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加批注

工作总结  点击:   2017-09-09

中考满分作文加批注篇一

如何对文章进行批注

[总结] 对文章进行批注时

1、极富生命力的字、词

2、最感动或最精彩的句子

3、易于发生联想、想象的片断

选择的批注点可以是: 4、易于产生哲理性思索处

5、有疑惑处

6、精妙的开头或结尾

7、鲜明的写作特色

1.对极富生命力的字、词作批注。

课文中的有些字、词,极富生命力,往往一字尽得风采,一词尽显神韵。

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字、词作为批注的内容。

2.对最感动或最精彩的句子作批注。

一篇课文,往往有一些最令人感动或最精彩的句子,这些句子最能体现作

者的才情,往往成为这篇课文的“亮点”或关键句。批注这些句子,有助于理解作者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明之志和所言之理。

3.对易于发生联想、想象的片断作批注。

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联的一类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把两

种事物联系在一起想象;想象是对个人的或人类的已有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从

而创造出事物的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让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基于

文本而又超越文本。

4.对易于产生哲理性思索处作批注。

许多文章言近旨远,闪耀着璀璨的哲理光芒,体现了深刻的人文性。这类文章,可思考:哪些句子最富有哲理?饱含了怎样的哲理?由这些句子,结合你的人生体验,你产生了哪些深刻思考?

5.对有疑惑处作批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有疑,才会有探索精神与批判精神;有疑,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感受文本,体验文本;有疑,语文课才会有智慧含量。

6.对精妙的开头或结尾作批注。

人们历来重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文无定法”,课文的开头,或开门见山,或背景渐入,或设问置疑,或引用名言,或精辟设喻……课文的结尾,或点明主旨,或展望未来,或戛然而止,或出人意料,或饱含哲理……真可谓“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也正体现了语文色彩斑斓之美。

我们写作文,固然要做到“凤头”般有吸引力,“豹尾”般有渗透力,但也要视文章表达的实际需要而定。如能做到独具匠心,又自然而然,则最佳。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写作风格“苦心经营的随便”应该对我们有所启迪。

7.对鲜明的写作特色作批注。

许多课文往往写作特色鲜明。有的美在立意,有的美在形象,有的美在语言,有的美在结构,等等。

中考满分作文加批注篇二

批改作文的几个标准

批改作文的几个标准

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实验学校 郭瑞丽

作文批改是语文老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面对一个班几十本作文、同一个题目,对于几乎相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写出来的作文也大体相同,老师怎样批改才能避免评语的雷同?我认为写评语一定要有个标准,每篇作文的要求不同,标准也不一样。我在作文批改时给自己制定了以下几个标准:

一、按照既定目标批改作文。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学期的总目标,然后在各节作文课的教学时再制定出具体目标,评语要围绕这些具体目标来写。

二、检查学生审题是否正确。一篇作文一定要有文题,即使不是命题作文也可看出学生的审题水平,有了作文题目,学生应从那些方面来审题非常重要。作文应该写什么,受哪些条件限制,重点在哪里,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在审题时都应该考虑到,通篇的布局也体现着学生审题的思路。

三、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批改作文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写作方法,课本上根据内容不同,在每一单元中都侧重了几点写作方法,在实践中训练应用,评语中也要体现写作方法的优劣。在批改作文时老师切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只要学生运用的方法有助于

反映主题思想,那么这种写作方法就可以运用,要让学生放开手脚,灵活多样地选取自己喜欢的写作方法。

四、重视材料的运用。学生作文的内容是否广泛,开合是否自如,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掌握材料的多寡。作文的材料有三种:指定性材料、半指定型材料和非指定性材料,学生如果能灵活运用材料,可以为文章增添不少色彩,教师在评语中体现这一点,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运用材料的重视。

五、写作要有文采。一篇文章的文采决定了这篇文章的档次,如果文章的选材和立意都很新颖,可通篇都是病句,那么这篇文章也顶多划入二类作文。有了文采文章也就有了闪光点,这些文采正体现了文章的价值所在。老师可根据学生程度不同来决定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对于一个差生来说,平时的作文一塌糊涂,偶尔写了一篇稍好一点的作文,那么其中只有一两句话是本文的亮点,也可定为该篇文章的“闪光点”而给于肯定。

作文批改的范围:

(1)观点有否错误,认识是否正确,思想感情是否健康。

(2)主题(或中心)是否明确、突出。

(3)选材是否适当,是否合乎道理和事实。

(4)思路是否清晰,段落与层次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

(5)语言是否通顺明白、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怎样,有否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或累赘、画蛇添足的情况,表现方法有何优缺点。

(6)有否错别字、怪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7)作文的外形,如格式是否正确,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清洁,有无乱涂乱改的情况。

批改的注意点:

(1)要有条有理,绝对不要在作文本上乱勾、乱画。

(2)批改语言力求通俗、准确、简练,有鼓励性。要有眉批,总批。

(3)书写工整。总批每字占一格。

(4)批改前要先通览全文,改后要复看一遍,以防有错未改。

(5)做好批改记录,为评讲作准备。

(6)作文评分办法按等级为优、良、及格、待及格四等,也可细分优+、优、优-、良+、良、良-等。

(7)作文等级一律写在题目右边,批改日期一律用汉字写在总批的右下边。

(8)教师批改后,提倡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在原文中进行修改。

批改常用符号:

(1)错别字号:在错别字上画“○”,本子右边的空白处打“ ∩ ”,让学生订正后将空格封口。

(2)删除号:“ ”,即在删除的每一个字上加圈。

(3)大删节号:“ ”,用于大段文字上。

(4)小换位号:“ ”。

(5)大换位号:“← ”或“→ ”。箭头插在应移入的所在段或加批注说明。

(6)增添号:在需增添的两字间的上方用“ ∨ ”。

(7)升格号:“↑ ”。

(8)降格号:“→”。

(9)赞赏号:语言精练、描写生动的句、段,除加批语外,可在其文字的下面打上小圈“ ∞”或在句子下面打上连圈“∞∞∞”,表示赞赏鼓励。

(10)复原名:用“▲”,标在已删去的字、句的上面。

(11)分段:“||”标在需分段的句子之间。

(12)替代号:在原来的字词上打圈,并加上增添号“ ∨ ”。

(13)修改标点符号:同修改文字。

提倡学生在草稿上进行自改、互改、组改,要求学生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批改:

1.格式是否正确

刚开始,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要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个人的。抽到

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锗,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

1.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洁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

4.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有五处扣五分,超过五处,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老师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8. 看文章的结构

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面的批语,一般情况一篇作文的批语都在200字以上。

学生自批、互批、组批的批改要求

1、格式是否准确。5分。

2、卷面是否整洁。5分。

3、错别字有几个。每两个字扣一分,最多扣5 分,并用相应的符号标出 。 10分。

4、检查病句。每一句扣1 分,最多扣5 分。在病句下面画横线,在旁边写明病在何处,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10 分。

5、标点符号有无明显错误,强调逗号、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明显错误的地方,每错一个扣一分,超过5 分不再多扣。10分。

6、文章的中心。(1)中心是否鲜明;(2)中心是否集中。10 分。

7、文章的选材。(1)是否围绕中心;(2)是否符合生活实际;(3)是否具有典型性。10分。

8、文章结构。(1)层次段落是否清晰;(2)过渡是否自然;(3)开头结尾是否照应。10分。

9、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文体要求。10分。

10、语言。(1)是否简练;(2)是否准确;(3)是否生动。20 分。

中考满分作文加批注篇三

美文摘抄赏析

沙原隐泉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赏析:

人生并不是总是阳光明媚,并不总是春意盎然,并不总是鸟语花香,并不总是富有诗情画意,有时也有暴风骤雨,有时也有阴霾,有时更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让人不能承受,人生有时更像无边无际的沙漠,还有的看似平坦的一片,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下就松松的下滑,用力由大,陷得由深,下滑也就由厉害,不由感叹人生如此之复杂,让你茫然、让你在无所适从。

夏 感

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赏析]本文寥寥数百字,却堪称当代散文中难得的精品。文章起笔连用三个比喻,“一锅冷水”“密密厚发”“黛色长墙”看似扑拙,却从感觉和视觉上贴切地再现了“整个夏天”“芊芊细草”“淡淡绿烟”的特点,勾勒出夏景的宏观。而“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一句,则宛然上述一组镜头的画外音乐。这儿的“烦”,显示着夏的热力,却绝不沉闷;悠悠溢出树间的声声长鸣,映衬着夏景的明快,烘托着一种“蝉噪林逾静”的氛围,也更加表现出夏日大地的充实、厚重。于是,在声色互补、虚实交融之中,作者已经为全文定下了昂扬积极的主调。

夏至微山湖

乘坐小舟驶向湖心,你便看到夹岸湖苇向你招手,湖苇丛中摇荡出成群结队的牛羊,在低头觅食。勤劳的农人开始一天的忙碌。我们的小舟顺风驶在辽阔的湖面上。成群的鸭鹅在老汉的吆喝中争先出巢,欢叫着,纷纷跳入水中,翅膀拍打着水面。悠闲的渔人光着脚板在村

头的树荫下谈论着,秀美的村姑系着白裙、红裙在石台上揉洗着衣服,看到远客到来,都抬头相望。如果你和好客的渔人攀谈,他们会热情地做你的导游;假若你与姑娘们交谈,她们会爽朗地和你说笑。再放眼四望,你便会发现碧如盘的荷叶掺杂着点点红光,团团雪球,成片成排地几十亩、几百亩地出现。那瞪着圆圆眼睛的老荷果和人摇头,渔人会笑着说:“那半闭着的莲蓬才是生吃的佳果。”小舟欢快地穿过鸡豆塘,越过菱角池,划向空白水处。长长的渔网不在眼前,一叶小舟在一村姑的驾驶下,从荷塘中穿出,驶向下网处,村姑用手里的船桨拍打水面,吆喝着,样子逗人。渔人说,她遇上了大鱼,在向网中赶。远处的青山近了,层层树林、果林遍布群山。山脚下,宽敞的柏油马路人来人往,宽阔的码头,排排船队在静候着。

夕阳如光屁股的孩子,一溜烟地跑进西天的山脚。远处的村庄绕上一层薄雾,渐渐模糊。河曲摇渡的老翁唠叨着收工,我们的小舟在烟波中流去,身后,那苍山、那小树、那近水„„呈现出一个金黄的世界。

[赏析]

这是一片人民日报上的小文章,文中描写的是水乡夏日的风物情调。以湖为中心,放眼四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牛羊鸭鹅尽在画中,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在作者的妙笔涂抹下,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在作者的笔下,一切有生命没生命的东西都具有了人的感情,比如“跳跃的微山湖水逐波赶浪”“湖苇向你招手”“那瞪着圆圆眼睛的老荷果和人摇头”等,使画面的调子更加明快。另外,文章用词看似信手拈来,却极为准确、传神,比如“湖面上偶尔有被水托出的村庄”中的“托”,“摇荡出成群结队的牛羊”中的“摇荡”。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 摘自《青年文摘》

[赏析]

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很多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很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因人心难以宁静,烦恼多了,快乐少了;伙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灯独坐者多了,闲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颓废者多了,积极进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好一个“宁静致远”。是的,只有宁静,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会有挑战的勇气,才有可能迈向成功的顶峰。让心宁静吧,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而有内涵,你会变得更加成熟而又稳重,你会和快乐结缘和成功握手。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

江 南

水上,拱着古老的石桥,像一弯清秀的眉毛;

石桥下,还有水中的桥,还有,人和伞,狗和栀子花,竹笠,卖蒸糕的担子,都在潋滟的波光中,晃着影儿;

河的两岸,是窄而陡峭的;岸上有走马转阁的回廊,有伸向河面的茶楼,书场,酒肆;还有住家户,住家户后门的石梯坎,姐儿妹儿们蹲在石梯坎上,洗菜,濯足,淘米; 她们的印花巾,像一朵朵彩色的香草;

她们轻柔的话语,像紫燕归来,在弹奏呢喃的春歌;

在桥上,桥下,篾箩里,是活鲜鲜的鲋鱼,刀鱼,鳜鱼;

竹篮里,是水淋淋的荸荠,莲藕,茨菰,菱角;

小街,虽是用石板铺的,但却像泡在水里,像一条条河道港湾,腥也腥得有味儿„„ 也许,这就是江南。江南一角的素描。

那苏州评弹,那轻柔俏丽的丝弦之声;

那比西施更美,更为聪慧的少女;也许,这就是江南的形象和性格„„

赏析:

散文诗《江南》是一篇美文:美在具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美在其清丽隽永的妙语佳句。情感美同语言美融合成了本文的特殊格调。《江南》是一篇秀美的江南水乡图,读来令人陶然神往。

以《江南》为题,写起来有一定难度:偌大江南,可写景物风情太多,如何下笔,如何选取角度都是颇费斟酌的。此文恰到好处地选取了“江南水乡”这个独具特色的地域,以舒展而简洁的笔墨对水景、人物淡笔勾画,全文仅285字,所写的仅是江南的一角。但这一角是江南的缩影,是凸现了江南特色的典型化的江南。确有一叶而知秋之妙。

田园诗情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反刍,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圆柱,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乌德勒支或兹伏勒,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低地上还有白色的绵羊,它们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还有成千上万的小鸡,长毛山羊,但没有一个人影。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只有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的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汽车火车,都装载着一罐一罐的牛奶运往城市。车过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狗不叫,圈里的牛不发出哞哞声,马蹄也不踢马房的挡板,真是万籁俱寂。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中考满分作文加批注}.

这就是那真正的荷兰。

[赏析]

本文开头一句话就勾出荷兰特色,“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后面则把重点放在牧场上,以亲切平和的笔触,画出了充满“田园诗情”的“真正的荷兰”,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作者热爱和平、憎恶战争的感情。自然随意中显示出描写技巧的高明。笔调活泼且不乏幽默,读起来给人以一种轻松感、舒适感。

风 雨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 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的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

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赏析]

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风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所以,文章描写“风雨”,尽管文中无“风雨”二字,但作者无处不在描写着风雨,风雨的形、声、神、韵,无不惟妙惟肖。品味此文,仿佛令读者置身于狂风暴雨的环境中。高明的手法,生动的描写,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以淋漓的美感享受。

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中考满分作文加批注}.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捕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侯、抚慰,动辄就施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了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道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了!

[赏析]

作者饱蘸深情地描写了一棵“摇曳”在他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从四个层面予以考虑展示:首先,它向“饥寒交迫”、“弹尽粮绝”的命运安排挑战,追求生命的存在;其次,它以“铮铮铁骨”和“朗朗硬气”抗争、反击、战胜种种灾难,无畏而刚毅;再次,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从不怨天尤地,总是“努力地”发挥生命的极致,坚强而高尚;最后,当小酸枣“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道的一颗心”闪亮于峭壁时,没有丝毫炫耀和停

中考满分作文加批注篇四

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介绍

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介绍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借此机会我将我校语文复习及校本教研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介绍,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加强集体备课,切忌单兵作战。

校本教研中,集体备课是重要一环。通过教师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我校的集体备课强调做到“七个一”。它们是

(1)、每一位教师谈刚讲过的课一点的经验;

(2)、每一位教师谈刚讲过的课一点的教训;

(3)、每一位教师提一个自己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4)、每一位教师提一个学生易出错的知识点;

(5)、集体听一位教师说课;

(6)、集体确定听一位教师的课,并进行评课;

(7)、集体确定一位教师出本周的过关测试题。

诚然“七个一”的提出是一种形式,但要的是形式之下的实质教研、备课。例如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对写作中常犯的错误进行了总结,使参加备课的所有老师都受益匪浅。它们是――― 审题方面:1文不对题 --- 误解题目或话题及要求2忽略题眼 --- 抓不到文章的要点。

内容方面:1内容贫乏 --- 不充实,缺少真情实感,2题材不新 --- 材料老生常谈,毫无创意3详略不当 --- 不分详写和略写,草草了事3言不及义 --- 写了一大堆流水账,中心不明。 表达方面:.1叙述平直 --- 情节太平淡,不生动。2 描写平淡 --- 不能表现出人物特征。3杂乱无章 --- 交待不明确,结构不清晰。4立场模糊 --- 自相矛盾。5卷面脏乱差-字体潦草。以上错误可让学生对号入座,以提高其写作能力。

二研究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切忌重讲轻学。

例如:当我们对某一单元进行测试后,在批改和讲评试卷时有意识的对得分和失分情况做一归纳和整理,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忌公布完答案了事,不能为讲卷子而讲卷子,从而忽视对造成失分原因的查找。忽视对知识点的举一反三,忽视学生现有的语文学习状况,忽视教学效果的反馈三专项复习,讲求实效,切忌题海战术。

众所周知,中招语文试题由“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五部分构成。专项复习的质量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中招成绩。提高专项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将是复习阶段的重中之重!

随着新课的结束,初三语文将进入复习阶段。一般而言中考语文复习分为三个阶段:1纵向地梳理课本知识,2横向地复习各个知识点,3讲练结合模拟冲刺。要做到充分彻底地复习初中语文,必须具体到每一节语文课。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节语文课,提高每一节语文课的效率!孔子有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停地学习,及时温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提倡,可一旦把复习与猜题押宝联系起来,与无休止的练习联系起来,大搞“题海”之战,于是乎练习册,考试卷,模拟题,课课练,绿卡蓝卡等等,资料无穷,题海无边。而这些题目又大多是重复拼制的语言符号的排列组合的产物。如果让学生没日没夜做这些枯燥、乏味却又十分复杂的重复摸拟劳作,这复习就大大地变形了。这种原地踏步似的复习,效果并不见佳。

可是做试题是语文复习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查漏补缺,巩固理解,掌握技能,提高能力。“练习”,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有层次,循序渐进,要灵活多样多角度地训练思维能力。例如,字词方面,第一步先让学生自己抄写,第二步有选择地让学生听写,第三步,让学生做练习等;其次,要有一定的数量做保证,因为 “熟能生巧”,同时要有所侧重地精练,

从而达到由量到质的飞跃。比如说,有的练习可让学生自己讨论完成即可,有的练习可适当选择学生做错较多的题目讲,有的练习可从头讲到尾等。另外,训练的方法要多样,可先讲后练,给出规律让学生把握标准练,也可边讲边练,以解答疑难,反复实践,还可先练后讲,在学生“山穷水尽”时加以点拨,让学生恍然大悟。

四夯实基础,有的放矢,切忌跟着感觉走。

要注意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指导学生对各知识点了如指掌,在语言的识记、理解、分析和运用上下功夫。

诚然,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需要自己对语文材料的感悟与理解,其有效途径就是多读、多看、多听、多思考。多读即多读书报;多看即多观察生活,适当看一些电视新闻;多听即听广播,听周围人的语言表达;多思考就是把读来、看来、听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筛选,储存有价值的信息。

进行复习时要注意有的放矢,切忌跟着感觉走,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例如对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复习,就要把握其命题的趋势:选文材料内容大多贴近学生生活;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能整体感知其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了解其基本思路,领会语言表达效果,并能进行概括和表述。在此基础上,能创造性阅读,完成开放性的题目。诚然,不论是哪种文体,建议同学们最好按照“三看”、“两原则”、“五步走”的方法去做。“三看”指:看题目、看开头、看结尾;“两原则”指:“跟着作者的思路去阅读”、“带着文后的题目去阅读”;“五步走”指的是:“统观全文,把握基调;结合语境,合理想象;重点词语,合并类项;文中原话,照抄不误;要点全面、基调缀后”。这需要用心体会,不断的归纳、总结。

五注意信息收集,切忌闭门造车。

我校语文组通过对近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分析,和相关信息收集就中招语文考试做一展望,仅供大家参考。

1、新课程改革必将为语文考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课标要进行解读,对中招的指导思想要明确:“三个有利于”就是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有利于高中学段的入学选拔;

2试题文化内涵丰富,人文精神突出,地域特色突出。例如今年河南省课改区的阅读题之一就是河南特产“钧瓷”。非课改区的阅读题之一是“内乡县衙”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3、试题结构多样化,相对稳定,日趋科学,但仍以主观题为主。{中考满分作文加批注}.

4、开放性试题分量加大,拓宽了考生展现个性发挥特长的空间

5会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精神。内容上可能会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可能会考查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总之,将更注重综合性语文素养的培养。

6新题型层出不穷。如画配诗、编对联、写建议、说推荐理由、成语替换、加批注、写摘录、学科渗透、拟标语或宣传语、谈感受、写导游词、多角度分析、反思评价、推荐名著、设想描绘、尝试评价或感受评价、想象描写、学习卡片等多种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中考语文复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回归课本抓重点,专项训练抓难点,综合测评抓考点”。这样就形成了“点”、“线”、“面”的有机、完美结合。希望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为此,也向各位同仁提几个应该注意的误区:只强调能力培养,而忽视基础积累;陷入资料泥潭,忽视课本复习;大搞题海战术,忽视《考试说明》和考题研究;训练强调结果,忽视过程分析和评价;重视口头表达,忽视动手训练;重视面面俱到,忽视查漏补缺和 “短平快”项目。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反思和改进。

以上是对中考语文复习的一些粗浅认识,还望大家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中考满分作文加批注篇五

浅谈初中作文评价方法

浅谈初中作文评价方法

宁晋县第六中学 李茂辉 摘要: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习作内容三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参与活动认识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发挥,才会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新的生机与勃勃活力。

关键词:初中作文 评价 自评 互评

正文: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给予及时的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这种课程理念的实施,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和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实现上述评价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还就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功能、评价主体等提出了原则性建议:

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面向全体学生”。

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不足及其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引导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评价要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

活动”。

师生互评,讲评多样

在以前,学生的作文都是由老师一个人改,这不仅大大增加老师的负担,对学生作文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可以说是在浪费教师资源。现在,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什么都讲究资源整合,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也要合理调配资源。学生作文时,教师可让先写完的学生相互评价修改(学生修改的内容可写在旁边),这样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评价修改其他同学的作文,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有效资源利用。然后,留给学生时间,启发学生评价。学生兴趣激发了,都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再宣读作文评语,学生再对同学的评语做出评价。学生们思维活跃了,如一批批良驹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每篇文章所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发现了,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供大家共享。教师再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小作者通过面对全体学生朗读优秀习作,产生一定的成功感。别人可以修改自己的,自己也可修改别人的,学生的兴趣大大的提高了,发言也积极了。学生间取长补短,这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班级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想要写好作文,还是大量阅读。阅读是提高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多读多写是欧阳修到鲁迅都曾肯定过的学习经验,是有其合理内核的,我们千万不可把一个多字也不要了”。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自己提高写作能力。

一、学生集体评改。

本环节就是要求全体学生参与,互相进行评改。其具体做法是:把全班学生在日常习作中能力的强弱分为四人的评改小组,并选举写作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教师选择本班有代表性的三至五篇所谓“典型文”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进行修改,(尽量回避本组学生的习作)教师加强指导。鉴于学生的认识能力,评改中首先要求学生把重点放在错字、标点、不恰当的词和句上,尽量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对文章中存在的问题不要急于发表修改意见,只给以口头上的提示,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自己去发现不足,改正问题。同时,教师讲授一些眉批、总批等作文批改方面的指示。待学生批完之后,每个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广泛交流个人的不同看法,然后由小组统一反馈,并有小组长代表进行总结陈述,最后由教师根据小组发言的情况适当点评,及时对每组写出不同

的评改意见。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找出他人文章问题的所在,而且能从不同的好文章中汲取精华,达到引以为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之目的。

二、学生互批互改。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他们对同伴的作文时时充满好奇,我有意去让他们进行去比较,取长补短。在此过程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自由找伴,互相交换作品,安排了学生同桌互改、优生互改、差生互改、优差生互改、一人读大家改的方式。在批改之前,教师根据每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和具体要求提出一些要点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修改。之后要抽样检查,防止学生走马观花。再是针对学生不容易去发现问题这一缺点,教师随时把一些修改的技巧传授给他们,此时可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给每个人一个辩论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主角地位意识。但也要注意不要喧宾夺主,偏离训练重点,使学生真正做到在改中学习,改中有所提高。通过学生之间的改改画画,圈圈点点,并带有鼓励性的小评语,使学生潜移默化学到了他人的习作方法,提高了分析、判断和口语表达能力,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气氛友好、平等、融洽,避免了教师的单项灌输,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他们习作的自信心,为以后自己修改做好了准备。

三、学生自批自改。

众所周知,学生能够独立的修改自己的文章,才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通过互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正跃跃欲试,都想急于“露一手”,想亲自“摘个果子吃”,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在这一过程,要求学生遵循“多读”的原则,作文写完后,先轻声读一两遍,统观全文,边读边思考;接着逐句逐段的细读,边读边加批注,边读边改;改好后再进行复查,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改,改好,并评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给与奖励。老师最后根据修改的次数和质量,再打分评出甲乙丙等级。同时教育学生要细心、认真、说真话,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并养成自改自查的良好习惯。

四、师生互批互改 。

在以前,学生的作文都是由老师一个人改,这不仅大大增加老师的负担,对学生作文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可以说是在浪费教师资源。现在,世界进入信息

化时代,什么都讲究资源整合,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也要合理调配资源。学生作文时,教师可让先写完的学生相互评价修改(学生修改的内容可写在旁边),这样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评价修改其他同学的作文,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有效资源利用。然后,留给学生时间,启发学生评价。学生兴趣激发了,都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再宣读作文评语,学生再对同学的评语做出评价。学生们思维活跃了,如一批批良驹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每篇文章所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发现了,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供大家共享。教师再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小作者通过面对全体学生朗读优秀习作,产生一定的成功感。别人可以修改自己的,自己也可修改别人的,学生的兴趣大大的提高了,发言也积极了。学生间取长补短,这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班级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

首先让学生试着改老师的作文。选择好题目,教师与学生一同参与写作,并从学生作品中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范文,把老师的文章夹入其中让学生一同评阅。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激发了学习兴趣。再就是在互批中最关键的是关注好差生的具体表现;在活动中要采取相应措施,适度定标,放缓进度,做到起点低,反馈及时,多鼓励、勤表扬,善于去捕捉和呵护他们的闪光点,树立好写作的信心。在转化差生中坚持做到面批、全批、细批、勤批,对差生的成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我是最深有感悟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想要写好作文,还是大量阅读。阅读是提高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多读多写是欧阳修到鲁迅都曾肯定过的学习经验,是有其合理内核的,我们千万不可把一个多字也不要了”。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自己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作文的批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导向性。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习作内容三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参与活动认识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发挥,才会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新的生机与勃勃活力。

中考满分作文加批注篇六

201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语文适应性训练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一)积累(共16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暮色越来越重,村头的苦柚树在晚风中摇yâ着满树叶子。远远的,我便能闻到叶mài.

上的淡淡清香。窗前的空地上,一方石磨墩立在地上,缝隙间满是青苔。此刻,上方正站着.一只大黄犬,它伸长脖子,朝向山边的落日放声狂吠。

——《故乡犬吠》

2.默写。(8分)

{中考满分作文加批注}.

①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④ ,小桥流水人家。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个人工作总结幼儿园
下一篇:乡镇秸秆禁烧工作总结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