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大全 点击: 2012-03-14
2016高考漫画作文
高二语文材料
何以高处不胜寒 董越(北京大学)
人处于世间,恰如蜉蝣渺于沧海。是选择做一只曳尾游鱼,乘兴而来,了然自适;还是选择做那一跃龙门的锦鲤,追求飞黄腾达的掌声与荣耀;这无非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和“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两种人生态度。是否大鹏就一定要一飞冲天,翔于九天之上?是否可登高处,便要永居于高,一旦拾级而下,便要为世之不齿?
不知从何时起,“优秀“就像一种标签,一旦被贴上,就难以摘下,甚至成为一种责任。得了一百分的孩子,成绩优异似乎就成了他的责任,稍有失误,即使仍有不错的成绩,也是被谴责的对象。而曾经不及格的孩子,自然而然被贴上了“六十分万岁”的标签,只要刚刚及格,便会得到褒奖。这种评价标准表面上是对”超越自我便是胜利“的摇旗呐喊,但更进一步,这样的评判是否对那些身居“高处”的人太过不公。为何一日为高,就要终身为栖身高处而不懈努力?为何“高处”就一定要“不胜寒”?{17年高考作文漫画}.
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的偏见依旧存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虽随着各种政治活动和社会问题不断被推翻,社会秩序在不断地向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往往会忽视,这社会对优秀者的偏见。这种偏见被“能者多劳”不断地粉饰、放大,成为优秀者一定要做成大事的筹码。社会的这种期盼使得被冠以“优秀者”标签的那类人,永远被戴着“只能得一百分”的镣铐,甚至稍有不慎,便被裹挟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而这种偏见,却恰恰容易被期待与希望粉饰,成为高处不胜寒的元凶。
在百度搜索栏中输入“北大学生”或是“高校学生”,仅从其搜索条中自动跳出的结果,便可以看出这社会中对于大学生群体,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的偏见与恶意。近年来的新闻噱头中,标题党屡见不鲜:“北京大学学生军训惊现低头族”、
“北大学生卖猪肉”、“清华毕业难找工作”、“北大博士做中学老师”、“被埋葬的北大精神”。这些新闻报道无一不点击量数万,成为社会大众舆论的话题,“北大”、“清华”被看成是“本应有所作为的一类人”而因“卖猪肉”、“做村官”、“当老师”而被冠以没出息、浪费资源的体现,这种想法何尝不是社会的悲哀。这对已经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成人来说,可能只是人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当这种议论被尚未有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却影响深远。当有一个孩子问你“我学习有什么用,读完北大的不还是去卖猪肉”的问题时,社会就应该反思,这些所谓的言论究竟是一些不成功的人在自我安慰,还是说这世上所有的北大人就一定要走传统的从官求仕路,来追求传统意义上的成功?
社会只看到北大学生卖猪肉,却没有看到其公司已经做成了产业链,上市市值已达130亿元;只看到北大博士做老师,却没有看到其在边远山区桃李芬芳,收获人生价值;只看到了“军训惊现低头族”,却不知道大多数的学生是用读书来打发休息时间。先放下人们所没看见的“后半句”而言,即使这些人没有收获后半句,“卖猪肉”、“当老师”、“就业难”是否就应该作为大学生失败的标准吗?优秀与否的确应为社会大众的普适价值,但这样的标准是否太过表面、太过庸俗了呢?
能够拿到满分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束缚,可以拿来证明自我,而不应被用来框定未来。这世上对高处者有过多的期待,表面上是重视,内里则是被粉饰的偏见和伤害。
人生本就是拾级而上的,期待高者的再登高峰本是无可厚非。但人们却常常忘记路上那沟沟壑壑与岔路丛生。究竟走什么道路才算成功,却难成定论。说不定一味地爬高,走到末了成一处悬崖;而高者恰逢其时地下了几重台阁,也可能见到看到不为人知的美景。你可能为他停在半山腰而止不住惋惜,却不知他已阅尽赏心乐事,获取人间千言。
高处本应花紧簇,高处何以不胜寒。
但求社会重抖擞,不拘一格待人才。(1472字)
作者感悟:
能够参加这次“海峡两岸大学生高考作文竞写活动”,我的内心是十分复杂的。写作的过程中甚至比当年自己高考时还要谨慎。一是因为自己的名字前写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这样的定语,就如同我作文中内容所写的一样,这种聚光灯效应使我迟迟不敢下笔,自知自己水平有限,无论写成什么样的文章都难以代表中文系;另外大学生的身份也使自己反复思考自己的写作立场。究竟还是写高中时候那传统的八股应试文,还是像个大学生不限字数,徜徉开去。最后还是选择了这样一个比较规范的文体,来带入这样一个主题,即社会上对所谓的”优秀群体“不应有过分的评判,应有理解之宽容。不同的社会道路选择本就无可厚非,
而现在人们对于优秀的评价过于苛刻,使得高处愈加不胜寒。这本就是一种社会舆论的捆绑,是不适合当今人才发展的。
只有强者,才会被求全责备 唐维(清华大学)
这个世界真不公平。我猜这个考了98分的孩子一定会这样想。
拿了61分竟会备受赞扬,考了98分却要挨一个巴掌?这世上怎会有这样毫无道理的咄咄怪事?
可是这世上这样的怪事还真不少。生活中似乎总有这样的例子,好人一时糊涂,便要一生背上道德污点;恶人良心发现,却莫名被颂为人性之光。这个世界仿佛得了一种怀疑的怪病,专顾着求全责备,颠倒黑白,好像把所有好的说成了坏的,没本事的说成了有本事的才满意似的。
我们究竟是了为什么,才会对一些人如此宽容,却对另一群人如此严苛呢? 曾经有一个段子流行一时:当四川人对一个人失望的时候,他会说什么呢?他会说,算了,鸳鸯锅就鸳鸯锅吧。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父母对你失望的时候,他们又会说什么呢?
“挺好的,挺好的,至少,你已经及格了。”
所谓美石当攻玉,朽木不可雕。没有希望,恐怕也就不会有失望了。倘若你把及格当作追求的目标,那61分的确够好;可如果你把100分当做自己的志向,那98分也无法令人满足。我们之所以对98分的孩子严苛,是因为他还有可能成为强者;对61分的孩子宽容,却是因为他太弱,以至于失去了成为强者的资格。
从55分进步到61分,得到的不是赞誉,而是人们对一事无成者的怜悯。从100分退步到98分,收获的不是责备,而是人们对功业未竟者的惋惜。赞誉与赞誉,批评与批评,在这里,是截然不同的。
这世界上没有人会执着地要求一个只考了六十分的人再多考两分——他本来就是个弱者,及格就好了,何必斤斤计较,求全责备。但所有人都会期待着,那个考到了九十八分的人可以更进一步,日臻完满,进而登上神坛。所以弱者得到的,永远是“及格就好”的宽慰,而强者承受的,却是“为何没能更进一步”的指责。
强者生来就是要被批评,被诋毁的。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要接近真理,所以不得不承受凡人殷切的期望;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要接近至善,所以不得不忍受世人灼热的目光。他们要忍受着世人的苛刻与不解,才能在通向真理与至善的道路上前进小小的一步,而这一切只因为,他们是强者。
这个世界其实非常公平,那些尖酸的批判与苛刻的指责,其实是对强者最好的赞赏。只有一个人立于世界之巅,才有可能被人指指点点,而那些水坑里的蛆虫,的确活得怡然,可是又有谁会关心他们的命运呢?
能忍受多少诋毁,就能承受多少赞美。宽慰的话语其实比尖酸的批评更加难忍,平庸地死去其实比力战而亡更需要勇气。伟大永远伴随着挑剔与严苛,也正是这些痛苦使得伟大变得更加伟大。
不要成为一个畏惧痛苦的人,要成为一个畏惧平庸的人;不要成为一个渴望鲜花的人,要成为一个渴望伟大的人。
因为,有缺憾的战士依旧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依旧是苍蝇。
教师点评:
漫画的意义,在于激发人的思想,让人看到人性之深邃。看图作文,便是要将透于纸背的“力”抒写出来。唐维同学此文,完满地实现了这一写作目标。 文章将画面中左右两片背后的代码进行了破译,一唇一掌的表象近似,所蕴藏的恰是社会中强者与弱者从付出、成就、贡献、地位、身份及回报的一系列的差异,是“美石当攻玉,朽木不可雕”的河水井水之别,是神坛与平地、战士与苍蝇的天壤悬隔。文章的标题,已然深刻地印证了鲁迅那句千古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
高处不胜寒 李茜(复旦大学)
人们常说“百尺竿头、更近一步”,但这一步往往比之前的九十九步更难。但旁观者往往不知其中奥义,照例理所当然地去期待更完美的表现。这就是高处不胜寒的悲哀。
因此,我们习惯性地对强者更加苛责,却对弱者报以宽容。我们只看到强者停滞不前甚至稍显退步,就忽视了他为夯实之前的积淀做出的努力;却为弱者的点滴进步而欢呼雀跃。
想起刘翔两次因伤病退出奥运会,随之而来便是国人的猜疑、斥责、怒骂甚至诽谤,他们不能接受“亚洲飞人”就这么错失了为国争光的机会。但刘翔本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就已经获得了奥运会冠军,创造了前无古人的惊喜成绩,实现了无数优秀运动员无法实现的梦想,这本身就值得掌声和喝彩。但在退赛之后,刘翔的所有成绩似乎都被抹杀了,人们只愿意分享他获得金牌的喜悦,却从未在意他与伤病做的艰苦斗争。这就是强者的悲哀,被记住的永远是失败,哪怕之前的成绩再圆满,也被选择性的遗忘了。
金庸小说中拥有天下第一剑法的剑客名叫独孤求败,其他剑客都被湮没在其光芒之下。杨过之于他,只是蛮横任性的无知儿童;令狐冲之于他,如同落魄悲情的市井之徒。独孤求败,已经没有对手,但求一败,无敌而又寂寞。金庸笔下的这个剑客不正是一种隐喻么,他的剑道已然是其人生境界,是寂寞虚无,不通人情的。这种无敌的境界正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傲视天下,身畔无人,人生再无乐趣可言、再无目标可寻。这种境界,何其孤冷又何其悲伤,人真正到达完美的极致,也就远离了俗世的贪嗔喜乐。所以,完美是一种非人的境界,也就是说,凡人永远不可能达到不败的顶峰。这是隐喻,更是忠告。对完美过分苛责,只会坠入虚无。
龙泉寺的存在也许是高处不胜寒走向极端的例子。龙泉寺的“高知僧人”让其成为“清华北大分校”,法师班底有清华大学博士、北航教授、中科院博士等。柳智宇就是其中一个,与无数学霸一样,他通过数学竞赛走进了北大,但他最后走进了龙泉寺。从小在一群高智商的孩子中长大,是天子骄子中更优秀的个体,在与分数的斗争中获得更美好的前程。但他也忍不住困惑,他十几年来几近左右
手互博的竞赛人生是为了什么,虽然在外人看来,他是如此春风得意、前途无量。最终他在佛教中找到了久违的宁静,觉得那是自我修养的正道。曾经学校和父母都对他寄以最殷切的希望,他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也许有困难也许有失败,他最后做到了。但没有人能解释做到的意义是什么,也没有人真正给予他关怀——除去分数和前程外对个体的关怀。{17年高考作文漫画}.
然而现实往往要我们学会在最惨烈的优胜劣汰的社会系统中成长。人们眼中看到的是强者,甚至期待看到强者越来越强。没有理所当然的成功,但多的是理所当然的看客。
黑塞的《悉达多》曾这样讲述一个青年人寻找世界真理、生命真理、自我真理的故事:“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想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希望高处不止是孤独和寒意,而多一点关怀理解;希望高处不止是竞争与残酷,而多一点沉思的空间;希望高处的人也能有机会欣赏沿途的星光璀璨,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劳。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从“高处”的不自由入笔,深入探讨了人生的两难处境,很有哲理性。文章的材料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现实,却看到了其中大众心理的乖缪,进而寻找出“高处不胜寒”的社会原因,将问题推进到更深层的人类精神症状,有犀利的现实批判性。
期待 钟荧(浙江大学)
一年级开学日,背着书包的懵懂孩子们蹦跳着走进教室时,还不知站在学校大门口挥手的父母,有着怎样热切的期待目光。随着年月见长,那些粘附在他们身上的期待日渐沉重,在每次考试和评比中一点点显露出来。相对公平而严厉的规则促生了比较,在简单的学生时代里,满足这一期待,似乎悄悄成为了浮夸口号下真正的目标。
这样看来,漫画中场景的出现似乎也变得现实而理所当然:考过满分的孩子固然可以得到表扬,但当他身上的期待值已经被默认成为一百分后,最微小的失误也会被看作耻辱;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始终徘徊在及格线之下,那么他偶然的一次超常发挥,便会赢得奖励和赞赏。
可惜,无论是赏是罚,对两个孩子而言,都只是一个悲剧。因为被期待绑架了的奋斗,与好奇和智慧都毫无关系。人们一边呼吁着素质教育,一边让孩子活在被期望的环境里:他们一边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目光中的地位而拼命,一边又被固定在某一种层次的期望之中——被期望着成为英雄与被期望着成为乞丐一样可悲。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小擅长作文的三毛,在题目为“我的理想”的课上第一次受到老师严厉的责罚——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拾荒者。路边的杂物对于童
2016年全国一卷高考漫画满分作文
苛求完美,莫若日臻完美{17年高考作文漫画}.
纵然如彩虹般炫目,如明月般皎洁,如鲜花般灿然,也抵不过世事变幻。彩虹会隐去,明月会半阙,鲜花终会落去,既然世界没有完美,那么又何必人为地苛求?或许,接受不完美,日日改进,人生会如微瑕的美玉,愈发温润动人。
有人说:“上帝爱着不完美。”正如乔布斯拥有的那个“苹果”,有一个恰当的缺口,才有创新与发展的空间,用不完美的理念引领着时代潮流。世间本无完完全全的完美,如同金无足赤,所以何必苛求?只需“日日积累”“日日新”,才能在回首往事之时,感谢并微笑着接受那个追求进步并越来越接近完美的自己。{17年高考作文漫画}.
漫画中那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委屈的神情和脸上鲜红的掌印仿佛在拷问着什么。其实父母本心亦无可厚非,追求完美是人性所向,上进亦是进步之动力。然而,两分之差值得如此苛求吗?或许,孩子稚嫩的心灵会留下苛求的烙印,而求之不得之时,除了痛苦与偏执,谁再来教会他正确的态度与方式?另一个孩子简单的满足告诉我们答案: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如《蜗牛》之中唱道:“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曾经为一本儿童绘本《失落的一角》感动。常有缺憾的一角总抱怨自己的缺憾,而终被他人说动,开始自己一点点努力,雕刻自己,终于把自己雕刻的近乎完美。玉汝于成的背后不仅仅是艰苦奋斗,而更需要一颗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心灵。若不是真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又怎会脚踏实地地改变自己?怎会因一点点进步就拥有天真的幸福?怎会持续不断通过自我完善一点点接近自己心中圣洁的光芒?
不禁又想起了前些日子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谈及“华为迷航”之恳切发言,与多年前掷地有声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二者共同拷问着中国的创新与灵魂之所在。然而试问:哪一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不是失败后一点点修正的结晶?如此苛求完美的教育将何以予创新以宽松的环境?或许唯有像硅谷中的“鼓励创业与宽容失误”的风气,方能营造出一片更纯、更美、更有利于人才自由发展的桃源。
追求完美,但绝非苛求完美;接受不完美也并非止步不前。唯有悦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断追求,人生才会更加灿然生辉。
2016年高考作文漫画又活火了
2016年高考作文漫画又活火了!!!
湖北卷作文题中有四幅漫画,第一组两幅图是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家长给了一个吻,一个孩子考了55分,家长给了一巴掌;第二组两幅图是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长给了一巴掌,而考了55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长给了一个吻。考生需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在武汉中学考点考试的徐同学考完后整体感觉良好,“作文题应该说并不难,漫画意思很容易理解,但要写出深度拿高分还是有点难度。其他题目题型也相对有些变化,但这些创新让人感觉挺很有意思的,总体上来说,语文考试发挥得还不错!”旁边的李同学也自信满满地说,“我觉得我的语文能考120分。
”
2016年高考语文科目刚刚结束,全国有26个省份采用全国卷。适用于安徽、广东、河北等省份的全国卷1的语文作文题目,引起广泛热议。漫画标明“据夏明作品改动”,作者为安徽芜湖漫画家夏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了这位漫画家,听他讲述高考作文题漫画创作背后的故事。
创作灵感:和同事闲聊
作为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漫画的原作者,夏明也是刚刚从网上得知,自己的作品被高考命题组选用了,至于具体改动,还没有看到高考语文卷的夏明很无奈地告诉记者,尚不清楚有哪些改动。这幅漫画作品是自己在几年前创作的,和同事聊天时,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给了夏明灵感,于是他提起画笔,创作了这幅漫画。{17年高考作文漫画}.
谈创作意图
全国卷1的作文题目为看图说话,图片形式为一幅漫画。漫画内容表现为: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100分,第二次考98分被家长打了一耳光;第二个孩子第一次不及格,第二次考了61分被表扬了。
题目要求考生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具体要求为:结合材料的内容的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夏明告诉记者,自己创作这幅漫画作品,是为了倡导在教育的道路上,要正确地引导孩子。鼓励和批评只是形式,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量身打造”教育方案。
谈创作:只是业余爱好 前几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目,都没有出现过这类漫画作文题目,大都是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目。因此今年的看图说话形式,让不少考生喊难。一时间,围绕高考作文的话题热度飙升,网友表示,夏明,无数考生今天在找你!
夏明告诉记者,漫画创作只是自己的业余爱好,本职是单位的技术人员。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夏明就开始了漫画创作。尽管是业余爱好,已有大量作品被报刊采用。搜寻以往夏明的漫画作品,主要关注社会热点较多,并且颇具批判性和趣味性。
高中生、硕士生留学首选,免语言成绩直升海外名校,更多详情登陆
微信prep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