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武术的故事

励志故事  点击:   2014-03-24

与武术的故事篇一

1介绍马金镖武术名家的小故事

忠厚淡泊成“大家”

马金镖,山东派查拳名家,回族人,1881

年1月23日生于山东济南,1973年6月,马

金镖因水肿病逝世,终生教授拳术。马金镖品

艺兼优,

深受武林人士的爱戴和尊敬。少时爱

武,曾与王子平的叔叔王振山同拜于济南洪拳名家白子敬和赛和洪门下,后又从师于查拳名家杨洪修、张崇生、沙正涛。经过勤学苦练,功力日深,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艺成后,凭着强国强民的民族气节,周游大江南北,为普及和宣传中华武术不辞辛苦。

小故事:剑术高强扬国威

1936年任南京中央大学体育系教授时,

该校体育系主任美国人麦克鲁轻视中国武术,要与马金镖较量剑术。马金镖从容应战。当时,麦克鲁见马身材不高,剑又粗短,便冷笑一声,举剑向马金镖的胸口猛烈刺攻。但马胸有成竹,连忙向左面闪身,同时右{与武术的故事}.{与武术的故事}.

手持剑从对方剑下顺时针方向缠点对方手腕。麦克鲁顿时嗨的一

声,紧接着又当的一声,手创剑落,威风尽失。马金镖就这样,以传统的中华剑术,攻败了麦可鲁的西洋剑术,为国争光。

小问题(1):马金镖是凭什么为国争光的?

马金镖一生为人忠厚正直,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地位,早在南京中央大学战胜麦克鲁成名后,校方曾慷慨地以轿车、保镖相赠,但都被他谢绝了。马金镖以步代车,坚持一人独身走路。 马金镖拳技精湛,精通查拳、华拳、洪拳及其它流派的拳、刀、枪、棍、棒、剑诸器械套路数百种。

金镖对朋友肝胆相照,授徒热心,凡投师

于他门下学武的武林同道,不管属于什么

门派,他都毫无保留的悉心指导。 他也

为中华武术和群英社呕心沥血,江苏武进名人缪省飞于1933年出版的《六路查拳》国术教本,在自序中也提到马金镖的功绩:“马先生技术精纯,而为人诚恳,教授热心,承以六路短打授余,并

为余详解其击守之用法,练习年余,略能领会,至此,始知今日之是而日前所学之非也。其后就食四方,多交海内拳术专家,更加研究之功,乃知各种拳术之用法,大都集中于此短打,神而明之,无往不利。故此种拳术,至为名贵。学者精熟此拳,虽大敌当前,亦不患不能应用。”

民国36年,金镖之子马峻岭、门生宛长胜、张孝才等,在上海曹家渡忻康里一带会同拳友沙师爷及沙家四兄弟,商议成立上海群英武术社。1953{与武术的故事}.

{与武术的故事}.

年,马金镖从常州到上海定居后,正式操持

群英社武术总教练工作。 为了缅怀武术家马金镖,上海群众武术社新老学员近千人,于1983

年6月举行纪念活动。

小问题(2):马金镖为什么深受武林人士的爱戴和尊敬?{与武术的故事}.{与武术的故事}.

与武术的故事篇二

2 介绍李文贞武术名家的小故事

巾帼英雄——李文贞

李文贞(原名李亚男)武林名家,女,1925年出生,河北霸县

人,曾任天津人民体育馆武术教练及振华武术馆馆长。

{与武术的故事}.

曾多次参加武术表演和比赛活动。悉心培养出全国武术冠军,武

术队高级教练,商界精英,公安局教官,武警教官,国际武术高级裁判,国家领导人警卫等高徒。

编撰《太极十三剑》一书。

传奇的七个第一:

1 代表新中国武术第一个出访

者;

2 天津市武术队的第一任教练;

3 建国后第一个获得全国武术冠

军者;

4 河北省武术队第一任教练;

5 中国武术界第一个获得 《世界荣誉奖》者;

6 第一个以特邀身份参加 《第一届全国民族体育大会》表演武术 并 获得特邀表演奖;

7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中国国家队队员。

传奇的人生

李文贞自幼随父习武,苛刻的训练要求,加上不懈的努力,李文贞练出一身过硬的武功:她能在溜滑的冰面上打拳、舞剑,脚不滑不跌,身子不冲不闯,而难度、速度丝毫不减;别人需要助跑才能完成的旋风腿、外摆莲、飞脚等动作,她原地踏起便可以完成得又高又飘,姿态潇洒。尤其是“太极十三剑”,点、刺、崩、扎,上下翻飞,真是一手好剑法。

李文贞命运多舛、历尽坎坷。16岁那年,父亲突然辞世,因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在被称为“三不管”的东兴市场开始了卖艺生涯。直到解放后的1954年,她加入了国家武术队,在多次比赛中获得冠军,并在北京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表演她拿手的“太极十三剑”,她的神采、风度和非凡的武功征服了所有观众的心。

1958年,李文贞回到天津,任天津市武术队的教练兼运动员,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时年35岁的李文贞获得了单项、全能三个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后来,常年任职天津武术教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65年,李文贞患上了子宫癌。42岁的她一度卧床不起,当医生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李文贞以太极十三剑为健身强心之本,辅助以拳术、气功,每日操练不辍。经过十多年的抗争,她的癌细胞逐渐消失,精神也随之好了起来。

1983年,热播电视剧《霍元甲》中陈真的扮演者梁小龙慕名来到天津,向李文贞拜师学艺。1995年,李文贞荣获中华武林百杰的

荣誉称号。为了把中华武术发扬光大,直到80多岁,李文贞一直教授青少年练武习艺。采访中,李文贞语重心长地说:“武术重在基本功,所以启蒙教练怎么教是关键。

问题:(1)李文贞在武术界上有什么成绩?

(2)1965年,李文贞患上了子宫癌,她是怎样痊愈的?

与武术的故事篇三

凌奕钿我与老师的故事

我与老师的故事

大家好,我叫凌奕钿。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我与老师的故事”。这让我想起我和武术老师的事,回忆里的点点滴滴就像一本相册,有开怀大笑的场面、有辛勤付出的汗水、有收获时的喜悦……这些都被我永远记在心里头去。

我曾经想起,我有一次上武术课,老师发现我冲拳非常有力,可是我冲不直,直到下课,所有人都走了,老师只留下我,他语重心长在对我说:“凌奕钿呀,我说了很多遍了,冲拳要直,公步后脚也要直,这组动作有难度的,但只要你每天用心去练习,相信你的动作都会做到位的,知道了吗!”我点了点头,开心地回家了。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开始自我反省,如何能做到冲拳可以直,怎么压公步才可以压到标准呢!脑海里一直回想着白天老师的所有动作与强调的所有关键点,不知不觉之中就睡着了,睡梦中还有陈老师在指导我们练习武术呢!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不懈努力,陈老师夸我做得很好。因为我们都能提前完成了之前的动作,老师就让我们开始学难度动作,大哥哥们告诉了我,有旋风腿和成功挥脚。有了之前的基础,我们终于练到出神入化的状态了,陈老师看着我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参加大良武术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大伙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进步神速。比赛当天,我一开始的时候特别紧张,上场时我的脑海里浮现了陈老师日常教导的情景,抬头一看,陈老师就在不远处,心情一下变轻松下来了。比赛完毕,我的分数是7.45分,老师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然后竖起大拇指说:“奕钿,你是整个武术队小朋友之中最高分的,这就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当时我特别特别的开心,这是陈老师为我们精心指导下获得的成绩。 这就是我与陈老师之间的其中一些事,一本厚厚的相册,永远看不完,也永远翻不完。

与武术的故事篇四

只想防身的人千万不要学武术

前几天见到这里有对武术议论的文章,忽有感触,便写下下面的文字。

武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的范围比较广,轻功、气功、兵器、拳术、格斗、带有格斗性质的表演,都可包括其中,而狭义的武术,主要是指拳术。我们平常问人“你会不会武术?”大多都是问,你会不会拳术。拳术又分两类,一类是比较侧重表演的,一类是比较侧重技击格斗的。而民间所侧重的大都是后一种。

我习武三十年,绝对不敢说通晓武术,只能说略知道点皮毛。不过,以亲身体验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武术,正像中国文化一样,虚无的东西多。十个练,九个吹,一个不练还胡勒。我这样说,一定会遭到维护国粹人们的攻击。你若不信,你就去看吧,全是这一套,我的老师如何如何,我的祖师如何如何,我曾经见过的高人如何如何,吹的神乎其神。轮到大家要看真的,却很难找到。它不象西洋拳那么实际。拳王是一场一场打出来的,而中国的名家,我们不能否认是有真东西,但也不能否认是依靠祖上的荣耀和吹捧。写几篇文章,几篇报道,再找几个外国人被打败的战例,再有官方推波助澜,于是就自觉天下第一了。天晓得这种天下第一有多少水分。

从现在散打比赛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拳击,腿法,摔法组成。而三法中又以摔跤为基石。如果摔跤占优,其胜算最大。武家谚语有三年的把式不如当年的跤一说,一种解释是说,摔跤的实战性和实用性强,还有一种解释是武术很需要功底,非得有很深的功底以后,才能技击实战,而这样练出来才能轻易跃于摔跤等之上。

有人对拳上的功夫变成了拳击或类似拳击的技法很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是在糟蹋武术。认为增加肘法,膝法等多种技法才是武术。有道理,但也不尽然。我认为,以技击来说,世界上无论何国,其技法,都有其相通之处,并非中国独然。以为只有中国有,这显然是夜郎自大。以拳术招法而论,任何人,只要留心,在方圆几十里之内,就可以见到成百上千种招式。而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也就是为什么散打以及实战中人们往往摈弃庞杂的招数而选择类似拳击这种直接了当的招式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认为中国功夫花架子多的原因了。武术的花架子文化,在国人为人处世,文化艺术中都多有体现,也不知道是有了武术的花架子才有了文化上的花架子,还是有了文化上的花架子才有了武术的花架子。

中国武术是不是就没有真功夫了呢,当然不是的。我认为真功夫主要在内家功上。由于内家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老师往往又不肯轻易传授,于是越加的神秘化。老师不传授呢,学生又要学,老师不传又得传,于是编出了一套又一套的看似有理,实则无理的练功秘诀。这种练功秘诀又经过不断的演绎加工,变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庞大。使学习的人忽然好像明白了,忽然又如坠五里雾中,到头来茫茫学海,只落得迷迷糊糊。

想要练防身之术的青年少年人,如果只是一般的防身,我劝大家千万不要练中国武术。如果你练中国武术,不但白白地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而且很难做到防身,练了十年二十年,街头打架只去那被打的我见的多了。那要练应该练什么呢?我有个建议,练中国式摔跤。要练也不必把眼睛盯住民间,正规的国家教练其实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他们大多也是竞争上岗的,由于长期教学,自有一套好的训练方式,一般来说,每天坚持一两个小时,一年下来,一般的人就会不是对手,三年下来,你周围的人就少有对手,如果再有正规的拳击训练,哪怕只有半年一年,我敢说,以徒手格斗而言,你肯定已经成为你那一带的高手,一般防身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我上面说的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武术里也有摔法,日本的柔道就是摔跤,自由式摔跤也是,那我为什么非常推崇中国式摔跤呢?武术里的摔法同自由式摔跤,实战性都差的多,柔道据说是从中国摔跤学去的,他的许多规则限制了摔跤的实战运用。

我投拜的师父很多,有的没有名气,也有有些名气的。我在练习时也曾废寝忘食。在记忆中,每个师父都把自己一派的武功说的神乎其神,我也曾为这神奇的武功迷倒。数年之后,自以为学有所成,便有些沾沾自喜,待到与他人角力时,我才逐渐认识到,比我强的多如牛毛。后来,我发现一些真正的实战名家,他们教的是拳术,讲的是拳术,但最初都是以摔跤打的根底。若问起来,他们也承认是专门练过摔跤。由于他们是以拳术或其中的某类拳派著称,所以他们的言词中往往在承认摔跤的实战性以外,更推崇的是拳术,甚至认为摔跤远远在拳术之下。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也经常与拳友讨论这个问题。

摔跤练上一年半载的基本功,接下来就是实摔,每天都实摔练习,别说时间长了,有两年的功夫,一般的人别让他兜住你,只要一兜住,脚下微微一跟步,力马就让你失了重心。我建议不在民间求师,去找专业教练,专业教练一般带几十个徒弟,民间的徒弟的规模比较小。师兄弟多,练的兴趣容易提高,练的机会也就多,接触的对手多,这本身就是优越的练习条件。

摔跤产生于本土,与武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火候的斤劲儿把握与武术一脉相承。我以前以为内家功只为拳术准备的,后来才知道,高层次的摔跤也运用的是内家功。只是这种功夫在演变中同拳术一样,只剩了外壳。真正知道的人已经不多。而且同武术一样,也是秘密传授。

西方人重实际,直来直去的风范在拳击上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别看就这么几个拳式,不信你就试试,基本功过后,每天实打,找不同的人打,用不了一年,街头遇见小流氓,你绝不会含糊。

我发现这个道理以后,也没有再求师拜艺,就这么跟同好们瞎练,当然我也有点基本的功底,就是周身的肌肉十分松弛,很快就超过了很多拳友。连我自己都奇怪,街头出手,一般人这么不禁打。一拳打中对方的脸颊,居然让对方蹲下去半天站不起来,须知,我后面的摔跤还没用呢。

{与武术的故事}.

我不敢鄙视武术,因为武术中确有能人高人。但我确实十分鄙视武术。因为大部分武术都是无用之术。更有甚者,很多武术练来练去,反而练成了挨打的武术

上面有网友说,散打的效果也不错,我想这是肯定的。散打是在实战中训练的,短期就很见效果。我因没有过多向散打中探索,也就少有发言权。所说不学武术,应该不把散打包括在内,主要应说的是传统武术。

当然你要是肯花长久时间,未尝不可钻研武术。

大约在五六年前,几个朋友凑在一起,谈古论今,海吹海聊,有人领来一位蓝眼睛的美国老外,此人高大文静,也能说几句生硬的中文,大约是因到了陌生的地方,他的态度很谦和。带来的人介绍说他是空手道九段,柔道几段我记不清了,说他在美国是很有名的,在擂台赛中还拿过名次。我没有去查过他的底细,不过,我们的杂志上有过他的介绍。他对中国武术十分仰慕,从他虔诚的态度是可以看出来的。大家聊过之后,还一起进餐。俨然象一群朋友一样。我的一位拳友祖辈据说功夫了得,他也常常以正宗传人自居,侃起理论来一套一套的,别人就别想插上嘴。被他虎住的小子辈常常围着他转来转去,端茶倒水,鞍前马后那是平常事。三句话不离本行,喝着酒,他不抽烟,他又开始侃他的祖上了,接下来就是他的理论。美国人听不懂,问了一句,什么叫浑圆呢,我的这位老兄海一通解释,看着老外还是迷茫不解,他于是站起来,做了个姿势,接着让老外也站起来,老外傻乎乎不知要做什么,

但也只得听令。这位老兄让老外伸手,这在行话里叫说手。老外哪知道这叫什么,就向他伸过手去,这位老兄突然出掌发力,老外倒退两步,险些跌坐椅子上。我们几个朋友都暗自偷乐,就这半瓶子醋还显摆呢。因为大家是在切磋,老外也并没有太多的诧异。此事就此打住,其实也算不了什么。谁知两个月后,这位老兄的事迹居然上了杂志,说是打败了美国空手道高手,那故事写的有声有色,也不知道是怎么演绎出来的。据说美国人回国后也看到了此文,他的美撰文发了一通感慨。

后来我同老友私下交换意见时,老友反倒指斥起我来,你别老揭底。我默然。他的一句话使我醒悟,他说,你不连蒙带骗怎么混。事情怕换位思考,站在武师的角度,的确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作者:温酒导古今 提交日期:2005-10-07 01:24

中国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武人属于下三流。比起文人来,总觉得矮一截。于是,很多武人便往文人上靠。一些大师级的,更是把武文化化,用儒家道家佛家文化阐释武家文化,还真阐释的有模有样。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之作。也算是文人与武人结合的典范。武上升到中国高深文化的高度,王宗岳可能是第一人吧。于是,武术有了武派与文派的分野。但不管哪一派,一旦角力便熊,那就要贻笑天下。因而练武人最不愿意言败。以竞技体育来说,胜败本是正常的事,甲A一年就几十场,再厉害的队,也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再看拳王争霸赛,冠军同亚军,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有时这次你胜了,下次可能胜利的就是我。李元霸式的天下第一只能是神话。美国职业拳手一年不知要打多少场,大约打的次数多了,虽然对胜利也十分渴望,但失败了也能以平常心对待。中国人却很难输的起。有了名气或已经成为师父一级的,很不愿意同他人竞技,胜了什么都好说,一旦失误,脸面就很难过的去。有位很有实战名声的武师,他的得意弟子被他人打败,他竟然一病不起。这也难怪了,一世英名啊,江湖上传开,他的老脸怎挂得住。武术不同其他竞技比赛的地方就在这里,斗气得厉害。出生牛犊没名的,常常喜欢找有名的挑战,一场胜了就很容易成名。待到真正成名以后,再有人来角力,也该学前辈的样子,圆滑了。一等的是不战而屈人兵,二等的是用强身健体一类推辞。

记得七八年前,拳友拉我去玩。那武师很有些名头,正教几个人散打。介绍过后,武师十分热情,拉着我们同他的弟子交手。一番谦让后,我的拳友带上拳击手套,是薄的那种。几场下来,他的弟子们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武师有些坐不住了,亲自上来给弟子说手,这种说手的情况,出于礼貌,是一定要谦让的。哪知道他说着说着突然出着发力,打了我一个趔趄。我正在想该如何应付时,他已经摘掉手套,递给了身边的弟子,示意让他跟我来。我那时也是正气盛当年之时,又窝了这么口气,一下也没让他的弟子。

后来,一些练家风传我被打得如何如何,弄得我解释不得,苦笑不得。前两年偶然遇到这位武师,他正在公园练,我跟他说一块玩会,他顾左右而言他,最后收拾衣服,很慷慨的说,今天我请客,咱们喝一杯。

作者:温酒导古今 提交日期:2005-10-08 03:19

杂谈武术

男人是力量的象征,男人不会武,不如一头猪。现在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但总得有点防身之术。有专业之长是为了谋生,有业余爱好是丰富生活,有防身之术,则增加人的自信。其实很多人都认识到武的重要,只是苦于找不对门路,我在上面提出自己的见解,正是为了给想学的人提供一点经验。

这种问题不仅我国有,日本也有,早年,一位日本空手道冠军直言不讳的谈了他的经历。他留学美国,在那里学了拳击,他发现自己学的空手道对拳击来说,简直百无一用。回

国后与他已经有很高段位的弟弟切磋,他弟弟远远不是他的对手。他正是靠拳击的底子赢得的空手道冠军。这样的事例其实在我国也发挥着作用。大家只要细心看散打比赛就一目了然。我们中国人的最大毛病就是不肯放下有悠久历史大国的架子。什么都说自己的好。仿佛一说别人的好,就是数典忘祖似的。

前面有人说,比赛规则过紧,许多招法施展不出来,比如撩阴,肘膝肩胯,说的有理,但也不尽然。你要用,人家也可以用。在没有经过训练时人家不如你,经过训练呢,谁如何还很难定呢。

招法是可以取胜,但招法是看得见摸的着的。现在有了高倍摄像机,回去慢慢放,什么招法也保密不了。

要想战胜他国,必须知己知彼,拳击就这几招,为什么有的国家弱,有的强,且差距如此之大,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象泰森等一流高手没有实际见过,但低几流的倒也见过,他们身上的肌肉可不是硬邦邦的,是很有柔韧弹性的。我们一般是依靠站桩,和类似气功的方法练出来的,那他们是依靠什么练出来的呢?大概他们也有一些秘密的方法。这在国外来说,叫专利。也是密不传人的。有人看见美国人在深水下进行拳击训练,曾介绍到国内。使我们窥见到了一点他们的秘密。

我看了上面网友的议论,有赞同我的,也有提出质疑的。我实际是提醒大家,想在短期见成效的人不要学中国武术。我并没有说中国武术没用。

武术中的复古风气是相当浓厚的。武术的祖师找古名人就是一例。燕青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还难说,燕青拳可是流传很广的,形意拳祖师是岳飞,我见过很古的拳谱,那时老师都是藏着的,不肯轻易示人。开宗明义,写着岳飞是创始人。达摩创少林拳,张三丰创太极。后人创的拳也要往前人身上按。说明什么,说明崇古。没有古人,牌子就不响亮。李小龙不听这一套,自创截拳道也红火了一时,

李小龙的贡献主要是把中国及中国武术推向了世界。他虽也有过公开的战绩,但终究不象拳王阿里和泰森那样是一场一场打出来的。虽然我们为他自豪,理智的分析,我们不能不少许失望。

中国武界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有位太极拳的宗师,我见过此人,现在已经作古。因为年事以高,他绝不会同我等小辈一般见识。也不肯同他人角技,只是表演。因名气大,肯定不会全是虚名。不过一位他的关门弟子私下对我接底说,他最初跟很有名的人练过摔跤和通背。这使我回想起了他的许多动作,越想越觉得他这弟子说的对。

为什么他不教摔跤和通臂呢?后来找到了一个解释,也只能算一家之言,他在那里是很难出名的。如创出一个新的拳,那就是开山祖。于是他成功了。

说摔法和腿法

在中国,在现在,最忌讳的就是点名评论。如果要点名,就必须说好,不能说不好,如果说不好,马上就会有一百个人来跟你过不去。大家都听不得批评。同政治一样,要批评,只能批评古人,现在在位的,你千万别去碰。中国进步缓慢,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武术也是一样,对某个拳种要是有异议,后人不行了还行,后人要是在鼎盛时期,那你自己等于在找死。

书归正传,谈谈我对腿法的见解。手是两扇门,全凭脚踢人。电视电影腿脚的用运让人眼花缭乱。非常好看,没了腿法,效果肯定不好。再看散打,除了摔法,腿法得分最佳。拳法倒似乎成了陪衬。如果是比赛,没有腿法是不行的。他的规则也适合腿法的发挥,跆拳道也是一样。

如果大家有兴趣再到街头去观察,街头打架的也不少,有好事者完全可以把街头打架

录下来分析,不难发现,真正街头打架,用腿的人很少。有人可能会说,那是大家都没有练过散打和跆拳道一类的功夫。也有人会说,我就见过有用腿法打败几个流氓的。这是一个无法争论清楚的问题。以笔者实战经验看,没有规则的性命之搏,首先发挥的是人的本能。人是直立动物,腿脚是支撑身体的,做事情时,用手和胳膊是最方便,也是最自然的事情。手和胳膊自由随意度远远超过脚和腿。所以街头打架,很少见到用腿的,大都是用拳用手用胳膊。以要不信,自已就去实践。马路上两人叫板,突然对方对方轮拳连扑带打冲上来,我看你是抬腿还是抬手。很多东西说起来很有道理,真到用的时候就不是那回事了。

我不是说腿法没有,在街头打架,同比赛是有很大区别的,腿法一般是在拳法为主的情况下偷用效果最好。我上面的话是说,在比赛中,腿法比拳法重要。在殴斗中,拳法要比腿法重要。这是学拳的人需要注意的。

摔法在实战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两拳将对方打到在地,那就没有什么说的了。你完全胜利,用不着摔法了。而街头殴斗,当性命相搏时,对方会拼命扑上来,两人一贴身,拳法就很难再用上。拳击时出现这种情况,裁判要将两人分开,实战中可没有这样的机会。同事闹着玩,角力,很容易就扭在一起,也时例证。早年有个小伙子因挤车发生口角,追着我打我,他个头略比我高半头,肯定是自觉有绝胜的把我,要不我已经走出老远,他是不会追过来的。我当时心里也含糊,但没办法,不还手就只有挨打了,结果一拳兜在他下颚上,我当时都看傻眼了,他居然被打的上下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循环,整个翻了一个筋斗,从地上爬起来时,满嘴是血,按道理是我全胜了吧。马上周围就围了一圈人,还有穿警服的,居然没有一个人来劝架。我的自然反应是看他还要做什么。就见他晃晃悠悠居然又向我扑过来了。不过看的出来,他脚下是打晃的。我这时就一点不紧张了,知道他不是我的对手。后来我好像又打了他两拳,因为后来我见他的两个眼睛肿成了大灯泡。有个女人是他的女朋友,栏住了我,说大哥求求你了别打了。咱们是绝对不能跟女人较劲的,小伙子趁机拉住了我的胳膊,说,你不能走,给我看病。那一瞬,我有个很突出的感觉,虽然他已经没了进攻的能力,但他拉住我的胳膊,我要想挣脱是很困难的。他抓住我且身体向我贴近了。抓我的力量就象落水的人抓着救命稻草一样。当然最后他还是松手了。

这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如果他抓住我的时候还有战斗力,我想我是很难应付的。我写这段文字,是想告诉大家,摔跤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那种以为能据敌拳头之外在性命相搏的时候往往只是幻想且是一种半个功夫,远用拳法,近用摔法,这样才比较全面。

杂谈基本功

看了楼上网友的点评,看来还真有关心的,也算是给我脸。

斑竹总把这文排在一板,象是有意支持。我本来想就此打住,又觉得有很多话没说,为了感谢众位,我就接着向下说。

言归正传前,再补充几句。拳击加摔跤,是我比较推崇的防身术。两者各占比例,摔跤占多,拳击占少。我在开篇已经说的很明确,摔跤两年到三年,拳击半年到一年,我敢保证,一般的人全不是你对手。你要练武术,别说三年,十年你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同理,你要只练拳击,或其他的什么拳,都没有这两者相加好。有人或许有疑问,说,现在的散打不正是这两者的结合吗,那不如直接练散打?当然,如果你赶上散打教练中国式摔跤非常出色,那当别论,就一般散打教练,是没有很深的摔跤功夫的。就我所知,一般散打全套的训练科目是远远不如单独学摔跤的好。拳击和摔跤是主要的功夫,至于反关节拿法,那都是枝节,有了主干,枝节是很容易的。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一个简单的故事
下一篇:《成长的故事》作文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