出世上的一切是与非。孩子把天赋的礼物——童真给了这个世界,给了那些被世俗蒙蔽双眼的人们,还原了最初的良知。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不只是屈原,还有充满童真的孩子们。
高考作文议论文论据必背17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5)名言: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2、有成绩不要翘尾巴,搞革命要实干,不要图虚名。--陈毅
3、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种骄傲,你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种骄傲,你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种骄傲,你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苏)巴甫洛夫
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缺少谦逊就是缺少见识。--(美)富兰克林
6、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逊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苏)高尔基
7、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感到激动。--李四光
8、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英)牛顿
9、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近于伟大的时候。--(印度)泰戈尔
(6)反例:
第五次反"围剿"时,李德、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已经完全统治红军,他们过分夸大自己的力量,贬低、轻视敌人的力量,听不进正确的意见,实行错误的指挥,采取冒险主义的行动,造成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放弃中央苏区。
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不把同盟军的主将威灵顿放在眼内,说:"威灵顿有什么了不起,败军之将,我用不到一顿早餐的时间,就能干掉它!"此话传开,法军上下一片骄狂。结果,却是法军全线崩溃,一败涂地。
三国时的蜀将马谡,自恃有学问有见地,骄傲自大,主观武断,既违背军师诸葛亮的安排,不听参军王平的意见,不仅失掉了街亭,连自己的脑袋也丢了。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眼空四海,目中元人,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但后来带兵打仗却遭到惨败,40万赵军全部覆没。
(7)有关谦虚的名言警句
o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 陈毅 o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 鲁迅
o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 葛洪
o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 -- 魏相
o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 张咏
o 虚已者进德之基。 -- 方孝孺
o 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 -- 朱舜水
o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o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 谭嗣同
o 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 申居郧
o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 张廷玉
o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o 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 冯雪峰
o 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 -- 冯雪峰
o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毛泽东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o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 王进喜
o "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 邓小平
o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 莎士比亚
o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 培根 o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 孟德斯鸠
o 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 加尔多斯
o 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 -- 雨果
o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 列夫o托尔斯泰
o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 斯宾塞
o 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 -- 奥斯特洛夫斯基
o 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与之斗争,使之败阵,扑而灭之,羞而辱之,它还会探出头来,显示自己。 -- 富兰克林
o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 泰戈尔 o 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 季米特洛夫
o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 柏格森
o 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 -- 黄石公
o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o 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 -- 吕坤
o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 魏徵
o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 申居郧
o 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 -- 徐特立
o 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 徐特立
o 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 -- 邓拓 o 为了彻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观主义成分,我们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虚心。 -- 邓拓
o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 毛泽东
o 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 徐悲鸿
o 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 华罗庚
o 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 -- 歌德
o 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谦虚则成反比。 -- 普列汉诺夫
o 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 -- 巴甫洛夫 o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o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 简文帝
o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范晔 o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 魏徵
o 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 宋濂
o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 聂大年
o 啊!夸奖的话,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麽乏味! -- 孟德斯鸠
o 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 富兰克林
o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 谢觉哉 o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苏轼
o 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 -- 伽利略
o 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 -- 约翰o洛克
o 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 富兰克林 o 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 别林斯基
o 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 安徒生
o 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 -- 贝弗里奇
o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 贝尔纳
o 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 -- 高尔基
o 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 邓拓
o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