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9-04-01
5年级国学
五年级国学诵读内容(上学期)
《老子》节选
1、
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
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
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5、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为而
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6、
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8、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
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
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1、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2、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4、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
争,故无尤。
15、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
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6、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7、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五年级学国学还是学作文好}.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9、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0、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21、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22、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23、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
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24、 其上不皦 ,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
之象,是谓惚恍。
25、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
谓道纪。
26、 致虚恒,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27、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28、 不知常,妄;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
乃久,没身不殆。
29、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
焉,有不信焉!
30、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五年级学国学还是学作文好}.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我可以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扶贫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三(1)班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
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三(1)班{五年级学国学还是学作文好}.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一定要从国学开始。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学国学是接受薰陶,不是被学习,不是为学国学而学国学。学国学就是要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什么是国学精髓呢?国学的核心思想,用一句话来讲就叫:顺天理、尽人心。什么意思呢?外应天理(宇宙的自然运行规律),内应良心。外,顺从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内,尽到良心的责任和义务。是谁在外应自然规律?是谁能尽到人心?不是国学,而是人自己、是人本身、本心。所以,脱离人心谈国学就是一具僵尸。学国学的目的也就是为了修身养性。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多读、多背国学经典,让我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提高了阅读、表达、写作能力。如我认的字多起来了,就能提高初读课文的效率;背诵能力增强了,就能很快的课文读熟,背诵课文;与文本、教师、同学交流互动时,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谈感受的时候常常会灵光闪现,语出惊人;写作文时,常常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诵读经典,形成了良性循环。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使我的天赋与潜能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又能达到陶冶学生的人格,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国学的学习有助于形成我“真、善、美”的人文价值的观念。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能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这些传统文化概念中的正面的人文价值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开展经典诵读,有利于使我们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我们把国学经典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学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修养。正是“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从小就优先学习最精华、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把最精华的学好了,学其他东西就能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国学以中华灿烂文化之经典为基,兼收并蓄他国优秀文明之精华或经典。尽早将学习能力提高到较高的水平,包括思考和记忆的能力。让孩子自小“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读和背诵儒道释经典,包括四书五经等,孩子在不太理解的情况下将10~30万字的经典背下来,记忆力就上升到很高水平,日日读诵古圣先贤的博大精深的经典,自然会不停地比对、思索和分析,孩子的思考能力也会同时不断地飞速提高,思考和记忆交相促进。
国学经典读后感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临城县第二小学 五年级(一)班 李静垚
以前我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五年级学国学还是学作文好}.
一次,我在学校举办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我高兴地告诉了父母,让父母分享我的快乐。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我,同时也告诫我:“不能骄傲哟!”我哪里能听进去,因为我早已被骄傲给“驾驭”了!
就在我兴奋的同时,我的性格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变得更加骄傲、暴躁了。一有比赛时,我就在他们面前炫耀,若不顺心便“发挥”出我暴躁的脾气;和同学们聊天时也会炫耀我的“光辉”史„„我就和同学们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我心里却想:不就是妒忌我比你们好吗?我还不想和你们在一起呢!从此我骄傲成了瘾,暴躁成了性,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那次测验,我原本以为只要一动笔,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错了,上午两节课,我居然才写出了一个题目几句话,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还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实,他们都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呀!记住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千万不能骄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义。
自从我校掀起了“诵读了《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我也积极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感染。特别是冯异的谦逊把我给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矩,为人谦逊。特别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只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不但使我学会了戒骄戒躁,而且还让我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负担。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使我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后又让我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
浅谈国学经典对小学生教育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国学经典对小学生教育的影响
作者:姜元元
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3年第10期
摘 要 我国儿童的教育多属于“说教式”教育,其中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对于单纯的知识性教育,父母是很难胜任的,因此,国学经典作为小学生初级教育的入门阶段是教育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国学经典中的故事、诗歌、寓言蕴藏着许多传统美德,在读诗中学做人,在读史中学做事,国学经典在潜移默化的塑造我国儿童的人文素养并,影响着儿童早期教育的同时又为中国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
关键词 国学 小学生 教育
一、概念及内涵
国学,中华民族自古固有的严谨完善的学术体系,包括以道家为核心的自然国学和以儒家为核心的人文国学两大部分。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之所以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国学最根本的思想,是是贯穿中国历史进程的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等为核心的八德思想。
二、国学经典发展现状
“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在其《少年中国说》中赞扬了儿童教育对国家软实力的影响。儿童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初级阶段,有着特殊的复杂性。
近年来,《百家讲坛》的成功讲授掀起了一阵“国学风”,于丹说论语,解读弟子规等节目受到了社会的追捧和好评。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始国学课程,朗朗的读书声重现校园,这是一个好现象,同时也是对儿童思想和心理的良好教育方式。然而,大多数中小学校过分关注学生是否会背诵,即会背了就达到目的了,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显然不能够给予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真正目的,当然也不会从中领悟经典当中的思想真谛。如果在学习国学中不能真正的解读经典背后的道理,小学生便无法领会国学的真正内涵。这种流于表面的背诵方式在长久的背诵与竞赛当中变了味道,逐渐成为商业化盈利的手段之一,学生们也在功利化的背诵大赛当中失去了对国学经典内涵真谛的把握。
三、国学经典对小学生教育的影响
1、国学经典可以塑造小学生的道德品格。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教育重点是什么,我想大多数家长会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多于分数。对于一个人而言,童年时期的道德教育成功与否决定了其未来的个性和性格,好的启蒙教育对孩子内心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论
小朋友如何学国学
小朋友如何学国学
注:
这是2011年5月份乱讲的一个初稿,虽经多次脱水处理,但原文水分过多,至今依然湿漉的。
算是一家之言,希望能带来一些有用的启发,而不是引发无益的争论。
【之一】
来这里学习,也许冲着两个方面:一是冲着作文来的,二是冲着国学来的。我们的群名称,叫功夫作文国学经典,就包含了两个部份。之所以包含了两个部份、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两样东西,其实是一个东西。就好象小鸡炖蘑菇这道菜。缺少了小鸡或是蘑菇,这道菜都不完整。
如果非要做区分,只能说一个深,一个浅;一个是用,一个是体。作文是用,经典是体。作文是表现。经典是积累。作文是输出,经典是输入。
或者也可以打一个比方:作文的学习,是大米饭,不吃不行。经典的学习,是营养品,是提神养气的。可吃可不吃。吃了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不吃,也无碍于身体。
但若是要提升身体的健康质量,那就需要吃(米饭)补(营养)结合。
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中就讲过,学习作文是入门的功夫。而如果要提升作文的水平、境界、立意,眼界,则必须从经典文化中汲取营养。
首先声明,这是一家之见。第一句话,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些一些思路、一些体会,算是一个参考,各取所需。第二句话,叫“信能为入,智能国度”,就学习而言“信为道德功源母”,相信是第一步,没有相信,就不可能存在入门。智能为度,通俗来说,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需要依据自己的根性,灵慧、勤奋,才能通达明了。
第一个问题,是读经的三个阶段。
有家长经常问,为什么要读经,读经有什么好处。或者会说:我家孩子字都认不全,读不通。或者说:我家孩子千字文百家姓里的字都认识了,是不是不需要读了,等等。
这需要我们大致来搞清读经的几个阶段。
个人认为,看孩子岁数大小以及领悟能力及兴趣程度等不同情况,读经典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读书认字。这一般多指学龄前到一、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重点在认字识词。这个时候孩子在诵读中,家长要重点考察孩子的读字认字的准确性。最宜指读(用手指着,一字一句,逐字渐读),做到眼、口、心三者,随指(手指)而到,三合为一。对于孩子是不是理解经典中的意思,不必做过多的强求。
特别是,有一些妈妈会过多的依赖于音频。这一阶段目的是认字识字,认字识词,需要看,而不是听。音频只能是辅助,而不是主导。不要乾坤颠倒。要知道,古人过去根本就不具备音频的条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读书有成。
需要强调的是,孩子在小学以前,记忆力是最为发达的时候,读经,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时间。《学记》里讲,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意思是说,真正高明的学习,要禁于未发。就好象是种树一样,在树没有发芽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学记》还讲: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发芽之前没重视,发芽之后也没重视,等到快长成树了,再来施肥,打药,浇水,则事倍功半,虽勤苦而功难成。所以一定不要错过学习经典诵读经典的大好时光。
“经典的意思,要不要和孩子讲?”这个问题,想来就有了答案。要不要讲,关键看孩子在哪个阶段,如果字还不认识,那就以认字为主。如果孩子的识字量可以了,经典里的字大体认识了,见过了不少“猪”了,那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二是断文释意。一般是指在三年级到六年级。随着孩子认字能力越来越高,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水平后。这个时候的重点,可以转换到对经典语言的解释上来。对于这一个阶段的孩子,讲孩子能理解的意思,让她把句子读顺是必要的。这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平时上课讲的,扶上马,送一程。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讲解意思,也一定要在熟读的前提下。没有这个前提,讲解的意义不大。最近我们在群里讲《乱说琼林》,主
要的对象,是家长。换句话来说,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储备。对于孩子来说,还是让他们以诵读为主。
对于孩子学习经典,不要迷信那种“理解了意思会有益于他们背诵”的说法。上周看的报纸,这一周记得的人没几个。上个月听过的新闻,今天能记住的没几个。去年读的书,现在记住的也没几个。当初,不能说看的时候听的时候读的时候没理解。
要知道,孩子们吃饭吃菜,并不需要讲解饭菜里有什么营养品,只要吃了,必定就会消化吸收。读诵经典,非必讲意思不可,只要读了,必定也能消化吸收。人的大脑、思维,非常复杂,如果按常人的推理来认为“理解了意思会有益于背诵”,这是智障。
什么叫经典的书?经典的书。就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而不是在马桶盖上读的书,在马桶盖上读的书,那是娱乐与消遣。这个时间过了,就是第三个阶段。
三是领悟境界。如果对经典的大致意思理解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对经典的深意的领悟上 。比如“欲速则不达”。句意是讲求快了,就达不到目的,有拔苗助长之意。很多人读到这个欲速则不达了,知道速度快了不好,但怎么才是好呢,是不是停下来了呢?这样理解还是不到家,更深的意思是是坚持,是恒心。要讲耕耘,不求收获,一步一个脚印。再进一步来说,即为慢就是快的道理。慢慢的做,容易坚持下来,一快了,就容易累,一累了就容易歇,一歇了就容易停。一停下来,就前功尽弃。
读经,要讲欲速则不达,并不只是浅显的快了不好,而是要体会到坚持,守恒,不懈。
领悟阶段,是举一而反三、由此而及彼、触类而旁通的阶段。也可以说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阶段,还可以说是一经通,诸经通的阶段。
说一个实例。以前,在群里讲《孟子》。有一位朋友就让孩子跟着学,一天半个小时,把孩子搞的除了恨孟子之外还恨我,恨我为什么要讲孟子!因为我讲了孟子之后,妈妈就逼着他学孟子。
这位妈妈把困惑告诉了我,我就跟这位妈妈讲,一天十分钟、五分钟就行。重在坚持。结果妈妈听话,回头照做,什么要求也没有,也不要求记,也不要求背,每天十分钟,孩子学得轻松,每天听孟子听得哈哈大笑,每一次都还要求妈妈多讲一点。
大约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候,妈妈和孩子都吓了一跳,为什么?因为打印出来的讲义就一百多页,全部开开心心轻轻松松讲完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需要我们去领悟。大道致简,其实,学习经典,不要纠结在开始学习哪一本,顺序是什么,有什么方法。最简单最实用,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坚持。读经也好,学习也好,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每天十分钟、五分钟,都可以,重要的是坚持。
在您所有的方法、技巧、捷径之前,问自己一个问题,或是对自己提一个要求,那就是,能否先做到了坚持。俗话说,熟能生巧,熟的
国学读后感5篇{五年级学国学还是学作文好}.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一阵清脆的朗读声,在王家冲小学里传来,他们朗诵的是什么呢?仔细一听,原来是老子的《国学》呀。
国学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来的一种传统文化。我喜欢国学。因为他能告诉我们许多受益匪浅的知识。我更爱国学,因为他能使我们从蛮力小子变成一个儒雅少年。在国学中,每一个单元都告诉我们一种为人处事的道理。道,使我们懂得不破坏自然规律才是真正的道,不乱使用兵器才是真正的道。
国学这一个多么好听的名字,在华夏各地传播这,不被中华儿女们朗诵着。我喜欢国学,喜欢它那令人反思的语句。我爱国学,爱它那蕴含着深刻含义的句子。学国学,使我懂得礼让,学国学使我明白道是什么。老师们说的好,我们是踩这巨人的肩膀向上爬的。我们是踩着国学这个宽阔而高大的肩膀向上爬的。因此,我发自内心的感叹:学国学,我快乐! 2
国学是一条经典文化的长河,我徜徉在经典文化的圣殿里,结识了慈祥的孔子,雄辩的孟子,智慧的老子,幽默的庄子。我目睹了一个个帝国的兴衰,一幅幅历史的画卷。
我认为国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在整个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
什么是国学?虽说百年来不断在讨论,但是并没有大家都认同的说法,因为这是个新名词。近百年来,西方文化东渐,产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初用新学和旧学、中学和西学这样不同的名字来区别。后来又提出国学的名词,其实也就是中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旧学,因为它是国产的。在一段时间内,把中国的文化都加上“国”字,比如说中国的绘画称国画,中国的武术称国术,中国的戏剧称国剧,中医称国医。日记300字
国内学者对国学一直存在着两种态度。一是“国粹论”者,一是“国渣论”者。前者崇古嗜古,认为古代学术文化都是“国粹”,后者则非古反古,认为是“国渣” ,要人们“爱惜精神,莫读古书” .这两种态度,都是片面的。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复杂的,它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承和弘扬精华,否定和扬弃糟粕。如果不去接触,不去探讨和研究,又怎么知道哪是精华,哪是糟粕呢?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而且延续到当代的唯一国家。所谓东方文化,就是以中国文化为日记大全 周记大全读后感
主要内容的。对于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国人一直不断的在研究,我们自己如果弃之不顾,严加拒绝,那就等于无自知之明。
3
历史,宛如一场绚烂多彩、扣人心弦的舞台剧。但最终戏终人散,留下的是浩如烟海的卷帙,让我们在那密密麻麻的文字里,读出无数的悲欢离合与惆怅。
从小,国学就陪伴在我左右。
一年级,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会了背诵《三字经》,读懂了里面很多的故事,从中也学会了很多。其中不能忘怀的,是黄香龄的孝顺。也是她,教会了我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
二年级,我总会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和同学们一起摇头晃脑地读了又读,背了又背。于是——李白成了我的偶像,他的诗句总让我爱不释手。
三年级,老师给我们讲《宋词》。从欧阳修到辛弃疾,再到李清照,我不得不惊叹中华文字的奥妙,不得不惊叹词人们的才学,也不得不让我爱上了中华博大精深的国学。
四年级,教室里弥漫起了国学的幽香。到了下午就成了我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每天都会有一个同学来讲述自己喜爱的三国里的故事。情节总是那么扣人心弦。有时候上课,老师还会给我们讲一些水浒、西游里的经典故事,让我们好不乐乎!
五年级,《千字文》的故事让我们称奇。它的编写者周兴嗣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就将它完成,且精思巧构,知识丰赡,音韵谐美。可一夜之间,他的头发也全白了。这让我伤心了好久。
六年级,我们开始学习了《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一部分。历史,好像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了画卷,让我不断的去探索,去发现那帝王庞大的功业;贤者绝顶的智慧;将帅领兵战功的传奇;英才特有的豪杰。让我在其中获得无数的人生哲理。
到现在,国学陪伴了我整整六年,也见证着我的成长。我相信,那国学中的经典与传奇,将会继续伴我成长。我也会将它们永恒珍藏。
4
日记大全 周记大全读后感
我们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国学经典则传承着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记载了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的知识精髓,它为炎黄子孙书写出最为骄傲的一笔。 从我刚学会说话起,外婆就常常陪在我身边,吟诵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从此,我就和国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到我懂事时,外婆和妈妈开始教我背诵许多唐诗、三字经,但那时,我也只知道跟着背,并不知道其中到底蕴含着什么,让妈妈这么想让我学习。
到了上小学的阶段,刚识完字,学完句,语文老师就天天让我们背几首唐诗宋词,并给我们细细的讲解,我渐渐地明白了国学经典的底蕴。进入三、四年级,我们开始背诵和学习《三字经》《论语》,这些经典,我认为是含有知识、感情最多的,使我受益匪浅。
我本来是一个丢三落四、慢性子的女孩,做作业时就想玩,三心二意,成绩老是不稳定。自从学了论语和一些古文后,就十分认真了,学习也非常主动了,成绩也有进步了。当我想玩时就想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我学习拖拖拉拉时,就会想起“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
有时候与同学之间有些小矛盾的时候,我义愤填膺,总想争个高低出来,“礼之用,和为贵”、“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些国学经典名句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于是我不管谁对谁错,都能很平静随和的对待,和同学友爱相处。
国学知识博大精深,一直影响着我的成长,它让我学会了文学的精美、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
5
我们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国学经典则传承着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记载了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的知识精髓,它为炎黄子孙书写出最为骄傲的一笔。 从我刚学会说话起,外婆就常常陪在我身边,吟诵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从此,我就和国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到我懂事时,外婆和妈妈开始教我背诵许多唐诗、三字经,但那时,我也只知道跟着背,并不知道其中到底蕴含着什么,让妈妈这么想让我学习。
日记大全 周记大全读后感
到了上小学的阶段,刚识完字,学完句,语文老师就天天让我们背几首唐诗宋词,并给我们细细的讲解,我渐渐地明白了国学经典的底蕴。进入三、四年级,我们开始背诵和学习《三字经》《论语》,这些经典,我认为是含有知识、感情最多的,使我受益匪浅。
我本来是一个丢三落四、慢性子的女孩,做作业时就想玩,三心二意,成绩老是不稳定。自从学了论语和一些古文后,就十分认真了,学习也非常主动了,成绩也有进步了。当我想玩时就想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我学习拖拖拉拉时,就会想起“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
有时候与同学之间有些小矛盾的时候,我义愤填膺,总想争个高低出来,“礼之用,和为贵”、“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些国学经典名句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于是我不管谁对谁错,都能很平静随和的对待,和同学友爱相处。
国学知识博大精深,一直影响着我的成长,它让我学会了文学的精美、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
日记大全 周记大全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