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语录 点击: 2016-03-07
上海大学计算机导师
开学的一个月内决定导师,但是一般性直研的学生都会事先联系好导师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hanghai University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包含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和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 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含“高可信计算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方向博士学位点),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院长为国际知名的华人计算机专家李三立院士,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现有教授1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含高工)3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名,有9名教授担任了全国或上海市二级以上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学院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27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120名左右、博士生20名左右,还招收硕士留学生若干名。
学院党委领导
董晓雯 党委书记
徐文培 党委副书记
学院行政领导
李三立 院长
张 武 执行院长
叶飞跃 副院长
吴 悦 副院长
李 青 副院长
学科排名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前40名(总共开设该专业院校558所高校)
1.清华大学,2.复旦大学,3.北京大学,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南京大学,6.上海交通大学,7.浙江大学,8.西安交通大学,9.东南大学,10.电子科技大学,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哈尔滨工业大学,13.大连理工大学,14.华中科技大学,15.武汉大学,16.吉林大学,17.中山大学,1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东北大学,20.西北工业大学,21.北京理工大学,22.北京交通大学,23.上海大学,24.重庆大学,25.山东大学,26.四川大学,27.中南大学,28.南京理工大学,29.云南大学,30.同济大学,31.河海大学,32.北京邮电大学,33.山东科技大学,34.中国人民大学,35.南京邮电大学,36.西北大学,37.武汉理工大学,38.贵州大学,39.陕西师范大学,40.天津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清华大学2 北京大学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浙江大学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6 西北工业大学 7 东南大学 8 上海交通大学 9 东北大学 10 复旦大学 11 四川大学 12 南京大学 13 华中科技大学 1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吉林大学 3 北京邮电大学 4 北京理工大学 5 华南理工大学 6 哈尔滨工程大学 7 上海大学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 武汉大学10 北京工业大学 11 中山大学12 南京理工学 13 江苏大学 14 西北
第二民族学院 15 北京交通大学16 大连理工大学17 安徽大学18湖南大学19 大连海事大学20 北京科技大学21电子科技大学22 西南交通大学 23 西安交通大学24 哈尔滨理工大学 25 重庆大学 26 山东大学27 华东理工大学28 中南大学 29 燕山大学 30 天津大学31 华东师范大学32 重庆邮电大学 33 北京化工大学 34 河海大学 35 新疆大学 36同济大学37 合肥工业大学 38 山西大学 39 中国海洋大学 40 中国矿业大学
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围绕高可信计算与信息处理及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研究方向,积极开展高性能计算、网格技术、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形式化方法、网络与多媒体和容错计算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学院设立了“先进计算和应用中心”及“网格技术研究室”等八个研究室,是上海市教委“高校网格技术 E-研究院”-----上海市高性能计算机与网格技术研发平台的主体研究力量,也是上海大学先进计算和应用中心,上海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上海市上大多媒体研究中心-----上海市多媒体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三个跨学科研究基地的依托单位,年均科研经费在千万以上。学院自成立以来,已完成或正在完成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近200项。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由李三立院士主持完成了集群式高性能计算机“自强2000”,标志着我院在并行计算机研究方面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该项成果获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集群式高性能计算机“上大自强3000”也已
投入运行,上海高校网格主结点上大自强3000高性能计算机峰值速度为2.15万亿次/秒,Linpack值测试为1.51万亿次/秒,系统效率高达70%。在2004年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列126位,计算速度领先于剑桥等英国大学,日本多数大学,俄罗斯各大学所拥有的超级计算机。2004年中国TOP 100名列第6位,国内高校名列第2位,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截止2004年底,学院共获国家、省、部(市)级科研成果奖30多项。此外,学院还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多次主办国际会议
就业面广阔,就业薪水高,就业前景好
中心办公室
上海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办公室成立于2007年9月。2004年自行研制建设完成的“自强3000” HP超级计算机共有192个节点机,384个计算核。2006年11月在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建设了一台16个节点、64个计算核的IBM集群机。2008年3月在力学所和数学系分别建成一台16个节点、128个计算核的HP集群机。至此,形成了以自强3000超级计算机为主计算节点的计算基础实施平台。
主任:张武
副主任:徐炜民
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晓伟
中心成员:王洋、徐宝宇
地址:上海大学延长校区行健楼212室
电话:02156331846 传真:
02156331846
高性能计算方法
研究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高精度、自适应、可扩展的算法,旨在发展高性能计算方法,求解科学与工程
中的巨大挑战性(Grand Challenge)问题,如复杂流动、城市交通、灾害预测、流行病传播、基因工程和生态环境等,以推动社会和经济稳步发展。该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子项目资助、省部级项目和国防军工项目。在自适应并行算法、输运问题、反应扩散问题、地震灾害评测、复杂网络和飞行器复杂绕流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主办了HPCA2004国际会议。目前有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研,承担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
高性能计算软件与可视化
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取开放式软件策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采用购买公共商用软件与自主开发学科专
用软件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可视化研究,提高软件环境的可用性,方便各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工作。计算机学院在复杂流动、航空航天、地震、生命科学等领域中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的研究项目,也与工业部门开展了许多合作研究,积累了使用商用软件和可视化软件的丰富经验,已为自主开发高性能计算与应用软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管理
在网络环境下,超级计算机群系统管理将在系统管理软件、资源管理、任务调度、性能评测和新型体系结
构(如光计算机)等方面开展研究。目前,该方面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高校中较早开展了集群式高性能计算系统的研制和应用推广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光计算机理论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扶持下完成了实验性研究,在本领域已取得领先地位,现有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研。
建设海量数据存储系统
通过拓展数据存储能力,根据高性能计算与应用的特点,对多学科海量计算数据开展高性能计算数据库
和知识计算(并行数据挖掘、知识工程、数据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满足各学科高性能计算与应用对数据存储空间的需要和提高各学科高性能计算与应用的起点。
为了医疗健康信息技术领域的学术水平,2009年3月18日与日本会津大学生体情报学讲座魏大名教授、东京大学维持学综合研究机构迹见顺子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井利泰等联合成立上海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The Joint Lab of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学科发展背景
上海大学和日本会津大学有着长期的合作研究,早在2001年就联合发起并主办了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IT 2001),目前CIT已经成功举办8届,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健康日益关注。特别是随着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的不断提高,老龄人健康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关注。
生命科学是当代世界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有人称生命科学是21世纪的科学。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对自身生命的奥秘进行探索。19世纪细胞学说的创立,把生命的研究层次带到了细胞水平。如何从更高的层次来了解生命的秘密、掌握生命的本质、最后达到控制生老病死的目标,这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愿望。
健康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它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同时也将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
目前,远程医疗发展经历了E-health,M-health和U-health三个阶段。E主要是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M是指无线技术,U是指无处不在的计算技术。U-health是一种融合电子、信息技术和医学技术,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保健、医疗服务的概念。当前,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将为有效地解决紧急救护和长期监护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提供技术保障。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代的家庭救护和监护系统正在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为新一代家庭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
有关方面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与健康相关、特别是与家庭日常监护与紧急救助相关的电子产品将形成一个规模很大的产业。预计到2010年,在韩国市场上,符合U-health概念的产品将拥有700万用户,市场规模超过20亿美元。
(2) 双方合作背景
1) 上海大学和日本会津大学长期开展有关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的合作研究,特别是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与会津大学生物医学信息技术讲座魏大名教授的合作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
早在2002年,两校就联合发起并主办了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IT 2002),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9届,本会议现已成为IEEE正式会议。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魏大名为常设主席。经魏大名教授推荐,上海大学选派张博锋研究员为委员。 2002年会津大学校长池上访问上海大学,与钱伟长校长会面。 会津大学生物医学信息技术讲座魏大名教授从2002年起被聘为上海大学兼职教授,每年数次回校讲学交流。 ? 2007年日本会津大学校长角山率团访问上海大学,并签署了研究生双学位的培养协议。现在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有双学位博士生2名,双学位硕士生1名在会津大学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实验室攻读学位。其中双学位硕士生已通过会津大学的硕士答辩,3月将获得日本会津大学硕士学位(计算机科学技术) 至今上海大学先后派2名青年教师到日本会津大学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实验室做访问教授和进修,在相关领域的合作研究很有起色。 ?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和会津大学生物医学信技术讲座已有IEEE国际会
议的共同发表(或已被采用)论文3篇,投稿中论文2篇,今年可望向国际主要学刊投稿论文3篇。
2)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和会津大学生物医学信技术实验室研究方向上有很多的交叉点,联合实验室的设立,可以互为补充,以发挥更强的竞争力。
会津大学生物医学信息技术讲座魏大名教授常年从事心脏建模和仿真,以Wei-Harumi Model知名。魏教授的心脏建模和仿真研究和上海大学计算
机学院的接点可以是:张武教授的高性能计算研究和徐伟民教授的超级计算机技术和并行技术。目前,心脏建模和仿真的GPU的并行计算研究,是双学位博士生的课题之一。已有IEEE国际会议论文一篇被采用。
1台DL380服务器作为管理节点,(2个3.06GHz Intel Xeon CPU,2GB 内
存)
魏大名教授的步行分析研究正和吴耿锋教授、张博锋研究员的数据挖掘进
行共同研究,已有IEEE国际会议的共同发表论文2篇。
? 魏大名教授的可以用于Telemonitor的数项日美专利技术,和手机心电
图等成果和计算机学院的有关技术结合,可以成为医疗健康研究室的核心技术。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
联合实验室魏大名 (日本会津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任:
联合实验室徐炜民 (上海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任:
联合实验室国井利泰 (会津大学第一任校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IEEE Fellow,特别顾问: IT专家)
迹见顺子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人间生物学专家)Integrated Research System for Sustainability Science, Tokyo University
联合实验室张博锋 (上海大学研究员) 秘书:
实验室主要 组成人员:
(1) 陈文西 上級准教授 日本会津大学
(2) 朱 欣 助理教授 日本会津大学
(3) 吴耿锋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大学
(4) 金 翊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大学
(5) 丁友东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大学
(6) 刘 悦 副教授 上海大学
(7) 袁世忠 副教授 上海大学
(8) 李晓强 副教授 上海大学
(9) 吴绍春 副教授 上海大学
(10) 尤鸣宇 博 士 上海大学
(11) 沈文枫 讲 师 上海大学
(12) 宋安平 讲 师 上海大学
(13) 江苏苏 讲 师 上海大学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研究方向
结合联合实验室人员的组成与科研积累,我们拟开展以下方向的研究:
上海大学完结
2013考研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术型)如下:
070100 数学
本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包括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四个二级学科。
数学系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系统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博士后流动站。"数学科学与技术"是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运筹学与控制论"是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在2008到2020年上海市高校发展定位规划中,数学学科被列为"国家级"一线学科和"扶强"重点发展学科。数学学科承办中国运筹学会刊物《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of China》、《运筹学学报》,主办《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数学系拥有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4个研究所:基础数学研究所、计算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运筹学与控制论研究所。此外,上海大学核心数学研究所和上海大学运筹与优化开放实验室亦挂靠数学系。
近年来数学系教师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如:Transactions of AMS、Advances in Mathematics、Journal of Algebra、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SIAM Journal on Numerical Analysis、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上连续发表论文。2002年迄今SCI论文全国数学学科排名连续名列前10位,其中2008年全国数学学科排名第六位。近5年主持国家级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指导教师:
周哲玮教授、戴世强教授、郭秀云教授、石忠锐教授、冷岗松教授、王卿文教授、何斌吾教授、马和平教授、顾传青教授、侯磊教授、李常品教授、郑毓蕃教授、刘曾荣教授、盛万成教授、傅新楚教授、张大军教授、夏铁成教授、郭兴明教授、陈立群教授、周进教授、卢志明研究员、卢东强研究员、张鹏研究员、胡国辉教授、白延琴教授、康丽英教授、单而芳教授、Prabhu Manyem教授、邬冬华教授、田蔚文教授等及20余名副教授和1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
研究方向:
01.解析数论及其应用(基础数学)
02.有限群论(基础数学)
03.代数表示论(基础数学)
04.矩阵代数及其表示(基础数学)
05.李代数与量子群(基础数学) 06.分析及其应用(基础数学) 07.几何分析与凸体理论(基础数学) 08.几何分析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基础数学) 09.组合级数(基础数学) 10.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基础数学) 11.矩阵计算与数值代数(计算数学) 12.数值逼近及其应用(计算数学) 13.有限元方法与数值建模(计算数学) 14.有限元与边界元分析方法(计算数学) 15.计算几何与图像处理(计算数学) 16.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计算数学) 17.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值方法(计算数学) 18.分岔、混沌的应用理论和计算(计算数学) 19.计算流体力学(计算数学) 20.应用偏微分方程(应用数学) 21.孤立子理论与可积系统(应用数学) 22.动力系统及其应用(应用数学) 23.复杂网络的分析、建模及动力学(应用数学) 24.生物信息和生物网络(应用数学) 25.生物数学(应用数学) 26.神经网络(应用数学) 27.奇异摄动理论与渐进分析(应用数学(力学所)) 28.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理论计算及其应用(应用数学(力学所)) 29.微分方程与系统控制(应用数学(力学所)) 30.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控制(应用数学(力学所)) 31.非线性水波与孤立波(应用数学(力学所)) 32.变分不等式与优化控制(应用数学(力学所)) 33.力学中的数学物理方法(应用数学(力学所)) 34.优化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运筹学与控制论) 35.应用统计与金融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36.信息技术与优化控制(运筹学与控制论) 37.现代图论与组合最优化(运筹学与控制论) 38.排序理论及其应用(运筹学与控制论) 39.数学规划理论与算法(运筹学与控制论) 40.数学规划的几何理论(运筹学与控制论) 41.随机优化(运筹学与控制论) 42.离散优化复杂性分析(运筹学与控制论) 43.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运筹学与控制论) 44.分布参数系统的辨识与最优控制及应用(运筹学与控制论) 45.纳米量级高效低污染能量转换元器件及其应用 46.薄膜纳米结构功能材料 47.纳米尺度低维结构能量传输和转换 48.红外显微热成像和纳米光学系统
49.微纳电子机械系统元器件(MEMS/NEMS)的研究及其应用
50.自组合村料与结构的研究及运用
51.现代精密实验分析仪器的设计与制造
招生人数:49(理学院)+2(力学所)
考试科目:{上海大学叫兽语录}.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1数学分析
4.811高等代数
5.复试科目:数学综合(内容包括: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初步、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备 注:
1.研究方向中注明"应用数学(力学所)"在"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培养。
2.45~51研究方向由"纳微能源研究所"的教师指导学位论文,具体请参见纳微能源研究所招生简章。
历年分数线
;
上大教授12名联系方式
新闻传播学科现有教授12名,博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1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骨干教师18名。目前,该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项目3项,与英国、美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保持学术交往,互派学生和老师。本学科近五年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6项。
本学科在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传播学实证研究、传媒经济研究、国际传播研究等领域已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传播理论与方法,中国传播思想研究,广播电视新闻,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一、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戴元光(男)教授。专业:传播学。主要研究领域: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社会学、文化传播等。撰写了我国大陆第一部传播学专著,较早提出传播学中国化理论,较早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文化,指出当代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裹携,较早提出重构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价值。先后承担国家社科重点和一般项目4项、国家教委、省部项目10项,现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一项、上海市社科项目二项。著(主编)有《传播学原理与应用》、《传播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撞击下的浮躁与选择》、《中国传播思想史"现当代卷》、《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等13部,发表论文(译文)5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论传播学的中国化》、《弱势群体在中国电视上的弱势》、《论新闻传播学的价值重构》等。曾获省优秀园丁奖、省社科最高奖、省优秀图书奖、国家教委人文社科奖、国家优秀教材奖及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社科奖、上海市教学名师。先后在美国EWC、夏威夷大学等研修。现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
联系方式:021-56332733 daiyg8408@vip.sina.com
吴信训(男)教授、博士。专业:新闻传播学。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传媒经济学、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中外传播比较研究。两度获国外奖学金及研究基金,公派在日本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社会信息研究所)及上智大学新闻系留学研究,任客座研究员。曾应聘为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著有《世界大众传播新潮》、《都市新闻传播学》、《中国有线电视经营论》、《中国传媒经济研究(1949—2004)》、《现代传媒经济学》、《实用电视传播学》、《新闻传播百科全书》、《电影电视词典》等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全国十佳”电视理论工作者,国务院颁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应四川省广播电视厅聘请,兼职参与领导创办了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兼任台长助理。现任上海大学传媒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世界广播电视》及《世界宽带网络》杂志编委。
联系方式:021-56337262,56332330,E-mail:xinxunw@yahoo.com.cn
张咏华(女)教授、博士。专业:传播学。主要研究领域:中外大众传播比较研究、中外网络传播与网络新闻业比较研究、传播学理论、国际传播、文化与传播、传媒社会学等。在
20多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生涯中,先后撰写出版著述超过120万字,其中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专著、教材和译著(包括合作项目)有10部、学术论文有约70篇。代表性专著有:《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和《大众传播社会学》;学术论文代表作有:《传播基础结构、社区归属感与和谐社会构建:论美国南加州大学大型研究项目“传媒转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论我国信息公开实践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经济模式》、《境外媒体进入上海的现状与挑战》、《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一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并曾先后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育基金科研奖、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等。现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上海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联系方式:021-56331921, Email: zhang.y05@gmail.com
金冠军(男)教授,博导。专业:新闻传播学。主要研究领域:传媒经济、文化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传媒与文化管理的研究,在国内较早发表了文化管理的研究成果。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影视传播理论与管理的研究。先后承担上海市社科项目四项,发表了《当代西方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基本类型》、《解析大众媒介的他者定型》等,撰写、主编新闻传播著作多部,其中《中国传播思想史》、《传播学通论》、《全球化视野:传媒产业经济比较研究》、《市场经济与文化管理》等受到社会良好评价。目前主持多项社科项目,如国家社科《当前欧美传播政策转型危机:版权体系之结构》、上海市社科《上海文化传媒产业研究》、《传媒新技术与文化创新》、《国际传媒政策研究》等。现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式:021-56333204, Email: film-art@163.net
许正林(男)教授,博士。专业:新闻传播学。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传播史论,文化与传播,广告理论。近年主持的研究课题有:上海市高校教材建设项目“新闻编辑与评论”(2002年度),上海市教委哲社课题“欧洲传播学理论研究”(2003-2004年度)。已出版著作有《欧洲传播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新闻编辑》、《老舍》等。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和国内多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现为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联系方式:021-62316681(H,可传真) 021-66135068 (O)
联系方法:E-mail:xzhlsh@sohu.com xzhlsh@126.com 个人主页:
丁淦林(男)兼职教授。专业:新闻史、传播思想史。主要研究领域:新闻史、当代新闻理论、新闻法制史等。从事新闻教育五十余年,发表研究成果百余项。主要成果:《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图史》、《丁淦林文集》等。现为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大学传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联系方式:021-65251842
二、研究方向
01传播理论与方法(戴元光)
02中国新闻与传播思想研究(丁淦林、戴元光、许正林)
03广播电视新闻(吴信训)
04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吴信训、金冠军)
05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张咏华)
三、指导教师
戴元光、丁淦林、许正林、吴信训、金冠军、张咏华
四、招生人数:影视学院共招收9名,各学科具体招生人数请咨询学院:56331396洪代星
五、考试科目
1. 英语 (03方向英语或日语)
2. 传播学理论
3. 传播学研究方法(01方向)或中国新闻与传播思想史(02方向)或广播电视新闻(03)或媒介经济学(04方向)或国际传播(05方向)(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
六、参考书目
《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等 著新华出版社 84年版
《自由史论》 阿克顿 著 译林出版社 01年版
《传播学通论》戴元光 金冠军 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00年版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戴元光,童兵金冠军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00年版 《中国传播思想史》金冠军 戴元光主编,交通大学出版社,05年版
(01)《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戴元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03年版
(01)《媒介分析技巧》阿瑟.阿萨.伯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5年版
(02)《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戴元光,金冠军,童兵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03年版 (02)《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2版
(02)《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03年版
(03)《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美)仙托.艾英戈唐纳德.K.金德新华出版社 04年版
(03)《美国新闻史》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 新华出版社 01年版 (04)《现代传媒经济学》吴信训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05年版
(04)《中国传媒经济研究1949-2004》吴信训金冠军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04年版 (05)《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81年版
(05)《欧洲传播思想史》许正林著 三联书店05年版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一所拥有理学、工学、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及影视艺术、美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现任校长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教授。
上海大学现有22个学院、1个校管系、1个体育教学部,有67个本科专业、13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5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点、1个MBA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含12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优势学科4个、上海市特色学科5个;拥有1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专任教师、科研人员近3000人,其中教授430余人,副教授860余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1人,博士生导师300余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310 余名。有全日制学生近4万人,其中本科生近2万7千人,博士生、硕士生6000余人。另外,有在校各类成人教育学生近2万人,外国留学生超过1000人。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具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始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以“自强不息”为校训,本着“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发扬优势、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了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的改革措施,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办学机制和教学模式。2003年10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上海大学科研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现建有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及各种研究所、研究中心70多个。学校近五年科研经费一直位于全国高校前20位,2005年科研经费为3.9亿,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1000多万,文科科研经费也突破1000万。学术论文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的论文数近五年一直位于全国高校30位左右。上海大学科技园现有入住高新技术企业23家,2005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
上海大学不仅与国内社会各界一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并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相继聘请了一大批海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顾问教授、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已与国外几十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从1998年开始招收用英语直接授课的外国留学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并与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招收理学、经济学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上海大学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权的首批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单位。现有的1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中,绝大部分专业均有权招收在职人员单独命题入学考试研究生;现有的4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所有专业均可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或高级进修生。
上海大学研究生培养教育,始终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努力使研究生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采取推荐优秀本科生直升研究生、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和硕博连读等改革举措,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将继续采取提供多种形式助学贷款、奖学金及校内兼职等措施,努力改善研究生的生活待遇和学习条件,尽最大可能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
上海大学座落于世界东方大都市和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市,这座占地面积2400多亩、建筑面积91万多平方米、“一体两翼”布局的校园,她不仅是绿色、文明、信息化的美丽校园,而且是充满着“自强不息”与“求实创新”浓郁气息的精神乐园。她始终坚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形成了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她正在形成研究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格局,为最终建成国内一流的社会主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2006-9-20更新)
一、招生计划
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含推免生、计划内、计划外名额)仅供参考,在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规模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作适当调整。
二、推荐免试直升研究生
我校接收各校推荐应届本科优秀毕业生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热忱欢迎全国各高校中获得推荐免试资格(取得毕业学校发放、经省(市)招办盖章的推荐免试表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考生可于2006年8月底浏览我校研究生部招生网页查询有关申请手续。
三、 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研究生
1. 报考条件
凡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历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人员只能报考自筹或委培生;报考委培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2. 同等学力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见下表:
注意:同等学力或按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网报时须在备用信息栏中填写“同等学力”。现场确认后,须将相关证书(证明)的复印件寄到研招办(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研招办 200444)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后发放准考证。凡在网报时弄虚作假者,在复试审查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复试资格。同等学力具体加试科目将在复试通知书中注明。
3. 报名时间、地点及手续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时间:2006年10月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
第二阶段:现场确认
时间:2006年11月10日至14日
地点及手续:在上海市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须到上海教育考试院指定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在外地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到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军官证)、本科毕业证书(应届生持学生证),并办理交费和现场图像采集等手续。{上海大学叫兽语录}.
4. 报考类别
(1) 非定向研究生
报考非定向研究生一经录取即可将户口档案转入本校,毕业后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由研究生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
(2) 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
在正式录取前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合同。被录取为研究生后学习期间不转户口和工资关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四、参加我校单独命题入学考试研究生
1. 报考条件
单独考试报考者必须是取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后,在本专业或邻近专业工作四年以上(到2007年8月31日止),经同意由原单位委托培养,并有两名具有高级职称专家的推荐。
2. 报名时间、地点及手续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时间:2006年10月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
第二阶段:现场确认
时间:2006年11月10日至14日
地点及手续:先到上海大学研招办(宝山校区410室)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时须持考生本单位人事部门介绍信和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两份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的推荐书;然后到上海教育考试院指定报名点现场确认。
3. 考试科目
英语为上海市统一命题,其余为我校自行命题。
4. 报考类别
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属委托培养研究生,必须经原单位同意委托培养,在正式录取前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委托培养合同。被录取为研究生后学习期间不转户口和工资关系,毕业后一律回原单位工作。
五、 MBA招生简章请见这里。
六、考试时间及地点
2007年1月(以教育部规定时间为准),考试地点由各报名点另行通知(报考美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MBA、单独考试的考生须在上海市报名并参加考试)。
七、其它
1. 同等学力者网报时须在备用信息栏中填写“同等学力”,并且在现场确认后,
将相关证书的复印件寄到研招办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后发放准考证。凡在网报时弄虚作假者,在复试审查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复试资格。
2. 复试时审查考生报考资格,具体审查办法将在2007年4月初另行公布。 3. 新生入学报到时审查大学应届毕业考生的本科毕业证书原件。
4. 学校将在国家核定的招生规模内,适当录取部分自筹经费研究生,这部分研究
生进校后的待遇同计划内。
5. 凡考取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均可在入学后根据学
校的有关规定,申请硕、博连读研究生。
戴世强的博客上海大学教授
戴世强,男,1941年1月出生,定海城关镇人,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至1957年就学于舟山中学,1962年复旦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先后任职于七机部、中科院力学所、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现为中国力学研究学会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动力力学专业组副组长,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
1966年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导师:郭永怀教授;专业:电磁流体力学);
曾在中科院力学所、七机部从事国防科研和基础研究;
曾任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多年来致力于流体力学、应用数学以及力学史和方法论的研究。早期提出的“修正的完全近似法”、“推广的KBM方法”等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获得奖励
科研项目“奇异摄动理论及其在联系中的应用”和“非线性水波和非线性振动的渐近分析”分获1986年和1994年的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术论文《关于振荡型的界面孤立波》获1995年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任基金):“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的学术思想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课题):“城市行人和自行车交通流的建模和模拟”;
水动力学国防预研项目:“分层流体中运动潜体产生的内波的垂向特性”
社会兼职
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史和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第九、十届评审委员;
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宁波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力学所兼职研究员;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副主任;
《应用数学和力学》常务编委;
《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主编;
《力学学报》编委;
《力学进展》编委;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编委;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编辑本段
代表性论著
《水波动力学》;
《流体力学》; 译著八种;学术论文105篇
怎样聆听学术报告?
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听各类学术报告,是科研工作者实现科研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年青学人积累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时下,学术活动层出不穷,学术报告随时可听,有时简直到了应接不暇的程度。如何选择听取学术报告的机会?如何为出席学术报告会做准备?如何从学术报告中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如何把所听的学术报告与自己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一言以蔽之,如何聆听学术报告?现就自己多年实践的体会,向年青朋友们谈一些想法。
一、聆听学术报告的作用
众所周知,闭目塞听,闭门造车,绝对搞不好科学研究。特别是由于现代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复杂,所需信息量越来越庞大,光靠学习一些教科书或专著中的知识,必定难以应对错综复杂的问题;阅读文献当然是获得相关信息的重要源泉,但文献中所反映的经常是人们几年或几十年前的学术思想和成果,因为前人的工作要经过酝酿、运作、写作、发表的漫长过程才见天日,相关信息才得以映入你的眼帘。相比之下,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会是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为及时、直捷的手段。在学术会议上,报告人谈及的多半是新鲜出炉的成果,有时会谈到今后继续工作的设想,在接着的讨论中,可使听众对议题有进一步深入的认识;在茶歇时还可以参与“你一言我一语”式的舌战或讨论,也可以当面求教于报告人;在学术报告会上,可以听到报告人对自己的工作的综述或对某个专题的研究心得;对于原先陌生的问题,通过听报告可以长见识,甚至获得进入某一领域的“敲门砖”。不到会议现场,你哪里能获得这样丰富鲜活的信息?
如果你是一个聆听学术报告的有心人,那么,所产生的作用就会不仅仅限于获取信息;通过听报告,可以学到学术长辈和同行的治学的理念、态度和方法,从而克服自己在科研中的缺点,以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
正因为如此,我一向热衷于参加学术活动,喜欢听形形色色的学术报告;一到假期,就争取参加较多的学术会议;对课题组成员(包括研究生),我努力创造机会,让他们走出去,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讲习班,现在国家对基础研究支持的强度增大,经费不再捉襟见肘,因此,对学生参加国际会议的要求,我都尽力支持,本世纪我带的博士生几乎都参加过国际会议。
当然,带着功利色彩或纯粹游乐目的去参加学术活动是不足取的,对此,我在2009-02-13的博文“学术会议功能的异化和改辙”中已述及,这里不予赘述。
二、对聆听学术报告的选择{上海大学叫兽语录}.
近年来学术活动、学术报告越来越多,每个人精力有限,必须做正确的选择。为此,对学术报告应有个大致的分类:
1. 鸟瞰型的overview。各种学术会议的大会报告、由本单位特邀的专家牛
人的报告即属于此类。报告人一般会对某个分支学科或专门性话题做较为全面的总结和综述,侧重于纲要性的、趋势性的描述和分析,不会拘泥于细枝末节。这类报告对了解学科发展的全面动态,增进综合知识,把握科研方向极有助益。我特别青睐于它们。
2. 专题型的presentation。报告人对某一个范围较小的专门性话题,进行
有针对性的描述,内容通常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或动机;问题的归纳与表述;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结果;结果分析。学术会议中的分会报告、小会报告多属此类。
3. 讨论型的talk。在专题性的workshop或课题组的seminar上,经常出现
此类报告,形式不那么正式,论述不一定完整,结果经常有不确定性,会上经常有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