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管理学  点击:   2015-12-04

《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篇一

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语文教学研究》课程作业

—————————————————————————————

一、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语文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现代课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简要说明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其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答:“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背景下,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脱离、语文学习与实际运用脱离的现象。经过了用文言文教学方法教现代文、主要教思想内容、主要教写作方法、主要教文学作品等发展阶段。现在存在着教学方式模式化和放任自流的倾向。改革方向是加强基本功教学,加强生活化和个性化。

4、有人认为,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不但包含思想性还包含情感、美感,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等多方面的内容,单指思想性是不科学的。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互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实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6、简介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答: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废科举兴学堂的诏令,但未施行。 癸卯学制: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废科举兴学堂的诏令,开始施行

7、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的形式有哪几种?

答:(1)凭借语文教材,看、问、想、独特体验叙说发现。

 (2)利用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图文并茂的“读读——说说——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故事可以“读读——讲讲——演演”。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发展语言,激发想象。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词语接力比赛、成语故事比赛、诗歌背诵比赛、主题讲演比赛、以及警语收集评比、报刊剪摘注评、

社会调查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8、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答:①识字与写字②阅读③写作④口语交际⑤综合学习

9、社区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形式有哪几种?

答:(1)联系生活学语文,比如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学写建议。

(2)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

(3)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区服务,比如为老人读报,上街纠正错别字,报道新人新事新气象,自办手抄报、黑板报。

10、如何正确处理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答:一方面,教育从来是不会脱离政治的。哪个时代的教育,必然或多或少的反映那个时代的主导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点,至少是其倾向或要求;

另一方面,语文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违背了它,就不但破坏了语文教育自身,而且也使思想教育无法落实。

11、略读教学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略读课文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抓住重点并提高阅读速度。

12、作文和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作文是写作练习,作文教学是写作训练。

13、口语交际和听话说话的区别是什么?

答:(1)听话、说话是指交际的一方,即信息的接受方与发出方,口语交际是指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话语,同时要适时接过话题,做出反应,你来我往,言语交锋。

(2)口语交际教学比听话、说话教学更具有实用性。口语交际是生活中的实际状况,教学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课堂上学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具有实用价值。

(3)口语交际需要更全面的交际技能。

1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性指什么?

答:先是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较高层次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各个学科的综合。最高层次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是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综合。

二、实际运用题:

1、根据所给材料,写出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

致橡树

舒 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答:应包括以下要素:(1)引导过程: 导入过程的基本任务就是确定目标,激发兴趣。一般包括下列四项内容:(A)预习;(B)解题;(C)介绍有关资料;(D)课前谈话。

(2)研读过程: 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分析、综合。感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体认识;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各局部、各细部的具体认识;综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体理解和把握。(A)感知阶段;

(B)分析阶段;(C)综合阶段。

(3)运用过程: 着重看考生有无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拟制鲁迅《孔乙己》的常规教案。

答:应包含以下要素:(一)课题、课文、作文或单元题目;(二)年级和班级;

(三)教学目标;(四)教学设想;(五)课时安排,或称教学步骤(以上是课题计划);(六)课时计划。

分课时写:(1)课时课型;(2)教学目标;(3)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5)板书设计;(6)教具使用(以上是课时计划);(7)教后记:实施情况及分析,主要看考生有无结合所给材料进行设计。

《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篇二

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语文教学研究》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郝锦闪 12春 学 号: 学习中心: 712088092004 永嘉学习中心 —————————————————————————————

一、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语文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现代课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简要说明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其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答:“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背景下,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脱离、语文学习与实际运用脱离的现象。经过了用文言文教学方法教现代文、主要教思想内容、主要教写作方法、主要教文学作品等发展阶段。现在存在着教学方式模式化和放任自流的倾向。改革方向是加强基本功教学,加强生活化和个性化。

4、有人认为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不但包含思想性还包含情感、美感,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等多方面的内容,单指思想性是不科学的。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互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实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6、简介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答: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废科举兴学堂的诏令,但未施行。 癸卯学制: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废科举兴学堂的诏令,开始施行

7、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的形式有哪几种?

答:(1)凭借语文教材,看、问、想、独特体验叙说发现。

(2)利用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图文并茂的读读——说说——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故事可以“读读——讲讲——演演”。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发展语言,激发想象。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词语接力比赛、成语故事比赛、诗歌背诵比赛、主题讲演比赛、以及警语收集评比、报刊剪摘注评社会调查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8、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答:①识字与写字②阅读③写作④口语交际⑤综合学习

9、社区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形式有哪几种?

答:(1)联系生活学语文,比如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学写建议。

(2)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

(3)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区服务,比如为老人读报,上街纠正错别字,报道新人新事新气象,自办手抄报、黑板报。

10、如何正确处理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答:一方面,教育从来是不会脱离政治的。哪个时代的教育,必然或多或少的反映那个时代的主导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点,至少是其倾向或要求; 另一方面,语文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违背了它,就不但破坏了语文教育自身,而且也使思想教育无法落实。

11、略读教学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略读课文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抓住重点并提高阅读速度。

12、作文和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作文是写作练习,作文教学是写作训练。

13、口语交际和听话说话的区别是什么?

答:(1)听话、说话 是 指 交 际 的一方,即 信 息 的 接 受方 与 发 出方,口 语 交 际 是 指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话语,同时要话题适时接过,做出反应,你来我往,言语交锋。

(2)口语交际教学比听话、说话教学更具有实用性。口语交际是生活中的实际状况,教学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课堂上学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具有实用价值。

(3)口语交际需要更全面的交际技能。

1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性指什么?

答:先是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较高层次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各个学科的综合。最高层次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是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综合。

二、实际运用题:

1、根据所给材料,写出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

致橡树

舒 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了解朦胧诗的特点{《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3.掌握《致像树》的象征手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诗的主题

2.理解诗人的爱情观

3.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

1个课时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课前播放钢琴曲《梁祝》,上课后停止)

同学们,刚才一曲《粱祝》奏响了爱的永恒,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多少热血的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为之而歌,为之而舞,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爱情诗,看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爱情图画。

二、读一读,感知课文

1.欣赏《致橡树》Flash动画朗读,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诗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简单地说一下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

3.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或句子朗读,并简要地说明自己喜欢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4.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轮流朗读)

5.学生齐读课文

三、说一说,讨论分析诗的内容,主要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诗中的意象很多,请你从中找出作者反对、批评的意象有哪些?并说说作者为什么反对、批评它们呢?

提示: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只知“攀援、依附”不独立。

其次,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因为这种鸟儿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单相思。

第三,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诗人在这里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认同。因为泉源只知道“送去慰藉”,险峰只是做了“陪衬”,而“日光和春雨”却只知道爱抚。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

这样的爱情好像忽略了“被对方爱”的权力。

2.作者不作凌霄花,不作痴情的鸟儿,不作泉源、险峰,也不作日光和春雨,却要作 一株木棉树,这是为什么呢?请从诗中找出原句,然后再作简单的阐述。

提示: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前边的那些意象给人的感觉是不平等的,而只有作为一棵和橡树一样的木棉树,同它一样的站立,才能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尊严。

3.喜欢、赞美的意象又是什么?其原因又是什么呢?

提示:

“根”紧握;“叶”相触——双方必须平等独立;每一阵风——互相致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为知己;铜枝铁干——伟岸挺拔,刚强不屈,具有阳刚气概;红硕的花朵——坚韧不屈,具有柔韧气质;“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祸福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至死不渝。

四、评一评,分析诗的写法

1.诗中的“橡树”和“木棉”只是现实中普通的树木吗?请简要分析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提示:

不是。作者把橡树当作了男子的象征,把木棉当作了女子的象征;橡树具有男子那种阳刚之气,木棉具有女子的柔韧气质。

2.诗人为什么没有直接表达那爱的宣言,而要借树来说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提示:

可以把那种无形的爱有形化、具体化、形象化;更便于表达内心的各种感觉,给人更大的想像空间;增加了一种含蓄的美,给人无尽的想像。

五、作业

背诵《致橡树》这首诗歌

2、拟制鲁迅《孔乙己》的常规教案。

《孔乙己》教案

教学目标:

1、走进孔乙己——赏析人物形象

2、喜剧其表,悲剧其里——再议小说中的“笑”

3、线索人物“小伙计” ——也谈第一人称的用法

教学重点:揣摩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进而整体把握内容。 教学难点:语言含蓄(夹杂方言、古句),不易理解。

教学突破:。诵读法、质疑探究法、比较阅读法(与《范进中举》对照比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1、《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后收

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2、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

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投影: (1)、注音:

附和( hâ ) 不屑( xiâ)置辩

荤( hūn)菜 咸亨( hēng)酒店

羼( chàn)水 拭( shì)

蘸( zhàn) 阔绰( chuò)

舀( yǎo)水 绽( zhàn)出 间(jiàn)或 着(zháo)了慌

打折( shã)腿 门槛( kǎn)

(2)、释义:① 格局:布置的格式。 ②阔绰:阔气。

③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④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⑤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固,安守。

⑥间或:偶然,有时候。 ⑦不屑置辩:不值得进行辩解。不屑,认为不值得。

⑧颓唐:精神不振作,情绪低落。 ⑨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3)、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②孔乙己的地位 ③孔乙己的结局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提示: ①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句中“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②点明孔乙己地位的语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③反映孔乙己结局的语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4)、请学生理清小说情节结构,并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断。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六个生活片断是:①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②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 ③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 ④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⑤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⑥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

《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篇三

浙江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第2次

浙江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第2次

1、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 现代课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 简要说明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其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背景下,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脱离、语文学习与实际运用脱离的现象。经过了用文言文教学方法教现代文、主要教思想内容、主要教写作方法、主要教文学作品等发展阶段。现在存在着教学方式模式化和放任自流的倾向。改革方向是加强基本功教学,加强生活化和个性化。

4、 有人认为,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错误。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不但包含思想性,还包含情感、美感,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等多方面的内容,单指思想性是不科学的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互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实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6、 简介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废科举兴学堂的诏令,但未施行。癸卯学制: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废科举兴学堂的诏令,开始施行。

7、 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的形式有哪几种?

(1) 凭借语文教材,看、问、想、独特体验,叙说发现。(2)利用作品开展丰富多

彩的活动,图文并茂的“读读——说说——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

唱唱”,童话故事可以“读读——讲讲——演演”。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发

展语言,激发想象。(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

词语接力比赛、成语故事比赛、诗歌背诵比赛、主题讲演比赛、以及警语收集

评比、报刊剪摘注评、社会调查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8、 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1、 识字与写字2、阅读3、写作4、口语交际5、综合学习

9、 社区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形式有哪几种?

{《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1) 联系生活学语文,比如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

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学写建议。(2)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

会整理调查报告。(3)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区服务,比如为老人读报,上街

纠正错别字,报道新人新事新气象,自办手抄报、黑板报

10、 如何正确处理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从来是不会脱离政治的。哪个时代的教育,必然或多或少的反映那个时代的主导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点,至少是其倾向或要求;另一方面,语文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违背了它,就不但破坏了语文教育自身,而且也使思想教育无法落实。

11、 略读教学应注意什么问题。

(1) 把握大意,抓住重点。(2)提高阅读速度

12、 作文和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

作文是写作练习,作文教学是写作训练。叶圣陶说:“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即学生的作文是写作练习,作文教学就是写作训练。

13、 口语交际和听话说话的区别是什么?

(1)听话、说话是指交际的一方,即信息的接受方与发出方;口语交际是指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话语,同时要适时接过话题,做

出反应,你来我往,言语交锋。(2)口语交际教学比听话、说话教学更具有实用性。口语交际是生活中的实际状况,教学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课堂上学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具有实用价值。(3)口语交际需要更全面的交际技能。既然是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就不仅需要听说技巧,还需要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单方的听话、说话,只停留在接受和表达能力上,忽视了接收和表达的深层次的个人情感、文化背景、生活经验等内在因素。

14、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性指什么?

先是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较高层次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各个学科的综合。最高层次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是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综合。

一、 实际运用题:

1、根据所给材料,写出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

致橡树

舒 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教学目的

1、了解舒婷诗的风格特点

2、理解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感情

3、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意象的意义和象征作用

2、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对传统的爱情有何理解?

教师总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婚姻上实行父母包办、一夫多妻,由于生产力落后以及封建礼教束缚、男尊女卑等,在客观上造成了"重婚姻、少爱情"的情形。 进入新课《致橡树》的学习,来共同了解一下诗人舒婷笔下的爱情观。

二、舒婷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文革后,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1年至福建省文联从事专业写作,现为中国作协会员,福建作协理事。主要著作诗集《双桅船》,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等。

三、朦胧诗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始发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入80年代以后,它在诗坛乃至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特点:内涵上意蕴深厚,追求自我价值,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艺术上意象迭加,结构跳跃,扑朔迷离。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他们是一群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附)介绍诗人顾城,以增加学生对朦胧诗的进一步了解。顾城,歌唱自己的童心一直是他的诗歌的主旋律,因此有“童话诗人”之称。顾城长于简洁而抽象的意象、最单纯的语句造就最深邃的完美和寓于哲理的诗句(《一代人》、《远和近》、《小巷》)。

四、教师范读全诗并正音

慰藉(wèijiè) 戟 (jǐ) 流岚(lán ){《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虹霓(ní) 霹雳(pīlì)

五、学生齐读课文并整体感知

六、赏析

归纳诗中出现的意象:

凌霄花 痴情的鸟儿 泉源 险峰 日光 春雨 木棉 橡树

分析:

①凌霄花——攀附富贵型{《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由学生找出并总结凌霄花的特点:“攀援”、“借高枝炫耀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

找出作者的否定语句:绝不像

学生举例:

②痴情的鸟儿——单方痴恋型

由学生找出并总结痴情的鸟儿的特点:“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找出作者的否定语句:绝不学

学生举例:《情深深雨濛濛》中陆如萍

③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无私奉献型

由学生总结共同点:她们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找出作者的否定语句:也不止

学生举例:《橘子红了》中的大妈

教师总结:以上种种都是“传统的爱情”,作者是持否定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那作者的爱情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④木棉、橡树

找出描写橡树和木棉的诗句:

橡树:“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男性的 阳刚——伟岸挺拔、刚强不屈 木棉:“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女性的阴柔——美丽热情、伟岸挺拔、刚强不屈

找出橡树、木棉相互联系的诗句。

明确:“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体味情感: “紧握”、相触”体现出“相互交融、依存”;“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表现出“相知相恋、心有灵犀”;正因为这种相互依存、相知相恋,所以“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即是说既独立,又依存;正因为这种相知相恋,相互依存,所以“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即可以同甘共苦。

明确:橡树、木棉是:独立平等、心有灵犀、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关系。

学生总结:本诗表达了诗人这样的爱情观?

教师明确: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列,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爱情观。

七、艺术特色

象征、比喻、排比、对比、对偶的运用

原句说明:“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也不止像泉源

也不止像险峰”(排比){《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比喻)

《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篇四

语文教学研究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1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 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完成本课程的基本专业,必须修满必修课的( )

A. 10学分 B.12学分 C.18学分 D.24学分

2.阅读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和综合性,阅读的一般规律是( )

A.感受——理解——表达——获得精神自由

B.获得精神自由——感受——理解——表达

C.感受——获得精神自由——理解——表达

D.理解——感受——表达——获得精神自由

3.“我把想清楚了的问题交给课堂,把能够想清楚的问题交给研究,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想不清楚就动笔为文并不是不负责,而是肯定苦闷、彷徨、混沌、生涩、矛盾的精神地位和审美价值。”持这种散文观的是( )

A.郁达夫 B.余秋雨 C.汪曾祺 D.朱自清

4.写作要注意各段落、各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在谋篇布局时要特别注意( )

A.首尾呼应 B.过渡自然 C.剪裁合理 D.跌宕起伏

5.善于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宏旨,视野开阔,高屋建瓴,教学中始终着眼于整体目标。这种艺术风格属于( )

A.细腻型 B.朴实型 C.严谨型 D.旷达型

6.树立“重视发展”的质量评价观,其内涵正确的是( )

A.注重评价功能的转化、运用综合性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B.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关注结果、运用综合性评价方式

C.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

D.强调关注结果、注重评价功能的转化、强调质性评价

7.不属于语文课程总目标的一项是( )

A.积累·整合 B.表达·交流 C.感受·鉴赏 D.思考·领悟

8.“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该教学建议主要指向( )

A.应用文文本教学 B.论述类文本教学 C.文学类文本教学 D.科幻类文本教学

9.在题材上大多反映有关宇宙的创造、人类的起源、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重要的哲学、史学问题的文学体裁是( )

A.寓言 B.童话 C.神话 D.史诗

10.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王来何操 B.何以知之 C.自古及今,未知尝闻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1.反映事物或现象的具体形态、状况,即回答“怎么样”的问题的一种语言表达技能是

( )

A.叙述 B.说明 C.描写 D.抒情

12.主张写作要“看多,做多,商量多”的古代语文教育家是( )

A.韩愈 B.欧阳修 C.朱熹 D.柳宗元

13.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正式的课程标准产生于( )

A. 1903年 B.1912年 C.1923年 D.1929年

14.建国后我国中小学教材制度改革由“国定制”到“审定制”的变革始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15.在语文教育界,20世纪80年代初系统提出“大语文教育”整体改革方案的是( )

A.洪宗礼 B.钱梦龙 C.魏书生 D.张孝纯

16.对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B.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占大部分

C.汉字有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D.汉字存在大量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现象

17.行为动词属于对知识的“了解”水平的一组是( )

A.辨认、列举、描述 B.回忆、举例、归纳 C.识别、判断、区别 D.复述、描述、评价

18.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形态和性质,属于语言性教学方法的一组是( )

A.讲授法与讨论法 B.讲授法与谈话法 C.讨论法与问答法 D.问答法与探究法

19.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教材(苏教版)单元组合的特点是( )

A.按文体组元 B.按知识点组元 C.按能力点组元 D.按主题或情境组元

20. 20世纪初期,我国语文学科的性质观主要是( )

A.实用性 B.工具性 C.人文性 D.思想性

21.总结美国“八年研究”经验,撰写《课程与教学的原理》的人是( )

A.泰勒 B.布鲁纳 C.多尔 D.杜威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2.根据语言学习和综合发展的一般规律,儿童掌握新语言的过程大致由三个环节构成,即“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

23.在语文美育中,审美感知力是最重要的审美基本能力,而审美______________力则是美 育的“制高点”和“落脚点”,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美育中的精灵”。

24.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主要因信息加工方式_______________、社会性需求、环境和情绪的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多种类型。

25.语文教学过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整体性、________________、有规律的动态性等方面。26.教师的德行由教师善、教师公正、__________________ 三方面构成。27.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的学习方法。28.197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______________先生的文章《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由此引发建国后语文教学的第二次大讨论。

29. 20世纪80年代中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和“掌握学习”策

略在我国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0.语文新课程要实现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31.语文学科审美性特点表现在审美内容的丰富性,审美实践的_______________和对人格影 响的持久性和深刻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写一下事情三年级作文
下一篇:qq说说评论看不见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