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亭对联

快速阅读法  点击:   2017-05-08

中华名亭对联篇一

贾振华整理的中华对联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从古自今,墨客骚人以文会友,离不开“对联”,互相切磋交流,离不开它。而贴“对联”成为人们庆祝“节日”,举行“庆典”,和“结婚”等方面的文化习俗。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

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是由两个工整的对偶语句构成的独立篇章。其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相近,句法相似;语义相关,语势相当。对联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体裁和文化现象,孕育在“骈语”和“律句”之中,形成在“骈文”和“律诗”之后,独立在“骈文”和“律诗”之外;又与“书法艺术”相表里,发达在“骈文”和“律诗”之上。对联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文学品牌,最具有中国特色,不能翻译,也不能改写,更不能移植。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哀挽联、名胜联、格言题赠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

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常见古联、老联集录

天下第一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百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劲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题昆明大观楼)

难联:

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

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 西

淡水湾, 苦农民, 戴凉笠, 弯酸腰, 顶辣日, 流咸汗, 砍甜蔗, 养妻教

子育儿孙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 难求人, 人人逢难求人难

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过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二曲天音,乐乐乐师之心

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

竹横麻竖,青黄交错软硬帘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花圃,阵阵畹华梅兰芳

烟沿艳檐烟燕眼

雾捂鸟屋雾物无

寂寞寒窗空守寡

俊俏佳人伴伶仃

铁瓮城西 金玉银山三宝地

华夏国中 孔孟墨子一圣人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移椅倚桐同赏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拆字:

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

蚕为天下虫 鸿是江边鸟

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天下口 天上口 志在吞吾 人中王 人边王 意图全任 一目不明 开口便成两片 廿头割断 此身应受八刀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墙上挂珠帘 你说是王家帘 朱家帘{中华名亭对联}.

半夜生孩儿 我管他子时乎 亥时乎

古木枯 此木成柴 女子好 少女更妙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三女为奸 二女皆从一女起 五人共伞 小人全靠大人遮 十口心思 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 赏风赏月赏秋香

日在东 月在西 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 女居左 世间配定好人 乔女自然娇 深恶胭脂胶肖脸 止戈才是武 何劳铜铁铸镖锋 竹寺等僧归 双手拜四维罗汉 木门闲可至 两山出大小尖峰 四维罗 马各骆 罗上骆下罗骑骆

言者诸 豕者猪 诸前猪後诸牵猪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 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为林,林下示禁, 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晶字三个日,时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 品字三个口,宜当张口且张口,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千里重意若,永言咏黄鹤,士心志未已。 妙人儿倪家少女 大言者诸葛一人

山石岩前古木枯, 此木为柴 长巾帐内女子好, 少女更妙!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身轻担重轻挑重

脚短路长短走长

船漏漏满锅漏干

灯吹吹灭火吹燃

酒客酒楼同醉酒

讨人讨画好吟诗

鸡蛋无盐真淡蛋

猪肠未切好长肠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玉头起芋头芋头枯 玉头哭

和尚游河上河上幽 和尚忧

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

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谁曾将此楼一拳打破

我也在上头大胆题诗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

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例运少有余财

公一豌婆一豌 姑姑嫂嫂合一豌

新三年旧三年 补补衲衲又三年

书生书生问先生 先生先生

步快步快追马快 马快马快

蚕作茧茧抽丝 织就绫罗绸缎暖人间 狼生毫毫扎笔 写出锦绣文章传天下

红面关 黑面张 白面子龙 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 雄心瑜 阴心董卓 心心夺取汉江山 高矮子肩长 短棍赶黑黄牯至小田犁大丘 细大嫂寻新 破布做乾湿鞋去下屋赔上亲

东庙阚西厢房 东西两厢 门户相对 方敢并坐 南京河北京城 南北双京 水土并分 可成霸业 同字异音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中华名亭对联篇二

中国名亭名联赏析

中国名亭名联赏析

积素坠枝全作雨;

悬流落涧半成冰。

——乾隆题北京中南海流杯亭

五明招得薰风爽;

七宝修成璧月清。

——乾隆题北京北海延南薰亭

菱花晓映雕栏日;

莲叶香含玉沼波。

——乾隆题北京颐和园万寿山谐趣园引镜亭

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送岩泉润墨池。

——清·爱新觉罗·玄烨题北京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

谐趣园系北京名园颐和园中之园,原名惠山园。饮绿亭为其中一水榭,曾名水乐园。本联构思奇丽:溪边树梢上一抹彩云飘逸而来,好像触及书房的帷帘;山泉随风流至,仿佛润湿了屋中的砚台。“书幌”,指书斋中的帷幔窗帘。“墨池”,洗笔的水池,借指砚台。联语赋与云、风以生命和动感,并与表示清幽、宁静的书幌、墨池融为一体,动中有静,清寂中又透着闹意。“移、送、侵、润”四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雅逸的意境,使景物充溢活力。)

昼夜不舍;

天地同流。

——太原难老泉边难老亭

此联上联借用孔子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含蓄地点出了泉水的活力在于永不停息。下联摘自(《孟子·尽心上》)“上下与天地同流”,妙用“移就格”,着一“流”字,把宇宙的运转和泉水的流动联系起来,意味着自然永恒,泉水日新。不仅切“难老”之题,而且予人以启发,大自然如此,人虽生命有限,亦应自强不息,以延缓衰老的到来。联语言约意丰,寓警策于平易之语中,堪称佳构。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朱彝尊题太原晋词贞观宝翰亭[唐碑亭](集句)

唐碑即唐太宗为歌颂叔虞功德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共1203字,竖立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叔虞, 周武王之子,名虞,封地在唐(山西翼城县西)。后其子燮父移居晋水(山西太原南)旁,改称晋侯,为晋国的始祖。其后唐国公李渊及李世民在晋阳反隋起义成功,建立了唐政权,认为是神功所致,遂在晋祠立碑颂功。此为集句联,出句集自杜甫《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为太宗所撰碑文,流传千古。对句集自杜甫《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意谓太宗在开创基业时也曾身着戎装,带兵作战。“一戎衣”,《书武成》:“一戎衣而天下定。”孔传:“一著戎服而来纣。”一说,“衣”当作“殷”,一用兵而胜殷。后泛指用兵作战。全联以极为概括的语句歌颂了唐太宗的文才与武功。两句见朱彝尊《晋祠唐太宗碑题壁》诗。)

佳日值春秋,对水郭烟村,回望平铺图画好;

群贤聚觞咏,喜河声山色,一齐飞送酒樽来。

——清·宋搢青题辽宁海城县茅儿寺多罗亭

茅儿寺,位于海城县大新屯村东南的绣岭。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建为佛殿,多罗亭则在山涧畔。上联写登亭所见。谓时值春和景明、秋高气爽,但见村庄历历在目,犹如幅幅山野乡村图不断展现。平铺,宋·张孝祥《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词“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下联转写文人雅士群聚觞咏的风流情怀。前句用晋·王羲之《兰亭序》“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之典。河声山色,动感、色彩俱现。末以“一齐飞送酒樽来”作结,美景与豪情共入酒樽,景醉人,情醉人。一个“飞”字,写出了河山的脉脉含情和对人的依依眷恋,灵气飞动,而境界全出。

野烟千叠石在水;

渔唱一声人过桥。

——陶澍题上海豫园湖心亭

湖心亭在豫园之南。乔锺吴《西园记》云:“(大湖)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南北筑石梁九曲,以达于岸。”此为亭周围景物最早的记述。,作者在上海任职时,上海还不完全脱离滨海渔村状态,河网纵横,蒲苇处,豫园前有五老峰浜(今福佑路),后有方浜(今方浜路),所谓“野烟”“渔唱”,正反映了那个时期自然经济的特点。此联描写了百余年前湖心亭周围景物,淳朴自然。缕缕炊烟弥漫,九曲石桥浸在清澈的湖水里;在渔人愉快的歌声中,游人悠闲自得地踱桥而去,写出了景色的清雅和野趣,十分诱人。

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

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

——陶澍题上海豫园一笠亭

此联为道光五年作者任两江总督因公来沪驻豫园时所作。联语集王羲之《兰亭集序》句,抒发其登大假山时所见所感。上联意谓,此地有高山峻岭,可以放眼纵览,抒展胸怀;下联意谓,今日天气晴朗, 仰望天宇广阔,俯察万象森列,实极登临之乐。关于当时大假山之景观,《西园记》云:“由萃秀堂出,右仰巨山,层崖峭壁,森森若万笏状,其金碧秀润之气,常扑人眉宇,遥望之若壶中九华,天造地设,几不知其为人力也。从麓而上,盘旋二三百步,陟其颠,视黄浦吴淞,皆在足下,而风帆云树,则远及于数十里之外,观至此,称大快。”联语写出了亭景之不凡透露出作者游赏园景的高雅情怀与欢快的心情。

树老化龙易;

亭高得月多。

——戴锷青题上海嘉定秋霞圃即山亭

上联描写了即山亭旁古木参天的景色,并通过联想,把粗大蟠曲的老树枝杆比喻成正在修炼的龙。一个“化”字,贴切而富有动感。下联以“得月多”,来衬托即山亭的高耸,从而产生一种高远的意境。联语对仗工整。上联的“化龙”及下联的“得月”不仅写活了即山亭,更有画龙点睛之妙。

时重文明,无用五更催梦醒;

人知勤勉,借来一击报耕忙。

——苏局仙题上海南汇钟亭

钟亭在南汇县城古钟公园,园内另有小沧浪、湖心亭等景点。联语咏钟,却不着一个“钟”字。出句的“五更”表珍惜时间,而对句的“一击”,方点出“钟”意。联用因果句式,因“时重文明”,所在无懒惰之人;因“人知勤勉”,

所以钟声不必再用来催人勤耕,只需报告耕忙,使大家充满丰收之望。文字富于时代感朴实无华,且读来轻快流畅。

提笔四顾天地窄;

长啸一声山月高。

——朱方题南京莫愁湖湖心亭

恨我晚来游,只落得万柄枯荷,一湖秋水;

问谁能不朽,除非是六朝儿女,千古英雄。

——王子实题南京莫愁湖湖心亭

人言为信,我始欲愁,煞费思量,风吹绉一池春水;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这般结局,浪淘尽千古英雄。

——黄漱兰题南京莫愁湖湖心亭

赌墅付传闻,叹青史成堆,千古河山棋一局;

争墩笑多事,看画栋依旧,半湖烟雨燕双飞。

——孙文川题南京莫愁湖光华亭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色痴声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朱元璋题南京秦淮河风月亭

秦淮河是长江支流,古称淮水。唐以后,传说秦始皇闻金陵有王气,遂凿方山附近的石坝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因称淮水为秦淮。河水横贯金陵城,六朝时,歌楼舞榭,骈列两岸,画舫游艇,纷集其间,是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寻欢买醉之地。直到明、清,秦淮繁华景象犹存。上联写山水,是背景。美好的峰峦河流,春风秋月,真是千百年来好地方。下联写游人,是主体。沉迷于乐声、

中华名亭对联篇三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组长:张帅辉

组员:赵梦杰、李炀炀、费丽丽、王文晓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炼、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体现了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

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起源与发展:{中华名亭对联}.

对联起源于我国古典诗词,源头可追溯到先秦典籍中的对偶句。商周两汉的对偶句及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骈俪句,为后来对联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盛唐以后,律诗、律赋的结构已臻于尽善尽美,对偶句已经成为诗文的组成部分,并且其独立性也在逐渐加强。对联就是由格律诗中的对偶句和骈赋中的俪句发展而来的。

明清两代,对联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对联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自明朝起,由于皇帝垂青,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吟诗作对蔚然成风。加之康乾二帝的推崇,一时楹坛高手云集,挥毫泼墨,各式名联异彩纷呈。

题材与分类

对联较之旧诗词活泼自由得多,加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魅力奇妙,堪称我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从内容上,对联可以分为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等,我们重点谈以下几种:

节令联:

我国农历一年之中有24个节气。在我国对联中,以节气为题材的很精彩,有的还含着一段故事呢。传说明代有一位学台,在浙江天台山游览时,夜宿山中茅屋。次日晨起,见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随口吟出上联:

“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

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气呵成,毫无痕迹。一时成为绝对。直至近代,才由浙江的赵恭沛先生对出下联:{中华名亭对联}.

“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一样三个节气,对得十分工整。

另一副对联则更有文学性和科学性: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上联不仅指出了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气所在的月份,而且把这两个月份的时间特点讲得清清楚楚,即二八月是昼夜相平。下联则换了另一个角度,道出了农历闰年的规律性,其科学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喜庆联:

千百年来,无论是官、是民都乐于用对联这种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希冀和情感,来满足各自多方面的感情需要。喜庆联,这个对联之中的佼佼者,源远流长,且早已在我国人民群众恭贺婚禧、祝颂寿诞、

道贺乔迁、庆祝节日时,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它既可表达人们的欢欣喜悦之情,又可表达书写者的庆贺祝福之意;既能为事增加喜庆气氛,双能令人蓬荜生辉,使喜庆环境更显得优美宜人。

以春联为例,央视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出些上联,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下联,其中不乏优秀之作。

2011央视兔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了5副对联,总是缺少其中一半,向观众征集上联或下联。把最好的发布在元宵晚会。用斜体标注的是观众所对的。

第一幅;上联: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

下联: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

第二幅;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下联:普天乐春晚,丰年瑞玉腊梅枝。

第三幅;上联:虎步腾空去 悄然兔耳听春步。

下联:鸿篇任我裁,灿矣龙章续锦篇。

第四幅;上联:百善孝为先 常回家看看。

下联: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第五副;上联:春晚迎春春不晚。

下联:岁寒守岁岁无寒。

婚联也是喜庆联的一种,是专贴在新房门上及两厢、厅堂、门台上的。这种婚联饱含浓郁的乡土风情,寓意隽永,具吉瑞喜庆的气氛,其内容也不乏夫妇燕尔新婚,互敬互爱、琴瑟和谐、白头偕老之意。例如下面这幅,上联:“牵天上牛,截角雕梭,织

就鸾绢迎淑女”,“捉月中兔,拔毫扎笔,写成凤贴配才郎”,用夸张的手法,写得气势恢宏。

趣巧联:

古今名人嘲讽世事和可耻可笑之人,名人互相诘难答对的时候,也会产生一些佳联,他们或是有一定故事性和趣味性,或是创作技巧出奇。

例如一副讥讽科举取仕的对联:“并未出房,亏得个白头发秀才; 何尝中试,倒做了黑耳朵举人。”上联说多年寒窗苦读都没有考中举人,满头白发了,还是个秀才;下联讲,秋闱又不中,皇帝老子可怜见地,赐给一个举人名额,岂不知已经是两耳昏昏的人了。传说该联为安徽无为县某钦赐举人所写,发泄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与抗议。此联文字通达,中间的停顿利于抒发情感。

再如一副言旧社会层层盘剥的对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尽; 朝廷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穷国危。”该联采用比兴手法。上联以鱼、虾、泥依次相欺的事实说明在生物界存在着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现象。下联直写社会现状,朝廷搜刮州府,州府搜刮县衙,县衙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民不聊生,国家危急,朝廷自然朝不虑夕。全联警示当局者不要挥霍无度、搜刮无限,同时也在哀叹百姓不堪重负、难以支撑,它是封建社会官府盘剥百姓的极好写照。下面再欣赏几副:

画上荷花和尚画;

摩临汉书翰林摩。 (此联可倒读)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草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春秋香。

千帆竞发,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奏,笛清(笛青)怎比箫和(萧何)。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尽,割地求和。 (慈禧六十大寿的讽刺写照)

对联习俗

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春联习俗、婚联习俗、挽联习俗,等。

对联的发展前景 对脸产生后,它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起初,对联的种类只有唯一的春联,到宋、元、明以后,逐渐被用于人们的装饰、交际活动之中;从起初应用于文坛、官场、宫廷,到后来逐渐普及于广大民间、广大社会,以至于发展到名胜古迹、寺祠庙院、亭台楼阁、门庭书房、卧室案头以及店铺坊馆等。在民间,就连戏台、神座、花灯、香炉、箱柜、粮囤、车辕、畜栏等处,也都有贴对联的现象。

对联真正在思想内容上获得充实与发展,真正与社会现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的,还是在近代、现代。具体地说,是从1840年雅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先进阶级的进步思想开始出现,尤其是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对联才迅速发展成为先进文学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华名亭对联篇四

中华对联

{中华名亭对联}.

(5米) 1:迎新春百业兴隆 贺佳节万事如意

2:和谐发展兴骏业 繁荣昌盛铸辉煌 (4米) 1:创伟业四海来财 展鸿图九州进宝 2:浩海财源滚滚来 顺天鸿运腾腾起 3:大财源八方涌来 好生意四海通达 4:富贵接来四海财 和顺迎进九州福 5:展鸿图年年兴旺 创伟业步步辉煌

米)

6:诚信经营成当先 7:望前程兴旺发达 8:迎新春万事如意 9:贺新春鸿图大展 10:吉祥如意事事成 11:佳节吉祥如意来 12:迎佳节百福吉祥 13:大展鸿图振伟业 1:出门求财财到手 2:好运八方万事顺 3:天帮生意连年盛 4:迎进浩海神州福 5:好生意天天进宝 6:八方财源聚福地 7:顺发鸿福福如海 8:前程锦绣腾腾起 9:家兴人兴事业兴 和气生财和为贵 创大业万里生辉 贺佳节福星高照 庆盛世伟业腾飞 荣华富贵年年顺 新春福旺鸿运开 贺新春万事兴旺 得心应手铸辉煌 居家创业业兴隆 财通九洲百业兴 地助钱财成倍增 接来大江南北财 大财源滚滚如潮 九洲鸿运盈富门 广开财源财似潮 事业辉煌步步高 福旺财旺运气旺 (3

(3米) 12:荣华富贵前程好 吉祥如意鸿运来 13:迎新春万事兴旺 贺佳节百福吉祥 14:富贵荣华添锦绣 春风得意好前程 15:新春福旺迎好运 佳节吉祥开门红 16:年年好运百业兴 岁岁平安万事顺 17:迎佳节百福呈祥 贺新春万事兴旺 18:祝福家业年年好 贺喜财旺天天顺 19:万事顺心成大业

20:年年顺景福星照

21:春风得意年年好{中华名亭对联}.

22:富贵荣华添锦绣

23:富贵门福星高照

米) 1:家接吉祥万事兴

2:恭贺新春行好运

3:财来宝地生意旺

4:迎新春万事如意

5:家顺人和开新运

6:吉祥满堂添百福

7:福路条条通宝地

8:千秋吉祥贺新春

9:好日子红红火火

10:家发如意平安财

11:合家欢乐迎富贵

12:迎新春百福呈祥

春风得意展鸿图 岁岁平安好运来 锦绣前程步步高 辉煌腾达好前程 吉祥地万事如意 门迎富贵百业旺 欢度佳节庆平安 福到家门事业兴 贺佳节百福临门 地利财旺迎平安 瑞气盈门纳千祥 财源年年进福门 万事如意迎富贵 美生活平平安安 门迎富贵吉祥福 满门平安好运来 贺佳节万事顺意 (2.2

(2.2米) 15:平安吉星送宝来 祥和如意鸿运开 16:春送好运门迎喜 人接鸿福家添祥 17:逢天时天赐百福 得地利地发吉祥 18: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19:新年好运随春到 佳节平安顺意来 (1.6米) 1:全家和睦福增福 富贵平安财生财 2:喜居宝地日子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3:花开富贵家家乐

4:门迎富贵平安福

5:好日子幸福安康

6:福来财来平安来

7:喜盈门和和顺顺

8:花灯高照庆佳节

9:财生财财运亨通

10:岁岁平安好运来

11:家顺人顺百业顺

12:花开富贵迎百福

13:年年好运新春乐

14:门迎千条财源路

15:福到财到吉祥到

16:迎富贵四季平安

17:开门红财来福来

18:合家欢乐迎富贵

19:富贵平安喜盈门

灯照吉祥岁岁欢 家过祥和吉祥年 家和睦人兴财旺 家顺人顺万事顺 福到家平平安安 喜炮齐鸣贺新春 福增福福气旺盛 年年如意吉祥到 福多财多喜事多 竹报平安纳千祥 岁岁平安合家欢 家进万年吉祥福 家和人和万事和 接吉祥百福临门 走好运人顺家顺 万事顺心庆新春 福星高照合家欢

(1.6米) 22:迎新春万事如意 贺佳节五福临门 23:春到福到吉祥到 家和人和万事和 24:合家欢乐迎富贵 满堂和顺庆平安 25:一顺百顺年年顺 千福万福满门福 26:岁岁平安庆吉祥 事事顺心添如意 27:迎新春万事如意 贺佳节四季平安 28:平安富贵全家福 吉祥如意万事兴 29:平安福门生百福

30:日进斗金福气高

31:出外平安年年好

32:走鸿运天天兴旺

33:门庭昌盛年年好

34:喜迎门家兴业兴

35:鸿运盈聚吉祥地

36:笑迎新春万事兴

37:人情和好运连连

38:迎新春人兴财旺

39:富贵平安财运高

40:和睦迎进八方财

41:满堂春和气生财

42:和顺满门添百福

43:迎新春万事如意

44:好年好景好运气 富贵宝地纳千祥 家添富贵人和顺 居家吉祥事事顺 迎百福年年平安 家业兴隆步步高 运气好福旺财旺 财源广进富贵门 喜接吉祥全家福 天地顺财源滚滚 贺佳节富贵吉祥 万事如意新年好 平安接来全家福 全家福平安富贵 平安二字值千金 贺佳节财运亨通 多财多福多吉利

(1.3米) 1:家顺事顺人和顺 福来财来平安来 2:万事如意运气好 百福临门家业旺 3:合家欢乐迎吉祥 满堂欢乐接富贵

{中华名亭对联}.

4:行鸿运年年兴旺 迎百福岁岁平安 5:迎春迎喜迎富贵 接福接喜接荣华 6:好日子红红火火 美生活平平安安 7:财生财心想事成 福增福一顺百顺 8:年年好运新春乐

9:富贵门家兴业兴

10:高高兴兴接鸿福

11:好日子红红火火

12:好年好景好运气

13:全家福一生平安

14:住宝地四季平安

15:门迎如意平安岁

16:合家欢乐迎富贵

17:一帆风顺全家福

18:福乐安康顺意来

19:幸福平安财源进

20:春风满面迎新年

21:福到家天天开心

22:人顺家和喜洋洋

23:出入平安事事成

24:年年顺景福星到

岁岁平安合家欢 好日子福旺财旺 欢欢喜喜迎吉祥 和顺家平平安安 多财多福多吉祥 满堂春平安富贵 开福门八方进宝 家过吉祥富贵年 满堂祥和庆平安 万事如意满堂春 佳节好景随春到 吉祥如意鸿运来 喜气迎门辞旧岁 喜盈门步步走运 财广业兴福旺旺 求财顺景方方利 岁岁平安好运来

中华名亭对联篇五

醉翁亭对联

醉翁亭对联

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市区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东距六朝古都南京48公里,西去省会合肥130公里,因其与城西南的琅琊山诸峰相连,城山一体,蔚然而深秀,是安徽省五大风景区之一。琅琊山古称摩陀岭,相传西晋时琅琊王司马佩率兵伐吴驻跸于此,故后人改名为“琅琊山”。

琅琊山山不甚高,但清幽秀美,四季皆景。山中沟壑幽深,林木葱郁,花草遍野,鸟鸣不绝,琅琊榆亭亭如盖,醉翁榆全国特有,琅琊溪、玻璃沼、曲水流觞溪流淙淙;让泉、濯缨泉、紫薇泉等山泉泉泉甘冽,归云洞、雪鸿洞、重熙洞、桃源洞等岩洞洞洞神奇。更有唐建琅琊寺、宋建醉翁亭和丰乐亭等古建筑群,以及唐、宋以来摩崖碑刻几百处,其中唐代吴道子绘《观自在(即 观音)菩萨》石雕像和宋代苏东坡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碑刻,被人们视为稀世珍宝。古人称之为兼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的“皖东八名胜境”,蔚然深秀的琅琊山历来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之美誉。

琅琊山景色淡雅俊秀,文化渊源久远。据史书记载,琅琊名胜,自唐刺史李幼卿始开于大历年间。他在南山“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名为琅琊溪。在溪岸“建上下坊,作禅堂、琴台”。继李幼卿之后,唐、宋著名文士如韦应物、独孤及、李绅、李德裕、欧阳修、辛弃疾等,相继出守滁州,修筑城池楼馆,开发山川名胜,传下众多名篇佳句。尤其是宋代欧阳修谪知滁州期间,修建了醉翁亭、丰乐亭,写下了《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脍炙人口的名篇,“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文以山丽,山以文传,琅琊山声名日隆,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纷前来探幽访古,题诗刻石,王安石、曾巩、宋濂、文征明、李梦阳、王世贞等 1

著名诗人、文学家也都在此留下了足迹,唐、宋以来的摩崖、碑刻约有数百处之多。历代书法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真、草、隶、篆”碑刻与山中古道、古亭、古建筑相得益彰。琅琊山的美妙,在于她悠然于喧嚣之外;琅琊山的雅致,在于她融合自然山水与建筑为一体的深幽意境,令人意趣盎然,流连忘返。

醉翁亭对联:

翁去八百年 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 亭影不孤。

并未成翁 到处也须杖履;不能一醉 此来辜负山林。

人生百年 把几多风月琴樽 等闲抛却;是翁千古 问尔许英雄豪杰 哪个醒来。

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岂消遣乎,贬来滁上辟丰山酌酒述文非独乐也 。

醒来欲少胸无累,醉后心闲梦亦清 。

滕王阁对联: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岳阳楼对联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岳阳楼何子贞撰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黄鹤楼对联: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2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临江吞汉,三楚—楼。

大江流日夜;西北有高楼。

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万六千场。

{中华名亭对联}.

3

中华名亭对联篇六

中国文化经典——对联

中国文化经典——对联你知多少?(看看这些名家、名作吧!)

题东林书院——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题湘西草堂——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自题——王夫之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题镇纸铜尺——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赠陈廷敬——康熙

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

赠袁枚——郑燮

家藏美妾人称艳,君有奇才我不贪。

赠曹雪芹——鄂比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

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字题书斋——包世成

喜有两眼泪明,多交益友。{中华名亭对联}.

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

自题——林则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题家塾——左宗棠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书万卷,神交古人。

自题——翁同龢

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

题爱春楼——孙中山

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

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

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居家。

题雪山关——蔡锷 朱德

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尽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度。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的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自题——方志敏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题陶行知墓——郭沫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题崇安老革命根据地——陈毅

青山不老,先烈牺牲传史册。

绿水长流,人民建设看日新。

赠余志恭——老舍

壮丽关山迎晓日,风流人物在中华。

自题画竹——李苦禅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更虚心。

贺乾隆五十寿——纪昀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兹 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贺光绪成婚———维多利亚女王

明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

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看宁。

贺毛泽东六十寿——徐悲鸿

言论文章,放之四海皆准。

功勋伟业,长与日月同光。

挽郑成功——康熙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社会历史原空白,你一笔,我一笔写到悠长无纪极。 壮士热血皆鲜红,这几点,那几点,构成全球大光明。 ——王麓水

风雨送新凉,看一派柳浪竹烟,空翠染成摩洁画。 历下亭

湖山开晚霁,爱十里红情绿意,冷香飞上浣花诗。 趵突泉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鼓山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岭绝我为峰。

少林寺

净瓶杨柳枝,洒点点风调雨顺。

紫竹白莺鸽,叫声声国泰民安。

百花洲

今月古月,桑海苍茫,展开铺地闾阎,缀兹胜境。 月湖鉴湖,故乡仿佛,愿挹在山泉水,贮作清波。 宜春台

宜画宜诗,看如此江山,应封帝子。

春来春去,历几多兴废,又建高台。

游梁祠

千里而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百世之下,莫不兴起,况于亲炙之者乎。 朱仙镇岳庙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五好文明家庭范文
下一篇:云南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