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国故事

快速阅读法  点击:   2013-03-06

BBC中国故事篇一

BBC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

中文名称:BBC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

BBC摄制的一部总结有史以来公认的50部纪录片杰作的片子。

毕加索的秘密]The Mystery of Picasso

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Henri-Georges Clouzot

出品:1956 法国

片长:78分钟

1956年夏天,法国着名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获得了毕加索的同意,拍摄了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影片忠实纪录了毕加索创作20余幅绘画作品的详细过程。影片采用黑白胶片拍摄,这使吸烟和手持画笔的毕加索显得更加神秘莫测。《华盛顿邮报》曾撰文惊叹——“不可思议!试想,你正与这样一位大师共处同一画室!”这也是我们大多数观众在看着部纪录片时的一个简单的共鸣。毕加索曾说过:“就我个人而言,一幅画乃是破坏的结果。”在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种破坏,这部电影在今天,恐怕是我们近距离接触这位大师最有效的途径了。更为邪门的是,在拍完这部纪录片后,毕加索将拍片过程中所画的20余幅画悉数毁弃,这使本片更显珍贵。本片获得第九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1984年法国政府甚至正式宣布,将这部影片纳入国家宝藏之列。

[三里冢] 1967-1972 (日本)

导演:小川绅介

片长:共6部,总长16小时

[三里冢]是日本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记录三里冢地区的农地被政府征收去兴建成田机场时,农民与政府抗争的经过。在日本,纪录片拍摄者基本上都站在反抗权力的立场,甚至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反抗的形式。小川绅介导演生前最后的谈话是这样的:“我不承认„国家‟这个名词,„国家‟这个名词是可以不要的。”

1967年三里冢地区开始要兴建机场,当地村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而与警察抗争,抵抗坚持了五年一直到1972年,这五年期间小川绅介带着剧组成员一直住在村里,他坚持“尽可能呆在现场”,通过时间的流变来展现示威斗争中真实动人的一面,当几年来一直抗争的农妇用铁链将自己和孩子锁在一起,面对警察面露坚毅之色时,它所表现出的震撼力量无法用语言描述,因此[三里冢]被称为“

达到了古典武士戏剧的水

平”。

[特写] Close-Up 1990 (伊朗)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片长:100分钟

形态:彩色

获得199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魁北克影评人协会奖

[特写]一片的问世缘于阿巴斯在报纸上看到萨布其假称自己是着名导演穆赫辛·马克马尔巴夫骗钱拍电影的报道,阿巴斯被这个青年对电影的爱所打动,就此案展开了纪录片式的跟踪调查,他采访了警察、阿汉卡赫全家及萨布齐恩本人,于是产生了这部影片。

“本片主要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尊重与承认的需要。”阿巴斯对拍摄[特写]的用意做了这样的解释。此片的拍摄手法颇有意思,采取了跟踪纪录的形式,在假想与现实之间讲故事,交迭着电影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自[特写]开始,导演沿用并发展了这一手法,有意识地模糊纪录与虚构之间的界限,拍出了几部闻名于世的作品,但[特写]仍然是阿巴斯本人最钟爱的影片之一。

[雨] The Rain 1928 (荷兰)

导演:尤里斯·伊文斯

片长:12分钟{BBC中国故事}.

形态:黑白无声{BBC中国故事}.

有“先锋电影诗人”之美誉的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20世纪的世界风云变幻几乎都在他的摄影机镜头里定格。1928年他用3个月在阿姆斯特丹市完成了充满诗意的短纪录片[雨],是“城市电影”中最富诗意的一部作品,伊文思用镜头捕捉了雨的性格和神韵,表现了阿姆斯特丹这座美丽城市在雨中的风貌。[雨]和[桥]以其深邃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被公认为欧洲先锋电影的代表作,是这个时期实验电影中最具持久生命力的纪录片。

[愚公移山] How Yukong Moved The Mountains 1976 (法国)

导演:尤里斯·伊文思

片长:763分钟

形态:彩色

从1938年的[四万万人民]开始,伊文思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愚公移山]是伊文思于70年代在

中国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为了拍摄这部影片,伊文思走遍了中国的土地,他先后到大庆、上海、南京、青岛、新疆等地。[愚公移山]共由12个部分组成,放映长度为12小时。整部纪录片涉及了当时中国的各个行业,如[手工艺人]表现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的继承和发展;[球的故事]纪录了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围绕一次学生向老师掷球的事件而进行的一场辩论;[上海第三药店]纪录了上海第三药店职工的服务精神,与顾客的关系以及召开服务质量检查座谈会的情况。拍摄[愚公移山]的过程中,伊文思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陷入了一个理想乌托邦式的中国,一切都有人为安排,为了避开政治旋涡,伊文思只能选择日常生活的普通人,尝试着剥离虚假接近真实。

[风的故事] A Tale of the Wind 1988 (法国、英国、德国、荷兰)

导演:尤里斯·伊文思

片长:80分钟

形态:彩色

[风的故事]是伊文思的最后一部作品,虽然在他青年时代就已经有拍“风”的想法,但一直到他90高龄才完成了这部作品。影片拍摄的几乎是被认为无法拍摄的事物,这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总结式的表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电影语言、“直接电影”的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伊文思在[风的故事]中抛弃了以前那种“表现真实”的方式,在影片中罗列了多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猴王、射日、嫦娥奔月、李白醉酒、兵马俑,从开始到结束,差不多所有重要场景都是被排演的,在生命的最后作品中,伊文思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御风而行,留下了对自身命运的探索、对东方文化的解读,留给世人无尽的想象和思索。

[墨西哥万岁] Que Viva Mexico! 苏联 1934-1979

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

片长:85分钟

默片黑白

[墨西哥万岁]是俄国电影之父、世界电影的先驱——谢尔盖·爱森斯坦拍摄的关于墨西哥历史与文化的纪录片。1934年即结束拍摄,却直到爱森斯坦死后30多年(1979年)才由他的助手亚历山德洛夫剪辑完成。

墨西哥在20世纪初期就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这片充满新鲜感和生机的土地令爱森斯坦对她满怀好奇与激情。在拍摄预算只有两万五千美元的情况下,爱森斯坦却拍摄了大量素材。79年亚历山德洛夫根据爱森斯坦生前的剧本把[墨西哥万岁]剪辑成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墨西哥某一时期在某个地区的生活。其中,爱森斯坦对自己开创的蒙太奇理论进行了技巧上的大胆实践,并在构图上刻意追求形式感和隐喻性。影片对墨西哥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形成了独特的爱森斯坦风格。

生活三部曲 Qatsi Trilogy 美国 1983-2002

导演:高夫瑞·雷吉奥

片长:237分钟

彩色

Qatsi是美国印第安土着Hopi语,意思是生活。1983年,受美国IRS(地域研究学院)委托,雷吉奥拍出了一部非叙事性的电视片,在此基础之上,第一部惊世之作[失去平衡的生活]应运而生。此后,[变形生活]和[战争生活]的完成组成了影史上不容遗忘的“Qatsi三部曲”。导演高夫瑞·雷吉奥在三部曲中采用了创新的电影语言,放弃情节、角色及对白,完全依靠影像及配乐。其中,[失去平衡的生活]突出的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现代科技与环境的冲突;[变形生活]则展现了现代科技和全球一体化对自然、对古代文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的影响和蚕食;到了[战争生活],镜头聚焦到现代社会的暴力性。这里的暴力不只是侵略与战争,而是指一切残酷的、带有暴力性质的侵略,甚至包括数字社会、媒体对于人类的侵害等。生活三部曲通过巧妙的剪接手段组成了一首由动态影像和交响音乐构成的叙事诗,带来异乎寻常的震撼。

[失去平衡的生活] Koyaanisqatsi 1983

片长:87分钟

片名Koyaanisqatsi意指失去平衡的生活。这部耗时8年的惊世之作在当年轰动一时。但诞生过程却遭遇严重的资金危机,幸而得到包括卢卡斯、科波拉等着名电影人的大力支持。为完成影片的拍摄工作,身为天主教牧师的导演雷吉奥还亲自兼职出租车司机长达5年之久。这部非叙事性纪录片以全新的手法,将优美的自然影像、都市风景和快慢动作处理、双重曝光以及人类破坏环境的镜头并置剪接在一起,将自然的景物与工业社会所创造的人工景物进行鲜明的对比。导演以宗教式的关怀和纯粹画面蒙太奇的形式,揭示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表达对人类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忧虑。影片没有对主题进行任何说教,而是采取了舒缓的、散文化的方式进行表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纪录片制作风格。

[变形生活] Powaqqatsi 1988

片长:73分钟{BBC中国故事}.

这是Qatsi三部曲的第二部。尽管没有在第一部的基础上取得大的突破,但也不失为水准之作。风格上延续[失去平衡的生活]的音画蒙太奇手法,画面内容指向中亚、非洲等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音响音乐与采矿工人、劳动少女、渔民、村民、北非部落、沐浴的信徒、朝圣者、罢工的人群以及大海、梯田、矗立的烟囱、超载的渡轮和列车、行进的军乐队等等拍摄对象连接并置,将目光聚焦于世界上发展剧烈但问题重重的地带,反思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人类生存困境。与国内普遍把Powaqqatsi译作机械生活或变形生活,把Koyaanisqatsi译作失衡生活,而将Naqoyqatsi译作战争生活不同,实际上,雷吉奥本意是将Powaqqatsi指向贫穷的南半球,Koyaanisqatsi代表北半球,而Naqoyqatsi则象征着全球生活中的战争与冲突。

[战争生活] Naqoyqatsi 2002

片长:77分钟

尽管[失去平衡的生活]与[变形生活]都取得了相当好的评价,但在[战争生活]拍摄期间,导演仍然面临

严重的资金问题。最后在米拉迈克斯公司的支持下,由着名导演斯蒂芬·索德伯格出任执行制片,历经10余年,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影片中充斥着各种含义宽泛的暴力镜头,冲天的蘑菇云、飘忽的世界地图、股票市场、数字、游行的人、警察、挥舞的棍棒、呼啸的子弹、快餐、网络……最后出现的是死亡、爆炸、哭泣等等……流动着的噪音和各种内容冲突的画面激起对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暴力冲突和生活方式入侵的焦虑情感。

[意志的胜利] Triumph Of The Will 德国 1934

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

片长:114分钟

黑白

获奖:纳粹国家奖威尼斯电影节金奖巴黎电影节法国政府大奖

1934年,在拍摄纪录片方面已崭露天才的里芬斯塔尔被希特勒选中拍摄一部表现纽伦堡阅兵典礼的纪录片。纳粹党为她提供了任何一个导演都会为之咋舌的工作条件,希特勒想把纳粹党变成银幕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的意图被里芬斯塔尔完美的实现了。[意志的胜利]以希特勒的专机从茫茫大雾中显现为开端,充满了游行、集会、震耳欲聋的呐喊以及如林的举手礼,最后在瓦格纳恢宏的史诗音乐里告终。里芬斯塔尔在影片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甚至打破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完整构图原则,如希特勒的头部在画面中被切去三分之一,使他的背影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一大半,而游行队伍则变得相对渺小,仿佛是从希特勒举起的手臂下面鱼贯而过。影片赋予希特勒神一般的心理假象,强大的宗教般神圣意味使此后观看此片的德国人禁不住热泪盈眶,但本片集艺术上的成功和拍摄对象的法西斯本质于一体的身份也使里芬斯塔尔饱受争议,但其革命性的蒙太奇剪辑、广角特写无疑大大影响了日后的电影创作。

[奥林匹亚] Olympia 德国 1936

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

片长:215分钟、

黑白

获奖:威尼斯电影节金奖

无论里芬斯塔尔愿意与否,从1934年开始,她已经被公认为是纳粹党最有力量的宣传机器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举办之际,她受国际奥委会之托为奥运会拍摄纪录片。这部名为[奥林匹亚]的纪录片,几乎成了所有体育纪录片的圣经。里芬斯塔尔在其中创造的许多拍摄技法被无数后人所效仿,例如使用同步器拍摄百米赛跑场面,在地上挖深坑,以低机位拍摄跳远运动等。与此同时,这部影片在画面审美方面同样达到了极致,影片开头的古希腊奥运会比赛场景,让人感觉每一块石头都具有着惊人的能量;继而,几个裸体男女手持各种运动器械的镜头和“掷铁饼者”等着名雕塑交替出现。戈培尔把这组镜头阐释为“优等种族”理论的图解,但是它所纪录的人体之美和仪式之美,又的确让以后的电影人叹为观止。

BBC中国故事篇二

各种国外电视台故事

BBC误报事件逼上任54天总裁下课陷最严重危机 英国广播公司(BBC)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10日晚宣布辞职,刚刚上任54天的恩特威斯尔由于BBC王牌新闻调查节目《新闻之夜》被爆新闻报道严重失实,在重重压力下只得称“应该对所有新闻报道内容负责”,将总裁之位拱手让出,成为BBC历史上“最短命”的总裁。11日上午,BBC主管机构BBC信托会主席彭定康公开表示,在经历了此次误报事件后,BBC需要进行一次“彻底以及根本性的大检讨”。

2日晚,《新闻之夜》播出有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威尔士儿童福利院一名未成年人麦斯汉姆遭保守党议员性侵案件的调查。虽然《新闻之夜》没有公布该议员的名字,前保守党上院议员麦卡尔平在节目播出前就被“知情人士”发推特暗示为性侵者。

远在意大利居住的麦卡尔平“中枪”后其居所几乎被媒体踏破,不胜其扰的他发表声明称BBC的报道“完全错误并且严重诽谤”。8日,英国《卫报》援引雷克斯汉姆市议员基斯·格雷戈里的话称,麦卡尔平议员很可能是被与当地的麦卡尔平家族成员相混淆。该报指出,麦卡尔平议员早在1997年就被相关调查成员确定与该案没有任何联系。报道称,《新闻之夜》的调查漏洞之多、前后反差之大让人玩味。舆论指出,该节目只从一名受害者的角度出发,并大做文章,让人怀疑有转移民众视线的企图,将民众的关注焦点从BBC已故名嘴萨维尔的性侵丑闻引开, 其所标榜的高公信力更是令人怀疑。

《卫报》的报道面世后,麦斯汉姆立即发表道歉声明,称警方曾在当时的调查中让他看了一张照片,并错误地告知其照片中的人是麦卡尔平议员。BBC随后也刊登道歉声明。

相比较之下,该错误报道被爆出来之后,BBC总裁恩特威斯尔10日在接受BBC节目《今天》采访时的表态大有将自己撇干净之势,称不知道《新闻之夜》将播出该档节目,节目播出时自己因有事外出未能收看,第二天才收到相关消息。恩特威斯尔的表态受到各方谴责,英国下议院文化、媒体和体育委员会主席约翰·惠廷德尔指出,节目内容将产生的影响力显而易见,绝不可能没有经过总编

的许可。在做出上述表态数小时之后,恩特威斯尔迫于压力无奈在BBC总部门口做出辞职声明,同时由BBC音频与音乐部门总监蒂姆·戴维临时接替总裁职位。据英媒预计,BBC新总裁最有可能的人选是现任英国电信管理局总裁埃德·理查兹。

英国文化大臣米勒称恩特威斯尔辞职是明智的,她说“恢复这个广播机构的名誉至关重要。BBC必须调整制度,确保制作出一流的时事节目”。彭定康周日在BBC的时政节目中说,目前他的工作就是向所有支持者证明“BBC没有失控,我们能重新上路”。他表示,BBC必须对复杂的层级制管理结构做彻底检讨,否则其最大的竞争对手默多克新闻集团很快会赶超BBC。

自BBC已逝知名主持人吉米·萨维尔爆出性侵案后,BBC一直深陷舆论漩涡,尤其是《新闻之夜》栏目此前制作的萨维尔案件调查特辑,由于高层出面干预而临时取消播放,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BBC的公信力遭到空前质疑。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称,《新闻之夜》急于涉足敏感的未成年人性侵类新闻调查节目以挽回自己的声誉,但却再次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BBC就在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上成为先驱者,但现在,BBC被舆论攻击且无力辩驳,它离理想的公众形象越来越远。《泰晤士报》则称,恩特威斯尔的辞职让BBC陷入成立9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该报援引惠廷德尔的话称,BBC在全球有非常高的声誉是因其新闻报道真实、可信度高,但现在,“这种公信力已严重受损 ”。

ABC就辱华事件首次官方道歉

美国各地华人走上街头抗议吉米鸡毛秀节目中的辱华言论图 GJ本报洛杉矶今日电(驻美记者 徐东海)美国广播公司(ABC)10日发表官方声明,首次就该电视台之前的一个脱口秀节目涉及辱华言论道歉。该声明同时表示,将加强节目审查制度,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ABC新闻发言人哈特曼对外界发表了这份最新的道歉声明,声明说:“我们谨代表美国广播公司和吉米·基梅尔脱口秀节目组的每个成员,就2013年10月16日吉米·基梅尔脱

口秀中‘儿童圆桌会议’ 的节目内容表达我们发自肺腑的诚恳的歉意。”之前一天,全美27个城市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ABC播出明显具有歧视性言论的电视节目,敦促ABC公开道歉。在洛杉矶,上千华人前往ABC总部游行示威,并递交了抗议信。

ABC在声明中承认,“那期节目不应该被播出,我们的节目审查出了问题。”今后,ABC将加强节目审查制度,在节目播出准则以及娱乐节目内容方面采取新的规范举措,以保证今后一旦有类似问题内容出现,能立即汇报到相应的管理层。作为对抗议活动的回应,ABC表示,将来该电视台回放该节目时相关涉嫌辱华的内容会被彻底删除,该电视台网络播放平台也已永久清除该部分内容。此外,“儿童圆桌会”这个节目环节将被永久取消。

此前,ABC娱乐集团总裁保罗·李给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发去道歉信,表示ABC方面同意与华人和亚裔群体组织展开会晤并商讨措施,以确保将来绝不允许类似言论的播出。在10月16日ABC一脱口秀节目播出“杀光中国人”言论后,引发全球华人强烈抗议。10月25日,ABC主管夜间节目的资深执行副总裁丽莎·贝格和副总裁蒂姆·麦克尼尔发表联合署名书面道歉信,向“华人、华裔、亚裔团体及其他社团”传达他们“诚挚的歉意”。10月30日,洛杉矶华人前往ABC办公大楼前游行,基梅尔本人在现场向华人连鞠两躬表示歉意,并承诺永久性停播涉事节目中“儿童圆桌会议”环节。

CNN辱华事件

BBC性侵风波:解密萨维尔如何从天使变成魔鬼

摘要:吉米·萨维尔丑闻事件让英国广播公司(BBC)陷入了近五十年最为严重的一次信任危机。据英国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可能受到萨维尔侵犯的受害人多达数百人。最终,BBC 还是亲手将自己昔日的明星主持人打落神坛,承认萨维尔已经成为整个英国的耻辱。这位被授予爵士封号的明星、号称“全球第一 DJ”的当红主持、大慈善家,如今被称作“强奸犯”、“娈童癖”。英国民众曾经对萨维尔有多喜欢,如今就会感到有多“肮脏、愚蠢、内疚和愤怒”。

说起 BBC 电视台的流行音乐排行节目——“流行前线”,但凡是喜欢音乐的人无不知晓。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就是号称“全球第一 DJ”的吉米·萨维尔(Jimmy Savile)。在每次的节目中你都能看到他那套夸张的装扮:一头整齐刘海的银发

如同一只头盔,色彩斑斓的运动服和光怪陆离的首饰,干瘦的身材和干瘪的脸,再加上一根从不离嘴的硕大雪茄。

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凭借在“流行前线”、“吉米帮你搞定”两档黄金节目中的出色发挥,吉米·萨维尔成了英国家喻户晓的广播电视主持人,甚至被尊称为英国小朋友的“国叔”。作为上世纪英国广播电视业的传奇人物,直到今天他的主持风格仍然在被一代代的年轻DJ、VJ模仿。

2011年10月29日,萨维尔去世,终年84岁。这一消息曾让不少英国民众分外遗憾,他们在萨维尔葬礼时自发走上街头为其送行。有近4000人参加了萨维尔的葬礼,在他的讣文中他被称作“国家偶像”。

然而,就在萨维尔离世不足一年,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播出了记者马克·托马斯对萨维尔性侵未成年人丑闻的专题片《曝光:吉米·萨维尔的另一面》。在大量的事实和受害者采访面前,吉米·萨维尔的性侵丑闻事件持续发酵,犹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目前,英国警方已经逮捕了6名重要人物,其中包括BBC在职主持人。

在斯卡布罗,此时再没有了保罗。西蒙和加芬克尔歌声中的悠扬和静谧,只因为萨维尔的故居和墓地就在这里。萨维尔家的墙壁已经被愤怒的人们涂满了“娈童癖”和“强奸犯”的字样;他的家人则悄悄地移走了去年刚刚竖立的墓碑,送去垃圾填埋场粉碎销毁;而一条以萨维尔命名的步行街则被政府撤下了路牌。此外,英国皇家军械库宣布,他们名下的萨维尔会议中心将更名,预计花费 5 万英镑。在萨维尔的家乡利兹,市政大厅纪念当地名人的荣誉墙上去除了他的名字。政府官员说,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不得不采取行动。两家以萨维尔命名的慈善组织也已经关张。

英国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一位发言人称:“萨维尔可能是我们见到的受害者人数最多的性侵者。”而负责调查此案的一位警官则表示,如此大规模的性侵行为“前所未有”。原BBC知名记者约翰·辛普森更感叹,这是该公司近50年来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英国首相卡梅伦则告诉记者:“整个国家都震惊了。”他暗示,可能会剥夺萨维尔的爵士勋衔。

迟到的控诉

2011年11月3日,英国的ITV电视台最先曝光了萨维尔的丑闻,但并未引发多大波澜。今年10月初,也就是萨维尔去世一年后,这家电视台又制作了一期“萨维尔涉嫌性侵”的专题节目。这时,萨维尔的丑闻才被多家媒体大面积曝光。伦敦警方于是忙碌起来——媒体报道引发了“报案潮”,大约300人向警方指证萨维尔性侵。

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一女子声称自己在BBC附近的一辆房车内遭萨维尔猥亵。报警后,因警方证据不足,最终不了了之。据称,这是最早一次声称遭到萨维尔性侵的指控。2007年,在接到4名受害人报案后,警方对萨维尔进行讯问,并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部门。两年后,检方同样认为证据不足,未起诉萨维尔。

从1959年起至2006年,萨维尔的性侵行为持续长达半个世纪。这令警方将萨维尔列为“英国历史上最恶劣的性侵犯者之一”。另外,多名女性指控称,她们应萨维尔邀请到BBC录音间或摄影棚观看节目,被其带到化妆间、私人休息室施暴。

尽管率先爆出丑闻的是ITV,但是关于萨维尔“爱”幼女的传言早就在圈子内流传。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萨维尔,他的传记作者丹·戴维斯曾经多次采访萨维尔的朋友、同事和他本人,“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孜孜不倦地投身慈善事业是不是为了偿还曾经犯下的罪过。”

吉米·萨维尔曾经给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萨维尔曾是利兹市麦加。洛迦诺舞厅的经理。某天,一个女警察来舞厅找萨维尔,让他留心一个从收容院逃跑的漂亮小女孩。当晚,那个女孩果然出现,却在舞会后夜宿萨维尔的居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被送到女警手上。萨维尔对丹说,“在她同事的劝说下,女警没有起诉我,因为他们都知道,如果我被带到警察局的话,里面起码有一半人要造反的。”在另外一个故事里,萨维尔则向丹吹嘘,自己是如何在斯卡布罗的海边,将少女从她父母的身边带上自己那辆捷豹豪车的。

对于艳遇,萨维尔从不吝惜言语,即使在1960年前往加州拜会“猫王”普莱斯利的时候,他也不忘记调侃美国的法律,“加州海滨上的少女无比诱人,可是这里的成人标准居然是十八岁,这简直就是公开的犯罪。”

2008 年,萨维尔同丹在谈及有关自己的传言时曾经说,自己被那些媒体扔进洗衣机的漩涡,但是出来的时候却干干净净。丹认为,“萨维尔的底线就是决不承认自己有任何的秘密,你们看到的就是真相。然而,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2008年警方对他在上世纪70年代猥亵幼女案件的指控是真实可信的,撒谎的是萨维尔。”

每当被问及有关他的传言时,萨维尔总是回应说:“对我来说这是微不足道的。对于那些小报上杜撰的未成年人性侵案,我只能说,如果是真的,那么简直太糟糕了。”

1961年,年仅18岁的托尼·考德尔第一次遇到吉米·萨维尔。“吉米对我说,周末随我一起去利兹吧,我保证你在那可以找到自己的性爱伙伴。”考尔德

BBC中国故事篇三

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是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看过之后给了我深深的触动。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 影电视艺术形式” ,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 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 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 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 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 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 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 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 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 层次。 国际自然类电视节目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 “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树和昆虫等非 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还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首先需 要摄制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而绝不 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 ”他同时还说: “现今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指对人的 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怀、看护和尊重,还有我 们所在的这个大自然,包括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怀,真诚的对自然世界 的一种关怀。 ” 《美丽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自然生态的纪录片。由 BBC 环球公司与中国中视传媒股 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英文名称为”WILD CHINA” ,也有译为《野性中国》《锦绣中华》, 历时三年拍摄,共六集。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一般的画 面、 伴之纯粹大自然的声音、 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之声相结合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们带来 了一种久违的震撼,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视听完美享受。 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 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 然的震撼与敬畏。 《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 性的, 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 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 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 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 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 洞中的蝙蝠。 傍晚时分, 古老爹倚在窗前, 仰头远眺, 看着遮天蔽日从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 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 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 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我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 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 部 6 个小时的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 的摄像的引导下, 渐

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 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 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我们知道 在拍摄后的几周后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会遗憾; 在蛇岛上, 当我们看到鸟儿逃脱蛇 的攻击时会高兴„„影片中, 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 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 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内心就会焦急万分,担忧 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令人感到无助 和无奈,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 《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 能支撑和致命伤害。 《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 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 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 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 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 那么这就 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 理解爱护珍稀动物, 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 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美丽中国》中的生态平衡观。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 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阂和异化,人类的心灵越来越粗糙,感觉越来越迟钝,心肠 越来越坚硬„„于是生命的意识淡薄,悲悯情怀丧失,人文精神缺乏,人类成为唯一只爱自 己的冷漠动物。但是《美丽中国》 ,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中国自然视觉奇观,还 有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 人们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与脆弱, 让冷漠已久的心灵变得湿润、 柔软。 这部长达 6 小时的大型纪录片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对象, 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 物。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来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有机会近 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生命,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感受生 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同时也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美丽中国》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它是 在借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观察人类的行为,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或者说,它不是从人 类的角度看自然,而是从自然的角度解读人类,即将动物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从自 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 巧妙地将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的对比, 用暗示和 警示的方法来审视人类的价值观念及许多悖论性行为方式。 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环境本来是 自然界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而人类无止境的开发与建设却把这些美好近乎破坏殆尽,多 种物种濒临灭绝,美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最终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当我们从大自然的 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时, 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与形态, 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自身结构和 内在关联,才能看清自己面貌的丑陋和行为的愚蠢。 《美丽中国》中人文精神指导和欣赏下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是

纪录片创作者用以构成 视觉形象、表达制作思想的各种手段技法的总和。因此视觉艺术、画面思维是纪录片制作人 员应有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电视纪录片表达创意、展示故事的主要创作思维方式。对于纪 录片来说,视觉是第一性的。纪录片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 “好看”是纪录片的“核” ,因 此,视觉语言是纪录片思维品格表达的一种最重要手段。 正是基于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深厚的感情, 纪录片 《美丽中国》 用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 浑厚、 包容的声音结合美丽的中国自然画面, 把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主题拍成了洋溢深厚 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其视觉语言充溢、表现着浓厚的思维品格。如大量的长镜头,跟 随对象的运动,用特效表现的风云变幻、万物生长,大量的航拍镜头展现出壮阔的美感、梯 田区的整体视觉冲击效果;运用自然光线、光度的强弱,光位的顺光、逆光、侧光,光比的 明与暗等,追求写实性;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切换自然中的不同场景,无不集中反映着人与 自然和谐这一伟大主题。同时,拍摄者在摄像时总是尽可能地亲近拍摄对象,获取最真实的 视觉画面、获取自然的最美好的瞬间。对于摄制者来说,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或景,而是 怀有情感的相互依存的“伙伴” 。 《美丽中国》 “创造和利用现实” ,以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来指导纪录片中视觉语言的运 用,而绝不是为纪实而纪实,做呆板、机械的原生态记录。如此生动的记录给所看到的人巨 大的启发。我们都应站起呼吁: “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那些历史悠久的自然人文景观! ”

BBC中国故事篇四

BBC制作纪录片《音乐的故事》

BBC制作纪录片《音乐的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 2013-1-4

{BBC中国故事}.

1958年生于伦敦的英国作曲家霍华德·戈达尔(Howard Goodall),是许多著名电视剧与影片的配乐者,其中就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憨豆先生》。前不久戈达尔策划了一套六集纪录片,以亲切的口吻讲述人类音乐史,于2013年1月在BBC第二套与观众见面,定名为《音乐的故事》,与之前BBC著名的《绘画的故事》、《数学的故事》等遥相呼应。

戈达尔向外界透露,影片将从史前三万多年、法国南部的肖维岩洞壁画开始讲述,回眸人类音乐从石器时代到数字化时代的变迁过程。这部纪录片的特点在于始终避免采用过于专业的音乐术语,甚至“巴洛克”和“浪漫主义”这样的分类也被排除在外。戈达尔说:“这部纪录片可以被任何一个没有音乐基础的观众接受,但它足以在人们心中建立最稳固的音乐知识根基。我们会用最直观的语言告诉大家什么是音程,什么是八度。”

与惯常的理解不同,这套纪录片的六集分别被命名为“发现”、“创造-高雅”、“敏感”、“悲剧”、“叛逆”、“普及”。戈达尔不单阐明了古典音乐对流行乐的影响,也揭示了爵士乐和其他世界音乐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生活乃至历史进程的。他说:“每一样事物必然有它前一轮历史的影响,所以今天的音乐和早期音乐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在纪录片里我把舒伯特和流行歌手阿黛尔进行比较,你们会发觉两者之间的相似度是那么大。”

已有幸先睹的评论家认为,这部纪录片让音乐的两翼――古典与流行,从未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这个理想的实现得益于今天的地球已经允许一个高度共享艺术的社会。此时,若让古典音乐再局限于专业术语和孤芳自赏的小圈子内,对音乐发展本身毫无助益。戈达尔

的这部纪录片《音乐的故事》或许就是破冰的第一步。

BBC中国故事篇五

BBC纪录片 不完全收集

BBC纪录片 不完全收集

(原帖在84由ccjing123贴出)

BBC纪录片 不完全收集

◎超自然力量(AVI版)-参考连接 (连接仅作参考)

◎超自然科学

◎伊丽莎白一世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The Virgin

Queen) /topics/127485/

◎蒙娜丽莎的微笑

◎名画赏析系列

◎印象画派简史

◎2009年英国女王圣诞演说 /topics/2789325/

◎$斯图亚特时代的贡献

◎$都铎时代的贡献 /topics/126806/

◎时代瞭望-妖娆维多利亚 /topics/2747043/

◎英国艺术史话

◎英国绘画之父-荷加斯

◎$英国绘画1700-1850 British.Painting.1700-1850.MVGroup

◎$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1450-1530{BBC中国故事}.

◎列恩-打造不列颠的人 /topics/127764/

◎$不列颠战场-英国战争史系列 /topics/80321/

◎$英国海岸1 /topics/97286/

◎$英国海岸2

◎$英国海岸3

◎不列颠诸岛 /topics/98380/

◎$英国历代王朝系列

◎$亨利八世的六个妻子 /topics/97348/

◎亨利八世-暴君之心 /topics/2741145/

◎$剑桥英国史 /topics/71137/

◎$英国史 /topics/68824/ ***我这里还有4集本片的花絮 ◎$英国皇家海军战史 /topics/132193/

◎$活力英伦

◎$不列颠风景

◎王子之路

◎$英国自然写真/topics/205751/

◎$居高临下看英伦 /topics/2722658/

◎$How We Built Britain ***VC没有放出

◎英伦游记 /topics/98015/

◎北爱尔兰共和军卧底的自白 /topics/138279/

◎$保守党 /topics/2749504/

◎英国电脑业鼻祖 /topics/2783439/

◎一个非常英国式的天才 /topics/127752/

海上帝国 /topics/2794395/

◎英国令人作呕的食物 第一季 /topics/2788695/

◎$文明的纽带-人类科技史话I /topics/80510/

◎$文明的纽带-人类科技史话II /topics/80858/

◎$文明的纽带-人类科技史话III /topics/80633/

◎$征服者

◎寻找特洛依战争

◎失落的古代城市

◎消失的古文明

◎工程奇迹

◎$工业世界的七大奇迹 /topics/28668/ ***这个连接仅供参考,我这里是每集700MB的版本

◎弗兰克·贺理-记录历史的人 /topics/138805/

◎达尔文

◎天才莫扎特

◎达芬奇

◎牛顿

◎笛卡儿

◎米开朗基罗 /topics/97979/

◎米开朗基罗

◎惊悚大师·希区柯克 /topics/128251/

△$宗教系列全记录

(BBC Religion Whole Series Treasure Version)

Bible Mysteries《圣经解码》

Son of God《上帝之子耶稣基督》

Saint Paul《门徒保罗》

Noah and the Great Flood《诺亚方舟》

THE LIFE OF BUDDHA《成佛之路》

The Legend Of The Holy Grail《圣杯传说》

The Miracles of Jesus 《神迹透视》

◎$新教革命

◎米勒的无神论 /topics/2746409/

◎基督教历史 /topics/2783661/

△$古文明系列经典全记录 (BBC Ancient World Series)

宏伟金字塔的建造(BBC.Building.The.Great.Pyramid)

古代启示录 (BBC Ancient Apocalypse )

庞贝古城 - 最后的一天(Pompeii - The Last Day)

罗马斗兽场- 死亡竞技场(Colosseum)

金字塔(Pyramid)

尼罗河 (Nile)

$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和衰亡(BBC Ancient Rome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Empire)

◎$恒河 /topics/300845/ ---1080P

◎$中世纪生活 ***仅供参考,我这里的是MVGroup的版本

△$米高·柏林极地之旅系列全记录-BBC Micheal Palin Pole of Explore Series

铁路之旅Great Railway Journeys(1996)

遨游四海 Full Circle with Michael Palin (1997)

极地之旅Pole to Pole (1992){BBC中国故事}.

海明威冒险之旅Michael Palin's Hemmingway Adventure (1999)

$撒哈拉大漠之旅Sahara (2002)

喜马拉雅壮丽之旅Himalaya with Michael Palin (2004)

80天周游世界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1989)

◎雨季的印度铁路

◎$与乔纳森·丁布尔比同游俄罗斯 /topics/2752992/ 720P ◎迈克.柏林新欧洲游记 /topics/2793715/

◎$世界八十宝藏

◎$世界自然奇观

◎刚果

◎巴西.巴西 /topics/232266/

◎$巴黎

◎$话说美利坚 /topics/70516/

◎弗朗西斯科地中海之旅 /topics/2739935/

◎弗朗西斯科玩转意大利 /topics/201697/

△$野性世界系列珍藏版-BBC Wild World the complete series

/topics/172667/

$野性新世界 BBC Wild New World

$野性印尼 BBC Wild Indonesia

$野性欧洲/欧洲自然写真 BBC Wild Europe

/topics/81407/

$野性南美洲 BBC Wild South America

$野性澳洲 BBC Wild Australasia

{BBC中国故事}.

$野性非洲 BBC Wild Africa

BBC中国故事篇六

BBC纪录片中没敢讲的故事 西方宽松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

BBC纪录片中没敢讲的故事西方宽松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

2015-08-24

引导语一部由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正在中国网络世界走红,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起英国老师教的那组学生整体成绩高出10%,而有关于中外教育比较的话题也再次引起公众关注。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大多数刚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国人,通常会感慨其教育的宽松——隔三差五的假期、三点钟就下课的学校、近乎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以及老师们体贴耐心的鼓励,似乎只要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弱智,就可以轻松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一个家长,你会情不自禁地觉得,在欧美读书太轻松了、太容易了、太简单了。大多数在欧美短期待过几年的家长,都会把这种印象带回国内,作为他们与朋友们闲聊时的重要谈资。

可是在这些印象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故事。我在联合国机构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一位特别不喜欢当地的美国同事,每天都在计算回家的日程,几乎是熬着过日子的节奏。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工作呢?他告诉我,在这里熬着的最重要原因,是联合国能为其雇员报销三分之二的子女教育费用,而他回国只是一个普通教授,很难负担起孩子上私立中学所需要的学费。我又问道,“那为什么不去免费的公立学校呢?”这位同事笑笑的表情像极了国内到处借钱买学区房的家长。几年以后,我去了美国,发现当地小学下午3点放学,但是只有黑人邻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

欧美的中小学的确与中国的中小学存在巨大不同,在那里,学生可以不承受任何压力。然后在快乐几年之后,大多数的孩子也就这样了,他们或者去社区大学再混几年,或者直接去找些底层的体力工作度日,或者直接开始拿失业补助,在街上闲逛。在美国,一个不去辅导班补课、不花大价钱去学习才艺参加社会活动去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欧洲的情况好一点,因为当地的社会福利较高,很多学生能够较容易地进入好大学,可是这不并意味着在公立中学没有打下良好基础的他们能顺利毕业。我在鲁汶时曾惊讶于大学生天天狂欢,一位教授冷冷地告诉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过是来这里吃喝几年,体验一下生活。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拿不到学位的。”

坦率来说,在西方社会,孩子们的确可以有一个开心、幸福的中小学,但“更少的学习、更多的游戏、更宽松的管理”,实际上意味着如果想要跻身社会精英,你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与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会资源。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大多数老百姓的孩子在这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沉淀了下来。

说到底,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不同,绝不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吃苦受累。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它的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在BBC的纪录片中,英国学生的顽劣,似乎再次印证了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出色的惯常判断。这种判断又总是引发“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后劲不足、创新不足”的老问题。而有关讨论,最后往往会被聚焦到“中国的应试教育不鼓励创新”这一结论上。

然而很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常识”似乎完全忽略了我们近邻日本与韩国的情况。作为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创新大国,这两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恰恰是以“应试”为鲜明特征的。如果我们仔细了解一下韩日中学的自杀、高考复读现象,去他们考场外看看各

种“请神符”,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应试甚至比中国还要残酷。为什么他们的应试就没有妨碍创新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对优势,是一种不恰当比较得出的结果。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017高考作文及评语
下一篇:30岁的女人说说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