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高考作文分析

记忆力训练  点击:   2012-06-11

2017苏高考作文分析篇一

2017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苏教语文综合测试题

(语文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对于象形字、方块字,不少来自字母化语言文字背景的外国人,常发出汉字难写、汉语

难学的感慨,甚至在学习时__________、中途而废。而古代中国长期_______ “有来学,无

往教”的观念和传统,缺乏成功推广自己语言文化的历史经验,也______不少人对推动汉语

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缺乏足够的热情。

A.囫囵吞枣 秉承 导致 B.浅尝辄止 秉承 致使

C.浅尝辄止 秉持 导致 D.囫囵吞枣 秉持 致使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本次书博会书籍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读书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书籍的魅力、阅

读的快乐得以充分表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B.从5月末登上2015赛季中甲联赛积分榜之后,延边长白山队就再未让这一位置旁

落。

C.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日前揭晓,来自智利、

斯洛伐克、马达加斯加的三个教育机构荣获该奖。

D.近日,河南省豫剧二团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国家艺术中心剧场演出的传统豫剧

《程婴救孤》大获成功。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B.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C.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D.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43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中国科技大学先研院顾春副教授课题组选送的一种小型

倍频绿光光纤激光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的应用可从科学领域的光纤通信、激光光谱、激光测距、激光雷达

②由于其结构紧凑、稳定性高、效率高

③其实小小的激光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④适用于激光投影机等领域,获得了银奖

⑤到日常生活中的激光指示器、激光矫视、激光美容、激光扫描、激光灭蚊器等

⑥很多人会觉得这种新发明对平民大众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A. ②④⑥③①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 ⑥③④①②⑤ D.⑥④②⑤③①

5.下列对“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会徽以一只昂首挺立的“彩凤”为主体形象,表达了“时逢盛世,有凤来仪”的美好

寓意。

B.会徽中凤头与凤身巧妙地归纳变形为英文字母S、T,是“唐山”英文的起首字母,将

“涅槃彩凤”与“唐山”的概念紧密相连。

C.会徽中“彩凤”环绕在花蕾之中,表示“凤鸣唐山、花开满园”,传达出园艺事业

锦簇缤纷的景象。

D.会徽以一只翩翩起舞的“彩凤”为主体形象,既保留了寓意吉祥如意,又传达了对

世园会的祝贺。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程之邵传

程之邵,字懿叔,眉州眉山人。曾祖仁霸,治狱有阴德。之邵以父荫为新繁主簿。

熙宁更募役法,常平使者欲概州县民力,以羡乏相补。之邵曰:“此法乃成周均力遗意,当各以一邑之力供一邑之役,岂宜以此邑助他邑哉?”使者愧服,辟之邵为属,听其所为。

熊本察访蜀道归,语诸朝曰:“役法初行,成都路为最详,之邵力也。”诏召见,成都守

赵抃奏留之。入为三司磨勘官,得隐匿数十万缗。从副使蹇周辅计度江、岭盐,还,除广东

转运判官。 元祐初,提举利、梓路常平,周辅得罪,亦罢知祥符县。俄知泗州,为夔路转运判官。

夔守强狠不奉法,劾正其罪。大宁井盐为利博,前议者辄储其半供公上,余鬻于民,使先输

钱,盐不足给,民以病告。之邵尽发所储与之,商贾既通,关征增数倍。

除主管秦、蜀茶马公事,革黎州买马之弊,岁以仲秋为市,市四月止,以羡茶入熙、秦

易战骑,得良马益多。 知凤翔府,民负债无以偿,自焚其居,而绐曰遗火;有主藏吏杀四

婢,人无知者。之邵发擿,岐人传诵。徙郑州。

元符中,复主管茶马,市马至万匹,得茶课四百万缗。童贯用师熙、岷,不俟报,运茶

往博籴,发钱二十万亿佐用度。连加直龙图阁、集贤殿修撰,三进秩,为熙河都转运使。秦凤出师,命之经制,即言已备十万骑可食三百日矣。徽宗喜,擢显谟阁待制。敌犯熙河,之邵摄帅事,屯兵行边境,解去。

俄得疾卒。方录功转太中大夫,不及拜,赠龙图阁直学士,官护丧归。子唐,至宝文阁

学士。

(《宋史•程之邵传》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羡乏相补 羡:贪慕 .

B.而绐曰遗火 .

绐:欺骗 擿:揭露

俟:等待 C.之邵发擿,岐人传诵 .D.童贯用师熙、岷,不俟报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熙宁年间,朝廷变更募役法,程之邵成绩突出,被成都守赵抃上奏请求留用。后被

召入任三司磨勘官,查出赃款数十万缗。

B.程之邵任夔州路转运判官时,夔州太守触犯刑律,程之邵以民愤难平为由,派人上

奏弹劾。

C.大宁井盐获利丰厚,当地执政的人只将井盐一半出售给百姓,百姓食盐紧缺。程之

邵急百姓之所急,把所储存的盐全部拿出给百姓,商贸流通了,关税增加了数倍。

{2017苏高考作文分析}.

D.程之邵后来主管秦、蜀等地茶、马事务,革除黎州贩马弊端,用余茶换得战马,获

得不少精良战骑。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当各以一邑之力供一邑之役,岂宜以此邑助他邑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敌犯熙河,之邵摄帅事,屯兵行边境,解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程之邵在主管秦、蜀茶马公事时,有什么突出表现?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上阕三四两句的景物描写在写法上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

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

(3)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4)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蜀道难》)

(5)忧懈怠,______________;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

(6)____________,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始得西山宴游记》)

(7)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赤壁赋》)

(8)____________,死当结草。《陈情表》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大江远影

石红许

①有一些背影足以感动几千年、几万年,如同从雪山踏歌而来的长江,每一截都澎湃着

灿烂辉煌,涛声起伏,在那浪花里,闪耀着华夏子孙筚路蓝缕的背影。

②年少读书时,死记硬背《京口北固亭怀古》,我对辛弃疾老先生居然没什么好感,暗

地里骂了他好多句“老头子”。现在回想起来,只怪小子我当年历史、地理知识的浅薄,汗

颜曾经年少轻狂不晓廉颇老矣。

③一次笔会把我指向镇江,才知道自己一不留神涉足辛弃疾驻守过的京口大地,忽然想

起那阕永遇乐,再次翻出拜读,感觉大不一样,我被辛弃疾的气派、才华、胆略所折服。“千

古江山,英雄无觅”,在当时的情形下,追怀褒贬,借古喻今,怕是也只有披盔甲、握椽笔的辛弃疾才能写出如此有铮铮铁骨的词章来。“老头子”的形象在我心目中越来越高大、伟岸,而且还有一些亲切,也算是“他乡遇故知”吧。

④我与辛弃疾是有缘的。我本在鄱阳湖畔的一个乡村中学教数学,偏偏不舞正业要与文学卿卿我我,才有了后来进入信江畔的上饶,滥竽充数文艺界。上饶是辛弃疾后半生的寄寓、归宿地,“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晚年,他受命于临安,从带湖、瓢泉出发北上知绍兴、镇江,在京口抗敌时写下了气吞万里如虎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应有上饶秀美山水的滋润,当然,更有浩浩荡荡长江的洗礼。

⑤走在镇江西津渡老街上,小心踩踏西津渡湿漉漉的青砖路面,拨开历史的烟尘,我想起另一位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他是我八百年前的鄱阳先贤乡党。他无心留恋京口虚伪的繁荣,怀怆然坐船到对岸扬州城去,心痛维扬一派废池乔木。时空拉回现实,润扬长江大桥雄跨大江,假如姜夔还在,他就用不着在冷月无声里顶寒载雪候船解缆。我很想去对岸看看,二十四桥边的红药是否还在,真想捧一束献给我孤独的老乡?我没有去,其实,我是不敢去。每次读《扬州慢》,我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与会人员相约去扬州,我悄悄地选择了逃避,我担心我会陷入无边的悲悯情怀里。隔江遥望,道一声对不起,我的布衣白石道人。

⑥西津渡街道两旁有古色古香的明清店铺,还有唐宋遗迹,旌幡招展,走过救生会、昭关石塔、观音洞、铁柱宫、小山楼„„润州作协何春华一路介绍,当年渡口商贾辐辏,其下是开阔的江面,千百年来,长江几易其道,这里衍变成民居,然古码头遗址、一眼看千年的历朝古街路面还依稀可辨。

⑦所有借天然屏障筑起温柔乡的王朝注定是走不远的。长江是把双刃剑,它既是一处浩瀚风景,又是一道军事天堑。大江东去,辛弃疾和姜夔,如飘摇南宋江面的两根桅杆,扯起多少追思的风帆,任凭他们用文字或刀剑力挽狂澜,终究没能阻止偏安一隅的悲歌。懦弱的王朝早已远去,但是这两个不朽的名字依然闪耀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册页里,毫不夸张地说,那是民族气节、脊梁的动人的符号。

⑧车上润扬长江大桥观光,在“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恢弘背景下,我眼前幻化出两个挺拔而孤寂的背影——辛弃疾和姜夔,一个刚毅,一个清瘦;一个雄浑,一个清刚;一个豪放,一个婉约。他们在沉重的叹息声中忧愤远去,可歌可泣!

⑨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源远流长,从远古奔来,养育了多少华夏子孙啊,你应该为有这样的背影而骄傲。也正是无数个这样坚实如磬的背影丰富了你的泱泱大度,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书写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赤县文

明。

(选自《散文选刊》)

12.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一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为什么称辛弃疾为“老头子”?简要分析其原因。(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⑧段画线句子“我眼前幻化出两个挺拔而孤寂的背影——辛弃疾和姜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全文说说辛弃疾的“挺拔而孤寂”具体表现在哪里?(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阅读经典的问题

李建永

①一个民族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是该民族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辉煌结晶。诸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和二十五史(尤其是前四史)等等。然而,经典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为了炫耀与宣扬,而在于学与用,在于有益于世道人心。可是如今谁还读经典?读它又有何用?这倒真是个问题。

②问题一:快与慢。而今是信息时代,是云计算时代,一言以蔽之,一切都要“神速麻利快”。不过,人生就像开车,车速越快,车手就越需要镇定,车子的油耗也就越大。同理,生活节奏越快,就越要打起精神,安妥灵魂,就越需要汲取大智慧与正能量。先贤有训:停留长智。停留是慢,长智是快,不长智,如何快?孔子有言:过犹不及。过是太快,不及太慢,二者皆不合度,然而不及却胜于过。这就好比烧菜,与其烧煳了,还不如夹生的好。攻读经典,比之于吞咽文化快餐,无疑是繁难的,缓慢的,但却是长智的,必须的。 ..

③问题二:虚与实。就虚实论,经济、政治、社会、军事、文化,经济最实,文化至虚。然而,“利者义之和”,乃经济之纲;“政者正也”,属政治之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社会之基;“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乃军事之要——文化又成为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等不可须臾或缺的灵魂。文化乍看一无所用,实则无时不在,无处不用;无用正是其大用所在,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不要轻言实则有用,虚则无用。人生就是一个虚实相间有无相生的过程。俗话说,日子如流水,人生似赶路。可是你能拎得清哪一步是虚的,哪一步是实的,哪个时辰是有用的,哪个时辰是无用的吗?俗话还说,走路不用问,大路好走小路近。小路小道,大路大道;小道小目标,大道大方向;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经典传大道,岂可不读乎?

④问题三:远与近。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就时间而言的。有不少人误以为,时间越近的东西便越当“浓墨重彩”,时间越远则越是“云淡风轻”。事实上,观点和学说价值的大小,与时序远近并不构成比例关系。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能够穿越时空,并作为历史的实例哲学,观照着现实乃至未来。《易经》是从普遍到一般,通过本质指向现象的;《春秋》则是从一般到普遍,透过现象直抵本质的——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经典永远具有现代性,因而永远值得现代以及将来的人们去潜心研读,汲取菁华,砥砺精神。 ⑤现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我们越来越疏离传统文化经典,包括那些时髦的国学大师和传统文化学者们。我曾看到一位名头唬人的大师,给高校学生开列必读书目中有《礼记》,但他自己却似乎根本没有通读过或者至少没有读明白该书,否则就不会闹出匪夷所思的笑话来。大师尚如此,何况常人乎。所以我总担心,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经典,在不远的将来,恐怕只剩下教科书里令人自豪的名言警句,以及望文生义的片言只语;而它们“本身”却离我们愈来愈辽远,在我们心目中愈来愈飘浮,愈来愈飘渺,最终必然飘呀飘呀飘得不见了„„

(《 人民日报 》) 16.第②段在论述“阅读的快与慢”这一问题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简要分析?(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的论述层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

2017苏高考作文分析篇二

2017年江苏省高考状元猜测高考模拟试题语文

2017年江苏省八大高考状元猜测高考模拟试题

高 三 语 文

【考试说明】 2017.3

1、本试卷共七大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60分

2、在答题卡所指定的范围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用0.5mm签字黑笔作答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朱光潜 地告诉我们:一个人只爱好故事而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会低下,在培养_____ 的文学趣味方面,有趣的故事怎么能和有趣味的诗 __ ?

A.不胜其烦 纯净 一视同仁 B.不厌其烦 纯正 相提并论

C.不厌其烦 纯净 相提并论 D.不胜其烦 纯正 一视同仁 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互文手法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下列诗词中不是描写扬州的一项是

A.岚光拱揖直堪扶,月过维扬梦也殊。 B.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C.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D.堤上青青数株柳,半分犹得似西湖。

5.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列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著有《昌黎先生集》。

B.《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美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大师,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其作品突出的艺术特点——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的结尾),例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

C.《琵琶行》——白居易,字义山,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在韩柳倡导唐代古文运动的同时,他和元稹一起在诗坛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另有代表作《长恨歌》。

D.《祝福》——鲁迅,原名周树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子贡论 王安石

予读史所载子贡事,疑传之者妄,不然,子贡安得为儒哉?夫所谓儒者,用于君则忧君之忧,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

当尧之时,天下之民患于洚水,尧以为忧,故禹于九年之间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回之生,天下之民患有甚于洚水,天下之君忧有甚于尧,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曾不以天下忧患介其意也。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何忧患之与哉?夫所谓忧君之忧、患民之患者,亦以义也。苟不义而能释君之忧、除民之患,贤者亦不为矣。

《史记》曰:齐伐鲁,孔子闻之,曰:“鲁,坟墓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因行,说齐以伐吴,说吴以救鲁,复说越,复说晋,五国由是交兵。或强,或破,或乱,

②或霸,卒以存鲁。观其言,迹其事,仪秦轸代,无以异也。嗟乎,孔子曰:“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已以坟墓之国而欲全之,则齐、吴之人,岂无是心哉,奈何使之乱欤?吾所以知传者之妄,一也。于史考之,当是时,孔子、子贡为匹夫,非有卿相之位、万钟之禄也,何以忧患为哉?然则异于颜回之道矣,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二也。坟墓之国,虽君子之所重,然岂有忧患而谋为不义哉?借使有忧患而为谋之义,则岂可以变诈之说亡人之国,而求自存哉?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三也。子贡之行,虽不能尽当于道,然孔子之贤弟子也,固不宜

③至于此,矧曰孔子使之也。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子贡虽好辩。讵至

于此邪? 亦所谓毁损其真者哉!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节) (注:①回:颜回,孔子的弟子。心仪秦轸代:分别指战国时张仪、苏秦、陈轸、苏代四位说士。②矧:况且。)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 省:探望

B.观其言,迹其事 迹:考察

C.己以坟墓之国而欲全之 全:使 „„全

D.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 称:称赞

7.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 B.子贡因行,说齐以伐吴

C.何以忧患为哉 D. 则岂可以变诈之说亡人之国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3分)

(2)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3分)

(3)子贡虽好辩,讵至于此邪?亦所谓毁损其真者哉!(4分)

9.文章第三段中,作者指出的“传者之妄”有哪三点?请简要概括。(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 上巳召亲族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注:“上巳”,节日名,古指农历三月初三。)

(1)请根据“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三句,简述“欢意少”的原因。(3分)

(2)请简要赏析“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子的艺术技巧。(3分)

(3)与《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相比,两首词在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 泰伯》)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 · 卫风 · 氓》)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其间日暮闻何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五、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

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②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③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④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⑤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⑥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有一年,我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12.第④段中写了关于张仲陶的一段轶事, 有什么作用?(4分)

13.请简要概括本文围绕炒米写了哪些内容。(6分)

14.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语言特点。(4分)

15.作者最后说“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怎样理解这句话?(6分)

六、论述类文本(18分)

属于年轻人的马克思 韩毓海

2008年,我在纽约大学教书,那一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如海啸般从华尔街向全世界蔓延,难忘我在百老汇大街一家书店排队买《资本论》的情景,书店门口的海报写着:“马克思所说的都应验了。”

2010年,我在北大开设《资本论》精读课。记得第一堂课上,我提到大家可能用过飞利浦电须刀、洗衣机,却不知道那就是马克思姨妈家的产品——在短暂的静默之后,听众爆发出会心的大笑。我想让学生们记住:马克思不是因为“仇富”才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的,马克思的出发点不是钱也不是个人,而是“为大家而献身”——正如他在17岁时所宣示的那样。 马克思22岁获得博士学位。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他博大精深的博士论文,我想让大家知道:什么叫作批判地追求知识。因为没有哪种知识只包含纯粹的事实,在每一个所谓“事实”背后,都有陈述这项事实的人给予世界的判断。而那些判断总是说:“这个事实很重要,其他被忽略的东西不重要。”而马克思则说,那些被教科书所省略的事实恰恰非常重要,这其中就包括占人类大多数、却总是被忽视的普通劳动者以及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

当我开始讲《共产党宣言》的时候,选课的人数已经由100名增加到了300名。伴随着电光石火般的文字,我和我的学生们跟随马克思一起目睹了“世界制度”的形成与动摇:新大陆的发现、运河的开拓,然后再伴随着隆隆的机车轮声,转回到欧洲大工业时代的工厂:轰鸣的机器、挥汗如雨的工人、剥削压迫以及“要为真理而斗争”……

去年10月份,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李学谦社长捎信说:世界的未来看中国,中国的未来要看当下的青少年,该想想给下一代人留点什么了。你给青少年写本书吧,就讲一讲我们这条道路为什么叫社会主义道路,说说我们究竟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故人的心思打动了我,我回答说:我就给孩子们讲讲马克思的故事吧,就讲讲马克思是谁,他做了什么,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于是,出版社立即行动起来,从全国的青少年读者中征集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的问题,并最终把问题汇总为19个,其中既包括“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完全一致的吗”这别具一格的问题,也包括“什么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对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究竟有什么用”等一针见血的提问。所有的问题都极富创意,充满挑战性,让我大吃一惊。

正是这些来自青少年的问题使我感到: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代人——他们生活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而这正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所预言和分析的时代。因此,也许只有他们才能深深地理解,社会主义是一场国际运动,也只有他们才能从创建一个“新国际”的角度,去领会创造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地缘政治格局的战略思维;只有他们,才能去切实思考马克思的天才设想:以劳动者掌握资本,去克服少数资本家集团垄断资本而支配世界的旧秩序——而这既包括为什么要创建金砖国家银行,也包括未来中国的年轻一代,在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加合理、公正的新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究竟是什么。

正是这些来自青少年的问题,构成了《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这本书的内容;正是新一代人使我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真正迎来了阅读马克思的时代。

(《光明日报》2015.1,有删改)

16.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这本书?请简要概括。(6分)

17.根据本文,简要说明作者心目中马克思的伟人特质。(6分)

18.为什么文章标题说马克思“属于年轻人”?请简要阐述。(6分){2017苏高考作文分析}.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们不能脱离传统;但为了走向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B(①不厌其烦:褒义词;不胜其烦:暗含贬义 ②纯净:一般修饰物质;纯正:修饰抽象性概念名称 ③一视同仁:形容对人物平等相待;相提并论:用于书面语,对物质、概念、理论作为相呼相应的态度)

2、A(对仗讲究声调第一声和第三声;名词,形容词,定语,句式相对应)

3、B(B项:两句各有意义,没有相互牵制)

4、C(A项:维扬—扬州旧称;B项:二十四桥—扬州景点;D项:似西湖—扬州瘦西湖。但C项:枫桥—苏州)

5、C(白居易,字乐天;李商隐,字义山)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3分)D(称:谈论、提及)

7.(3分)B(连词,表目的,其余三项都是介词,凭借。)

8.(1)(3分)享用百姓的供养,就把百姓的忧患作为自己的忧患,身处下层不被重用,就

修养身心罢了。(评分建议:“食”、“患”、语句通顺,各1分。)

(2)(3分)(禹与颜回)这两个人,难道是不同主张吗?是他们遭逢的时代不同啊。 (评分建议:“道”、句式、语句通顺,各1分。)

(3)(4分)子贡即使擅长论辩,哪里会到这样地步呢?也就是所说的毁谤的人歪曲事实啊。

(评分建议:“虽”、“辩”、“损”、语句通顺,各1分。)

9.(3分)(1)转嫁灾祸,制造战乱;(2)忧君之忧;(3)用奸诈说辞使他国灭亡,保全自己。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我读史书上记载的子贡的事,怀疑它虚妄不实,否则,子贡怎么会被称为儒者呢?所说的儒者,被国君任用就以国君之忧为忧,为百姓做事,就以百姓之患为患,处在下层不被任用,就加强自身修养。

尧的时候,百姓苦于洪水,尧为此事忧虑,所以禹在九年时间里三次从自家门前路过却一次也没有到家看望孩子。颜回生活的时代,天下百姓的忧患比洪水还厉害,天下君王的忧愁比尧还要多,然而颜回以拥有禹一样的才德,在陋巷里独得其乐,天下的忧患竟然能影响不到他的心志。这两个人,难道他们的道义主张不一样吗?只是所处的时代不同而已。为什么还要有忧虑呢?以国君之忧为忧,以百姓之患为患,也要坚持道义啊。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能解君王之忧,能除百姓之患,贤德的人也不肯去做。

《史记》中记载说:齐国攻打鲁国,孔子听说了,说:“鲁国,行将覆亡的国家。国家危急到这个地步,你们几位为什么不出去想办法挽救呢?”子贡于是出发,游说齐国攻打吴国,游说吴国救援鲁国,又游说越国,游说晋国,五国因此刀兵相见。有的强大了,有的亡国了,有的混乱了,有的称霸了,终于保全了鲁国。看他说的话,考察他做的事,和张仪、苏秦、陈轸、苏代,没什么两样。唉,孔子说:“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的国家行将覆灭还想去保全它,那么齐国、吴国的人,难道就不想有保全自己的国家的想法吗?为什么使他们的国家混乱呢?这就是我认为古书所载虚妄不实的第一个原因。根据史实来推究,孔子、子贡当时是平民,没有卿相的地位,没有很高的俸禄,他们为什么要忧患呢?这与颜回的立身处世之道不一致了。这是我认为古书所载不真实的第二个原因。对于将要覆亡的国家,君子当然要看重这件事,但是,怎么可以有了忧患就做不义的事呢?如果有了忧患也要做符合道义的事,那么怎么可以用机变巧诈的说辞使人的国家灭亡来保全自己呢?这是我认为古书所载虚妄不实的第三个原因。子贡的行为虽然不能完全符合道义,但他毕竟是孔

2017苏高考作文分析篇三

最新江苏省2017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模拟)

高三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经典的重构指的是通过对现有的文学经典的阅读和阐释,在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经典书目进行修订使之变得更加完善和实用。因此,文学经典的重构不是把现有的经典推倒重来,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增添与删除,从而接纳被历史确认了的新的经典,剔除被历史证明为不是经典的作品。通过重构,文学经典才能与历史同步,文学经典的书目才会变得完备和可靠,文学经典的质量才会得到保障。事实上,重构最大的作用在于增补和删除,增补主要针对现在而言,即把现在被视为经典的作品补充进去。删除主要针对过去而言,即把过去误认为是经典的作品从经典书目中清除出去。因此,这一重构的过程也是文学经典化的过程。经典的确受到文学传统、文学流派、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等的影响,文学经典书目实际上一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着。

文学作品能够变为经典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布鲁姆认为,作家及其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在于“陌生性”。他说:“一切强有力的原创性文学都具有经典性。”原创性对于文学经典是重要的,但是我们无法据此解释那些大量被排除在经典之外的同样具有原创性的作品。例如西方的骑士小说和我国的武侠小说,它们的陌生化特点往往让阅读它们的人爱不释手,但是它们却不能成为经典。这就是说,布鲁姆提出的原创性标志的陌生性,难以成为文学作品经典化的标准。布鲁姆接着又提出另一个标准:“神性与人性的

爱恨纠葛”是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又一标志。但是,无论是陌生性还是神性和人性的爱恨纠葛,都难以成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文学经典化的标准。

当我们从起源上对文学加以研究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文学作品的产生,从本质上说,完全是出于伦理道德的需要。古今中外发现的最早文本,都与记载宗教祭祀仪式的活动有关。在那些古老的极其简略的文字记载中,如我国殷商时代留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就包含内容丰富的故事文本。这些记录宗教祭祀活动的古老文献,就是文学的最早的源头。这些文献的基本功用,就是教诲,并为其他人或后来者提供范例,建立规范,让后来者有例可援,有法可依,形成体制。一直到后来,文学始终保持着这一基本功用,如荷马的史诗,希腊的戏剧,莎士比亚的作品,弥尔顿的诗歌,18至19世纪的英国小说等,都显示出文学教诲的本质特点。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学产生的目的就在于伦理表达的需要,文学的功能就是教诲,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则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物,是为教诲功能服务的。文学缺失了教诲动能,即伦理价值,文学的审美价值则无法存在。文学价值的大小在于其所发挥的教诲功能的大小。作为文学经典,其教诲的功能都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反之,文学就难以成为经典。这就是说,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其伦理价值,其艺术审美只是伦理价值的一种延伸,或是实现其伦理价值的形式或途径。因此,文学能否成为经典是由其伦理价值决定的。

(摘编自聂珍钊《史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现有的文学经典的阅读和阐释,在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经典书目进行修订,使其更完善和实用,就是文学经典的重构。

B.文学经典的重构不是推翻经典,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增添与删除,接纳被历史确认

的新的经典,剔除被历史证明为不是经典的作品。

C.针对现在或过去,对经典书目进行增删,文学经典就可以与历史同步,其书目就可以变得完备和可靠,其质量就可以得到保障。

D.文学经典书目一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着,因为文学经典的确受到文学传统、文学流派、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等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布鲁姆认为一切强有力的原创性的文学作品都是经典。但是对于文学作品能够变为经典的原因,人们各有看法,没有定论。

B.西方的骑士小说和我国的武侠小说,这些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却不能成为经典,因此,文学经典作品不必具有原创性。

C.布鲁姆认为,神性与人性的爱恨纠葛是文学成为经典的标志,但是作者认为,对此文学经典化的标准,大家难以共同接受。

D.文学作品的产生,从本质上说,完全是出于伦理道德的需要,这是从文学起源上对文学进行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的最早的源头是记录宗教祭祀活动的古老文献,这些文献的基本功用是教诲,这是从文学的源头上探寻文学经典的特性。{2017苏高考作文分析}.

B.荷马的史诗,希腊的戏剧,弥尔顿的诗歌,18至19世纪的英国小说等,这些作品形式、内容各异,但都具有教诲的本质特点。

C.文学的审美功能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物,是实现其伦理价值的形式或途径。作品教诲功能越大,其审美价值也越大。

2017苏高考作文分析篇四

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调研语文试题(word版,含附加、答案)

2016~2017学年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测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臵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细读”是一种专注的阅读,也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细读”要求读者先 ▲ 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从写作者的角度看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评估文本是否能够 ▲ 、言之有据、论之有理。“细读”还要对文本的内容有所思考和判断,看它是否 ▲ 普遍道义原则,如尊重他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

A.搁置 自圆其说 符合

C.放弃 无懈可击 符合 B.搁置 无懈可击 吻合 D.放弃 自圆其说 吻合

2.选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3分) ..

A.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下列各句,所引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虽然年老漂泊、疾病缠身,但这种生活阅历也使这位老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厚重。{2017苏高考作文分析}.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古代官僚贵族荒淫享乐以致误国,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要以史为鉴,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和朋友在暑期里,乘船沿江而下,祖国壮美的山川深深地打动了我。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先贤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即便身处简陋的环境,我们也要拥有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文化遗产时,必定会觉得它浩浩洋洋,仰之弥高。

▲ , ▲ 。 ▲ , ▲ 。 ▲ , ▲ 。这些活水之中的一小份可以存在于你我的脑子里,照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①不过我以为它的来源更值得尊重

③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它的沉积物

②这些东西是数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积累 ④当然是值得尊重的

⑤那就是活着的人们所拥有的智慧

A.②③④①⑥⑤ ⑥这种东西就如一汪活水 C.①⑤②④③⑥ D.①②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017福建高考作文题目立意
下一篇:2017年高考作文详解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