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 点击: 2012-01-17
2016年高考广东阅卷标杆作文17篇 (1)
2016年高考广东阅卷标杆作文17篇
第1篇(19+19+20=58分)
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①这一则漫画是一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对比。先拿满分后拿98分的孩子先后收获了香吻和一个耳光,而先拿55分后拿61分的孩子则先后得了一个耳光和一个香吻。从这两个孩子的境遇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有意无意抱有的一种心态:追求卓越、积极进取,否认失误和退步,哪怕这个“失误”仅仅两分。
②努力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画中的第二个孩子,他从不及格到达到及格,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质变和成就。攀登虽艰辛,而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是徘徊在山脚下的人无法享受的。然而,从100分到98分就是应当受到指责的堕落吗?并不是。98分依然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好成绩,98分和100分同属于优秀水准。从100分到55分才是应当警醒的堕落。
③依然优秀的第一个孩子被对待的态度落差如此之大,连我亦不禁感到委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人奉行苛求完美的极端精英教育,向往着“高处不胜寒”。从“虎妈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横扫千人”的高考标语,人人的神经成了一张绷紧的弓,生怕遭受横飞而来的一记耳光。
④可是,有一句亘古朴实的真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心心念念“直挂云帆济沧海”,却忘了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大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静,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
⑤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在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
⑥而我们,当然应该给第一个孩子以鼓励和支持,不是必须得到满分才是优秀的孩子。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汹涌起伏能淹没一切的波浪。我也相信,他可以在这两分的差距中弥补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满分。
⑦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获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第2篇(18+17+20=55分)
给“条纹衣”男孩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阿姨:
您好!
上一次测验考了不及格的黑衣服男孩,因为得到了“61”分的“高分”被他妈妈奖励以一个甜蜜的亲吻;而上一次考了满分而得到您的亲吻的您的孩子,这次却因为“退步”了两分之多,被您无情地掴上了火辣辣的一个巴掌----多么可笑的又可悲的画面!在看到这幅发人深思的画面后,我决定冒昧给您写这封信,我认为,分数并非衡量孩子努力程度的唯一标准!
两分之差,或只是一个标点符号的粗心,或话是试题难度加大的结果,而这微不足道的两分,换来的却是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不知您的孩子在下一次面临考试时,会不会因此心里慌乱,生怕丢掉一分就成了妈妈嫌弃的没用的孩子呢?比起邻家的孩子,您的孩子在下次谓是成绩优秀,您有没有想过,他一脸期待地扬着98分高分的试卷回到家,迎上的却竟是您不满的神情,他会有多么沮丧?邻家的孩子因为进步到了及格就使全家人欢呼雀跃,而您却在为这“只有”98分的卷子而责备孩子,这是多么不公平啊。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试定终身”说法早已被质疑,分数并不是学生的唯一出路,而区区一次测验,更无须看得太重。没有人是每次都能考满分的神童,如果试题难度加大,那么退步两分非但再正常不过,而且还值得表扬了。您的孩子的努力您看在眼里,为什么您宁可相信一张纸也不相信自己呢?教育家毕淑敏就曾提出别用分数衡量孩子的努力,况且您的孩子拥有并不差的分数呀!
请给予您的孩子一些鼓励吧!无论他考到什么样的分数,都一定想到妈妈的吻来鼓励而不是冷冰的责骂和无情的巴掌。当孩子考“砸了”,您何不温柔地问上一句:“这次的题一定很难吧?妈妈和你一起分析错题好吗?”这样,孩子才会无惧错误,无惧考试以及分数,才能越考越好,这不正是您想看到的吗?
亲爱的阿姨,请别用分数来衡量您的孩子的努力!除了成绩,您的孩子一定还有很多优点,是吗?那么,请容许他的失误,让他张开翅膀自由飞翔,有了偶尔的摔倒,相信他一定能飞得更高。
祝
幸福美满
心想事成
小A
第3篇(18+18+18=54分)
勿让分数暗淡了未来
①经济学家成思危曾说过:“经济可以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可以保证我们的后天。”而漫画中的孩子却似乎因教育因分数而暗淡了他们的光彩。
②漫画中第一幅为两个小孩,一个拿了100分的试卷而被家长亲了一口深表爱意与鼓励,而另一个小孩因只拿了55分而被家长扇了一巴掌狠狠训斥,满脸落魄。第二幅则为一个小孩因拿了98分而并非100分而被扇巴掌,而另一个小孩因为由55分进步到61分而被鼓励。虽然马云曾用智商与口才告诉我们100分和98分的差距永远不止两分,但这两分之于教育则是莫大的打击。为何进步而被赏而退步但仍优秀却被训斥呢?有进步固然值得表扬,而对于优秀的学生稍有退步实则不应该训斥而更应鼓励。
③如今似乎很多家长都将成绩看得尤为重要,可实质分数只是多么无声的几位数字。大不必让分数折断了孩子的翅膀,仅剩自由的枷锁。得到了分数却失去了热情,为了得到分数不择手段,只为了渴望父母的一声鼓励,这无疑是舍本逐末。哈佛到北京招生,哈佛招生办负责人sally曾说分数并不看重,看重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格与思想。只有淡化了成绩的起伏,更看重小孩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小孩成长得更加快乐更加有意义。
④罗曼罗兰曾说:“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家长的目光只停留在进步与退步之上,难免无形施加了孩子不必要的压力,这或许对于成绩略差的孩子有利,但对于成绩优秀的孩子难免不是一个深重的打击。究其原因不过是不同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同而施予孩子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本有情可原,但却会一步步消磨优秀学生的斗志而失去光彩。巴金曾说:“岁月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使灵魂出现皱纹。”请莫让仅仅2分的起伏折断孩子的翅膀。
⑤家长的一举一动牵连的是小孩一生对人生的轨迹思考,作为家长,给予孩子鼓励与正确的教导方法,不要过于责备孩子的失误或错误,从心理上而并非身体上进行教育与开导更为重要与实在。不要过分为一时的低落而否认孩子的能力,给予他们适当的更佳!
⑤家长的一举一动牵连的是小孩一生对人生的轨迹思考,作为家长,给予孩子鼓励与正确的教导方法,不要过于责备孩子的失误或错误,从心理上而并非身体上进行教育与开导更为重要与实在。不要过分为一时的低落而否认孩子的能力,给予他们适当的更佳!
第4篇(18+17+18=53分)
应被摆正的评判标准
①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孩子拿着满分的试卷,得到了表扬,而另一个拿着55分试卷的孩子,却得到了批评。后来,原本拿着100分的孩子拿着98分的试卷时得到的是批评,原本拿着55分的孩子拿到了61分,得到了表扬。通过这幅漫画,我看到了一个问题: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评判标准差别过大。而我认为,这样是不对的。
②在应试教育这种僵硬的模式下,优秀的人才被要求要保持优秀,容不得半点差错。成绩差的,便被要求力争上游,进步便是好事。可是,人孰无错?为什么优秀的人就不允许出错?稍差一点的便可以放宽对待?这样大差距的评判标准,似乎有些不合人情。
③因材施教虽然好,但要注意尺度。每个时期,每个领域都有优秀和不优秀,培优辅差也时常存在,这是人之常情。但对优生的过度严格和对落后生的放宽通过似乎有些不太公平。
爱因斯坦也会将毛衣穿反,被小孩嘲笑;爱迪生也曾多次实验失败;霍金也并不是一个十分健康的人。谁说优秀一定时时刻刻都要保持优秀?凭什么一点错误就要被批评?马云也经历过人生的低谷,乔布斯也曾被自己的公司解雇,俞敏洪也曾经历高考失利,可谁又可以用低的标准去衡量他们?若放宽了要求,他们还会有今天的成功吗?因材施教固然好,但标准要严格控制的。
④评判标准的差距,会对孩子有不同的作用。优秀生长期被高要求束缚,也会变得麻木;差生若被低标准满足,便会失去上进心。高智商的人从来不少,缺的是任其发展的空间。“优秀”的名牌一生带上,就不允许出错,这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善长的领域,只因成绩高低论英雄也是片面的。要设定正确的标准,给优秀的人发展空间,给落后的人上进的希望与动力,这将会成为两者共同进步的有利因素。过严会压迫优秀,过宽会打击上进。
⑤应该摆正各种评判标准。放宽对优秀生的要求,减轻他们的压力,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自我;调高对落后生的标准,不断为其设定目标,为其提供拼搏的动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两者的积极性。
⑥评判标准虽可有差别,但不宜过大。就像对待漫画中的孩子那样,过度约束和放松是不好的。只有制定正确的标准,才能帮助各个人的成长。
第5篇(17+16+18=51分)
好奖差罚不为过
正如漫画第一张中的内容表现,对好的成绩都受人奖励,对于差的成绩都受到他人的失望的感叹,甚至是家人的惩罚。而这就是如今的一种现象,是父母对孩子寄上厚望的喜悦或失望,最终孩子得到的一种奖励或惩罚,对于这种好奖差罚的现象,我是支持。
诚然,这种好奖差罚的教育只以成绩来定夺的,明显缺少一种现代教育的理念。但如果若给孩子施以同情心会怎么样?让孩子觉得自己考了一个55分的分数觉得自己也不是很差,这会抹杀了孩子的进取心。再者,现代教育不能仅仅论分数。但我想说,一个好的分数才会进一个好素质、好环境的教育场所,孩子才能在这个良好的环境下发挥潜能。但同样,差成绩的处理也有度(?原文如此)
若问为何需要“好奖”,是为了提高信心。在比赛前夕,教练让很多运动员回顾自己曾经受过的奖励,为的就是提高信心。在孩子得到自己100分的成绩后,得到的父母或是他人的赠与的唇吻,这在孩子最欣喜的时刻中,也等同让孩子明白,要想再得到奖励,就必须精益求精。给自己全点自信,把事情做得更好,这就是“好奖”的存在。
与这不同,“差罚”的存在就犹如一种反向作用。正如牛顿的第三定律一样:“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像漫画中那个只拿了55分的孩子一样,他在被掌掴的同时也同样会有不甘心的想法。这就迫使他要更加蓄意进取,更加努力,来免受处罚,就如鞭马奔腾一样。“差罚”的背后也是一番苦心啊!但也想,正因为这掌的疼痛,朗朗才成了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大多数的名人不也正是因为在逃脱惩罚中才蜕变成“蝶”的吗?为此,我觉得“差罚”作为一种潜在动力也不过吧。
其实不论是因为好成绩受到奖励,还是因为不好的成绩而受到的处罚,都是为孩子好。毕竟好与差是相对的,而对应的奖励和惩罚自然也感受不同。但殊途同归,尽管一吻与一掌会使孩子脸上出现不同感情色彩的红印,但这一吻或一掌都为了孩子好,为他能锐意进取罢了,为此,我认同这种“好奖差罚”的做法。
第6篇(17+16+17-1=49分)
区别对待
漫画中有两个画面:一是成绩好的学生考满分受奖励,成绩差的学生不及格受到惩罚;二是前者没考满分,98分却受到惩罚,后者及格了受到奖励。家长对差生的态度我们很好理解。但是对好学生的态度却不太理解,明显比差生好却受到相反的待遇。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家长的心态存在问题,二是教育制度存在问题。这造成了区别对待。
首先,家长中会有一些人认为好学生就一定要考满分,考不到满分就不行,即使比别人
好也不够。这种想法显然不正确。“马有失蹄,人有失手。”考不到满分不能说明学生能力不足。而且有必要追求满分吗?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这里可以看出某些家长的虚荣心理,若是孩子考了满分,又可以在人前人后吹嘘一番,倍有面子。
其次,造成家长这种病态与我们的教育存在一定关系。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高考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家长内心担心孩子的前程,都渴望子女成龙成凤,于是从小抓起,考试要考满分,做事就要做到最好,为以后发展夯实基础。于是家长逐渐形成了病态心理,让孩子努力学习,让他们考满分。这种状态,正如前北大教授郑也夫所说:“中国教育已病入膏荒(肓)”,郑也夫提到他的外甥在美国读书,他考试只考了85分,他说能考85分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追求满分。最后他考上了哈佛大学,虽然他的分数可能不是最高,但他拥有自己的特长和社会实践经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中国的教育十分着重分数,而分数也是学生的评判标准,这有点片面。所以,近年来,高考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出现了“631”的政策,高考分数占六成,余下有多方面的考察。中国教育改革任重道远,远非一时能改变的。
家长的心态和教育制度造成了这种区别对待,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现象。
“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宋庆龄如是说。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儿孙自有儿孙福”,家长应该放平心态,任孩子自由发展再加以必要的指导,想必,孩子和家长都能更幸福。
第7篇(16+16+16=48分)
应不以一时的成绩而论定人
①有的孩子考得100分后,家长非常开心,得55分后却是惩罚;有的孩子考61分,父母很开心,但考98分却是惩罚。这我觉得平时考得好的人也会有失手的一天,谁也不能一直是100分,偶尔考差时,父母应当给予更多的是鼓励,而并不是冷酷的惩罚,不能以一时的成绩而否认人的努力。
②在现代的社会中,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求非常严格,一定要做到最好。放假时,各种实习班塞满了孩子的日程,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当看到孩子优异的成绩时,对孩子百般开心、宠爱,但偶尔失手后,就认为孩子不认真和努力,并没有问清原因就惩罚孩子,其实,父母的做法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重大的创伤。正所谓“人有失手,马有失蹄。”谁会没有犯过错的一刻呢?父母应当在孩子受挫时,给予安慰,不应急于否定自己的孩子。
③急于论定自己的孩子,会使孩子走向消极,不应给予孩子太大的压力。当代的孩子的竞争从小就开始,可谓是“从娃娃抓起”,但并没有理解过孩子内心的痛苦。有的父母甚至拼娃,拿自己的孩子去炫耀、比拼,所以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十全十美,从而得到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但一旦当孩子失利时,就会生气,责怪孩子,其实这会让孩子走极端,甚至会有自闭症,开始不愿意接触人。小孩的心理承受能力并没有成年人强,所以对待孩子需要用关爱的方式,而不是过硬的教育方式。
④孩子得高分就开心,得低分就是惩罚,并且不断让孩子追求十全十美,也会有可能导致孩子势利,只会往高爬,而不注重身边的事物,这也不利于于孩子多方面的发展。成绩高人一等也没什么用,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品质,陶冶性情也很重要。不要认为孩子一时考差就是没用,一定要往高爬。
⑤家长要求孩子考高分也无可厚非,但也要注意孩子的感受。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应多培养孩子的人格,并以身作则,不以一时的失误而论定人,他就是不行的。在孩子受挫时,应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给予安慰,鼓励孩子积极进取。
⑥人在一生中何曾不犯过错?伟大的科学家们也犯过错误,难道因为这个错误,他们就不出色了吗?所以,我们不应以一时的失败成绩而认定一个人。
第8篇(16+14+15=45分)
莫只用分数衡量孩子
漫画里,小A同学拿着一份满分试卷,得到了一个奖励的吻,而另一头的小B 同学不及格的55分试卷,却是得到一巴掌;相反地,当小A同学拿着98分试卷时,脸上是一个大巴掌,而小B 同学拿着61分试卷,有个甜甜的香吻。这一现象每天都同样地重复上演在我
们的生活中,也许这其中的小A或小B同学是你童年生活的写照。在校园生活里,分数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衡量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分数高是否就直接等于人品好,性格好,三观正呢?在我看来,这倒未必。
莫只用分数衡量孩子,因为你不知道你身边有多少个隐藏的“刽子手”。前几年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杀人事件,一个重点大学的学子,分数高学习好是必然的,但谁能够想像得出他在撞倒人之后竟然冷血地补刀,至其死亡。这一事件令人寒心。我们平时口中的高素质人材却是个冷血的刽子手,其三观不端正,人品相当差也是显然可见的。同样的,李天一事件也让人感到心寒。高材生高素质音乐人才背后也会合伙犯罪,像李天一、药家鑫一样的人大有人在。若我们只用分数衡量一个人,是否就会成为其日后犯罪的动力?所以,莫只用分数衡量一个孩子,小B 同学日后也许有大作为,而小A 同学日后未尽是人中龙凤。
莫只用分数衡量孩子,因为你还不知道小B 同学这一类人的潜力。现在多少人口中的“马云爸爸”,以前却是个多次高考失败的、考不上大学的落榜书生,但是人家马云没有放弃啊,此路不通他路通,多少年埋头苦干,多少次风餐露宿,后来不仅考上了杭州大学,现在还是一代电商传奇。显然马云就是小B同学这一类人,你永远不知道他可以有多大的潜力。在漫画中,小B同学在两次测试中明显有进步的,尽管进步很小,却获得了认可。也可见小
B 同学下了苦功。
所以,莫只用分数衡量孩子。成功方法和道路有很多,不一定只有那些在学校里分数拔尖的同学才能成功。
第9篇(13+15+14=42分)
论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成绩
对待孩子的成绩,家长到底是给予赞扬鼓励还是批评打骂好呢?孩子考100分就赞扬而考98分就要打?考55分就打而考61分就得到赞扬?就现实而言,我则认为无论孩子成绩好坏都不应该打骂批评,而是应该给孩子多点赞扬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为什么98分也要挨打遭批评?虽然退步了一点点,但也是高分呀!为什么55分就要挨打遭批评?就单纯因为他考得不好吗?可是又有多少人会考虑他本身的能力条件?谁不想考好点?可是当他提高几分达到及格水平就得到表扬了。
赞扬真有那么难吗?其实也没有很难的样子!那为什么我们不尝试一下多点给予孩子赞扬与鼓励?打真的有用吗?但为什么不想想如果给予鼓励与赞扬又是怎样结果?我想说的是,当孩子考砸了,他也失落,而打则是加重伤害孩子的心造成打击,而这样的结果是你想要的吗?为什么你不尝试去鼓励他?或许鼓励他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就拿我来说吧,我从小到大我家人就没有因为成绩给我打打骂骂之类,他们更多的是给予赞扬与鼓励,而正是因为这样,我学习也没有压力,我总是做到尽力,尽自己能力就好。在学途中,我曾经遇到过许多大风大浪,而我也曾经给那些大风大浪覆盖过,但我没有被淹没。我真心感激我的父母,感激他们一路陪伴,感激他们从没忘给我赞扬与鼓励,就是因为这样,因为他们的正确做法以锻炼我的意志,增强我的自信心,越挫越勇!所以我认为对于孩子的成绩,家长应给予赞扬与鼓励而不是打骂批评。
家长应该真正认识到自己孩子的水平能力,不要过于强迫要求孩子达到某种高度,尽力就好。也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差就打骂,应该给予鼓励以增强他的自信心,毕竟,家人始终是孩子的最大后盾,况且打孩子也是解决不了问题。
如今社会打骂孩子现象普遍,考得好也打,考得差也打,不过是退步2分,至于打吗?不如给予鼓励以增强自信心。
第10篇(13+14+14=41分)
不以成绩论英雄
在很多家长看来,学习就是为了取得一个优秀的成绩,每当自己的孩子考差了就会拿成绩好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较,有的家长甚至会用暴力行为去对待孩子。打还有骂孩子,我觉得这样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以成绩来认英雄,不一定说成绩好的一定是好孩子,成绩差的一定是坏孩子。
所以家长要用一些适当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家长的心态也要端正,不应用成绩去衡量一
专题十七 高考作文全景透视
专题十七
1.(2013安徽,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7年广东高考作文}.
[思路提示] 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有的人”问“为什么会这样”,这一问或许是质疑,或许是抱怨,或许还有点儿愤愤不平……总之,是对过去甚或是对现在表示不满。“我”“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并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是充满信心和希望的积极心态的展现。
当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后,我们不妨想想普希金的名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然后鼓起勇气,直面困境,理性思索,解决问题。
当我们面对未来,信心不足时,不妨学学乔布斯:“我要改变世界!”然后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去创造,去发展。 参考立意角度: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要一味抱怨,不要一味责问,要正视现实,解决问题,才会真正拥有美好的未来;②梦想是创新的基石,有梦想才有未来,努力创新才能实现梦想;③“为什么不能这样?”我们要敢于“做梦”,勇于创新,勠力同心,实现“我的梦”,实现“中国梦”。
[优秀例文1]
敢于梦想成就辉煌
追问已成定局的事情,于事无补。所以聪明智慧如萧伯纳者,去梦想未来,“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这种追问成就了他伟大的文学和戏剧梦想。当他的理想主义在作品中得到张扬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梦想的力量。萧伯纳用他的作品,用他的成功,铺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敢于梦想,成就辉煌。
敢于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会让卑微变得强大。“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走遍了千山和万水,一路走来不能回。”当我们踏上人生的列车,就开始了笨小孩的行程。也许无数的哭才会换来些许的笑;也许无数的狼狈才能换来少许的尊严。但如果行程中不敢梦想,没有信心,我们注定只能在城市的角落悲泣。自怨自艾地哀叹,会让我们的人生渐渐枯萎。人生敢梦想,有信心,才不会让卑微变成卑贱,才会让跑过无数龙套的小演员,成为影、视、歌三栖明星中的大鳄,才会让那个舞台上怯怯的丑小鸭出落成耀眼的女人花。是梦想,是信心,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敢于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会让畏缩变成坚持。无独有偶,萧伯纳的这句名言也是肯尼迪总统的竞选标语。二战中他曾身受重伤,逃上荒岛,是梦想让他坚持下来,最后胜利归队。在竞选中,是梦想让他坚持,以微弱优势击败尼克松。肯尼迪自己说,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无畏的胆识,持之以恒的动力,都来自于他敢于梦想的内心。是这颗心让他在想退缩时坚持了下来。同样也是回家的梦想,让鲁滨逊在荒岛上摘果,捕鱼,收养星期五,坚持到平安回家的那一天。事实证明,没有人能打败你,除了你自己;同样没有人能剥夺你梦想的权利,除非你自己放弃。
敢于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会让浅薄变成智慧。萧伯纳还曾说过,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失去梦想和不再梦想让人变得蠢笨浅薄,敢于梦想才是明智的。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曾经的成功者,他们满足于五颜六色的美梦,终究也只得活在满足蠢笨的世界;也有不少浑浑噩噩没有梦想的人,如同行尸走肉,最终悄无声息地蒸发于世。只有真心追寻梦想时,每一天才是缤纷的,因为智慧的人,他的每一个小时都在实现梦想。
年少有太多的可能,人生就要敢于梦想。有了少年的敢于梦想,才有青春的闪亮登场;有了亿万同胞的敢于梦想,才有而今大国雄起的昂扬。个人与国家也是如此,有梦想,才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有勇敢无畏的胆识,才能有持之以恒的动力,才能成就辉煌。
[点评] 这是一篇下水作文。文章能够紧扣材料立意,着力论述敢于梦想对人生的意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作者占有材料丰富,例证贴切精当,说理透彻,令人信服。篇末从小我生发、升华,落点于国家梦想,契合中国梦的时代特色,照应文题,很有匠心。
[优秀例文2]
救赎梦想
巍巍昆仑,撑不起雄狮被踩踏了无数遍后弯曲的脊梁;滔滔江水,洗不掉周身被屠戮多少载后血染的衣裳。所以,才有了郁达夫借《沉沦》中的中国留日学生自杀前的呐喊道出的悲愤:“祖国啊,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何止是一个郁达夫,那些年,无数仁人志士在暗夜中叹息、叩问:“祖国呵,你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个民族的殇。
可是,一杆“五四”的旗帜直指苍穹——那是国人从未见过的光芒——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祖国啊,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
于是,梦想的召唤让热血灼醒了国人隐忍的灵魂,洒向神州大地,惊醒了那些只知道质问过往的人。来处已矣,去处安在?好在,革命的先驱们寻找到了去处,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东方。
没有先辈们梦想着和创造着那些从未存在过的美好,我们恐怕还被笼罩在屈辱的阴霾中,无奈彷徨,走向灭亡。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罗登堡被关了二十多年,消耗着青春和生命,饱受狱警的欺辱,但当选为总统后,他邀请监狱里曾欺辱他的警察来参加他的就职典礼,而且得享尊贵的身份。有人问你为什么这样对待他们,曼德拉说:如果不能忘记过去的孤苦与不公而怀恨在心,我将仍然在牢狱之中。我想,他明白,作为一个领袖,比沉溺过去更重要的是,如何以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的身份带领人民寻求崭新的生活。历史是相似的。若马丁·路德·金在那一场震撼了世界的演讲中不是呼唤着自由平等的梦想,而是煽动着历史埋下的仇恨之火,他又怎么能带领黑人“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山峰”?
你看到了吗,真正的勇者和智者不会总是抓住过去不放,因为他们需要腾出手来,雕刻未来,拥抱梦想。所以,他们才成为了开天辟地的伟人,才成为了高瞻远瞩的先驱。频频回望的人,必将在攀爬中跌入深谷,终无缘问鼎高峰。
看惯了人生百态又写出了人生百态的戏剧家萧伯纳一语道破天机——有些人只看着已经发生的事问:为什么会这样?而我却梦想着从未发生过的事问:为什么不能是这样?
是啊,人若无法从过去抽身,必定只能在不远的将来再次悔不当初,到底意难平。当我们在纷繁的社会中迷失了方向,何不让先贤们的智慧之光引领我们超越凡俗,救赎那丢失了的梦想?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话:有一种鸟儿,注定不能生活在牢笼里,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 我想说,有一种人,注定不会生活在过去,因为他们的每一个脚印里,都闪耀着追寻梦想的光辉!
[点评] 这是一篇下水作文。文章起笔就富有气势,从国家民族发展层面揭示梦想的意义但又不囿于其中,南非曼德拉和美国马丁·路德·金的例子拓展了梦想的普世意义与价值,立意高远。结尾类比说理,语言富有张力和启发性。整篇文章气脉中贯,流转自然,体现出较好的思辨能力和写作功底。
2.(2013课标全国Ⅰ,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提示] 人生中的风险,要如何面对,此则材料中切割师的一番话道出了真谛。只有充分准备,勇敢面对,而不担忧未来,才能从容应对,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据此可从勇敢、经验、轻松面对未来等角度立意。
[优秀例文]
经验筑基 勇成大业
“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题记
夏荷不仅要有汲取塘水的经验,更要有承受烈日灼烧的勇气;秋菊不仅要有迎日展叶的经验,更要有忍受寒霜重露的勇气;冬梅不仅要有深扎根脉的经验,更要有傲风斗雪的勇气。在花开花谢的转换流离间,沉淀下点点岁月的经验,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经验便是我们前进的资本,但我们更需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让我们动力十足勇攀成功之巅。
切割有裂纹的钻石风险很大,老切割师的丰富经验、技术加上年轻徒弟的勇气使钻石非常完美地被切割成了两块。“勇者天下去得,懦夫寸步难行。”很多时候,只有经验技术往往不够,还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不去想结果如何,认真大胆地做着眼前的事,成功的几率反而会更大些。{17年广东高考作文}.
三国时期,蜀将马谡失守街亭后,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内无兵力,外无救援,忽然想起盗贼藏粮的事,借他人的经验,诸葛孔明凭过人之勇下令大开城门,自己则沉着镇定地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这便是著名的“空城计”。假借他人的经验足见诸葛亮机智灵敏,但倘若他没有勇气,怕是要沦为俘虏了。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试验失败了一千多次,但他并未因此放弃,相反,他认真地总结每一次的经验教训,将每一次失败看作一个新的起点。一种材料试验失败了,就换另一种继续试验……更为重要的是爱迪生有承受失败的勇气,敢于面对失败,吸取失败的教训,重新再来。终于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
经验是基础,上层建筑需要勇气去构造。生活中有各种困苦磨难,这就不仅需要经验为迷途中的我们指引方向,更需要勇气引领我们开拓未来。但丁说:“我崇拜勇气,因为它一直助我应付我在尘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
生活是船,经验是舵,勇气是帆。莫思前路雨打风吹,莫念终点远距千里,放下负担,轻装上阵,舵把方向,帆起动力,让我们扬帆起航!
五彩织就蝶斑斓的裳,承受破茧之痛的勇气令它的舞姿更为灵动;汗血炼就蚌璀璨的珠,承受磨砺之苦的勇气令它的色泽更为夺目;血泪成就凰高贵的翎,承受涅槃重生的勇气令它的羽翼更加辉煌……经验筑奠基石,勇气成就大业,既已选定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放下思想包袱,不去想价值几许,无论未来如何,鼓起勇气去拼搏!轻装上阵,怀揣经验,高举勇气,拥抱明日绚烂的阳光,创造更有价值的辉煌未来!
3.(2013课标全国Ⅱ,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提示] 这则材料的主旨比较好把握,审题难度不大。材料首先赞扬了高中阶段同窗间深厚情谊的美好,并肯定了这种情谊对学生以后人生的积极作用。接着,材料又分析了造成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和增进同学情谊的做法。因此,作文写作的角度可从这几个方面选取。
[优秀例文]
同学之间需要架起理解的桥梁
黑龙江一考生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一首《同桌的你》,承载了我们匆匆而过的青春,也承载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同窗情谊。
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宰相管仲,有一个好朋友,叫鲍叔牙。当时齐桓公请鲍叔牙做宰相,但他婉言谢绝,推荐了管仲,最后管仲担任宰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东方的霸主。后来管仲曾对人说:“生我,养我的是父母,可了解我,帮助我的,却是鲍叔牙呀!”管仲和鲍叔牙的关系被誉为好朋友关系的典范,所以历来人们把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叫作“管鲍之交”。
其实,这种深厚的朋友情谊就是来源于相互理解,朋友之间如此,同学之间亦如此。鲍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们曾经合伙做买卖,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些,朋友都认为鲍叔牙糊涂,吃了大亏。而鲍叔牙却回答说:“你们不明白,管仲的家境不好,他有老母亲要奉养,多拿一些是应该的。”鲍叔牙的这番话,说得他们无言以对,这就是真诚的理解。{17年广东高考作文}.
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无疑比春秋时代的快多了,几十个人济济一堂,关系自然也比古代要复杂得多,这就更需要同学们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让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尤其是大家朝夕相处,有时难免有点磕磕碰碰,这时就更需要彼此谅解。毕竟同学之间的摩擦多数是无意的,只要大家多说几句“对不起”“没关系”,就能很快化解的。
全世界有几十亿人,我们中国也有将近14亿人,而恰恰我们几十位同学能相聚在一个班里,一起学习、生活,这其实就是很难得的缘分。所以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份缘分。有句老话叫“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高考之后大家又要各奔前程,所以这同学之情也就成了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
[点评] 本文在题目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论点:“同学之间需要架起理解的桥梁”,符合题意。但是文章只有一个事例,鲍叔牙与管仲的故事,论证了理解对于处理同学关系的重要,可惜仅此一例,内容显得有些单薄,论据欠丰富,说服力不强。如果有反面事例,正反论证对比会更有说服力。相对于题目,内容逊色了!
4.(2013大纲全国,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2000元“买”回手机。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见面后才知道,捡手机的是一位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提示]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体现了大纲全国卷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依旧是材料作文,考生熟悉,容易上手。
作文材料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引导考生关注、思考社会。捡到手机的人本想贪小便宜,见利忘义,却因丢手机之人的爱心举动而大受感动,立即放弃索要2000元酬金的决定,并决心向尚先生学习,做一个真诚、友善之人。考生可以从“义与利”“真善美与假丑恶”“真诚”“善良”“传递正能量”等角度立意,紧扣构建和谐社会、激发社会正能量、建设美丽中国主旋律,体现考生思考社会、思考人生的思想深度。
今年高考作文再一次体现了大语文观念,那些阅历广、眼界宽、积累多、善思考、明是非、顾大局的考生会占据优势。
5.(2013江苏,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思路提示] 这道题从难度上来说,明显较大;从广度上来说,文化气息浓厚,带有显著的人文色彩。 理解这则材料,首先要理清材料中的关键词:探险者、山洞、蜡烛、蝴蝶。其次是认真思考关键句: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个句子是命题者为考生提示的切入角度,显示了命题者有意为之的“匠心”。
关键词中,“探险者”“蜡烛”是社会因素,“山洞”“蝴蝶”是自然因素。我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从蜡烛的角度,小小的蜡烛竟然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所以可从局部与整体、小事物与大影响角度立意。 从蝴蝶角度,因为人类活动影响环境,所以蝴蝶退到了适宜生存的山洞深处,因此不难立意:环境影响生存,适宜环境促进发展。
从探险者角度,因为人类活动影响蝴蝶在适宜环境下的生存,所以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环境角度来展开写作也是切合题旨的。
[优秀例文]
熄灭蜡烛,莫惊扰美
幽静的石洞,美丽的彩蝶,令无意闯入者们敛息凝神。摇曳的烛光映着斑斓的蝶翼,美得叫人讶异。然而,正是这一豆似乎无害的烛光惊扰了这些美的精灵,使它们慌张退避。
再次前来膜拜美的旅者们的心理会如何呢?惊讶,懊悔,失望……但他们悟到了:宁静之美易被惊扰,熄灭蜡烛,让美长存心中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悟不到这一点的人太多了,因此美被惊扰的例子常常刺痛每一个爱美之人的神经。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伤在七彩霓虹的逼视下无所遁形;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明快被鼎沸的人声惊到九霄云外;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深情被汽船的鸣笛声掩盖成轻得听不见的叹息……
美呢?
有人说:“世间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要说:“世间发现美的眼睛已经很多了,只是还缺少保护美的心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美绝不等于拥有美——甚至,观赏与欣赏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用目,后者用心,心可以抵达目与足不能企及的地方。
世人观兵马俑,往往感叹其规模之宏大,令人震惊,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兵马俑并不总是这样“灰头土脸”的——在刚出土的时候,它们色泽光鲜,一如山洞中那些美得使人窒息的彩蝶。然而,人们的惊叹和艳羡的目光惊扰了那华美的色彩。一夜间,彩色尽数褪去,留给世人的只有灰色的惋惜和遗憾。一边挖了好几个坑洞,一边收获了几万声叹息。终于科学家们放弃了发掘,像失落的旅者们一样,默默地退出。何必发掘呢?与其一次
次被美攫住呼吸再一次次顿足于美的消逝,不如还美一个宁静而适宜的栖身之所——我们知道,在那里,在厚厚的黄土下,有一群美的精灵。这就够了。
在寻找美的过程中,我们的无心之失可能造成对美的惊扰,进而使美畏缩、退避。我们要熄灭的,又岂止石壁上的烛火?对美的占有欲,以美之名追名逐利之心,面对宁静之美时太过波澜的心境……都会构成对美的更强大的威胁。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吹灭石壁上的烛火只需一口气;面对被惊扰的美,退步抽身则需要道德观和责任感,更需要悔过的勇气和决心。褪色的兵马俑已经成为永恒的痛,躲进山洞最深处的彩蝶却还有回归故土的可能。愿你我熄灭心中那躁动的烛火,莫将美惊扰。
[点评] 仲永七岁为诗,“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此文亦诚足以当之。本文巧妙地以烛光切入,就理而言,罗丹的名言几乎尽人皆知,而作者偏要唱反调——世界发现美的眼睛已经很多了,只是还缺少保护美的心灵。这是吃透了材料的暗示,而非照抄材料的明示;是感时而发的独悟,而非随便一说的俗套。所以一经道出,发人深省。以文而论,作者胸中有墨,故清词丽句汩汩而来,用例精当,罕譬而喻;笔端含情,故哲思忧心相生相发,是议论也是感喟,是说服也是独白。行文纡徐从容,却又节奏分明。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精彩的语言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惟文中生造“旅者”一词大醇而小疵。综合判分:68分。
6.(2013浙江,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提示] 今年的作文试题延续了往年小清新文艺路线的风格,属于新材料作文,引导考生深思人与自我的问题。把材料中的三句话分解开来,可以这样理解:孩子不像成人那样圆滑,保持着率真和单纯,所以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心灵提前硬化,说明孩子内心的柔软和童真在时光的累积中过早消逝了;而孩提王国就相当于理想世界,随着人的成长,现实世界的部分逐步扩大,理想世界的部分逐渐缩小,美好的儿童世界也就面临消亡。显然,三句话在讲述同一个话题,即“保持童真”或“保持本心”。这是一个带有人文批判和文化反思性质的话题,对于人生阅历尚不丰富的高中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行文中,要注意从“成长与丢失”“物质与精神”“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等角度辩证地看问题,力求见出思想的深度。另外,今年的作文试题有一个新特点,要求考生“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所以为文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
[优秀例文]
让童真点亮世界
还记得林徽因的一首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恰如人间的四月天,上帝赋予了孩子最美好的预言。那澄澈的心灵好似一湖清澈见底的水,映得出他们一切的小小的欢乐与忧伤,也映得出世上最虚伪的谎言和最诚挚的情感。
恰如那春日里的一抹淡然的鹅黄嫩绿,轻轻地在风中摇曳。似烟非烟,似雾非雾。浓浓淡淡,缥缥缈缈地醉了春风,点染了冬季枯槁颓败后的天地。人事代谢,往来古今,正是有了这些鲜活的生命,才给这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
如果世界是一条江河,那么那一抹童真便是涓涓注入的源头活水,净化了每一滴水,更激起了江河澎湃的力量!
如果世界是一片森林,那么那一抹童真便是枯枝上抽出的第一抹新绿,闪耀着醉人的生机,无言地诉说着希望。
如果世界是浩瀚的夜空,那么那一抹童真便是点点繁星,微弱的光芒穿透了黑夜,一闪一闪地点缀着美好。 这就是孩子,这就是童真。现实的人们,也许在现实的成长中不得不学会伪装,学会世故。只有孩子敢于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还记得童话里那个不穿衣服而自欺欺人的国王,还有一群逢迎谄媚的大臣,一帮人云亦云的百姓。只有一个不谙世事的黄口小儿一语道破了这个掩耳盗铃的谎言。他们不会想到拆穿谎言后一群人的尴尬。穿了就是穿了,没穿就是没穿;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这就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勇气和正义。他们的眼睛纯净得倒映得出世上的一切是与非。孩子把天赋的礼物——童真给了这个世界,给了那些被世俗蒙蔽双眼的人们,还原了最初的良知。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不只是屈原,还有充满童真的孩子们。
高考作文议论文论据必背17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5)名言: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2、有成绩不要翘尾巴,搞革命要实干,不要图虚名。--陈毅
3、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种骄傲,你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种骄傲,你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种骄傲,你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苏)巴甫洛夫
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缺少谦逊就是缺少见识。--(美)富兰克林
6、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逊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苏)高尔基
7、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感到激动。--李四光
8、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英)牛顿
9、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近于伟大的时候。--(印度)泰戈尔
(6)反例:
第五次反"围剿"时,李德、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已经完全统治红军,他们过分夸大自己的力量,贬低、轻视敌人的力量,听不进正确的意见,实行错误的指挥,采取冒险主义的行动,造成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放弃中央苏区。
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不把同盟军的主将威灵顿放在眼内,说:"威灵顿有什么了不起,败军之将,我用不到一顿早餐的时间,就能干掉它!"此话传开,法军上下一片骄狂。结果,却是法军全线崩溃,一败涂地。
三国时的蜀将马谡,自恃有学问有见地,骄傲自大,主观武断,既违背军师诸葛亮的安排,不听参军王平的意见,不仅失掉了街亭,连自己的脑袋也丢了。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眼空四海,目中元人,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但后来带兵打仗却遭到惨败,40万赵军全部覆没。
(7)有关谦虚的名言警句
o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 陈毅 o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 鲁迅
o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 葛洪
o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 -- 魏相
o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 张咏
o 虚已者进德之基。 -- 方孝孺
o 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 -- 朱舜水
o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o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 谭嗣同
o 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 申居郧
o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 张廷玉
o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o 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 冯雪峰
o 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 -- 冯雪峰
o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毛泽东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17年广东高考作文}.
o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 王进喜
o "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真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