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半命题作文题目那

快速阅读题目  点击:   2017-11-16

中考半命题作文题目那篇一

中考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只提供一个不完整的作文命题,由考生将题目缺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一起,曾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扮演着我国中考考场作文的主要角色。

一、 补题

(一)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半命题作文兼具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优点,其开放性和限制性介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

与过于灵活的话题作文相比,半命题作文在题目中设制了一定的限制,规定了大致的写作范围,因而写作的思维更为集中、更为明确、更易于考生操作。同时,多数半命题作文在题目中就隐藏着较为丰富的写作信息,考生只要用心思考,就不难写作。

如2005年宁波卷文题二“____是一把双刃剑”,一看“双刃剑”这个词,考生马上可以断定:“双刃剑”应该是所写文章的“文眼”,写作时需运用辨证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写(审题);文章适合写议论文,写记叙文亦可(定体);既要写正面事例,也要写反面事例(选材);文章最好提出如何化“双刃剑”为“绕指柔”的见解(立意)。有的半命题作文,还直接给出了文章体裁。

如2000年浙江题“我和____的故事”,命题者在提示语中明确规定考生写记叙文。这些或隐或显的信息暗示或提示,大大减轻了考生在拟题、定体、选材、立意等方面的思维负担。

然而,考生在半命题作文中拥有的“自由”只是一种“不完全自由”,因而这种作文形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考生在补题、定体、选材、构思和立意时,均要受到一定限制,处理不当,“限制”往往会变成“桎梏”。譬如考生在补题时,若不独运匠心,便极易发生或拟题雷同,题材撞车;或题目空泛,大而无当;或填词随意,文不对题;或词性错误,语法不通等现象。对此类高发的“写作事故”,每一位考生朋友都应引起注意。

二、注意事项。

面对半命题作文,同学们在写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要细心研究题目中的“另一半”,先弄懂题中提供的词语意思,再确定横线上可填哪些词语。如果题中要求“只能从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来完成题目,那么就只能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上;如果题中既给出了一些供选择的词语,又在后面打上省略号或出现“等等”字样,则暗示你既可选用题中提供的词语,也可用自己想写的词语来完成作文题目,但在选择词语时,必须考虑题目中提供的上下文语境,不能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生活需要___________》,此题要求:“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这就意味着在补题时,可以超出题中提示的词语范围,可写生活需要爱心、勤奋、亲情等,而题目中“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告诉我们横线上的词语一定要是针对“艰辛,喜悦、成功„„”的“治病良方”,比如“甜蜜的微笑,温馨的话语”之类。但如果它的题目是这样要求的:“在‘互助’、‘欢乐’、‘掌声’、‘阳光’这些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我们就不能超出其给定的范围,而只能在这几个词中选择了。

其次,在构思之前,要根据题目的表述选取与题目相称的文体。中考文题对文体要求的表述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明确规定只能写一种文体;二是明确规定可以写多种文体。而很多半命题作文,题目本身就带有文体倾向,如果把握不准确就容易写偏。如:《第一次_____________ 》应该是叙事性的记叙文,《______________之行》应该是写景记游的记叙文,《我的

____________ 》(父亲、母亲、老师等)应该是写人的记叙文。有时,题目比较宽泛,不带有明确的文体倾向或文体限定,这就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根据自已的特长来写。 第三,在构思时要既要珍惜“第一感觉”,也要小心落入思维定式。“第一感觉”是看到题目后最先跳入脑海的词汇、记忆、形象、想法、观点等,这常常是你感触最多体验最深也是最熟悉的素材,如果好好整理组织写成文章,往往能取到真实可感、打动读者的效果。但另一方面,看到题目后的“第一感觉”,有时也会和别人相同,你想到的也是别人容易想到的。如:《第一次______________》,很多同学首先会想到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被表扬、第一次离开家等等,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落入一种惯性的思维定式,那么文章就很难见出新意了。这样的文章读者看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有时我们也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审视自己的“第一感觉”,看看它是否会和别人雷同,是不是可以跳出来换个角度再想一想。所以就要独具慧眼,材料要新,选材者需有一双慧眼,主旨要健康、新颖、深刻。

(二)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类型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要而言之,有两种类型:或命题中不作提示,由考生自由拟题,如2005年济南卷文题一“拥抱____”;或命题中列出几个词语,提供考生参考,如2004年河南卷文题一“我找回了____(自尊、自信、友谊、母爱等)”;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六种类型:

(1)补前半部分。如“____之乐”(2005年舟山卷文题二)、“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2004年南昌题)、“____让我陶醉”(2004年盐城题)、“____需要我”(2004年北京题)、“____(懂得、学会)感谢”(2004年随州卷文题一)。

(2)补后半部分。如“十六岁,我多了一份____”(2005年温州题)、“家庭的____”(2005年重庆非课改区卷文题一)、“想起了____”(2005年金华卷文题二)、“精彩____”(2005年无锡题)、“学会____”(2005年兰州卷文题二)、“分享____”(2005年烟台题)。

(3)补中间部分。如“我与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等)的对话”(2004年河南卷文题一)、“生活因____(音乐、读书、挫折、爱等)更精彩”(2003年湛江卷文题一)、“当____的时候”(2003年临沂卷文题一)、“发生在____的纠纷”(2001年广州题)、“我与____交朋友”(2000年北京宣武区题)。

(4)补前后两部分。如“____夸我____”(2004年宁德题)。

(5)补前、中或中、后部分。如“我想让____(自己、家庭、江河等)更____(成熟、和睦、洁净等)”(2000年北京海淀区题)。

(6)补正、副标题。如“请以‘——读xxx有感’为副标题,自拟题目,就自己读过的课外名著(或文章)谈一点体会和感想”(2003年无锡题)。

(三)、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法

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

具体来说,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 扬长避短,熟悉为先。

每个考生所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同的,惟有扬长避短,方能奏凯考场。近年来各地的考场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补题时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运营文思。

考场作文是一种“速成”作文,很难有充裕的时间来选材、构思。因此,考生在补题时,所选择的词语,应与自己平时库存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相契合;所确定的内容,须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因为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如2001年河南题“我深深感受到了____”,题目要求中列出的可供选填的词语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也可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行选词填补),很显然,任何一位考生对上述诸种情感体验不可能有着同样程度的感知、拥有同样深刻的感受,这时他们就必须“趋熟避生”。

(2)创新求异,独树一帜。

为半命题作文补题,最易题目雷同、题材“撞车”,为避免这一点,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作求异思维。选词所表现的内容,最好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不曾抒写过,甚或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为此,应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果考题没有强制一定要从提示语中选词,最好跳出提示,另选新词补题。

如2004年河南卷文题一“我与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等)的对话”,多数考生从提示语中选择“春天”、“智者”、“母亲”等词,但有一位考生却自出机杼,将文题补为“我和崇高的对话”,抒写自己一次真实而独特的心路历程,呼唤崇高人格的回归,充满情趣、理趣。

文有鲜腐之分,题有新俗之别。而题目的新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内容的鲜腐。半命题作文补题应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运动思维。思维发散得越开,联想和想像越奇特,则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就越高,内容就越新颖鲜活,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

(2) 力避空泛,小处切入。

补题虚空浮泛、大而无当,是半命题作文又一高发的“写作事故”。中考作文,字数要求一般在600左右。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因此补题时就应“就实避空”,因为题目越空泛,相应地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也就越大。半命题作文命题中设置的思维空白,为考生展开自由联想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可补入空白处的词语很多很多,一些考生往往就拿捏不准,

如2005年无锡市作文题“精彩____(一幕、瞬间、人生等)”,按说以提示语中的“一幕”、“瞬间”入题,也非常不错,然而却有考生为了“创新”,将文题补成“精彩世界”、“精彩世纪”之类,范围越扩越大,文题越变越虚,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大而空、虚而浮,事与愿违。 因此,要写好半命题作文,最好“小口径切入”,题目不要补得过大。

如2005年济南卷文题一“拥抱____”,很多考生如此补题——“拥抱地球”、“拥抱美德”、“拥抱生命”,等等。不是说这样的题目不可以写,而是说因为它们涵盖范围过大,

写起来较难把握,容易流于泛泛而谈。如果将“地球”缩小为“绿地”、将“美德”缩小为“宽容”、将“生命”缩小为“青春”之类,经营起来,可能难度会变得小一些。

有一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补题方法,可有效地缩小写作范围。如2000年昆明题“我好想_____”,很多考生就采用此法,拟出了“我好想栽一棵苹果树”、“我好想去草原”、“我好想拥有一间书房”等范围具体的题目,降低了写作的难度系数。

(3) 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选词补题,应注意词语之间搭配得当,合乎逻辑。首先,要合乎生活逻辑。如写作半命题作文“我第一次_____”,若补填“哭”、“淘气”、“做梦”之类,就不符合生活事理。因为这些事情大都发生在人的婴幼儿时期,是难以界定“第一”的;而如果换成“领奖”、“说谎”、“远行”等词,则因为其在考生脑海留下的深刻印象,情理皆通。

其次,补题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2001年唐山题“____谢谢你”,揣摩题旨,横线上所填内容当与“你”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等。然而却有考生没有看出题目中的这种对应关系,填成了“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相反,2005年厦门题“那一次,我读懂了____”,考场上一篇满分作文补的词语是“坦然”,文章写自己在与历经坎坷却豪迈依旧的大文豪李白、苏轼的对话中,领悟到笑对挫折的人生真谛。作者显然非常准确地破译出了命题者隐含在文题空白处的命题意图,所补词语,既切中题旨,又与文题中的修饰语“那一次”和动词谓语“读懂了”形成了和谐的搭配关系。

(4) 思想健康,拓深主题。

半命题作文题目补填的词语不同,主题揭示的深刻度也会有所不同。考生要想从作文考场上披锦而归,还必须学会开动真情和想像的钻头,向思维深处钻探、挖掘。大凡文章的主题,都可分为浅、中、深三个不同的层次,开挖时切忌浅尝辄止。仍以深圳题“_____的味道”为例,此文补题若停留在“物”的层次或“感官”的层次,补填“西瓜”、“咖啡”、“冰激凌”之类,就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若紧扣“味道”的涵义,往深处开掘,进入“事”的层次或“体悟”的层次,补填“得奖”、“挨批”、“失败”等词,虽仍然平淡无奇,毕竟深刻多了;若再掘一锄,进入“情”的层次或“想像”的层次,补填“母爱”、“阳光”、“飞翔”等内容,兴许就能别开洞天,胜人一筹。

文题补写好了,文章也就变成命题作文了,这时同学们就可以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动笔写作了。

二、 实例

请以“__ 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立意指导]半命题作文首先需要将题目补充完整。那么补充的内容应该着眼于哪些呢?关键点就在于一个“也”字。“也”字表现出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效果,也就是说前面所要补充的材料与“美丽”之间不可能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所以在补充题目中除了那些公认的美丽的事物美丽的精神之外,需要我们换个角度,逆向思考,比如:人们往往对失败、分手、放弃、遗憾、等没有好感,甚至讨厌,由此我们也可逆向立意为“失败也美丽”“分手也美丽” “遗憾也美丽”„„其次,需要明确的是“美丽”是本题的题眼,也是文眼。需要深入理解“美

丽”—词,那是一种内涵:坚强、胆识、恒心、宽容、大气、尊重等,并非单纯的表象的“美丽”。

补充题目后,接下来就需要认真构思,建议考生能够冷静的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宽想。面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首先要进行辐射性思维,多角度地联想、想象,并将与话题有关的思想、具体材料大致罗列下来,从而找到源头活水。

(2)精思。面对罗列的材料要根据中心进行精心选择,多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一篇作文只能表现一个主题,防止“意多乱文”。

(3)实写。写“实实在在”的东西,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在文体的选择上,可以写成议论文,根据补充的关键词选择相应的论据进行写作。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采用排比段落横向选材进行抒情或从历史长河中起步进行纵向构思,气势磅礴的抒发情感。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把自己亲历之事或耳闻目睹之事用细致的笔墨表达出来。总之作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加以分析,选定最适合自己的文体。

[审题误区]

1、“-----也美丽”为题作文

上文说过,这个半命题作文,审题关键点就在于“也”字。有的学生不去理解“也”包含着一种逆向思维,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命题: “春天也美丽” “勤奋也美丽”„„这就属于错误命题了。同时这种反弹式的命题,还容易给学生造成另外一种误解,以为只要是反面的事物反面的精神都可以拿来写写,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例如:“自卑也美丽”“醉酒也美丽”„„这样的命题也属于错误命题。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反弹”也要成曲调,切不可“乱弹”一气。

[拟题示例]

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平凡也美丽、挫折也美丽、简单也美丽„„

2、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俱全。请你以“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立意指导]

看到这一题目,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等词语,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刻内涵,掘而深之,那文章的立意就会高人一筹。如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求新的愿望当然值得鼓励,但不能为求新而求新,那样反而会弄巧成拙。

另外,要明确“滋味”是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文眼,它并非指简单的味觉,而是指一个人做某事的内心感受。因此,写作文时,一定要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突出“滋味”这个中心。

[拟题示例]

近视的滋味、得奖的滋味、挨批的滋味、被人误解的滋味、作弊的滋味„„

3、请你以“那一次,我读懂了 ”为题作文。要求: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扣题作文;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

中考半命题作文题目那篇二

中考半命题作文{中考半命题作文题目那}.

半命题作文

1、题型特点 半命题作文,如同在蓝天里放风筝,限制性与开放性兼具。因为这种题型指定了某些词语,有较大的限制性;同时又留有一半空间让考生自由发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半已经给定,一半尚需补充,给定的预示着限制,待定的意味着开放。作为一种常见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既有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又有命题作文的严肃性和限制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综观2008年中考,单独选用半命题题型的考区约占10%;另外,笔者收集的82道选题作文中,采用半命题题型作为备选考题的考区有29个。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半命题作文的重要地位。

1 题型解码 半命题作文在试卷上出现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单独出现,约占三分之二;另一种是在选题作文中出现,约占三分之一。从命题形式上看又可分为两种:有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相像;无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距全命题作文较近。2007年以来半命题作文最显著的变化是有些考区在待补充的部分,题目给出选择提示,且作了限制:必须选填提示中的一个词。还有少数考区出现了给材料半命题作文和要求写读后感的半命题作文。这就加大了限制的力度,这些新情况可能会成为未来半命题题型的走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根据要求补全题目的位置,半命题作文可分为四种:一是前空式,即要填的文字在题目的前半部分;二是中空式,即要填的文字在题目的中间部分;三是后空式,即要填的文字在题目的后半部分;四是前后空式,即要填的文字出现在题目的两端。有专家分析,2008年半命题作文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提示语更加明确,命题者巧妙借鉴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长处,把“材料+题目”和“题目+要求”的合理形式引入半命题作文,出现了题型不同、思路却一脉相承的命题新特点,预计这种趋势在2009年将继续保持;二是内容有所扩展,考题由过去的以自我为主的写作内容,逐渐向社会、文化、人生等延伸;三是限制逐渐增强,不少考区改变在横线上自主补题的做法,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作文,命题形式更趋公平合理。

2 命题揭秘 2008年全国中考作文试题的内容和能力考查主要表现在加强了对“人”自身的思考与认识,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四大能力考查:“关注社会与生活”、“关注自我与成长”、“关注人生与思考”、“关注审美与情感”。

①关注社会与生活。 收集的82道作文题,以关注社会与生活为主流,顺应了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引导广大青少年关心自我成长的环境和生活中的变化,并且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命题者力求结合考生的生活实际,让每位考生都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比如:四川泸州的“当_____来临”、河北唐山“那一刻,我们_____”。显然与本年度重大事情有联系。

②关注自我与成长。 注重以考生生活经历、成长历程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感悟自我、思考自我,是中考作文命题的又一走向。比如:山东威海的“______的肩膀”、湖南郴州的“______使我 们 ______”、安徽省的“我

在_____得到快乐”等,都把考查的目光投向了考生自我及成长的体验。

③关注人生与思考。 关注人生,突出人生思考和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发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点在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中体现得非常突出。比如:四川成都的“震撼心灵的______”、江西的“有时,我也想______”等。

④关注审美与情感 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中,不乏关注文化积累与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与情感体验的题目。这些作文题表明,命题者试图借以引导考生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比如:北京密云的“传递______”、天津的“______,你好!”等。

2.审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拟题支招 文题,乃一篇文章之眼目。好文章,不仅要有慧心,还要有一双明眸。在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中,如何打造一双诗意盎然的明眸,达到一笑惊宫闱的效果呢?

①审清题旨,找诗意触点。

审题,就是要辨别题目在哪里限制、在哪里开放。开放之处就是诗意的触发之点,只有找到了这个点,才能有的放矢,拟出靓题。有些题的限制性极强,如“______,想说爱你容易”,第一空只能填“想说”的对象,第二空也只能填“很”、“不”等副词,像这样限制性极强的半命题,只能在内容或体裁上去下工夫。有些半命题看似限制性强,其实是很开放的,如“如果感到______,你就______”,乍一看,可填的无非是“快乐”、“拍拍手”、“痛苦”、“哭出来”之类,仔细审视一下,你就会发现第二空是可以挖掘的出彩点,如“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撷一路落英”。而有些题,只是在句式上给出了限制,选材、立意的自由度很高,如“最爱______”、“______我______”如果遇到这样的题,就可以尽情发挥。

②匠心独运,采诗意文眼。

以下面这道作文题为例吧:“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过去的日子去得那么匆匆,现在的日子如指间滑落的轻纱,在这如烟似雾的日子里,你体验着成长的快乐与烦忧,释放着青春的朝气与才情,思索着人生的梦想与遭际„„请你选择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以“在______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可借鉴古诗词。我们平时在课文中所学的古诗词都堪称经典,借鉴古诗词既能使文题文采斐然,又能显示出良好的语文素养。如“在浅草弄春的日子里” 《钱塘湖春行》 、“在情满秋池的日子里” 《夜雨寄北》 、“在暗香盈袖的日子里” 《醉花阴》 、“在举杯邀月的日子里” 《月下独酌》 等等。

可借鉴精妙的歌词。有些歌词是词作名家的杰作,借鉴他们的作品,不仅事半功倍,而且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从《明天会更好》中我们可以“借”得这样一些题目:“在记忆风干的日子里”、“在心灵被敲醒的日子里”。从《菊花台》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些题目:“在夜凝成霜的日子里”、“在笑容泛黄的日子里”

等等。其实还可以借鉴公益广告、书名、影视剧名、经典台词等等。

可虚实相生。如“重重的赞美把嫩嫩的花蕾压得在春寒中瑟瑟发抖,柔柔的和风把深深的期待幻化成神话中的玫瑰迷雾”,本是虚化的“赞美”、“期待”,却因“重重”、“玫瑰迷雾”而变得形象可感,这样化虚为实,使语言美不胜收。拟题若能变虚为实,题目一定诗意盎然。如“在梦想拔节的日子里”、“在心灵久旱的日子里”、“在乘梦飞翔的日子里”等。

可拟人。“而海呢„„欣然地溅跃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海的生动活泼。拟题时,也可用拟人的手法将题目拟得意趣动人。如“在阳光偷懒的日子里”、“在风歌云舞的日子里”等等。

可提出一个象征体。“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拟题也像蚕吐丝那样,要善于思考,从内容中提炼出一个传神的象征体,并把它拟到题目中去。如同样以汶川大地震为素材,颂扬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有的同学将题目拟为“在地震的日子里”或“在地动山摇的日子里”。这样的题目比较直白,而有的同学却能找到一个象征体来拟题。如“在红旗飘扬的日子里”,这红旗既是北川中学傲然不倒的国旗,也是团结、坚韧的民族魂的象征。

③用心推敲,炼精妙文题。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要特别重视检查。一是检查通顺不通顺,主要看语言是否连贯,文理是否通达。有的同学为了题目的标新立异,不惜题文不对,这就本末倒置了。二是检查精彩不精彩,但要特别注意:不能以词害意,题与文要圆融和谐。如果题目通顺又精彩,那么这个半命题拟题就成功了。

2 立意点拨

考场应试作文立意的好坏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应建构自己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思维方法,从而掌握审题立意的技巧。

①立意应有鲜明的时代感,紧扣时代特征,反映当今社会以及人物的精神面貌,突出当今社会的重大变革与发展,体现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倾向。无论写什么文体,其立意都必须抒发、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勇于进取的创造精神,立意不健康甚至错误,其他一切便均无从谈起。

这里的鲜明,是指一篇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观点应清楚、明确,绝不含糊。要做到鲜明,可从两方面人手,一是“理”,一是“情”。所谓“理”就是表现一定的思想;所谓“情”就是表现某种感情。立意时可根据不同的题目,确定应表现“理”还是表现“情”。请看2008年的一篇佳作《人生三境》选段:

人生必然是这样,渐行渐远。有言曰: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仍是水。此言得之。人生就是从单纯到复杂,又归于平静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我们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种滋味,感受每一种境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纯生活之意义。

这位考生在文中引用寓理颇深的名言来深化主题,破解三种“境界”所蕴含

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可谓妙不可言。再看2007年的《回归母语的本源》选段:

远离浮躁,回归母语,我们的灵魂将更加充实和美丽,先秦的诗经楚辞,魏晋的乐府双壁,盛唐两宋的诗词雅韵,明清的小说散文,都源源不断地为精神注入营养。“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的求贤若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缱绻情思:“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壮志难酬:“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瑰丽风光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灵魂深处。

作者从国人的语言浮躁这一现象切人,喊出了“远离浮躁,回归母语”的强音,充满民族自豪感和对母语的忧虑与呼唤,情感充沛,时代感强。

不过,文章立意的“理”和“情”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表现“理”的文章有很浓厚的“情”,有时表现“情”的文章也有很浓的“理”趣,只是各有侧重罢了。

②立意应有厚重的历史感,要善于用小事件、小题材来反映大主题、大思想,要使作文折射出深刻的思想光芒。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考场作文篇幅一般都不长,要在几百字的文章中反映出大主题和深刻的思想,绝非易事。不过,只要加强练习,掌握一定的审题立意的技巧,做到这一点也并非难事。我们常用的立意方法是大题小做或小题大做,也就是以小见大的方法。

大题小做、小题大做的“题”,指忌讳的是考场作文中的话题或主题。所谓大题小做,就是指在构思立意时,采用化大为小的方法,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化为自己要写作的具体而微的事情,或者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具体内容,为大而空、宽而虚的话题找一个具体而又小巧的突破口,便于从小处着手,以小事件、小题材反映大主题、大思想,从具体而微的内容或事件中折射出深刻的思想光芒。与之相反,小题大做则是把具体窄小的题目从大处着手,来反映大主题、大思想。

大题小做、小中见大是使文章立意深刻、具有厚重历史感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要及时掌握这种化大为小、化整体为局部的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情、事件中的小角度,来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请看2007年的一篇佳作《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的开篇:

当历史的车轮压过奥斯维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难道时间已将历史风化.坚韧的犹太民族已似“一笑泯恩仇”?没有!不但犹太人没有忘记那曾经的苦难,德国人民也没有忘记。当犹大纪念日那天,德国总理跪在营前.默默悔过。男儿跪地惊天动地,何况总理!而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忘记。

作者采用大题小做、小中见大的方法,站在全人类的立场,对历史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主题可谓大矣,然而这位考生却独辟蹊径,大胆地将关注的目光射向了二次大战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德国总理的一跪,一个小小的窗口,却收到了“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的效果。

③立意应有崇高的使命感。这是就立意的深刻特点来说的。学生正处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界、社会、人物、事物的接触越来越多,思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其复杂性越来越困惑,对人生和前途有时比较迷茫,因此,在写作中常常表现出疑惑、困惑、消极、悲观,甚至仇视社会和他人,导致文章的立意片面或消极,缺乏一种昂扬向上、积极奋进的使命感,造成考场作文的失误或失败。

立意的使命感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时,要善于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和思想倾向,要善于联想社会生活中的亮点,善于选取一些具有崇高使命感的古今人物和事件,从中提炼出高远的立意来。当然要学会辩证地思考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在认识问题时不可一概而论,因为世界是复杂多变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

识,我们唯有作辩证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 点题艺术

考场作文不喜欢含蓄,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何谓“二锅头”?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何谓“碧螺春”?此茶需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是喝不出滋味来的。也就是说,考场作文必须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教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而点题是最有效的方法。点题的艺术可谓异彩纷呈,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先声夺人,题记点。

题记如凤冠上的明珠,用它点题,能先声夺人,让读者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明确的体味。如中考满分作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一文的题记为:“庸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题记用三个排比句夺人目光,整饬一致,指出了三种人对待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态度,于鲜明的对比中点出文题,为下文阐明自己的观点作铺垫。

②开宗明义,篇首点。

落笔紧扣标题,为全文定下基调,使读者一下就抓住意脉。如中考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开头:“青春,在我的眼里,仿佛就是那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字母,每一个字母都能激起我无穷的想象。青春是A,像一座金字塔„„”开篇点题并领起下文,在作者眼里,每一个字母都是一种事物,一种能给人启示或力量的源泉,一个能展示

青春激情与风采的舞台。

③卒章显志,结尾点。

结尾点题,卒章显志,水到渠成,既能让读者充分、准确地把握主旨,又能在结构上收束全文。如中考满分作文《诗――中国文化的亮点》结尾:“诗,是在这尘埃中绽放的绝世之花。诗,是中国华夏千年的不老传说。诗,是中国古文化幻化万千的绮丽亮点。在历史中,在传说里,诗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亮点。”用形象精当的排比收束全篇,回扣了文题,升华了文意。

④蕴涵深沉,含蓄点。

中考半命题作文题目那篇三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集锦

2015年全国中考作文题荟萃

1、2015年贵州遵义中考作文题目:材料作文 橘子的启示

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2、2015年贵州毕节中考作文题目:最美的_______ 话题作文“相伴”

(一)话题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感怀的事情、沉醉的美景和启人心智的这里与我们相伴。这些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 请以“相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一种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种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是一种美......同学们,美无处不在,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呢?

请将题目《最美的》补充完整后作文。

3、2015年贵州安顺中考作文题目: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 话题作文留下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朋友,我敢保证你 在过往的岁月中完成过无数的约定:相约一起在绚丽的春天去拥抱温暖,一起在似火的夏日去倾听鸣蝉,一起在凉爽的秋天去笑看落叶,一起在雪舞的冬日去追逐浪漫。而今天,渐渐长大的你想过没有,应该与明天的自己有个怎样的约定呢? 请以“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王勃一生短暂,留下《滕王阁序》;曹雪芹呕心沥血,留下《红楼梦》„„青春年少的你,此时或许行囊满满,踌躇满志,有许多东西留下;或许两手空空,惆怅无限,什么也没有留下。无论怎样,它们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请以“留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要求符合题意,文体规范,结构完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 份的信息。

③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作品。

4、2015年贵州铜仁中考作文题目:我体验到的_______

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顶峰,体验一览终山小的成就感。不过攀上顶峰固然令人兴奋,但攀登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所以结果固然重要,但体验的过程更令人值得回味!

初中三年,我们曾经亲身经历过、真切体验过、用心感悟过、努力珍惜过......让我们敞开心扉,把体验到的爱与恨、苦与乐、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凝聚在笔端,倾斜于纸上吧!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我体验到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5、2015年贵州黔南中考作文题目:我学会了_______ 话题作文“珍惜”

请从下面作文题中任选一个,按提示及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严禁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1)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先补充题目,再作文。

(2)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采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作文。

6、2015年贵州六盘水中考作文题目:原来_______一直都在我身边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题一: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

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但匆匆前行的脚步,却让我们忽略了原来就在身边的美好:幸福、关爱、信任„„温暖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美好的春天„„

请以“原来一直都在我身边”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 7、2015年湖北武汉中考作文题目:关于成长的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 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8、2015年湖北宜昌中考作文题目:我的争 我的不争

梁启超和陈寅恪的“争”与“不争”展现了他们的君子风范,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过“争”或者“不争”的经历。回想这些经历,“争”,或许是学习上的力争上游、辩论中的据理力争、赛场里的谁与争锋„„“不争”,或许是矛盾冲突时的主动示弱、荣誉评比时的随意安然、素淡日子里的快乐满足„„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我的“争”》或《我的“不争”》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填写在横线上。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9、2015年湖北襄阳中考作文题目:_______需要表达 材料作文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思想、感情 、态度等,用言语、行为显示出来,即为“表达”。把爱表达出来,你会被更多关爱包围;把幸福表达出来,你会感受更多幸福;把失意表达出来,你会获得真诚帮助„„勇于表达,善于表达,成长更顺利,生活更美好。

请以“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席慕蓉

要求:

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10、2015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目:与平凡相伴

在芸芸众生中,有经天纬地、万人景仰的强者,但更多的是怀揣理想、从容淡定的平凡者。拒绝平庸,回归平凡,将是社会生活的新常态。会审视欣赏平凡,能体味感悟平凡,有平和的心态,耐得住平凡,生活会被演绎得一样精彩。与平凡而有个性的人相伴,做平凡而有意义的事儿,体验平凡而有味道的生活„„请以“与平凡相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1、2015年湖北黄石中考作文题目:我_______了××的_______

说真话,抒真情,往往须在细小处着笔。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的情景,进行了深情的抒写;沈石溪在《斑羚飞渡》里对老斑羚牺牲生命换取下一代生存的那一跃,进行了动人的描画。生活中,也常常可见这样触动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下面的格式拟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拟题格式

我(“××”应为人或事)

例如“我理解了妈妈的唠叨”、“我领略了独处的妙处”等等

12、2015年湖北黄冈中考作文题目: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材料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从前,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有人却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的。”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3、2015年湖北荆门中考作文题目: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快乐的_______生活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题二:快乐的(学校、家庭„„)生活

要求:

①如果选择题二,可从备选项中选择一项填写好题目,也可自选内容填写。

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③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④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

⑤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14、2015年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最是难忘那表情 情景作文

(1)命题作文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珍藏着许许多多来自亲人、朋友、师生甚至是陌生人的动人表情。这些表情或兴奋,或痛苦,或惊讶,或愤怒......触动着你的心灵,描画着爱的感动,传递着正能量,鼓励我们直面人生,振作精神,昂然前行。

请以“最是难忘那表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2)情境作文

围绕下列三个情景要素,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节日 我 掌声

15、2015年湖北十堰中考作文题目:最美的_______ 话题作文“新”

(1)最美的____

(2)以“新”为话题作文

要求:

①选择题目(1)的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2)的另拟题目作文。 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

③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16、2015年湖北咸宁中考作文题目:是苦也是乐

在陈权重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她们找到了隐藏其间的趣味。

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肯定也有过这样的事情,也有过苦和乐的体验,请以“是苦也是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17、2015年湖北孝感中考作文题目:补你一个_______ 材料作文

(1)请以“补你一个 ”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横线上可填“拥抱”“点赞”“道歉”“礼物”等,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2)请根据你对下面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情感、发表见解,但不能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今年4月,网友上传一组烈日下一名小学生为女老师撑伞的照片,引起社会热评。有的网友说:“现在的老师啊,缺乏对学生起码的关爱,师德不存啊!”有的网友说:“现在的学生,小小年纪就知道拍马屁!”而一位知名教育专家说:“众多指责令我也心有不安。因为,我许多行为的‘恶劣’程度远超过撑伞,如搬家时让学生帮我搬东西......我觉得只要师生间彼此关心,举手投足发自真情,就无可厚非。”

当媒体记者采访这位女老师时,她哭着说:“当天是这个孩子自愿替我撑伞的。要错也是我错了,请不要伤害孩子,他很单纯。”

18、2015年湖北荆州中考作文题目:那天,雨一直下

请以“那天,雨一直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9、2015年湖北鄂州中考作文题目:有种幸福在心间

请以“有种幸福在心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中考半命题作文题目那}.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0、2015年湖北三市一企中考作文题目:_______欢迎您

乘车经过县市之间交界处时,人们常会看到“××(县市名称)欢迎您”这样带地标性的标语,让人倍感亲切的同时,也产生一种欲了解该地的心理。

请你以“展示本市(县、央企)特色,如风土人情、特色历史、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产品、特色风景、特色人物等,让想了解的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要求:①先补充题目,只能填写你所处或你曾生活过的县市、央企名称,如: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油田、洪湖等。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不得暴露考生真实姓名和校名(可用化名代替);不得抄袭。

21、2015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对话 超级智能住宅续写

题目一:对话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对话可以增进彼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考优秀作文题
下一篇:中考作文范围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