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训练 点击: 2016-05-21
三年级作文,从片段起步
三年级作文,从片段起步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对于三年级起步作文,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整个一学年都是进行片段写作训练,重点是训练把一段话写清楚(言之有序)、写具体(言之有物)。那么,怎样指导好三年级学生起步阶段的片段作文呢?
在上习作课时,我们引导学生联系己有的知识,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指导好课文中的习作。另外,还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适量的课外训练。这是因为:学生从二年级的写几句话要过渡到三年级的写一段话,有一定的难度。而我们仅仅靠课本中的习作,要想大面积地、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难度甚大。因此根据三年级语文的写作总要求,进行有效的课外训练,就能配合课文,减低作文起步训练的“坡度”,从而分散难点,让学生更快地掌握三年级所必需的写作能力。
根据三年级的两册教材的写作要求,我们确定了作文起步训练的重点为训练记事和状物片断。这个课外训练的计划可分为三步走:1、训练记事性的片断;2、训练状物性的片断;3、训练先总后分的片断。
一开始训练时,就用听写的形式来进行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听写,是从低年级在看图说话、写话的基础上向中年级过渡的好形式,有利于克服学生中作文起步时害怕写作的心理障碍。随后,便可以引入有顺序地进行仔细观察,传授一些常用的观察方法,视野可从家里扩散到社会,从而加深对事物的印象,获取第一手资料。再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揉进自己的想象,带一点创造性,把一段话的内容写具体。
下面就表中的三种训练类别要注意的事项,分别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体会:
一、 训练记事性的片断。
要把一段话写具体,并做到言之有序和言之有物,必须注意这样两点:
1、 写一件事,一般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下来的,因此,要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关联词----先、接着、然后、再、最后等,这样就能较容易地做到记事的条理比较清楚。在这个基础上,再把一件事分解成几个步骤,这亲样可以减低难度。随后,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拐杖”,如列出相应的动词等。
以《烧菜》为例,我先要求学生在家仔细观察妈妈烧菜的过程,接着帮助他们分成几个步骤,再列出一些相应的动词。即:
(1)准备工作 蔬菜:拣、洗、切 鱼:杀、刮、洗
(2)烧菜的过程 点火→倒油→下锅→翻炒→加调味品→装盘 在写作时,学生可以按照烧菜的步骤一一写下来,用上关联词,并把相应的动词也写进去。一般来说,学生的下笔就较少有困难了。当然,这只是一开始的比较具体地指导。随着多次训练,指导线条可粗些。
2、写一件事,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围绕写作总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再制订出分要求,以求一步步有所递进。先学会简单地记录家长做一件事,再让他们自己边实践边观察,加深做事的印象,引起他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也就能表达一点自己的感受。如能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则又加深了一步。拼凑图形、剪贴小动物的小制作,则是寓作文训练于趣味之中,不仅进一步启迪了他们的智力,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而且培养了动手的兴趣,在习作中显示了各自独特的创造力、想象力。
二、 训练状物性的片断。
状物,一般是指描写动物、植物、景物以及学习用品等。写具体某一种事物,同时做到言之有序,必须注意到这两点:
1、 先要教会学生几种常用的观察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里及外、整体到部分、先概括后具体。并且,要让学生能在一段时间训练后举一反三,知道一般写某一种植物常用什么顺序,换成动物该怎样观察,学习用品又该用什么顺序。
2、 要让学生懂得一些状物的写作方法。比如写书柜,可以从形状、颜色及用途三个方面来写,但主要把用途写具体。写某一种植物,可以通过比较、打比方来写出这一植物的特征。
三、 训练先总后分的片断。
在三年级,总分结构的片断十分常见,为此,课外训练时不能忽视。同时,这一形式的训练,也非常有助于把一段话写具体,较容易被三年级的学生所接受。训练时,可以注意这两点:
1、 明确先总后分的要求。有了总起句,那后面的话就得必须围绕总起来展开,是从几个方面来进一步阐明总起句的。所以,任何离开总起句的内容的句子,只能是“画蛇添足”。
2、 写作前,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探求不同的思路来考虑从{三年级先总后分的作文}.
几方面来写具体。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把观察点从家里移向了家外,从而使静态的事物趋向有动态的事物,当然,观察的角度也必须不同,一般以从某一方面入手,而不是简单地讲一讲观察的顺序。
拿《早上,十字路口的车辆真多》来说,我们不仅可以从车辆多这个正面角度来写。你想到车辆一碰到红灯,马上会使车辆排成长龙;我也可以听到十字路口的汽车的喇叭噪音不断,说明过往的车辆络绎不绝;他呢,由此想到听说十字路口常常发生交通堵塞的不少事
来??
通过这样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外训练,适当地补充了课内训练的来足,使课内外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这样,既促进了课堂的作文教学,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克服“没材料可写的弊病。这样的训练,紧紧扣住三年级写作的大纲要求,又能配合课文,形成了写作系列化,比较符合中年级多次反复的训练要求。同时,也较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显得新颖、独特。到了四年级上半学期,我们就会组织学生进行片段作文的过关测试。
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
三年级起步作文 (2011-09-21 13:04:14)转载▼
标签: 杂谈
三年级作文属于起步作文,在期末复习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刚刚学习写作文,写作方法讲深讲浅,不好把握,大多数老师不知道从何下手,只是把一些题目让学生反复地写作。这样做,极容易挫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我认为,三年级的作文复习课应该从“有趣、得法、实效”三方面下功夫。
新的《语文课程标谁》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的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针对这些目标,怎样才能做好三年级作文的复习教学呢?我认为,在注重遣词造句、如何围绕题目这个中心写出结构完整的作文等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有趣: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重要。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注意命题和选材。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要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我的妈妈》、《我想xx》、《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
复习的命题,选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其次,要创设情境,激发欲望。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各种班级活动开展的实况等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声、形、色的感观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引导学生看、听、想、说、写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上作文复习课之前,要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方式要多样,例如:
⑴故事式导入。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一上作文课,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接着由老师讲个小故事,学生听得专心,笑得开心,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最后再分头写作,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批改时,只要故事较完整,错别字不多就判“优”等,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⑵活动式导入。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等,让大家参与,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最后有重点的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也有话可写,效果较好。
⑶情境式导入。就是为学校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象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录音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可以采用童话故事新编法命题作文。在学习一篇童话的基础上,要求从新的角度或不
同的侧面去重新考虑,设计不同的经过,得出与课文相同或不同的结果。如学了《乌鸦和狐狸》以后,可以出个《小乌鸦和小狐狸》的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狐狸是否比老狐狸更狡猾?是否运用了比老狐狸更高明的手段骗取了小乌鸦的信任?小乌鸦是否吸取了老乌鸦的教训使小狐狸的鬼主意没有能得逞„„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生动、具体、完美地去想象,直到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得法:注意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
1.在观察中指导复习的习作。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在作文的复习教学时,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让学生看关于一些水果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一些水果的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一些水果的色彩、形态,果、肉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作文复习的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一个我喜欢的物品”片断,我从家里拿来一个小闹钟,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外形→画面→联想→数字→联系生活的感想”等,在复习课上稍加指导,看到外形,你想到了什么?看到画面,你想到了什么?看到数字,联系自己的生活,你又想到了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写出自己联想和感悟。有个学生这样写: 我高兴地接过小闹钟,仔细地端详起来。这只钟是长方形的,正面是西湖“柳浪闻鸯”全景图,画面绝大部分是美丽的西湖,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画面的一侧是一座南宋时期建造的花园,园里有座柳浪桥,湖边种着许多柳树。看着画面,我忽然明白了“柳浪闻莺”的含义。你看,轻风吹过,柳条儿迎风摇摆,那不就像绿色的浪潮一样吗?那秒针“嘀嗒,嘀嗒”的声响,不是仿佛黄莺在树上婉转地唱着歌吗?
钟的右上侧有一扇塑料“小窗”,里面就是日历。日历是用塑料泡沫做底,显出的数字呈大红色。这红色的数字每24小时就变换一次,告诉人们新的一天来到了。那表示钟点的12个数字,“3”和“9”不过是两个等号,只有“12”和“6”是两个端端正正的阿拉伯数字,其余的8个数字都只是8个小方点,它们均匀地镶嵌在美丽的图画中。在“12”的下面有一条金黄色的小线,这条细线正指着另一扇绿豆大小的“红窗”。透过窗口,你只能看见一个数字。如果你拨动闹铃上的暗钮,让数字对准那条黄线,并上足发条,到了你对准的那个钟点,一串清脆的铃声就会提醒你。
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
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2.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复习中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3.言之有序,指导学生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写。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学写作,往往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很少顾及写作的顺序。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到了复习阶段,就应该提醒学生要注意啊一定的顺序写了。如:
写一件事情,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起因→经过→结果
写景,可以用先总后分的方式写。还可以按观察的顺序写。
状物,可以知道学生按“名称→外形→习性(活动)→感情”的顺序写。
一般来说,在教学中,可以处是一篇范文,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写作顺序。然后知道学生观察实物,联想生活,确定写作的顺序。只要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即使写的不具体,也要进行表扬和鼓励。
4.言之有物,注意指导学生把重点段落写具体。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学写作文,往往不知道什么是具体,什么是生动,更不明白为什么要写具体,写生动了。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可以不过分强调,但是到了复习的阶段,应该强调一下如何写具体了。
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所谓言之有物,写具体,应该包含一下几方面:
叙述事情,应该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具体地说,能在一段话中写出两至三个人物活动的动作。
写景的时候,能够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不仅仅能写出自己看到的内容,而且能写出想到的内容。在一段话中能使用一个比喻句,就是很伟大的创造了。
状物的时候,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出物的形状或形态;能联系生活,写出关于物的生活细节。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指导观察,二是提供适当的范文,为学生引路。 ①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都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印入学生的
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认真地去观察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在学习描写一种动物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相关的资料、图片等,使学生对动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实体。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体观察时,首先要告诉学生观察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整体后局部,也可以先局部后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如观察一只小燕子,从整体上看,它有一身乌黑光滑发亮的羽毛;从局部看,它有俊美的翅膀和剪刀式的尾巴,还有一张浅黄色的阔嘴巴等,这样各部分合起来,学生头脑里就自然形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
知道学生观察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世上的万事万物千姿百态,观察时要注意发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如猫的眼睛是绿的,绿得发亮;同一只猫的眼睛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况下,又不相同:夜晚捕鼠时,它睁得又圆又大,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却眯成一条缝;又如兔子的眼睛是红的,像两颗红宝石;鸡的眼睛是黑的,天一黑就看不见东西等等。这样,学生在观察时通过比较分析,不仅了解到事物的主要情况、和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获得感性的认识,而且还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掌握对事物的描写方法。通过对动物的描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对周围人和事的描写,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
② 范文引路,读中学写,了解重点段落的写作方法
读写结合是传统的作文教学的一条宝贵的经验。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和作文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加以应用。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段落,进行讲解,说明写作的方法和好处,然后贴船下篙,进行相似的模仿练笔,这样学生就能够学会写具体,言之有物了。 例如我们要指导学生练习写一个小动物的外形,可以出示片段:
梅花鹿
我很喜欢公园里的梅花鹿。(总写喜欢)//它穿着高雅,长得俊俏,浅黄色的毛外衣上点缀着朵朵梅花图案。我想,梅花鹿就是因此而得名吧?//(分写一)梅花鹿的全身总是干干净净的,从无污染的痕迹;两只大眼睛总是带着机警的神情,再配上头顶那两只珊瑚似的桂冠──鹿茸,真像是高傲的公主。(分写二)
大公鸡
我家养了许多鸡,我特别喜爱那只金黄公鸡。我爱这只金黄公鸡,是因为它与别的鸡不一样。//(总写喜欢)它高高的个子,身体十分壮实,头上戴着一顶大红冠子,身上穿的那身金黄袍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分写一)它尾巴长长的,走起微微摆动,像个挺胸昂首的武士,实在惹人喜爱。//(分写二)
通过阅读讨论,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总,总写了什么特点。什么是分写,是如何分写的,写出了什么特点?
然后告诉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能按一定的顺序,或者先总后分,或按从头、身、尾、四肢的顺序来观察小动物。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能抓住毛色、形状、体态、大小等方面来细致地观察。观察动物,既可全方位观察,也可重点观察。如以大公鸡为例,我们就可以对它的毛色、眼睛、冠子、翅膀、尾巴进行多方面观察,描写外形,首先要捕捉特征。
再后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具体描写所写的动物的外形特点,如大小的特点,肥瘦的特点,毛色的特点,头、身、尾巴、四肢等方面的特点。描写外形要着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做到条分缕析,层次井然,切忌语无伦次。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或从主到次。在描写的时候,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尽量地人格化地描述,力求把文章的语言描述的生动而富有情趣。要注意抓住动物的突出特点来描述。比如你要描写大象的外形特点,就应该抓住大象与众不同的地方来描写。
最后出示一幅图画或一个事物,让学生观察后练习写作。如观察另外一只大公鸡,让学生练习写“我喜欢大公鸡”。
5.降低难度,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
现实中,不少教师口口声声叮嘱学生:“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一定要认真学!”可这样无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另外有些老师“心比天高”,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多挑剔,一味训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说这个过度很重要,我们要积极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它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中明确提出:“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同样,这一指导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高年级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刚从高年级下来教三年级时,往往会不习惯学生的作文,怎么那么短,那么简单。不要忘了,那还是八九周岁的孩子,他才开始学写作文。从说到写,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需要一个过程,对他们过高的要求势必会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惧怕作文的心理。{三年级先总后分的作文}.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件很有趣的事。学生大胆地写,自由地写,写出之后,再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喜欢作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在全班同学面前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学生的内心充满快乐,这种“快乐”会使学生热爱作文,对写作充满自信,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有了这种心理基础,学生的思维会变得非常活跃,大脑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其写出来的习作也会内容丰富。例如学生写《我喜欢的小动物》,有一个学生写小金鱼,只写了几句话,很简短,但他把外形、生活习性表达清楚了,就应该给与表扬。这对他以后学习作文是有帮助的。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有位教育家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上进心,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因此,我们在作文讲评中,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以激励为主,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赞扬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比如,及时公布优秀作文的名单,搞优秀作文展或推荐发表,把学生写到的好思想、好行为、好语句以及独到的见解和观察都搜集起来,然后在班上富有感情地朗读,意在表扬和提倡,由此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有效果: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三段式”写法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步学习写作文,很难考虑篇的概念。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写一段话是可以。到了第二学期的作文复习的阶段,老师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写一篇文章,而不是写一段话。使学生竖立写篇的概念。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应该使学生认识三段式。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三段式”写法,我常用的方法是读中学写。
在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一篇与习作内容相关的范文,指导学生读中学写,读中悟写。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快速打开写作的思路。例如在作文指导课中的小游戏做完而又画出模式构思图之
小学三年级作文基本功训练之写段训练
小学三年级作文系列训练——写段训练
一 、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二是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写景色变化。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风的情况,后写傍晚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作者用“霎时间”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 )雪停了、小青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
(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三年级先总后分的作文}.
( )北风吹,雪化飘。
(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
(2)下面这段话没有按顺序写,请仔细读一读,应按怎样的顺序修改,才符合木棉树四季生长变化的特点?(可在文中标上序号。)
我们学校门前有一棵木棉树,挺拔屹立,气势雄伟,就像一个神采奕奕的巨人。秋天,树木落叶了,木棉树也脱去了绿色的外衣,现出了粗壮的骨骼。它顶天立地,枝条直指蓝天,全身长钉,像一位披甲的武将,好不威武!夏天,木棉树枝叶繁茂,叶大如扇,远远望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春天,木棉树开出鲜红的花,缀满枝头,像一团团烈火。一年四季,上学放学,一看到它,就想起那守卫在边防前哨的钢铁战士„„
(3)按时间顺序写一篇日记。用上“早晨、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2.以方位顺序为序写。
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
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这样写,一目了然,且前后连贯,井然有序。
按方位顺序写段,多用于写景状物。由于观察景物的方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有时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有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时也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不管按什么顺序观察和写作,但一定要符合人们平常的观察习惯和语言习惯。如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是符合大家的习惯的,如果写成“前→左→后→右”的顺序,就让人别扭了。
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这段话,把表示方位的词语用“ ”划出来,然后按写作的先后顺序,把方位顺序填在括号里。
我家后面有座山。我经常登上山顶,向四面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不远处是新建设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绿树成阴。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庄稼一片接着一片,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了起来。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果树成林,枝叶茂密,红澄澄的柑桔,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河上架着铁桥,一列火车从铁桥上通过;河里有汽艇、帆船,还有连成一串的小货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我的家乡多美好啊!
这段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观察方位的变化顺序写的,先写( )看,再写( )看,接着写( )看,最后写( )看。
(2)按观察的方位顺序写一段话,可以“我们的校园”、“我家的厨房”或其他景物为中心内容来写。
3.以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为序写。
例《捉鱼》中的一段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水良去捉鱼。我们一个拿着小盆;一个拎着水桶,来到小溪边。在一处鱼多水稳的地方,从两边用泥筑坝,围成一个小水池。然后,我们用小盆往外舀水,水越舀越少,鱼儿惊慌得乱蹦乱跳。我放下小盆,一伸手就捉到一条鱼,这时候,水良也抓了一条鱼放进桶里。我俩你看我,我看你,高兴得哈哈大笑。不一会儿,我们就捉了十几条。看到桶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我们的劲头更足了,又动手舀水。水舀干了,鱼儿再也没法逃啦!俩人越捉越起劲,很快捉了满满一桶鱼,心里快活极了。
这一段话是写两个小朋友捉鱼的事。小作者按照“捉鱼”这件事的先后顺序,首先把时间、地点、人物简单作了交待,然后重点写“捉鱼”的经过:先写“筑坝”的情况,接着写如何“舀水”,再写怎样捉鱼。一层连着一层把捉鱼的经过写得有条有理,前后连贯紧密。
读一读,练一练:
(1)读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把线穿在针上,在线尾打了个结,就钉起来。先从衣里向外钉,怎么也钉不中扣眼,好不容易穿过来,针却扎在了我的食指上,鲜血直流,疼得差点儿流出了眼泪。心想:什么事都有个开头,万事开头难呗,练多了就会干得好。于是,接着又钉起来,一会儿,扣子钉好了。我想扣上试试,可怎么也扣
不上。啊,原来钉反了,扣子钉在衣里上了。唉!没办法,只好拆下来重钉。尽管这次我很细心,扣子也钉好了,但仍扎了几次手指。钉扣子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啊!
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写“钉扣子”的?用简要的词语把写的顺序表示出来。
穿针→( )→( )→( )→( )→( )→( )
(2)观察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自己参加一次劳动,把活动或劳动的经过写下来,注意把话写连贯。
4.以物品结构为序写。
例《文具盒》
我有一只长方形的塑料文具盒。盒盖是粉红色的,盖面画着一个傣族小朋友,还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羊;盖里是白色的,有一只灰色的小袋,是放蜡笔的。文具盒里面有两层,一层装着铅笔和钢笔,另一层装着米尺和削笔刀。文具盒使用起来很方便,用手轻轻一关,盒边的小磁铁就粘住了盖边的铁片,盒就关上了。
这段话是以物品结构为序写的。先写文具盒的形状和质料,接着写盒盖的颜色和图案,然后写盒子里面的结构和用途,最后写盒子的开关,而且每一层都是把文具盒结构上相关的部位连在一起写的。如写盒盖,写了盒盖上面的颜色和图案,同时又写盖里层的颜色和袋子,这样不仅写得连贯,而且非常具体。
读一读,练一练:
(1)下面是一些排列错乱的句子,请你按植物结构的特点(即茎→叶→花)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叶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上一层蜡,碧绿如洗。
(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一层又淡又薄的胭脂。
(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 ( )花朵虽然不大,但很娇艳。
( )多层花瓣的自然好看,单层花瓣的也别具风韵。
(2)你最喜欢什么植物、花草?先仔细观察,把观察的情况分项填在下面的表内,然后以植物的构造为序,写一段连贯的话。
二、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
把一段话写具体,就是使这段话表达的内容让人感到好像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呢?在我们学过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有下列三种方法。
一是先总写再分述。
例如《海底世界》中的一段:
海里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它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一段的第一句是总起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面四句是分述句,分别介绍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活动的不同方式,具体地说明总起句中所说的“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段,要注意开头的总起句与后面的几个分述句的配合和照应。一般的规律是:总起句里往往有一个统领全段的关键词语,而后面几个分述句的意思要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展开写。如上面这个段落中总起句的关键词语就是“各有各的”,后面的四句话就是围绕“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写的。这样写,段落的内容就具体了。
总分式,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先总后分,如上面例段,先作总的叙述,后从几方面进行分述。还有一种是先分后总。如下面例段:
我们扛着铁锹、推着小车来到劳动工地。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分成几组展开了劳动竞赛。男同学个个犹如猛虎,一马当先;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看!十几把铁锹上下挥舞,十几个簸箕来回传递,十几辆小车穿梭般南来北往。工地上,处处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劳动场面。一共四句话,前三句具体描述同学们劳动竞赛的情况,最后一句总述工地上“生龙活虎”的景象。
除了上述两种“总分”形式外,还有一种是“总——分——总(小结)”。如下段:
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近看呢,那层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在那细丝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花。
这一段先总述月季花“多美”,接着具体分述月季花是怎样“美”的,最后总述“我爱这枝月季花”。
上面所说的总起——分述;分述——总结;总起——分述——总结三种形式,都是我们在阅读写作中常见常用的方法。运用好了,能把内容写具体、写形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匀称,四肢稳健;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神气地竖立在额角;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显得非常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①这段话是用______的方法写的。总起句是______。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狐狸“非常美丽”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写在下面。 作者是从毛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方面来分述的。
接着,是体操队表演。40名队员一色的白衬衫,红领巾,黄裤子,白运动鞋,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先表演队列,人人动作整齐、步伐一致;接着表演广播操,40个人的动作就像一个人做的一样整齐、标准;最后分组表演,有的表演垫上运动,有的表演单、双杠,有的表演爬竿„„,体操队的表演真精彩!
①这段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关系。
②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分别填在下面表里。
体总起句:操分(1)队述(2)
(3)表句
演总结句:
(2)以“百货商店的商品真多”为内容,用“总——分——总”的方法写一段话,分述的话最好能用上排比句。
二是先概述再举例。
例《李时珍》中的一段: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盛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这段话,第一句用“不但„„还„„”这个递进句,概述李时珍是怎样为写好书而努力作准备的。接着举了四个事例进行具体叙述:一是不怕辛劳,走遍名山;二是带干粮上山,山上过夜;三是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四是奔波万里,四处求教。四个事例具体地表达了李时珍写书的严谨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段,要注意概述要简明,例子要具体贴切。关键是要写好“例子”,例子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不过一定要准确地围绕着概述句点明的中心意思来写,而且要详略得当。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一点儿也不假。王婶打水,只见她把桶放下去,把绳索左右轻轻一摇,猛地一拽,满满的一桶水就提上来了。可轮到我们,左摇右摆,水就是不进桶里去,弄了半天,就是打不上来。打水有学问,想不到下种也有学问。杨红腰弯到90度,仍点不准,而王大爷点得可准啦,伸手一捏,就是仨,然后指缝一漏,玉米正好落在土坑里,不偏不斜正好成三角。盖土可是细活儿,瞧后面那两位,先撒细土,再把大坷垃砸碎,盖上。瞧他那认真劲儿,像给睡熟的婴儿盖被子。
①这段话是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的。段中的概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举了哪三个事例具体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哪是详写?哪是略写? 第一件:王婶打水;第二件:______第三件:______。______是详写,______是略写。
(2)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概述句,举1—2个事例,具体进行叙述。注意详略得当。
三是先整体再部分。
例《荷花》中的一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的第一句,是从整体写荷花池里荷花开放的全貌:“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然后对刚开、全开和未开的各种荷花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描写:“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
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
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
三年级作文属于起步作文,在期末复习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刚刚学习写作文,写作方法讲深讲浅,不好把握,大多数老师不知道从何下手,只是把一些题目让学生反复地写作。这样做,极容易挫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我认为,三年级的作文复习课应该从“有趣、得法、实效”三方面下功夫。
一、有趣: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重要。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注意命题和选材。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要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我的妈妈》、《我想xx》、《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
选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
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其次,要创设情境,激发欲望。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各种班级活动开展的实况等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声、形、色的感观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引导学生看、听、想、说、写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上作文复习课之前,要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方式要多样,例如:
⑴故事式导入。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一上作文课,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接着由老师讲个小故事,学生听得专心,笑得开心,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最后再分头写作,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批改时,只要故事较完整,错别字不多就判“优”等,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⑵活动式导入。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等,让大家参与,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最后有重点的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也有话可写,效果较好。
⑶情境式导入。就是为学校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象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录音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可以采用童话故事新编法命题作文。在学习一篇童话的基础上,要求从新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面去重新考虑,设计不同的经过,得出与课文相同或不同的结果。如学了《乌鸦和狐狸》以后,可以出个《小乌鸦和小狐狸》的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狐狸是否比老狐狸更狡猾?是否运用了比老狐狸更高明的手段骗取了小乌鸦的信任?小乌鸦是否吸取了老乌鸦的教训使小狐狸的鬼主意没有能得逞„„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
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生动、具体、完美地去想象,直到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得法:注意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
1.在观察中指导复习的习作。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在作文的复习教学时,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让学生看关于一些水果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一些水果的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一些水果的色彩、形态,果、肉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