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6-03-30
如何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活动的作文
如何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活动的作文
万宁市振华学校 陈业东
关于作文教学我们有些老师一提起来头就痛,不知如何教学生写好每一篇作文,在这里,我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活动的作文”。
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记叙一次活动,一般要按照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使读的人一目了然。记叙中,尤其要把活动的主要部分写具体,别人才能弄明白你要说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 开拓学生作文思路
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帮助他们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内容、范围和重点,指导他们广泛取材,开拓思路:
1、回忆一下,你曾经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或有趣的)活动?
2、有哪些活动是值的写的?
如:祭扫烈士墓、中队活动、智力竞赛、放风筝比赛、国庆联欢会、体育活动、小队板报、猜字谜等。都可以写。
3、什么是活动的主要部分?
如《记一次乒乓球赛》中,“决赛”是主要部分。因为决赛是比赛活动的最高潮,是决定胜负的。上面提到的各项活动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呢?
如:“祭扫烈士墓”,应该把在烈士前的祭扫仪式作为重点来写,不能把怎样来到烈士陵园作为主要部分;“中队活动”应把活动的过程作为重点写;“猜字谜”就要把同学猜谜的过程,大家怎么猜的,情绪怎样等内容作为主要的部分详细介绍。
要使学生懂得:一项活动的主要部分,一般是指最能反映这项活动的意义的。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应该努力写详细、写具体。
二、 课堂练习
1、比较分析:读一读下面两段话,说说哪一段好,为什么。
(一)老师说:“„一口咬掉牛尾巴‟,你们猜是什么字?”大家都认真思考起来。刘红猜是“午”字,和我想的一样。老师说不对,叫大家认真想一想。大家猜不出来,后来,刘花举手说是“告”字,他猜对了,我们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二)
老师说:“„一口咬掉牛尾巴‟,你们猜是什么字?”大家都认真思考起来,有的托着腮,有的皱着眉,还有的嘴里在小声咕唧。我想:牛尾巴被咬掉了还不是“午”字吗?
于是,我和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举起手。老师说:“请刘红同学起来讲讲吧!”刘红充满信心地站起来说:“是„午‟字。”老师笑着说:“你说的是什么„午‟字?请你写在在黑板上。”刘红走到黑板前,把“午”字写在黑板上。我看她写的和我想的一样,就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不少同学也跟着鼓起掌来。老师问刘红说:“为什么是„午‟字?”刘红说:“牛尾巴被咬掉了,上面没有了,不就„午‟字吗?”我赞同地点了点头。
正在我高兴的时候,老师开口了,他问:“牛尾巴长在头上吗?”大家笑着说:“不是,是长在屁股上,”我和刘红愣住了。老师叫我们再认真想一想。我想:牛尾巴长在屁股上,尾巴被咬掉了。变成无尾巴的“牛”,可这不是呀!可能大家和我想的一样吧!我向四周望望,只见托腮的更多了。正在这时候,刘花举起了手。老师指着刘花说:“请刘花起来说说吧!”刘花说:“是„告‟字。”老师说:“为什么是„告‟字?”刘花解释说:“牛尾巴是被口咬掉的,„牛‟字下面不出头,再加上„口‟字,就成了„告‟字。”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猜中了!猜中了!”大家一起叫起来。我和刘红也咧开嘴笑了……
这项练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懂得怎样把活动的主要部分写的具体:(1)要分请层次,一层一层的交代清楚,不能再简略,不能太笼统;(2)抓住要点,把人物活动写具体。第二段不但把“出谜”“思考”“猜错”“启发”“猜中”的活动过程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还把老师和同学的语言、动作及情绪变化写的活灵活现,使人感到这项活动很有趣。
三、课后练习
想一想,下面一段话,那些地方写得不具体;怎样才能把《上街大扫除错别字》这项活动的主要部分写好。{三年级作文记一次活动}.
队伍出发了。我们小队来到菜市场。大家找到许多错别字。我把这些错别字收集在一起,写了一份通知单和一封信给菜市场的领导,请他们配合,赶快改正过来。
课后写了,师生讨论后,教师归纳:(1)要把到菜市场“扫除错别字”的过程分几个层次,一层一层地写清楚;(2)要把大家找到哪些错别字,错误的情况怎样等写具体;(3)要把通知单和给菜市场领导的信的内容写具体。
习作:记一次活动教案
金陵外国语学校有效教学课堂设计
(教师用)
记一次活动
1)比赛开始:选取一个队员定格,让同学观察他的神态动作(比赛开始,他的身体呈什么姿势?他的上身怎样?两手的姿势?脖子?嘴吧---:动作:弓着身子,像一张弓。膝盖弯曲,上身前倾,双手 ,伸长脖子 ,深吸一口气,鼓起腮帮 凑近小球 手舞足蹈 不慌不忙 想方设法 连蹦带跳 -神态:表情怎样?眼睛怎样的状态----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屏气凝神 精神抖擞 )
随机采访同学,你此时心情怎样?在想些什么?现场的气氛怎样?(屏息凝视,鸦雀无声,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大气不敢出,生怕把球给吹跑了-----。)
(2)比赛中:
失败时观察他的动作和神态(动作:跺脚,抓耳挠腮 手忙脚乱。神态:一脸的沮丧,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愁眉紧锁,垂头丧气 气急败坏、听到了一声长叹)
随机采访学生,失败时现场的气氛:{三年级作文记一次活动}.
成功时动作和神态(动作:跳了起来,手舞足蹈,连蹦带跳。神态:脸上乐开了花,心花怒放,兴高采烈,欢呼雀跃 欣喜若狂)
随机采访学生,成功时现场的气氛(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胜利的赞歌,教室里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同学们有的在-----有的------还有的---------真是热闹极了)
第二轮这一轮我们来关注一下我们的道具朋友,不然人家可以生气了。这一轮我们来观察一下水的变化和球的变化。快带上你的照相机给它们照照相吧!
让时间暂停,采访参赛者。(比赛开始了,我轻轻一吹,在水中打着圈圈,原地跳起了华尔兹,又像一个小淘气包,贪玩得就是不肯走,好像在说:你用的劲儿太小了,早晨没吃饭吧?我深吸一口气,对准吹去,球轻盈一跃,翻了个跟头,就到了另一个杯子里。)失败时的水的变化:(水花四溅,溅到了---------溅到了-------还溅到了---)现场同学的反应:(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伸长了脖子,有的竟站了起来。)
师:两轮比赛过后,胜负已见分晓了。掌声送胜者。刚才我们不仅关注了参赛者和道具还关注了观众的反应和现场的气氛,因为写这篇作文其实就像是一场比赛,一场比赛只有参赛者和道具没有观众行吗?那就不热闹了不是?作文也一样除了要写好参赛者和道具这些“点”还要写到观众的反应,把场面描写热闹写好“面”。谁知道这种写法叫什么?(板书:点面结合)这种写法可以让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全面的展现当时的情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更能吸引人。单有点面结合还不够,还要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贯穿其中,(板书:感受独特)在整个比赛中你一定有不同的心里感受,比赛即将开始时你有怎样的感受?比赛中?成功时?失败时?随机采访说感受。如果说我们那些点和面的描写是肌肉的话,那这感受就是血液,只有两者结合才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3)赛后:最后让我们采访一下我们的参赛队员看他们此时有怎样的心里感受?胜者:开心,团结就是力量-------败者:失败是成功之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能给大家提供写作的素材就很开心。细心、耐心是成功的基础 遇事要多动脑筋 小组合作很重要。
今天不管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这两种体验都将是我们今后的人生要面临的,都将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送给大家一句话,“胜不骄,败不馁,成就精彩人生”最后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也欢送我们的参赛队员,感谢他们!最后来梳理下这节课(出示幻灯片)
二、梳理思路 写前辅导
1.用于参考的写作题目
(1)《巧吹乒乓球过河》 (2)《有趣的游戏》 (3)《一节难忘的作文课》 (4)《坚持就是胜利》 《团结合作获胜利》
2.题目有了,材料有了,如何写出来呢?采访学生说开头(都说万事开头难,但对你来说
一点都不难)
开头:开门见山、对比列举、疑问式、先声夺人式。
中间:
(1)赛前 现场气氛 同学反应
疑惑不解、好奇 兴奋、热火朝天、热闹极了 紧张、激动、跃跃欲试
(2赛中 注意细节描写 突出乐趣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详写时抓住细节,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
神态:屏气凝神 精神抖擞 垂头丧气 目不转睛 满头大汗 眉开眼笑气急败坏
参赛者: 动作:弯腰 俯身 鼓腮帮 抓耳挠腮 手忙脚乱 手舞足蹈 连蹦带跳 青筋突起 心理: 紧张 害怕 刺激 失望 生气 不甘示弱 心情舒畅 欣喜若狂 意犹未尽 垂头丧气 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乒乓球:跳舞、翻跟头、轻盈一跳、淘气包、
水 :水花四溅、哗哗流
气氛:“加油!”“耶---”“哎----”
(3)赛后:感受、启示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失败是成功之母 细心、耐心是成功的基础 遇事要多动脑筋 团结才能取得胜利 团结就是力量 小组合作很重要。
《记一次活动》作文教学设计
《记一次活动》作文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找硬币“类似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感受后很易于捕捉到写作材料,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习作目标{三年级作文记一次活动}.
1、 通过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习作兴趣
2、 学生亲历整个找硬币的”活动的过程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 在体验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并学会由点到面的观察描写,写出人物内心感受、心理变化的方法。
教学程序
(一)故事唤起记忆,引发再次寻找的欲望。
1、讲述教师自己寻找某样东西的经历(一次在办公室寻找手表的暗扣螺丝。)主要讲述自己怎么找的,找时的心理 。
2、引发学生说说自己曾经寻找过什么东西 ,当时什么心理 。
(二)“找硬币”活动启动。“找”“写”同步
1、同学们想不想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想)能说说理由吗?今天我们就来满足大家的愿望。看谁火眼金睛,第一个找到。 教师课前应经安排好三个学生先后分别把硬币藏在自己认为很隐蔽的地方,教师最后也藏了一枚。所藏硬币的学生他们相互根本不知道对方藏在了哪里。 [谈话激发起孩子们寻找的兴趣。]
2、老师和三位同学已经把硬币藏好了, 说说这次找东西该怎么找? 你想先从哪里先找?为什么?找时还注意什么?怎样帮我们最先找到硬币? (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总结概括)
3、看来啊,同学们对于需要注意的几点已经初步掌握了,下面我们分小组,选组长,同学们按照分好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快速寻找 [提示:评选最佳眼力小组,激发学生间的竞争意识,进一步激发兴趣。]
4、体验与写同步走。写下你此时的心理(没找前的心理描写)
(三)走近教室,体验寻找。“找”“说”“写”同步(注意每找到一枚就暂停一次,分阶段写下来)
1 、引导观察 体验心理(教师自始至终要参与活动中,更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体验)具体细节如下:
A、先布置要求:开始你怎么找的?,注意体会你找时的你的心理,谁第一个找到的?你(他)怎么找到的?你听到有人找到时什么心理?观察第一个发现者的表情、动作;其次说一说你刚才的体验围绕以上问题说;教师参与说观察所得。主要在全班同学开始寻找的情状;最后写下来把你体验到的观察到的写下来片段一(注重自己的心理描写,对其他人物的细致观察)
B、接着寻找,布置要求:你又是怎么找的?侧重引导观察教室内其他同学们都在怎样的寻找?其他同上。继续观察第二个发现者脸上的神情、动作,增加
揣摩他的心理 ;其次说一说你刚才的体验围绕以上问题说(这是对场面的观察写作指导,其次是渗透根据表情揣摩人物心理,学会对人物的细致刻画) ;教师参与表达,主要是对个别几个学生寻找时的动作描写 ; 把刚才的体验观察所得写下来片段二
C、第三枚寻找同上。侧重注意引导观察教室内某个某个同学们在怎样的寻找?抓人物的动作,及神情(引导由面到点的细节描写);教师仍参与表达,但主要是对典型人物的表情的描写,及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还是先说后写片段三。
D、最后一枚是教师藏的,你想怎样找到?又是怎样找的?观察找到的同学又是怎样的神情?(教师可故意藏在很显眼的地方,如我在进行活动时就故意放在讲桌上的教科书里了,可惜粗心的学生们把书拿了两三次,愣是没发现。有意的渗透体验后的结果所得)教师说自己刚才的观察,注重从整体上,对学生察看自己教科书时的心理,及对察看学生的动作细节描写。目的引导学生对人物细节的刻画。片段三写下来{三年级作文记一次活动}.
2、看来,找硬币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给我们带来了欢笑,叹息、自豪„„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在刚才找的过程中,哪一个情景令你印象最深刻,说给你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提示;互相诉说,让学生在分享中充实自己的素材, 在交流中整理自己的思路,为下一步的写打下基础。]
(四)梳理素材,把握主题,尝试写作。
1、“找硬币”活动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有意思的话题,真是千言万语,意犹未尽。那么,假如我们要围绕“找硬币”活动写一篇文章,你会从哪个角度入手? 如可是以下:{三年级作文记一次活动}.
1、可是有趣的一堂课或是一次活动
2、做事粗心,吸取教训。
3、做事要讲究方法,总结经验。
4、不到最后不放弃,做事要善于动脑。
5、小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6、学会了细心观察等写法
[提示: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展开话题,让每个学生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有的可说,有的可写,有所收获。]
2、四人小组交流,确定自己的写作主题。
[提示:凌乱的素材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对素材进行梳理,让学生把握主题,抓住重点,对素材进行取舍整理。] 围绕主题写具体是重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写作目的,分别给予指导.。如以上几个体验所得,教师要分别进行组材,选材的指导,让学生弄清哪些内容,突出我的主题目的,我该写具体,哪些内容不重要要略写,或是舍去不写。
以第二个为例,写作确定的目的是“做事粗心,吸取教训。”围绕这一主题所选择的选材1、找之前 心理的描写 不妨侧重我的兴奋不已。
2、找的过程中,开始我怎样找的抓动作,突出我的急切贪功。
3、第一枚、第二枚找到后,又胜利者的神情,到大家的反应变化,以及我的更加迫切求币心理。
4、第四枚硬币,居然在我的眼皮底下拱手被别人发现。
(六)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对写完的要当堂读文、修改,以范例来讲评。
记一次活动
记一次活动
“左边!右边!往前!唉呀,又错了......”
这是我们在活动中的声音,迎着明媚的阳光,我们的心情也格外兴奋。
“我当盲人,我高大,可以背着‘无腿人’走。”“我作哑巴,可以搬运物品。”大家叽叽喳喳地谈论着,我们组也一样。“侯可,我们两当‘瘸子’吧,我们轻,别人能背动。”“好,、任嫒、杨江梅,你们扮演‘无手人’,周嘉雯、陈可,你们......”“我呢?”“你不是哑巴吗?”“我呢?”“你,你是盲人吧?”突然间,好像每个人都“失忆”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全组乱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天哪,大家怎么了?怎么分配的一切都成了浮云啦,这可怎么办呀?“分配时间到,比赛开始!”无奈之际,只好硬着头皮做。“陈可,向左移,向右移。”陈可背着我,却还是发挥了她“非人类”的特点,她的腰弯成了一个英文字母“R”,“不管三七二十一,冲啊!”可能是被比赛冲昏了头脑,每个人都像一只奔腾的骏马朝着终点冲去,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啊,你慢点儿,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再跑这么快,‘豆腐’就掉地了!”,“盲人”陈可好像听到了我的话,突然慢了下来,可是一个不小心,她的鞋子与地面来了个超级摩擦,使我俩“啪”地一声同时摔倒在地。“呀,不好,别人要到终点了!”我心一急,本来快要站起的身体又扑通一声粘在了地上。人们都说命运如同一张网,我看是大地如同一张网,我越是
想起来,就越爬不起来,它老是拽着我。我做了一个深呼吸,终于,在陈可的帮助下重新站起来了。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背上我,飞速冲向终点。“到了!到了!”虽然现在离终点还有很“悠久”的一段路程,但在我看来,我们离成功只差两米。正是凭着这种信念我们还是成为第二个全部过关的组。
生命是坎坷的,也是艰难的,可能命运关上了你的一扇门,可是它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每个人都知道团结、合作,才能将人生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更美好,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