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的故事

励志故事  点击:   2019-03-09

于丹的故事篇一

于丹说传统文化

在“国强必霸”的逻辑下,一些西方国家始终对中国抱有防范心理。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追求和谐共荣的价值理念,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重要课题。在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看来,向世界解读中国的价值理念,一定要追本溯源,找到中国文化的特质。于丹一直试图用大众传播的方式激活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活着的基因”,《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已有30多个语种版本,发行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她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的文化基因里透着农耕文化那种敬畏之心、小小的欢喜和保守的善良,“所以,称霸从来都不是中华文化里的东西”。

中国文化里没有“大满”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的基因和特质到底是什么?

于丹:随着中国经济、外交地位的上升,下一个命题就是我们的文化话语权。文化是外交的一张名片,是对话的依据,是积淀在我们血液中的基因。在西方眼里,中国现在是个大国,但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强国,就在于我们的文化话语权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西方为什么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有防范之心?因为按照西方的帝国逻辑——国强必霸,但其实中国文化中没有这种称霸的基因。要解读中国文化的特质和基因,一定要追本溯源,回到农耕民族的源头上。我们今天看东西方文明,不能孤立地在自己的语境中去谈,一定要放在差异的环境下,找到它们在文明质地上的不同。我在国外讲学时,很多学者、记者都会问:“我们到处都是教堂,我们信仰上帝,我们是有强大信仰和底线的民族,你们中国呢?”我说,我们虽然没有全民的宗教信仰,但一直有全民的文化信仰,中国人的家规家训、家庭伦理归属实际上是替代西方神灵和宗教的。比如,如果我和一个西方人同时打翻一个杯子,西方人会本能地说“oh my god”(我的神啊)。而我会说“哎呀我的妈呀”。为什么他喊神的时候我会喊妈呢?因为我从小不上教堂,没有外在神灵的概念,但中国孩子犯了错在古代是要跪祖宗牌位的。所以,这时本能叫出来的其实是中国人的伦理条律和家规。也就是说,中国人的伦理与天理是最大的行为底线。

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等大都是从天上下来的,是对神灵的致敬。西方崇敬外在力量对人的提携和帮助,强调的是每个个体的公平和尊严。而中国的节日基本上都是地里长出来的,从清明到端午,一个一个节气往下走,有这种秩序的安顿。中国面向土地的农耕文化,是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是不寻求扩张的文化基因。我有一次上课和学生说,今天是小满节气,农民看着逐渐丰盈饱满的谷穗,内心有小小的喜悦。这时,突然有个女学生说,为什么有小满没有大满?那一瞬

间,我认为她问了一个特哲学的问题。我说,没有大满,因为中国人原本的幸福来自于小小的满足,这种满足都是跟着庄稼长的,祈祷老天爷帮帮我,祈祷风调雨顺,我一定好好干活。从来没见中国人祈祷不劳而获让地里长黄金的。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都透着这种敬畏之心、小小的欢喜和保守的善良。所以,称霸从来都不是中华文化里的东西。

环球时报:那么,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到底如何?

于丹:今天的世界既不是以美国文化为中心,也不是以欧洲文化为中心,西方也不用担心中国崛起后,中国文化就成为世界的中心。现在是多元文化共融共生的时代。现在的中国文化是传统文化中一些基因的唤醒与世界普世价值融合以后的新文化生态。各种文明中,一定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比如对善良、公平、正义的追求。从中国古代的“仁义礼智信”一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提出来的东西都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对立开,我们要做比较,但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融合。

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环球时报: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倡导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您如何理解讲故事的重要性?

于丹:对于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要用讲故事的方法去讲述,而不是干巴巴地讲道理。人类的童年都是在各个民族的神话故事里成长起来的,我们就是以听故事的方式来实现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绵延传递的。《于丹论语心得》在法国一年卖出去24万册。法国读者认为这是讲故事的书,是当故事来读的。其实我做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而不是文化研究。如果以研究的角度看,我写的很多内容可能不是非常学理化、逻辑化,但我是在做一种传播,就是把理念放在一个故事里。我传递的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结论。所以,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上和我写的书里更多地用故事策略去驱动中国文化的传播。

环球时报: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于丹: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想从三点来谈。一是,用中国文字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汉字和语言本身就是故事的载体,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故事。比如,“正”字上面是一横,下面是一个“止”字。“止”的象形字是画出来的一只脚,也就是一只脚踩在起跑线里面。这只脚所踩的这根线的方向就是正道,要是跑到旁边去了就是歪门邪道。二是,用中国的艺术形式讲述中国故事。西方人的眼光很多是结构式的,能够看见事物的局部和整体。而中国人是解构式的,是在

一个整体的模糊中去寻找它精准的审美。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也是一位医学家,懂解剖学,他画出来的肌肉都是要符合比例和透视的。而中国人的艺术讲究主观的写意,大画家石涛曾经说过“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这就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在画意画境中的体现。三是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什么样的文化是活着的?就是你相信的文化。相信是最大的力量,你不能把文化当成我的饭碗,只是我披的一件职业装,如果你的生活里不能随时随地对它充满信任,你不会乐在其中,不会享受自己的文化。现在,如何让我们的民族文化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有更多融合、接纳,体现普世的意义,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人正在逐渐回归传统文化,体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中国人的保健方式。刚改革开放时,国人看到国外的维生素片、深海鱼油觉得太高大上了,一个小小的胶囊能包含那么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多么有用,我们简直太落后了。可是今天,中国人的传统养生方式是微信朋友圈里流传得最多的内容之一。今天,我们总要回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来谈论什么是中国文化。

环球时报:韩剧对韩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您认为,我们怎么才能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呢?

于丹:电视剧是大家消费最强的一个传播产品。我们现在经常会分出两种类型的影视作品,一种叫主旋律,一种叫商业片。主旋律就是非常正确但很少有人看,观念大而空,没有渗透到生活里,没有真正感染到观众。商业片往往收视率高但很恶俗。我们能不能把简单的二分法思维方式摒弃掉,让正确的观念和商业的手法水乳交融?这方面是有成功案例的,比如获得奥斯卡6项大奖的美国影片《阿甘正传》。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片,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主旋律影片。这个傻乎乎一生奔跑的阿甘,最后他的人生并不吃亏。从影视作品到文学作品,中国的文化创作都在路上,都在起点上。

用儒家态度承担责任,以道家态度滋养自我

环球时报:近年来中国企业家越来越多地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传播自己的商业理念。这是否也是一种中国故事的表达?

于丹:中国很多企业家,像马云、王石、任志强、潘石屹都是非常会讲故事的人。这些人不仅仅是企业家,每个人都是一个哲学家,有哲学底蕴。讲故事不是靠技巧,而是靠实例,没有好题材是讲不出好故事的。事实上,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是一个故事了。中国对商人最高的评价是儒商,道德感永远是商业规则中的前提。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即使懂得再多商业规则,也无法取得成功。企业家看似在经商,但最终指向都是提升公民道德与公民权利。马云喜欢太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很深。谈到为什么要创办阿里巴巴,马云说,他希望一个

普通的老太太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不比任何一个特权阶层的人费更大的事,浪费更多时间。这个想法让我很感动,因为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企业家最看重的一定是社会责任。我觉得褚时健先生是中国企业家的一位精神导师,他说:我们不要怕改造荒山,不要怕花时间去等待,也不要怕自己生命里所有的苦难和挫折,如果你对未来、对中国、对自己有信念,去做就好了。

环球时报:在转型中的中国,人们如何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找到更多幸福感?

于丹:费孝通先生说过,“我们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房子,但我们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家园”。一些中国人缺乏安全感、幸福感的根源,是因为失去了对农耕文明的敬意,失去了对道法自然的信仰。孔子的学生问孔子,您的人格理想是什么?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很多人事业成功以后为什么感觉不幸福?可能和朋友反目,孩子离家出走,老人在病床上没办法尽孝,中国人最本初的伦理关系被懈怠了。“仁”字的意思是二人成仁,讲的是两两关系。比如老小之间的关系。看一下“孝”字,老字头下面是个孩子,孩子扶持老人就叫孝。但现在中国出现了独生子女,又出现了隔代抚养。有的老年人说,“自打我有了孙子,我就当上了孙子”,把小的奉为至高。中国很多伦理观念就是这样被颠覆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人格和自然人格。工作8小时之内,应该儒家一点,认同规则承担使命,甚至要牺牲一点小我去服从社会利益。但8小时外,应该道家一点,就是关心自我的生命,呵护家人朋友,顺应自然,让这种天地精神滋养你的心。一个人如果用儒家的态度去承担责任,以道家的态度去滋养自我,才能达到真正的平衡。

人为了懂道理总要付出一些代价,一个民族也一样。今天很多人都在说不幸福不快乐。在社会转型期,我们要接纳这个代价,但不必因此失望。我还是从骨子里相信中国自己的文化。

于丹的故事篇二

于丹 读书感悟

百善孝为先

读于丹《<论语>感悟》--孝敬之道有感

于丹教授用诙谐幽默、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世之道透彻而又入木三分作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解析和经典的诠释。对于《论语》以前我只是片面、部分的了解罢了,觉得这些之乎者矣的文言文是那么地深奥难懂、枯燥乏味。可当我读完于丹教授的《论语》感悟后,她的一番独到的见解,使我真正体会到《论语》中所蕴含的“朴素和温暖”。同时,对她的聪明和睿智由衷地发出赞叹。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看完后发人深省,我对于书中的“孝敬之道”感触颇深甚多。于丹教授咬文嚼字地把《论语》中的孝道分析地淋漓尽致,她用细腻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为人之基本—孝道,虽然从中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吹捧的话语,但却能给予人以心如暖炉、爱如茉莉的美好情感。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在当今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又能为父母尽多少的孝道呢?我不禁沉思着„„

书中所例举的“苹果树与小男孩的故事”诠释了父母无私而又伟大的爱。看到这里,我的心头一阵酸痛,这就是我真实的写照啊!“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也许只有当自己身为人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亲是多么地不容易呀!论语中的“父母之命,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俱。”一句深深的打动了我,它教育我们,一定要将父母的生日铭记在心。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有机会就应该多孝敬他们;但惧的是父母年事又高了一岁,我们做儿女的还有多少时间与机会,能够陪伴在他们身边尽孝呢?是啊,父母亲就是这样无怨无悔地为子女奉献着,无论什么时候始终都用宽容的心去理解孩子,用他们一生的爱去牵挂孩

子。而我们做子女的能做的就是—不管再忙都得抽时间好好地多陪陪父母,以孝为行,以敬为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多么催人泪下的一句诗,多么令人回味的道理啊!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牢记这句话:“父母之命,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俱”,记住这句话,也许从今天开始,我们的父母就快乐了,我们自己的心也得到安慰了。让我们祝福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亲都能幸福安康!

于丹的故事篇三

魅力于丹

魅力于丹

皖明光市明西街道办事处汤成友15255047904

近日,我从朋友处觅得《于丹<论语>心得》,用一晚上时间将它读完。说实话,快节奏的生活已使我多年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了,可是《于丹<论语>心得》,犹如一缕春风袭来,为我浮躁、不安的心灵打开另一扇窗户,──宛如徐徐微风袭来沁人心脾,令人赏心悦目。

全书通篇闪烁着作者智慧的光芒。语言简洁明了,用词准确到位,引经据典生动活泼。于丹以她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以她广博的学识,穿越时空,娓娓讲述两千五百年前《论语》给予我们今天的意义。就像该书封面所述:《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就是获取心灵的快乐。她告诉我们什么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一些人总是己所欲,施于人。把自己的欲望、意志强加于他人头上,造成他人的痛苦与不幸。书中写到;孔子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二字。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又想到别人。然而,纵观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好自己?!

如果说今天我们一些人因《论语》原文晦涩难懂。我们不妨走进《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可以仔细地研读,反复地揣摩,堪称书中精品,每句话都值得我们铭记于心,受益终生。书中写到: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记得我读过一篇《幸福是什么?》的文章,文中作者列举了许多事例进行对比,试图告诉大家幸福是什么?读罢全文作者也没能告诉我们一个令人信服的解答。于丹,只用了一句话就完全阐明了幸福的真谛!深刻、彻底、令人回味无穷。书中还列举了一个故事: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姑娘正发愁无法过河,老和尚就把姑娘背过了河。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便问老和尚: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还没放下?这个故事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该放下且放下。(也许一些读者会问:《于丹〈论语〉心得》中引用的故事多多,为什么独独引用该故事?窃以为此故事风趣、俏皮、且富含哲理。此正是于丹的魅力之所在。)

你宽容帮助别人,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于丹告诉我们其实也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心系他人。要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当我们失意、灰心之时,也不要悲观、失望。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要错过群星了(泰戈尔语)。《于丹〈论语〉心得》中引用圣贤的名句俯拾皆是,令人如沐春风、如饮琼浆。

于丹的故事篇四

于丹个人简历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 擅长领域:

经济学家 | 金融学家 | 市场分析预测 擅长行业:

银行金融 金融保险 政府机关 互联网 房地产 学术事务

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 出席活动(20张)研究员; 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电视法

制节目“金剑奖”评委;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湖北电视台、

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40余家省市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大陆区)首席顾问。 社会职务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中国视协旅游节目委员会学术顾问 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 中国新闻研究会

中广学会

研究方向

广播电视形态学,广播电视频道研究、传统文化研究。 著作 《形象 品牌 竞争力——电视包装实战攻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于丹<庄子>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中华书局,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谈录》(合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发现你

的心灵》(合著),重庆出版社,2007年 《于丹论语感悟》,中华书局,2008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于丹趣品人生》,中信出版社,2011年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 主要论文

《新24孝:孝道的时代新意与伦理重塑》,《人民论坛》[6] 《道不远人——今天如何读经典》,《中华遗产》,2007/01 《发现我们的心灵》,《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5 百家讲坛的于丹老师

《读书有什么用》,《中国出版》,2007/05 《用古人的智慧享受人生》,《北方人》,2007/10 《让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思想成长》,《文汇报》,2007/03/22 《构建心灵的和谐世界》,《江西日报》,2007/04/30 《在媒介角色变更中提升cetv的媒体品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2 《在“节

目季”营销中拓展频道品牌影响力》,《大市场》,2006/10 《打造卫视频道核心竞争力——广西卫视改革发展思路解读》《,现代传播》,2005/05 《电

视品牌频道的生成与维护》,《电视研究》,2005/06 《栏目品牌建设的六大要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2 《以解读方式构筑品牌核

心竞争力——大型电视周刊<1/7>样本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0 《电视新闻:媒体变局的聚焦点》,《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1 《城市台的未来之路》,《视听界》,2005/06 《cetv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市场观察》,2004/12 《“背后”的看点》,《南方电视学刊》,2004/01 《一种新闻态度的表达——<南京零距离>样本解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11 《诗意的陨落》,《电影艺术》,2003/05 《在公益的天空下》,《现代传播》,2002/05 培训客户:

多次受邀担任众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文化活动及公益活动的重要嘉宾,为中外文

化交流沟通做出了巨大贡献。„„篇二:于丹谈成长 于丹谈成长:年轻时熬夜写东西 喜欢大杯喝咖啡 2015年01月16日06:25 北京晨报 我有话说(189人参与) 从学者到行者,于丹追求的是“清欢”人生。于丹/供图 作家于丹暌违三年后再推新作《人间有味是清欢》,作品延续了其细腻宁静、以小见大的

一贯风格。 暌违三载再发新作 天命之年回眸人生 文化学者、千万册级畅销书作家于丹再推新作。2015年新年伊始,于丹携其新书《人间

有味是清欢》,在北京中关村言又己书店举办了首发式。这是于丹暌违三年后,对于人生、对

于文化、对于社会、对于生活的再度思考,作品延续了其细腻宁静、娓娓道来、以小见大的

一贯风格。恰巧的是,今年也是于丹人生走过的第五十个年头,回眸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程,

于丹在她的这本新书中首度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相

{于丹的故事}.

比人们已经熟知的学者于丹,如今她更愿意人们称她为行者于丹,她说,“如果到晚年时,大

家称我为行者于丹,我会更高兴一些。” 选择行走

邂逅自己

从《百家讲坛》主讲人,到电视文化学者,再到千万册级畅销书作家,对于自己的种种

身份,于丹表示,她更愿意称自己为“行者于丹”。她说,“境无好坏,唯心所造。面对复杂

的世界,我们可以选择悠游自适,面对繁忙的工作,我们可以学会乘物游心。当我们沿着梦

想的道路一路前行,也别忘了停下来看一看四时风雨,用心去听,用心去感,也许会有更多

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此,于丹选择了行走,从西子湖畔到大漠敦煌,从宁静古城到国际都市,她把一路走

来遇到的人和事流诸笔端。于丹表示,人一直都是在路上的,走过万水千山,你才能够邂逅

不同的风景,最后邂逅真正的自己。 于丹说,“城市把人们聚在一起,却又用钢筋水泥把人们牢牢地隔开。在这样的生活氛围

中,我们要练就一颗波澜不惊、不偏不倚的强大心灵,才足以抵御一切外来的侵扰。”在她看

来,生活中的困惑是常有的,解决一个,又来一个。有些“惑”,一时半会儿解不了,要去参

悟,在生活中去参,在时光中去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是常有的,否则,理想就失了珍贵,

现实就少了无奈。于丹始终相信,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就像她一直

很喜欢的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回眸

人生

首谈成长

作为一位畅销书作家,于丹向来善于以小见大,在新书《人间有味是清欢》中,于丹紧

密联系个人成长经历,从生命、成长、幸福、闲情、行走、流年六个部分,讲述自己的故事,

与读者了自己的人生。

于丹表示,自己年轻的时候,熬夜写东西,喜欢大杯喝咖啡,那时候茶入口,完全像白

水一样,看着人家喝绿茶,总觉得那么淡的东西能有什么味道?那时,运动之后也只喜欢喝

带着气泡的特别浓郁的碳酸饮料,觉得那一切浓郁就叫做味道。可是人到中年,当你终于有

了很多的轰轰烈烈,待到繁华落尽,才知道人世间会有很多的跌宕起伏,会有很多的事情并

不尽如人意。《老子》里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人要把这种“无事”也当作一种事

情去过,然后人以无为而达到不为,人间至淡的味道,你也能回味出它的真味与隽永。 因

此,她在书中写道,“人间有味是清欢,所有含蓄婉转、深沉内敛的事物,都只是为了更好地

{于丹的故事}.

沉淀,洗尽铅华。如果有一天,当你踏遍岁月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依旧可以回到

最初的明朗、清白,则为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 对谈于丹

论人生 绚烂至极 归于平淡 一个人走过万水千山,越接近自我,就越喜欢简单、朴素的东西。绚烂至极终归于平淡

的时候,就懂得了“人间有味是清欢”。 北京晨报:您给新书起名叫《人间有味是清欢》,为何要把主题定位为“清欢”? 于

丹:“人间有味是清欢”,是苏东坡《浣溪沙》中的最后一句。当时他是在黄州当团练副使,

四年后又被贬到汝州,在特别倒霉的流离失所之间,他为自己泡上新茶,然后把春笋摆上盘

的时候,突然心中静静地体会到这就叫“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的玩味,有时候 不在于世界给你的浓郁滋味。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也就是说,不见得

说你眼前非得摆着东坡肘子的时候才叫有意思。我自己这些年也是讲课啊、行走啊,在这种

不同的多元角色中转换,也在这当中探索生命真正的东西。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去世之前,在病床上问年轻的追慕者,“有谁知道我生命的真

相呢,如果你知道,那么请你告诉我吧。”这就成了她留在这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所以她法

文版的传记题目就叫《真相与传奇》。也许,一个人走过万水千山,越接近自我的时候,他就{于丹的故事}.

越喜欢找到一些简单和朴素的东西。其实,人从简单走向复杂的时候,一定都会有较劲的时

候,会喜欢各种浓郁,各种强烈,各种独特的体会。可是当一切绚烂终归于平淡的时候,你

{于丹的故事}.

也许就懂得了“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就是我现在的心境。 讲经历 千山万水 愿为行者 行走是一种生存方式,行走带来的突破体验让人着迷,如果人们不称我为学者于丹,而

是行者于丹,我会更高兴。 北京晨报:书中插图都是您亲自拍摄的,相比文字记录,这种图片记录有什么特别之处?

于丹:我喜欢用图片记录微小的、转瞬即逝的瞬间,有时候就是叶子上挂着的水珠,有时候

就是花瓣“将残未残”,有时候就是流云,也有时候就是你身边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展颜

一笑,所有这一切今生今世错过了就永不再来。我特别喜欢的一种拍照方式,就是走到一个

陌生地方,带着周围的环境从上往下给自己的脚拍一张照片。比如,在西班牙特莱多老城,

我穿着西班牙那种红色的芭蕾舞鞋,站在犹太教教堂门前的石子路上,我就会把它拍下来。

当我是一个年轻姑娘满世界跑的时候,我记录我孤单的足迹;等到我做了妈妈的时候,我记{于丹的故事}.

录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的足迹。终于,孩子慢慢长大了,能跟妈妈的脚并在一起了,在海角

天涯,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 北京晨报:您行走了不少地方,其中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哪里? 于丹:其实,我不是为了去体验人生而行走,而是行走就是我的生存方式。我从小行走

了太多的地方,今天才能够体验百味人生。我从小就跟着我爸行走,到大学我背包跟同学行

走,后来我因为工作在各地讲学行走,自己出去旅游行走,南极北极都去过。行走在极地的

时候,太阳就在你头顶上绕来绕去,永不落日,我就想起“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在这

里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全是白昼。但是没过三天,我就开始怀念黑夜,觉得如果没有了漫

漫暗夜,永恒的白昼又有什么意义。再比如说空间,我从小就爱迷路,找不着北,但当我行

走到南极点的时候,终于找到一个地方往哪儿走都是北了。行走带来的那种体验的突破让我

着迷,到我的晚年,如果人们把我称为行者于丹,我可能会更高兴。 说成长 百转千回 方得清欢 如果没有经历过绚烂,那就不是平淡,而是平庸。人如果没有经历过人间的百转千回,

怎么可能有清欢。 北京晨报:您选择在这本书里首次讲述您的个人成长经历,据说创作中曾经数度落泪?

于丹:我是喜欢写日记的,这里面有好多是我愿意跟人的内容。书里提到过“来日并不方长”。

有个给我做过手术的医生,给我腿里打过两根钉子,他一直想再给我处理一下。我俩是朋友,

我说你也忙,我也忙,咱们来日方长。我那会儿30多岁,他也不到40岁,是一个年轻的骨

科主任。结果有一次跟他约好了,出差回来我才知道,他已经出车祸去世了。那一瞬间我突

然觉得,来日并不方长。所以我很动感情。 北京晨报:那么,作为一种人生理念,“清欢”是否会成为您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 于

丹:我认为起码现在不是,因为清欢是有阶段的,这就是我说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如果没

有经历过绚烂,那就不是平淡,而是平庸。人如果没有经历过人间的百转千回,怎么可能有

清欢。我孩子今年才10岁,所以我不会对她讲清欢。清欢是中年以后的事情。一个人不曾拿

得起,何谈放得下。随着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去看,看他一生的跌宕起伏,就会知道这些人间

有味的隽永,就是人到中年的况味。人能不能走到清欢,要看他的悟性、造化和缘分。 北京晨报:喜欢您的读者很多,您也会让孩子看您的作品吗?她喜欢吗? 于丹:有一些会看。我有两本作品是给小孩写的“读最美古诗词”,她会翻着看看。但是

《论语心得》她从来没有看过,我也不想我写的书就一定要让她看,她应该有她自己爱看的

书。她特别喜欢读书,但读得比较庞杂。 对于名利,不刻意去追,也不刻意去推,关键要看是不是在生命的坦然里。一生的时光

太有限了,不迎,不逆,有诚意就好。 北京晨报:一般而言,人们所追求的“名利”都应该是“清欢”的敌人,以“清欢”为

追求的您,怎么看待名利? 于丹:“名利”关键要看是不是在生命的坦然里。最初在《百家讲坛》,我并不是经过刻{于丹的故事}.

意策划才登上去的,是因为我本来就是中央电视台的顾问,我给他们评节目,他们让我做个

样片,结果糊里糊涂的我就上去了。这不是求来的,但它就来了。既然来了,就接受。我的

岗位在大学,我家里面有妈妈和孩子,当它过去以后,我还要以这些为重。对于“名利”,我

喜欢四个字叫做“不迎、不逆”,我不刻意去追,也不刻意去推。一生的时光太有限了,不迎,

不逆,有诚意就好。{于丹的故事}.

北京晨报:目前的图书市场上,心灵鸡汤、人生讲义一类的东西非常多,您这本新书也

是谈人生的,那么您最想告诉读者的又是什么呢? 于丹: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想告诉大家的,这些只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点点随笔。林

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的第一句话,“我写这本书,只是喜欢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

我很喜欢他这句话。篇三:于丹的第一份工作 于丹的第一份工作

1989年,于丹硕士毕业正赶上一个新政策出台,当时说是为了让大学生锻炼,其实就是

下放。于是于丹呆着户口,来到北京南郊一个叫柳村的印刷厂,当了一名印刷女工。 从一个每天在学校里风花雪月,浪漫得不着边际,恨不得不吃不喝,光凭着吸风饮露吟

詩就能过日子的中文系小女生,到每天受伤都有十几道血口子重体力印刷工人,于丹心里落

差很大,但是当她知道自己不能改变现状,只能接受现实时,她很快调整自己的 心态,认为

自己该以此为起点,重新寻找机会 不久后的一天,车间主任拿着一本古文的书稿到他们车间

问看谁能校对这个书稿?于丹说我是学先秦的,让我看一眼行吗?于是主任便把这本书稿给了

于丹。当于丹翻开那本,三个人坐在书稿的时候,几个月没见到字的她欣喜若狂的感觉,又

找来两个一起分来学古典文献和先秦的男生,三个人坐在小阁楼上,用了半天时间,居然就

把本古文给校对玩了2.这一下子,他们在印刷厂的地位就突然不一样了。 之后,很多工厂里工人家里的孩子,叫她小姨的,叫她姐姐的,全来找她补习功课了,

篇四:两面人于丹[1](1) -

主题: 两面人于丹

主题:fw: 伪道德者谈道德滑坡+ 一个附件 中国很多这样的双面人!

将本文和附件对照着看呵:“新女性”。 -------------------------------------------------------------------------- 网络镜头一:于丹伦敦撒泼 我在伦敦给《论语心得》的作者于丹当翻译 经历可谓惨痛。该作家真真是个欺负弱者的

大怪物。她会在众人面前呵斥从国内来伺候 她的女随从。 她把她下榻的酒店 (海德公园旁

一家伦敦数一数二的酒店) 闹了个天翻地覆, 称其不够她的档次,三天换了三个房间 -- 尽

管住的是酒店最好的房间之一,她仍会深夜给我打电话让我向酒店投诉说对房间不满意。我

因此晚上只能睡一两个小时但第二天却又有很大的工作量。我还听另一个随她一起来的中国

人说,此作者把出版其书的整个中华书局的200多号人都欺负的没有办法,见之则战栗。 我为她的英国媒体采访翻译时,她滔滔然而不及时停顿让我翻译。当我欲给其信号让其

停顿时,该人对我怒目而视道:不要打断我说话!我若有某处不明向其核实,她说:我刚说

过呀,你 为什么不听?为什么不记下来?她会说几句英语,却来纠正我的翻译,说我这个没有给

她翻那个没有翻明白。采访进行正中,在记者和其他人面前,她竟突然用中文对她的中国“佣

人”发威,斥其没有好好为她录像。面对一脸困惑的外媒记者,我只好解释说,她在和中国

工作人员说话,我就不翻译了„„ 她对任何人都没有起码的尊重,对人(尤其是中国人)如对奴隶„„我对其真是忍无可

忍,觉得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我的工作。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刁难和不体谅,因为她对待工作人

员的粗暴行为让我无法集中精神翻译;更重要的是我心里忍不住想,她对记者所说实在是虚

伪的可以呀,我思想不能集中。本来预计给她翻译一周直到周五,我周一就决定拒绝继续为

其工作然后离开了伦敦„„ 此作家真是让我开了眼,我对其变脸的本领佩服得五体投地:头

一分钟还张牙舞爪对中国人呵斥,另一分钟马上笑逐颜开面对镜头和记者。我做梦也想不到

一个对论语有研究的知名学者竟然能做出如此匪夷所思之事。我泱泱大国14亿人,竟让斯人

来向西方大众代言我中华文化之精髓,实乃悲哀之至 -- 焉知这个世界还能虚假到何种程度。 (转自天涯网) 网络镜头二:于丹东京撒泼 我们作为日中经济新闻社的代表出面接待于丹,因为是日中友好交流团体出版社的邀请。

一是于丹的《论语力》在日本出版发行,二是请于丹来日本演讲,普及“论语”,推动日本的

“孔子热”

可是有谁能想到,一位中国大学的传媒教师竟如此胡搅蛮缠、蛮横无理,大闹日本外国

记者俱乐部。有谁能想到这位以《论语心得》而名扬世界、腰缠万贯的国学超女竟这般道德

于丹的故事篇五

于丹说传统文化

在“国强必霸”的逻辑下,一些西方国家始终对中国抱有防范心理。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追求和谐共荣的价值理念,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重要课题。在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看来,向世界解读中国的价值理念,一定要追本溯源,找到中国文化的特质。于丹一直试图用大众传播的方式激活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活着的基因”,《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已有30多个语种版本,发行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她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的文化基因里透着农耕文化那种敬畏之心、小小的欢喜和保守的善良,“所以,称霸从来都不是中华文化里的东西”。

中国文化里没有“大满”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的基因和特质到底是什么?

于丹:随着中国经济、外交地位的上升,下一个命题就是我们的文化话语权。文化是外交的一张名片,是对话的依据,是积淀在我们血液中的基因。在西方眼里,中国现在是个大国,但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强国,就在于我们的文化话语权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西方为什么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有防范之心?因为按照西方的帝国逻辑——国强必霸,但其实中国文化中没有这种称霸的基因。要解读中国文化的特质和基因,一定要追本溯源,回到农耕民族的源头上。我们今天看东西方文明,不能孤立地在自己的语境中去谈,一定要放在差异的环境下,找到它们在文明质地上的不同。我在国外讲学时,很多学者、记者都会问:“我们到处都是教堂,我们信仰上帝,我们是有强大信仰和底线的民族,你们中国呢?”我说,我们虽然没有全民的宗教信仰,但一直有全民的文化信仰,中国人的家规家训、家庭伦理归属实际上是替代西方神灵和宗教的。比如,如果我和一个西方人同时打翻一个杯子,西方人会本能地说“oh my god”(我的神啊)。而我会说“哎呀我的妈呀”。为什么他喊神的时候我会喊妈呢?因为我从小不上教堂,没有外在神灵的概念,但中国孩子犯了错在古代是要跪祖宗牌位的。所以,这时本能叫出来的其实是中国人的伦理条律和家规。也就是说,中国人的伦理与天理是最大的行为底线。

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等大都是从天上下来的,是对神灵的致敬。西方崇敬外在力量对人的提携和帮助,强调的是每个个体的公平和尊严。而中国的节日基本上都是地里长出来的,从清明到端午,一个一个节气往下走,有这种秩序的安顿。中国面向土地的农耕文化,是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是不寻求扩张的文化基因。我有一次上课和学生说,今天是小满节气,农民看着逐渐丰盈饱满的谷穗,内心有小小的喜悦。这时,突然有个女学生说,为什么有小满没有大满?那一瞬间,我认为她问了一个特哲学的问题。我说,没有大满,因为中国人原本的幸福来自于小小的满足,这种满足都是跟着庄稼长的,祈祷老天爷帮帮我,祈祷风调雨顺,我一定好好干活。从来没见中国人祈祷不劳而获让地里长黄金的。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都透着这种敬畏之心、小小的欢喜和保守的善良。所以,称霸从来都不是中华文化里的东西。 环球时报:那么,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到底如何?{于丹的故事}.

于丹:今天的世界既不是以美国文化为中心,也不是以欧洲文化为中心,西方也不用担心中国崛起后,中国文化就成为世界的中心。现在是多元文化共融共生的时代。现在的中国文化是传统文化中一些基因的唤醒与世界普世价值融合以后的新文化生态。各种文明中,一定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比如对善良、公平、正义的追求。从中国古代的“仁义礼智信”一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提出来的东西都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对立开,我们要做比较,但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融合。 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环球时报: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倡导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您如何理解讲故事的重要性?

于丹:对于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要用讲故事的方法去讲述,而不是干巴巴地讲道理。人类的童年都是在各个民族的神话故事里成长起来的,我们就是以听故事的方式来实现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绵延传递的。《于丹论语心得》在法国一年卖出去24万册。法国读者认为这是讲故事的书,是当故事来读的。其实我做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而不是文化研究。如果以研究的角度看,我写的很多内容可能不是非常学理化、逻辑化,但我是在做一种传播,就是把理念放在一个故事里。我传递的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结论。所以,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上和我写的书里更多地用故事策略去驱动中国文化的传播。

环球时报: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于丹: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想从三点来谈。一是,用中国文字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汉字和语言本身就是故事的载体,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故事。比如,“正”字上面是一横,下面是一个“止”字。“止”的象形字是画出来的一只脚,也就是一只脚踩在起跑线里面。这只脚所踩的这根线的方向就是正道,要是跑到旁边去了就是歪门邪道。二是,用中国的艺术形式讲述中国故事。西方人的眼光很多是结构式的,能够看见事物的局部和整体。而中国人是解构式的,是在一个整体的模糊中去寻找它精准的审美。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也是一位医学家,懂解剖学,他画出来的肌肉都是要符合比例和透视的。而中国人的艺术讲究主观的写意,大画家石涛曾经说过“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这就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在画意画境中的体现。三是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什么样的文化是活着的?就是你相信的文化。相信是最大的力量,你不能把文化当成我的饭碗,只是我披的一件职业装,如果你的生活里不能随时随地对它充满信任,你不会乐在其中,不会享受自己的文化。现在,如何让我们的民族文化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有更多融合、接纳,体现普世的意义,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人正在逐渐回归传统文化,体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中国人的保健方式。刚改革开放时,国人看到国外的维生素片、深海鱼油觉得太高大上了,一个小小的胶囊能包含那么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多么有用,我们简直太落后了。可是今天,中国人的传统养生方式是微信朋友圈里流传得最多的内容之一。今天,我们总要回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来谈论什么是中国文化。

环球时报:韩剧对韩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您认为,我们怎么才能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呢?

于丹:电视剧是大家消费最强的一个传播产品。我们现在经常会分出两种类型的影视作品,一种叫主旋律,一种叫商业片。主旋律就是非常正确但很少有人看,观念大而空,没有渗透到生活里,没有真正感染到观众。商业片往往收视率高但很恶俗。我们能不能把简单的二分法思维方式摒弃掉,让正确的观念和商业的手法水乳交融?这方面是有成功案例的,比如获得奥斯卡6项大奖的美国影片《阿甘正传》。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片,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主旋律影片。这个傻乎乎一生奔跑的阿甘,最后他的人生并不吃亏。从影视作品到文学作品,中国的文化创作都在路上,都在起点上。

用儒家态度承担责任,以道家态度滋养自我

环球时报:近年来中国企业家越来越多地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传播自己的商业理念。这是否也是一种中国故事的表达?

于丹:中国很多企业家,像马云、王石、任志强、潘石屹都是非常会讲故事的人。这些人不仅仅是企业家,每个人都是一个哲学家,有哲学底蕴。讲故事不是靠技巧,而是靠实例,没有好题材是讲不出好故事的。事实上,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是一个故事了。中国对商人最高的评价是儒商,道德感永远是商业规则中的前提。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即使懂得再多商业规则,也无法取得成功。企业家看似在经商,但最终指向都是提升公民道德与公民权利。马云喜欢太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很深。谈到为什么要创办阿里巴巴,马云说,他希望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不比任何一个特权阶层的人费更大的事,浪费更多

时间。这个想法让我很感动,因为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企业家最看重的一定是社会责任。我觉得褚时健先生是中国企业家的一位精神导师,他说:我们不要怕改造荒山,不要怕花时间去等待,也不要怕自己生命里所有的苦难和挫折,如果你对未来、对中国、对自己有信念,去做就好了。

环球时报:在转型中的中国,人们如何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找到更多幸福感?

于丹:费孝通先生说过,“我们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房子,但我们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家园”。一些中国人缺乏安全感、幸福感的根源,是因为失去了对农耕文明的敬意,失去了对道法自然的信仰。孔子的学生问孔子,您的人格理想是什么?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很多人事业成功以后为什么感觉不幸福?可能和朋友反目,孩子离家出走,老人在病床上没办法尽孝,中国人最本初的伦理关系被懈怠了。“仁”字的意思是二人成仁,讲的是两两关系。比如老小之间的关系。看一下“孝”字,老字头下面是个孩子,孩子扶持老人就叫孝。但现在中国出现了独生子女,又出现了隔代抚养。有的老年人说,“自打我有了孙子,我就当上了孙子”,把小的奉为至高。中国很多伦理观念就是这样被颠覆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人格和自然人格。工作8小时之内,应该儒家一点,认同规则承担使命,甚至要牺牲一点小我去服从社会利益。但8小时外,应该道家一点,就是关心自我的生命,呵护家人朋友,顺应自然,让这种天地精神滋养你的心。一个人如果用儒家的态度去承担责任,以道家的态度去滋养自我,才能达到真正的平衡。

人为了懂道理总要付出一些代价,一个民族也一样。今天很多人都在说不幸福不快乐。在社会转型期,我们要接纳这个代价,但不必因此失望。我还是从骨子里相信中国自己的文化。

于丹的故事篇六

于丹说传统文化

在“国强必霸”的逻辑下,一些西方国家始终对中国抱有防范心理。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追求和谐共荣的价值理念,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重要课题。在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看来,向世界解读中国的价值理念,一定要追本溯源,找到中国文化的特质。于丹一直试图用大众传播的方式激活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活着的基因”,《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已有30多个语种版本,发行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她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的文化基因里透着农耕文化那种敬畏之心、小小的欢喜和保守的善良,“所以,称霸从来都不是中华文化里的东西”。

中国文化里没有“大满”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的基因和特质到底是什么?

于丹:随着中国经济、外交地位的上升,下一个命题就是我们的文化话语权。文化是外交的一张名片,是对话的依据,是积淀在我们血液中的基因。在西方眼里,中国现在是个大国,但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强国,就在于我们的文化话语权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西方为什么对中国经济实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国的寓言故事
下一篇:五年级同步作文大全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