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海口政府工作报告

领导口才  点击:   2012-03-29

2005海口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04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奋进,锐意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 过去一年,我们是在应对新的挑战和考验中前进的。近两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货币信贷投放过快,煤电油运紧张。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局部性问题就会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按照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着力解决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出问题。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避免了经济大的起落。

一年来的成就集中表现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财政收入2.63万亿元,增长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万亿元,增长13.3%;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美元,增长

35.7%,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超过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7.7%和6.8%。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这次宏观调控是从加强农业入手的。主要措施是: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增长22.5%。同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农民得到实惠之多,是多年来少有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6947万吨,增产3877万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对于稳定经济全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大力加强薄弱环节。

主要是严把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控制投资需求膨胀,遏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深入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全面清理各类开发区;暂停半年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制定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加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提高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依法清理在建和拟建项目。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7.2个百分点。货币信贷增幅明显减缓。

注重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环保和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长达4000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三峡工程、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2亿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055万千瓦,铁路新线投产1433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6万公里。

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新开工10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800亿元。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开局良好,国家支持启动了197个调整改造项目,15个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开始建设。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从增加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协调供需关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三)不失时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农村税费改革进入逐步取消农业税的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到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并实施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改革措施,做到了老账全部还清、新账不欠。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展了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偷逃骗税和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

我们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继续降低关税,扩大开放领域,贯彻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顺利实施。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

(四)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支持,中央财政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987亿元,投入国债资金147亿元。

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围绕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组织2000多位专家对若干战略问题进行研究论证。

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展顺利。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开始实施。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为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4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注重提高质量。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以建设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为重点,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1410个县级和250个省、市(地)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成,290所紧急救援中心陆续开工。加强对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重视农村卫生设施建设,稳步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采取果断措施,及时遏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蔓延。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53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4万个村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国家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地保护得到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我国运动员在第28届奥运会、第12届残疾人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加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加大了耕地保护力度。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取得积极成果。

(五)努力改善人民生活,重视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从2004年7月1日起,全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许多地方适时提高“低保”标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继续推进。中央财政全年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达1465亿元,增长18.1%。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中央财政安排扶贫资金122亿元,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290万。去年,部分地区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各级政府及时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累计救助灾民6800万人次。

依法解决农村征地、城镇房屋拆迁和企业改制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拖欠农民的征地补偿费已基本偿还。全面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已偿还历年拖欠工资332亿元。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摆在了政府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

(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制度,继续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和基层管理体制。高度重视政府法制工作。国务院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公司法》、《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和《公务员法》草案等7部法律议案,制定了32件行政法规。各级政府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取消和调整了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强化执法监督,审计、监察等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组织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105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各省(区、市)也完成了省级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5海口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05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04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奋进,锐意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

过去一年,我们是在应对新的挑战和考验中前进的。近两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货币信贷投放 过快,煤电油运紧张。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局部性问题就会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按照果断有力、 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着力解决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出问题。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宏观调 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避免了经济大的起落。

一年来的成就集中表现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 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财政收入2.63万亿元,增长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万亿元,增 长13.3%;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美元,增长35.7%,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超过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7.7%和6.8%。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 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这次宏观调控是从加强农业入手的。主要措施是: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 机具购置补贴,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 增长22.5%。同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农民得到实惠之多,是多年来少有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 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6947万吨,增产3877万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对于稳定经济全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大力加强薄弱环节。

主要是严把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控制投资需求膨胀,遏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深入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全面清理各类开发 区;暂停半年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制定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金融机构存贷 款基准利率,放开贷款利率上限,

加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提高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依法清理在建和拟建项目。全年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7.2个百分点。货币信贷增幅明显减缓。

注重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环保和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长达4000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三峡工程、西电 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2亿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055万千瓦,铁路新线投产1433公里,新增公路 通车里程4.6万公里。

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新开工10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800亿元。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开局良好,国家支持启动了197个调整改造项目,15个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开始建设。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从增加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协调供需关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三)不失时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农村税费改革进入逐步取消农业税的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初步建立。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到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并实施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改革措施,做到了老账 全部还清、新账不欠。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展了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制售 假冒伪劣商品、偷逃骗税和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

我们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继续降低关税,扩大开放领域,贯彻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顺利实施。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

(四)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支持,中央财政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987亿元,投入国债资金147亿元。{2005海口政府工作报告}.

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围绕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组织2000多位专家对若干战略问题进行研究论证。

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展顺利。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开始实施。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为中西部地 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4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注重提高质量。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以建设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为重点,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1410个县级和250个省、市(地)级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基本建成,290所紧急

{2005海口政府工作报告}.

救援中心陆续开工。加强对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重视农村卫生设施建设,稳步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采取果断措施,及时遏 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蔓延。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53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4万个村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国家重大文 化项目建设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地保护得到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我国运动员在第28届奥运会、第12届残疾人奥运会上取得 优异成绩。

加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加大了耕地保护力度。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取得积极成果。

(五)努力改善人民生活,重视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从2004年7月1日起,全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 准。许多地方适时提高“低保”标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继续推进。中央财政全年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达1465亿元,增长18.1%。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中央财政安排扶贫资金122亿元,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290万。去年,部分地区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各级政府及时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累计救助灾民6800万人次。

依法解决农村征地、城镇房屋拆迁和企业改制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拖欠农民的征地补偿费已基本偿还。全面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已偿还历年拖欠工资332亿元。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摆在了政府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

(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制度,继续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和基层管理体制。高度重视政府法制工作。国务院制定了《全面推 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公司法》、《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和《公务员法》草案等7部法律议案,制定了32件行 政法规。各级政府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取消和调整了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强化执法监督,审计、监察等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组织制定了国家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105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各省(区、市)也完成了省级总体应急预案 的编制工作。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初步遏制了严重刑事案件上升势头。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矛盾。

民族、宗教、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外交工作开创新局面,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各方面的显著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驾驭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各地方各部门做了大 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社会各界、各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向解放 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民警,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关心 和支持祖国建设和统一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过去一年,我们不仅大步推进各项事业,而且在丰富的实践中思想认识得到升华。各级政府增强了贯彻中央决策和部署的自觉性,提高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推动发展的认识和能力。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必须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它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是硬道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 以人为本,注重“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无论是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近两年来的宏观调控,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搞好宏观调控。关键是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变化,把握好调控的方向、重点、时机和力度,改进调控方式方法,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 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持续较快发展。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消除阻碍经济发展和造成经济不稳定的体制性根源,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制 度保障。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加开放、更具活 力的经济体系。

--必须坚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全国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应当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制定方针政策,必须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又要照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点;地方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又必须服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既要积极进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不能脱离实际条件,盲目扩大建设规模、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否则,欲速则不达,还会造成严重损失。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都要注重实效,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统一起来。

--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只有执政为民,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虽有所缓解,但尚未根本解决。农业基础薄弱的状 况没有明显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还有可能反弹;煤电油运仍相当紧张;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二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突出。一 些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 较困难;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少。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主要是:就业压力巨大;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技术水平低,第 三产业发展滞后;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率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大。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仍很突出。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缺点。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滞后,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比较薄弱;一些部门之间职 责不清、协调不力,管理方式落后,办事效率不高;有些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观念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 虚作假和奢侈浪费的问题比较突出;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比较严重。

对以上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继续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戒骄戒躁,励精图治,知难而进,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绝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二、2005年工作总体部署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的重大问题。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应有较快发展,但增长速度也要适当。经济大起或大落,都不 利于经济发展,不

2005海口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中英文对照)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04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奋进,

锐意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过去一年,我们是 在应对新的挑战和考验中前进的

。近两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货币信贷投放过

快,煤电油运紧张。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局部性问题就会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

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按照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

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着力解决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出问题。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宏观调控

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避免了经济大的起落。

一年来的成就集中表现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外开放实现

新突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9.5%;

财政收入2.63万亿元,增长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万亿元,增长13.3%;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美元

,增长35.7%,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超过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94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7.7%和6.8%。这些成就,

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这次宏观调控是从加强农业入手的。主要措

施是:减免农业税

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投入。全年中央财政

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增长22.5%。同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政策措施

力度之大,农民得到实惠之多,是多年来少有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

全年粮食总产量 达到46947万吨,增产3877万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对于稳定经济全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

(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大力加强薄弱环节。主要是严把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控制投资需

求膨胀,遏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深入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全面清理各类开发区;暂

停半年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制定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

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加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

理;提高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依法清理在建和拟建项目。全年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增长25.8%,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7.2个百分点。货币信贷增幅明显减缓。

注重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环保和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长达4000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

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三峡工程、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增煤炭

生产能力1.2亿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055万千瓦,铁路新线投产1433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6万公里。

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新开工10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800亿元。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开局良好,

国家支持启动了197个调整改造项目,15个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开始建设。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从增加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协调供需关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

施,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三)不失时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农村税费

改革进入逐步取消农业税的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国有商业银

行股份制改革顺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到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并实施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全

面落实出口退税改革措施,做到了老账全部还清、新账 不欠。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展了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2005海口政府工作报告}.

。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

、偷逃骗税和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

我们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继续降低关税,扩大开放领域,贯彻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

。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顺利实施。全年实际利用

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

(四)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的支持,中央财政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987亿元,投入国债资金147亿元。

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

化取得新进展。围绕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组织2000多位专家对若干战略问题进行研究论证。

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展顺利。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开始实施。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支

持,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为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4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注重提高质量。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以建设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为重点,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1410个县级

和250个省、市(地)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成,290所紧急

救援中心陆续开工。加强对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重视农村卫生设施建设,稳步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

点。采取果断措施,及时遏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蔓延。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53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

和4万个村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国家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地保护得到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更加

活跃。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我国运动员在第28届奥运会、第12届残疾人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加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加大了耕地保护力度。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农村

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取得积极成果。

再就

业。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从2004年7月1日起,全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许多地方适时提高“低保”标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继续推进。中央财政全年用于社会保障的

资金达1465亿元,增长18.1%。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中央财政安排扶贫资金122亿元,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290万。去年,部分地区发生严

重自然灾害,各级政府及时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累计救助灾民6800万人次。{2005海口政府工作报告}.

依法解决农村征地、城镇房屋拆迁和企业改制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拖欠农民的征地补偿费已基本偿还。全

面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已偿还历年拖欠工资332亿元。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摆在

了政府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

(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制度,

继续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和基层管理体制。高度重视政府法制工作。国务院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

纲要》,明确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公司法》、《传染病防治法》修订

草案和《公务员法》草案等7部法律议案,制定了32件行政法规。各级政府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取消和调

整了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强化执法监督,审计、监察等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组织制定了国家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105个专项和部门应急

预案;各省(区、市)也完成了省级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取得突破性

进展。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05海口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2005政府工作报告

2005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4月30日在东升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东升镇镇长 贺晖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我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突出调整和创新,全方位推进开放和改革进程,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社会不稳定因素得到抑制,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主要经济社会预期目标。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整体竞争力增强。

全镇完成本地生产总值26.86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7.4%。实现工业产值87.91亿元,增长19.9 %,被市政府授予“工业总量突出贡献奖”称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6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1.9%,地方财政支出1.68亿元,增长36.1%。税收入库总额42067万元,增长30.6%;其中国税收入26081万元,增长19.4%;地税收入10000万元,增长22.8%。全镇各项存款余额为23.42亿元,增长12.7%。

二、农业生产稳步增长,总体效益不断提高。

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加快。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名优水产品、花卉花木、蔬菜为主的“三高”农业。利用首批广东省名牌产品及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东裕牌”脆肉鲩的品牌辐射,大力发展无公害脆肉鲩、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产养殖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全镇农业产值5.5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39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9%和1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全镇投入农业五项工程达2000多万元。其中投入767.55万元,修建农路24.89公里,农桥15座,涵闸57座。投入314.32万元,对3235亩低产鱼塘进行整治。投入33.5万元继续完善道路“四傍绿化”。投入472万元完善水利设施及中顺大堤的防洪工程;投入483

万元进行内河涌整治,共整治内河涌11公里,清淤土方13万立方米,桨砌石1.2万立方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抓好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名牌带动成效显著。我镇渔农产冷冻厂有限公司、北洋水产冷冻加工厂、东升镇畜牧饲料公司被评为市农业龙头企业。继 “东裕”牌脆肉鲩被评为省名牌产品后,2004年我镇中山市渔农产冷冻厂有限公司的鸥风牌冻对虾又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三、突出工业经济主体地位,工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加快实施名牌战略推动,鼓励企业创优创名牌,培育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继盛兴幕墙公司、力劲机械公司后,2004年纳普工程塑料公司获省高新科技企业称号;中顺纸业公司获清洁生产企业称号;三和的“混凝土桩杆”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祥兴制衣集团的“海霸”牌西裤获国家免检产品。目前,我镇工业类共有5个广东省名牌名标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3家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大力推动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能力,帮助企业增资扩产。在市政府贴息扶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基础上,镇政府继续在财政预算中安排100万元作为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贴息,积极协助盛兴、三和、中顺、力劲等骨干企业充分发挥自主研发能力,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全镇有10多个项目参与市、镇的技改,总投资达3亿多元,各项目已全面建设竣工,获得市级技改贴息290多万元。 出台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措施,对企业成立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分别一次性补贴5万、10万、20万的科研经费,引导企业利用好各级政府扶持技术改造的政策,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目前全镇共有7家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以及研发中心。

四、以新中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城镇各项基础建设。

全镇城镇基础设施财政共投入2500多万元,新增道路面积11.5万平方米,新增桥梁6座。新建排污管网2478米。受理各类报建120万平方米,增长109.38%。新建商品房、商业楼房78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

为建设一个宜居宜商,生态平衡的现代化城镇,我镇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公用设施市场化,多方融资,加快新中心区各项基础设施、功能设施的建设,同时逐步整合旧区,推进城镇化进程。目前,建设中的新中心区已初具规模,壹加壹连锁超市大楼、国、地税办公大楼、朝阳花地、丽城花园四、五期等工程顺利竣工,与之遥相呼应的汇景酒店完成主体工程;社区服务、餐饮、物流、汽贸行业发展加快,新中心区内部分道路工程正加快施工。新中心区的各项建设,辐射带动全镇各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7亿元,增长21.4%。

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素质进一步提升。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布局调整进展顺利,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考录取创历史新高,民办教育取得新发展,高级中学顺利通过市一级学校的评估验收,政府投资达1500万元的东升初级中学扩建工程正式启动。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推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搞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创建,高沙文化广场获得中山市十佳文化广场。全面推行依法治镇,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强,群众法制意识明显提高。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了政府招投标领导组和专门工作机构建设,全面推行工程公开、公正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改善。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评议活动,职能部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镇初级卫生保健进一步得到加强,全镇筹集农村合作医疗经费299.7413万元,参保人数达62713人,参保99%。计划生育达到92.76%, 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指标。

加大维稳工作力度,确保大局稳定。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维稳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调解工作,积极主动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和群防群治工作,集中整治治安重点部位和突出治安问题,社会治安状况好转,群众安全感增强。全年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573宗,侦破278宗,破案率48.52%,为我镇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了处理益隆、永丰问题的工作力度。组成两个工作小组,在做好思想疏导、解释教育等工作的同时坚持“利益向下”,加大投入,帮助益隆、永丰等村建设好各项民生工程。全年依法妥善处置了益隆、同茂、新胜、胜龙等几起群体性事件,化解了多家厂企员工集体上访的苗头,成功调解纠纷68宗,有效地维护了大局的稳定。

六、坚持执政为民、利益向下,实实在在办好各项民心工程

一是加大村、村民小组两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镇财政安排100万元作为村以下集体经济公共设施的补贴。严格土地征用政策,在工业发展征地过程中,注重保护农民利益,预留30%土地供集体经济发展。对各社区(村)及村民小组一级集体发展工业、自建厂房,除配套工业用地指标,镇政府收取的报建费、设施费实行减半征收,水、电等设施投入给予补贴扶持。全年我镇村以下两级集体投资超亿元,建造厂房、商铺10多万平方米;两级集体经济平均纯收入达800万元,增长10%。二是抓好就业工程。落实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年投入80万元,加大力度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就业,由镇劳动保障分局设立就业培训中心,聘请大专院校教师、

科研单位专家到东升免费培训本地农村富余劳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三是启动“助学工程”。发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发挥镇红十字会的作用,以及采取“一对一”结对助学等方式资助我镇特困户(困难户)子女上学。全镇解决了67名特困户或困难户家庭的80多个子女还学。四是实施“安居工程”。通过市补贴,镇村分级负担办法,解决了一批低保户的住房改造,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五是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工程。出台了《东升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全镇住院报销2489人次,报销总额260.74万元;提供合作医疗救助人数33人次,救助支付16.66万元。六是做好低保工作。向236户发放了369.71万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向120户发放了6.29万元的临时生活困难救济。

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实现了妇女儿童事业新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政府对广大党员干部、各条战线的工作者过去一年的辛勤工作表示崇高的敬意!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东升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工作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产业质量有待提高;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历史债务较重;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环境状况令人担扰。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2005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我镇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东升的重要一年。面对战略机遇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局面我们一定要倍加爱护,千方百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贯彻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等一系列会议精神,以建设和谐富裕的小康社会为目标,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城建立镇、三产旺镇、科教兴镇五大战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就业,淳化民风,推动民富,确保稳定,促进我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2005洪湖市政府工作报告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