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 点击: 2017-11-21
习近平引用的古语名言
习近平讲话引用的古语名言50例
编者按:习近平主席31日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是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第二次出访。首访中,他稳重的风格、生动的语言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纵观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发现,他曾数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阐述思想。谆谆告诫,语重心长;殷殷期望,寄意深远。本期特别关注全面盘点习近平从去年初出访美国至今的讲话所引用的经典古语和名言,展现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
【特别关注】习近平讲话引用的古语名言50例(下)
【一、“逢山开道,遇水搭桥。”】
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 习近平出席美国副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克林顿举行的欢迎午宴
讲话原文: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建设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鉴。双方只能如邓小平先生所言:“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如克林顿国务卿所言:“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中国有首流行歌的歌词这样唱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习近平说。 [详细]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
【二、“风物长宜放眼量。”】
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 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
讲话原文:
善于识别和把握时机。当前,中美都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两国经济议程高度互补和契合,合作空间广阔。希望两国企业家把握机遇,把众多合作潜力全面转化为互利共赢的实际成果。“风物长宜放眼量。”企业家的眼界决定境界、作为决定地位。 [详细]
出处: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
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 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
讲话原文:
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详细]
出处:王安石《登飞来峰》
【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讲话情景:2012年2月20日 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 讲话原文:中国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欧央行为应对欧洲债务问题所作的努力,继续加强同欧盟的政策沟通和协调,促进中欧经贸、投资和金融合作,参与国际社会对欧洲和欧元区的支持行动。我们相信欧洲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克服困难,迎来新的发展。中国有句谚语叫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详细]
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
【五、“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讲话情景:2012年2月20日 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 讲话原文:
爱尔兰也有句谚语说得好:“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今天的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既是两国企业家的聚会,也体现了两国工商界齐心协力、抓住机遇、共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我深信,只要中爱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携手奋进,中爱双边经贸合作一定能乘势而上、大有作为,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详细]
出处:爱尔兰谚语
【六、“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
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详细]
出处:苏轼《范增论》
【七、“空谈误国”】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详细]
出处:(明末)顾炎武先生总结——“清谈误国”。
【八、“雄关漫道真如铁”】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详细]
出处: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九、“人间正道是沧桑”】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详细]
出处: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十、“长风破浪会有时”】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详细]
出处:李白《行路难》
【十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讲话情景:2012年12月5日 习近平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
讲话原文:
大家长期在中国工作,为中国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我要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今天来同大家座谈,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和建议。 [详细]
出处:《论语·述而》
【十二、“满招损,谦受益。”】
讲话情景:2012年12月5日 习近平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
讲话原文:
“满招损,谦受益。”中国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还有许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我们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一如既往支持大家来中国创业和发展。 [详细]
出处:《尚书·大禹谟》
【十三、“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讲话情景:2013年1月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新年茶话会
讲话原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详细]
出处: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十四、“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原文:
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从这个角度讲,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详细]
出处:《荀子·大略》
【十五、“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原文:
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不仅不能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详细]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第61条
【二十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原文:
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详细]
习大大古诗50例
纵观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发现,他曾数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阐述思想。谆谆告诫,语重心长;殷殷期望,寄意深远。全面盘点习近平从去年初出访美国至今的讲话所引用的经典古语和名言,展现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
【一、“逢山开道,遇水搭桥。”】
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 习近平出席美国副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克林顿举行的欢迎午宴
讲话原文: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建设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鉴。双方只能如邓小平先生所言:“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如克林顿国务卿所言:“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中国有首流行歌的歌词这样唱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习近平说。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
【二、“风物长宜放眼量。”】
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 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
讲话原文:
善于识别和把握时机。当前,中美都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两国经济议程高度互补和契合,合作空间广阔。希望两国企业家把握机遇,把众多合作潜力全面转化为互利共赢的实际成果。“风物长宜放眼量。”企业家的眼界决定境界、作为决定地位。
出处: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
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 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
讲话原文:
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出处:王安石《登飞来峰》
【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讲话情景:2012年2月20日 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
讲话原文:中国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欧央行为应对欧洲债务问题所作的努力,继续加强同欧盟的政策沟通和协调,促进中欧经贸、投资和金融合作,参与国际社会对欧洲和欧元区的支持行动。我们相信欧洲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克服困难,迎来新的发展。中国有句谚语叫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五、“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讲话情景:2012年2月20日 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
讲话原文:
爱尔兰也有句谚语说得好:“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今天的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既是两国企业家的聚会,也体现了两国工商界齐心协力、抓住机遇、共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我深信,只要中爱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携手奋进,中爱双边经贸合作一定能乘势而上、大有作为,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出处:爱尔兰谚语
【六、“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出处:苏轼《范增论》
【七、“空谈误国”】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出处:(明末)顾炎武先生总结——“清谈误国”。
【八、“雄关漫道真如铁”】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出处: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九、“人间正道是沧桑”】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出处: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十、“长风破浪会有时”】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出处:李白《行路难》
【十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讲话情景:2012年12月5日 习近平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
讲话原文:
大家长期在中国工作,为中国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我要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今天来同大家座谈,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和建议。 出处:《论语·述而》
【十二、“满招损,谦受益。”】
讲话情景:2012年12月5日 习近平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
讲话原文:
“满招损,谦受益。”中国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还有许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我们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一如既往支持大家来中国创业和发展。
出处:《尚书·大禹谟》
【十三、“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讲话情景:2013年1月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新年茶话会
讲话原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出处: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十四、“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原文:
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从这个角度讲,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出处:《荀子·大略》
【十五、“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讲话情景: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原文:
习大大引用诗词和俗语
【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出席美国副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希拉里举行的欢迎午宴{东方有句谚语}.
讲话原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建设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开创
性工作,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或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
【二、“风物长宜放眼量。”】
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
讲话原文:
善于识别和把握时机。当前,中美都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两国经济议程高度互补和契合,合作空间广阔。希望两国企业家把握机遇,把众多合作潜力全面转化为互利共赢的实际成果。“风物长宜放
眼量。”企业家的眼界决定境界、作为决定地位。
出处: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
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
讲话原文:
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
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出处:王安石《登飞来峰》
【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讲话情景:2012年2月20日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
讲话原文:中国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欧央行为应对欧洲债务问题所作的努力,继续加强同欧盟的政策沟通和协调,促进中欧经贸、投资和金融合作,参与国际社会对欧洲和欧元区的支持行动。我们相信欧洲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克服困难,迎来新的发展。
中国有句谚语叫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五、“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东方有句谚语}.
讲话情景:2012年2月20日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
讲话原文:
爱尔兰也有句谚语说得好:“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今天的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既是两国企业家的聚会,也体现了两国工商界齐心协力、抓住机遇、共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我深信,只要中爱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携手奋进,中爱双边经贸合作一定能乘势而上、
大有作为,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六、“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
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出处:苏轼《范增论》
【七、“空谈误国”】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
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出处:(明末)顾炎武先生总结——“清谈误国”。
【八、“雄关漫道真如铁”】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
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出处: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九、“人间正道是沧桑”】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出处: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十、“长风破浪会有时”】
讲话情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讲话原文: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高二年级月考试卷( 历史 )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下列主张不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
A.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2.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3.荀子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以下言论,体现“礼”的是( )
A.王者必受命而后王 B.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C.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D.夫吏者民之师,车驾衣服宜称
4. “(周)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僵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儒家的学说 B.道家的观点 C.法家的主张 D.墨家的思想
5.十八世纪的西方有句谚语:“The laziest (最懒惰的)government is the best government”,下列先秦时期思想流派的观点与其不谋而合的是( )
A.以德治国的文化人学派 B.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C.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D.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6.《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一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
7. “他看到了认识中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可是他要舍弃相对,追求绝对,主张齐一万物,未能准确地解决这个理论问题。”这里的“他”是( )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
8.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这反映了当时( )
A.百家争鸣的结束 B.思想兼容的走向
C.国家统一的实现 D.各种学派的诘难
9.《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 )
A.道家的“无为”思想 B.法家的“变革”主张
C.墨家的“节用”倡议 D.儒家的“礼制”要求
10.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11.据《尚书》记载,周之文武将兴,兵渡盟津,白鱼跃入王舟;有火覆盖在王屋上,又忽然流动,变成了红羽乌鸦。如果按照董仲舒的思想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他可能认为
( )
A.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B.汉武帝需要顺应上天意志
C.这是一种吉兆,是对周王美德的报答 D.这是一种凶兆,是对周王暴政的惩罚
12.董仲舒认为:“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这说明了董仲舒将儒学( )
A.神学化 B.世俗化 C.政治化 D.思辨化
13.从汉朝起,历年二千,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其间或兴或衰,却没有一个学派或宗教,能夺取它的正统地位。儒学的不败原因有( )
A.严格拥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B.其它学派缺乏特长
C.统治者历来尊重儒学 D.儒道佛鼎立,儒守中立
14.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他提出的这一理论( )
A.使民间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更为浓厚 B.促使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神学教育
C.鼓励人们遵从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 D.便于汉武帝假借“天”来巩固统治
15.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玄学家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在理学兴起前,许多士大夫醉心于此。魏晋玄学出现的背景是( )
A.儒家学说一度失去正统地位 B.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
C.老庄学说的思辨性受到重视 D.门阀政治受到了冲击挑战
16.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
A.表明了三教合一的出现 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C.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 D.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17.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 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8.朱熹说:“千五百年之间,正坐为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朱熹此语的主要目的是
( )
A.复兴分封制和宗法制 B.重建儒家信仰以实现政治清明
C.强调士大夫的道德修养 D.倡导建立书院以推进学术自由
19.宋孝宗、永乐皇帝、雍正皇帝不约而同讲过几乎相同的话,叫“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这反映了( )
A.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三教合一” B.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引导人们信教
C.儒家、佛教、道教都受古代帝王尊崇 D.宋朝、明朝、清朝皇帝治国理念相同
20.宋元之际的理学家许衡曾于途中饥渴难当,遇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同伴争相摘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取食,他却答曰:“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同伴进而劝解道:四周房倒屋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这反映了( )
A.理学制约了人的追求 B.理学家追求孔颜之乐
C.心学激励人积极上进 D.不容动摇的道德信念
21.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说:“(理学)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对这种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汉代儒学吸收宗教思想的结果 B.宋明理学的系统化、哲学化的结果
C.宋明理学世俗化的社会影响 D.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
22.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但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明朝( )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市民文化开始兴起
C.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 D.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
23.李贽承认个人私欲,“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天尽世道以交”,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商业交易合乎天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动摇 B.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C.封建专制统治己走向衰落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萌发
24.明末清初,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的活跃局面。以下对这一时期思想家的主张及评价正确的是( )
①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挑战了正统理学
②黄宗羲主张建立“天下之法”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君权
③顾炎武“众治”主张实质是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④王夫之的“循天下之公”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顶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李贽认为“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非但不是“万世之至论”,而且变成了“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这种议论( )
A.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B.表明李贽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C.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D.是对专制君主的猛烈抨击
26.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可以推断( )
A.追求神仙成为士人普遍风气 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
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 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
27.黄宗羲“藏天下于天下”的思想与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思想如出一辙。二者实质上都( )
A.反对君主制度 B.抨击君主专制 C.主张人人平等 D.继承传统儒学
28.据《古矿录》 记载:“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构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这一发明出现于( )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唐末宋初
29.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原因是
( )
A.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B.儒学强调入与自然和谐相处
C.八股取士禁镏人们的思想 D.忽视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30.2015年12月8日,应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向世界十次提到“中医药”。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藏,下列有关中医药知识对应准确的是( )
A.《黄帝内经》——西周时期问世、战国时期编订,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B.针灸疗法——其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我国祖先独创,近代以后方为他国所知晓
C.《本草纲目》——是对13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D.《伤寒杂病论》——汉张仲景作,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 (22分)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汉并天下……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儒生)叔孙通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与臣第子共起朝仪。‛上曰:‚可试为之…….‛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以尊卑次起上寿……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司马迁《史记·叔孙通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1)结合材料一中的三则材料,概括汉代儒学地位上升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朱子文集》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4分),说说宋明理学为什么是“两汉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4分)
材料三 ‚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失。‛
——黄宗羲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
习主席经典语录2016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中俄双方把握这美好的早春时节,为两国关系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辛勤耕耘,必将收获新的成果,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
我们两国要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以实际行动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发展复兴,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对方办好自己的事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
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中国有句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习主席震动全球的经典语录
十八大开了,尽管全体会议闭幕了,但还没有开完。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十八大代表全体会议的召开是对过去实践的一个总结,这个总结本身还需检验,同时十八大也是继往开
来的一个新的开始,十八大文件的学习贯彻还要有一个过程。十八大全体会议选举出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出新的常委班子新的军委班子新的纪委班子,十八大本身进程在今后几年里还要根据国内国际党内党外各种程序的和急切的需要召开几中全会。最重要的,十八届一中全会诞生的以习主席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还面临着国内国际党内党外各种挑战考验。
这些挑战可能来自方方面面,但我要说,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左右的问题,而是如何不被左右的问题。 中国什么不能被左右?
中国的根本政体是历史的必然,是不能被左右的。中国决不能走改旗易帜道路。
中国的共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不能被左右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贫富差距巨大更不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共富发展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历史的必然,是不能被左右的。中国也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