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经典语录

励志语录  点击:   2018-05-16

了凡四训经典语录篇一

稻盛和夫语录100条

稻盛哲学从哪里来

曹岫云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2年10月23日,在日本航空重新上市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向稻盛提出一个问题:“京瓷哲学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还有,在佛教并不普及的美国等国家,京瓷哲学能否适用?”

稻盛回答说,我的哲学是在研究精密陶瓷的过程中产生的,并不是在当了僧人之后才构建哲学的。

我认为,说清楚稻盛哲学是从哪里来的,这不仅能够澄清误解或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稻盛哲学产生的过程,理解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懂得“心纯见真”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破除神秘感,就有信心更好地实践稻盛哲学,在生活、工作、经营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一, 稻盛哲学是从佛教思想中来的吗

稻盛的父母信佛,稻盛在五六岁时就有过“隐蔽念佛”的体验,并从此学会了感谢,终生实践。

稻盛13岁患肺结核时,读到了佛教色彩浓厚的《生命的实相》这本书,初步理解了“思念造因”、“心中描绘的事物,会作为现象呈现”。躺在病床上,拼命努力在内心描画善念,并觉悟到了“为社会、为世人作奉献”是善念的最高境界。

后来,稻盛有缘同京都圆福寺长老西片担雪相识,当遭遇挫折、感觉烦闷时,时常得到西片禅师的点拨。稻盛65岁时又在圆福寺剃度出家。

综上所述,稻盛的确受到过佛教思想的熏陶和影响。

尽管如此,却并不能说稻盛哲学来自佛教。

第二,稻盛哲学是从日本文化中来的吗

稻盛从小敬仰明治维新的英杰西乡隆盛,稻盛创办京瓷时就将西乡的“敬天爱人”作为社训。同时,稻盛又赞赏另一位明治维新的英杰大久保利通冷静明澈、注重规则、不讲情面的风格。

另外,日本近代思想家中村天风和安冈正笃也对稻盛产生过重要影响。中村的“积极哲学”,安冈介绍的《了凡四训》,都丰富了稻盛哲学的内涵。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水库经营”曾给予稻盛强烈的思想冲击,而本田宗一郎“在经营中学经营”的主张,稻盛也深以为然。

在稻盛的著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二宫尊德、福泽谕吉等历史人物的影响。 但所有这些并不足以说明稻盛哲学来源于日本文化。

第三,稻盛哲学是从中国圣贤思想中来的吗

在稻盛的著作和讲演中,中国圣贤思想的影响随处可见。《易经》、孔子、孟子、老子、《菜根谭》、《呻吟语》、阳明哲学等经典中的格言警句,稻盛不仅经常引用,而且贯彻实行。

特别是,《了凡四训》的精髓,就是命运法则和因果报应法则交织构成人生,而运用因果报应法则,持续不断地想好事、做好事就能改变命运的走向。这一思想对稻盛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不但自己一辈子践行这一思想,而且经常给盛和塾的企业家们分享。而在市民讲演中,在谈及自己的人生观时,稻盛几乎每次都要提到袁了凡的故事。

然而,稻盛哲学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也不够正确。因为在学习中国的古代典籍之前,就是二十四五岁在松风工业打工时,稻盛已经开始构建他的哲学。

那么,稻盛哲学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第四,稻盛哲学的真正来源

稻盛哲学是在稻盛亲身经历的科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稻盛哲学来自亏本企业松风工业的简陋实验室。

稻盛大学毕业后进入松风工业,被安排在技术科,从事精密陶瓷的研究开发。由于排除了杂念、全身心投入研究,稻盛不断获得优秀的研究成果。仅仅一年,他就发明了镁橄榄石这种精密陶瓷的新材料,并用它开发了电视机显像管中必需的U形绝缘体,因而获得了来自松下电器的大量订单。

在这里我们设问:

物质文明的进步来源于哪里呢?

来源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源于哪里呢?

来源于发明创造。

发明创造来源于哪里呢?

来源于人的灵感。

人的灵感又来源于哪里呢?

灵感,这种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闪光,它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爱迪生说:创造发明来自99%的汗水和1%的灵感。

换句话说,创造发明主要来自勤奋。这当然是对的,没有99%的汗水就不会有1%的灵感。 但是有了99%的汗水,就一定会产生宝贵的1%的灵感吗?那也不一定。

稻盛认为,灵感不仅来源于勤奋,更来源于心灵的纯粹。

科学实验的本质在于追究事物包含的真理。

那么,真理,即事物的真相怎样才能反映到人的心里呢?

稻盛说:“从年轻时开始,我对自己就十分严格,要求自己集中高度的注意力。我原本是技术员,从事精密陶瓷的研究开发,每天都要反复做实验。为了从实验中发现真理,就必须冷静地、细致周密地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这些现象告诉我们真理,我们必须具备提炼这种真理的能力。我认真专注,死死盯住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拼命去发现现象所要告诉我的真理。”“在用这种态度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产生一种感觉,就是说,为了看破现象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理,那么,映射出这种真理的我们的心灵这面镜子必须纯粹透明。如果我们心存杂念,或者持有某种先入观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如实接受现象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理。”

这就是说:心纯才能见真。只有心灵纯粹,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看到自己过去没看见的东西,包括技术诀窍、商业模式乃至经营哲学。

稻盛用他哲学家的头脑来描述他作为科学家的感觉。这是其他科学家,包括比稻盛的发明创造多很多的科学家,都没有达到的境界。

稻盛说:“在排除一切杂念,专注于一项研究的时候,我感觉某种人生观在心里萌动,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建立自己的哲学。我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这样的人生观或者说哲学是极其重要的东西。”

稻盛年轻时研究精密陶瓷,因为忽然来的灵感而使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获得成功。这样的灵感凡是科学家大概都有体验吧。

如果把这种灵感称为“科学的灵感”,那么稻盛先生却有双重的灵感:首先是科学的灵感;除此之外,稻盛还感觉这种科学灵感其实与自身心灵的状态密切相关。他意识到这种关

联极其重要。稻盛25岁时已经悟到了这一点。

就是说,只有清澈纯粹的心灵才能看见事物的真相,看透事物的本质。这就是“哲学的灵感”,是更重大的灵感。

既然纯粹的心灵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保持心灵的纯粹状态不就行了吗?

科学的灵感或许可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而“哲学的灵感”或称开悟,不仅可以让科学灵感接二连三,而且关联所有人的心灵和生活。

如果把某个科学灵感称作“小悟”,那么这种哲学灵感堪称“大悟”。可以说,这样的开悟达至了“真我”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稻盛和所有科学家、企业家,包括那些卓越的大科学家、大企业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同时还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更深刻地洞察人的心灵,更深刻地理解纯粹的心灵对于人生和工作有多么重要。他紧紧抓住与科学的灵感同时产生的哲学灵感,针对自己这方面的切身感受,注入了深刻的思考,他把自己科学实验的经验和经营企业的经验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成为普遍适用的原理原则。这是前无古人的事。稻盛又善于用普通员工都能理解的、朴实的语言表达他的哲学思想,因而能让全体员工共同拥有、共同实践。

可以说,后来稻盛判断事物的基准、京瓷的经营理念、京瓷哲学78条,乃至阿米巴经营模式等,都是稻盛的纯粹心灵的产物。进一步讲,京瓷的成功、KDDI的成功、拯救日本航空的成功,稻盛事业人生的一切成功,都是稻盛的纯粹心灵的产物。纯化心灵、提升心性这件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我们学习和实践稻盛哲学,就是要纯化心灵、提升心性。只要持续这种努力,拥有一颗纯粹的心灵,我们就可以向稻盛靠拢,我们也可以发现真理,可以推进工作,拓展经营,使事业成功,使人生幸福,使社会进步。如果人有来世,还可以开拓来世的起点和前程。

前言

稻盛和夫出身是科学家,出名是企业家,但本质上,稻盛先生是一位哲学家。

有人说经营是科学,有人说经营是艺术,但稻盛先生把经营与哲学相结合,创造了“经营哲学”这个词汇。稻盛先生是人类企业经营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用哲学来经营企业的企业经营者。

稻盛经营哲学是稻盛先生在实践中,也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在科学实验中、在企业经营中,在针对“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命题的自问自答中,自己领悟和归纳出来的。

在实践中产生的哲学又用来指导实践。

在这种哲学的指引下,稻盛先生赤手空拳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创立55年来从未出现过一次年度亏损,平均利润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而且京瓷从未解雇过一名员工。KDDI的发展速度则更快。

在这种哲学的指引下,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迅速恢复了生机,重建第一年就创造了日航60年历史上最高的利润,这个利润还在当年全世界727家航空企业中名列第一,而且遥遥领先。

1983年,在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再三恳求下,稻盛先生创办了企业家的学习型组织“盛和塾”。30余年来,盛和塾的塾生企业已经超过9000家。因为认真实践稻盛经营哲学,其中100多家企业已成功上市。

因为稻盛经营哲学的核心是:“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所以它不仅是经营者成功经营企业的哲学,而且是希望度过幸福人生的所有的人都可以学习和实践的哲学。

我们衷心希望《稻盛和夫语录100条》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

第一部分 为了度过美好的人生

01 敬天爱人

始终以光明正大、谦虚之心对待工作,敬奉天理,关爱世人。热爱工作,热爱公司,热爱国家。

第1章 人生方程式(成功方程式) 02 人生方程式(成功方程式)

我们应该把什么当作行动的指针呢?成功的关键在于“人生·工作的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热情)×能力

人生和工作的结果由“思维方式”、“努力”和“能力”三个要素的乘积决定。这个“能力”和“努力”分别可以从0分到100分打分,两者相乘。这样的话,与自以为能力强、骄傲自满、不肯努力的人相比,认为自己能力平平,但比谁都努力、有燃烧般热情的人能够取得更为出色的工作成果。

在这之上,再乘上“思维方式”。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人生态度。从负100分到正100分打分。因为是相乘关系,稍稍负面的“思维方式”,就会带来负的人生结果。

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具备作为人应该有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第2章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03 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炼灵魂

如果说人生有不灭之物,那就是“灵魂”。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在今世所创造的地位、名誉、财产就得统统放弃,只能带着你的“灵魂”开始新的征程。

因此,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何来到这世上?”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为了在人生谢幕之时的灵魂,比人生开幕之初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宇宙间存在着因果的法则。原因和结果之间,简直可用等号连接,原因和结果吻合的程度之高甚至可以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短期来说或许不尽然,从长期看,善因结善果,恶因招恶果,因果报应准确无误。“行善而不见其益,犹如草里冬瓜”,中国明代的《菜根谭》中有这样的句子。意思是,行善没有见到报答,好比草丛里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样茁壮成长。

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记住这句话,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你在心中描绘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强烈的意念,将作为现象显现,请你首先铭记这个“宇宙的法则”。

让自己拥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这是我们思考如何度过人生时的一个大前提。因为一颗美好的心灵,特别是“为世人、为社会”做奉献的思想,就是这个宇宙本身的意志。

宇宙中存在一股力量,它要让万物进化发展、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可以称这股力量为“宇宙的意志”。如果顺着“宇宙的意志”产生的潮流而动,我们的人生就会带来成功和繁荣;如果逆着这股潮流而动,就必然走向没落和衰退。

事情的结果由心中如何描绘而定。如果心里总是思考“无论如何都要成功”,那就一定能够成功;“可能不行,也许会失败”,这种想法占据心灵时就会失败。

心里没有呼唤过的东西,不会自动来到自己身边,现在自己周围发生的所有的现象都不过是自己心灵的反映。

所以我们心里不应该有愤怒、怀恨、嫉妒、猜疑等,不要在心里描绘一些带有否定性的、阴暗的东西,而应该时常抱有梦想,在心里描绘积极的、美丽的事物。只要这样做,实际的人生就会变得美好。

现实很严峻,或许度过今天一天都很难。但是,就在这严峻的现实中,面对未来,能否描绘出理想,这将决定我们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和工作而言,“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希望自己做成那样的事”,就是说,具备大梦想、树立高目标,这一点很重要。

京瓷从创业开始,就描绘自己的蓝图,“首先是西京区第一,接着是京都第一,再接下来是日本第一、世界第一”。不断描绘这样的理想,并持续付出巨大的努力,这才有了今天的京瓷。

描绘远大的理想,用一生来追求这个理想,这就体现了人生的价值,人生因此也会幸福快乐。

如果不以纯洁的心灵来描绘愿望,就不会有卓越的成功。即使抱有强烈的愿望,如果这种愿望是处于私利私欲,那么也许能够带来一时的成功,但这种成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基于反社会的动机产生的愿望,越强烈越会与社会发生碰撞与摩擦,结果只会带来更大的失败。

要想把成功长期持续下去,描绘的愿望和焕发的热情必须是纯洁的。换言之,渗透到意识里面的愿望纯洁与否,才是问题的关键。持有纯洁的愿望,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愿望一定会实现。

我们在工作中,要达到看见事情的结果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最初只是梦想或者愿望,之后在大脑中进行认真反复的模拟演练,这样做如何,那样做又如何。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梦想和现实的界线逐渐消失,尚未着手的事情却感觉仿佛已经做过,由此逐渐产生出一定能做好的自信。这就是所谓“看见结果“的状态。

只有 深思熟虑到这种“看见结果“的状态,才能完成前人从未做过的事业、创造性的事业,或者需要突破重重壁障的极度困难的事业。

描绘远大的理想,并要付诸实施时,必须问一问自己“动机善否”。通过自问自答来判断自己动机的善恶。

所谓善,就是普遍认为好。所谓普遍,就是无论由谁来看,都认为是好事。因此,不是只符合自己的利益,方便、形象就行。这种动机必须是自己和他人都能接受的。另外,在工作过程中,还要自问“私心有无”。必须查检自己的心,在工作中防止以自我为中心。

动机善,又无私心,那么就不必追问结果了,结果必定是成功。

观察世上的种种现象:宇宙中物质的产生、生命的诞生以及进化的演绎,我们不得不认为,这些现象并不是偶然的产物,其中存在着必然性。

在这个世界上,万物都有进化发展的趋势,这可称为“宇宙的意志”。宇宙的意志充满着爱、真诚以及和谐。所以,我们个人的思维所发出的能量与宇宙的意志协调与否,决定了我们各自的命运。

如果你拥有美好的心性,和宇宙的意志协调和谐,那么你的人生必将充满光明。

了凡四训经典语录篇二

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 10

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十)

诸位同学,大家好。

请接着看下面的文字,“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蝉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这一桩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常遇到,我们自己一定要提高警觉,万万不可被境界所转,这样我们的损失就大了,一次发脾气,不论时间长短,即使是一分钟这么短,我们的心里,生理上的伤害,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够恢复平静,诸位想想,如果是每一天都发一顿脾气,对你的健康损失太大了。这是非常不值得的。“闻谤”,别人毁谤我们,这是在所不免的,我们与大众相处,实实在在没有方法令一切大众,对我们的言行都感到满意,不但我们凡夫做不到,就是连释迦牟尼佛他也做不到,你看看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常常找麻烦的,毁谤侮辱的,甚至于陷害的,有提婆达多 ,内部僧团里面有六群比丘找麻烦,外面有六师外道,这都是世尊当年在世给我们做了好榜样,他对于这些毁谤、陷害怎么处理?用不动心,用真诚、平等、慈悲来处理。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所以,如果我们听到别人毁谤还会发脾气,甚至于极力为自己辩护,这个是自寻烦恼。所以了凡先生在这 里做了个比喻,“如春蝉作茧,自取缠绵”,实在没有这个必要。“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因此,我们要希望自己,一生生活得幸福美满,你就要记住,如何能在一生当中不发脾气,这是修养功夫到家了。发脾气刚才说了对自己身心有害,给对方也有害,彼此都有害,两方面

都没有好处,如果我们能够忍受,能够以不动心来处置,我们自己得利益了,得什么利益?定慧增长。一个人一生当中的福德,是从定慧当中来的,定慧增长就是福德增长,定慧是因,福德是果。于对方也有利益,我们没有怨恨心,没有报复心,不给他结怨仇,所以赐他两利,这是菩萨道,是菩萨学,我们应当努力来学习,当然,初学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自己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要克服自己的困难,逐渐逐渐就会趋向自然。最初是极力的忍耐,若干年后就趋于自然。这是举两个例子来说。

“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种种的过失,种种的恶行,总得要想想道理,把这个理想通。

“此理既明,过将自止”,你只要把道理搞通达,搞明白了,过失自然就消失了,这是改过第二个方法,这个方法比前面殊胜多了。

再看了凡先生讲的第三个方法,“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这是大道理,这是究竟的道理,人的过失太多了,说之不尽,过失不必说是你造作,起心动念,过失就已经形成了,试问,我们一天当中,从早到晚起了多少个恶念,多少个自私自利的念头?多少个损人利己的念头?这些过患都是唯心所造,你心里在起心动念,所以佛法的修行,修行的枢纽就是惮定,诸位千万不要错会意思,佛法里面修禅定只有禅宗,那你就搞错了,只要是佛法,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许许多多的宗派,无量无边的法门,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总而言之,

都是修禅定。所以禅定是佛家修行,不论哪个法门共同的原则,只是修禅定的方法不相同。譬如说,密宗用持咒的方法修禅定,净土宗是以念阿弥陀佛的方法修禅定,这持名的方法,也有用观想的方法,也有用观象的方法,在教下有读诵经典的方法,有用持戒的方法,方法多了。没有一个方法不是修禅定,如果不是修禅定,那就不是佛法了。这个事实,我们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那么如果真的得定了,什么是定?心在一切境界里面,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这个善缘,逆缘是佛教的名词,是对人事环境来说的,善缘就是跟很多善人在一起,恶缘是与很多造恶的人在一起,人事环境,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只要自己不起心不动念,那就叫禅定。所以“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哪里来的过失?起心动念就是过失,只要我们在一切境界里头,对人、对事、对物,去练,练不动心,练着不起心动念。那么在所有方法里面,实实在在讲,念佛的方法最好、最方便、最容易,为什么?念头才动,“阿弥陀佛”,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下去了。念佛用意在此地,如果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你就全错了。念佛无非是用这一句佛号把妄念打掉,也就是说用一个念头取代一切妄念。念头不会一个不起的,如果你要是一个不起,那你就是圣人。你不是凡人了,凡人面对外面境界,哪有不起念头的道理?所以古大德常讲::“不怕念起,只要觉迟。”你要觉悟得快,觉悟得快就是要把这个念头制止,净土宗的方法,就是用一句佛法把它换过来,念头才起来,不要管这个念头是善是念,立刻用这句“阿弥陀佛”取而代之,让心里面只有这一念,不允许第二念,这叫念佛,这叫功夫。久而久

之,念头自然不起,那你就功夫得力,如果念头还会起,你的功夫不得力,像天天很用功念书,考试,都不及格,你拿不到成绩,所以学佛人,修行人,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我们今天采取持名念佛这个办法,用这个办法,在一切时,一切处里面保持着我们的清净心,换句话说,保持我们不做恶业。

下面举几个例子,“学者”,就是学佛的人,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释迦牟尼佛现在虽然不在了,他的经典还留在世间,我们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来学习,那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

“学者好色,好名,好货,”晕个“货”就是物质享受。

“好怒,种种诸过,”这些事情,凡人在所不免,这种境界现前,我们这个贪心起来,贪色、贪名、贪享受,瞋恚起来了,念瞋痴现前了,这就是过失。这就叫造业。这个时候怎么办?才有这个念头,马上换成阿弥陀佛,把这个好色的念头打掉了,好名的念头打掉了,贪图享受的念头打掉了,发脾气的念头也打掉了,念佛的功德在此地,用其他的方法当然也可以,但是念佛的方法最方便,最简单,也最有效果,所以我们在佛门里面,许许多多的宗派法门,我也略略的涉猎,最后我还是选择这个法门。这个法门简单容易,也非常有效果,就是把这个妄想、念头,一句佛号取而代之,把他换过来,逐渐逐渐的妄念就少了,这些境界现前,练到你如如不动了。不是说眼睛不看,耳朵不听,不接触,不是的。我眼也看,耳也听,一样也接触,接触不动心。在这个世间六根接触境界,就如同看电影,看电视一样,这些境界,佛在《般若经》上讲的很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这就是佛教给我们从理上来观。从理心来观,从心上来改,非常有效。

“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不必要一桩一桩去想,一桩一桩去改。那个多麻烦,多费事,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染污不上。这话说得好。只要我们自己把握住,保持住,“一心为善”。怎样叫“为善”?念念都为了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利益国家。一心为善,决 不要想利益自己,诸位要知道,如果夹杂着一个念头利益自己,你的善就不纯了,善里头有夹杂,夹杂着不善,这个道理要懂。自己的心纯善,自己的行为当然纯善。要做到纯善,决定不能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我们才能够成就。“正念现前”,正念是对邪念说的,邪念就是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行为,这一种错误,对社会是有伤害的,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你伤害社会,伤害别人,将来果报在三途。眼前纵然 得一点小利益,往后所受的果报,如果拿来比较一下,你就想到得不偿失,你得到的太少了,你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了,不值得。所以,时时保持着正念,纯正之念就是前面讲的“吾心不动”。外面境界了了分明,这是正念,修正念,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现在一般家庭里面都有电视,从小孩到大人,大概在家庭里 面,看电视的时间最多,看电视能不能修行?能。我过去就教不少人,把《金刚经》的四句偈,写下来,刚在电视荧光幕旁边,这四句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用这句偈子来看电视,那就是修行,电视画面,你看得清清楚楚,电视的音响,你也听的清清楚楚,你在这里学什么?学如如

了凡四训经典语录篇三

一 行善积德名言

一 行善积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魏书·任城王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史记》

天道无亲,惟德是授。——《国语》

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书经》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三国志》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章句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为善而欲人知之,称为阳善,徒得虚名。为善而不欲人知,称为阴德,天必赐福。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朱子治家格言》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孝者,人道之至德。——孔子

人生不能等的两件事,一是孝顺,一是行善。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增广贤文》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了凡四训》 贫者而好施,其功德倍于富者。

{了凡四训经典语录}.

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乐记》

隐恶而扬善。——《中庸》

善的标准:对他有利是善。对己有利是恶。

吃亏是福。

见善如渴,闻恶如聋。——《明心宝鉴》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张衡

终日言善,不如行一善。——叶美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但日有所损。

——《明心宝鉴》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人之百年,犹如一瞬。——王勃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增广昔时贤文》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名贤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增广贤文》

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龙舒增广净土文》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修财布施得财富,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了凡四训经典语录}.

黄泉路上无老少。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舍得是一种哲学,舍得是一种大智慧,舍得是一种胸怀,舍得是一种境界。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王菩萨

劳生役役,其止无日,地狱诸苦,不可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不修。——慧远大师 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

依法不依人。

立志高远: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正己化人,看破放下,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再入娑婆,普度众生。

了凡四训经典语录篇四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十六字箴言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发育史上,始终伴随有一种慈善文化。它穿透千年岁月,浸润中华儿女的心灵,在苍茫大地上流传着仁爱、崇善的理念,净化世道人心,健全人格国魂。

中华传统慈善文化在儒释道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中有着深邃幽微的表述,也通过家庭教育,春风化雨地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中华历代家庭教育留传下来许多家训。孔孟提倡仁爱,但多是提出纲要,其义理并未充分展开,而后世贤人奉行古圣贤的教诲,在为人、做事、处世的过程中,有人生感悟,有处世经验,并总结成家训,而且文字整合得很讲究,其内容是向弟子指点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观、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其义理意味深隽,警世劝诫,敦促子弟思哲悟真,修养身心。而且,因为是教诫子弟,故而语言亲和恳切,既讲道理,又讲故事,让子弟易读易记。贤人家训是对古圣贤教诲的直接的诠释和见证,有说服力。 本文重点介绍中华传统慈善文化的十六字箴言。它出自《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明代嘉靖年间袁了凡先生教训儿子的四篇文章。数百年来,《了凡四训》影响很广,不仅在中国民间发挥了益国利民的教化作用,而且传到日本后,也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著名汉学家安冈正笃对《了凡四训》推崇备至,称赞为“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学如吉林师范大学郑重地将此书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参考资料。

{了凡四训经典语录}.

《了凡四训》的“四训”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训”之中,重点是改过和积善。“四训”有着严谨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因限于篇幅,本文只介绍“善的辨别”的十六个字,即八个词组。学习和践履这十六个字,不仅关系我国慈善文化的传承,也关系中华民族和国家命脉的延续。所以笔者称这十六个字为“十六字箴言”。古圣讲“仁贵断”,“仁”是仁爱,仁爱所贵的是决断。决断什么?是非、邪正、善恶、净染等,我们要有智慧辨别。具体到“善的辨别”,则是要辨别“真假、端曲、阴阳、是非、正偏、满半、大小、难易”。古圣也讲“择善、知善,需要良知。”《中庸》讲“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是说,努力做到真诚的人,才能选择善事而并坚守不渝。这是将择善作为价值信仰了。佛陀讲“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为什么?感情用事,没有智慧决断。如果有智慧的决断,这个事情即祸害和下流就可以避免了。这可见“择善”“善的辨别”多么重要了。至于其他三训(立命、改过、谦德)都是修身。修身是为了真正懂得仁爱行善的道理并实践之。 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圣贤文化和圣贤的慈善文化呢?因为我们不少人身体流着中华民族的血,但思想是美国人的自我中心主义,自私自利,崇尚“自由”,实质上是想纵欲,漠视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忙、盲、茫中迷失人生方向。宋代张载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在我们要不失时机地为往圣继绝学,弘扬圣贤文化和圣贤的慈善文化。“天地之心”就是“道”,生民之命可以在此得到安顿;此道体现在往圣绝学中,所以要继承和弘扬。只有将此道行之于世,才可致天下之太平。《中庸》讲“诚者,天下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庄子讲“循天之道,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学习和弘扬中华慈善文化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慈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养。美国政治家阿兰?布鲁姆在其《巨人与侏儒》一书中说,对一本伟人著作或一位伟大作者的书的反复阅读与信赖的消失,“不仅导致基调的庸俗化,而且也导致社会的原子化。因为有教养的民族结合在一起,是基于对德行与恶行、高贵与卑鄙的共通理解。”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慈善文化的复兴。

《了凡四训》在“积善之方”中谈到“善的辨别”,指出“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第一,“何谓真假”?了凡先生讲,“昔有儒生(读书人)数辈,谒(拜访)中峰和尚(元朝高僧),„„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善于己是恶。

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私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诚发心)真,袭迹者(跟别人去做,非出自本心)假。又无为而为者(行善而无个人希求)真;有为而为者(行善而有所求)假。皆当自考。”辨别真善、假善,一定要从心地里去辨别。贪财妄取难道不是恶吗?未必是。古时,有一年青人在政府管财务,常常私取公款,去市场买鱼放生。后来事发,被判死罪。此事报告了皇帝。皇帝下令,观察他临刑是否怕死。他临刑大义凛然,视死而归,毫无惧色。皇帝知道后,问明原委,命他入佛门为僧,后成为一代高僧。他就是延寿禅师(904-975年)。 在这十六字中,善的真假辨别最为重要,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笔者愿多说几句。古圣讲“圣贤之道无他,诚明而已。”“诚”就是真心、直心;“明”就是智慧,通达明了一切事理。善的真假辨别一定要建立在“诚明”上,做善事光明磊落,心地清净。若为物欲所蔽,就不会诚明了。所以《大学》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才能闲邪存诚,时时提起警惕性,防范邪思、邪念、邪见。从哲学上讲,“真”是作为意识观念中的“概念”与其对象的一致。这种“一致”可以在表象层面上体现出来,也可以在本质或规律层面上体现出来。我们仰慕的范仲淹是一位真正的慈善家,就是把他理解为这样一位人。他的思想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行为呢?他的薪俸高,但施给300户人家,让他们衣食无虞,而且还办义学,置义地。他自己离开人世时,买不起一口棺木。他的思想与行为一致,究竟圆融,因此一千年来,他堪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然而不少慈善家是“慈善发家”,他们以慈善为名,行做广告之实,提高知名度,个人名利双收。名实不符,是谓假。真的慈善家给人的印象深刻,不是他的财富的魅力,而是他的人格魅力。又比如,日本有一位“商圣”――韬盛和夫。他从中国古圣先贤和佛陀的教诲中深悟兼济天下的精神。他不仅是成功的企业家,而且是一位真正的慈善家。他重视自己的人格修养。他说,他的人生是从“佛道”到“商道”,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都奉行“自利利他”的原则,自他不二。他深信因果报应法则。他说“命运乃经纱,因果法则乃纬纱,两者交织而成的布,就是人生。”他时时感恩,不为物欲所蔽。他于1997年剃度出家,皈依佛门。北京大学教授、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说:“根据我七八十年以来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韬盛和夫先生始。”任何事物都具有该事物所特有的规定性,那就是真的,否则是假的。真慈善家就是指某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真慈善家的规定性,比如具有大爱精神,其大慈大悲之风范不仅体现在慈善捐献和慈善服务上,而且体现在他的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利他,而且真正利己,即从心地上克服贪嗔痴等邪念和习气,从而获得内心的淡泊宁静、净化心灵、自我升华,身心兼修,并为此感恩受施者和一切众生。 第五,“何谓偏正”?了凡先生也以讲故事来解释。他讲“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在古代,乡绅有对乡民进行教育,乃至管教的责任,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现代人多缺少家庭教育,父母溺爱子女,子女长大了,少有孝敬父母者。小时候不严加管教,子女长大了,就没法子教了。了凡先生又讲“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辱之(私下把抢劫的人抓起来,私自用刑),众始定(把事情平定了);不然,几乱矣(几乎发生动乱,难以收拾)。”了凡先生总结说,“故善事为正,恶事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这说明,善恶的标准,最终要从对社会,对世道人心的影响来论断。

第六,“何谓半满”?了凡先生讲“易(易经)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书(书经)曰:‘商罪贯盈(商朝末代君主纣为暴君,恶贯满盈),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

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佛寺方丈)亲为忏悔。及后入富贵者,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恳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回向”意为回向实际,即决心断恶修善,恢复“本善”和“本真”;回向菩提,即希求破迷开悟,真实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回向众生,即愿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了凡先生的这一段教诲指明做善事,根本上要从心地上下功夫,要真诚、恭敬、清净,没有一丝污染。了凡先生继续讲“又为善而心不著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著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这是讲的佛教的慈善的“三轮体空”观,是行善的最高境界。佛门各宗都修禅定。我们读《傅灯录》(禅宗的语录)都是讲禅宗历代高僧的所修、开悟、证果的记录。禅定就是“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则做善事即能进入“三轮体空”境界。这是真实的记录,是可以仰信的。

第七,“何谓大小”?了凡先生讲“昔卫仲达为馆职(在翰林院工作),被摄至冥司(被小鬼抓去见阎罗王),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仅如筋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筋者反重。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因问轴中所书何事。曰:‘朝廷常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只为自己),虽多亦小。”这段话表明,“大”、“小”差别在发心、发愿和立志,是为天下国家,还是为自己和小家庭。佛陀教导我们,孝顺父母,然后推己及人,孝敬天下父母;自己罹病,则祝愿天下人健康无病。

第八,“何谓难易”?了凡先生讲,“先儒谓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夫子论为仁,亦曰先难(难先能行,难舍能舍)。”他讲故事,说“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教书收入),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与邯郸张翁,舍十年所积之钱,代完赎银,而活人妻子,皆所谓难舍处能舍也。”“如镇江靳翁,虽年老无子,不忍以幼女为妾,而还之邻,此难忍处能忍也;故天降之福亦厚。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易而不为是自暴自弃;难而能为,是非常可贵。

了凡先生在讲了十六字箴言后,又讲了随缘尽力修十善:“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随缘尽力修十善,就是讲十六字箴言切实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在这十善中,笔者以为“护持正法”最为重要。在了凡先生的心目中,“正法”指的是儒、佛大法。儒、佛大法都活在儒、佛的经典中。英国大史学家汤因比在晚年讲“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能靠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教。”汤因比在英国很有威望,他的思想在英国的影响很深。几十年来,英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学中都吸收佛经。要护持“正法”,首先要有智慧、有能力认识正法,因此绝对要努力学习儒、佛经典,并“学而时习之”,讲儒、佛的教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了凡先生讲“积善之方”之前,是先讲“立命之学”和“改过之法”。他懂得了“立命”和“改过”,才真正懂得了“积善”。他懂得了“积善”,又修“谦德”。真正懂得了“满招损,谦受益”,从而能虚心屈己。他从修身行善中亲证了善有善报,他的命运也越来越好。佛法意蕴高深幽微。佛法的教育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断恶修善;第二层面是破迷开悟。何谓迷悟?一念起来为自己,是迷;一念起来为一切众生,是悟;第三层面是转凡为圣,这是人生的终极关怀。了凡先生的修身和行善是处于第一和第三层面。断恶修善和破迷开悟是做善人

的必备条件。倘若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并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准则,则天下太平指日可待了。

了凡先生是明朝人,懂古文字,有能力读儒佛经典,查阅历代祖师大德的注疏和批注。他懂道理后,认真奉行,做到与经典中的教诲相应。我们现代人大多没有学过古汉语,读儒、佛经典多少有困难。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多读、熟读《了凡四训》。读多少遍?明、清时期的学者说,至少要读一百遍。为什么?我们有许多不良习气,是长期熏染成的,习染太重,已习惯成自然了。不要以为我们自己没有过失。其实,以为自己没有过失,是我们最大过失。古圣先贤都承认自己有过失,还天天改过。春秋时,卫国大夫蘧王伯,一位大贤人,“行年五十,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其恒心、毅力足以为我们效法。了凡先生讲,要改过,要圆发三心:一是羞耻心,知耻能生大勇;二是畏惧心,畏惧能生诚敬;三是勇猛心,知勇则能振奋。从习气回头,这是真回头。回头也得有下手处。第一是认真读《了凡四训》,依教奉行,用它来检点自己;第二是看到别人过失,回过头来想,我有没有这个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用什么态度呢?儒、佛的千经万论所说的只有两个字,一个是“诚”,一个是“敬”。《中庸》讲“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如果缺少“诚”和“敬”,什么理想,什么事业都不可能真正成功,尤其是修身。要“至诚无息”,“至诚”要坚守不渝,否则“不诚无物”,化着泡影了。知过、知善是觉悟,改过、行善是修行。“真善”是慈善事业的灵魂,它关注人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何使人的生命更加美好,让社会和谐,让生态平衡,自然保证我国慈善事业健康、长足的发展。

了凡四训经典语录篇五

经典诵读篇目

附件:“北京市中小学网上冬令营亲子共读传统文化经典”书目推荐儒家典籍

《周易》--我国古代卜筮与哲学相结合的文化瑰宝《尚书》--我国最早的官方文件汇编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仪礼》--记载古代礼节仪式的著作

《礼记》--阐释古代礼仪制度理论之作

《周礼》--远古的理想

《春秋左氏传》--一部优秀的史学和文学著作

《春秋公羊传》--“微言大义”的政治哲学

《春秋谷梁传》--礼仪教化的历史经学

《论语》--仁者的教诲,儒家理论的奠基之作

《孟子》--王道仁政的说教

《孝经》--我国古代孝道、孝治的经典理论

《尔雅》--我国第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

《白虎通义》--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紧密结合的典范《五经正义》--唐代官方颁布的解经标准注本

《四书集注》--宋代之后科举考试的标准参考书《十三经注疏》--经学注疏的集大成之作

史学典籍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史著作

《战国策》--战国时期纵横家游说言辞的分国汇编《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三国志》--一部记述魏、蜀、吴三国的纪传体国别史《资治通鉴》--最杰出的编年体通史

《通鉴纪事本末》--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纲目》--我国最早的纲目体史书 《通典》--我国第一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史书《通志》--一部后代多归入政书体的纪传体通史《文献通考》--一部论述上古至南宋中期各代典章制度的史书《贞观政要》--一部对唐太宗统治有所溢美的政治史《山海经》--先秦时一部包含诸多神话传说的地理书《水经注》--我国最早的一部专讲河流分布的地理书《大清一统志》--清代递修的全国地理总志 《徐霞客游记》--一部记述实地调查石灰岩地貌的地理学著作《大唐西域记》--一部记述玄奘西行求法沿途见闻的历史地理著作《海国图志》--近代中国人编纂的第一部世界史地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我国古代最大的官修图书目录《书目答问》--清末一部指示初学者读书门径的目录书《史通》--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

《文史通义》--清中期一部杰出的史学评论著作《读通鉴论》--明末清初一部史学评论著作

《廿二史札记》--清代一部极富史识的史考名著《日知录》--明末清初一部著名的学者的读书笔记《明儒学案》--我国第一部学案体著述

诸子百家典籍

《老子》--道家智慧的渊薮

《庄子》--精神逍遥的乐园

《墨子》--兼爱非攻的宣言

《商君书》--先秦法治理论的宣言

《公孙龙子》--“白马非马”的辩论

《孙子兵法》--中国最早的兵书

《孙膑兵法》--尘封千年的兵家宝典

《管子》--综汇百家的学术巨著

《荀子》--百家争鸣的集大成之作

《韩非子》--君主与法治的代表之作

《吕氏春秋》--贯通百家的总结性专著

《淮南子》--西汉黄老道家的理论高峰

《春秋繁露》--西汉“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石

《风俗通义》--了解汉魏间社会习俗的重要资料《论衡》--一部揭露虚妄不实,讲求实事求是的杰作《颜氏家训》--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家庭教科书

《正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二程遗书》--程朱理学的发端

《朱子语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了了经典语录
下一篇:义玄禅师语录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