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

高三励志  点击:   2012-06-03

2017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篇一

2015年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虹口区2015年语文学科高考练习题

2015.4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一)

①丝路学是一门20世纪才问世的新学问,它来自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性的文化概念的提

出,并且最终得到了国际社会与学术界人士的共同认可。

②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中国地貌和地理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综合考察。他从亲身的

考察和得到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古代在中国的北方曾经有过一条称得上是丝绸之路的横贯亚

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由此在沿途留下了许多足以今后世赞叹的遗迹和文物。

③李希霍芬的偶然发现,在以后半个世纪中竟演变成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

劫。数以万计的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从此流失海外。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经过历史学、民.

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也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

西延展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

年发表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路》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后来经过他编著书

籍加以宣扬,丝绸之路为世人熟知。

④平心而论,丝绸之路原本只是对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历史毫无所知的欧洲人,在经过实

地考察后从大量的历史遗存中了解到的,当时已是人烟稀少的中国西部地区在千百年前曾有

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 □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

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也有过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繁荣历史。东方

曾经有过的这种文明,本来足以使进入环球航行时代以来欧洲列强所标榜的“欧洲中心论”

发生动摇。然而自从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接下来就有“古巴比伦移民中国”、“腓

尼基人航抵山东”、“中国人种西来”、“仰韶彩陶文化西来”、“中国青铜工艺西来”的学说接

踵而来,似乎无论哪一种新发现、新材料都在显示中国文明的根在西方。足见丝绸之路的提

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欧洲人或者说欧洲的学术界想要指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

⑤丝绸之路在更深的层次上提出的是一个中国文明如何起源、从何而来的大问题。在中

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中,自丝绸之路提出以后,到现在为止的一个多世纪中,前50

年正是在“欧洲中心论”框架下对历史潮流的歪曲和误解。尔后50年,丝路学自身的研究

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中外学者对中国文明的起源,从它的发端、演进到成熟的全过

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田野考古,对现今尚在的遗址、遗存的文物给予了充分的保存、修复和

研究,终于弄清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一个至少在一两万年前甚至一二百万年前,就

已独立形成的生态环境。

⑥这样的研究,是在中国学术界取得自主权的同时才开始的。一旦启动,在当时便具有

了国际合作的特点,迎来了思路学研究的高潮。1927年,在北京由中国和瑞典双方合作组

成了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到中国西部地区进行综合考察。考察团搜集到大批的资料、标本、

简牍、石刻、壁画和各种古文字的文书以及丝织品,第一次实现了在中国监管下对丝绸之路

沿线埋藏的珍贵文物进行发掘、搜集并善加保管,为中国学术界建立丝路学,给今后以中国

为主体进行国际合作,构筑了中外科学家相互交流的平台。

⑦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丝绸之路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东西方的经济交流,更重要的是

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种关系才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一个在世界范

围内文明传播的重大命题。

(二)

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既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在

历时坐标系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内涵。

②在新技术条件下,丝绸之路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古老的陆路运输技术不足以承载产

生规模效益的运输量。但是铁路和公路运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陆地运输的成本。据

测算,从我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如果通过丝绸之路,运输距离可比海运缩短9000多公

里,时间缩短近一个月,运费节约近四分之一。此外,古丝绸之路必须避开山地与沙漠,路

线选择范围有限,经济、社会效益不高。而今天,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能把铁路修到世界屋

脊。因此,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之路覆盖的面积将更广,路线更密集,也更发达,从

而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把资源与市场串联起来。新丝绸之路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对古老的

交通通道的复兴与拓展。

③新丝绸之路构想充分兼顾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战略需求。从国际角度看,丝绸之

路两端是当今国际经济最活跃的两个主引擎: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丝绸之路沿线大

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该地区国家与民众

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复

兴的国际战略基础。从国内角度看,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

济增长点。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

④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中亚地区处于地缘

战略要冲,又是东西文明的交汇点,更是近年各种宗教极端势力的发源地。新丝绸之路构想

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

为重要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

1.第③段中“浩劫”指的是 (2分)

2.第④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即使 B并且 C 然而 D 由于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丝路学是一门汇聚了众多学科、综合研究多元文化的学问。

B .1868年发现了丝绸之路,直到1910年才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认证。

C.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

D.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后发现,这足以证明了东方文明源自西方。

4.结合选文(一),简要概括丝路学研究的意义。(2分){2017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

{2017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

5.从选文(二)看,复兴丝绸之路的条件有哪些?(3分)

6.新丝绸之路,给薄弱的西部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试举一例加以阐释。(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1分)

富春山居图

(1)有的人,在一部小说里过完了一生;有的人,在一幅画里走尽了一生。

(2)富春江,一条横贯江南的河,河水灵秀。有河必有故事,汨罗江有屈原,乌江有项羽,富春江有个严子陵。晚年的黄公望,也云游到了富春江。黄子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莫测其所为。

(3)他看到了什么?一片山水,快要被他看穿,最后,濡墨提笔,于是……

(4)先是一座顶天的浑厚大山,其上缀点矶石、草木,皴线似粗麻披垂山体。这敦实的山,像京剧里甫一上台的亮相,那人满面油彩背插小锦旗,头顶雉羽,快步绕场一周,转身、昂头、锣鼓“咚”地一点,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5)一幅画就这样打开了卷轴,一幕好戏,就这样拉开了帷幕。一块低平的滩涂,树临水而立,环拥出一个温馨的小村落,树冠蓬蓬,风和日丽。村里人家院坝间,一定爬着一个粉团小儿,他望着那墙头露出冠顶的桃树笑,呵呵呵地。而后接着的,是长长的空白,只在底部描几株小树过渡,空白实则为一片茫茫水域,让人想起时光流逝,弹指一挥间,春去夏来,小儿也长大成人,要背负行囊雄心纠纠爬与水域另一头相接的高山了。

(6)《富春山居图》最浓墨重彩处,便是接下的这部分,位于整幅画卷的中上段,像一个人,处于弱冠至不惑之间的好年华。

(7)连绵的山,重重的山,远的、近的,高的、矮的,其上依然有人家、矶石、草木,若是有志,任何人都可以芒鞋竹杖去爬那些山,爬上一座,举目远眺,会发现眼前还有更高的山,那山上,有更好的风景,山花烂漫、山果香甜,情不自禁地,人会生起雄心万丈,抬脚继续往上往前,就算荆棘划破了皮肤,筋疲力尽,也依然壮志不减。

(8)又一记鼓点“嘭”地敲响,一个骤停,高峰紧接低谷,浓墨重彩的连绵群山尾,几棵挺拔的松,两叶扁舟,一间滨水的茅亭,重新让画卷安静淡泊下来。

(9)许多艺术家会在自己的作品里露个身影。黄公望在他的《富春山居图》里,妆作了那个巾冠宽袍的隐士,他坐在松下的茅亭内,打望眼前河面上的游鸭,也许还有不远处那叶扁舟,亭后又是一片茫茫大水,秋水长天,干净澄明。亭内人看够了游鸭,抬头望望眼前年轻时自己执意热情攀爬过的巍巍高山,行路难啊行路难,也不知当初那个年轻人如何那般气盛,恨不能一脚踩个天下,如今风住雨歇,揉揉落下毛病的脚踝,看看掌上交错的纹路,趴伏栏杆,惟轻吁一口气:天凉好个秋,天凉好个秋矣。

(10)再往后,秋之后,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人生如四季,四季轮回,人也一代代轮回,那个茅亭下的看山人看水人终于也老去,于河口边,顺流汇入汪洋大海。画幅上最后一座抵天的峰,总结了他的一生,也让画卷来了个首尾呼应,只是其后浓墨拖带出的一脉远山,仍不肯止息,仍在袅袅述说着富春江的好风景,也在喁喁述说着一个人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11)看一幅好画久了,你会觉得自己成了画中一棵树、一叶小舟。难怪六百年间,那么多才子文人为《富春山居图》痴迷,多少痴爱的眼光铺泄印记画上啊,快要凝成厚亮的包浆了。

(12)渔、樵、隐,《富春山居图》是一幅典型的元画。元代的文人画家们,都爱画山水,江山丢了,异族当道,他们都成了孤儿般的遗民,惟求在山水间,容一己之身,舒一腔怨恨。所以,元画都少有的超逸、高蹈,空山不见人,甚至不食人间烟火。

(13)大器晚成《富春山居图》哉!大器黄公望,十三岁便参加了元朝的神童试,其后做过几任小官,中年时,因受上司贪墨案牵连入狱,五十岁获自由后隐居,画画,成道士,游走江湖与人算命为生。时光荏冉,命运,将黄公望带到八十岁的河口时,他回头打望一生,开始画他的《富春山居图》。这一画,就画了数年,幸好老天开眼,让黄公长寿康健,得以完成此近七米的长卷,其间,黄公出游富春江皆将此卷带于身,随时修改增补,如一个老者在随记他的人生心得,每一笔每一划,都沉淀了万水千山。

(14)一个人,惟有修炼到一定份上,方能画就一幅展展长卷。听人说明朝的秦淮八艳有貌有才,作得好曲画得好画,好奇找出她们画的兰花图,一张纯粹小品画,兰叶柔弱无骨,那兰,倒更像墙头草。她们的才,顶多是个媚眼儿兰花指。黄公望只需一成功力,动几下手指头,也能占她们上风。《富春山居图》里,大气的黄公望,干脆直接扯过一条江河做了画纸,于其上堆山植树,自创世界。行尽万里路,胸中丘壑自生,精通儒、释、道的画家,更是将他一生所悟融入画中,你若够眼力,自会看到藏于画内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洒脱、释家的轮回。

(15)水。一江大水。它是老子常喻的守雌之水,也是我们的生命之水。上善若水,水至弱至柔,退守低洼之地,却能滋养万物,拥抱万物。人这一生,亦如一条江河,时而激荡,时而平缓,水边有高耸入云端的得意,也有不见人迹的萧瑟空白,你千峰矗立也好,你退而独守、泛舟江上也罢,水自滔滔,不言不语川流不息,入海。

7.第(1)段划线句的含义是 (2分)

8.第(5)段写的好。请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3分)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6分)

A.从最浓墨重彩处开始介绍画作,因为村庄院落让人想起时光流逝;

B.以时间为顺序,通过想象,将画卷内容与画家的成长经历相对应;

C.(7)段中,描绘了连绵、重叠的山石草木,给人以宁静淡泊之感;

D.作者以散文化的笔法描绘了这幅画,句式上长短错落,富有韵味;

E.元代画作都表现出了超逸、高蹈、甚至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神气质;

F.(15)段中水指富江春水,作者对其的哲学解读,深化作品主旨。

10.简要分析第(12)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1.第(14)段写“秦淮八艳”,其用意是 (3分)

12.请依据文本内容,为《富春山居图》写一份简介。100字左右(5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诗经•秦风•蒹葭》)

(2) (荀况《劝学》)

(3) (杜甫《月夜》)

(4) (白居易《琵琶行》)

(5)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6)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7)邢天舞干戚,。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8),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红楼梦》){2017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定风波

【宋】黄庭坚

①②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③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释】①此词为作者被贬黔中(即黔州,今四川彭水)时所作。②鬼门关:即石门关,今重庆奉节县东,因地势险恶而得名。③两谢:指晋诗人谢瞻、谢灵运,二人曾在戏马台前赋诗为乐。

14.黄庭坚是宋代著名词人,字 ,号山谷道人。(1分)

15.对本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起调低沉,用“万里”“乘船”二词,暗含去国怀乡之感;

B.“一漏天”“似乘船,生动形象地写出词人恶劣的生活环境;

C.“及至”“也”,二虚词呼应,有久雨得晴、喜出望外的感觉;

D.“鬼门关”是用地势险峻来烘托作者重阳纵饮,举杯消愁之态。

16.结合内容,赏析本词中“老翁” 的形象。(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

参军事。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齐吏部尚书辛术召署员外郎,赵郡王睿举德行,皆称疾不就。后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隋有天下,毕志不仕。 .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

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臵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性宽厚,皆此类也。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

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

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 .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

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节选自《隋书 李士谦传》,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皆称疾不就 ( ) (2)卒为善士( ) ..

(3)对之燔契( ) (4)赵郡农民德之( ) ..

18.下列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2分)

A. 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 B.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 ....

C.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 D. 开皇八年,终于家 ....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2017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篇二

2016年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年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

开放的恐惧

①如果说有一种恐惧来自开放,那么我们很容易把它看作是保守分子的反应。对开放的恐惧显然是极端无自信的虚弱表现,但是,我在这里竭力要表达的恐惧是另外一层含义:即力主开放者在开放来临之后的恐惧,就像一个自由斗士所争取来的自由,反而使他陷于新的困惑与痛苦中。人是常常为自己招来魔鬼的,关于这点我们从儿童故事里就已知道了。一个整天关在屋子里的孩子老是想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到河里去游泳,后来他偷偷地来到森林与河边,却遭遇了狼和水妖。结果,这个孩子就回到家,在写着狼的故事和水妖的故事的童话里安全地幻想,他再不愿真的碰见它们了。 ②开放的恐惧是一种没有托辞的恐惧。在封闭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可以为自己的无能进行辩解,他可以把一切归咎于外在的禁锢,个人就不承担什么责任了。但是开放却让这种推托显得滑稽,因为,你的无能只是你的无能所致,除此你没别的理由,你的一切弱点不是暴露无遗了吗?

③开放的恐惧是一种参照系太多的恐惧。在单一的社会中,人们会很方便地找到现成的原则、方式和楷模,在某种强制和规定之下,他们的个人能动几乎不起什么作用。他们生活得太一致太统一,可是这不是他们的愿望,这绝对不是他们的事。但是开放却把人们赶到一个丰富多样的世界中间,让他们面对五花八门的事物无所适从。人们开始有了很高的欲望,不过这欲望并非是容易满足的,于是他们反而有了受挫感,这受挫感又是不能归咎于外部的。

④开放的恐惧又是一种无人响应的恐惧。在取向统一的社会里,见解是有普遍性的,对普遍见解的不满也是普遍的——专断和反专断,一种声音和反对一种声音,都构成了这个社会思想冲突的两极,这两极都会有相当的响应者。开放社会却完全不同,它是一个多极的世界,多极的世界就是一个分层世界,一个社团世界,一个圈子世界,一个俱乐部世界,一个个人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除了极少数重大问题,绝大多数的事物和见解只和一部分人发生关系,甚至,只和自己发生关系。这样,你若不能引起人们响应,你的声音被其他声音淹没掉,也只是你自己的事,你根本怨不了谁。 ⑤开放的恐惧归根到底是自由的恐惧,正是自由把人臵于一个没有依赖也没退路的世界当中,由人自己把自己带向未来。我们不妨想一下,在这种孤境里我们能战胜恐惧吗? ⑥但是恐惧恰好是开放社会和自由人的基本特征,恐惧考验我们是否有资格生存在开放社会,是否有资格成为一个自由人。我们将适应这种不找托辞的生活方式,我们将⑴,我们将(2),最后,我们将在自由选择中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

①⑦没有恐惧的人不配为人。在迎接开放的同时我们也迎接了魔鬼——恐惧。这个现代的梅菲斯特把我们带出

了伊甸园,我们看到阳光的时候也看到了黑暗。从今往后,恐惧将伴随着我们的自由的一生。我们不能像那个孩子,仅通过书本来做自由之梦。

【注】①梅菲斯特:歌德《浮士德》中魔鬼的名字(Mephisto)。

1.第①段中用孩子的故事要阐述的现象是 。(2分)

2.第③段中的“参照系”是指 。(2分)

3.分析第④段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2分)

4.关于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所说恐惧是开放者面对开放而产生的新的困惑与痛苦。

B.开放让人无法推托个人的责任从而暴露自己的弱点与无能。

C.欲望让人无所适从,是因为开放让个人的能动起不了作用。

D.多极社会造就见解多元存在与无人呼应,形成了人的孤境。

5.根据②段的内容,完成第⑥段空格处填写,要求上下呼应、语义连贯。(4分)

(1)

(2)

6.本文结构清晰、思路严谨,请就此做具体分析。(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19分)

梵高的坟茔

范曾

①冬天来到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西北行,更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②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和饥俄。欧维尔城镇上的一间小客栈,是梵高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的居停。一间六平方米的客房,没有窗户,只有大可盈尺的一扇天窗;也没有壁柜,阴暗而潮湿,住着绝境中的梵高。屋中只能放臵一张小床和一张破椅,他根本无法在室内作画。于是苍苍穹庐、恢恢大地便是他的画室。他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然而我不知道有哪一位画家能像梵高画得那么动情、那么执着、那么令人神往。看他所画粗陶或大瓷杯中插的野地摘来的向日葵和蓝色野花,那向日葵像燃烧的一把火,那金黄色的花瓣临风摇曳,那一朵朵葵花或相向喁喁而谈,或低头若有所思,画面空间的分布无与伦比的精审。这些作品不仅充盈着天地的元气,甚或可以说是神灵赋予梵高超人的表现力,那岂仅仅是梵高依物描像,那是他在倾诉爱情,爱情就是艺术家的神灵。梵高的情人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

③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正如罗曼〃罗兰说:“清贫,不仅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他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是澹泊。”澹泊者,明于心而澹于欲,清于志而寡于营也。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裸女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没有钱雇模特儿,他只好对着镜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画自画像。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④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梵高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空阔的气势和才力俯瞰当代、睥睨千秋,从而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乡愿惰性。他有着崭新的、惊世骇俗的、前所未有的艺术感觉,有着颤栗着的、流动着的、闪耀着的绚烂光彩。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乃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永恒的、不易解的谜。

⑤然而当时在巴黎已渐渐成气候的雷诺阿、莫奈、莫利索的拍卖会,也累遭败绩,引起了一阵阵布尔乔亚们的嘲笑、评论家们的诟骂。人们根本不知道梵高,他连被人嘲笑诟骂的资格也没有。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比被弃臵不顾、被彻底忘却更痛苦的了,那是冰冷阴湿的黑夜,是狭窄深陷的冰窖,那是与死比邻的生。

⑥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个不平的社会用生命做一次壮烈的抗议。然而他没有倒下,一路流淌着鲜血回到他的卧室,他呻吟、流泪,无法说话,只有一声声悲惨的呻吟。据说天鹅之死都选择朝暾初上的清晨,..

它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吟哦,向自己曾用美奂的羽翼装点的自然告别。而梵高,这一百年后将用他无量光焰烛照浑浊世界的伟大天才,弥留之际的歌却这般凄厉惨烈。他死在深爱他的弟弟德奥的怀抱中。在他遗体旁的只有他的好朋友,贫穷的医生加歇和画家歇尔启格。神父拒绝为自杀者作弥撒,甚至教堂也不给灵车送葬,只有在附近的梅里小镇借来一辆破旧的灵车,将梵高遣体送到墓地。

⑦今天,所有的雄伟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荷兰和法兰西都争称梵高是他的儿子,在巴黎和阿姆斯特丹都巍然耸立着他的纪念馆。

⑧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在梵高死的前一年,他画了一张世称《没有胡须的梵高》。当今天这幅《没有胡须的梵高》在克里斯蒂拍卖行被那些富商大贾竞相投标、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⑨梵高的坟茔,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是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比起公墓的所有墓室都寒酸而简陋。没有比冬天于公墓凭吊更使人凄恻的了。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而告慰梵高之灵于九泉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一位英国无名的旅游者在一张纸上画着欧维尔教堂和梵高的像,他写道:“感谢您对绘画的挚爱,您的画使我有勇气走向完美的人生。”而一位儿童献上的是一束麦穗和几朵野花,他知道梵高生前酷爱这里的麦田和野草闲花,正是这些平凡的事物,点燃着梵高热烈的、不息的艺术之火。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药》,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选自《范曾散文三十三篇》)

7.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2017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

。(2分)

8.第②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3分)

9.简析第⑥段中加点词“呻吟”的精妙之处。(3分)

10.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中“六平方米”、“大不盈尺”、“只能”等词突出了梵高居住环境的逼仄、阴暗。

B.第②段中“绝境”在本文中既指梵高的物质绝境,也指其艺术在当时不为人理解的精神绝境。

C.第③段引罗曼·罗兰的话是为了强调贫穷虽然伤害了梵高,但是梵高却未曾放弃自己的追求。

D.第⑨段画线句的意思是梵高的坟茔远离都市喧嚣、无人打扰,因而能够享受这宁静与芬芳。

11.文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请举出两例,结合文本进行赏析。(3分)

12.第⑨段最后作者由眼前梵高坟茔上的鲜花联想到鲁迅小说《药》的结尾,你觉得这样的结尾好吗?为什么?(5分)

【注】《药》结尾:这坟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

(三)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

(2)都门帐饮无绪,,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4),恶乎成名?(《〈论语〉七则》)

(5)胡未灭,,泪空流。(陆游《诉衷情》)

(6)尽信书,。(《孟子》)

(7),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8)十分秋色无人管,。(黄庚《江村即事》)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十月朔日咏桂 (清)曾纪泽

何年移种自瀛洲,惯阅风霜送晚秋。

密叶当窗翠玉片,繁英照眼□金球。

已令残菊让三径,坐见老梅输一筹。

无尽光华须内敛,休同百草竞春愁。

14.在这首律诗颔联的□内填入恰当的字。(1分)

15.对本作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借桂花抒怀,表达了自己的报国之志。

B.颔联即物写景,用比拟手法描写桂树花叶。

C.颈联写桂与残菊、老梅相比,都更胜一筹。

D.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境界开阔,意味隽永。

16.作品尾联借物抒怀,请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王忠嗣,华州郑人。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帝意不快。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

延光不悦。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其谋。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贾士勇?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馋口,有如不捷,归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忠嗣曰:“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 .②又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谋乱,请忠嗣助役,因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至,不见禄山而还。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帝怒,贬汉阳太守。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尽,如忠嗣言,故当世.

号为名将。初,在朔方,至互市,辄高偿马直,诸蕃争来市,故蕃马浸少,唐军精。迄天宝末,益滋息。 .

③赞曰: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2)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 ..

(3)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4)辄高偿马直() ..

18.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

(2)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

19.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②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 B.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

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 D.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

20.第③段画线句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标出。(2分)

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

21.皇帝正谋划攻打石堡城,但王忠嗣却不愿,请具体分析其原因。(3分)

2017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篇三

2016年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二模汇编——作文

2016年高三二模汇编——作文

一、论述类材料

【虹口区】

君子之说自古有之,何为君子,众说纷纭,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君子谋道不谋食”、“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等;也有人认为君子之内涵不应拘泥于传统,要应时而变;还有人认为……

【浦东新区】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黄浦区】

“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够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

【奉贤区】

一位西方哲人说,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

【闵行区】

生活中,我们往往把一些东西看得很重,把一些东西看得很轻。面对生活中的“轻”与“重”,你如何看待它们?

【闸北区】

17世纪英国大诗人弥尔顿在双目失明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静安区】

宁静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有些人以此为借口,最终有可能成就了平庸的废物。

【崇明县】

有人说:你简单了,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了。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二、社会性材料

【杨浦区】

AlphaGo与李世石 “人机大战”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引发了人们对围棋发展变化的思考。

过去年代,围棋不是让人去争胜负,而是去求常,去悟道。苏轼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围棋传至东瀛,作家川端康成说:“棋手的尊严首先不是来自胜负,而是来自他从围棋这门技艺中所获得的人格滋养和审美能力。”而这种古典精神到今日却受到了挑战。围棋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更多了竞技色彩,人们更关注的是输赢,包括这场“人机大战”。||这或

许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普陀区】

要成功地经营一家大型商场,要素有两点:一时必须尽量引进有知名度、高信誉的大品牌来提升商场的影响力;二是经营者必须牢牢控制商场经营的主动权,不能让品牌商左右自己的决策。||有人认为以上两点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经验,对我们为人处世也有诸多启示。也有人指出,这是商业的成功之道,不能简单照搬。

【徐汇区】

在不少领域都活跃着一批所谓“外行”,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能做出突出的贡献;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与成就无缘。

三、寓言类材料

【长宁区】

在马戏团做了半辈子的小丑改行了。新工作很体面,是在快餐店里卖汉堡,没有人鼓掌,没有人笑,没有人需要他翻跟头,摔跤,或是做鬼脸。小丑后来写了一封信,寄给当年还在马戏团带着自己。信里只写了一句话——“我一切都好。只是想你。”

2017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篇四

上海市虹口区2016届高三4月高考练习(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年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

开放的恐惧

①如果说有一种恐惧来自开放,那么我们很容易把它看作是保守分子的反应。对开放的恐惧显然

是极端无自信的虚弱表现,但是,我在这里竭力要表达的恐惧是另外一层含义:即力主开放者在开放

来临之后的恐惧,就像一个自由斗士所争取来的自由,反而使他陷于新的困惑与痛苦中。人是常常为

自己招来魔鬼的,关于这点我们从儿童故事里就已知道了。一个整天关在屋子里的孩子老是想到森林

里去采蘑菇,到河里去游泳,后来他偷偷地来到森林与河边,却遭遇了狼和水妖。结果,这个孩子就

回到家,在写着狼的故事和水妖的故事的童话里安全地幻想,他再不愿真的碰见它们了。

②开放的恐惧是一种没有托辞的恐惧。在封闭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可以为自己的无能进行辩解,

他可以把一切归咎于外在的禁锢,个人就不承担什么责任了。但是开放却让这种推托显得滑稽,因为,你的无能只是你的无能所致,除此你没别的理由,你的一切弱点不是暴露无遗了吗? ③开放的恐惧是一种参照系太多的恐惧。在单一的社会中,人们会很方便地找到现成的原则、方

{2017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

式和楷模,在某种强制和规定之下,他们的个人能动几乎不起什么作用。他们生活得太一致太统一,

可是这不是他们的愿望,这绝对不是他们的事。但是开放却把人们赶到一个丰富多样的世界中间,让

他们面对五花八门的事物无所适从。人们开始有了很高的欲望,不过这欲望并非是容易满足的,于是

他们反而有了受挫感,这受挫感又是不能归咎于外部的。

④开放的恐惧又是一种无人响应的恐惧。在取向统一的社会里,见解是有普遍性的,对普遍见解

的不满也是普遍的——专断和反专断,一种声音和反对一种声音,都构成了这个社会思想冲突的两极,这两极都会有相当的响应者。开放社会却完全不同,它是一个多极的世界,多极的世界就是一个分层

世界,一个社团世界,一个圈子世界,一个俱乐部世界,一个个人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除了极少

数重大问题,绝大多数的事物和见解只和一部分人发生关系,甚至,只和自己发生关系。这样,你若

不能引起人们响应,你的声音被其他声音淹没掉,也只是你自己的事,你根本怨不了谁。

⑤开放的恐惧归根到底是自由的恐惧,正是自由把人臵于一个没有依赖也没退路的世界当中,由

人自己把自己带向未来。我们不妨想一下,在这种孤境里我们能战胜恐惧吗?

⑥但是恐惧恰好是开放社会和自由人的基本特征,恐惧考验我们是否有资格生存在开放社会,是

否有资格成为一个自由人。我们将适应这种不找托辞的生活方式,我们将 ⑴ ,我们将 (2) ,最后,我们将在自由选择中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

⑦没有恐惧的人不配为人。在迎接开放的同时我们也迎接了魔鬼——恐惧。这个现代的梅菲斯特

①把我们带出了伊甸园,我们看到阳光的时候也看到了黑暗。从今往后,恐惧将伴随着我们的自由的

一生。我们不能像那个孩子,仅通过书本来做自由之梦。

【注】①梅菲斯特:歌德《浮士德》中魔鬼的名字(Mephisto)。

1.第①段中用孩子的故事要阐述的现象是

2.

。(2分) 第③段中的“参照系”是指 。(2分)

3.分析第④段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2分)

4.关于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所说恐惧是开放者面对开放而产生的新的困惑与痛苦。

B.开放让人无法推托个人的责任从而暴露自己的弱点与无能。

C.欲望让人无所适从,是因为开放让个人的能动起不了作用。

D.多极社会造就见解多元存在与无人呼应,形成了人的孤境。

5.根据②段的内容,完成第⑥段空格处填写,要求上下呼应、语义连贯。(4分)

(1)

(2)

6.本文结构清晰、思路严谨,请就此做具体分析。(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19分)

梵高的坟茔

范曾

①冬天来到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西北行,更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

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②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和饥俄。欧维尔城镇上

的一间小客栈,是梵高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的居停。一间六平方米的客房,没有窗户,只有大可盈尺的

一扇天窗;也没有壁柜,阴暗而潮湿,住着绝境中的梵高。屋中只能放臵一张小床和一张破椅,他根

本无法在室内作画。于是苍苍穹庐、恢恢大地便是他的画室。他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

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然而我不知道有哪一位画

家能像梵高画得那么动情、那么执着、那么令人神往。看他所画粗陶或大瓷杯中插的野地摘来的向日

葵和蓝色野花,那向日葵像燃烧的一把火,那金黄色的花瓣临风摇曳,那一朵朵葵花或相向喁喁而谈,或低头若有所思,画面空间的分布无与伦比的精审。这些作品不仅充盈着天地的元气,甚或可以说是

神灵赋予梵高超人的表现力,那岂仅仅是梵高依物描像,那是他在倾诉爱情,爱情就是艺术家的神灵。梵高的情人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

③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017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作文范文
下一篇:2017潍坊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