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 点击: 2018-03-12
关于于敏的介绍
关于于敏的介绍
于敏,女,1965年生于济南市。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后就读于天津美术 学院,学习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课程,指导教师何家英。曾任大型文学刊物《时代文学》杂志美术编缉室主任。1997年调入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职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投资网会员、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中国现代水墨协会(日本)理事。
2个人作品
工笔代表作品主要有《慈母心》、《趣》、《晨练图》、《室内》、《舒》和《风语》等,曾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多次举办个人美术作品展览,近百件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机构收藏。 1988年 工笔作品《慈母心》参加汉城奥运会期间举办的“中国现代书画展”。
1990年 工笔作品《趣》参加“山东省首届青年美术书法新作展”,获二等奖。
1990年 工笔作品《红苹果》参加“山东省首届工笔画大展”,获优秀奖。
1994年 工笔作品《红苹果》参加在加拿大举办的“枫叶奖1993国际水墨大展” ,获优秀奖并被收藏。
1995年 工笔作品《悠悠》参加“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工笔作品《雨》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美术展览”(北京)。
1997年 工笔作品《正午阳光》参加“山东省中国画人物画展”,获 二等奖;
1998年 工笔作品《晨练》参加“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上海),获山东展区一等奖。 1999年 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于敏作品展”,由中华文化画报社和北京音乐厅主办; 2001年 工笔作品《晨练》参加“2001新世纪北京国际妇女艺术展”;
“于敏中国人物画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由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节目报道); 工笔作品《弈》参加“第五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2002年 张锦平、于敏画展。
2003年 《画刊》杂志第7期发表作品。
2005年 当代工笔画名家邀请展(深圳美术馆、炎黄艺术馆)。
2005年 《中国艺术市场》总第五期发表作品;
《美术向导》总117期发表作品。
2006年 《优秀画家画集》发表作品;
《荣宝斋》第43期发表作品。
2007年 《美术》杂志第三期发表作品。
2007年 参加《学院·经典——首届全国美术院校工笔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作品《室内》发表于《党员博览》封底;
《美术》杂志第七期发展作品。
2007年 《国画大家》第8卷发表作品。
2009年 作品参加“2009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
《美术向导》杂志发表作品;
《Z真倩》杂志发表作品。
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于敏画集》。
2010年 于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时节——于敏工笔画展”;
“于敏工笔画展”展览报道发表于《环球时报》(Global Times,英文版)2010年第2日第七版;
《中国拍卖》发表作品;
《购物导报》发表作品。
2011年 《宠物世界》杂志发表作品。
由中国收藏家协会、《荣宝斋》、《画刊》主办,中国艺术投资网承办,河北博业辉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1年7月10日至15日,北京华宝斋书院、北京汉特斯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梅英疏淡——于敏工笔画作品展”在北京市全国政协礼堂东南厅、西南厅(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举办。
3作品特点
于敏擅长工笔人物画,关注女性生活题材。她的作品格调清雅,意蕴高洁,感情细腻,寓简朴于细微之中,富有浓郁的时尚气息。以造型看自然的静远,以笔墨体生活的甘苦。 何家英先生为其画作题写了“身居尘俗、心栖天外”的赞辞。
田黎明先生认为:“于敏的画风得自生活的自然,画格明朗、清婉而劲健。”
感动中国于敏的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于敏的事迹材料为大家整理2015年感动中国于敏的个人先进事迹,于敏是中国的氢弹之父,他目前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于敏的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于敏的事迹材料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阅读答案
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
2015年1月9日10时,北京人民大会堂。89岁的“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坐着轮椅,缓缓来到主席台中央,接过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发的荣誉证书。这是党和国家的崇高褒奖,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耀。
这一刻,距离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雷鸣”——1967年6月17日8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于敏是一个神秘人物,由于保密的原因,他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直到1999年9月18日,于敏才重回公众视野,作为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代表发言。在这之前,因为从事工作的保密性,他隐姓埋名长达28年。
1926年8月16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各科第一闻名全校。1944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后来于敏发现,因为是工学院,老师讲课更强调知识的运用,而他喜欢沉浸在“纯粹”的理论之中,高深的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1946年他转到物理系,将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年他本科毕业后考取研究生,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这期间,于敏与杨立明教授合著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彭桓武称赞于敏是“国际上一流的”核物理学家。有位日本专家来中国访问,听了于敏关于核物理方面的报告后问道:“于先生是从国外哪所大学毕业的?”于敏风趣地说:“在我这里,除了ABC外,基本是国产的!”日本专家赞叹:“你不愧是中国国产专家一号!”
1961年初,于敏奉命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研究。当时,国家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但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又是惟一没有留过学的。他拼命学习,在中国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搜集国外相关信息,勤奋而艰难地进行探索。理论研究,离不开繁复的计算。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有5%的时间用于氢弹设计。记忆力惊人的于敏领导工作组人员,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9月,于敏带领科技人员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继而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1967年6月17日早晨,载有氢弹的飞机进入罗布泊上空。当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多年后,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同于敏晤面,称赞他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当时,我国正准备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操劳过度的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1971年10月,上级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又突然休克,幸亏妻子在身边,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出院后,他又奔赴大西北。由于连年极度疲劳,1973年他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在急诊室输液时,他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在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他说,他是个和平主义者。正因
为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默默无闻的核武器研发。
在他家客厅的墙上高悬着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中国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如今,89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
(摘编自北京日报2015年1月13日《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 作者:王建柱)
相关链接
①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摘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
②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
——摘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新年伊始,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喜讯使劳苦功高而长期隐姓埋名的于敏重回公众视野,成了新闻人物。
B.于敏读大学时就痴迷高深的物理学,喜欢研究“纯粹”的物理学理论,这为他后来成为国际上一流的核物理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是于敏与杨立明合著的《原子核理论讲义》,但由于所从事工作的保密性,于敏的著作未能公开发表。
D.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时间之短,居世界之首,这个重大突破与于敏密不可分。
E.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对于敏极为推崇,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玻尔访华时,当面称赞于敏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2)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画线句的含义。(6分)
①于敏风趣地说:“在我这里,除了ABC外,基本是国产的!”
②日本专家赞叹:“你不愧是中国国产专家一号!”
(3)于敏进行热核武器原理研究,面临哪些困难?请结合材料概述。(6分)
(4)作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于敏有哪些突出的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及解析】(1)B D(答B得 3分,答D得2分,答E得1分。答AC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概括相关语段、辨析关键语句的能力。A 项,于敏1999年已经“重回公众视野”,见第3段。C项,“于敏的著作未能公开发表”说法过于绝对,文中说“他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 E项,玻尔称赞于敏是“中国的氢弹之父”,是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多年后”的事。
(2)①于敏并不因为自己没有出国留学感到自卑,而是在日本专家面前不卑不亢,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②日本专家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高度赞赏于敏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世界上
一流的科学家;“一号”,说明于敏在科学界出类拔萃,首屈一指。(每点3分,意思基本正确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目的是把握传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在国际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答题时注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把于敏不卑不亢的态度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表现出来;二是把关键词“国产”和“一号”解说清楚,落实到位。
(3)①国内熟悉原子能理论的人很少,缺少充分交流探讨的氛围。②中国遭受重重封锁,不利于搜集国外相关信息。③国家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科研资金短缺,物资匮乏,设备落后而且严重不足。(每点2分,意思基本正确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相关段落、提取隐含信息的能力。第五段是解答本题的主要阅读区间。在这个段落中,有些困难是显性的,将其提取出来,稍加整合即可,如①和②;但有的困难却是隐性的,要通过“1961年初”的时代背景将其揭示出来,如③。答题时不要简单地摘抄现成语句,而要有一定的概括性。
(4)①目标专一,心无旁骛。青年时代就明确了奋斗方向,始终如一地努力追求。②不顾病痛,忘我工作。身患重病,却不辞劳苦,四处奔波,过度操劳,以至多次休克。③淡泊宁静,虚怀若谷。他是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却不居功自傲,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④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由于保密的原因,他长期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核武器研发事业。⑤生命不息,奋斗不止。89岁的高龄,却还担任单位的重要“顾问”,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建言献策。(每点2分,答出4个方面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概述人物主要精神品质的能力。本文信息量较大,考生采集相关信息有很宽的余地。整合答案时按照“观点+概述”的格式作答,使人一目了然。即先对于敏的突出表现进行理性概括,然后简要说明理由。概括时,观点要鲜明,一语中的;概述要简洁,与材料密切相关,将观点有力地支撑起来。
语文作文素材(名言为主)
语文素材 创新
名言: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于敏的名言}.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马克·吐温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约翰·D.洛克菲勒
或者创新,或者消亡。——比尔·萨波里托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习近平
事例:
牛顿晚年趋于保守: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就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齐白石五易画风:60、70、80画风均有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选段:
1、“很多战略前沿技术,尽管并不能立即出效益,也非算盘上加几串算珠那么简单,但更具突破性、战略性、革命性。这是一种原始创新,有赖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甚至需要“异想天开”。没有点对科研的专注与坚持,没有点社会的包容氛围,是不行的。有人说,研发“阿尔法狗”的母公司,就是一个“10%的人负责赚钱,90%的人负责胡思乱想和科技创新”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即便利润增速每年只在10%—20%之间,市场对其估值却一直维持在30倍利润收益率上下。” 2、简单盘点下马云创业15年有7次大的颠覆性微创新:{于敏的名言}.
1、1999年刚创业时:先做海外,再做国内。先打开国际市场,再利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拉动国内市场。但是,马云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背后,也有深刻的考虑,那就是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做出口,拉更多的海外买家。
2、阿里巴巴免费。马云是把免费战略用到极致的商人,淘宝与eBay易趣竞争的最重要策略就是免费。
3、淘宝跟eBay血战:农村包围城市。eBay易趣甚至采取了广告封杀策略„„马云和淘宝网的高层想出了被他们称为“反围剿”、“农村包围城市”的推广策略,利用户外的路牌广告、平面、电台、电视、地铁、公交等进行推广,特别是采取了个人网站联盟来进行推广,效果巨大。
4、支付宝模式。当时,这一模式谈不上创新,甚至被批评很愚蠢。
5、网商大会。首届网商大会,也是马云竞争战略的一个转折点,即如何打造与大公司的竞争模式,马云的策略是,开展基于生态链的竞争。
6、阿里旺旺。
7、天猫。
敬业
名言:
不论从事哪种职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对这种职业感兴趣。——欧斯拉 从工作里爱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纪伯伦
抱着一颗正直的心,专心致志干事业的人,他一定会完成许多事业。——赫尔岑 事例:
1、乔丹的职业态度:作为一名职业篮球选手,乔丹的敬业态度的确是无与伦比的。为了比赛的胜利,他可以放弃娱乐和休息,拼命苦练。
2、于敏视科学为生命: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是中国氢弹的设计者之一。他热爱科学,
具有强烈的追求精神和严肃的科学态度。人们评价他说:“科学几乎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他有一股韧劲和钻劲,工作不分昼夜,常常半夜触发灵感,便起床伏案工作。
3、袁隆平的敬业及相关
敬业。为了杂交水稻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研究条件的简陋艰苦、滇南育种遭遇大地震的威胁、上千次的实验失败,都动摇不了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几十年来,他像候鸟一样追赶着太阳南来北往育种,在攻关的前10年有7个春节是在海南岛度过的。
注重实践。他说,书本上、电脑里种不出水稻,他始终坚信真正的权威来自实践。“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第一线的坚守,使他抓住了科学的灵感,锻造出了战略
性眼光。
甘为人梯。
他注重培养杂交水稻科研人才,将团结协作看作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他捐出奖金,设立了科研基金和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他将实验材料“野败”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加速了“三系”杂交稻研究的步伐。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永不满足。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从一般杂交稻的成功到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再到三期,他将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如今已经77岁的他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到2010年,第三期超级稻要实现试验田亩产900公斤;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工匠精神
选段:
1、为啥中国丢了工匠精神,日本却没有?
中国历史上,工匠延绵不绝。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往近了说,2015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也介绍了不少拥有顶尖技艺的一线技术工人。最近的热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那些从事珍贵古漆器、镶嵌、织绣、木器、青铜、瓷器、书画修复的技术人员,也都有手艺人的特质——耐心,缓慢,坚持,少量。 中国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工匠不曾消失,但工匠精神却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和最呼唤的东西。
柳宗悦在《日本手工艺》中记载了他游历日本时,在宇都宫看到的木漏斗制作过程——木漏斗是装酒或酱油用的,用木材制作是因为木材不会像金属那样改变食物的味道,因此,正规的酒店都用木漏斗。就是这样一个廉价的木漏斗,在制出原型后需要用四年时间晾干,待木质稳定后才能做进一步加工。
同样面临现代工业的冲击,同样传承艰难的危机,但为什么由传统时代而来的工艺精神能够在日本发扬?
究其原因,工匠精神的传承离不开职人的培养、手工作坊的存续和社会大环境等因素。 在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保持者”被大众称为“人间国宝”。一旦认定“人间国宝”,政府每年资助200万日元,用于当选者录制保存艺术资料以及公开的展览、出版与宣传、传习技艺,改善生活和从艺条件。
2、中国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
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来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与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别无所求。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全球、成为传承百年的经典典范。
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入殓师就是殡仪馆里的葬仪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教育
名言: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蔡元培 多办一所学校,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雨果
(类比:学习)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学习,在任何环境都能够自学,都能够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叶圣陶
事例: 1
2、老舍先生的教子方法有四:一是不必非考一百分不可,特别是不必门门都考一百分;二是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三是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四是要有个健壮的体魄。老舍先生的这种顺其自然的教育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孩于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发展空间,使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伸展,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适应社会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3育方法。在这以后,每当孩子在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更是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来,认真地读起来,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终成一代名家。
诚信
名言: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事例:
来自河北保定的刘洪安在炸油条时,每天坚持用新油,不用一滴复炸油。为让顾客监督,他还挂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大标语,并贴出验证方法,提供“验油勺”,谁有疑问可随时验证。此事在网上迅速引发围观,网友对其做法大加赞赏,昵称其为“良心油条哥”。
道德、美德、善良
名言: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贝多芬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记忆与遗忘
名言: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历史是记忆的生命。——西塞罗
没有大量的忘却,就没有人生的继续。——巴尔扎克
没有遗忘就没有幸福。——安德烈·莫洛亚
让我们不要用过去的哀愁拖累我们的记忆。——莎士比亚
选段: 一些地方频改地名 千年古名朝令夕改 历史古城频遭易名- 任性改地名 何处载乡愁——网易新闻
“兰陵”“苍山”反复换、“襄阳”“襄樊”来回改,借用旅游景点名、争打“名人故里”牌„„地名是记录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而近年来,一些地方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造成千年古名朝令夕改,历史古城频遭易名。
借名牌效应开发旅游。借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公园之名,1994年湖南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为靠向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永恒宁静之地“香格里拉”,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2002年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5年又“晋级”香格里拉市。
名人、名企、典故也成为被“攀附”的对象。一些地方人士为本地积极动议:拟将贵州仁怀市改为“茅台市”,将河南鹿邑县改为“老子县”,将贵州水城县改为“夜郎市”。还有多地虽未改名,却争打“名人故里”品牌:曹操故里、墨子故里、徐福故里„„甚至“西门庆故里”都被列入争抢名录。
专家指出,由千百年历史积淀形成的地名,不应以沉睡的姿态淹没于典籍,而应“活着”承载民族记忆。功利主义的短视目光,改掉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历史积淀,更丢失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时间
名言: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赫胥黎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莎士比亚
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朗费罗
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 ——歌德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于敏的名言}.
事例:
1、有人问过达尔文:“你怎么一生能做出那么多的事呢?”他回答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时间。”
2、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成长
名言:
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朱自清
有无限的活力在成长,成长为巨人,成长为力量。——周恩来
青年需要经受各种锻炼。所谓百炼成钢,在暴风雨中成长,就是这个道理。希望不经过困 难、波折、轻而易举地成名,那是不长进的,没出息的幻想。——郭沫若
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杨绛
平凡
名言:
于平凡中见到不平凡,就是一种感悟。——爱默生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平凡的事情。——列宁
要满足于你的命运,一个人不可能在样样事上都非凡出众。——伊索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我时常做些零碎,就是如此。——鲁迅
事例:
名人的平凡经历
童话作家安徒生,当过学徒,干过剧院杂务。
诗人惠特曼成名前是木匠、排字工、小学教员、编辑。
作家狄更斯成名前是鞋坊学徒、誊写工、记者。
马克·吐温曾经当过排字工、领航员、矿工。
高尔基干得更多,他干过面包坊伙计、学徒、厨工、码头苦力、铁路工人。
正如左拉所说的那样:“没有平凡的经历,就不能产生伟大的业绩。”
梦想的彼岸于敏
青春抒写我的中国梦征文
梦想的彼岸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个头很小,力气单薄,还没有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飞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它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地界。
是青春,给了我追求梦想的动力。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把我养大,供我上学,学习知识。给我插上一双放飞梦想的翅膀,飞向梦想的彼岸,成就自己的梦想。有一位名人说过:“翘首盼来的春天属于花儿,亲手编织的春天才属于自己。”所以,我要亲手编织我的七彩梦。
还有,我要感谢我的家乡——盐池,是盐池的土地养育了我,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让我有了人生的意义,所以我想要回报盐池,为盐池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梦想的事情,就是当一名导游。做导游既能宣传古老美丽的盐池,又能够开阔我的视野,让我了解很多历史,让我知道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体验到我从未有过的感受。可以让我变得更加睿智,更加勇敢。
红色的盐池——我的家。盐池,这个名字是一支红军队伍经过盐池时,看到当地的盐非常多而命名的。
盐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一些名盛的特产。盐池烈士陵园展览馆里摆放着许多珍贵的文物,那些文物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历朝历代的流传下来的青铜器、铁器和瓷器。在滩羊馆里,成列着本地纯种的雪白的九道弯滩羊二毛皮,纯手工羊毛地毯„„这些都是盐池闻名遐迩
的特产。
现在,仍然有盐池的古长城,盐池的沙漠明珠哈巴湖,盐池的二毛滩羊,盐池的红皮甘草唱响中外……这就是古老的盐池,富饶的盐池,红色的盐池,腾飞的盐池。作为盐池人,我为我生长在这样红色的富饶之地而自豪,我要做家乡的导游,为慕名而来家乡的游客介绍盐池的美。
现在的我,虽是盐池职业高中一名学生,我要努力学习,立志考上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毕业后,争当一名优秀的导游,我要挥洒青春的汗水来促进盐池旅游业的发展,为盐池的经济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样,我才会感到我生命的价值,我才会为我的家乡带来应有的回报。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我的梦想,终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彼岸的。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我相信,我到达梦想彼岸的那一天一定会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职业中学 于敏
2013年4月27日
2015年高考模拟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15年高考模拟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15年高考模拟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一)
【作文材料】
人生就是一场棋。
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是常忙中出错;有的人下棋,又因最初考虑太多,弄得后来捉襟见肘;有的人下棋,不走到最后关头,绝不认输;有的人下棋,稍见情势不妙,就弃子投降。如果你不知道计划未来,必定是个很差的棋士;如果你没有参谋,必定是个孤单的棋士;如果你因为输不起,不敢入局,必定是个最傻的棋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则以棋喻人生的材料,意在引导思考人生问题,立意角度很多:
从“忙中出错”看:深思熟虑很重要、效率不光看速度;
从“顾虑太多”看:时间分配要科学、通盘考虑才是真;
从“认输态度”看:态度决定高度、坚持显可贵;
从“计划未来”看:目光需长远、步骤需清晰;
从“参谋”看: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多力量大;
从“不敢入局”看:无勇者无功、参与才有希望。
【作文示例】
人生如棋 智者博弈{于敏的名言}.
人生就是一场棋,局里局外,黑白相间,有人看透全局,步步为营;而又有人窘迫交加,走投无路。举棋,落定,一场华丽的赛局便在这星星点点,简简疏疏中拉开帷幕。
棋逢绝境智者胜。内突外围,合兵夹击,以掎角之势包揽全局,这就是智者;沉稳自信,运筹帷幄,不言弃不落泪,看淡输赢的智者。
成为智者,你需有一颗沉稳平静的心。诸葛亮也是沉稳自信,端坐西城高楼,手抚三尺瑶琴,不费一兵一卒,击退司马懿的豹虎之师,投以敌手一个淡定从容的笑。危境中的安之若素,冗杂琐事中的不厌其烦,足以显示智者厚积薄发的风度。面对少好凌气的柳开,张景唯袖中藏一轴,金榜题名。面对俄国力士的铁拳,霍元甲冷静从容,纹丝不移。智者沉稳如冰壶清水。
智者懂得放长线,钓大鱼,深谋远虑,决胜千里之外,一举一动凌驾着骀荡的东风。
智者如庄子,以巨匏为船,大锷成荫,于落崖惊风,沧海霁月中选择了青山绿水,“吾将曳尾于途中”,道出了看破全局的高妙。人生如棋,智者敢于激流勇进,也懂得以退为进。
卡耐基和柯立芝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懂退让的智者。在他的“肥皂水”哲学里,他们要取得你的利益,必先以一种退的方式处处为你着想。让你在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人的意见,从而以退为击,以温柔的方式克胜敌人,谋取合乎情理的利益。这就是智者,懂得纷繁冗杂的局面中化被动为主动,化退让为前进。
人生如棋。一棋招来腥风血雨,一棋惹来夜雨阴沉,一棋点出雁落鸿惊,一棋引来白荻劲风。因此,智慧的人永不会缺乏的是如钢铁般坚硬的意志与决心,勇往直前。
智者同样懂得坚守阵地,筑基意念的堡垒。麦凯恩说过:“当你在旋转时,世界很大,而当你勇往直前时,世界很小。”在困难的巍巍高山前,要有“踏破铁鞋”的决心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傲骨,方可去领略“黄尘清水三山下,变更千年如走马”的美景。在智者的眼里,冰雪堵塞的黄河,飞雪垅断的太行山道只不过是又一项富有刺激的挑战。“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当然与朋友的结伴而行也不容忽视。
人生如棋,智者搏弈。日朗晴空,正照当头,品上一口甜酒,铺好棋盘于绿蘋枝头,开启一段智慧无穷的棋海之旅吧!
亮点点评:
该考场作文,蟾宫折桂。它有如下特征:
一、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蕴。积淀厚实,表达通畅,思考睿智,文化底蕴深厚。
二、思接千载,视通万全的丰富联想、想象。{于敏的名言}.
三、语言雅致。排比对偶有整齐之美,平仄对应,有抑扬之美,骈散结合,有参差之美。(陈典有)
输起,你才赢得了
人生如棋。稳重的人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有远见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认输;而懦弱的人,因为输不起而不敢入局,只会远远的看着。然而人生,只有有输得起的>
勇气,才会有赢得了的魄力。
输得起,要有敢于冒险的精神。
如今的电子商业帝国——阿里巴巴在当时并不像现在这样受人追捧。当时互联网并不像现在解手可及,所以当时他们团队提出要创办>电子商务公司时甚至是被人讥笑的,他们的全新的想法和理念被所有人不看好。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它不会有好的前景而放弃这个理念,所以,发展到现在的马云的商业帝国,是因为他们敢于冒险的精神,他们不怕输的精神,造就了他的商业帝国。
输得起,还要有永不言败的信念。
电影《坚不可摧》是一位经历过二战的奥运长跑运动员路易的真实的人生记录。他在飞机失事时在荒岛漂了47天,上岸后本以为到达了人生的彼岸,却不料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他被日军抓获成了俘虏。然而他却没有因经受不住苦难而自尽,而是选择了艰难地活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人求生的本能,更是他内心所信奉的人生信条的支撑,永不言败。正因为这样他才没有在荒岛上自生自灭,他才没有屈服于日军惨无人道的折磨。他的人生信条,他永不言败的精神,造就了他的传奇人生。
输得起,更需要对自己内心的坚守。
她还是一个孩子,她也是个柔弱的女孩子。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为了自己的明天而奋斗时,同龄的她都要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好在勇敢的她敢于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弱势群体的权力,用她微弱却坚定的声音,告诉了全世界她的想法,她们的想法。“我有受教育的权利,我有唱歌的权利„„”坚强的她并没有因为考虑到自己诸多的不利因素而畏缩,而是勇敢的站了出来,这都是源于她的坚定的内心。她就是马拉拉。
不我们不能因为怕输而选择退缩,成为一个懦弱的人,像草根女诗人余秀华虽有脑瘫,但她却坚持创作被我们了解;马拉拉并没有因生命受到威胁而退缩,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敬仰。
因为,我们只有输得起,才赢得了。
亮点点评:
本文选择了一个切合材料主旨的角度入题,首段末尾即点题。行文中紧扣题目从三个方面展开主题。议论时充分挖掘材料与分论点的内在关系,写得入木三分,令人刮目相看。不断点题是本文的最大亮点。(饶红缨)
人生如棋
人生如棋盘,人如棋子,就好比一个驰骋沙场的将军在自己的战场上演绎一场战争,我们在里面拼搏,要不怕输,要永往直前,要懂得迎接未来。
人生如棋,一场永不言败的棋。
“海一望无际,看不见终点在哪里”,这声音响尽了人间,唱响了天边。是的,姚贝娜的离世,让太多的人怀念这个爱唱歌、爱笑的女孩。她短暂的生命就是一盘棋,在她与命运作斗争的时候,那种永不言败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她炫烂的极致。或许正如她在《火中》唱的:“宁可壮烈的闪烁,不要平淡的沉默。”这个从体制内走出来爱唱歌的女孩,(>范文先生网 >)最终活得“越来越像我爱的自己”。
人生如棋,一场坚持一生的棋。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曾是诸葛亮的声音,也是我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先生信奉的名言。先生曾说:“作为一个国内科学家,就要不为利益所诱,不为外物所移,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终做一生。”踏足研制核武器,沉默三十年,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来走这盘国家之棋。先生一生崇拜文天祥的威武不屈以及“丹心照汗青”,却不是为了“赢得生前身后名”,只愿坚持一生走完这场棋。
人生如棋,一场始终怀有希望的棋。
“梦想是什么?是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的这句话让我想了好久好久。是的,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挫折与苦难也都不期而至,但只要我们始终怀着希望的火苗,走到哪儿我们都有坚持的理由,希望的火苗将永远不会熄灭。在这盘愈下愈难的人生棋盘上,我们已经开始了棋局,便只能风雨兼程,用我们辛勤的汗水与无悔的付出换一个美好的结局。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主题曲《光芒》中有这样几句歌词:“就算痛就算伤,不让泪的边疆默默逃出眼眶。肩膀有重量,心就会更有胆量。远方不在远方,就在前方。我们磁场一样,一样倔强,最强的不是太阳,是还活着的心脏。”每当我吟唱这首歌的时候,总有说不尽的感慨。也许人生就是这样,要有梦想,要懂得坚持,要知道拼搏的意义。
人生如棋,一场敢爱敢恨的棋;人生如棋,一场永往直前的棋;人生如棋,一场怀揣梦想的棋。走好每一步人生的棋,那么远方就不再是远方,而在前方。
亮点点评:
该文观点鲜明,结构清晰、完整。最出彩的地方有两处:
1、议论文中的叙例简明扼要,在议论中让人窥出事件的梗概,避免了繁琐叙事的弊端,使议论文文体更显规范。
2、语言凝练厚重,引用很惹眼,充分体现作者良好的人文素养。(柴育斌)
人生如棋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我想说:“人
生如棋,一旦走完,便成永恒,过程和结局已为定数,再也不必为它悲欢。”
其实,人生如棋,既然开始了,便要好好享受过程,不必担心结局,因为享受过程才是人生真谛。
人生如棋,讲究的是稳中求快。
人生就是一场棋。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常常忙中出错;有的人下棋,又因顾虑太多,而寸步难行。“人生,不是看你在一段路程中用了多少时间,而是看你在一段时间内走过多少路程。”有位名人如是说。是啊!人生这场棋讲究的是稳中求快,也只有稳了才能快。
人生如棋,讲究的是落子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