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2-06-23
人教新版2016-2017年一上语文第四单元
魏庄小学导学案
2016学年2017学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最新3.江南
2016-2017学年度初一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
2016-2017学年度初一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
2016-2017学年度初一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
语文试卷
调研时间:120分钟 调研分值:150分
第I卷(共三卷):语知部分(40分)
1.名句积累与运用。(10分)
⑴东风不与周郎便, 。﹙积累﹚
⑵ ,江春入旧年。﹙积累﹚
⑶ ,骚人搁笔费评章。﹙积累﹚
⑷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 。
⑸子曰:“其怒乎! ,勿施于人。”﹙积累﹚
⑹漫步于古诗苑,你能感受到诗人的恋乡思亲情结。王湾在北固山下,看到大雁
飞过,不由吟咏道:“ ? ”;在春夜的洛城,李
白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的曲调,不禁感叹:“, 。”
﹙运用﹚
2. 材料综合运用。(6分)
学校在本学期计划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提升文化品位”活动,下面是学校和班
级开展的一些活动。请按要求完成。(3+3′)
①学校召开“阅读经典名著,提升文化品位”的动员会,会上你作为一名学生代
表发言,请将你的开场白写在下面: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②活动中,请结合这些作家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的细节内容对该作家进行推荐。
鲁迅 冰心 笛福 罗曼·罗兰 奥斯特洛夫斯基 高尔基
3.修改病章(10分)
申请书
校抗“非典”宣传组:
近来,SARS病魔在我国肆虐,严重危害群众的生命安危。我国人民在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众志成诚抗击“非典”。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校
师生也积极行动起来,每天打扫卫生、清除垃圾、测量体温。在校团委和学生会
倡导下,校内还成立了抗“非典”
宣传组,开展内容丰富、形势活泼的抗击“非典”的宣传教育活动。
我是班上的宣传委员,有一定的组织和宣传能力。很希望为抗击“非典”出一点
力。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初 一(×)班××
2003年4月××日
共8页 第 I 页
2016-2017年初一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初一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
4.名著阅读(8分)
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陆游、苏轼、李贺、辛弃疾都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或词人。
B.表现爱国诗人杜甫忧国忧民情思的诗篇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等。
C.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思乡报国之情的句子是“将军白发征夫泪”。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出自爱国诗人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2017最新心情感悟说说}.
2.根据你对名著的了解答题
(1).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在独角鬼王物提议下,号称 。西天
归来后,接受如来授职为 。
(2).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梁山泊英雄中有三人对此直言反对,请写出其中两人的名
字: 、 。
(3).在小人国,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库国的?(含
标点20字以内)
⑷ . 1954年4月23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
日”,以向读书人致敬,向文化鞠躬。1616年4月23日,一代文豪 和
文坛巨匠 同时辞世。请问这两位文坛巨匠各自出生在哪一个国家?
你读过他们中哪一位的哪一部作品
5.奇思妙笔(6分)
1.请以巴金的繁星为主题写一首诗歌(1-10行),2.(11-19行)写出你读文学
的认识。(字数不能低于250字)
共8页 第 II 页
2016-2017年初一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初一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
第II卷:理解与感悟(60分)
6. 古诗词鉴赏与阅读。(10分2+2+3+3+2)
《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 “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
生存境界(心情)?
2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3、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5、诗中说明怎样一个道理?
7.文言文阅读。(20分8+4+6+2)
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
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 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 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
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4、这则文言告诉你什么道理?
8.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幸 福 的 坡 度
我们经常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体会到的也一定是他人体{2017最新心情感悟说说}.
会到的。其实,这在许多进修都有偏差,至少我从那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子身
上看到了这一点。 那时,我们警队正和一所小学搞警民共建活动,小学生们每
到周末就要自发地到警队来打扫卫生,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几年领导一
商量,也应该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法制教育课是一个方面,但不够。
后来一个民警说,学校距马路挺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家长都很担
心。于是我们就有了主意,设个助学岗,一来可以保证学生过马路时的安全;二
来,对那些在学校外抢小学生钱的大孩子也是个警示。 每天护送孩子们过马路,
共8页 第III 页
2016-2017年初一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初一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
时间长了,与孩子家长也熟悉起来,基本上能认清哪个小孩子是谁的。其中一个
坐着残疾人手摇车的中年男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神情有些落寞,只有在见到
自己的孩子跑过来时,才豁然一笑。 后来,我知道他的孩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
生,有一次我问他,那个坐着轮椅的是你爸爸吗?他点点头。我说,他行动不方
便,你放学不可以自己回家吗?男孩儿欲言又止,嘟着嘴道:他就在前边的福利
厂工作呢。
我心里说,这小孩子,不知大人的难处。 初秋的雨总会在不经意间落下来。
那天我们又提前到助学岗上执勤,在树下,我见到了那位中年男子,披着雨衣,
头露在外面,都淋湿了。见到我后,笑笑,说:“警察同志,麻烦您一件事可以
吗?”我说:“您尽管说。”他说:“孩子上学时没带雨具,你能帮我把这把伞
给他吗?你知道,家长 3 不让过止步线的,不然孩子会生气。 我点点头道:
“没问题。”转身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对他说:“孩子这么大了,你行动又不
方便,不用每天来接他了吧。”男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有些自豪地说:“哪里
是我接他,是他接我了。”我有些疑惑了。他接着解释道:“我回家的路上有个
大上坡,每次走那里很费力气的,孩子上学后,就对我说,爸爸,学校离你的工
厂这么近,天放学的时候,咱们俩一起走吧,上坡时我推你。这一推就是三年。
其实上一年级的时候,他那么小,又怎么推得动?可孩子心里是怕累着爸爸呀。我怎么劝也劝不住,孩子在后面红着脸,喘着粗气地推,我在前面用力地摇着,却不知不觉泪流满面。可你知道,其实我心里真是幸福极了。”我的心里一酸,
转过头去,说:“我去接他了。”见到那小男孩,我蹲下身说,“今天叔叔和你
一起推你爸爸回家,行不行?”小男孩儿笑起来,“叔叔你开玩笑?”我说:“警
察不说假话,试试叔叔的力气吧。” 初秋的雨幕里,一个警察和一个打着鲜黄
色雨伞的男孩,推着一辆手摇车在爬坡。
那是一个幸福的坡度。
1.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的加点词语“自豪”的表达效果。2′
2.文章提及设助学岗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2′
3.体悟文中画曲线语句的内涵,想想“泪流满面”和“幸福极了”是否矛盾,为
什么? 3 ′
4.阅读文中两处描写秋雨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3′
5、整体感知全文,链接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题“幸福的坡度”的理解。4′
共8页 第IV 页
2016-2017年初一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初一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
(二)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2017最新心情感悟说说}.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 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 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 (选文有删改)
2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2分)
21.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分)
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2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共8页 第 V 页
2016-2017年初一语文试卷
最新人教版2016-2017年五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试题
五年级上语文试题-第七单元人教版新课标
一、 基础知识点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ī chēng jù pà yú lâ bâi sòng háo bū yóu yù
( ) ( ) ( ) ( ) ( )
(二) 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编 遍)写 (贪 贫)婪 (腋 液)下 百音(盒 盆)
心酸(suān shuān ) 踮( diàn diǎn)脚 绿( lù lǜ)林好汉
(三)积累空间
1. 填上描写人物矛盾心情的词语。
①我很快乐,也很( )——这种窃读的滋味!
②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 )那本书会不会卖光。
③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名言警句。
①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读书有三到,谓 。
2.背背写写。
①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②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③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四)创意表达
1. 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
2. 季羡林老先生认为:21世纪的青年,不仅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还要文理贯通。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未来人才的看法。
在 生 活 中 学 写 作
我一直信奉“语文无处不在”,所以也觉得学习写作的根本方法是学习生活。 我在看书时,最关心的并非作者表达了什么,而是体味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的,这样,我才能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脑袋去观察和感受生活,我厌恶刻意地背诵和套用中外名篇中的语句,但对于那些真正与我产生强烈共鸣的字词句,我也用在自己的文章里,因为它们已成为我生活感悟的一部分,正因为感受生活,我
2017年最新人教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7年改版后语文版七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1、春
朱自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有条理地描写事物。
过程与方法: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征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赏析本文优美的语言。
2、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细致地描写。
3、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东风荡漾,春光明媚,绿满天下,百花争艳。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迁客骚人为春天留下了美丽的诗篇。下面,谁来背背描写春天的诗句?(学生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春天的散文——《春》,看看作者朱自清是如何描写春天的。(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三、整体感悟
1、听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3)中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什么感受?
2、正音(出示投影)
水涨(zhǎng) (sǎn )散在草丛里 酝酿(yùn niàng ) 应和(yìng hâ) (báo)薄烟
黄晕(yùn) (hōng)烘托 蓑(sūo) 抖擞(sǒu) 朗润(rùn)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语音
四、研读与赏析
分析第一部分:盼春(第1段)
提问: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动词?突出了什么感情?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写出了对春天的渴望,更兼以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几个动词“盼、来、近”的运用,生动表达出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这段在文中起到总领全篇,开启下文的作用。
分析第二部分:绘春(第2-7段)
提问:春天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用什么顺序写春天苏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形容词? 明确:先用拟人手法总写“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张开了眼”,再用排比手法分写“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写出了这些景物的变化。{2017最新心情感悟说说}.
五、小结
本文的结构严谨,写景很有条理。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前两段。
2、思考绘春部分一共描绘了几幅春景图。
第二课时
一、 分析第二部分:绘春(第2-7段)
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几幅不同的春景图,请分别划出来。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提问:作者从哪几方面描绘春草?用了哪些词和修辞手法?除了写草,还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了春草的生命力——钻;
质感——嫩、软;
色彩——绿;
覆盖面——满。
除了写草,还写了人的行动:坐、躺、滚、踢、跑、捉,从侧面衬托春草的勃发和春草带给人们的欢乐。 ② 春花图:
提问: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花?抓住了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采用了什么描写顺序? 明确:从态、色、味几方面写出了一幅花争春的图景。运用拟人、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春花竟相开放,愈开愈多,花色多样浓艳,又由花联想到果,用花下的蜜蜂、蝴蝶来衬托春花等修辞手法,把春花写活了。除了写树上的花,还写了遍地野花,“像眼睛、像星星 ”,采用了从上到下的描写顺序。
③ 春风图:
提问:作者娴熟地用了触觉、嗅觉、听觉,把春风写得有感有情,请分别说说是怎样描绘的?
明确: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轻柔、温暖、充满了爱抚。
嗅觉:新翻的泥土气息、草味、花香,由轻风融在一起
听觉: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④ 春雨图:
提问:作者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点来写?按什么顺序描绘出一幅诱人的春雨图?
明确:作者抓住春雨的形、状、景来写。
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斜织、薄烟;
景:树叶儿绿、小草儿青、灯、人、房屋。
⑤ 迎春图:
提问:作者描绘迎春图,从那儿写起,落在什么地方?
明确:作者由“风筝”自然而然的引出孩子,由此扩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欢天喜地出来迎接春天,感受春意,奏给人带来了希望。此段与盼春相呼应,由盼而迎,表达了人们盼春、爱春的心情。人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抖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二、分析第三部分:赞春(第8-10段)
提问:作者赞春,运用了哪几个比喻,各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明确:
突出“新”:突出生长,让人振奋,给人希望。
突出“美”: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充满活力。
突出“力”:春天使人健壮,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三、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总括轮廓 一切„„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春草图 钻 嫩 绿 满 ——草
坐 躺 滚 踢 跑 促——人
态:赶趟儿
春花图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
(二)绘春
触:抚摸 泥土气息
春风图 味:草味 花香
声:鸟声: 清脆,宛转
笛声:嘹亮
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春雨图 状:斜织、薄烟
景:树叶儿绿、小草儿青、灯、人、房屋
迎春图 城乡,老小,舒活抖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新”
“美”
四、拓展阅读
泰山日出
徐志摩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饮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无厌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与海上不同的。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的境界。原来昨夜整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黑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烈地驰骋。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兽形的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染青馒形的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在……
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霄,临照在天空……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影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地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探究建议]
1、请在文中用曲线画出描写日出过程的词句。
2、文中用“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是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形容什么?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体会文中抒情主人发出的欢呼“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几句含义一样吗?
4、文中作者把抒情的主人“我”幻想成什么?结合画线句可看出作者目的并非夸大自我,而是让人们联想到什么?
五、小结
本文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1、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多角度写景;
2、思路清晰,组织严密;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4、语言精练,朴实清新。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练习二、三。
2、济南的冬天
老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 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2017最新心情感悟说说}.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济南两字写大,突出一下)
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冬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三、课堂小结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四、研读赏析
1、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一淡雅。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c.略
第二课时
一、重点研读:第3小节和第5小节。
1、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2、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3、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明确]
1、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2、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3、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答案参考教参第104页)
二、体验反思
[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三、拓展延伸
1、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2、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此题是让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参照,介绍冬季的美景、设计行程。)
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几位名人(李清照、辛弃疾等)。游览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介绍冬景。
四、布置作业
1、写作练习:写故乡的冬天,抓住景物的特征。
2、比较阅读: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比较在感情、写法、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3.海燕
郑振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弄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揣摩某些词语的使用;进一步学 习状物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内蕴。
2、感受本文的语言美,学习它多种表现手法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作者放眼海天,发现了几只在海面上勇敢地斜掠翻飞的海燕,勾起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于是写成这篇咏物抒怀的散文。
二、题解
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所附的关于海燕的说明文字,了解相关知识。有条件的还可以展示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以增加学生对海燕的感性认识。
本文实际上并非仅仅写了海燕,为什么要以“海燕”为题?这个问题可先行提出,但不必急于作答,留待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后进行探讨。
三、初步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弄清文中生字和新词的音、形、义。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遣词用语与当代有一些差别,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理解障碍,在学生质疑后,应作必要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