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故事

励志故事  点击:   2017-08-11

乐器故事篇一

乐器的故事以及介绍

钢琴:

钢琴的前身是拨弦古钢琴,也称作它与钢琴的内部原理大致相同,

都是在琴体内部装有音板和许多拉紧并列的琴弦。不同的是钢琴的弦槌击弦发音,

拨弦古钢琴用羽管制的拨子拨弦发音。

钢琴的发明者是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一位乐器制作师。1709年,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他在钢琴上采用了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波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来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

钢琴的演变

在欧洲,大约14——18世纪之间,曾流行过两种键盘乐器,一种叫击弦键琴,一种叫拨弦键琴(又称大键琴、羽管键琴)。这两种乐器都因被认为是钢琴的前身而被我们称为古钢琴。两种古钢琴的发音原理互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完全不能或几乎不能随手指触键的不同力度弹出强弱不同的音来。虽然有这样的弱点,但古钢琴作为键盘乐器,已经具备了将不同的音、不同的曲调同时结合起来的功能。当不同的音、不同的曲调同时(不是先后)结合起来时,音乐就变成多声的、复合的、立体的了,这无疑是人类音乐思维的深化。键盘乐器的优点就在于能够适应这种深化的需要。同时也反过来为多声音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那时的欧洲音乐,恰好是复调音乐迅速演进的时代。相应的,古钢琴也盛行了几百年。许多作曲家都为古钢琴作曲。例如巴赫、享德尔和斯卡拉蒂的钢琴曲,都是为古钢琴的。海顿、莫扎特的大量作品和贝多芬的一些作品,也都是为古钢琴作的。另外,古钢琴还有它特有的纤巧的音色。所以在古钢琴普遍被现代钢琴取代之后,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甚至在当代,又有少数钢琴家重新提倡使用古钢琴。今天, 许多型制的电子琴也都设置古钢琴的音色(Harpsichord),就是这个缘故。

乐器的演进,是伴随着音乐创作的深化而变化的。而音乐创作的深化,就在于更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内心对无限丰富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感受,以及由此

而来的无限丰富的感情色调及其变化。这时,缺少力度变化和对比的古钢琴,就不能完全满足音乐艺术发展的需要了。新的钢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世界上第一台钢琴,由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B·Cristofori)于1710年前后在佛罗伦萨制造出来,当时取名为“弱和强”(Piano e forte)。后来,几乎所有语种都称钢琴为Piano,就是Piano e forte的简称。中文称Piano 为钢琴,这倒是中国化了的名称。

仅从钢琴本名为“弱和强”这一点已经说明:演奏者能随心所欲地弹出弱、强、渐弱、渐强、突弱、突强等等力度变化、对比,这是钢琴的发音原理与古钢琴的根本不同之处。这一点不同,对钢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对钢琴曲创作的推动,都有重大意义,这已由后来的钢琴音乐史所验证。克里斯托弗里的巨大贡献,就在于此。万事开头难,尽管他制造的那台钢琴与我们今天常见的三角钢琴(即平台式钢琴)和立式钢琴相比,还是大不相同的,但毕竟Piano是在克里斯托弗里手里诞生的。后来的几百年间,又经各国无数的能工巧匠,从型制、结构、材料、音域、音色、音量等等方面不断予以改进,才成为今天的样子。

葫芦丝的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得昂和布朗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的云南 得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葫芦丝又名葫芦箫,阿昌语称“拍勒翁”,佤语称“拜洪廖”,它是由葫芦笙演进而成的,由于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的丝绸那样飘逸轻柔而得名。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或用它独奏,最适合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交好的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葫芦丝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是助兴的乐器,每个村寨都有很多制作葫芦丝的能工巧匠,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丝,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欢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丝进行了不断的改革, 1950 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葫芦丝的音域扩展为 14 个音。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研制了两种新型的葫芦丝。其中的六管葫芦丝,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以及两个合音旋律加持续音。即保留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有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月琴由阮演变而来,流行于晋代。

月琴在现代的发展。>>

月琴:我国汉、彝、苗、侗、布依、白和哈尼等族人民共同喜爱的弹弦乐器。历史久远,流传广泛,音色清脆,常用于独奏、民间器乐合奏、歌舞、戏曲和说唱音乐伴奏。

月琴是从阮演变而来的乐器。自晋代起就在民间流行,约从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圆似月、声如琴。当时和阮相似,后来逐渐变化,清时月琴就与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简化,琴杆变短,音箱呈满圆形, 而且在各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我国的月琴在唐代传入日本,19世纪3O年代达到最盛时,期,遍及一般人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月琴在日本被禁,战后才又恢复。

月琴常用于说唱音乐四川清音的伴奏。这种曲艺形式是清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深为四川人民所喜爱。解放前,艺人多在茶馆坐唱或在街头即地作场演唱,用琵琶或月琴伴奏,故也称“唱琵琶”或“唱月琴”。

月琴由阮演变而来,流行于晋代。>>

月琴在现代的发展。

自1958年后,月琴经过多次改革,改为三弦二十四品,采用十二平均律,音域得以扩大,可自由转调,在演奏技巧吸收了其它弹拨乐器的优点,表现力更加丰富,其4条琴弦的定音为(g、d1、g1、d2),音域由g~c4,有3个多八度。由于使用钢丝尼龙弦,音色清脆柔和适于独奏。

80年代初试制成功一种长杆(较原来长一倍,约18厘米)月琴。音品增至30个,缚弦下移,增加了琴马,并在琴内横音梁间增置两条竖梁。定音为(g、C1、g1、C2),音域达4个八度。音量明显增大,音色富有光彩,除可为楚剧伴奏外,更适于独奏或合奏。

在民间乐队中,月琴是高音乐器,常用于合奏。它的声音比琵琶响亮,还带有一种金属性质的铿锵声,与其他乐器合奏,音响既协调又别有风味。月琴是京剧、楚剧等地方戏曲和曲艺的伴奏乐器。在京剧文场乐队中,月琴与京胡、京二胡一起号称三大件乐器。它发音清脆,在京剧唱腔伴奏中,能起到衬托京胡的作用。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素有“音乐之乡”誉称,那里使用的月琴是由汉族传去的,经常与芦笙等乐器合奏。在广西隆林苗族居住的德峨和么基,民间流传着用月琴演奏的器乐曲。云南的白族和哈尼族民间,也流传有月琴。白族月琴是仅次于白族三弦的弦乐器,还用于白剧伴奏。哈尼族的月琴也称“四弦”,外形和彝族月琴相同。

朝鲜族的古老乐器

与古筝相似的乐器,伽倻琴是 古代国家伽耶国的国王模仿古筝制造了一种弹拨弦鸣乐器,朝鲜族人民把它称为伽耶琴。朝鲜族人民吸收了其它民族同类乐器的优点,终于创制出民族特点鲜明、性能良好的伽耶琴。

伽倻琴 图片:

古老乐器伽耶琴是朝鲜族的古老乐器,流行在中国东北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伽耶琴的外形很像汉族的古筝,它和古筝有着很深的渊源。据史书记载,在公元500年前后,朝鲜古代国家伽耶国的国王模仿古筝制造了一种弹拨弦鸣乐器,朝鲜族人民把它称为伽耶琴。

古老乐器伽耶琴流传到今天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古时候,伽耶琴的琴体是用 整根的原木刳成的,琴尾呈羊角形,因为没有底板,音量较小又缺乏表现力。经过若干世纪的流传和改进,朝鲜族人民吸收了其它民族同类乐器的优点,终于创制出民族特点鲜明、性能良好的伽耶琴。现代伽耶琴提高了音量,音色也更加丰富。朝鲜族人民对制琴材料的选择上非常讲究,琴的各个部位选择不同的优质木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伽耶琴又有了新的改进。乐器制作者们相继研制出了18弦伽耶琴和21弦伽耶琴。特别是后者,不仅加大了共鸣箱,还采用朝鲜族特有的尼龙弦和尼龙钢丝弦做琴弦。这种伽耶琴音响宏亮,音色优美动听。

古老乐器伽耶琴不仅音色动人,演奏的姿势也非常幽雅。演奏伽耶琴的时候,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取音,它可以演奏双音、和弦以及简单的复调音乐。伽耶琴的表现力相当丰富,通过演奏者纯熟的手法,能表达出人们喜悦、愤怒、悲哀等不同的情感,还能奏出雄壮、激昂的宏伟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轻快活泼的民间音乐作品。过去,伽耶琴的演奏者以男性居多,随着这种乐器逐渐成为朝鲜民族最主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女子弹奏者越来越多。

古老乐器伽耶琴可以独奏或重奏,主要用于集体弹唱,并在民族乐队中应用。在朝鲜族有一种传统的演唱形式叫做"伽耶琴弹唱"。演出的时候,十几位身穿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女子在舞台上一字排开,将伽耶琴的尾端放在地上,首端放在右膝上 ,左手按弦,右手取音,表演者边弹边唱,歌声与琴声交融,优美动听。

中国乐器:

1 如奏乐器:如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

巴乌、埙、唢呐、萧等

2 弹拨乐器:如琵琶、扬琴、七炫琴(古琴)、热瓦普、

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等

3 打击乐器:如堂鼓(打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

铜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等

4 拉弦乐器:如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艾捷克、京胡

中胡、高胡

一般分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

民族乐器分为四类: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还有弦鸣乐器。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从己出土的文物可证实: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

{乐器故事}.

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骨笛(最早的笛子距今8000年左右),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入葬)出土的编钟、编磬、悬鼓、建鼓、枹鼓、排箫、笙、箎、瑟等等

乐器故事篇二

音乐教学案例小乐器讲故事

音乐教学案例《小乐器讲故事》

石嘴山市第二十小学 田静

一、接触乐器

1、敲一敲,听一听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做的小乐器摇一摇。

生;拿出乐器摇起来

师:这都是你们做的啊,真的是让老师大开眼界。下面把你们的“宝贝”都摆在中间来。

(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有废旧的塑料瓶装上不同的材料做的沙锤、有用废旧瓶盖做的摇铃,有废旧鞋盒和茶叶筒做的鼓。。。。)师:这么多有趣的乐器,你们想试一试吗?

生:想。

师:从所有的乐器中挑一件你最喜欢的,展示给我们大家。 (学生兴趣高昂,拿着乐器摇起来)

师:从刚才的敲击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一样的瓶子装上不一样的材料发出的声响也不一样。 生:厚一点的纸盒比薄的纸盒声音要响亮。

生:....................

二、自选乐器,创编故事

1、让学生分辨乐器形象。

碰铃-------闹钟声

响板-------青蛙叫

自制响铃-------小狗脖子带的铃铛

自制沙锤-------下雨声

大钵-------打雷声

2、用语言讲述故事

3、用乐器表现故事情节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讨论,选择乐器,编配声响。

(2)各组展示,表现故事。

教师到各组进行指导。

小雨---雨渐大---打雷---闪电---雨渐小---云开日出

沙球轻轻的摇---沙球渐强---击鼓---打钵---沙球渐弱---碰铃---三角铁

鼓励学生用于别人不同的方式表现这一情节,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课后反思:

孩子们非常喜欢打击乐,但是很少去体会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使用时往往也只是机械的敲击,缺乏音乐感受。于是我让孩子们自制打击乐器,根据特定的情节,引导他们自己选择乐器,自编音响来表现,进一步巩固对乐器音色的体会。最后让孩子们自己展开想象,调动记忆,自己用乐器创编故事,将想想拓展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这样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合作创造力及实践能力,并有效的提高孩子们在打击乐方面的音乐素质。

乐器故事篇三

音乐故事十面埋伏

音乐故事《十面埋伏》

教学目标:

1、以乐器发展史为主线,介绍八音乐器及品质,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中国民族乐器。

2、通过音乐与故事的结合,感受乐曲《十面埋伏》塑造的音乐形象和古战的壮观场面,了解琵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聆听、体验,领略古曲艺术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重点:

1、从速度、力度、节奏、演奏技法等方面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初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意境。

2、了解八音,体验民族音乐的美。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请看屏幕。

学生:带着好奇并期待着、、、

(课件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版《青春舞曲》)

教师:这支乐队,你了解吗?听了她们的演奏,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A:这支乐队的名字叫女子十二乐坊,表演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古筝,扬琴,

琵琶,二胡,竹笛等,都是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

学生B:她们演奏的乐曲是《青春舞曲》,一首维吾尔族民歌。

学生C:她们的演奏风格独特,充满了青春气息,给人以激情四射的感觉。 、、、、、、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她们的表演在世界各地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

是外国人并不了解,这种演奏方式其实加进了很多现代的元素,在很多年前,中国古人的乐队和乐器其实不是这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短片

二、认知感受,了解八音乐器

(多媒体播放:八音简介)

教师:你来说说,什么是八音?

学生:八音是用金、石、丝、竹、匏、土 、革、木八类材料制成的乐器的统称。

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沿着中国古代乐器的发展历程,去聆听、去了解我国的

民族音乐文化。

1、埙

教师:自原始社会起,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就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天赋创造了

独特的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刚才在短片中,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个乐器? (展示图片)

你知道它叫什么?它是八音中的哪一种?

学生:、、、、、、

教师:让我们先来听听它的演奏(播放音乐——埙演奏的《苏武牧羊》) 学生:欣赏音乐,感受埙的品质。

教师:它的声音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A:它的声音让我想到空旷的原野。

学生B:它的音色幽深、哀婉,让我感到淡淡的忧伤,仿佛回忆起了什么往事。 教师:说得非常好,从前,这种乐器就是在荒野上演奏的,它曾经统治了古中国

人的音乐生活,从长江下游到黄河中游,人们在很多新石器时代的古文明遗址中都发现了这种乐器,它的名字叫埙。它的制作十分简单,用陶土制成,应该属于哪一种?

学生:八音中的土

教师:对,古时的埙最多只有六孔,音域较窄,今天新一代乐器制作家成功地制

作了一套十孔的埙,弥补了古埙这个缺点,但是无论怎么改进,埙的基本音色永远都不会改变,(播放:埙的声音)呜咽幽暗,如泣如诉,震撼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埙拥有其它古乐器所不能表达的意境。

2、磬

(课件展示:磬的图片)

教师:大家看,和埙一样,这也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古老乐器。

学生:(疑惑地)

教师:这种乐器叫磬,。

(课件播放:磬的演奏)

教师:什么感觉?

学生:清脆悦耳,仿佛天籁之音。

教师:专家推测它来源于古人的生产工具,形状像犁,锄地用的,最后演变成能

演奏动人旋律的乐器。这应该属于八音中的哪一类?

学生:石

教师:磬,乐石也。

3、古琴

教师:当人们走出平等友爱的原始社会,乐器本身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地改变

着面貌。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战乱不断的年代,也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年代,中国的古乐器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让我们继续来听~

(课件播放:古琴的演奏《高山流水》)

学生:(异口同声)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

教师:嗯,上学期我们欣赏过,还记得那个动人的故事吗?

学生:随音乐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教师:那么古琴属于八音中的哪一类?

学生:“丝”

教师:古琴的特别之处,不仅仅在于乐器本身发生美妙动听的旋律,更重要的是

通过演奏乐器,人们得以陶冶性情,甚至感悟人生与宇宙与人生深奥哲理。

4、编钟

教师:二十世纪,在湖北发掘了一位战国时期诸侯的墓葬,让世人惊叹,琳琅满

目的古物当中,最可喜的发现就是一件古老的乐器,那么究竟是一件什么样的乐器?让我们一起来看~

学生:(拭目以待)

(多媒体播放:编钟)

学生:编钟!

学生A:以前曾欣赏过它的演奏《楚商》,阵容强大,气势辉宏。

学生B:它属于八音中的“金”{乐器故事}.

教师:在这个墓穴里还发现了很多其它的乐器。

(课件展示:乐器图片)

师生共同探讨得出:乐器在八音中的类别;当时乐队的宠大阵容。

5、琵琶

(课件展示:白居易《琵琶行》片断,不出现题目)

教师:大家请看屏幕,这是一首白居易的诗

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

教师:诗中描述的是什么乐器?

学生:琵琶

教师: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大量的外国乐器传入了我国,弹奏类乐器得到了空

前的发展和繁荣,唐代是我国乐器发展的最高峰,琵琶则是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

三、聆听体验,欣赏十面埋伏{乐器故事}.

1、听片断、做比较、谈感受

教师:我这儿有两段琵琶曲,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播放:1、琵琶演奏“春江花月夜主题” 2、《十面埋伏》之“列营、吹打”)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第一段音乐是《春江花月夜》片断,以前欣赏过,抒情优美,

节奏轻缓,让人想起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

第二段音乐激烈雄壮,节奏紧密,制造出一种紧张壮观的氛围。

教师:非常好,大家通过力度、速度、情绪的对比,找到了两段音乐的不同特点,

这也是琵琶文曲和琵琶武曲的区别。在演奏技法上,文曲多用左手推吟揉手法,所以有了春江月夜的委婉动人,而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如扣、抹、轮拂,就有了武曲的激烈雄壮。这段武曲节选自我国大型琵琶武曲的优秀代表作《十面埋伏》,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了解一下。 学生:模拟琵琶演奏技法

2、讲故事,赏全曲,

(课件展示:垓下之战图片)

教师:《十面埋伏》表现的是公元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

大战的情景,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你知道吗?

师生:看画面讲故事,了解古战的震撼场面。

据《史记》载,在垓下大战中,刘邦的汉军以30万的大军包围了只剩下10万人马的楚,并设“十面埋伏”的阵法,将地处四面绝壁的垓下大营团团包围,使项羽陷入重围。深夜,箫声起处,汉军利用四面的楚歌来瓦解对方的斗志。楚营的官兵听到熟悉的乡音,思念父母妻儿之情油然而生,又见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于是纷纷逃走。夜半时分,自知败局已定的项羽与虞姬诀别,仓皇突围。刘邦命数千铁骑穷追不舍,最后,在乌江边展开了生死决斗,项羽终因寡不敌众,拔剑自刎。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琵琶是如何演绎这场激战的。

(播放:画面配音乐)

学生:用文字记下感受,交流讨论。

4、分段赏析

教师:全曲可以分三个部分,共有十三个小段落,每段都有一个概括性很强的标

题。

(课件展示:标题)

A:埋伏

教师:下面老师播放一段音乐,你觉得应该是哪段场景?(引导学生从力度、速

度和琵琶演奏技法上赏析)

(播放:“埋伏”)

学生:(欣赏、讨论)

教师:这段音乐利用一张一弛的节奏音形和加以模进发展的旋律,造成一种紧张、

恐怖的气氛,给人一种夜幕笼罩下伏兵四起,神出鬼没地逼近楚军的阴森感觉。

B:鸡鸣山小战和九里山大战

(播放:两段音乐)

学生:比较两段音乐的不同

教师:“小战”中琵琶运用了特有的“刹弦”技巧,形象地表现了双方短兵相接

小规模战斗的情景。“大战”是整个乐曲的高潮,琵琶的技巧手法对喧嚣激烈战斗音响的模拟十分出色,使人仿佛向身临其境。

乐器故事篇四

走进民族乐器 教案

走进民族乐器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及其分类。

2、 能基本辨别民族器乐的音色。

3、 增强其对民族器乐的热爱。

乐器故事篇五

六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走进乐器》

走进乐器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2014年 月 日 星期 总第 节

教学内容:活动一 乐器总动员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身边的乐器。

2、收集有关乐器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了解身边的乐器。

2、收集有关乐器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身边有许多种类的乐器,它们发出的美妙声音让世界变得多彩多姿。中国古典乐器有哪些?

二、讨论

和你的好朋友聊聊身边的乐器。

(结合第28页)

三、查询

1、到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这些乐器?

2、和你的好伙伴组成乐器小组,快去找找找吧。

四、收集

第二课时

{乐器故事}.

教学时间:2014年 月 日 星期 总第 节 教学内容:活动二 乐器与乐曲

教学目标:

1、寻找身边的演奏家。

2、乐器知识大比拼。

教学重难点:

1、寻找身边的演奏家。

2、乐器知识大比拼。

教学过程:

一、我们身边有许多器乐演奏家,他们是谁?找一找。

二、寻找我们身边的演奏家。

三、展示:让我们举办一场小小音乐会,邀请演奏家和我们同台演出。

四、举办一场座谈会,给大家解答有关乐器的知识。

中国民族乐器分类:

1、吹管乐器

2、打击乐器

3、拉弦乐器

4、拨弦乐器

外国乐器分类:

1、本管乐器

2、铜管乐器

3、打击乐器

4、拉弦乐器

5、拨弦乐器

6、键盘乐器

五、乐器知识大比拼

1、判断:口琴1、3、5为吹音,2、4、6为吸音。( )

2、判断:西洋打击乐器都是金属制的。( )

乐器故事篇六

2016年春闽文化概论作业1

客观题 共50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 ( )流行于闽北和闽东,因主要乐器为长膜笛,故又名“横哨戏”。

A. 北路戏 B. 词明戏 C. 小腔戏 D.{乐器故事}.

山歌戏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照书本

第2题(已答). ( )年画《小上坟》取材于民间传说:刘禄敬入京应试中举后未归,其妻肖素贞疑已亡为其上坟,后刘任县令返家途中遇一孝服女子哭祭于荒冢间,审之才知是妻。图中刘禄敬戴团纱,穿官家,肖素贞穿大襟清装,头扎素巾,手举香烛祭盘,后有二衙役,绘刻精美,为年画中孤本妙品。

A. 福鼎 B. 泉州 C. 厦门 D.

龙岩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照书本

第3题(已答). 福建的高道和一些道教研究者撰写了许多内容丰富庞杂的道家书籍 不少还收入《道藏》。著名的如( )的《周易参同契注》、《同易参同契考异》。{乐器故事}.{乐器故事}.

A. 吕惠卿 B. 林希逸 C.

朱熹 D.

李贽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4题(已答). 北宋时,( )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 福州 B. 漳州 C. 泉州 D.

厦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5题(已答). ( )不是关闭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关注国家民族兴亡,关心民间疾苦,强调当官要廉洁奉公,认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A. 罗从彦 B. 真德秀 C. 朱熹 D.

黄道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6题(已答). 《鼓山志》较有特色的是( )。

A.

明代长乐人谢肇淛等编撰的十二卷本 B.

明代鼓山住持元贤重修的十二卷本 C.

清代黄任修纂的十五卷本 D.

清陈祚康续修三卷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第7题(已答). 元代邵武人( )的诗早年多酬送、题画、山水之作,晚年多表现对归隐的向往,风格虚无飘渺,著有《樵水集》。

A. 陈旅 B. 黄清老 C. 林泉生 D.

毛直方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第8题(已答). 新娘出女家时,( )有的地方有一对带路鸡,两棵连尾蔗之俗,即要伴娘护送一只即将下蛋的母鸡和一只刚会啼的公鸡做带路鸡到男家,新娘入洞房后,将带路鸡放进床下,然后往地下撒米。

A. 闽西 B. 闽北 C. 闽南 D.

闽东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9题(已答). 清末洋务派在福州办起了( ),直接聘请洋教习,使用洋课本,按洋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法教学。

A. 宗学 B.

番学 C. 外文书塾 D.

福建船政学堂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0题(已答). ( )依山傍海,城墙全长1733米,高5.3米,上有矮墙827个,警铺13座,敌楼18座,城门四洞,其东、西、南三门城楼雄视海疆,整个城墙如巨蟒盘旦在山坡。城内依山势铺设的石街逶迤南北,整个古城规模宏恢,费时10年始修筑而成。

A. 惠安崇武古城 B. 福清万安古城 C. 东山铜山古城 D.

湄洲湾莆禧城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11题(已答). (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山区被大规模开发,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A. 唐末五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12题(已答). 在长达700多年的福建刻书史上,( )被视为福建刻书代表。

A. 汀州四堡 B. 福州 C. 莆田 D.

建阳书坊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3题(已答). 宋代福清人( )善画龙,其《云龙图》右下角自题四行三言六句,这种三位一体的再现形式和手法,在南宋文人画中已开始出现,但为数很少,其开元代及以后普遍化先河。

A. 惠崇 B. 徐竟 C. 曾世贤 D.

陈容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4题(已答). 明代( )曾任侍读学士,其诗大多是写山水、题画和唱酬之作,但有时在写旅途所见时,也真实描写了社会现实;在形式上注重摹拟盛唐音调,后人称其诗“兼唐宋诸体”,著有《翠屏集》。

A. 张以宁 B. 蓝仁 C. 蓝智 D.

王恭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东方故事接引人
下一篇:两性故事小说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