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小组工作报告

工作总结  点击:   2018-10-20

个人小组工作报告篇一

小组活动个人反思

个人反思

对于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学生而言,开小组是必备的专业技能,我曾经也认为自己具备这样的技能,但是上过许老师的课之后,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远远不够。以前作为小组活动参与者觉得开展小组活动很简单,身临其境的时候才知道并非易事,从活动主题的选择到组员招募再到活动开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顺利开展“男女对对碰”小组,我们也是费尽了心思。

一、服务方案反思

1.理论

在活动前期,主要目标就是要设计服务方案,我主要负责方案中的理论部分,在本科阶段不知道理论的重要性,而且学习起来也是很吃力,对理论的掌握不到位,要想写好这部分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在“男女对对碰”小组中,除了一般的社会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可以作为理论支撑,还涉及到社会性别。由于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一到使用的时候就断片,因此只能是临时抱佛脚,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只有把这些理论理解透之后,才知道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2.组员招募

经过小组商议决定开展一个关于提升大学生异性交往能力的小组,不过组员招募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经过几次三番的讨论,考虑到研究生时间紧,我们最终确定为本科生,因此在本科生中进行需求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经过分析调查资料发现,本科生有提升与异性交往能力的需求。

组员招募让我有很大的压力,我在学校参加的活动较少,圈子也比较窄,经过线上的宣传也没有起到效果,“男女对对碰”具有倾向性,同学们一看这个主题名称就想到相亲会,作为大学生,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参加这样的小组会感到害羞,因此在线上咨询的同学甚少。后来我们就摆台、贴宣传单、刷楼,通过一对一的耐心介绍,他们对小组主题才有了正确的理解。在宣传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寝室只要有一个人报名参加,其他的室友也跟着就参加,这种现象一方面让我感到欣喜,这是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又这让我很担心,如果一个宿舍挑选几个出来参加,其他几个同学会不会失落?要是有一个同学不喜欢我们的活动而中途退组,同寝室的人会不会也就跟着不来了呢?最后因为时间关系,有几个同学没能参加,这也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3.小组契约的订立

在第一节活动中,我们考虑到订立小组契约的方式有点老旧,因此把这个环节改成了“小组形象设计”,在这个环节中组员可以充分表达对小组的愿望和想法,通过这个环节增强小组凝聚力。这个环节比传统的“小组契约”有一点新意,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没有明确地订立小组规则导致组员责任意识不清,有时出现较为随意的行为。只要是小组就应该有

它的原则,所有人都应该去遵守,一旦有人打破规则就要及时处理。

4.动与静的结合

由于第一节活动太过安静,因此把第二节的活动换成了动的游戏,我们希望通过热烈的游戏可以活跃氛围,加强组员之间的互动,增强小组凝聚力。我们的想法是好的,效果也是很明显,但是组员反应游戏耗费的体力较大,整场玩下来太累了。因此,在开展第三节活动的时候,我们综合了第一、二节,动静结合,在不耗费过多体力的情况下组员玩得也很高兴。

二、小组组员性质反思

1.小组组员的多样性

小组组员的构成要考虑到学院、专业、年级、性别差异,同时还要结合小组目标以及他们的期望来筛选组员,因此,组员构成既要有相似性又要有差异性。

2.小组组员的稳定性

本小组是一个封闭式小组,因此要求组员具有稳定性,但是这是一个较大的困难,对于他们而言,课堂上的学习、社团的活动、社交活动都比参加我们的小组活动重要,在没有这些活动的前提下才能来参与我们的活动。作为一个课外小组,没有硬性要求,因此只有组员对活动足够感兴趣才能坚持到最后,如果活动不够吸引组员,很可能活动过程中的一个电话就让组员中途退出小组活动。在本小组中就有个别组员因各种各样的情况中途退场,这无疑打击了我们工作员的自信心。

三、小组中的角色反思

1.主要带领者

第一、二节由我主带,我有很长时间没带过小组,再加上我本身性格比较安静,所以还是会紧张。在辅带全力配合之下,两节活动都顺利开展。从第一节来看,活动氛围稍微有点安静,但是组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对新颖的活动方式充满了好奇。对于我本人而言,环节之间的过渡缓冲做得不是很到位,跟组员的互动也不够。

2.辅助带领者

作为辅带就是要协助主要带领者开展好活动,既是参与者又是观察者。有时候要协助主带演示活动,准备道具;活动中出现冷场的时候要救场,当主带出现疏漏的情况也要及时提醒;同时,辅带还要会察言观色提醒主带关注组内被疏忽的组员,从而让主带做到尊重、倾听每一位组员。

3.观察者

作为一个观察者,不仅要观察组员在小组中的表现,还要观察带领者的一言一行是否合适。在前几节活动的时候,组员相互之间不熟悉,私下不会交流,在第三节组员就慢慢熟悉,一到四、五节的时候,组员表现活跃,组员之间私下的互动就多起来了,相对于一、二节而言,第四、第五节的场面控制比较困难。

四、小组活动效果方面

“男女对对碰”小组预期目标是要帮助组员提升与异性交往的能力,通过观察、分享和活动结束后组员的自评,了解到组员与异性交往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第一节组员表现得安静、拘束,对异性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晰;第二节、三节组员慢慢就放得开了,组员之间也有交流了;到第四节组员甚至跟我们开起了玩笑;第五节的时候,组员对小组有很强的归属感,对小组的结束表示不舍。据我的观察,组员是真心投入到我们的活动中,也见证了他们在于异性交往方面的成长。但是一个小组要完完全全达到目标,五节活动是不够的。来参加小组活动的组员都是有提升与异性交往能力的需求,因而他们想要借住这个小组收获更多。

第五节的时候,组员已经能完全放心地在小组中自我袒露,俗话说就是掏心掏肺,他们想继续参加活动,可是时间紧迫,我们只能做到开展五次,因而收尾感觉有点仓促,组员的离别情绪处理不是很好。

活动圆满结束,我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每开展一节活动,我们就要借教室、通知组员、演练、准备物资,一个环节都不能少,直到活动顺利结束,我们的心都是悬着的。每节活动我们都会担心组员会不会准时来,组员会不会中途离场,组员会不会喜欢我们的活动,等等。活动开始前,每来一位组员我就放心了一点点,活动中组员的回应也让我感到高兴,活动后组员的夸赞提升了我的自信,总之这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个小组要取得成功,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作为团队中的一员,要做好分内事,不给团队拖后腿,要为团队做奉献,只要每个组员都这样想也这样去做的话,团队的能量就无限大。在我们五个人的相互协作和坚持下顺利开展了“男女对对碰”小组,大家也都挺辛苦的,因此在这里对他们说声谢谢。当然,还要感谢许老师的耐心教导,这门课让我收获很多。

个人小组工作报告篇二

小组工作知识点汇总

小组工作整理

一、 小组工作的定义

1, 含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他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和公正发展。

2, 特点:①小组工作是由工作员和组员一起组成一个关系体系,其中有多层次的互动; ②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

③小组工作既是过程,又是促进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④小组具有互助性。

二、 小组工作的功能

1, 康复( rehabilitation )。康复是指针对有问题的组员, 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体现在治疗性小组

2, 能力建立( capacity building)。能力建立是指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 而不是治疗的过程。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 协助组员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3, 矫正( correction)。矫正是指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人利益的“ 问题”组员, 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主要是行为和价值观矫正

4,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社会化是指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巧的过程。 5, 预防( prevention)。预防是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 并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环境支援。小组的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小组的经验分享和学习中。

6, 社会运动( social action)。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 使个人学会领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 并承担社会责任。

7, 问题解决( problem solving),协助组员做出决定并解决问题是小组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小组过程中, 工作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的问题, 通过民主决策, 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8, 社会价值( social values )。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组员通过参加社会行动和组员间的互相帮助,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功能和类型 5很容易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 借此可以提高组员的自信心, 体现组员的社会价值。

三、 小组工作的类型

按照组员的参与方式,组员的身份和小组工作的性质和目的来确定小组类型

1, 教育小组。以小组的方式帮助组员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相关的新知识和技巧。 2, 成长小组。小组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组员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获得改变( 成长)

3, 治疗小组。通过小组互动,协助组员改变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或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创伤后的问题。

{个人小组工作报告}.

4, 支持小组。通过小组分享,组员了解他人的遭遇,逐渐产生相似感,发展出组员的一致性,彼此相互支持。

5, 社会化小组。目标是协助组员发展社会接受的行为和态度,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6, 任务小组。小组有明确的任务( 工作) 取向。

7, 自助—互助小组,自愿性小组,为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而走在一起。

8, 意识提升小组。增强对自我、环境和社会的理解,提高行动能力,促进改变。 9, 社会行动小组。。这类小组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小组资源, 集结社会力量, 达致社会改

变, 维护小组组员或社区的整体利益。

四、 在1946年全美社会工作大会上,正式把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

五、 在学习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过程中, 应该特别重视几个方面:

1, 互助。这种互助式的助人关系, 是导致个人改变的主要来源,互助可以协助组员体会

彼此共同关心的问题从而降低孤独感。彼此互助,从其他组员经验中学习和成长;

2, 尊重组员的权力和能力。小组工作过程中, 要特别强调和重视组员的能力, 相信组

员有改变的能力和潜能, 这是小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同时, 要尊重组员有选

择参与的权力和自由。

3, 民主参与和决策。小组不仅可以发掘组员的潜能, 促进组员成长, 还可以通过民主

决策培养组员的民主参与精神。

4, 赋权。小组工作者促进个人和小组的自治, 小组目标强调个体组员的成长、权力的

提升和社会变革。

5, 高度的个别化。了解每位组员的独特性和特别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设计干预方案,

具体的目标要因人而异。

六、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1, 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指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小组的需要)、支配需

要(指控制别人与被人控制的需要)、感情需要(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

2, 需要满足方式的相对继承性和连续性

童年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以及满足所形成的行为适应方式, 影响并决

定着个体在成人期对待他人的方式。三种需要早期满足的情况和方式与个体后

来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 基本人际取向(根据三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动或被动性, 舒茨界定了六种

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①主动包容型, 即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外向者。

②被动包容型, 期待别人接纳自己, 孤独、退缩、易疏离他人。

③主动支配型, 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 喜欢控制别人。

④被动支配型, 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 乐于追随他人、受人支配, 表现出顺从、无

争等特征。

⑤主动感情型, 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亲密。

⑥被动感情型, 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 本人则往往显示出冷淡、厌恶等情绪。

4, 三种人际相容:互换的相容;发动的相容;交互的相容。

{个人小组工作报告}.

5, 小组的形成和瓦解:小组的形成、发展要经历沟通、控制与爱三个阶段

七、 小组动力学由心理学家勒温创立

八、 社会学习理论

1,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班杜拉{个人小组工作报告}.

2, 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

{个人小组工作报告}.

3, 核心内容:①观察学习与模仿。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

学习。其显著特点在于学习者不是通过直接的刺激- 反应模式来学习,只是通过观察

别人的行为即可学习和获得这个新的行为和反应方式。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

制的条件下, 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 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 ②替代强化。班杜拉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

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作替代强化。

③认知的重要性。在班杜拉看来, 人的学习绝不是像机器人一样被动、机械, 学习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挥。

④交互决定论。人及其环境互相成为各自的决定因素, 人的行为可以被解释为认知、行为和环境诸多决定因素之间连续的、互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4, 社会学习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①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可获得改变, 形

成新的行为方式。小组就提供给每个组员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 组员可以结合自

己的风格, 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 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 增加个

人的适应性行为。{个人小组工作报告}.

②小组可以提供丰富的替代强化资源。小组成员间分享的经历、经验的材料, 可以为每个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或者前车之鉴, 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

③班杜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重要性, 对人的尊严和能动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个观点会使工作员在带领小组时更有信心, 也更能够放松。

九、 社会目标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应用

1、 主要内容:

⑴目标: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 实现社会整合。具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 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 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他们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 第二, 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 提高他们应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 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社会能力; 第三, 培养当地的社区领袖, 使他们有醒觉和能力去带领推动社会变迁。

⑵小组:此模式下的小组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实现, 培养成员的社会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 推动社会变迁。

⑶组员: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成员可以是全社会的所有公民, 特别是鼓励那些社会弱势边缘群体参与。

⑷工作者:工作者在小组的整个过程中都与小组成员一路同行, 但在同行的过程中又扮演着一个可变的角色。

⑸实践原则:在社会目标模式的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小组本身以及有关的机构和社区要遵循许多原则。

⑹优势和限制:优势就是符合社会工作原初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关怀的理想, 它将个人的问题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结构( 社会制度)联系起来, 强调个人问题的解决与社会结构问题的解决相关联;限制是过分依赖意识形态, 使它的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系统性; 过分注重组织的力量, 忽视了个人的独特需要, 缺乏对个人动力的认识, 解决群体需要优于解决个人问题。{个人小组工作报告}.

2,运用:这个模式的小组目前被许多社区发展( 社区组织)机构采用, 有力地推动了

社区发展工作。如:妇女手工艺制作小组;妇女成人教育小组

十、 互惠模式理论基础之一:系统论中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

每一个系统都会有三个可供选择的协助人生活的系统: 非正式和自然的系统, 如家庭、朋友和同事等; 正式的系统, 如社区等; 社会系统, 如医院、学校等。这些系统就是人所面临的环境系统, 每个人一生都要与这些环境系统互动, 既受环境系统的影响, 也对这些系统有能动作用。系统的适应性, 要求小组必须根据环境的需要而变化,小组成员 彼此之间必须互相沟通和接纳。

十一、理想情绪治疗小组

1, 创始人:艾利斯

2, 基本观点:认为每个人与生具有理性、直线思考和非理性、曲线思考的潜能。情

绪的困扰来自那些个人的自我挫败的非理性的信念。为克服这些非理性的信念, 理

性情绪治疗采用大量主动性与教导性的技术, 如说服、辩论、建议、指定家庭作业

等, 同时也挑战案主的那些非理性信念, 促使其以理性的信念体系取代非理性的

信念体系。

3, ABC理论:A 是直接的触发事件( activating event ) ; B 是人们对该事件所持有的信

念系统( belief system) ; C 是事件发生之后产生的情绪反应( emotional consequence)。A 并非必然导致C, 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B 导致情绪后果C。

4,运用:在小组中,小组成员可以彼此提醒接纳现实; 可互相提供建议、评论、假设, 可互相发现问题, 提供反馈; 可在他人的改善中学习和采取行动; 可提供一个教、学、讨论与演练的实际环境

十二、小组领导者的方式(P101)

柏恩斯(Burns)把小组领导分为专权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三种。

①专权式是指小组领导者以“权威”、“ 专家”自居, 将推动小组的主要责任寄托在自己身上, 小组的动力大都围绕小组领导者产生。

②民主式的小组领导方式是指小组领导者尽量推动小组的责任, 鼓励组员的参与和各尽所能去分担和完成小组的任务。

③放任式领导方式指小组给予每一位组员最大限度的自由去决定小组的目标和方向, 小组领导者是其中的一员, 其权力、责任与参与和其他组员没有区别。

十三、带领小组的基本技巧(P106)

1. 积极倾听

积极的倾听包括能够专注于说话者所说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息, 也包括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途径让倾诉者了解你的倾听和关注。做到这一点的主要技巧是:

①倾听谈话者, 用点头、共情式的回应等方式让谈话者了解你在倾听;

②用眼睛扫视全体成员, 倾听和观察他们的语言和非语言的姿态, 特别是面部表情和身体移动;{个人小组工作报告}.

③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 将你听到和观察到的内容挖掘出来, 适度地表达出来, 让全体成员知道。

2. 反映

反映是同感的传达过程, 主要是通过复述成员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揭示背后的情感来实现。反映是建立在积极倾听的基础上的工作。

领导者对小组的反映有三个层次:①对某个组员的反映;②对两个或更多组员就某一话题的反映;③对整个小组正在经历的事情和阶段的反映。

3. 澄清

澄清是指使用某些方法使组员陈述的内容和感受更加清楚和条理化的过程。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澄清:①运用开放式的提问, 获得更多信息;② 可以采用重述的方法, 将组员混杂在一起的信息重新排列;③请其他的组员帮助澄清

4. 总结

总结是将散落在交谈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归类, 以精辟和简洁的语言对那些

重要的观点和内容予以陈述。总结可以起到如下作用:①强化小组关注的焦点;②转换话题;③成为通向下一项活动的桥梁;④将主要点集中在一起, 深化主题。

5. 微型演讲和提供信息

演讲要求做到: 有趣; 与小组有关, 是小组此时此地所需要的; 信息准确、新颖和客观, 并且考虑到了小组成员的文化和性别情况; 简洁明了; 令人振奋。

6. 鼓励和支持

领导者需要用温暖的话语和愉快的面部表情以及“开放”、放松的姿态来传达对成员的支持, 用及时的回应传达对成员的鼓励。

7. 基调的设定

基调的设定是指设置和创造一种小组的情绪氛围。领导者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言辞和他( 她)所允许发生在小组中的一切来设定基调的。领导者在设计和带领一个小组之前, 应该根据主题和对象, 对小组的基调有所考虑, 如, 是严肃性的, 还是松弛社交性的; 是对抗性的, 还是支持性的; 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是针对任务性的, 还是针对人的关系性的。

8. 自我流露

自我流露是指领导者在成员们交流思想和情感时, 将个人的资料、感受真实地呈现在小组中的情况。领导者的自我流露, 可以显示自己愿意透露个人的情况以及愿意冒险与大家交流个人情况; 自我流露也可以告诉大家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 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和成员们一样要面对的问题; 自我流露还可以作为一个样本, 让大家知道领导者希望从成员们那里得到怎样的回应。

9. 眼睛的应用

在领导小组时, 知道怎样运用眼睛是非常重要的。眼睛可以帮助领导者收集有价值的信息, 鼓励成员们发言, 也可以阻止成员的发言。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注小组中的非语言的线索;②引导成员看其他成员;③引导成员透露其内心世界;④打断成员的发言

10. 识别同盟者

在小组中, 如果领导者能够正确地识别那些可以依赖和合作以及能够帮助自己完成某个任务的成员, 将会对领导工作有很大的好处。

十四、小组促进和干预的技巧(P113 注意掌握每一个技巧的内容)

1. 引导互动

①联结。联结是指将组员之间的共同点提炼出来的方法。这个技巧可以帮助成员减少分离的感觉, 彼此之间获得更大的认同, 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增加小组的凝聚力。领导者有意识地强调组员之间的相似性而非差异性, 并将组员尽可能地联结在一起, 其目的是减少领导者和组员之间的沟通, 增加组员和组员之间的沟通。

②阻止。阻止是一种干预的技术, 避免小组或某些成员做出不好的、不合乎伦理的、或者不适当和不利于小组发展的行为, 包括侵犯和攻击, 讲很长的故事, 回避或一直穷追不舍地向别人问问题等。阻止也是保护成员免受伤害的一种方法。当小组压力过大, 而且没有治疗性作用时, 或者组员被不适当地批评或者成为小组的替罪羔羊时, 或者被他人伤害时, 领导者可以通过阻止来保护组员。

③设限。小组过程中, 有时候需要领导者设定好界限, 让小组的互动有所架构, 不可逾越或偏离目标。

2. 融合

融合是指领导者通过聚合或结合的方法, 简洁、有条理地对成员间的差异进行处理。这个过程可能是超越组员们的意识层次的。融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得以实现。

①综合。综合是指将成员口语的或者非口语的沟通内容, 即他说的和做的事情进行横向或纵向的联结, 借以指出他们的某些重复的行为, 让他们看到一个成员谈到的四个或五个他自己觉得并不相干的事情之间却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如此,成员会在旧的事件中领悟到新的意义, 更清楚地看到自己隐藏在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因而能够更了解自己。

②摘要。摘要是指小组的领导者简明回顾小组过程中成员们讨论过的核心问题和重点。摘要在小组会面即将结束时十分必要, 这种方法可以将不同的线索串在一起。摘要也可以用在聚会的中间阶段, 它提供给成员们一个机会, 对当下发生的事情有时间和机会深入下去。此外, 在每一次小组的开始阶段, 对上一次聚会讨论的主要内容进行摘要,可以帮助组员回忆小组以前发生的事情, 也可以帮助上一次缺席的组员了解小组中发生的事情, 可以增强小组聚会之间的联结和整体感。

个人小组工作报告篇三

《小组工作》课程的观察报告

关于《小组工作》课程的观察报告{个人小组工作报告}.

——“大地震”篇

(特别声明:本活动观察报告系大二《小组工作》课程中的一次游戏环节——“大地震”的基础上撰写的,由于记忆模糊,其中某些游戏环节和分享环节没有完全回忆起来,只做大致的阐述和适当的杜撰)

摘要:应《小组工作》课程教学要求,在XX的带领下,我们开展了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的小组游戏活动,活动主要涉及一个名为“大地震”的游戏。凝聚力是一个团体得以发展壮大的灵魂所在,如何才能提高一个团体的凝聚力?方法有多种,而游戏“大地震”是通过一定的游戏规则,促使参与的团体在游戏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从而拉近团体成员之间的距离,促成成员之间相互了解与理解,进而形成团体凝聚力。而本次活动则围绕着提高团队凝聚力、增进了解和相互扶持的目的进行,这一目的决定了本次活动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大地震”、目标、凝聚力、实用价值

导论

一、游戏背景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手法之一,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小组工作》是专业教学的必要课程之一。应本课程实践环节的要求,为加强专业学生对“小组工作”这一社会工作手法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在XX的带领下,开展了本次名为“大地震”的小组工作。

二、游戏形式和规则

本次游戏名为“大地震”,游戏步骤如下:

 将全体同学(共计29人)分为四个小组,每小组为7人(其中一人为主

持人)。

 四个小组被分别安置在四个呼啦圈围成的“国家”(国家名称由小组自拟)

区域内。

 当主持人说:“XX国家发生强烈的地震,所有的‘国民’必须逃往另外三

个没有发生地震的国家”时,被点中国家的“国民”则必须挤入这三个国家辖区内,这三个国家的国民则有权利决定是否收容来自地震国的难民。  此时,主持人开始倒计时,当计时结束时,未找到收容国的难民停止行动,

即这一部分难民被宣布死亡,退出游戏。

 随着一个个“国家”在地震中毁灭,可供难民逃难的国度会越来越少,这

个时候难民能否生存,取决于未发生地震国家的国民对难民的态度——难民被收容则生,反之则亡。(这一个步骤不必告诉参与者,旨在观察参与

者在危机关头是否会向有困难的群体提供帮助)

三、游戏所要达到的目标

课程目标:提高带领者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相关目标:本次游戏通过模拟“地震”这一危急、紧张的情境,观察处于有利地位的国民对“难民”的反应。旨在促进参与者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进而提高参与者所在集体的凝聚力。

具体操作环节

第一轮:组员在带领者的引导下,很快分好了小组,并拟好了各自代表的国家。由于这个游戏会涉及到大幅度的身体接触,因而游戏开始前,大家似乎都很兴奋,对这个游戏充满了期待。当带领者喊出:XXX国家发生10级特大地震,该国国民必须迅速转移至安全国度时,该国家的国民一哄而散,纷纷朝着不同的国度涌去,竭力想要挤进安全国度。由于游戏现场气氛很紧张,而且大家行动比较混乱,很多“难民”没来得及挤进安全国度就被宣判了死刑,淘汰出局了。从收容国一方来说,起初,大部分的国民是不希望难民涌进自己的国度里的,纷纷推开想要挤进本国的难民。而有一小部分国民是愿意帮助更多的难民逃生到自己国度里的,但由于过于紧张,他们在没有腾出足够的空间来收留难民时,带领者的倒计时就已经结束。因而在这一轮游戏中,许多从地震

国逃出来的难民都没有得以生存。但是,当带领者宣判这一部分难民被淘汰出局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生存者情绪的变化——他们的怜悯和同情之心正在一点一点地被唤醒。

第二轮:有了第一次游戏的经验,在第二次游戏开始前,剩余的三个国家的国民变得异常冷静,似乎都在静静地等待带领者宣布另一个地震国。当带领者宣布地震国度的名称时,该地震国的难民还是像第一次游戏时一样,一哄而散,纷纷朝另外两个安全国度快速跑去,都竭力钻进仅有的生存空间。而对于安全国一方来说,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那些本来就愿意帮助难民的国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只听到其中一个国民说:“大家聚合在一起,大个子的国民把小个子的国民抱起来,这样就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容纳难民了。”在这样的号召下,大家纷纷效仿,果然迅速腾出了大量的空间,收容了不少的难民。而不幸的时,由于难民们缺乏组织性,各自为了自身的生存而相互拥挤,导致宝贵的救生时间被白白浪费掉,当带领者再次停止了倒计时时,还是有一部分难民被宣布出局。纵观两次游戏的效果,虽然第二次仍然有一部分难民被淘汰出局,但相比第一次来说,组员们已经意识到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巨大作用了。而看到大个子组员将小个子组员高高抱起,或者将其背在背上这一情景时,我哭笑不得,他们就保持着这一姿势进入了第三轮游戏。

第三轮:带领者有意拖延第三次游戏开始的时间,而看着剩余两个国度的国民相互扶持的各种姿势,我感触颇深。最后一轮游戏将会再次宣布一个国家被地震摧毁,这意味着原本四个国家的国民将大部分涌入一个国家,这对剩余的国民来说无疑是一个考验——如何能利用有限的空间收容更多的难民!当带领者宣布最后一个要被地震摧毁的国家时,该国的难民变得异常的冷静,非常

有序地逃离地震国。在逃亡的过程中,有的难民觉得安全国容不下所有的难民,主动放弃了逃生的机会,他们帮助那些想要逃生的难民进入到安全国度。至于仅存的安全国度,事实上,这个国家已经容不下多少难民了,但国民们团结一致,再次缩减了人均占地面积,有的国民干脆将难民们搂在怀里,将难民悬于半空中。最终,国民们以各种方式又救助了一部分难民,这一场景何其壮观!当带领者宣布游戏结束时,国民们才松了一空气,最后清算最后生还的人数时,竟然差不多占了总人数(除带领者外,共28名)的1/2,这让各组员都惊叹不已。

分享环节

游戏结束后,带领者引导组员们自由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由于分享的组员比较多,在此仅挑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进行陈述。

带领者:在这一次游戏活动中,我观察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游戏开始时现场秩序比较混乱,导致许多本应该得救的难民们被淘汰出局,而且一些安全国的国民不愿意收留难民们,也使得许多难民无家可归而最终被宣布死刑。而到了第二轮游戏时,有的国民号召全体国民收容难民,并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收容方案,同时也被全体采取了这些方案,从而使得大部分的难民得救。但由于难民们没有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也没有按照有序的逃生秩序进行逃

个人小组工作报告篇四

车间小组组长个人年度总结

年终总结

2015年即将结束,对于过去一年的工作,自我感觉已经尽力,不管是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还是作为一名组长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在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方面,我总是积极地安排人员及时地完成,尽量做到不影响产品的生产。在作为组长方面,我会及时将领导的意思传达到每一位组员,并且在人员组织方面做到安排合理,人尽其用。

从担任变压器组长的职位后,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做好一名组长,现在我慢慢理解组长不仅仅只是完成生产任务,而是要努力去及时地完成,圆满地完成;组长也不仅仅只是比别人多拿一份工资,而是要承担起组长应该承担起的那一份责任。变压器组作为一个关键的工序,我知道我的责任也很重大,在平常的生产当中,我会时常提醒我的组员要严谨地对待工作,在变压器的制作过程中一丝一毫的差错都要尽量去杜绝,不要给产品的生产代带来不必要的阻碍,对于组员的管理我一直视为是我的工作重点,因为我知道能够处理好一个组的生产安排和日常考勤会给公司生产带来很大的便利和好处,所以我的组员没有出现违规的现象,也会积极听从安排,及时完成生产任务,这一点我深感欣慰。

当然,人无完人,我和我的组员也会出现完成不了生产任务的时候,对于这一点我也找到了一些原因:第一,因为变压器组被安排在两个地方,对与人员的调用和安排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变压器的制作过程中产品的传递也很麻烦,十分耽误人力和时间。第二,在变压

器制作时,刮线处理是一件费时费力但成果小的事,这也是制作变压器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我组人员有一些新人,工作不熟练,还需要相应的培训和练习。第四,因为变压器制作需要耐心,但人员长期制作会产生急躁厌烦的心理,在加上一些组员对工资不是很满意,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这些原因也许对也许不对,希望领导给予考虑。

2015年的良好表现让我对接下来一年的工作充满热情和期望,下一年我计划在延续2015年好的方面的同时再做出相应的改变,对新人员的培训方面,我会让专门的人员来带领新员工,让新人员尽快上手,另外会和工艺员商量,让他们尽快解决刮线的问题,同时会做好组员的工作态度问题等,为下一年的生产尽更好的一份力。

××× 2015.12.19

个人小组工作报告篇五

参加小组工作的感想总结

参加小组工作的感想总结

到今天为止,这一学期的小组工作圆满的结束了。回想自己在小组内的点点滴滴,到现在还分外清晰,在小组内我们帮助,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彼此都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小组的这样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是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专业方法。人不可以离群索居,归依群体是人的本性。人在群体中生活,而且透过群体达到发展和改变的目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在小组成长的经历。我们有家庭成员,有学校同学,将来还会有单位同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在参加小组的经历并与他人合作的经验,也有在与小组中与别人分享和成长的体会。小组工作正是基于在群体中与别人互动,发挥个人潜能,达到改变的目的。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透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来增进人们的社会功能。并协助每个人能更好的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小组和社区问题。小组工作是一种方法,它由知识,了解,原则,技巧所组成。透过个人在社区机构中的各类小组,借助小组工作者的协助,引导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互动,促使组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与需求为基础,获得成长的经验,旨在达成个人,小组,社区的发展目标。社会工作实践将小卒既当做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透过成员间的分享,互相分担和互相支持而发挥出来,当然,这还需要小组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和指导。

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的关系中,有工作者和组员的互动,更多的是组员彼此的之间的互动。小组是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动的改变。所以,小组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动力,带来改变的。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与社会工作中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不同,小组工作是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和应对社会环境的能力。小组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不同的。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是培养组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良知,提升组员的社会功能,互惠模式下的小组强调改善组员与社会的关系,治疗模式下的小组协助适应不良的个人达到和恢复预期的社会功能。所以,小组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寻找组员的真实需求,界定问题,厘定小组的目标。

康复是针对有有问题的组员,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过程。这个功能通常体现在一些治疗性的小组中,通过工作者设计的一些有目的的活动,运用一些专业技巧,来帮助组员解决其行为,情绪,态度和认知方面的问题,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能力建设是指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而不是治疗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小组并不是为了治疗组员的问题,相反,小组为组员的个人成长和能力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协助组员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矫正是指协助违背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小组的这个功能通常体现在一些行为和价值观矫正的过程中,特别是针对一些在行为和认知层面存在严重的反社会倾向的组员,通过专业的工作手法,帮助组员认识,反思自己的行动和价值观,学习并巩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和价值观。社会化是协助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

系技巧的过程。人在一生中将不断面临再社会化的过程,会遇到许多适合和人际关系处理的问题,小组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组员在小组环境中,学习适应社会规范,学习人际相处的技巧,解决再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预防是对可能发生的困难作预测,并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环境支援,小组的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小组的经验分享和学习中,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学习到可能会发生的困难的解决方法,小组组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能够为组员提供一种支持和帮助。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使个人学会领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并承担社会责任。小组工作除了关注个人层面,组员层面的需求之外,还关注社区和整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在一些社会目标小组中,小组会调动组员,参加社会行动,促进社区环境的改变,甚至社会政策的改变。在这个工程中,小组会协助组员学习一些参加和领导社会行功的技巧,通过参加社会行功,增强组员的社会责任感。协助组员作出决定并解决问题是小组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小组过程中,工作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民主决策,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在参与过程中,组员学习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小组工作最容易体现的一个功能。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组员通过参加社会行动和组员间的互助帮助,很容易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以及自我实现感,借此可以提高组员的自信心,体现组员的社会价值。组成小组。小组是通过外部的影响和干预而组建起来的,这种小组一般有较强的目的性和结构性。自然小组,自然小组是人们自然而然聚在一起的小组,由于一些自然事件,成员间的互相吸引或感觉需要等因素而形成,他们通常具有较低的组织结构,如家庭朋辈小组,工作委员会,兴趣小组等等,组员的参与,自愿小组,是基于组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自愿小组中所有组员都是自愿参加的。非自愿小组,组员不是因为自身动机和主动性组成的,具有强制参与性的小组。基本小组的组员具有较好的互动频率和紧密联系。基本小组都是很小性的。小到组员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与任何一个人互相交流,它也是组员间有约定承诺的小组,小组组员相互表达情感,不论是积极地或是消极的,都是可以清楚地表达出来。最典型的基本小组就是家庭,有些互动性小组也会有这样的效果。层次小组。组员之间相互联系较少而且关系不甚密切。正式小组,具有正式的小组结构,确定的角色和地位,通常,小组有特定的目标去指导组员的行动。任务小组,行动小组,教育小组等都属于这种类型。非正式小组,不具有正式的结构,通常没有明确的目标,组员自然的聚拢在一起,通过互动达到交往和满足个人需求的目的。

小组的目标是组员的关系改善和互动。小组活动围绕着提升组员的社会交往能力开展。这种小组在我国的学校和社会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有所开展。小组有明确的角色指引和行为规范。专权式是指小组领导者以“权威”,“专家”字自居,将小组推动的主要责任寄托到自己身上,小组的动力大都围绕小组领导者产生。这种风格的领导在小组初期似乎能够降低小组的焦虑,但一贯如此,常常会损害小组成员的互动和限制组员的参与和分享。民主式小组的领导方式是指领导小组的领导者尽量推动小组的责任,鼓励组员的参与和成长的事情与分担和完成小组的任务。这种风格的领导将自己视为小组发展与组员成长的促进者,因此,他会更好地使用澄清,综合,反应,和过程,分析等技巧。帮助小组沿着共同制定的目标前进。由于这种风格与社会工作的基本工作价值接近,因此,也是其风险在与可能会导致组员无法是从,所以并不建议使用。

小组这种工作与治疗模式我认为是一种十分好的治疗模式,也是一种十分有效地治疗模式,所以我们一定要将这种模式进行下去,以保证我们的来访者们都

能得到最完善,最优质的帮助。这也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一名小组工作者应该尽到的职责,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组工作的事业将会越做愈好!

最后,感谢袁小波老师在这么长时间里对我们的交道,支持还有鼓励,多亏了您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进步,衷心的祝福您全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个人小组工作报告篇六

小组工作报告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乡长三年工作总结
下一篇:中介月工作总结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