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 点击: 2014-01-22
有关目标与成功的励志小故事
有关目标与成功的励志小故事
1、目标的作用
美国耶鲁大学进行过一次跨度20年的跟踪调查。最早,这个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参加调查的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90%的学生回答说有。研究人员又问:“如果你们有了目标,那么,是否把它写下来呢?”这时,只有4%的学生回答说:“写下来了。” 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当年参加调查的学生们。结果发现,那些有目标并且用白纸黑字写下来的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另外的没有这样做的学生。他们创造的价值超过余下的96%的学生的总和。那么,那96%的学生今天在干什么呢?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人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帮助那4%的人在实现他们的理想
呢。
流沙河的《理想》诗是这样说的:“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目标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引导和动力保
障作用,不可不重视。
2、目标要明确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
有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便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
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
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3、大目标由小目标组成
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的故事。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当记者几次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时,山田本一总是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凭智慧战胜对手,取得胜利。人们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而对山田本一“凭智慧取胜”的回答,许多人疑而不信,总觉得他是在招摇夸张,故弄玄虚。然而十年后,人们终于从山田本一的自传中,验证了“凭智慧取胜”确实是他获得成功的经验所在。他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将比赛的路线仔细的勘察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寓„„这样一直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路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而轻松的跑完。起初,我并不
是这样做的,而是把目标一下子定在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就觉得疲惫不堪
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大的成功由小的目标铺垫而成。
4、目标决定成绩
一天,一位记者到建筑工地采访,分别问了三个建筑工人一个相同的问题。他问第一个建筑工人正在干什么活,那个工人头也不抬地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墙。”他问第二个建筑工人同样的问题,第二个建筑工人回答:“我正在盖房子。”记者又问第三个工人, 这次他得到的回答是:“我在为人们建造漂亮的家园。”记者觉得三个建筑工人的回答很有趣,就将其写
进了自己的报道。
若干年后,记者在整理过去的采访记录,突然看到了这三个回答,三个不同的回答让他产
生了强烈的欲望,想去看看这三个工人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等他找到这三个工人的时候,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当年的第一个建筑工人现在还是一个建筑工人,仍然象从前一样砌着他的墙;而在施工现在拿着图纸的设计师竟然是当年的第二个工人;至于第三个工人,记者没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他现在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前两
个工人正在为他工作。
一个人的目标直接决定了他将来的前途。
拿破仑说:“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有深刻的道理。
5、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罗斯福总统夫人在本宁顿学院读书的时候,打算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以补助生活。他的父亲为她引见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将军热情的接待了她,并认真地问:“想做哪一份工作?”
他回答说:“随便吧。”
将军神情严肃地对她说:“没有任何一类工作叫‘随便’。”
片刻之后,将军目光逼人,以长辈的口吻提醒她说:“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如果人生没有目标,就好比在黑暗中远征。人生要有一生的目标,一个时期的目标,一个
阶段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周的目标,一月的目标,一年的目标。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伟大的目标构成伟大的心灵,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没有远大的目标会使人失去动力!没有具体的目标会使人失去信心!”哲人的话是对心理学家结论的概括注解,所以,教师要十分注重帮助学生设计人生目标。
与文字有关的故事
我喜歡看書,我喜歡文字,對於文學對於書籍的初衷從未改變。進入了大學,我還在想我所選的專業對於文學的接觸少了的時候,看到蒼霞文學社在納新,就報名了。也就這樣進入蒼霞,認識了一群同樣對於文字感情深厚的人。對此總會有感激有幸相遇。 從小就特別喜歡看書,始于童話故事,我与書開始相伴。优秀的作家很多,喜歡且欽佩的作家也很多,他們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表達万千種生活,關於社會關於歷史關於生命。高考前我每天朗讀冰心奶奶的《生命》,生命就是奔騰的水!這給了我許多力量,對於文學深深感激。 最後祝福蒼霞文學社,祝願蒼霞越办越好!
与成功有关的小故事
与成功有关的小故事2008-07-18 09:09:43 原文地址: [查看原文]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睿智的老人,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请教。有一天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老人:“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老人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晴,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老人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这只小鸟的死活,就全看你的了!”
评:我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我坚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目标要明确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他们到达了目的地。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呢?”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二。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父亲又以相同问题问老三。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父亲高兴地点点头说:“答对了。”
评:目标不要太多也不要太远。想一想我们自己曾经的梦想和目标而今又实现了多少呢?相伴我们一生的其实就是一个个梦想的实现和破灭。有的人在破灭中成长,有的人在破灭中消亡。
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剩□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
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
评:可惜啊!一代贤相却不能为一代明君留下一个可以继承其事业的接班人,也不能把小人从君主身边隔离。所以外国有百年企业,中国却富不过三代。
上帝的评判西方国家流传着一个故事:三个商人死后见上帝时,讨论他们在尘世中的功绩。一个商人说:“尽管我经营的生意接近于倒闭,但我和我的家人并不在意,我们生活得非常快乐。”上帝听罢,给他打了50分。第二个商人说:“我很少有时间和家人呆在起,我只关心我的生意。你看,我死之前,是一个亿万富翁!”上帝听罢默不作声,也给他打了50分。这时,第三个商人开口了:“我在尘世时,虽然每天忙着赚钱,但我同时也尽力照顾我的家人,朋友们和我很谈得来,我们经常在钓鱼或打高尔夫球时,就谈成了一笔生意。活着的时候,人生多么有意思啊!”上帝听他讲完,立刻给他打了满分。
评:我们所受的教育似乎在告诉我们为了成功可以放弃一切,却没有告诉我们,成功是为了什么,为了谁?不要把成功定义的太狭隘,我们曾经是政治狂热,如今是金钱至上。
爱若和布若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用人不公平。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布若先生,”总经理说:“请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布若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布若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价格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上。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吧,你可以看看爱若是怎么做的。”
说完叫来爱若对他说:“爱若先生,请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爱若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将弄几筐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可能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总经理看了一眼红了脸的布若,说:“请他进来。”爱若由于比布若多想了几步,于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
评:成功其实也很简单,不要轻视小事,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堆积成的。比别人想的多一点,远一点。
那些与教育有关的故事
那些与教育有关的故事
[Return]
各位老师、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在今天这个场合,我能有机会与各位交流和分享我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经历的故事。
当然,在今天这个场合,这些故事并不是在说成功和经验,而是我们都曾经走过那些岁月,走过那些故事,我起个话头,我们就会触动同一段心绪,就有共同语言了。原本下午的时间是用来休息和睡觉的,但咱们现在不睡觉,我就不能让大家把时间浪费了,我必须得足够用心来准备这些故事。
我们都是教育同行,大家都在认真做工作,都在认真研究这些事情,所以一路走过来,肯定有不少思考。思考就会有积淀,就会有升华,可是突然有一天,我们会突然抬了一下头:什么是教育啊?哪些事情是教育的事呢?
我在准备这份讲稿的时候,就在题目上费了不少心思。每一位认真做老师的,肯定都经历了不计其数的故事,于是我想用“我们从那些故事里走过”作为标题,可是“走过”这个词让人不放心,好像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感觉,那不是咱们老师的真实形像。走过的故事虽然走过了,叶子也还在那里是一片叶子,可是谁能说那些叶子没有在心里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呢?但如果真的去寻找那痕迹,就处处都是痕迹,心底里、目光里,都是自己曾经与学生在一起的影子:人世间、时光里细细碎碎、簇簇拥拥的事,或叱咤风云、或安安静静,无非都是与教育有关的事,“教育即生活”。以前有人说“不把工作带回家”,也有人说保证教师工作不超过8小时,也有人说“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可是认真的教师里,有几位把教育和生活分清楚了呢?后来发现“教育即生活”竟然是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的,我惊愕了一下,陶行知是他的学生,因为我一直崇拜他俩,就小心的把标题改成了“那些与教育有关的故事”。这么说会让人联想一首流行歌曲“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不庄重了,但有它的深意,我亲见或未曾亲见,承蒙教诲,或无缘相识的前辈、敬佩的同行,他们,我,和我们,都已经把生命里最好的“风花雪月”,捧给了“那些与教育有关的故事”。转眼间时光飞逝,今年虚度四十有二,已经站在讲台上20年了。
我来自和平街一中,1996年参加工作,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工作了12年,2008年8月来到北京。其实真正成为北京教育战线上的一员,是2010年4月的事情了,这之前,体验了近两年北漂生活。期间所经历的各种波折,我体会到了,我相信大家也都懂的。所以也有朋友对我说,小梅你完全可以把你所经历的故事写成一本书。我觉得确实是个好主意,但是,我却总在意识里存在这样一个想法,一般的人,特别是咱们做教师的,似乎还不能早早给自己写回忆录,写自传什么的。因为一旦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就说明我们已经开始不喜欢自己了,觉得自己老了,觉得舞台的幕布要拉上了,然后就会不再自信,不再“自恋”。相应的“职业倦怠”也跟着“魔鬼”一样的出现了。
我们当老师的,肯定经常会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各路精英、各路豪杰,你一个中学老师,既不是学术权威,也不是经济领袖,又操心,又劳神,有什么可“自恋”的?但是,我觉得,还真就是我们普通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者最值得“自恋”。为什么?过多冠冕堂皇的套话,我没必要说,我得尊重您目前的感受,我就说一个词,“实在”。于国民素质提高的诸多努力,只有我们的工作,最实在。
一、与“传道”有关的故事[Return]
1、我们自己还能有多少故事?实际上,我从地方到北京,以前没有接触过我们这样的学生,再者12年的工作里也没有认真琢磨过班级管理,以前的所谓班主任工作,其实就是“看堆儿”,至于教育思想和管理艺术,那是心里没底儿的感受。
2009年我带的是我们学校1班班主任。由于缺乏对本地学生的了解,而且这个班级是学校的实验班,所以基本上高一的一年时间里,是我熟悉学生的过程,对于班级的总体设计、指挥、策划,差不多就是没有举措,因为既然是实验班,我心里就先有一个设想,学生的能力和集体自运行能力要远超过班主任的掌控,而如果班主任过分掌控,又可能挫伤班级的自运行能力。结果当然不是这样子的,而是差点儿没郁闷死我。
当时班级里有两个现象,一是男同学里有几个孩子,几乎天天在教室里“耍怪态”,引得周围女生们一阵一阵的尖叫和哄笑,然后他们获得一种“众星拱月”的满足感,结果当然是集体的无组织、无纪律;二是几个女同学总是东一堆儿、西一堆儿的交流日本的动漫文化,害得我起初也以为是什么先进文化,日夜苦修,看了不少的动漫评论和研究的文字,还加班加点的看了十几集视频,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发现里面不少的糟粕,但是明白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男生们也已经加入了“战团”。一个实验班,几乎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
我觉得和一是个非常互助的环境。当时领导和同事们也看到了我的无奈,偶尔校园里遇到,就指点几句,估计是担心我压力太大,没有采用正式谈话的方式来压迫我。要说压力,现在想一想,确实是有的。当时我原来的学校“死扣”住我的工作关系和人事关系不放,原来的校长放出话来说,我能培养你,我就能毁了你,于是把我的一切关系全部冻结。这事儿我是比较理解的,我从来也没有怪罪过他,因为团队中有人离开,就意味着动摇军心,就意味着影响战斗力。实际我至今挺佩服他的,不仅是因为这位校长确实差点儿没把我毁了,还因为他作为一个校长,在几年时间里,把我原来所在的地方的那所学校由糟糕的社会声誉变成全市前三名的优秀学校。所以我们偶然在家乡遇到,彼此都没有任何心存芥蒂,相谈甚欢。
但是这是后来的事情。在这种背景里的“实验班”无法让我“相谈甚欢”。一个人的漂泊处处显得落寞。运作一个几十人的组织,并企图去扭转自由而散漫的班级文化,谈何容易?我有熬夜的习惯,但是那段时间的夜晚是不需要“熬”的,压根你就睡不着,暗夜里的灯光显得格外遥远,喧嚣的车流声排山倒海一样的振荡着大脑皮层,我就那么黑着灯坐在宿舍里纷乱的回想遇到这帮“坏蛋”的一事一情、一点一滴。我觉得人和人的相遇真是一件神奇的事儿,全地球60多亿人口,向大海里滴一滴墨水,会有哪条鱼染在身上?再者全国各地数十万的教师,数百万的学生,不偏不正的、不早不晚的,淘气也好,听话也好,气愤也好,快乐也好,就这个时间、这个坐标,一帮“坏蛋”就偶遇了。所以很多事情没法去解释,当然能解释的就不叫“偶遇”。同样地,我是怎样破解的那段困难时期,实现了师生彼此的适应,一样的无法解释。或许是学生到高二、高三了,长大了,懂事儿了。有几个孩子特别有组织能力,她们也是班干部队伍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经常性的谈话和聊天,促使我们思考和进行班级文化的改造,并最终形成了饶有趣味的小组制管理。有个孩子喧闹、有脾气,但在我这里,还算能够比较懂事。她和她的父母吵架,甚至用非常难听的话训斥父母,当然她的父母对学校、对我从来不友善。其实这些事情都可以理解,一个孩子的成长,往往极大地取决于他
周围的“环境”和“氛围”。我并不以为这些孩子的冲突性是指向于老师们,毕竟没有哪个老师亏欠了哪个学生。不知道在多少次谈话和聊天里,她的态度和内心有所转化。有一段时间这孩子在课桌上摆满了各种纸币,说是要折叠什么东西,上课也在“赶工”,谁说也不听,必须完了工期再学习。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些谈话有效了,总之是有个半成品,一直到毕业,也没有完成。还有一个黑胖魁梧的男同学,种种违纪,种种影响班级,多少次谈话和家访也没见到效果,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自我约束能力。不但我要愁死了,科任老师们几乎人人都不喜欢他。后来在多少次谈话,多少次接触里,也算能尽量管住自己,不再惹事生非了。后来这个班级,27个正式生里,有25人进入了一本。
前一段时间流行过一本书,《自由在高处》,说着“自由和自救”的事,开篇自序写着“因为无力,所以执著”,刚开始以为是在宣扬“人生苦短、逆来顺受”,读过之后才知道竟然是“灵魂自由、你要开窍”的好书。我们为什么难于在自己的信仰中执著?我想那是因为我们认识上的“站位”,太低了,没有认识到那个高度,所以做着班级管理的事情,遇到困难就退却了,遇到烦恼就没法解开了。我们今天还在做着有关于教育的事,可是,会不会在未来的一天,因为我们自己的修养与积淀的缺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呢?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持续学习的原因吧?[Return]
2、“身教重于言传”的故事。不仅仅对于我们的教育对象,对于我们自己,我始终认为,一些我们认为不好的事情,控制自己不去做的意识,每个人都有,但是之所以后来把不好的事情做了,是因为在这些事情上,没控制好,迈出了第一步。
今天这个社会一点不缺乏各种理念和理论,无论“大家、小家”、“大师、小师”,真真假假的都能搞出一套理论来。所以呢,我们今天本来也是讲故事,不搞理论,因为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不是您的错,是我没准备好。
说是有一个犯人被执行枪决,可是子弹全是假货,然后打第一枪,结果子弹没打出去,第二枪又打,又没打出去,然后第三枪、第四枪„„犯人后来哭了,“大哥,你掐死我吧,你这也太吓人了。”
咱们做教育也一样,信息社会,我们那点儿可怜的理念、包括所谓管理智慧、协调策略,谁都知道,子弹打没打出去,谁都能看见,最终有成效的事情,仍然要落到“实干”上去,何况“管班”时我们还不能吓唬。这就是我主张班级管理要“身教”重于“言传”,“说”的效果,远远低于“做”。
我从2008年到和一至今,包括期间有一年没有做班主任,我没有请过一次病假,每天都严格要求自己早7点前到达班级,如果晨读时间是空闲的,我会把介绍给学生的格言、妙语、文章、故事、图片、视频等放映在投影上,然后找出自己的书籍,坐在班级里看书。而在2012年高三,我更是整整一个学年,一直陪着几个家近的学生天天在教室学习到晚9点。2015年送走的高三也是这样,最后的一个月里,一直等到所有的学生离开教室,再从教室里拿走我自己的东西。我可以把这些事情放在办公室里进行,但是在教室里这么做,我就是要给学生一个示范,一个氛围,一种意识:教室是做什么的?是学习的场所,是静心的场所。有些学生在教室里打闹,有的在课堂里睡觉,说到底,他缺乏对教室这个场所的敬畏和尊重。我有幸参观过牛津大学Bodleian图书馆,里面坐满了读书的人,还有负责接待参观的讲解员,但是里面静得似乎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这样子一段时间积累下来,我的班级很少有人在教室里胡闹,特别是自习课的时候,基本没有胡闹的。2015届的高三班级,我刚刚接手的时候,学生上课说话、吃东西,
晨读迟到,不做作业,考试抄袭等现象比较普遍,班级成绩在年级7个理科班里倒数第一,总成绩能够达到年级平均分以上的学生只有3个。就这样一个班级,还有两个惹不得、碰不得的“闹心”学生。几乎天天会犯上课吵闹、抄袭作业,或者逃值日等小毛病,批评时却又极力狡辩,或者伺机寻找我与他谈话的词语准确、逻辑关系等,与家长沟通,不过就是一幕幕相似的剧情,在演员表上多写几行而已:只与学生沟通,我是“以一敌二”;与家长沟通,我是“以一敌六”。
接手班级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希望孩子们静下来,静下来就是要看看大家每天都使用了多少有效时间。班级里的一切事情都要记时间,每个人发一个小本子记着,我也有一本,专门记录班级里面的一切事情的发生时间、延续时间和结束时间,然后和小组自我管理“挂钩”。每当晨读,我都尽量第一个到达班级,后来的学生进入教室,基本都能立即进入自习状态。经过一年半的坚持,到高三上学期期末的时候,班级总成绩已经到达年级第三了,也形成了以安静学习为主要风格的“气场”。高考之前,总有个别学生外出学习或找家教辅导,但我的班级,除了一名学生由于特殊原因外出学习,其他学生全部在学校坚持到6月6日上午11点,6月7日就是高考时间了。[Return]
3、“一念之慈,万物皆善”。学生能够一直安静学习到高考前一天,有什么奇怪的吗?是的,这很让人奇怪。因为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于年级120名学生中的前80名之后。
2012年起的高一,我开始担任年级组长。如何营造班级之间学生的竞争氛围,使学生参与到提升班级文化建设中来,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原来的年级组班级编制是一个实验班和四个平行班,班额差不多均等。但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实验班中的懒惰不上进的孩子,即使已经在表现上下降了,但他仍然是实验班的人,因为他没有短期目标,高考却又离他有两年的时间;而平行班的表现优秀的学生,仍然只能在平行班“鹤立鸡群”,没有机会冲杀更具有挑战性的战场。不但如此,实验班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自己的班级定位在高一层次,而平行班的老师,则定位自己的学生为“细嚼慢咽”。举行活动,或者成绩比对,不同班级的学生不由自主列举自身所处环境的不同,从而避谈主观的进取力量。
如果是治疗感冒,受了风寒和闷热焐出来的就要吃不同的药。最有针对性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最有匹配性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但是,说服家长和学生认清形势,认清自己,是最困难的事情。因为有些家长宁可自己的孩子在实验班里痛苦,也不愿意接受孩子在低一层次的班级里得到最多的关心,因为那“丢面子”、“受刺激”。所以,我把说服家长和学生明白“匹配”列为高一一年的重点工作。因为学校原来没有搞过分层次管理、分层次教学和分层次辅导、分层次定位到班级编制的做法,于是,我在年级先是把学生分成了三批,分别召开座谈会,讨论分层次的事情;又分别召开家长座谈会,仍然讨论这个问题。后来,在分层次分班之前,召集全年级家长投意见票,全部167位家长,只有一位家长弃权,一位家长不表态,余下全部家长支持分层次管理。今年2015年我们的新一届高一,教师团队基本没有过大调整,轻车熟路,继续年级分层次管理特色,全年级172名学生、172位家长,全数支持,目前文理分科完毕,正在等待进行分层管理实施。
2015级的高三,分层次分班之后的班级,A层班级班额达到40人,这既有利于学习氛围的稳固性,也保证了未来高考升学的挑战;B层班级班额则减少到不足30人,兑现了我向家长承诺的“手把手”的教学,“面对面”的关注,“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形成了年级组的“大年级、小班级”的管理格局。
但是,痛苦来自两个方面。
B层次家长跟我沟通,梅老师,你们这样分班,我们虽然支持。但是,我们那孩子基础差,自制力差,还能考哪啊?别给我惹事儿就行了。他在B层次班里,还哪有“心气儿”了?我觉得我们那孩子是不行了,他自己也认为自己不行了。
教B层班级的老师也经常跟我讲,组长,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基础这么弱的学生。我就和老师们说,我们之所以要把弱的学生,以这么小的班额分化出来,就是要保证100%的培养,一个也不放弃,既是给家长一个交待,也是对我们的学生负责任。
后来,我在班科任、家长、学生三方联席会上,经常跟老师和家长说,我们教B层班级的老师,抚育B层班级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抱定一个信仰,就是“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其实,如果真的追究下去,人生真的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一个执著信仰的过程,教育和教学、与之相关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呢?有时候我们看到党员同事们默默做自己的工作,或者急人所急、难人所难。确实,如果只是做指定的工作,摊派的工作,那么不会那么多困难,不会有那么多煎熬,但是,我觉得做事情,首先还是一个修养和锻炼的过程,我们的站位高远,也许我们的心态和视野就会不同,做事情的出发点也会变得不同。不容易改变大环境,那就先改变我们自己,不能改变大环境,那就先从我们身边的小环境做起,进而影响到我们身边的大环境。有郁闷,有纠结,但都是一时的,坚持下去,总会使一切都好起来。教A层班级肯定有成就感,肯定很快乐,但B层班级由谁来挑起重担?我们挑起来了,我们就为年级的提升层次做出了贡献,就为提高学校整体的社会声誉做出了贡献,把难度最大的“骨头”啃下来,就是我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就是我们给群众做出了表率。同样,理解学生,理解家长,从“慈”和“善”出发考虑教育的事情,也是信仰的组成部分。看起来有些东西“虚浮”而不具体,但是工作做到位了,很多事情也就具体了。
班级里有个孩子,任何老师的任何管理都会产生冲突,勾引外校和社会人员在放学的时候拦路打架,过后我去调查情况时,回答只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外校的学生已经“招供”他了,仍然说不知道,没参与。问得急了,就脏话、社会话都跑出来了。他的家里开着一个小公司,他父亲就用他儿子的名字命名了公司,父母说儿子学习不学习没什么影响,而且他身体还不太好,以后毕业了,就继承家里的产业。但是,这和是否遵守校规校纪没有必然联系啊。学校教育就是这样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面前,学校教育的力量确实不太大。
后来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把一个校园里的井盖踩翻了,擦伤了手臂,我们处理了安全工作的同时,这孩子就回班上课了。实际情况也是没什么大的问题,而且孩子也说没必要去医院了。但是家长不干了,吵吵闹闹冲来学校,一定要校长给个说法,而那天校长恰好不在学校。于是硬拉着孩子到医院去检查,并口气尖利地“咣、咣、咣”踩着井盖,不停地叫着“这怎么就能翻?这怎么就能翻?”后来检查费用一共137元多。
几乎每节课堂,这个孩子都在不停地说话,有用的,没用的,害得老师总要组织课堂纪律。一节课下来,老师们都虚脱了一样,我跟老师们开玩笑说,那不是身体累的,而是“虐心”的结果。但是咱们教B层班级的老师,就是用“虐心”达到“修心”的境界。教师先有一颗善心,然后还要修行“心性”,慈悲为怀,才能感化他。因此,我在前面才说,这样的一个组成成分的班级,能够安静学习到高考之前的一天,岂不是相当奇怪!就是这样一些学生组成的班级,最后高考
关于谦虚礼让的小故事
(故事一)
在一个美丽的山村里,有两只势不两立的山羊。一天,天气很好,大家都出来晒太阳,两只山羊也溜达到小河的独木桥上。独木桥非常窄,每次只能容一只山羊过去。恰好两只山羊在独木桥上相遇,真是冤家路窄。
一只山羊说:“别挡道,我要过桥。”
另一只山羊不甘示弱地回答:“你没说错吧!凭什么让我给你让道!你以为你是谁啊?总爱摆臭架子的家伙。”
一只山羊又说:“赶快走开,是我先上桥的。真没有礼貌!”
另一只又答到:“什么,说我没礼貌?那你呢,一个还没长满牙的毛孩子竟然让我给你让道,想什么呢,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你一句,我一句,两只山羊互不相让,谁也不肯让一步,最后争得脸红脖子粗。
此时两只山羊都急了,也不管独木桥有多窄,也不在乎桥下的河水有多急,冲过去把脑门结结实实地顶在了一起,羊角对着羊角,腿用力支撑在独木桥上,开始了一场空前的激战„„
但是,没过多久,桥上安静下来,山羊不见了。原来,独木桥很湿,两只冲昏头脑的小山羊,只顾打架,不小心一滑,一齐掉进河里了。
小朋友,只要一只山羊谦让一下,问题就解决了。他们谁也不肯让步,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最终弄得两败俱伤。人与人之间,只要相互谦让一下,宽容一分,大家就可以和睦相处,快乐幸福。
(故事二)
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德国文学史上的泰斗,他的许多诗歌在当时就广为人们所传颂。但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也有人对他和他的作品怀有成见。 一天,他在魏玛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人行道上,迎面遇见一位对他的作品提过尖锐的、带有挖苦性批评的批评家。两人面对面地停住,那位批评家蛮横地喊道:“我从来也不给蠢货让路。”歌德则说:“而我正相反!”说着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顿时,那位批评家满脸通红,无言以对,羞得无地自容。
德对那位寻衅污辱他的批评家,不仅表现出豁达的情操和高雅的风度,而且只用一句话就对他进行了妙巧的还击。
批评家用了一个混合关系的三段论,
即大前提~~~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
小前提~~~你是蠢贷;
结论~~~所以,我不能给你让路。
他只说出推理的大前提,小前提隐而不说,以不让路的事实来表明他的结论。 歌德的推理是:
“而我正相反”,即凡是蠢货都给他让路;
你是蠢货;
所以,我给你让路。
歌德也只是说出了大前提,以让路的行动表明结论,省略的小前提则是~~~你是蠢货。
与教育策略相关的小故事
与教育策略相关的小故事,后面补充的绿色字部分是我的一些心得和建议。
卖鸡蛋与皮革马利翁效应
有两家卖粥的小店,左边这个和右边那个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进人出的。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这个总是比右边那个多出了百十元来。天天如此。
于是,我走进了右边那个粥店。服务小姐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不加鸡蛋?”我说加。于是她给我加了一个鸡蛋。
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要问一句:“加不加鸡蛋?”也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
我又走进左边那个小店。服务小姐同样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我笑了,说:“加一个。”
再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又问一句:“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就要求加两个,不爱吃的就要求加一个。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
一天下来,左边这个小店就要比右边那个多卖出很多个鸡蛋。
之所以把这个故事放在最靠前的位置,是因为这是我使用最多,也最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其精髓是,用你最强烈的期待,让对方感知,甚至直接把你的期待说成一个既定事实,那么,受教育者会不知不觉地按照你期待的轨迹发展。也就是说,你希望受教育者怎么样,你就说他已经怎么样了。 教育学中,把这个规律称作皮革马利翁效应。{与让有关的故事}.{与让有关的故事}.
是说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这个原理来自一个典故,讲的是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
教育学教家罗森塔尔要进行过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以文中服务员的做法为例:
她的期待是——加蛋。{与让有关的故事}.
她的做法是,在思想上认定顾客已经同意加蛋,所以,用充满自信的口气询问出来——你要加几个鸡蛋?
此时,可供顾客选择的答案就变成了,加一个还是加两个?
依次类推,当你期待你的孩子怎样的时候,你不妨在某个场合,用你的语言包括神情把这个期待说成事实。那种强烈的期待所能够产生的冲击力会使孩子不由自主地按照这个“令人骄傲”的事实发展下去,直到期待真的变成了事实。
例如,你希望孩子博览群书,那么你可以在他比较在乎的某个人(比如疼他的叔叔舅舅或伙伴的母亲或者学校的老师)面前信口称赞:成绩名次我都不是特别在意,关键是这孩子自己知道看书,而且很杂,什么书都看,所以,我挺满意的,而且这样看书将来肯定有后劲儿,我有把握,不着急。
注意,这种称赞最好不是面对面的,越多的人知道越好,孩子是很简单的,人们的“啧啧称叹”(大部分人都会这样做的,哪怕只是礼貌)很容易让他产生动力,于是,他就真的爱上了阅读。
这么多年,我这一招屡试不爽,愿意在此和大家分享。
土拨鼠哪去了{与让有关的故事}.
有一位老师给为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赶着一只土拨鼠,土拨鼠突然钻进了一个树洞。这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几秒钟后,从树洞里跳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 前跑,后来爬上了一棵大树。在树枝上,兔子仓皇之中没站稳,摔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脱离了危险。
故事讲完以后,老师问学生们:“这个故事中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们有的说:“兔子怎么会爬树呢。”还有的说:“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呀。”“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学生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里去了?”
当然这是个寓言,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在火车即将开动的瞬间,一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匆匆赶来,却只能目送朋友踏上列车,他开始哈哈大笑。旁边的人好奇地询问,你没来得及送朋友,怎么还如此高兴?这个人好不容易止住笑声:你不知道,要出门的是我,他只是来送站的。
显然,这两个人都像听故事的孩子一样,忘记了最初的动机、初衷和出发点。{与让有关的故事}.
我要说,这一讲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教育问题,刚才提到的现象在很多孩子身上其实都在发生。最鲜明的一个例子莫过于做作业时的纠结。
要写作业了,才想起铅笔忘了削,于是去找小刀,找到了小刀,却发现笔袋里的涂改液不见了,于是,去翻书包找涂改液,却又发现书包里借的漫画书还没看完,于是,拿起漫画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是孩子的通病,我们大可不必过于烦恼,如果孩子都听话懂事,我们才应该感到悲哀。因为那说明孩子根本就不需要我们了。
解决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只是一个习惯养成的问题。管理学中一个技术我们可以借鉴: 协助(注意是协助)孩子把放学回家后的时间规划好,把所有的事情分成四部分——重要而紧急的,如完成学校的作业;重要而不紧急,如每天规定的学习计划,如每天都要阅读的英语优美短文;紧急而不重要的,如削铅笔;最后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如读一本无聊的漫画(这个问题还要辩证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将他们分列于四个象限之中,要求孩子(这个时候他们还是听话的,因为,制定规划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本能倾向,只要你的方式不是刻板的命令,而是自己就表现出浓郁的兴趣)顺次完成。坚持一个月左右,做事的条理性就告养成。并且足可受益终生。
如此,我们简直可说是功德无量了。
这是卡耐基成功之道丛书中“黄金效率”法则。
此外,这个故事也适用于那些舍本逐末的家长。学有所获是我们最开始寻找的土拨鼠,可总是有家长考虑的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在第二排还是第三排?椅子舒不舒服?另一个教室老师声音是不是太大了?下楼去上厕所是否方便?
其实这些东西真的是一些无所谓的因素,只要孩子精力集中于学习,他们就不会丢失自己的土拨鼠。反倒是斤斤计较于此的人,很难专注地去做好一件事。
第三部分——拓展阅读
伦敦1933
德雷克西卡【英】
这个时候,大本钟似乎也变得奄奄一息,琳达觉得有点头晕,转了大半个伦敦,竟然没有一个雇主要自己,这简直要命,大不列颠到底怎么了?难道报纸上说的都是真的,从美国扩散来的金融风暴将继续摧残整个世界,没有谁可以幸免于难。
琳达其实早已动摇了,她真想告诉丈夫,不想再找了,从1929年开始,伦敦已经沉寂了三年多,几条主街道都没几个行人,一个女人能坚持到现在还没有躲在家里领政府救济金,所有的朋友同事都为她感到骄傲。可丈夫不这么认为,这几年来,他拼命地督促琳达出去工作,并一再告诫,这不仅仅是为了这个家,更是为了英国。
丈夫名叫哈尔斯,出生于贵族家庭,可惜却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幸运的是,无论这几年的伦敦多么萧条,无论有多少人因为大洋彼岸的刮来的金融风暴而失业,他总是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游刃有余,虽然收入不高,但却是家里不折不扣的顶梁柱。
晚上,一脸疲惫的琳达终于忍不住开口:“明天不出去了,连20英镑这么廉价都不要,除非出去做义务工了。”
哈尔斯沉默,好一阵才招呼三个孩子过来晚餐,对于琳达的话,他没有作出任何反应。琳达有点生气,但看着桌面简单的几块三明治,又忍不住一阵叹息,丈夫也不容易,想想,自己好几个同事呆在家里也是痛苦不堪,便小声地再次询问丈夫意见。
第二天一大早,琳达再次出发,她必须去找工作,无论有多廉价。这是她与丈夫的约定,如果今天再找不到,他就支持琳达的抉择,呆在家里照顾孩子。而他自己则会尽力为这个家而努力。所以,为了这个约定,琳达很努力,她拼命地奔跑在伦敦的各大街头,只要看到开业的地方,即便没有招聘广告,她也会过去推荐自己,当然,结局总是一模一样,主人很抱歉地告诉她,不需要任何用工。
傍晚六点,伦敦下起了小雨,路灯也陆续亮了起来,为了省电,政府规定路灯隔两盏才亮一盏,所以琳达觉得有点冷、有点黑,这段时间,报纸上经常报道有抢劫案发生,似乎有好几起就是在这块地方。
但琳达是个好强的女人,她不想让丈夫觉得自己不够努力,所以,她决定走完这条街,估计到了尽头,大概八点左右,那时回去便不会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了。
可是,琳达怎么也没想到,在街尾的那家意大利面馆,她会看见丈夫,还好没有鲁莽地闯进去,那样子不知该有多么尴尬。因为丈夫一身白色制服,那是清洁工的标志。琳达怎么也没想到,原来丈夫早就已经失业,所谓还不错的工作,竟然是在这里为人家清洗地板,还有洗手间。
其实这样的情景还只是让琳达震惊,慌乱,而当她一个人急匆匆奔回家里,发现桌面那盘牛排下压着一张纸条,丈夫认真地给她留言:亲爱的琳达,找不到工作没关系,还有我,我会好好养着你。那一刻,琳达只觉得泪水刷刷地滴在牛排上,三年了,直到那一刻,她才真正明白丈夫付出了多少。
晚上十二点,孩子们早已睡着,丈夫还没有回来,琳达终于熬不住了,便在丈夫留下的纸条背面写道:亲爱的哈尔斯,伦敦的春天似乎就要到来,明天我将继续追逐我的梦想,为了这个家,也为了我们的祖国。然后轻轻地将纸条压在亲手冲的那杯牛奶下。
不设防的墙
马瑟肯派尔【德】
柏林墙又加高了,防护网一层又一层,克鲁茨慢悠悠地走过去,然后又绕回来,接着无奈地摇摇头,离开了警察的视野。
没有人发觉这个过程有什么不妥,只有克鲁茨自己知道,站在墙边的那个警察是好人,只要把写好的信放在离他不远处的那块石头下,第二天早上信便会送到东边去,然后再几经周折,转到它该到的地方,所以,他内心深处把这条十余米的墙叫做不设防的墙。
警察叫莱恩,听说是个左派分子,一直以来便主张推翻柏林墙,所以在柏林墙两侧的通信上,他总愿意帮助大家,尽管站岗的他总是一副刚正不阿。
大概有很多人对莱恩心怀着感激吧,就像克鲁茨一样,他每天都会向上帝祷告,莱恩一定不要出事,这可是联络东侧唯一的途径。但事情就是这样,越是担心,它便来得越快。
当然,克鲁茨并没有丝毫察觉,因为莱恩被抓之后,很快就被秘密转移了,他站岗的那个时段很快有新人替上,而新来的这位警察甚至解释说:“莱恩警官升迁了,真为他感到高兴!”所以,当半个月后,一群人突然冲进克鲁茨家,他还懵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群极其残忍的人,克鲁茨看到莱恩时,差点没能认出来,满脸的血早已干枯,头发散乱,一条腿分明已经断了,整个身体几乎已不成人形了。可让克鲁茨怎么也无法接受的是,他们这样对待莱恩的原因,竟然是无法解密他的信,这么多信件中,偏偏是他。
“为什么看起来信只是一片空白?到底采用了什么技术?”他们审讯克鲁茨,就在莱恩面前。可克鲁茨能回答什么呢?他根本就没有使用任何技术,他告诉对方,自己通过莱恩递送了一百多封信,每封信都是这样子的。
鬼才相信这样的解释,谁会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没有内容的信息,而且还不写发件人地址,要不是这半个月明察暗访,几乎让一条大鱼给漏掉了,对方已经拿起了刑拘,这些人最擅长的就是这个,一旁的莱恩便是证明。
“是真的,这些信是寄给我那在比萨里镇老母亲的,求你们了——”克鲁茨拼命解释,但对方却是一阵冷笑,“写给母亲的信便要空白吗?还是只有柏林墙那边的‘母亲’才能解密啊?”他们似乎已经认定了克鲁茨和莱恩合伙通敌,如果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是不可能停手的。
幸运的是,在最后关头,上帝终于来临,“不,不是的。”克鲁茨焦急地解释道:“因为我那老母亲根本就不认识字,我之所以每天都给她寄信,只是希望邮递员能够每天去看看她,也不至于出了事也没人知道。”
正是因为这个解释,不仅是克鲁茨,还有莱恩,以及其他几个寄了信的西德人,他们最后都安全地离开了那座血腥的地狱,直到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他们还集体被邀请参加了庆祝仪式,而克鲁茨还特别上台讲述了那段不设防的柏林墙,讲述了他写给母亲一百多封信的故事,并告诉所有德国人,亲情比政治更重要,它的基础叫自由。
收养一名敌人的孩子
克莱齐奥【法】
父亲疯了,萨维吉简直不知怎么跟妻子讲,祖国刚刚光复,父亲竟然要收养一个孤儿,而且是柏林的孤儿。作为一个法国人,虽然已经听到希特勒败亡的消息,但心中的那份仇恨却并未消逝,即便不能亲自杀敌,但至少也不能犯养虎为患得错误吧!
妻子果然反对,而且是几近悲愤地提出抗议,萨维吉理解妻子的心情,岳父岳母死于德军的刺刀,妻弟也在马奇若战役中光荣殉国,这是何等的国仇家恨。
萨维吉紧紧抱着妻子,安慰了好一阵才转身离开,他决定再跟父亲谈谈,即便真的要收养战争的孤儿,也绝不可以选择德国,更不可选择柏林。否则,好不容易建立的家定会分崩
离析。
然而,萨维吉怎么也没想到,父亲一句话也没说,便独个儿搬到镇外的一间小屋去住了,那意思很明确,必须收养那名德国孤儿,但为了儿子的幸福,他要独个儿走过他的晚年,尽管战后的小镇异常凄苦。
萨维吉曾多次去镇外,告诉父亲,自己已联系了科达斯城的国际孤儿院,孩子送过去可以绝对放心,但父亲却非常执拗,声言自己身子骨硬朗得很,他可以把孩子带大,他喜欢带着那个德国小女孩,那样子很幸福。
所有办法都用尽了,萨维吉觉得很失落,父亲对自己的爱,他是深有感触的,二十多年来,自己连看都没看过母亲一眼,只知道母亲死于战火。所以,从小到大,父亲为了他,连个伴都没找,再加上希特勒侵略,好几次差点被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