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9-04-14
对联的写作方式与要求
对联的写作方式与要求
清人林昌彝说;“莫谓楹联小技,尺幅中包罗万有。不善学者为俚、为靡、为泛、为廓、为杂、为空腔,其弊不一。”(见林庆铨《楹联述录》)可见对联不是随便可以写好的。下面介绍对联的写作方式与要求。
一 对联的写作方式
(一)集句
集句就是把有关诗词、文章和其他方面可以形成对仗、意思又连贯的现成句子摘下来组成一副对联。这在宋代就有了宋人周紫芝《竹坡诗话》载:
王荆公作集句,得“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欲以全句作对,久而未得。一日问蔡天启:“‘江州司马青衫湿’,可对甚句?”天启应声曰:“何不对‘梨园弟子白发新’?”
“江州司马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梨园弟子白发新”出自白居易《长恨歌》。这段诗话讲的是王安石与蔡天启事,而《檐曝杂记》云:
《梦溪笔谈》谓集句自王荆公始,如“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之类,其实不自荆公始也。《金玉诗话》及《蓼花洲闲录》谓宋初已有集句,至石曼卿而大著。如“天若有情天亦老”对“月如无恨月长圆”,则固不始于荆公矣。
自宋以来,集句联比比皆是。集诗句的最为普遍,例如:
新鬼烦冤旧鬼哭,
他生未卜此生休。
这是纪晓岚嘲庸医的一副对联。上联出自杜甫《兵车行》,下联出自李商隐《马嵬驿》。 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
地犹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
这副对联乃彭玉麟作。上联两句出自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下联“地犹邹氏邑”,出自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诗;“万方多难此登临”,出自杜甫《登楼》诗。 集词句的,如:
春欲暮,思无穷,应笑我早生华发,
语已多,情未了,问何人会解连环。
“春欲暮,思无穷”,出自温庭筠《更漏子》; “应笑我早生华发”,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语已多,情未了”,出自牛希济《生查子》;“问何人会解连环”,出自辛弃疾《汉宫秋·立春》。
集文句的,如:
鸟啭歌来,花浓雪聚;
云随竹动,月共水流。
这副对联,上联出自庚信《马射赋》,下联出自陈后主《夜庭渡雁赋》。
集诗句文句(即跨类集句)的,如:
银烛高烧,只恐夜深花睡去;
珠帘乍转,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副题赞近代画家马孟容之画的对联,上联出自韩愈《海棠》诗,下联出自晏殊《浣溪沙》词。
集其他方面的,如: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上下两联,为鲁迅的两本著作名。
精裱唐宋元明古今名人字画,
自运云贵川广南北地道药材。
此联为清某城中两个商店招牌,乃纪昀所集。
以上对联,都是从多篇诗词、文章或者多方面集句而成的。从同一篇诗文中集句成联的情形也有: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这副对联,两联均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
若联中引用的话语只作为全联的一部分,就不能算集句。“夕阳红到枇杷,阅古今过客词人,苔荒洪度千年井;春水绿生杨柳,触多少离怀别绪,门泊东吴万里船。”洪度,唐女诗人薛涛字。枇杷门巷,乃其在成都居所。这副题于成都望江楼的对联中,“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出自杜甫《绝句》。“苔荒洪度千年井”是否为某诗原句,尚未查出。即使是,全联六句中也只两句而已,这就不能作集句看待,至多不过半集句而已。
(二)脱化
所谓脱化,就是将有关诗文原句(包括旧联),按新意略加改造,再作对联。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两句。后来人们为题某同乡会馆,将其略加改造成为这样一副对联:
身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相识倍相亲。
“独”改成了“身”, “佳节”改成了“相识”’“思”改成了“相”。这么一改,于同乡会馆就很恰当了。
五代道士石仲元隐桂林七星岩时,有警句曰:“石压木斜出,崖悬花倒生。”清时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永庆寺僧文然,改为对联书于祖师殿壁曰:
石压笋斜出,
岩垂花倒开。
“木”改为“笋”,因有竹之故。“悬”改为“垂”,增强了下临之感。“生”改为“开”,也多了一层香色。这些改动都是因寺景而来的。
有时候,对联本身也可以脱化。明人徐渭题其青藤书屋联有“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一联,被人移题于一家铁铺时,变成了:
三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千锤百炼人。
徐渭屋只两间,就说“两间”;铁铺有三间屋,故曰“三”。徐渭是书画家、诗人和文学家,又擅长杂剧,还常同儒家传统观念唱反调,故以“南腔北调”自云;铁匠专在打铁,故曰“千锤百炼”。
从以上三副对联看,脱化改动的字都不多,但都很关键,改动后的每一字都能充分表达新意。如果把原句改得面目全非还不能表达新意,或改动后与要表达的情况仍旧不合,这都不行合脱化要求。
这种情形并不是没有。有人给长沙妙高峰题过这样一副对联:
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
宛然浮玉,千秋此处妙高峰。
这副对联是由温州江心寺的一副脱化而来的,仅将原联的“台”字改为“峰”字,乍看还不错,但仔细斟酌就发现有些不妥。因江心寺在瓯江中的一个孤屿上,故联中说它“宛然浮玉”,而妙高峰为长沙城南一山丘,不免使人啼笑皆非。
脱化可以通过增减字的笔画来实现。例如: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
这副对联传为一官宦人家为炫耀自己的权势而题。因这家人平日无恶不作,有人晚上偷偷地给添改了几笔,于是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炫耀之意被死亡之意所取代,内容与原联就完全两样了。
不明财主弃,
多故病人疏。
这副对联乃纪晓岚为嘲某庸医而题。“明财”与“故病”,是将孟浩然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中的“才明”和“病故”分别换位而成。“才明”换位后,又飞白作“财”,对庸医的讽刺就十分辛辣了。
但脱化最常用的方式还是斢字。“婆夫人”一联有人又说是改成“婆偷人,媳偷人,婆媳均偷人”,仅将“夫”斢作“偷”若是这样,则又属斢字这一类。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一天为母祝寿,门口还少一副大红对联,便对账房先生说:“你替我把‘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副对子改写两个字贴出去。”账房先生问怎么改法,他说: “把上联的‘人’改成‘妈’。”账房先生又问下联,吝啬鬼说道:“这还用问,‘爹’和‘妈’不本来就是一对吗?”帐房先生于是贴出这样一副令人哭笑不得的对联:
天增岁月妈增寿,
春满乾坤爹满门。
这副对联表面看来只是那吝啬鬼一时考虑不周,其实却是编故事的人为表达对财主的憎恶的杰作,用的也是斢字法。
若对有关诗文原句(包括旧联)按新意加以改造时改动过多,就成为仿写。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形。
保持旧联的基本格局和部分词语,此其一。如《笑得好》中一则“誓联”,说某官到任,贴联于大门曰:
若受暮夜钱财,
如听衙役说话。
后在黄图祕的《看山阁笔记》中,又见有一官贴了如下一副:
得一文,天诛地灭,
听一情,男盗女娼。
据说两官照样受贿,且不去谈它,但就这两副对联来说,则都出自同一模式,而且还保留了“天诛地灭”与“男盗女娼”这样的词语。仅保持旧联的基本格局,不用原联词语,此其二。仿昆明大观楼长联而作的丽江玉龙山长联就是一例。联曰:
数万里长江穿流脚下。放眼遥望,洋洋乎纵横无际。况东连巴蜀,北距乌拉,南接交趾,西毗天竺。今来古往,空把感慨兴亡。趁月白风清,露出她冰肌玉骨。从朝云暮雨,消却了蛮烟瘴雾。只赢得千载积雪,一壁铁台,半湾灵湖,四围花鸟;
十二时景象幻在胸中。高怀独步,皎皎然俯仰有情。看晓吞红日,夕照霞光,午吐碧岚,夜焕星斗。燕去鸿归,任凭经过寒暑。籍龙吟虎啸,宣扬那帝德神威。于霁喜阴愁,分明着廉吏贪官。更有些三危胜迹,六诏遗碑,西汉船鼓,百世山河。
旧联基本格局也被打破,只可看出所仿之联的影子,此其三,如杭州西湖花神庙旧有联云: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后刘树屏仿之题愚园花神阁云:
花花叶叶,翠翠红红,惟司香尉着意扶持,不教雨雨风风,清清冷冷;
鲽鲽鹣鹣,生生世世,愿有情人都成眷属,长此朝朝暮暮,喜喜欢欢。
此联中虽然也有“翠翠红红”,但与花神庙联不在同一位置;虽然也有“雨雨风风”、“朝朝暮暮”,但与花神庙联:不但不在同一位置,而且语序也颠倒了。这都不能视为对原联词语的保留,而只能看作原联的“影子”即仿痕的所在。
(三)新拟
所谓新拟,就是完全用自己的话写成对联。这是对联最通常的写作方式,无须举例。 有一种集字联,也始于宋代。《冷庐杂识》卷六“集字联”条云:“集字始于东坡之集《归去来辞》。”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将它附在集句之后。其实这类对联应归入新拟。因为就内容来说,完全是作者自己想出来的,所不同的只是规定了一个取字范围。像“道艺工于写华柳,秀灵时或载鱼渊”这副对联,就没有借助现成的诗词文句,而只是取石鼓文中的字拼集而成。石鼓文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仅三百多字。要在这个范围内集篆成联难度是比较大一些。不过也只是增加了一个附加条件罢了。
(四)单题与合题
对联可以一人单题,也可以两人合题。
一人单题中,有一种是将别人原有的对联扩成新联。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父子读书处——湖南望城书堂寺,原有这样一副门联:
书香玉座,
堂构名山。
玉座,指欧阳询父子读书的石案。构,筑也。这副对联后来被扩展成为如下一副: 玉座息欧阳,万卷书香传宇宙;
名山藏太子,千秋堂构镇乾坤。
这种扩展,是将两联拆开进行的。由于新联的作者同原联的作者对欧阳询父子都怀有崇敬的心情,所以新联在内容上只是对原联的丰富和发挥。
有的扩展,原联并不拆开,所扩的部分就直接加在原联的后面。过去有一县令曾自题其署外大门曰: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因这个县令讲的是仁义道德,行的是男盗女娟,人们看穿了他的把戏,就在后面加上些话,使之成了这样一副对联:
爱民如子,牛羊父母,仓廪父母,供为子职而已矣;
执法如山,宝藏兴焉,货财殖焉,岂是山之性也哉?
这么一添,上联的意思就成了:好一个“爱民若子”!老百姓的牛羊、粮食都孝敬你这位“父母”官了!在你看来,他们不过在尽儿子的职责而已。下联的意思就成了,“说什么,“执法如山”!你那里珍宝、财货搜刮得一天比一天多,难道这就是“山”的本性吗!新联的意思同原联的意思在这里就截然相反了这副对联,又有人添为:
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
这样添,与上一副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有将不是对联的话扩展成联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压制人民,钳制舆论。当时四川各地茶馆、酒店等场所,多贴“莫谈国事”字条,以免招来横祸。亦有同时贴上“各照衣物”者,乃因小偷多,服务员无力照顾,只好贴此一条,叫顾客自己注意。有人便以这两张字条为基础,扩展成如下一副对联:
各照衣物,此日国中君子少;
休谈国事,当今世上鬼狐多。
鬼狐,反指国民党特务。
也有将原有旧句据意翻空的。清代江苏丹徒药师庵,祀华佗。兵火后修复。李笠翁请赵曾望题联,赵说:“此有旧句石:‘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时闻。’不知可用与否?”笠翁摇头说:“‘一时闻’三字太不成话。”赵说;“就此意翻空如何?”笠翁笑道:“正欲得你翻空之笔。”赵于是撰联云:
颅岂能开,只缘奸贼当诛,欲代雷霆除大患;
臂何须刮,自是圣人无病,幸从明月附馀光。
上联由“未劈曹颅千古恨”翻空而来,下联由“曾医关臂一时闻”翻空而来。据《三国演义》说,华佗是因打算为曹操动脑颅手术而被杀的,他还与关羽刮骨疗毒治过箭伤。旧句和这副翻空联,说的就是这两件事。
两人合题一般不外如下两种题法:
一是一人出上联,另一人出下联。1908年夏天某夜,湖南桃江14岁的熊亨瀚在院里乘凉。大家听他讲世界稀闻,点头称是,唯有一老夫子不信。他出了一个上联要熊亨瀚在一袋烟时间内对上:
一对烛审三场案,亮亮堂堂,普照前后左右。
熊亨瀚见这老夫子歌颂封建衙门,略加思索后答道:
五大洲分两半球,黑黑暗暗,无分南北东西!
这种题联方法,古今都比较常见。{九月九日对联}.
一是一人一词轮流递转,逐步加添,直到适可为止.本书“艺术技巧”一章“层进”一节所引《笑得好·风雨对》与《嘻谈续录·不改父业》,都是很好的例子,这时不再引述,可参见。这种题写方法颇为有趣,至今还间有采用。
二 对联的写作要求
(一)五要
一要有针对性。
比方说,眼前是一座楼阁,你就得从楼阁方面去考虑,并对它的历史情况、地理环境及其突出的、引人注目的地方有,番了解。孙髯翁所题昆明大观楼长联,就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你若题殿宇,就要弄清里面供奉的是英雄还是神道,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言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对联,一看就知道是写弥勒佛的,原因就在它抓住了弥勒佛总是大肚子、面带笑容这两个特点。你写的若是店铺,就要把握那个店铺属于何种行业。“到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这副对联是表现理发铺的,也在于把握了理发的个性。写喜联、寿联和挽联之类也是如此。像李大钊挽孙中山、解组挽谭延闿(见“重言”一节)的对联,就充分显示了他们对所挽对象的深刻认识,这些对联的功效。就不是泛泛而谈者所能收到的。
二要立意新颖。
也就是说,要不落俗套。人家讲过千百遍的东西,用得旧了的话语,你再去重复,毫无自己的创见,就叫落俗套。要避免落俗套,就要在确定了所写的对象并对它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之后,再研究一下,别人对此是否讲过话,讲了些什么,是从哪个方面讲的,再从人家没有讲的地方、用人家没有用过的话去写。福州涌泉寺弥勒佛座“日日携空布袋”一联(见前“对仗”一节),《古今滑稽联话》就有这样的评论:“游戏三昧,所谓禅悦文字也。要之作此等联,亦只好如此。夫论道德,既不免于迂;论果报,又不免于诬,且二者皆非佛氏之极则也。舍此必谈空说有矣。而谈空说有,又嫌于陈陈相因,千篇一律也。故欲求新奇,不得不尔。”这段评论,导出了福州涌泉寺这副对联何以要这样写的缘由,而这样写,确实也收到了立意新颖的效果。同是题湖南桃花源秦人古洞,“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
中国古代诗词对联欣赏 咏花篇(菊)
中国古代诗词对联欣赏 咏花篇(菊)
一、文人与菊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反映了古人过重阳宴饮友人,赏菊的风俗。
晋朝陶渊明种植了满园的菊花,常在浇灌时对着菊花祝祷︰「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菊花彷佛听到了陶渊明的心意,那年九月九日菊花果然一起盛放,亲朋好友也不约而同在重阳节前来赏菊。在陶渊明的《九月闲居》诗序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持胶靡由,空服九华」。陶渊明一生酷爱菊花,性情恬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每次到重阳节时就陶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风雅情绪中。根据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
有一年重阳佳节,陶渊明在赏菊弹琴歌唱时,突然雅兴大发,但家里却没有准备菊花酒过节,遗憾之余,只好走入菊花丛中,摘了大把的菊花,坐在屋旁的篱笆旁惆怅。突然间抬头一看,一个身着白色衣服的人带了酒来,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送酒的使者。原来朝廷屡次要征召陶渊明作官,他都不答应,王弘想要结识他,曾多次给陶渊明送酒。这次陶渊明见酒大喜,立即打开酒坛,在花丛中畅饮,酒醉诗兴大发,吟出了《九月闲居》这一首名诗。而「陶公咏菊」、「白衣送酒」的故事,也成为后世文人喜好的典故了。 在南山下,他开垦荒地,建造茅屋,大量种植菊花——不仅是为了观赏,也拿来吃。酒是陶渊明的最爱,菊花次之。史载,有一年的重阳节,陶渊明穷得没有酒喝,他就在园里摘了大把大把的菊花来吃。
吃菊不是始于东晋陶渊明,早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说了;而汉魏时,人们更是广泛的吃菊花酒,喝菊花茶,因为人们相信吃菊可以长寿。但以菊花来比拟人的品格,却是于陶渊明。陶渊明本是一个有骨气的诗人,他很喜欢菊花,而菊花又是一种在秋天才开的花,也很有骨气,因此人们开始拿菊花比作有骨气的文人,菊花所具有的可食及药性的作用反而不被人注意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菊花一直被看作成熟而又寓意深广之花。在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在《尔雅》中记有"鞠,治蔷"。屈原在《离骚》中写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晋陶渊明更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古人还有重阳赏菊的风习。菊花耐寒,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在沙质壤土,忌积涝。菊花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杭菊是很好的清凉饮料;菊花可入药,能清热散风,平肝明目。
菊花冷傲高洁、早植晚发、傲霜怒放、凌寒不凋,和梅兰竹一起被人们誉为四君子。 菊之高洁,在于它傲霜独立。而名为花之魂魄,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和园艺家多用极富表现力的辞藻给各种菊花赋予形象贴切和意韵超凡的名字。
或以花色命名,白色菊有:“银丝串珠”、“空谷清泉”、“珠帘飞瀑”、 “月涌江流”;黄色菊则有:“飞黄腾达”、“黄莺出谷”、“泥金狮子”、
“沉香托桂”;绿色菊有:“绿阳春”、“绿柳垂荫”、“春水绿波”;白 色微绿的称“玉蟹冰盘”,红色中加白的叫:“枫叶芦花”;红白绿三色的
名“三色牡丹”、“绿衣红裳”等等。或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如红 色的“红叶题诗”、黄色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之
后伴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或以花瓣来辨其形:“惊风芙蓉”、“飞龙舞 爪”、“松林挂雪”、“香罗带”、“老翁发”、“金铃歌”等等。还有以
花的造型来命名的:“柔情万缕”、“长风万里”、“金线垂珠”、“墨荷”、
第六讲古诗文与对联
第六讲 古诗文与对联
一、古诗文
考点1:填写主题诗句
(1)描写儿童的有关诗
句: 、 。
(2)描写边塞的有关诗
句: 、
。
(3)蕴含哲理的有关诗
句: 、
。
(4)描写春天的有关诗
句: 、
。
(5)送别友人的有关诗
句: 、
。
(6)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
句: 、 。
考点2:诗句默写及文学常识
“桃花潭水深千尺,”是我国( )代诗人写的《赠汪伦》中的一句诗。他被称为“ ”,和另一位与之同期的诗人并称为唐诗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两座高峰。课文中所学的“ ,一行白鹭上青天。 ,门泊东吴万里船。”即是后者的作品。人称“ ”他的诗被称为“ ”。
考题
1、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九月九日对联}.
A、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城 C、花重锦官城
2、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句是( )
A、多少楼台烟雨中 B、隔江犹唱《后庭花》 C、卧看牵牛织女星
考点3:正确停顿
下面诗句连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烟花/三月/下/扬州 B、孤帆/一片/日边/来
C、门泊/东吴/万/里船 D、山色/空蒙/雨/亦奇
古诗的朗读节奏技巧:
按意义兼顾章节来划分:
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五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一”,
如: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
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考试真题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只有一句是不正确的,它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考点4:理解字(词)义
读句子,用“√”标明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⑴死去元知万事空 A、主要 B、本来 .
⑵但悲不见九州同 A、相同 B、统一 .
⑶王师北定中原日 A、收复 B、决定 .
⑷家祭无忘告乃翁 A、才 B、你的 .
考点5:古诗词中的修辞
写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⑵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⑶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
考点6:悟诗情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 之情,表现的诗句为“ ,
”
考题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最能表现作者对西湖胜景的赞美之情的两句诗是: , 。
考点7:理解性运用
人们常用《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比喻人只有不断汲
取新的知识,才能使心智更加敏锐。人们常用苏轼的“ , ”这两句古诗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考题
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而你却远在他乡,离别家乡数载,此时,你会想起李白的名句
“ , 。”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师常用唐代诗人的诗句“, 。”来教导我们。
考试真题
律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常见的形式之一,要求作品遵循严格的格律和韵脚的限制,一般分
为五言、七言两种。律诗一般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 、 、尾联,
其中中间两联是必须对偶的。唐代诗人杜甫是律诗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其和李白并称“李
杜”。后来的“小李杜”指的是 和 。
古诗文同步练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作的《______ ____》。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时
间、地点)的景色。
2、“,忽闻岸上踏歌声。,不及汪伦
送我情。”这首《______ ____》是诗人__________游览__________时所作。诗人用________
的方法,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 _。
3、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诗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4、结合注释把下面一首诗译成现代文。
悯 农——(唐)李 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①粟:谷子。 ②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③犹:仍旧,还。
译文:
5、用“红、橙、黄、绿、青、蓝、紫”填写下列诗句。
⑴日照香炉生( )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⑵千里( )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⑶返景入深林,复照( )苔上。
⑷最爱湖东行不足,( )杨阴里白沙堤。
⑸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于二月花。
⑹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 )黄橘绿时。
⑺春来江水绿如( ),能不忆江南?
6、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你想到哪里的美丽
景色? ( ){九月九日对联}.
A、洞庭湖 B、玄武湖 C、西湖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3) 下面哪一首诗和《静夜思》一样描写了思乡之情? ( )
A、《清明》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乌衣巷》
(4) 下面哪一首诗是描写秋天景色的? ( )
A、《小池》 B、《游园不值》 C、《咏柳》 D、《山行》
7、补充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
(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九月九日对联}.
(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
8、古人写诗,讲究“炼字”,有的字能一字传神,请你在下面的诗句里找出能传神的字,
写在括号里。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9、请你照例子试着填一填。
例:最快的行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 最长的瀑布: , 。
(2):最长的头发: , 。
(3)最孤独的人: , 。
(4)最深的感情: , 。
10、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
当呢?
(1)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 》:“ , 。
(2)春天里,当你看到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用唐人的 诗
句来表达心中的感受。
(4)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 代诗人王维在《 》
中的“ ,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5)古诗虽然多为描绘现实生活,但也不乏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诗句。朱熹在《 》
一诗中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远
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从宋代开始,人们就有贴春联的习俗了。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对联的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二) 对联精选
1、对对子
清对浊 廉对贪 奖对罚 优对劣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 赤日对苍穹 桃红对柳绿
2、春联
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朝晖
3、写名人的对联
(1)孔子——万世文章组,历代帝王师
(2)司马迁——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3)诸葛亮——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4)李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5)杜甫——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6)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7)蒲松龄——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4、 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段先锦2015年中华诗词楹联总汇
段先锦2015年中华诗词楹联总汇
迎 春
丹青描锦绣,梅韵喜迎春。 一笔开天镜,千红展笑顰。 几声螺号响,百族美祥臻。 回首群情奋,九州靓无尘。
2015-01-05
【老三届】颐和尚景话同窗
题记:二零一五年元月十五日在武汉市颐和尚景林园式的花园酒店张维娅学友设筵款待。赴筵的有:李玉玲、唐珍珠、匡爱萍、赵宏、胡茂宇、段先锦。
【一】
颐和冬暖绿茵川,尚景相邀五十年。 共上瑶台同把酒,几经风雨总相牵。
注:瑶台--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
【二】
三载同窗别有年,云亭对饮话先前。 青丝已染霜天色,未解韶华梓里缘。
注:韶华--美好的年华。指青年时期。宋 秦观 《江城子》词:“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三】
离乡背井尚谋生,岁月悠悠不了情。 微信开通相聚首,网联学友话心声。
【四】
少年起把感情融,圣洁纯真意未朦。 红豆挂枝曾可摘,前缘不识水流东。
【五】
乡音未解京腔调,一甲从开晋几龄。 风剑霜刀雕面老,依然还是旧时形。
【六】
徐步亭台合影来,迁秋微荡五花魁。 绿浓红聚留春住,幸得天心醉一回。
注:天心--犹天意。《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
扫描同窗缘偶得一绝
曾经一别梦乡思,今对无言眼是诗。 把酒盈樽难尽意,君心可比我心痴?
2015-01-28
鹧鸪天●迎春
金马威行硕鼠藏,神羊触佞沐春光。 整军治吏兴家国,改革创新铸典章。 明曲直,辩阴阳,高悬秦镜守纲常。 富强民主中华梦,九夏城头赤帜扬。
2015-01-30
注:金马---古时指朝廷或帝都。 明 陈汝元《金 莲记·诗案》:“自家 章惇 ……鼠钻倖穴,因而位列铜螭;孤假权门,自此威行金马。”
神羊---獬豸〔音:谢至〕的别称。传说是一种能以其独角辨别邪佞的神兽。《晋书·舆服志》:“或谓獬豸神羊,能触邪佞。” 宋 梅尧臣 《孙屯田召为御史》诗:“轻轩辞瑞翟,危弁学神羊。”
正月初一零点放歌
策马扬鞭正气张,今宵海内喜洋洋。 一声爆竹凌云起,万里流光壮志昂。 宝瑞开图人祈愿,近平革弊国辉煌。 春回大地尧年早,半盏屠苏满屋香。
步吉林张福有先生《乙未迎春》原玉 九夏复兴欣百嘉,三羊开泰沐朝霞。 盛春爆竹燃千态,新岁贺词暖万家。 喜鹊登梅呈善瑞,国人祈梦守琪花。 夜来好雨知时节,一地清流靓四涯。 乙未年正月初一於武汉夜〔雨〕
附:吉林 张福有【乙未迎春】一响钟声传靖嘉,羊来信更沐晴霞。对联求福承千载,剪纸携春暖万家。鹊自诗成争报喜,心从梦美每添花。同祈国泰人康健,丕佑神州到四涯。
谒卓刀泉寺并序
乙未年正月初五财神爷生日,拜财神爷关公。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有上功德的,有上灯油的,有给神爷披红的,有敬香作揖下跪的,有跪着朗朗自语的,还有外省外国县的和海外来的。余也为之动情而上功德后诗曰:
闹市藏仙境,佛光照子民。 灵泉施四泽,万里拜财神。
二0一五年正月初七日祭父冥寿文
维,时年今日,先父诞生八十二周年矣!离尘十八年五个月余。
呜呼严父兮离尘久矣,锦秀河山兮桂子泣血。 思其训导兮言时在耳,想其尊颜兮形犹在目。 敬奉高堂兮人之楷模,抚摩儿孙兮执爱如珍。 教育子女兮忠厚传家,毕世艰辛兮俭朴勤劳。 笃志信仰兮赤诚忠信,公安商贸兮鞠躬尽瘁。 洁身自好兮克己恭人,追忆风范兮襟怀坦荡。 再忆严父兮祖居长岭,七岁求学兮聪颖师赞。 十岁学徒兮杂铺药堂,身染伤寒兮命险黄泉。 倭寇侵华兮民跑兵荒,刘铺草房兮鬼子烧光。 家母携儿兮讨米要饭,幸有亲友兮施舍度荒。 家境贫寒兮盼来解放,民兵队长兮从商城厢。 自此后来兮一心公干,四子一女兮守法遵章。 为报国恩兮心血劳尽,沉疴难治兮九六归山。 清福未享兮痴儿未奉,迄今追忆兮百喊不应。 深悔莫及兮情何以伸,呼天之悲兮抱憾终身。 继承父志兮菊品精神,修身立德兮勤奋勤勉。 吾父有灵兮降福各庭,保佑儿孙兮百业百兴。 兹值良辰兮恭逢冥寿,聊备薄酒兮虔诚叩献。
贺李老泽友先生《怡园闲咏》付梓 诗翁逸咏自逶迤,旷达清襟照等夷。 九夏吟坛传菊品,藻思海立白云垂。
2015-03-08
注:藻思-優美、高妙的才思。晉書.卷五十五.夏侯湛等傳.贊曰:「岳實含章,藻思抑揚。」
题周永平学友大理蝴蝶泉摄影图 灵泉彩蝶把君迎,吮蕊含芳书丽情。 最是鹣鹣双比翼,心涛自海永难平。
2015-03-12
为学友周永平先生的《柳絮图》索句
阳春柳絮漫天飞,不是鲜花谁捧吹。 自古到今逗鬼恨,年年遭骂入泥堆。
2015-03-12
题半塘兄〔段志国〕诗与摄影图 沃野黄花相竞开,为何不见故人来。 笃情自古心皆煎,往事纷纷莫久怀。
2015-03-13 题武大赏樱花请君莫忘倭侵华 二月春光万物华,珞珈山上赏樱花。 车如潮水人如织,几个男儿识此葩。
2015-04-23
游儿时戏耍地监利西门渊【卷帘体】
【一】
清明晨雾大江低,杨柳轻轻拂岸堤。 故地重游无旧景,庞公渡口忆相嬉。
【二】
杨柳轻轻拂岸堤,青梅竹马偎相依。 可怜天姥纷纷搅,俩小无猜各自迷。
【三】
故地重游无旧景,滨江园里也新奇。 一轮花甲偶相会,柳岸莺声恰恰啼。
【四】
庞公渡口忆相嬉,已是韶华日偏西。 世纪丽情重拉手,柳球抛向梦中妮。
步刘公淼扬叔七十初度敬贺〔新韵〕 梅渊表叔到稀龄,旷达谦和传德声。 誉满容城缘厚朴,心溶大海远名程。 诗田种玉生瑶草,赤胆清肝献炽情。 寿域东风今有信,相承一脉是元灯。
2015-05-10
注:元灯一一谓宗派,渊源。《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文章是代圣贤立言,有个一定的规矩…… 洪 永 有 洪 永 的法则, 成 弘 有 成 弘 的法则,都是一脉流传,有个元灯。”
附:刘淼扬《七十初度〔新韵〕》“闲庭信步度稀龄,石径园中听鸟声。回首他年求发展,几曾追梦赴征程。谦和牢记世人待,道义常怀赤子情。今补诗书非日晚,墨香兰气养心灯。”
步家亲富林先生韵贺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於2015在厦门隆重召开
【一】
鹭岛榴花绽笑容,家亲携手聚华宫。 共商段氏千年事,九夏祥和飞彩虹。
附:段富林先生贺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厦门隆重召开诗:“花明鹭岛靓雍容,数百宗亲聚鹭宫。血脉寻根情激切,儒商泼彩写长虹。”段吉宏步先锦宗亲诗一首:“三百精英好阵容,恰如大理将回宫。千年不见心犹在,半夜长天起彩虹。”
【二】
叠一首步家亲吉宏先生诗: 段氏千年始阵容,精英三百聚华宫。 古今贤士多宗杰,万国城头现彩虹。
鹧鸪天·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日德狂魔燃战火,亚欧大地被剽蹂。 同仇敌忾全民奋,御侮交邻鬼子囚。 严审判,斩倭头,卢沟晓月弹痕留。 中华圆梦兴家国,思耻防秋固九州。
2015-06-27
注:剽蹂-劫掠蹂躏。防秋-调兵防守,防敌人入侵,称为“防秋”。
贺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湖北筹委会
荆楚家亲多士豪,柯州擎帜领风骚。 波林忠孝承家德,传胜谦仁节尚高。 志国富林兆雄老,段澜章武久祥骄。 江城邀得群贤至,合谱联宗兴庙朝。
2015-06-29
注:庙朝-宗庙和朝廷。《孔子家语·观周》:“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 王肃 注:“宗庙、朝廷之法度也。”
2015年6月14日中华段氏文化研究会湖北筹委会在武汉市五月花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地、市、州、县的段氏宗亲代表近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宣布筹委会正式成立:会长段柯州,副会长段波林、段传胜、段澜、段久祥〔兼秘书长〕、段章武;顾问:段兆雄、段富林、段志国、段先锦。87岁的英山段兆雄和70多岁的武汉市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