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9-07-08
数学九上课时作业本第9课时
第9课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
知识梳理
1.(1)直线与圆有 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交;
(2)直线与圆有 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公共点叫做
(3)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
2.如果⊙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
(1)直线L与⊙O d<r;
(2) 直线L与⊙O d=r;
(3) 直线L与⊙O d>r.
课堂作业
1.已知圆的直径为10cm,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5cm,则直线l和这个圆有 个公共点。
2.如图,在Rt△ABC中,∠C=90°,∠A=60°,BC=4cm ,以点C为圆心,3cm 长为半径作圆,则⊙C与AB的位置关系是
3.已知⊙O的半径为8,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4,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切 B.相交 C.相离 D.无法确定
4.如图,在△ABC中,AB=6,AC=8,BC=10,D、E分别是AC、AB的中点,则以DE为直径的圆与BC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交 B.相切 C.相离 D.无法确定
5.如图,AB是半径为6cm的⊙O的弦,AB=6cm.以点O为圆心,3cm长为半径的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课后作业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2圆的圆心坐标为(3,-3),当该圆向上平移 个单位时,它与x轴相切。
7.已知⊙O的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O的半径为r,如果d、r是关于x的方程x4xm0的两个根,那么当直线L与⊙O相切时,m的值为 。
8.已知⊙O的半径为2,直线L上有一点P,且PO=2,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切 B.相离 C.相离 或相切 D.相切或相交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3,-5)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上有且仅有两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1,则圆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 ( )
A.r>4 B.0<r<6 C.4≤r<6 D.4<r<6
10.如图,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4,3),⊙A的半径为2,过点A作直线L平行于x轴,交y轴于点B,点P在直线L上运动。
(1)当点P在⊙A上时,请直接写出它的坐标;
(2)若点P的横坐标为12,试判断直线OP与⊙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y 2
11.在Rt△ABC中,∠C=90°,BC=4cm,AC=3cm,以点C为圆心,r为半径画⊙C。
(1)若直线AB与⊙C没有交点,求r的取值范围;
(2)若边AB与⊙C有两个交点,求r 的取值范围;
(3)若边AB与⊙C只有一个交点,求r 的取值范围。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O为圆心,5个单位长度为半径画圆。直线MN经过x轴上一动点P(m,0)且垂直于x轴,当点P在x轴上移动时,直线MN也随着平行移动。按下列条件求m的值或取值范围。
(1)⊙O上任何一点到直线MN的距离都不等于3;
(2)⊙O上有且只有一点到直线MN的距离等于3;
(3)⊙O上有且只有两点到直线MN的距离等于3;
(4)随着m的变化,⊙O上到直线MN的距离等于3的点个数还有哪些变化?请说明所有情形及对应的m的值或取值范围。
答案:
知识梳理
1.(1)两 (2)唯一 切点 (3)相离
2.(1)相交 (2)相切 (3)相离
课堂作业
1.1 2.相交 3.B 4.A 5.相离 理由略
课堂作业
6.1或5 7.4 8. D 9.D 10.(1)(2,3)或(6,3)
(2)相交 理由:连接OA、OP,作
PAO=AQ⊥OP,垂足为Q. ∵S△1188PAOBPOAQ,AQ.2,直线OP与⊙A相交. 221717
11.(1)0cm<r<2.4cm (2)2.4cm<r≤3cm (3)r=2.4cm或3cm≤r≤4cm
12.(1)当m<-8或m>8 时,⊙O上任何一点到直线MN的距离都不等于3
(2)当m=-8或m=8 时,⊙O上有且只有一点到直线MN的距离都等于3
(3)当-8<m<-2或2<m<8时,⊙O上有且只有两点到直线MN的距离等于3
(4)当m=-2或m=2时,⊙O上有且只有三个点到直线MN的距离等于3;当-2<m<2时,⊙O上有且只有四个点到直线MN的距离等于3
江苏版九年级数学上课时作业本答案与点拨{九上数学课时作业本}.
浙教版九年级上数学作业本答案2015
1
2{九上数学课时作业本}.
3
4
5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册答案{九上数学课时作业本}.
九年级数学课堂作业布置技巧
九年级数学课堂作业布置技巧
摘要:数学课堂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流程的重要组成环节,但是由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完成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有些数学教师在布置数学课堂作业时也是盲目地直接选择课本练习题、练习册题,这样就会出现不符合学生的学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 一些情况。为了让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起来,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更加用心,合理布置数学课堂作业。我在初中教授数学课程已经十年之久,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数学课堂作业的布置技巧,特别是针对九年级数学课堂作业的布置,有自己的一些心得。以期与广大同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学习,数学课堂作业,布置技巧,学习质量
数学课堂作业是教师对本节课所教知识的巩固也是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检测,更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九年级数学课来说尤为关键。
九年级数学课堂要完成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的运用,数学思想的形成,数学能力的培养,所以课堂教学至关重要。而课堂作业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合理运用,更加深刻理解,提高思维水平。但是由于实际教学中的诸多因素,有些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应该完成的学习内容。
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作业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有些学生上课不认证听讲,不配合教师的教学流程,导致完成课堂作业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其二,有的学生认为做课堂作业耽误学习时间,作业应该课后完成,而上课时就应该多看课本多听老师讲课。其三,有些学生在七八年级数学学习不认真,导致数学知识链条断裂,所学习的知识不系统、不全面,出现了数学知识的“盲区”。另外还有学生个人对学习科目的喜好等等因素。
因此,这些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时非常困难,甚至出现了抵触情绪,导致数学课堂作业无法顺利完成。这样长此以往自己的数学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特别是到了九年级对数学学习更是望而生畏!学生学习数学遇到了困难,学生着急,家长更加着急,有些教师对此一筹莫展,最终在毫无办法时学生、家长、教师只好放弃了学习数学,结果是多方很不满意!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课堂学习上的困境呢?我认为:教师细心地布置好课堂作业是学生顺利完成数学课堂作业的关键环节,也是直接体现数学教师能力水平的关键教学步骤。所以教师布置课堂作业时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并且应该讲究一定的技巧。
我教授初中数学已有很多年了,始终是一线教师,特别是对九年级数学课堂作业的布置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方法,能够让师生课堂配合起来非常默契,能够有效地完成当堂课的教与学。
第一,九年级数学作业要分层布置。
因为九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早已出现了好、中、差等不同的层次。所以,如果对所有学生都千篇一律地做一样难度的练习题,就会出现有的学生能够马上完成,有的学生能够研究之后再完成,还有的学生根本不会做,所以为了交作业,只有抄袭。为了解决这一现状,作为九年级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们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之中去,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所教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布置数学课堂作业时一定要分层进行。
知识掌握不同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这样就可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真正地自己独立完成数学课堂作业了。例如:我所教的班级有个学生叫李帅,从小学刚升入到初中的时候成绩很差,特别是到了九年级,数学知识更是“一无所有”。上课听课经常两眼发直,表情难堪,根本听不进去。怎么办呢?后来,我布置数学课堂作业时只叫他看课本,找出本节课课本上的重难点知直接写到作业本上,也可以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写到作业本上。这样批改作业时就能够有针对性地知道他了。就这样,慢慢地李
帅同学上课逐渐变得会听课了爱听课了,也喜欢记笔记了,数学成绩也逐渐有了提升。 所以对于后进生,一定要布置一些难度较小,简单的易于他们独立完成的课堂作业,保证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而对于优等生一定要安排一些难度高于课本基础知识的作业,这样不但巩固了课本所学习的知识,还提高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但对于中等生不但要他们自主完成课本难度的课堂作业,还要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外作业,巩固并且提高所学。 第二,九年级数学课堂作业内容要灵活布置。
我们知道,实际教学中九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是参差不齐的。所以,灵活布置课堂作业时,作业内容一定要灵活多变,不可拘泥于一格。例如:前几天我讲授“菱形的判断方法”这一节课时,课本知识教授完毕,布置本节课的课堂作业时,我想:如果只简单的安排几道有关菱形的证明题的话,一定会出现有的学生立刻做出来,有的学生茫茫然不知从何处入手,还有的学生根本不会做。出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呢?当时灵机一动,就这样布置了课堂作业:第一题,两道有关应用菱形判定定理的证明题。第二题,将课本上的两道例题进行改变已知条件的变形,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三题,写出判断菱形的所有判断方法,写出平行四边形的所有判断方法,写出听本节数学课的深刻体会。做作业要求是:三道作业题至少选一道题完成。
这样,所有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作业内容了,真正能够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了,教师也能够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了。
第三,九年级数学课堂作业要用心布置。
可以说九年级数学教学是伴随着很大压力与殷切期望的教学。因为九年级数学学习不仅要归纳总结七、八年级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还要把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到九年级数学的学习中去,并且还有广大的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面的热切期盼。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用心、细心、精心。
用心体现了教师的严谨教学态度;细心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哦全面处理;精心体现了教师对所有学生的脉脉关心。因此,只要教师时刻不忘“三心”,课堂作业一定能够布置的合理的当,更加能够辅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教学相长的强大动力。
另外,与布置课堂作业对照的是布置课后作业。我认为安排课后作业也要分层,内容灵活,用心准备。时刻保持与学生的学习状况相一致,能够随时起到巩固提高课堂所学的良好作用。 还有,教师及时布置了本节课的课堂作业,更要及时检查、指导,让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之处,马上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检查是件很繁琐的事情,我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一,教师公布答案,学生自查。二,学生分组,选出组长,组长检查。三,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检查。这样不仅可以师生互学,还可以生生互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所以,检查的方法一定要灵活多变并且要行之有效。
总之,九年级数学课堂作业的布置一定要有技巧,不可千篇一律,盲目追求数量。要以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只是为目的,要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最终目的。以上的这些课堂作业布置技巧知识我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点滴发现与总结,而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之中还要不断地探索研究,找出更加适合学生、更加行之有效的课堂作业布置技巧,真正做到让课堂作业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数学九上课时作业本第13课时
第13课时 正多边形与圆(1)
知识梳理
1. 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2.一般地,用量角器把一个圆n(n≥3)等分,依次连接各等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 的 正多边形。这个圆是这个正多边形的 圆,正多边形
的 圆的圆心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 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 课堂作业
1.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2.如图,过正五边形ABCDE的顶点A作直线L∥BE,则∠1的度数为 ( ) A.30° B.36° C.38° D.45°
A
E
C
第2题
D
3.若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4cm,则该圆的半径为 ( ) A.4cm B.42cm C. 4 cm D.8cm
4.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点F、G分别是BC、CD的中点,AF与BG相交于点H。 (1)求证:△ABF≌△BCG;
(2)求∠AHG的度数。
D
F
第4题
课后作业
5.如图,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2cm,P为这个正六边形内部的一个动点,则点P到这个正六边形各边的距离之和为 cm
B ① ②
第5题
第6题
6.用4个全等的正八边形进行拼接,使相邻的两个正八边形有一条公共边,围成一圈后中间形成一个正方形,如图①所示。用n个全等的正六边形按这种方式拼接,如图②所示,若围成一圈后中间也形成一个正多边形,则n的值为 .
7.如图,正六边形螺帽的边长为2cm,这个扳手的开口a的值为 ( ) A. 2cm B.3cm C.
23
cm D.1cm 3
8.为增加绿化面积,某小区将原来的正方形地砖更换为如图所示的正八边形植草砖,更换后,图中阴影部分为植草区域,设正八边形与其内部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a,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 2a2 B. 3a2{九上数学课时作业本}.{九上数学课时作业本}.
第8题
9.(1)如图①,△ABC为正三角形,点M、N分别在边BC、CA上,且BM=CN,BN与AM相交于点Q,试求∠BQM的度数。
(2)如果将(1)中的正三角形改为正方形ABCD(如图②),点M、N分别在边BC、CD上,且BM=CN,BN与AM相交于点Q,那么∠BQM的度数又为什么呢?并说明理由; (3)如果将(1)中的正三角形改为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n边形(如图③),其余A
A
D
N
N
Q
B
B
M
C
QM
C
②
①
D M
M ③ C
B
D
1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E、F、G、H、L、K分别是各边的三等分点,试说明六边形EFGHLK是正六边形。
A
E
K
F
L
BGH
C
第10题
11.已知多边形ABDEC是由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和边长为2的正方形BDFC组成的,一圆A、D、E三点,求该圆的半径。
A
B
C
D
第11题
E
答案: 知识梳理
1.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 2.内接 外接 外接 外接 课堂作业
1.6 2.B 3. A 4.(1)∵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AB=BC=CD,∠ABC=∠BCD. ∴F、G分别是BC、CD的中点。∴BF=CG..在△ABF和△BCG中,∵AB=BC, ∠ABC=∠BCD,BF=CG, ∴△ABF≌△BCG
(2)由(1)知△ABF≌△BCG,∴∠FAB=∠GBC。∴∠AHG=∠FAB+∠ABH=∠GBC+∠ABH=∠ABC。∵正五边形的内角为108°,∴∠AHG=108° 课后作业
5.63 6.6 7.A 8.A
9.(1) ∠BQM=60° (2)∠BQM=90° 理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C=∠BCD=90°,AB=BC.在△ABM和△BCN中,∵AB=BC,∠ABM=∠BCN,BM=CN, ∴△ABM≌△BCN。∴∠BAQ=∠QBM。∴∠QBM=∠BAQ+∠ABQ=∠QBM+∠ABQ=90°
360
(3)108° 120° 180°- n
10. 点拨:先说明EF=FG=GH=HL=LK=KE,再说明∠KEF=∠EFG=∠FGH=∠GHL=∠HLK=∠LKE=120°。
11.如图,将正方形BDEC上的等边三角形ABC向下移得等边三角形ODE,其底边与DE重合。∵A、B、C的对应点是O、D、E,∴OD=AB,OE=AC,AO=BD. ∵等边三角形ABC和正方形和正方形BDEC的边长都是2,∴AB=BD=AC=2。∴OD=OA=OE=2. ∵A、D、E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OD=OA=OE=2. ∵A、D、E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A、D、E三点的距离相等,∴点O为圆心,OA为半径。∴该圆的半径为2
A
B
O
C
D
第11题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