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临沧政府工作报告

热门资讯  点击:   2012-04-24

2017临沧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2015云南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26日在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省长 陈 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在困难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的领导下,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努力改善群众生活,奋力抗击自然灾害,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1%。重点推进了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省政府领导带队开展调研督查,坚持定期研究经济运行情况和召开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及时出台稳增长16条等系列政策措施。合力推进20个重大建设项目和20项重要工作,实施万亿元重点项目投资计划,集中开工739个重大项目。强化预算执行和资金支出管理,清理和盘活存量资金,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高原特色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再创新高,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全面部署工业转型升级,研究出台汽车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中石油炼油项目建设,分类优化园区布局。果断关闭整合小煤矿,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炼铁、水泥、黄磷等落后产能,分类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目标基本完成。健全刺激消费政策,培育健康养老等消费热点,推动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旅游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银行融资2806亿元、直接融资1214亿元。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扎实开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通过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设立铁路建设基金、组建港航投资公司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综合交通建设投资超过1000亿元。玉磨、祥临、弥蒙、叙毕(云南段)铁路项目建议书获得国家批复,丽香、保瑞铁路开工建设,蒙河铁路和昆明地铁2号线投入运营。昆明南绕城、楚广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昆嵩、蒙文砚等23条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启动。泸沽湖、沧源、澜沧机场建设加快推进。金沙江中游库区航运基础综合建设项目开工。水利建设投资达338亿元,新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40件,建成“五小水利”工程50万件,德厚、阿岗大型水库获国家立项,滇中引水工程前期工作有重大进展。梨园、观音岩等在建重大水电项目进展顺利,骨干网架及送电通道建设加快。新增石油天然气干支管道2200公里,五个州市开始通气用气。昆明区域性国际通信出入口建设、三网融合和智慧城市试点进展顺利。

(三)加大城乡协调发展力度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转移农业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红河州、曲靖市、大理市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上山,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成效明显,有效保护了坝区基本农田。开工建设70个城市综合体,新增生活污水管网1373公里,基本建成25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推进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完成750个省级重点建设村、500个美丽乡村、3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建成农户科学储粮设施21万套。加快区域扶贫开发步伐,实施整村、整乡、整县、整州推进工程,减少农村扶贫对象100万人以上。生态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高原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全面实施,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有效推进。我省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西双版纳州和玉龙县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试点成效明显。

(四)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共精简160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5%。农村土地制度、集体林权、统筹城乡发展、水价水权、供销社等改革取得进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取得突破。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三农”金融改革创新和服务便利化不断推进。出台了开放型经济、教育卫生、财税体制和生态文明等改革方案。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规划,第2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2届昆交会成功举办,桥头堡建设第三次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推进了一批重大事项。瑞丽、磨憨、河口、临沧等开放试验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步伐加快,红河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预验收,昆明长水国际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获国家批准。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296.2亿美元。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的合作交流务实推进,滇沪、滇冀合

作水平不断提升,侨务工作不断加强。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

(五)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

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云岭职工人才工程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深入推进,启动实施“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贷免扶补工作扎实开展,城镇新增就业36.5万人,扶持12万人创业,最低工资标准再次提高。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加快推进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筹建工作。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稳步实施,“文化大篷车· 千乡万里行”五年任务顺利完成。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开展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主要险种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初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大力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10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

(六)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

深入实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兴边富民工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专项规划,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创建工作部省联席会议制度得到巩固,实施了10个示范县、65个示范乡镇、469个示范村建设项目,涌现出贡山独龙江乡、巍山永建镇、昆明金星社区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典型,大理州和西双版纳州被列为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和“十项精品、百名人才”工程初见成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藏区、边境一线和城市民族工作持续加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妥善解决民族宗教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巩固发展了各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七)有序有效开展抗灾救灾

一年来,全省经受住了地震、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和挑战。特别是盈江、鲁甸、景谷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全力抓好抗灾救灾。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紧急转移安置和救治受灾群众,迅速抢修基础设施,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范工作,避免严重次生灾害发生。及时开展卫生防疫,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落实“八包八保”等措施,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灾区生产生活秩序良好,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展开,群众生活安定、人心稳定。鲁甸抗震救灾成为我省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军地合作最好、投入力量最

大的行动。景谷防震减灾工作扎实有效,在震级高、震源浅的情况下损失小、伤亡少。全省抗灾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八)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大社会治理工作力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专项整治,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曲靖“4·07”“4·21”重大煤矿事故,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强化。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快推进,社会化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健全。依法维护征地拆迁中的群众利益,妥善安置水利水电移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处置昆明“3·01”暴恐、晋宁“10·14”冲突等事件,持续开展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平安云南创建工作不断深化,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

在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公务接待制度,全面清理超标办公室和公务用车,减少和规范公务出国,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政风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滇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云南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去年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省发展最困难的一年,虽经艰辛努力,但全省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仍低于年初确定的目标。这既受宏观经济下行、投资增长乏力、房地产市场调整,工业产品价格下滑、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企业经营困难、自然灾害频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暴露出我们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估计不足,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措施落实还不尽到位等主观方面的问题。

综合分析判断,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转型升级步伐急需加快,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创新创业环境亟待改善。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居民增收渠道不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然较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任务繁重。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亟需增强,行政效率不高,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作为等问题仍然存在,一些领域腐败问题突出。能否破解这些难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保持定力,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扎实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创造新的业绩,决不辜负全省各族人民的期望。

二、2015年工作总体要求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部署,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围绕把云南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实施创新驱动,着力强化风险防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下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是中央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判断上来,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面临许多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但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只争朝夕和科学求实的态度,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坚持不懈推动提质增效,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第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新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但同时也孕育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为我省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国家全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为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为我省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我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发展基础日益加强,人民群众求发展、谋幸福愿望强烈,为富民强滇提供了不竭动力。新机遇带来新希望,新机遇带来新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扬长补短、精准发力,振奋精神、勇于担当,用好用活用

2017临沧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2010临沧市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2009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并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抓三子”促“三化”,着力提升“三个核心指标”,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7.1亿元,增长11.4%;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6.8亿元,增长8.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05亿元,增长18.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9.3亿元,增长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5亿元,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4亿元,增长26.4%;进出口贸易总额8.3亿元,增长2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0元,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719元以上,增长15.1%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境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扩大内需项目拉动作用明显。共争取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361项,争取中央和省补助资金10.13亿元,市、县(区)配套资金2.7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全部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在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拉动下,“515”重点项目计划稳步实施,全市在建项目达1402项,比2008年增加404项,其中,新开工1067项,比2008年增加642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

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共争取交通项目133个,总投资78.26亿元,完成投资15亿元。全市8条(段)596公里、总投资72.5亿元的二级公路全部开工建设。600公里通畅续建工程和1660公里通达工程全面完成,262公里通畅工程和1400公里通达工程进展顺利。 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共完成水利水电投资16.5亿元。耿马另仂水库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130万元;17件重点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工,完成投资9576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04亿元,惠及16.5万人;永德康家坝水库、临翔鸭子塘水库、云县大转水水库、凤庆郭大寨水库、镇康中山河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云县刘家箐水库、镇康四楞坝水库全面竣工。

城镇建设稳步推进。组织实施96项园林化城市建设工程,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88亿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2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68亿元,城镇建成区面积达68.4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29%。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62.2亿元,增长6.6%。粮食播种面积388.5万亩,总产量77.1万吨,增长2.9%。实现畜牧业产值29.1亿元,增长8.9%。完成茶叶产量

4.8万吨,销售精制茶2.4万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8亿元。甘蔗种植面积143万亩,总产量534万吨,生产食糖69万吨,增长12.7%。新植核桃100万亩,累计达621万亩。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1万亩。种植烤烟13.4万亩,圆满完成40.4万担国家计划收购任务,实现烟农收入3.2亿元。临翔勐托、耿马勐撒、云县爱华三个山区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烤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发放农资直补、良种、退耕还林、农资综合等补贴3.14亿元。兑现家电、汽车和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2543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累计投入资金15.1亿元,建成特色民居房8776户,建成进村入户

硬板路1489公里,100个市级挂钩帮扶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80个省级重点村建设全面启动。300个市级重点村建设完成投资3.7亿元,重点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工业企业平稳运行。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1亿元,增长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4亿元,增长6.9%。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65亿元,上缴税金4.23亿元。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增长10.35%。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增长31.5%,入园企业达59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87亿元,增长39%。认真落实电价优惠、中小企业扶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19户企业得到资金扶持,17户处于停产半停产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

“123”重点工业项目扎实推进。全市实施工业项目162个,完成全部工业项目投资27.46亿元。澳华食品有限公司10万吨冰鲜肉生产线、镇康东鸿公司2万吨电解锌项目投入生产,临沧南华纸业9.5万吨蔗渣浆纸项目、镇康南伞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项目、法国拉法基瑞安有限公司河底岗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项目、凤凰纸业林基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投入各类教育建设资金6.78亿元,落实各类教育惠民政策补助资金

2.63亿元,消化农村义务教育债务3102万元。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20万平方米,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投资8663万元,建成12.03万平方米2406套。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全面完成。市一中、市第一幼儿园、镇康县职教中心顺利搬迁,市技工学校改扩建工程、市卫校搬迁新建工程步伐加快。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开展农民证书式培训17万人(次),接受学历教育9232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在校生达40.1万人。 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新增扩大内需卫生项目91项,新增资金2.03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181.1万人,参合率达91.66%,减免补偿医药费1.5亿元。206个村卫生室、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双百”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防艾”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旅游广电事业有力推进。以茶文化、佤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以《月亮升起来》广场集体舞为代表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民族文化保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家书屋等工程扎实推进。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耿马水文化旅游节、永德芒果节等节庆文化品牌不断提升。11个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和3个旅游小镇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接待国内旅客253.53万人次,增长9.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99亿元,增长7.3%。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直播卫星第一、二期建设任务圆满完成,9座广播电视高山无线电发射台站全部建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有序推进。

科技体育等事业协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科普工作广泛开展。体育、档案、统计、地方志、文史等事业实现新发展。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人防、外事、防震、减灾、侨务、海关、检验检疫、质量技术监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电力、供销、水文、气象、邮政、通讯、保险等行业开创新局面。

(五)民生问题逐步改善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发放城乡低保金2.9亿元,37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发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类保险资金2.87亿元,比2008年增加2537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3929人,参保率达62%。耿马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实施。开工建设27.53万平方米5506套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2.11亿元。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15868户。

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743万元,解决了10328户城镇低保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住房公积金缴存归集2.4亿元,贷款余额6.8亿元,资金运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就业工作不断加强。投入就业保障资金292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1091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1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60人,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岗位263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01个,2362名大中专毕业生实现了就业。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复退转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扶贫工作不断推进。争取扶贫资金4.03亿元,组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626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884人,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05亿元,发放企业专项贴息贷款4000万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1万人。临翔区博尚镇“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水电开发库区移民工作稳步推进。

(六)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

“七彩云南·秘境临沧保护行动”深入开展。南汀河孟定坝段三期治河工程、南伞国际界河工程、南汀河临沧坝段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实施7个小流域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4平方公里。森林资源保护取得实效,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56%。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20个市级挂牌督办整改事项全面落实,全市审批新、改、扩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农村沼气池2.78万口,完成“一池三改”1.63万户。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实施16个“治污”工程项目,临翔区、云县垃圾处理场竣工投入使用,其他6县垃圾处理场建设进展顺利;临翔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其他7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顺利开工。临翔南华晶鑫糖业有限公司、云县幸福糖业有限公司等4个企业制糖废物综合利用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竣工验收。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大幅下降,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七)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有序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实施,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挂牌运营,城投债券发行申报工作正在进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改革扎实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初见成效。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基本完成。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教育综合改革、水务改革、农村综合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逐步深化。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以构建“大开放、大流通”格局为目标,充分利用边境优势,大力实施沿边、沿线、沿江开放战略。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极组团参加昆交会、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等活动,世纪金源集团、荷兰比特方德公司等著名企业落户临沧。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96项,实际到位资金42.6亿元,增长25.5%。

(八)和谐临沧创建有力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进一步弘扬临沧精神,城乡文明程度、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四挂两会一联组、一议三审一公决”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得到有力推广。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市、民族宗教等工作得到加强和巩固。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切实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五五”普法全面实施。

维稳工作取得实效。中缅边境(临沧段)处突维稳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积极调解矛盾纠纷,稳妥处置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九)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政府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共组织重大决策听证90项,重要事项公示1067项,重点工作通报1605项,主动公开政务信息21576条,受理政务信息查询3119项,办结3119项,群众满意率达98.3%。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认真与市政协协商重要事项。办复市人大代表议案、批评、建议100件,办复市政协委员提案158件,办复率均达100%。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审计和行政监察的监督职能,严格执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深入清查“小金库”,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开展建筑领域专项治理,严厉惩治商业贿赂,严肃查处违纪案件,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回顾2009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临沧能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向中央和省属驻临单位,驻临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全市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临沧发展的市内外单位、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干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方面还有差距,抓落实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筹措各类项目资本金、拼盘资金难度大。三是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四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方式单一,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认真加以解决。

二、抓住机遇、励精图治,扎实做好2010年各项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启动“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二是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们进一步争取支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临沧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撤地设市5年来取得的成绩,为临沧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要准确把握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总体目标,突出提升“三个核心指标”,抓“三子”促“三化”,抓机遇、增投资,育产业、调结构,促开放、保增长,求真务实、励精图治,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

———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

———地方财政支出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旋律,集中精力抓好10个方面工作。

(一)强势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8条(段)已开工的二级公路建设,完成262公里通畅工程和1400公里通达工程建设,力争完成40亿元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加快推进永德大雪山水库、耿马另仂水库工程建设,争取永德康家坝、镇康小龙洞水库开工,争取耿马关弄、临翔小龙潭水库建设工程完工,争取双江南等水库竣工验收。加快南汀河孟定坝段三期、南伞跨界河流整治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0平方公里,完成120公里干支渠防渗工程,完成26件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力争完成10亿元水利水电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启动临沧市体育场(馆)建设规划,多渠道融资开工建设。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49亿元以上。

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储备、论证、争取、协调工作,努力争取沧源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机场布局和建设规划、昆明至临沧孟定(清水河口岸)高速公路列入全国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孟定至沧源和凤庆(勐佑)至永德(永康)二级公路列入全省“十二五”重点公路建设规划、大理至临沧铁路列入全省“十二五”重点铁路建设规划。积极做好烤烟复烤厂新建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公园建设项目。力争在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社会事业、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方面,推出一批能持续带动未来几年投资增长的大项目。

(二)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优势生物产业发展,培育以泡核桃为主的绿色食品、浆纸、畜禽加工等新兴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支持和培育企业开发“专、精、特、新”产品,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方向发展,实现产品从低成本优势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加快企业结构调整,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竞争优势明显、带动性强的企业集团。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认真做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增加旅游产业投入,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和旅游小镇建设步伐,加快中国沧源崖画谷旅游区建设。继续办好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耿马水文化节、永德芒果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76万人次,完成旅游总收入11.5亿元。大力发展商贸餐饮、现代物流、社区服务、邮政通信、保险等服务业。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导向,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实施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专项基金征收、绿色照明工程。加大对县(区)、重点企业、省“双百”企业责任书落实情况及节能工作的检查力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坚决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巩固和深化污染减排治理,实施制糖等重点行业企业中低浓度废水治理。强化污染源全过程控制,严格实行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制。加快推进“治污”工程建设进度。深入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工作,积极研究重点产业、园区循环链建设,力争取得循环经济发展新突破。

(三)扎实抓好“三农”工作

2017临沧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2017-2022年临沧市能源PPP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目录)

临沧市能源PPP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PPP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是一种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模式。其结构为: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形式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定特许合同(特殊目的公司一般由中标的建筑公司、服务经营公司或对项目进行投资的第三方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这个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一个向借贷机构承诺将按与特殊目的公司签定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定,这个协议使特殊目的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采用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及有效运营。

PPP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第

二、PPP融资模式可以使民营资本更多地参与到项目中,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这也正是现行项目融资模式所欠缺的。第三、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营资本“有利可图”。第四、PPP模式在减轻政府初期建设投资负担和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质量。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主要包括特许经营和政府购买服务两类。新建项目优先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DBF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方式。存量项目优先采用改建-运营-移交(ROT)方式。同时,各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项目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切实提高项目运作效率。而纳入年度实施计划的PPP项目,应编制PPP项目实施方案。PPP项目实施方案由实施机构组织编制,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版{FS_Tags}临沧市PPP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概况、运作方式、社会资本方遴选方案、投融资和财务方案、建设运营和移交方案、合同结构与主要内容、风险分担、保障与监管措施等。

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依托商情数据(股票代码:838497)大数据库及专家资源、以及PPP产业基金运作实施经验,还可以业主提供PPP项目咨询,主要包括:PPP项目入库、两个论证、尽职调研、运作模式研究、实施方案编制、投资人选择及谈判,直至签约; PPP项目投融资咨询,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新城投融资规划、园区投融资规划、土地一级开发、招商谈判等;PPP项目平台公司管理咨询,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平台公司的组建方案编制、战略规划、业务规划、组织架设、薪酬绩效等。

【出版日期】 2016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 纸介版:15万元 电子版:15万元 纸介+电子:15万元

备注:此目录为通用大纲,具体项目会据实际情况修改!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项目规模和建设内容

三、项目投资和资金筹措

四、项目产出说明

五、建设进程及合规性

六、临沧市能源项目协调机制

七、采用 PPP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017临沧政府工作报告}.

八、方案编制依据

第二章 项目运作模式及合作期限

一、项目运作方式

二、项目合作期限

三、临沧市前期已投入部分的处理方案

第三章 项目交易结构

一、项目投融资结构及项目公司股权结构

二、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

三、项目资本金出资时间要求

四、资产形成和转移

五、相关配套安排

第四章 回报机制

一、回报机制

二、调价机制

三、政府付费安排

第五章 财务测算

一、相关参数

二、政府付费测算

三、补贴核算结果

四、项目偿债能力分析

五、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六、方案测算附表

第六章 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一、项目风险分配的目标

二、项目风险分配的原则

三、项目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四、项目风险识别和分配

五、风险分担流程

第七章 项目合同体系

一、PPP项目合同结构{2017临沧政府工作报告}.

二、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

三、PPP项目合同关键问题分析

1、项目公司治理结构

2、项目合作期限

3、项目用地

4、项目资产权属

5、项目融资

6、项目建设

7、工程变更和造价控制

8、项目决算

9、履约保函

10、回报机制

11、合作期监管

12、投入运营条

13、保险

14、项目移交

15、违约及赔偿

16、项目合同终止说明

第八章 产出说明及绩效考核办法

一、项目产出说明

二、绩效考核标准

第九章 项目监管架构

一、监管架构

二、监管方式

第十章 物有所值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一、物有所值分析

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第十一章 采购方式

一、采购依据

{2017临沧政府工作报告}.

二、采购方式的选择

三、社会资本采购的采购主体

四、采购程序{2017临沧政府工作报告}.

五、资格预审标准

六、竞标条件{2017临沧政府工作报告}.

第十二章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图表目录(略)

2017临沧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2017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7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决策部署,开拓创新,埋头苦干,顺利完成省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山东全年生产总值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60亿元,同口径增长

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增长7.9%;城镇新增就业121万人;对外收支继续保持较大顺差;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

(一)“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进展。完成270万吨生铁、270万吨粗钢去产能任务。淘汰煤炭产能1960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20.6%。地炼企业拆除落后生产设施1940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1.1%。商品房去化周期降至合理区间。新增上市公司17家。股票、债券直接融资5794.7亿元,增长2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4%,比全国低1.8个百分点。综合施策为企业减负600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8.7万元,比去年提高3.2万元。脱贫攻坚、农业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作得到加强。

(二)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2016年,山东实有市场主体增至710万户,列各省市第二位。山东企业数量增加27.4%,出口企业增加23.2%。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3%。全国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79家,省级技术中心达到1524家。粮食总产940亿斤,46个农业转型升级方案出台实施,农业“新六产”带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建成京东县级服务站99个、阿里淘宝县62个、村淘服务站2800个。22个工业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工业技改投资1.5万亿元,总量全国第一。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全国获金奖作品9件,其中山东4件。山东企业在全国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中数量最多。教育、研发、文化、信息、金融、健康、养老等产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增长18%。旅游消费总额突破8000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

7.3:45.4:47.3,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实现历史性转变。

(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削减省级权力事项227项,59个省直部门编制公布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山东政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40%以上,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全国领先。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基本完成,省属一级企业全部实现股权多元化。财税体制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省级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达到66.6%。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落地率全国最高。

山东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步伐加快,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数量翻了一番以上。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稳步推进,首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去行政化改革全面推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开始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新的编制、人事、薪酬管理办法。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基本建立。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违规建购房整改基本完成,收回资金61亿元。律师制度改革、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改革和社区矫正标准化试点稳步推进。

(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货物进出口总额15466.5亿元,增长3.5%,比全国高4.4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国外贸前十省市中位居第一。实际开展出口业务企业新增7833家,创造出口544.3亿元,拉动全省出口增长6.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提高到63.1%。加工贸易“委托设计+自主品牌”出口比重达到20.2%。

实际利用外资1110.7亿元,增长9.8%,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新增63个。实际对外投资862.3亿元,增长1.4倍,其中境外并购中方投资额增长2.8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洲际直航实现零的突破,一年开通5条航线。

(五)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绩。300多万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待遇得到落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0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住房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交通管理等政府服务和监督延伸到乡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

农村垃圾清理、清洁饮水、客运班车基本普及,新建房屋一律按7级烈度抗震设防。开工老旧住宅小区整治项目1727个,惠及85万户居民。棚户区改造53万套,货币化安置率达到55.9%。开工改造农村危房5万户。完成401万户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达到原定任务的2倍。拥有取暖设备的农村住户比重提高到83%。散煤清洁燃烧试点取得明显进展。“两区一圈一带”战略深入实施,德州、聊城、东营、滨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鲁南高铁、潍莱高铁开工建设,济青高铁、石济客专等项目扎实推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362公里。全省首条地铁青岛3号线通车运营。

(六)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50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占到78.9%。精准扶贫成效明显,全省脱贫151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连续第五年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增加6.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全面两孩政策平稳实施,出生人口性别比值下降1.7个点。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产科床位增长20.5%。政府出资为1133名听障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平安山东、食安山东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完成6207公里普通国省道和2.95万公里县乡路安全隐患治理。提前一年半完成2929处油气管道隐患整治。

(七)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中小学德育教育全面加强。新建改建学校1830所,新聘教师7.5万人,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地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学徒制试点进展顺利。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在科研立项、项目评价、奖励制度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全面启动。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步入世界同领域先进行列,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挂牌成立,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落地我省。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实质性整合。全省文化产业投资3303.7亿元,增长18%。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创建,乡村文明行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5部电视剧获中国电视金鹰奖和单项提名奖。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宗教工作取得新的进步。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青海和扶贫协作重庆等地工作取得新成绩。

(八)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补偿制度和城际联防联控机制初步建立,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13.2%,可吸入颗粒物下降8.4%,二氧化硫下降22.2%,二氧化氮下降7.3%。电力装机1.0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占比14.4%。大力推进工业绿动力计划,节能降耗工作不断加强。省控重点河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同比改善2.7%,氨氮平均浓度改善10.8%。平原区地下水位同比上升0.18米。采煤塌陷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治理效果明显。永久农田划定工作扎实开展。完成植树造林196万亩。

(九)法制政府建设成效显著。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决定9件,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地方金融发展条例、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审议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10副春节对联
下一篇:12岁生日派对策划书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