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3-02-15
五年级上册 语文课堂作业本 全册答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配套 完美收藏 a3书页打印 22
五
上
语
文
作
业
本
答
案
1
1 窃读记
1 圈出每组中带点字读音不同的一个词语。
(1)转过街角 转圈
转
告 ....
(2)严阵以待 等待 待命 待会儿 ....
2 根据意思写词语。
(1)依依不舍
(2)倾盆大雨
(3)白日梦
3 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运动员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
(2)天突然下起雨来,我不得不把刚晾出去的衣服收进屋里。
4 摘抄句子。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2)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5 品读课文精彩片断,完成练习。
(1)表示作者动作的词:跨进 我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书店人多,作者喜爱读书,对读书如饥似渴。
(2)作者在窃读中“快乐”是因为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惧怕”的是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3)这个句子,我会想到的成语是“如饥似渴”,名言是“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3 走遍天下书为侣{5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1 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桶
吴扁甬
诵
2
2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量词。
一( 幅 )图画 一( 本 )书 一( 盒 )扑克牌
一( 只 )口琴 一( 匹 )马 一( 个 )百音盒
3 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一位智者 ,也是 一位你随时可以请教的良师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一盏明灯 ,也是 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
4 品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的东西。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1(2O”在文中圈出来。作者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启示例1:读书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新的发现。
启示例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
(3)请把下列有关读书的名言补充完整。
①书读( 百遍 ),其义自现。
②读( 万卷 )书,行( 万里 )路。
③故书不厌( 百回 )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5 假如你独自去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造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
3
一个人独自旅行,是非常寂寞的。因此,我会带上笔记本电脑。
通过笔记本电脑,我不但可以读读书,听听音乐,还可以上网通过视频跟家中的父母聊天,甚至可以写写博客,跟朋友交流旅游时的见闻,诉说旅途中的酸甜苦辣„„
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一个宝库,也是一位无所不能的伙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帮你解决旅途中所有问题。
5 古诗词三首
1 默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泊(bï√ pō)船瓜洲 数重山(chïnɡ√ zhînɡ)
(2)“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 “绿”可以换成“到”、“过”、“入”、“满”等字。诗中用“绿”使全诗出神入化。 用“绿”,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也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
(3)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清泉石上流
野旷天低树露从今夜白
明月松间照
2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张籍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张籍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3 把下面这首词补充完整,完成练习。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 关那 畔 行,夜深千 帐 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
(1)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山一程,水一程(跋山涉水)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
(2)读《长相思》,你发现词人身在哪里?心在何处?你能感受到词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身在军旅途中,心在家乡,我能感受到词人的思念家乡和思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我在洛阳城里已住了三、四年,白发苍苍,我的家人不知怎样?是否还活在世上?让我忐忑不安。
夜晚,我来到窗前,一轮皎洁的月亮洒下悠悠清淡的光。不禁想起了故乡的亲人,真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便不由自主流下了眼泪。这眼泪是思乡的泪。这时,突然树上的叶子飘落了下来,秋风又把叶子卷了起来。哎„„ 我来到书房,想写封信给家人,可是不知从何说起,要说的话太多了„„过了好长时间,终于把信写好了,便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清晨一大早,我把信件封好,再用细绸子捆好。急匆匆的身影骑着马奔到驿站门口,“哦!原来你是专门为人捎信的。”他说:“是。”我便把信慎重递给他,他要走的时候,我再次把信拿起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忘写的,再次把信封好拿给要走的人。我嘱咐捎信人要路上小心,一定要把这封信送给我的家人。让他们知道我还在这里,要过两、三年才能回去。
望着远去的他,滚烫的热泪迷蒙了我的双眼„„
6 梅花魂
1 选词填空。
埋藏 珍藏 躲藏
(1)躲藏 (2)珍藏
爱护 爱惜 爱怜
(1)爱惜 (2)爱怜
2 填一填,背一背。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草原
一、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空气是那么清鲜( 清新 清爽 ),天空是那么明朗。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潇洒 自由 自在 随意 ),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 害羞 ),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二、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1、忽(飞)忽(落) 忽(上)忽(下) 忽(强)忽(弱)
忽(高)忽(低) 忽(明)忽(暗)
2、一(碧)千(里) 一(诺)千(金) 一(字)千(金)
一(发)千(钧) 一(掷)千(金)
从1、2两组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一诺千金 —— 小明一诺千金,从不食言。
三、默读课文,填空。 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
像 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五、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 辽阔 、 碧绿 的特点。其中‚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让我觉得整个草原好像一幅的巨大的中国画。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老舍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这个句子将蒙古族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这道彩虹不仅是颜色、形状的准确描摹,也是蒙汉情深的恰当比拟。 优美的句子: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5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六、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
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用‚﹏﹏‛画出段落中表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
2、仔细阅读这段话,我体会到草原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非常 静寂 ,后来变得 热闹 。所以朗读时,一开始声音可以( √轻柔 低沉 高昂 )些,速度( √慢 快 )一些;当读到‚忽然……‛时,语气就要变化,声音逐渐( 轻柔 低沉 √高昂 ),语速也要( 减慢 √加快 )些。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改成‚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河,像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这不是真正的河。原句先写喻体‚带子‛,再写本体‚河‛,能给人一种兴奋激昂的感觉,更能突出河的幽深迂回。而改后的句子平淡,没有激动,没有欣喜。
3 白 杨
1、读拼音,写词语。
jie xian hun huang yi ti gao da ting xiu
( 界 限 ) ( 浑 黄 一 体) ( 高 达 挺 秀 ) xian ru fu mo jie shao xin jiang
( 陷 入) ( 抚 摸 ) ( 介 绍 ) ( 新 疆 )
2、从课文中找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1)清晰
(2)坚强
(3)诉说(表白)
3、默读课文,填空。
《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 争论 ,然后写爸爸 借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 ,最后写爸爸看到 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
正在成长 。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 严肃 → 沉思 → 微笑 。
4、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从爸爸的介绍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树具有高达挺秀、笔直、坚强不屈、顽强执着等特点。爸爸介绍白杨树的同时,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
(3)联系上下文,我读懂了: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实际上就是爸爸及边疆建设者 。文中还有用这种方法写的句子,如文章结尾处这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那几棵小树就是孩子们 ,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也就是爸爸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5、小练笔。
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这位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也可以夸夸自己的老师或熟悉的人,并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服从祖国、服务人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祖国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到哪儿去。不管自然环境多么恶劣,不管生活条件多么艰难,他们总是坚强地工作,顽强地战斗。不逃避、不妥协,直至奉献出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回顾〃拓展一
1.读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xuàn rǎn mǎ tí lǐ mào shuāi ji
( 绿 毯 ) ( 渲 染 ) ( 马 蹄 ) ( 礼 貌 ) ( 摔 跤 )
jīn piāo dài wǔ yī bì qiān lǐ cuì sè yù liú
( 襟 飘 带 舞 ) (一 碧 千 里 ) ( 翠 色 欲 流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奇丽(①) .
奇:①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②出人意料的;令人
五上语文作业本答案(全)
1 窃读记
1 圈出每组中带点字读音不同的一个词语。
(1)转过街角
转
移 转告 ...
.
(2)严阵以待 等待 待命...2 根据意思写词语。
(1)依依不舍
(2)倾盆大雨
(3)白日梦
3 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运动员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
(2)天突然下起雨来,我不得不把刚晾出去的衣服收进屋里。
4 摘抄句子。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2)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5 品读课文精彩片断,完成练习。
(1)表示作者动作的词:跨进 我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书店人多,作者喜爱读书,对读书如饥似渴。
(2)作者在窃读中“快乐”是因为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惧怕”的是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3)这个句子,我会想到的成语是“如饥似渴”,名言是“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1 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桶 (水桶) 吴甬
诵 (背诵) 2{5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一( 幅 )图画 一( 本 )书 一( 盒 )扑克牌
一( 只 )口琴 一( 匹 )马 一( 个 )百音盒
3 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一位智者 ,也是 一位你随时可以请教的良师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一盏明灯 ,也是 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 4 品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
(1(2O”在文中圈出来。作者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启示例1:读书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新的发现。
启示例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
(3)请把下列有关读书的名言补充完整。
①书读( 百遍 ),其义自现。
②读( 万卷 )书,行( 万里 )路。
③故书不厌( 百回 )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5 假如你独自去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造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
一个人独自旅行,是非常寂寞的。因此,我会带上笔记本电脑。
通过笔记本电脑,我不但可以读读书,听听音乐,还可以上网通过视频跟家中的父母聊天,甚至可以写写博客,跟朋友交流旅游时的见闻,诉说旅途中的酸甜苦辣„„
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一个宝库,也是一位无所不能的伙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帮你解决旅途中所有问题。
5 古诗词三首
1 默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泊(bï√ pō)船瓜洲 数重山(chïnɡ√ zhînɡ)
(2)“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 “绿”可以换成“到”、“过”、“入”、“满”等字。诗中用“绿”使全诗出神入化。 用“绿”,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也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
(3)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清泉石上流
野旷天低树露从今夜白
明月松间照
2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张籍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张籍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3 把下面这首词补充完整,完成练习。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 关那 畔 行,夜深千 帐 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山一程,水一程(跋山涉水)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
(2)读《长相思》,你发现词人身在哪里?心在何处?你能感受到词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身在军旅途中,心在家乡,我能感受到词人的思念家乡和思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我在洛阳城里已住了三、四年,白发苍苍,我的家人不知怎样?是否还活在世上?让我忐忑不安。
夜晚,我来到窗前,一轮皎洁的月亮洒下悠悠清淡的光。不禁想起了故乡的亲人,真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便不由自主流下了眼泪。这眼泪是思乡的泪。这时,突然树上的叶子飘落了下来,秋风又把叶子卷了起来。哎„„
我来到书房,想写封信给家人,可是不知从何说起,要说的话太多了„„过了好长时间,终于把信写好了,便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清晨一大早,我把信件封好,再用细绸子捆好。急匆匆的身影骑着马奔到驿站门口,“哦!原来你是专门为人捎信的。”他说:“是。”我便把信慎重递给他,他要走的时候,我再次把信拿起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忘写的,再次把信封好拿给要走的人。我嘱咐捎信人要路上小心,一定要把这封信送给我的家人。让他们知道我还在这里,要过两、三年才能回去。
望着远去的他,滚烫的热泪迷蒙了我的双眼„„
6 梅花魂
1 选词填空。
埋藏 珍藏 躲藏
(1)躲藏 (2)珍藏
爱护 爱惜 爱怜
(1)爱惜 (2)爱怜
2 填一填,背一背。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常会有 冰凉的泪珠 落在“我”的腮边、手背;不能回国时,竟象小孩子一样 呜呜的哭泣 ;送别时,外祖父 泪眼蒙眬 ,外祖父三次落泪,表明了他 渴望回国返乡(思念祖国、热爱祖国) 的思想感情。
4 课文中有许多让人感动的语句,我想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抄下来。
(1)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2)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3)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4)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
5 品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1)“秉性”是本性的意思。文中梅花的秉性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即“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2)例1:朱自清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拒不接受美国发下的救济粮,已身患肺病的他更是虚弱不堪,终于在贫病之中逝世,年仅50岁。
例2: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威胁,凛然不惧,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当天就被杀害,但那不为暴权,视死如归的气概永垂不朽!
(3)把下面赞赏梅花的诗句用线连起来,有兴趣的同学背一背。
疏影横斜水清浅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须逊雪三分白
不要人夸颜色好
五上语文《落花生》作业本答案
15 落花生
1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kōnɡ kònɡ)地。
(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zhǒnɡ zhònɡ),翻地,播种(zhǒnɡ zhònɡ),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3)花生的价钱便(pián biàn)宜。
2 给带点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怪( 很或挺) 开辟( 开垦 ) ...
(2)居然( 竟然 ) ..
(3)希望( 愿望 ) ..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围绕花生主要写了 种花生、收花生 、 尝花生 、 议花生 等内容。
4 给句子选择正确的含义,打上“√”。{5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①父亲希望“我们”外表不好看,但很有用。( ) ②父亲希望“我们”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 )
(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人不必讲体面,只要做对他人有用的人。 ( )
②人不能一味追求体面,而更应该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 ) ③做人就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不能做徒有外表而无德无能的人。 (√ ) 5 抄写课文第十自然段,完成练习。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秋天,我家屋后的柿子成熟了,像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我家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红红的,十分惹人喜爱。) ②成熟(发展到了完善的程度)—— 进攻的时机成熟了,连长一声令下,战士们如猛虎下山一样冲向敌人的阵地。(经过这次教训,我成熟了许多。)
(2)这段话中,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 藏而不露,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
6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例一:蜡烛
蜡烛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红的,五颜六色的,头上竖起一个羊角辫。生命就从羊角辫上开始。渐渐地,火苗吞没了羊角辫,开始熔化蜡烛的身体。滴滴蜡珠犹如一串串泪珠,凝固了。古人就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蜡烛的一生是辉煌的,从生到死,始终为人们奉献着光明。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蜡烛一样的人。比如清洁工人,他们早早的起来,美化我们的城市,为我们美好的生活默默奉献者。
例二:露珠
露珠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他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它睁开那不知疲惫的眼睛,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无息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风雨那样惊雷闪电,炫耀自己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冷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而对禾苗却从来一无所求。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的心头上闪动。{5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例三:粉笔
粉笔又短又瘦,看上去很不起眼,一头尖一头宽,像一根木棒。它是由石灰做成的。你别看它又矮又小,不起眼,也不像钢笔、毛笔、铅笔那样闪亮的笔尖和华丽的外表,但是它的用处可远远大于钢笔、毛笔、铅笔。因为有了这小小的粉笔默默奉献,才培育出祖国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课堂上,粉笔就默默地躺在平凡的讲桌上,无声无息的等待着奉献自己的生命。老师,拿起它那洁白无暇的身躯,伴着“吱吱”的声音,让它们自由地舞蹈。然而随着这曲“奉献之歌”的结束,粉笔的身躯渐渐缩短、结束。可是它从来不怕,只是默默地缩短,直至化为粉末,消逝在空中。
粉笔没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和一身华丽的外衣,有的只是默默的付出,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作业本答案
有趣的汉字
1、 略
2、 甥(shēnɡ) 锥(zhuī) 剖(pōu) 蛀(zhù)
3、 鸿 搁 迂 恭 锥 剖
4、 觉 午 仙 哭 闻 照 棵
5、 胡 正 相 亲
6、 (1)字形、字音
(2)结绳记事、物语、鸟的足迹
(3)兽骨龟甲、竹子、纸
7、 (1)著名、很、积
(2)玉、生、全; 披、波、玻;喽、数、搂
(3)略
我爱你,汉字
1、(1)、(4)
2、隶书--------古色古香 行书---------流畅自然
楷书--------端庄大方 草书---------凤舞龙翔
3、(1)xiâ、jiě (2)zhā、chá
(3) nā、nà (4)qiú、chóu
4、闻、欲、精、久、班、逗
5、(1)过年、春雨、中秋、送别、喜悦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因为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6、略
五上语文《钓鱼的启示》作业本答案
13 钓鱼的启示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彩色)的涟漪 (平静)的湖面 (皎洁)的月光 (不停)地甩动 (熟练)地操纵 (得意)地欣赏 2 选词填空。(字典查区别,写在旁边。)
剧烈 激烈 强烈
(1)饭后不宜做( 剧烈 )运动。
(2)( 激烈 )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一个个奋不顾身冲锋在前。
(3)今天的阳光特别( 强烈 )刺得人睁不开眼。
告诫 告诉
(1)长辈和老师都再三( 告诫 )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走。
(2)请你( 告诉 )大家马上去大礼堂集合。
启示 启事
(1)这次泥石流事件,给人们一个( 启示 ):人类不爱护自然,自然就会惩罚人类。
(2)有人在小区门口张贴了一张寻狗( 启事 )。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是因为 这条鲈鱼是“我”好不容易才钓到的,又大又美,而且周围没有人,不会受到批评。而父亲坚持要“我”这样做的
原因是父亲想让“我”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我”心情的变化过程是:得意— 急切 — 乞求 — 依依不舍 。
4 品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1)照样子,写出表示时间过得快的词语。
转眼间 转瞬间 一转眼 眨眼间 一瞬间
(2)“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中的“鱼”用上引号是因为 不是指真实的鱼而是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事物 ,它可能是 金钱、地位、名利 ,也可能是 一点好处 ,一些方便 。
(3)已经成为著名建筑师的“我”回到故乡,和父亲一起回忆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发生的事,“我”会对父亲说:“ 父亲,感谢您当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是您教会了我诚信做人,也正是您的严格要求,才使我有了今天的成就。”
5 课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对我有启示的语句,我想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抄下来。如: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