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法 点击: 2016-04-04
关于法与自由的名人名言
人生在世 ,难敌宿命,沉沦其中。我不爱风尘,似被前缘误!!我只为我最爱的人流泪“我会学着放弃你,是因为我太爱你”赢了你,我可以放弃整个世界自由只服从法律。 ——伏尔泰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马克思
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别人的任性的性质。
——马克思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公民的自由主要依靠良好的刑法。
不强迫任何人去作法律所不强制他做的事,也不禁止任何人去作法律所许可的事。
单凭一个证人作证,就可把一个人处死的法律,对自由的危害是极大的。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两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 法律是自由的保姆。
——柏拉图
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义务就是达到本质、获得肯定的自由。
一人遭到生命危险而不许其自谋所以保护之道,那就等于把他置于法之外,他的生命既被剥夺,他的全部自由也就被否定了。
一人遭到生命危险而不许其自谋所以保护之道,那就等于把他置于法之外,他的生命既被剥夺,他的全部自由也就被否定了。
——黑格尔
谁把法律看成是枷锁,就在开始毁灭自己。
——爱默生
社会自由不是别的,就是严守对一切人都公道和平等的社会法律。
——波塔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洛克
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
法律按其真正的含义而言,与其说是限制,还不如说是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
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
——洛克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 ——罗伯斯比尔
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由的权利。 ——罗伯斯比尔
用法律使人幸福和自由。
——罗伯斯比尔
如果不能确定能予以确定说明并得到可靠承认的犯罪行为,法律就不应当加以任何处罚;否则,公民的命运就要受到任意的决定,而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罗伯斯比尔
在历史上法律最能使人满意的时期,便是在有许多机会可以使人都有很大前途来圆满实现他的要求的发展时期。
——拉斯基
为了自由,我们当了法的奴隶。
——西塞罗
法律者,我所制定之,以保护我自由;而亦以钳制我自由者也。
——梁启超
一国人民如不愿积极地和法律及公共当局合作镇压作恶的人,就应被看作仅仅适于有限制的自由。
——密尔
自由是靠遵守法律来维护的,因为法律是总体意志的表现。
——潘恩
法治名言
法治名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民无信不立。——《论语》{与法有关的名言}.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5、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6、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8、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9、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2、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弟子规》
13、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养正遗规》
14、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陆机
15、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6、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晋书》
17、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8、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孙中山
19、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胡适
20、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21、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22、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是为了能够保有自由。 ——西塞罗
23、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24、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25、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法学格言
1、人无信不立 国无法不安
2、普法是国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3、诚信塑造美丽人生 法治铸就平安中国
4、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5、好的习惯比好的法律更有价值
6、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
7、保护恶就是侵害善
8、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9、 好人因为爱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坏人因为恐惧刑罚而憎恨犯罪
10、以身试法者愚 ,以法维权者智
11、绊人的桩不在高,违法的事不在小
12、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1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4、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等,一面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卢梭
15、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是为了能够保有自由。 ——西塞罗
16、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17、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英国作家丁尼生
18、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罪责)
19、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晋]陆机
20、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2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2、没有什么比善更受欢迎。
2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子
24、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7页
25、有损害即有赔偿
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27、天平的一边放上自由,另一边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
28、知足得安宁,贪心易招祸。
29、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波洛克
30、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2、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
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33、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34、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35、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36、法,治国安邦之利器
法制名言警句
法制名言警句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官不私亲,法不遗爱。 《慎子.君臣》
3、法败则国乱。 《韩非子.难一》
4、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也。 《盐铁论.申韩》
5、不以私害法,则治。《商君书.修权》
6、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潜夫论.述赦》
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8、只有使法律成为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也就是说,它应该同人民的意志一起产生并有人民的意志所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9、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10、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
11、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
12、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 --- 孟德斯鸠
13、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 柏拉图
14、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
——(美)杰弗逊
15、愉快从遵纪生,幸福从守法来。
16、有益书常读,违法事莫为。
17、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18、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19、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
20、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制是社会的安全网 路无规不畅,国无法不宁
21、法律不能让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
22、在民主的国度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度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23、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马丁
24、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棚濑孝
雄
25、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埃尔曼26、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 27、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
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
28、习惯法所不同于法律的仅仅在于,它们是主观地和偶然地被知道的,因而它们本身是比较不确定的,思想的普遍性也比较模糊。——[德]黑格尔:{与法有关的名言}.
《法哲学原理》
29、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
前都是平等的。——波洛克
30、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大前提是一般法律,小前提是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结论是自由或刑罚。 ——贝卡利亚
31、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霍尔姆斯
32、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关于法律的名言
关于法律的名言
2.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4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9.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10.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1.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鹖冠子(战国·楚)《鹖冠子·度一》
12.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13.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14.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傅玄(晋)《傅子·法刑》
15.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16.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20.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23.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24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
——格老秀斯(荷)
25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
——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26.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
——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27.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战国)《商君书·定分》
28.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
——尸佼(战国)《尸子》
29.法者,治之端也。
——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30.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
——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31.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
——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32.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33.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34.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刘禹锡(唐)《砥石赋》
35.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36.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苏辙(宋)《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37.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
——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39.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
——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42.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
——霍布斯(英)《利维坦》
43.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
——雪莱(英)《人权宣言》
44.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
——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45.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
——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46.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47.如果我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这样的法律可以抑恶扬善。
——大仲马(法)《马希里选集》
49.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
——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50.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51.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我们只能力求为每种文明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
——柯勒(德)《法律概念》
52.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
——高尔基(苏)《我的大学》
53.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
——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55.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56.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57.凡法始立必有病。
——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58.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刘禹锡(唐)《天论上》
59.法小弛则是非驳。
——刘禹锡(唐)《天论上》
60.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
——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61.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
——崔敦礼(宋)《刍言》
62.法者,辅治之具,当以教化为先。
——薛瑄(明)《读书录》
63.法律不负杀人的责任,也就像这责任不应该使枪刀担负一个样。 ——沈从文(现代)《沈从文文集1》
66.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黑格尔
68.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
69.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
70.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71.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陈弘毅
72.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费尔德
73.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76.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波斯纳
77.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
79.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边沁
80.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拉德布鲁赫
81.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
82.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
83.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
84.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
85.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
——德沃金
86.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埃利希
87.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李普曼
88.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斯宾诺莎
89.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西塞罗
90.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马基雅弗利
91.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92.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9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孟德斯鸠
94.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
则。 ——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95.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
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著名的法律学者
97.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安提戈捏
98.法谚云,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自己不能成为自己案子的法官。 ——法谚
100.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 ——法谚
101.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谚
102.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103.在法庭上,只有证据,没有事实。 ——法谚
111.法律应当与道德保持一致。 ——[美]富勒
113,法律应当与正义保持一致。 ——[美]罗尔斯
法治名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民无信不立。——《论语》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关于法制的名人名言
1.激情碰撞,跌宕成长2.想辩就辩,辩得响亮3.公平竞争,力争第一4.能言善辩真英雄
公平竞争,力争第激情碰撞,跌宕成长想辩就辩,辩得响亮
名人名言
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黑格尔{与法有关的名言}.
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萨维尼
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
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
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陈弘毅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费尔德
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滋贺秀兰
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霍姆斯
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波斯纳
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
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庞德
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边沁
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拉德布鲁赫
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
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与法有关的名言}.
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
——德沃金
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埃利希
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李普曼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斯宾诺莎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西塞罗
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马基雅弗利
名人名言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黑格尔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萨维尼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陈弘毅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费尔德 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滋贺秀兰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霍姆斯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波斯纳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庞德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边沁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拉德布鲁赫 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 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 ——德沃金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埃利希 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李普曼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斯宾诺莎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西塞罗 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马基雅弗利以上引用---------------------------------------------- 生命树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
我国古代法律名言集锦
我国古代法律名言警句集锦
一、法律:治乱安国的凭据
1、先王以明罚敕法。 《易传、象传、噬嗑》
2、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管子、心术上》
3、法者,天下之仪也。 《管子、禁藏》
4、宪律制度必法道。 《管子、伍法》
5、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管子、七臣七主》
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管子、明法解》
7、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墨子、法仪》{与法有关的名言}.
8、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羲冠子、度一》
9、一民之轨,莫如法。 《韩非子、有度》
10、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12、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
13、法者,编著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之》
14、如平直必以准绳。 《吕氏春秋、分职》
15、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黄帝经、经法、君正》
16、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史记、循吏列传》
17、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18、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19、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20、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
21、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22、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2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刘禹锡《砥石赋》)
24、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刘禹锡《天论》)
25、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
(柳宗元《断刑论》)
26、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包拯《致君》)
二、重法:公正执法的基石
1、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2、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管子、法法》
3、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管子、法法》
4、视时而立仪。 《管子,国难》
5、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6、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
7、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
《文子、自然》
8、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 《商君书、算地》
9、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 《商君书、壹言》
10、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商君书、更法》
11、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 《韩非子、奸劫弑臣》
12、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13、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14、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韩非子、解老》
15、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6、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7、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18、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孝经、卿大夫章》
19、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20、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汉王符《潜夫论、断讼》)
21、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
(汉、刘安《淮南子、生术训》)
22、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汉书、王尊传》
23、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24、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25、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晋、葛洪《抱朴子、判子》)
26、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唐、马总《意林、淮南子》)
27、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王安石《周公》)
28、法出于仪、威于义。 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29、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苏轼《策别第八》
30、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苏轼
31、法立于上则欲成于下。 苏辙
32、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 苏辙
33、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 宋、陈亮
34、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三国演义》
35、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 张居正
36、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明、庄元臣)
37、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 清、郑观应
38、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三、执法:法治公平的关键
1、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尚书、大禹谟》
2、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