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谚语

文章阅读  点击:   2014-02-28

三峡谚语篇一

《三峡》比较阅读及答案

三峡比较阅读

(一)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节选

(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

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沿溯阻绝 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 ...

2.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3.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

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

4.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5.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异同。

(二)

【甲】(《三峡》全文)

【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 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迳: 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略无阙处 (2)常闻峡中水疾 . 1

(3)每至晴初霜旦 (4)泠泠不绝 (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3.阅读下列【甲】文中的语句,并从【乙】文中找出与其内容相近的句子来。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请简要概括【甲】文中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

5.请用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一句的含义。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1-15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闽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故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蒙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李士衡①为馆职,使高丽②,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敏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曼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捡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①李士衡:北采人,当时在昭工馆为官。 ②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③藉: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沿溯阻绝 沿: (2)清荣峻茂 荣:

(3)与之俱使高丽 俱: (4)船欲倾覆 欲: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

(2) 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译:

3.[甲]文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分)

4.[甲]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用意?(2分)

15.[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2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一)参考答案:

译文: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人滩,江水非常湍急。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1.阻断, 隔断;有的 2.(1)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认为有那样快。(2)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3.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4.山险水急三峡景;5.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同异各答出一方面即可)

(二)【参考答案】1.(1)阙:通“缺”,缺口;(2)疾:快;(3)旦:早晨;(4)绝:消失。

2.(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

3.(1)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4.夏天:水流湍急;春冬之时:水清山绿;秋天:猿鸣凄异

5.答案示例: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②百闻不如一见

(三)参考答案:

11.(4分)(1)顺流而下 (2)树荣(茂盛) (3) -起,一同 (4)将要

12.(4分)(1)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2)清点检查投到海里的东西, (发现)都是副使的财物。

13(2分)山高、岭连、峡深。(答“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亦可)

14(2分)渲染三峡秋季萧瑟、凄清的氛围,佐证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表达对三峡渔民生活艰辛的感慨。(答出两点,意近即可)

15(3分)对比。(1分)做人不能太自私,否则会自食其果。(2分)

3

三峡谚语篇二

三峡练习

《三峡》练习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略无阙处( ) 重岩叠嶂( ) 不见曦月( )

沿溯阻绝( ) 素湍绿潭( ) 绝· ( )

飞漱其间( ) 清荣峻茂( ) 属引凄异(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略无阙处( )

(2)不见曦月( )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5)绝· 多生怪柏( )

(6)飞漱其间( )

(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8)猿鸣三声泪沾裳( )

3.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

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理解填空。

(1)《三峡》选自我国古代地理名著《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卓越的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家。

(2)三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称,它在长江上游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

(3)《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的壮丽风光,文中正面刻画三峡两岸连山之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迅疾;“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图。而“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则使人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容易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6.(广东中考改编)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源,想与范仲淹携手登临岳阳楼,想与格列佛一起游历小人国,(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追随闻一多先生去聆听他那响彻寰宇的最后一次演讲,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为配合《三峡》的学习,班上举行以“浪漫三峡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办一期手抄报】老师要求每人办一期手抄报,你的同学计划把下面一段文字作为这期手抄报的“赞美三峡”栏目的导入语,标题拟好了一半,请你帮他拟写另一半。

三峡多美景,____________

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我以为就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

(2)【做一回小导游】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

峡工程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学完课

文之后,老师决定带你们去三峡旅游,请你结合右边的图片,

联系课文的描述,为你的同学做一回小导游。

(3)【唱一曲三峡颂】三峡最壮丽,秀美天下闻。古往今来,有多少文学大家为它吟诗作赋,泼墨挥毫。请根据你的积累,写两句赞美三峡、赞美长江的诗词名句。

二.课内精度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____________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____________

9.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0.理解填空。

(1)第一段用“略无阙处”写出了山________的特点;用“隐天蔽日”写出了山________的特点。

(2)第三段写三峡的水用“素湍绿潭”概括其特点。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色彩互异;“________”和“________”动静相宜,让人不禁赞叹“良多趣味”。

(3)第四段写秋季的景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感情色彩浓郁

的词,将秋景人格化,生动地表现了其神韵。

1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三”不是确数,可以理解为“几声”或是“多声”。这种现象在一些俗语、谚语、成语中非常之多,你能再举出几个关于“三”字这种用法的例子吗?

12.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

13.请找出文中描写“水”的语句,作简要赏析。

14.《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三峡》)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①,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③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④之胜境,静者⑤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右溪记》)

【注释】 ①欹(qī)嵌盘屈:石头盘来绕去,形状千奇百怪。②洄悬激注:洄,水回旋而流。悬,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被石遏制而形成急流。注,水急如灌注一般。③逸民退士:退隐的人。④都邑:都市,城市。⑤静者:喜欢安静的人。⑥置州:设置州县。

15.解释下列加点词。

(1)夏水襄陵( ) (2)飞漱其间( )

(3)不可名状( ) (4)悉皆怪石( )

16.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17.【甲】【乙】两文都写水,其中【乙】文哪些句子是写水的?【甲】【乙】两选文共同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18.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四.写作创新

9.本文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三峡之景,营造具有感染力的意境。请你也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进行一段景物描写。

【写法分析】本文从全文看,七百里山势平静舒缓为静;夏水暴涨激烈紧张为动。以局部为例,“素湍”“回清”是动,“绿潭”“倒影”是静,一起一伏,其妙无穷。动静结合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

一。动静结合的方式有三种:动静组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参考答案

1.quē zhàng xī sù tuān yǎn shù jùn zhǔ

2.(1)毫无

(2)日光,这里指太阳

(3)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4)奔:这里指飞奔的马;疾:快

(5)极高的山峰

(6)急流冲荡

(7)转:婉转;绝:消失

(8)几 3.D(解析:D项中的朗读停顿应为“清/荣/峻/茂”。)

4.(1)水经注 郦道元 北魏 地理学 散文

(2)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重庆奉节 湖北宜昌

(3)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哀伤悲凉 寒气透骨

(4)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5.A(解析:“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有误,文章是按夏、春冬、秋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

6.(1)想与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

(2)想跟随竺可桢先生去解读那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的语言{三峡谚语}.

7.(1)猿啼最难忘

(2)示例:亲爱的同学们,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希望你们常游此地。

(3)示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8.(1)接连不断 (2)出发 (3)回旋 (4)早晨

9.(1)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顺流和逆流的航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10.(1)连绵不断 高大险峻

(2)素 绿 湍 潭

(3)寒 肃 凄 哀

1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令五申”“举一反三”等。

12.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13.示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运用夸张手法,从侧面写出三峡的水流疾速;“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船行之快,也从侧面写出三峡的水流速之快。

14.《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轻松喜悦的心情,《三峡》用猿声的“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

15.(1)上 (2)冲荡,冲刷 (3)说出 (4)全部,都

16.(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上迅疾的风,也不如它快。

(2)在小溪岸上走来走去,为这里景色无人欣赏感到失望和不快。

17.【乙】文写水的句子是: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甲】 【乙】两选文共同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

18.①借景抒情。【甲】文借长江三峡夏季和春冬季的美景,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乙】文借溪水景色奇特、无人赏爱,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②动静结合。【甲】

三峡谚语篇三

谚语和歇后语集锦

谚语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一种固定语句,它通常引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迪或警示。

有关农业或季节气候的谚语:

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冬雪下三天,来年麦增产。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沿凌走,五九半凌霄散,春打六九头,七九六十三行路把衣单,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冬至十天阳历年。

有关励志(勉励意志)的谚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逆(nì)水行舟,不进则退。

激情进取、勇攀(pān)高峰。

刻苦钻研、再接再厉。

书山有路勤为径,智海无涯苦作舟。

大山不会把人绊倒,小石头能使人摔跤。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学习。

钟不敲不响,人不学不灵。

泉水挑不完,知识学不尽。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吃一堑,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失败是成功之母(中国)。

需要是发明之母(日本)。

勤勉是好运之母,经历是才智之母,记忆是知识之母(英国)。 有关团结友爱的名句: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人合心,马合套。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上下同欲则胜。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

团结就是力量。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人心齐,泰山移。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车有车道,马有马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三峡谚语}.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词语: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和名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su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把握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今朝有事今朝做,莫等忙事待明天。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和名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歇后语{三峡谚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三峡谚语}.

报晓的公鸡——叫得早。

半天云里打灯笼——高明。

扁担挑灯笼——两头明。

白菜长心——老了。

八十老太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猪八戒戴花——越多越丑。

猪八戒摔镜子——怕露丑。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戴耳环——自以为美。

猪八戒吃猪蹄——自残骨肉。

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猪八戒成不了仙——坏在嘴上。

猴子爬竹竿——上串下跳。

猴子耍把戏——老一套。

猴子骑马——一跃而上。

猴子看果园——监守自盗。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猴子吃核桃——全砸了。 猴子拿棒槌——胡抡。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猴子衔(Xiàn)烟斗——翻白眼。 猴子捞月亮——空欢喜一场。 猴子上凉亭——丑鬼耍风流。 牛身上拔根毛——不在乎。 牛皮袄子反穿——逮虱子走弯路。 牛角尖对牛角尖——对奸(尖)。 牛屁股后的苍蝇——一哄而散。 牛粪堆上的蘑菇——好看不好吃。 牛鼻子上的跳蚤——自高自大。 骑马过闹市——岂有此理。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马背包袱——全在马身上。 骑马上天上——回头见高低。

骑马时间少,擦镫时间多——本末倒置。 狗咬吕洞宾——不知好人心。 狗啃尿盆——满嘴臭瓷(词)儿。 狗吃猪食——乱插嘴。 狗抓刺猬——无处下手。 猫不吃鱼——假充斯文。 猫抓老鼠——神传手艺。 猫钻狗洞——容易通过。 猫教老虎——留一手。 猫逮老虎——靠本事吃饭。 猫捉老鼠狗看门——各守本分。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虎身上的虱子——谁敢惹。 老虎吃肉——亲自下山。 老虎不吃人——恶名在外。 老虎头上拍苍蝇——好大的胆子。 毒蛇吐芯——出口伤人。

毒蛇的舌头——独(毒)出心(芯)裁。

毒蛇钻竹筒——一条路。 毒蛇钻竹筒——自寻死路。 毒蛇吞大象——好大的胃口。 毒蛇的牙齿——全是毒。 啄木鸟治树——嘴上功夫。 啄木鸟找食——全凭一张嘴。 啄木鸟修房子——斗嘴劲。 啄木鸟上供桌——大显花屁股。 啄木鸟下油锅——嘴硬骨头酥。 啄木鸟翻跟头——卖弄花屁股。

三峡谚语篇四

与地理有关的 谚语或诗歌

与地理有关的 谚语或诗歌

1、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降水较多,为我国华南地区或长江中下游地区。 2、“黄梅时节家家雨”,梅雨季节,位于江淮地区 3、“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地种植麦子,为华北地区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昼夜温差大,为西北地区,一般指新疆。

5、:“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说明该地为秦岭, 6、“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 跟瑞雪兆丰年是一样的意思。 一个是因为雪把害虫给冻死了,还有一个就是因为松软的雪中间有空气,这不流通的空气可以起到保温效果

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温带大陆性气候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快行冷锋的影响

9、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垂直地带性

1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准静止锋的影响 12、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地球公转 13、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地壳变动 1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季节性 1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相变化 16、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水循环

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三峡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 19、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从长江三峡逆流而上,怎么能到得了襄阳,然后到洛阳呢?

2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地域性 21、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地域性

2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水循环

23、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地壳变动 2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2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26、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波浪的侵蚀作用

2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2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迎风坡易形成降水 2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草原的景象

3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当时的条件下,东吴的船是怎么样到的岷江上游的呢?

3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生物循环

3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冬季风的影响

3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夏季风),到达不了我国的西北地区。

34、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3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沙漠景观

36、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景观 3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梅雨天气

38、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39、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交通运输条件对商业的影响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自转

40、“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长江的下游

4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个时节是我国的春末夏初。这种雨属于锋面雨,属于准静止锋

4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去的河套平原 4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江西庐山 44、“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形容桂林山水

4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7、“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横断山的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 4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四川盆地

4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垂直地带性(平原与山地的气候差异) 5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丘陵,山环水绕,地形复杂。 51、“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青藏高原过去交通的困难 5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瀑布是庐山瀑布 5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江苏省 54、“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的气候特征 55、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海的是勃海。 5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赤道地区。 58、“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反映了我国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59、“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表示四季更替,年年往复。 60、“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6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黎花开”描绘的是大雪天气现象

62、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四川北部的大巴山区,因水汽含量大,秋季日温差大,晚上气温下降,水汽凝结而形成降雨。 63、“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描述了贵州地区雨天多晴天少的天气特点,同时反映出了贵州高原崎岖不平的喀斯特地貌形态。 64、“天上无飞鸟,地下无水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生动描述了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戈壁景观。 65、“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描写我国北方冬季冰天雪地,江河封冻的景观特点。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此诗句揭示了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适用于赤道地区,由此可计算出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为:40000千米÷24小时≈1670千米/小时(八万里即四万千米)。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40000千米÷360°≈111千米/l°。赤道是地球的一个大圆,因此地球上的大圆每1弧线的长度约为111千米(球的大圆是指通过球心的截面与球面的相交线)。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由此可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11.“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冬至》)

“冬至阳升”这个纯科学结论通过艺术家天才的转换,巧妙地写进诗中。这句诗意境美丽、观点科学,非常难得。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地球的最南界线��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直射点以北各地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逐渐变小,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即“冬至阳升”。 12.“过了冬,长一葱”

此谚语的意思是:过了冬至日,白昼就长一点点了,即冬至日后,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

13.“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傅玄《歌》)

这句诗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密切关系。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高度小,影子长;随着太阳高度的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小,正午即“日中”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影子长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对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来说,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则在正北方,即“日中万影正”;以后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影子偏离了正北方向。 14.“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

此句诗意在说明四季运转是一种必然趋势,万物兴衰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不能挥鞭命令停止。由于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指向不变,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16.此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浅薄、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其实,“不知天多高,地多厚”

“天多高”可以理解为大气层的高度,为2000~3000千米;“地多厚”可理解为地球的半径,平均为6371千米。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眠》)

此句诗具体说明了夜间的风雨等大气状况及其变化,因而描述的是天气特征。21.“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毛泽东《登庐山》)

此诗句说明夏季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夏天,登上庐山,面向太平洋(即“冷眼向洋”),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迎面吹来,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即“热风吹雨”)。 24.“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三峡谚语}.

此句说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在对流层里,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在高空,由于距离地面远,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在海拔高的地区(如青藏高原),由于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气温低。 28.“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日本民歌《北国之春》) 东亚的冬季风比夏季风强;南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强,这是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不同点之一。日本的春天到了,夏季风就来了,夏季风是偏南风,这是肯定的,关键是作者对夏季风势力比冬季风弱小的特点把握得非常准确,用“微微”二字刻画得入木三分。 30.“淮海多夏雨”(刘禹锡《五排·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此诗表现了淮河流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降水季节类型为夏雨型。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有冬雨型和年雨型。属夏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属冬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属年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4.“山前桃花山后雪”{三峡谚语}.

此句既能表示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同时又能说明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因而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3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两句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和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人间(九江市的平地)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二三十天。类似的诗句还有:“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横断山区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的真实写照。

36.“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句话描述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每到夏天,这里烈日炎炎,白天气温上升快,有时高达摄氏四、五十度,当地人说:“沙窝煮鸡蛋,石头好烙饼”。但夜晚气温又急剧下降,辛勤的农民甚至不得不生起火炉取暖,围着火炉,品尝刚摘下来的西瓜。 41.“一年有四季,全年备寒装。”

此民谣生动地反映了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特征。

45.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有“火州”之称。吐鲁番盆地夏“火州。

季特别炎热的原因:一是地势低洼闭塞,不易散热。二是干燥,这里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地面有戈壁沙漠,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几乎全部被地面吸收。

49.“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

新疆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属于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雨水稀少。但这里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很大。九月的轮台,狂风在夜间呼啸着,飞沙走石,风力作用十分强烈。西北地区冬季风风力强劲,这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是我国西北地区一句谚语,这句谚语主要反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大、风力作用显著的自然特征。

99. “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里”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国。主要的农产品除羊毛外,还有牛肉和小麦等;主要的矿产品有煤和铁矿石等,我国每年也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

102. “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本组俗语体现了交通运输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0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 114. “农村包围城市”“孔雀东南飞”

以上两句能反映出我国人口迁移的状况。现在我国人口主要由农村涌往城市,这叫做“农村包围城市”;从内地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这叫“孔雀东南飞”。

三峡谚语篇五

地理诗词谚语俗语

1、诗词与地理

2、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市的气候特征。

4、“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秦岭地区地理景色的写照。

5、、“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云贵高原的地形气候特点写照。

诗词与地理

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这些诗句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正确地理解地理规律、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大有帮助。现本人从浩瀚的诗名中摘选其冰山一角作以分类说明如下:

一、描述名山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

二、描述河流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三峡谚语}.

三、描述湖泊的: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是说洞庭湖及其周围的地区山清水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四、描述交通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说四川一带交通不便。同外界很难有联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说当时的帆船是十分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说白帝城在江陵的上游,两者之间可以通航。

五、描述节气的:

“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这里的“露从今日白”:,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

六、描述天气、气候的: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人间四月菲芳尽,山寺桃花如盛开。”:说明了地势越高气温越低这一气温分布的规律。 “惟恐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一个人的生日伤感说说
下一篇:七下语文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17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