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的故事

励志故事  点击:   2015-10-06

三字经里的故事篇一

三字经里的故事

篇一:《三字经》中的十个经典励志故事

《三字经》中的十个经典励志故事

1、《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段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2、《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3、《囊萤映雪》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4、《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5、《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6、《孔融让梨》

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孔融着有,《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

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

7、《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着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佑集》十五卷。

8、《母子同刑》

三国时期,魏国王经在征讨篡位的司马昭时被捕,司马昭要王投降,并抓来他的母亲相威胁。王说:“为国尽忠,死而无怨。”司脑羞成怒,决定处死王母子。临刑前,王苦着对母亲说,是自己连累了她。母亲却笑着说,自己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王在忠与孝矛盾时选择了忠,实际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

9、《孙敬悬发》

“头悬梁”的是晋朝人孙敬。孙敬,字文质,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学,后入洛阳,在太学附近一小屋安顿母亲然后入学。他曾采杨柳为简,加以编联,用来写经,这是历史上“辑柳”的典故。《太平御览》上记载: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常年闭门谢客,攻读诗书,人称“闭户先生”。他苦读诗书,常常通宵达旦,困倦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就弄根绳子把头发绑起来吊在房梁上。打盹垂头的时候,揪一下头发就惊醒了,继续读下去。

10、《苏秦刺股》

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暗笑他活该!{三字经里的故事}.

苏秦看到家人这样对待他,十分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没有好好学习。”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书本,发愤读书。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都后悔不已,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篇二:三字经中的故事

三字经中的故事及注释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故事】

我们都知道,孟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亚圣”,他的学问很好,还收了许多学生,他能有这些成就,全都要归功于孟母。

在孟子小的时候,住家附近刚好是个坟场,每天都会有出殡或扫墓的人,哭哭啼啼的从这里经过,孟子见了觉得好玩,也学着玩起出殡的游戏,孟母知道后,决定换个环境。 这一次,他们搬到镇上,每想到附近住着一位屠夫,孟子又学着屠夫拿着刀子,玩起剁猪肉的游戏,于是孟母又决定搬家了,因为她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他决定带孟子搬到学校附近。果然,从此孟子便跟其他学生一样捧着书本,摇头晃脑的背诵

着。

有一天,孟子逃学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她一气之下,剪破了正片织好的布,然后对孟子说:“你读书就想我织布一样,要脚踏实地才能做得好,如今你随意逃学,就象我剪断这块布一样,前功尽弃了。”

从此,孟子便发奋读书,果然成为中国的大学问家。

【注释】

孟母:亚圣孟子的母亲。

择:选择。

处:居住的地方。{三字经里的故事}.

机杼:机,织补用的木架子;杼,织补用的梭子。

窦燕山:原名窦禹均,幽洲人,因为当地名属燕,所以又名燕山。 义方:指良好的家训。

【解读】

从前,孟子的母亲曾经一连搬过三次家,是为了替孟子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有一天,孟子逃学回家,难过的孟母立刻拿出刀子来,把快要织完的布割断,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五代后晋时,燕山地方有个名叫窦禹均的人,教导孩子的方法非常好,因此他的五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博得人们的赞誉,当时,没有人不知到他们的。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故事】

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

{三字经里的故事}.

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

“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

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

“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下场负一半的责任啊!

清朝时,大将左宗棠的部下张曜,立了许多功劳,于是左宗棠便升了他的官,但是许多不服气的人,便以张曜没有念过书为理由,不给他官做。

张曜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识字,而做不了官,心里很难过,于是发奋苦读,终于凭着他的学识,把官给争了回来。【注释】

教:这里有两个“教”字,第一个是父之较,第二个是师之教。

惰:偷懒怠惰,没有尽到责任。 子:这里指为人子女。 不学:不肯读书学习。非所宜:是说不应该如此。 为:作为、成就。

【解读】

做父亲的生了子女后,只顾着去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他们,是父母的过错;做老师的教育学生不够严格,不能使学生有所成就,这就是老师的怠惰。

做人子女者如果不肯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因为幼小时不肯及时学习,将来长大后,能有什么成就和作为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故事】

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

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 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注释】

琢:雕饰琢磨得意思。 器:器皿,比喻成就。 义:理义,做人做事的道理。亲:接近。 师友:老师与朋友。 礼仪:泛指一切礼节仪式。

【解读】

玉是一种可以用来当装饰品的石头,如果不去琢磨它,是不能成为人见人爱的美器;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肯勤奋求学,是不会懂得礼节道义的。

做人子弟者,在年纪还小的时候,便要多多亲近好的老师及好的朋友,从而学习到做人处世的基本礼节仪式。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故事】

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

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

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三字经里的故事}.

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注释】

香:东汉时代的孝子,姓黄名香。 温席:温暖枕席。 执:实地去做。

融: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年才四岁,便知道谦让之礼。 弟:动词,尊敬兄长。 长:这里指兄长。 知:晓得、了解。

{三字经里的故事}.

【解读】

黄香九岁的时候,便知道在冬天睡前先用身体温暖床上的枕席,再请父亲去睡觉。他这种孝亲的行为,不但是他该做的,也是我们应效法力行的。

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人送来一篮梨子,他便以知道把较大的梨子让给哥哥,自己挑较小的吃。他这种尊敬兄长的德行,也是我们从小便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故事】

一个人无论是要完成一件事,或是求取更高的学问,都应该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去做,才能有好的成绩,千万不要学明朝的吴同喔!小朋友看了后面的故事,就知道原因了。吴同是明朝人,从小便跟着泥匠师傅学功夫,但是吴同是个很懒惰的人,每 他一心盼望自己的手

艺能象师傅一样好,可是又不肯从最基本的手艺慢慢练习,所以学了几年,还是盖不了一间房子。这天,师傅决定考考他,便要他在一星期之内盖好一间房子。

吴同心想,这实在太容易了,只要把从师傅那里偷偷学来的技术用上就可以了,于是,不到三天,吴同果真盖好了一间房子。

第四天时,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使得吴同盖的房间顿时倒塌成一滩烂泥。还没有让师傅看过,自己盖的房子就这么,没有了,吴同心里既懊恼,又羞愧,从此,他下定决心要循序渐进的把盖房子的工夫学好,不再好高骛远了。

【注释】

首:首先、最先。孝弟:孝,孝顺父母;弟,恭敬兄长。 次:接下来、其次。见闻:眼见与耳闻,指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数:数目或数字。 文:文学。

【解读】

一个人必须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孝顺父母、恭敬兄长,其次要学习各种常识,并且要了解基本的算术及认识文字,才能够研读古人的文章。{三字经里的故事}.

天的万物得计算,都是从一开始,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接着还有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一直变化下去,没有止尽的时候。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故事】

如果要改善社会的风俗使天下永远和平,人类的生活幸福,就要建立起君臣、父子、夫妇间的相处关系,一旦建立了和谐的关系,许多纷争就不会发生了。

/ 有一次,楚庄王招待臣子们喝酒,喝到一半,烛火突然熄了,其中有一位臣子便趁一片漆黑时,调戏楚庄王的妃子,妃子不甘心受到欺侮,一把抓下这个人的帽带,准备等烛火从新点燃时清楚庄王将他治罪。

楚庄王知道这件事后,很自责地说:

“都是我请喝酒,才会发生这种事,现在大家都把帽带解下来,再继续喝酒吧!”等到烛火从新亮起,在座的每个大臣,没有一个人系着帽带。如此一来,妃子要楚庄王抓的大臣,也无从查起了。几年后,楚国与敌人作战战争中有位奋勇杀敌,立了不少功劳的将军,正是当年被妃子扯下帽带的人。他为了报答楚庄王的恩情,因此才誓死效忠,好回报他的恩德。_他们这种君臣之义,确实让人由衷钦佩。

【注释】

三才:为天才、地才、人才的总称。 三光:是日光、月光、星光的总称 纲:纲领、要领。 义:凡事合宜的意思。 亲:亲切和睦。 顺:和顺无争。

【解读】

三才组成了世界最主要的部分,什么是三才呢?就是包含了雷、电、雨、雪、风、霜、云、雾的天空;包含了山、河、草、木、鸟、虫、鱼、兽的大地以及万物之灵的人们。此外,三光照射着大地,使生物得以生存。什么是三光呢?便是日光、月光和星光。

人与人之间要维持良好的关系,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纲领,那就是君臣之间要讲义理,父子之间要亲睦,夫妻之间则要和顺,这样国家才能充满祥和安康的气愤。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故事】

远古时代的皇帝,是个既能管天上的神,也能管地上万物的神。

当时,有个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蚩尤,由于他不服皇帝的指挥,皇帝决定率领军队攻打他。 但是,蚩尤非常勇敢善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分别掌管八十一个部落,如今遭到皇帝的攻

三字经里的故事篇二

三字经经典故事

《三字经》:人之初的修身课

【三字经其书】 古代没有幼稚园或者学前班,那他们小时候的启蒙教育是怎样的呢?随着人文历史的积累,民间的一些学者就总结了一些适合孩子的书籍,经过挑选,约定俗成了一批教材,《三字经》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本蒙学读本。

《三字经》,顾名思义,就是三字三字地读的一本经典,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样三个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孩童跟着大人复述、背诵。相传,它是南宋时一位名叫王应麟的学者编写的,共一千多字,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三字经名句】 玉不琢,不成器。子不学,不知义。

解读: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学习,就不明事理。玉石原本包裹在其貌不扬的岩石里,只有经过打磨、雕刻、抛光、镶嵌等工序,才能变成无价之宝。人要成为有用之才,也要经过勤学苦练、承受各种考验和压力,才能明白什么是美好的品德。 藏于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解读:读书人、农民、工人和商贩,这合称“四民”,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人。有人写文章说中国是“四民社会”,这就是四民的具体含义。在古代,读书人做官,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商贩买卖,构成了一个繁荣的社会。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读:做人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其次才是增加见闻。知道十百千这些数,认识一些文字。为什么古人把品德看得比才能更重要?我们想,如果一个人精通电脑,但是他道德败坏,就会成为一个破坏网络的黑客;如果他道德良好,就能帮助身边的人解决电脑问题。道德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人的好坏。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解读:天下的学问很多很广,如果面面俱到就会很难下手。但如果能够提纲挈领地学习,就能明白学问的根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一个大学问家也不是一天学成的。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学习也要从根本开始。《三字经》就是一本“略说”形式的书,读完它,就能开始阅读其他的国学经典了。

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解读:阅读历史书和历朝的实录,就能博古通今,好像亲眼看到过历史一样。读书能增加我们的知识面,扩大我们的视野。虽然没有去过汉唐,但是读古人的书,就像亲眼看到过汉唐的盛世一样。因此古代有很多饱学之士,都能对历史了如指掌。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解读:蚕吐丝可以织成绸缎,蜜蜂酿蜜可以食用,人如果不学习,就会没有能力,这样还不如蚕和蜜蜂。一个人只有有了一技之长,才有立身之本。学习,正是我们发现自己的长处的一个途径。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励。

解读:只要勤学肯定能有收获,只知道游戏是没有益处的。要时刻提醒自己,勉励自己好好学习。读书和学习需要恒心,也要有清醒的认识,随时勉励,随时反省,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

【三字经故事】

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段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 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囊萤映雪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三字经里的故事篇三

《三字经》里的小故事

{三字经里的故事}.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 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

“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

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着儿子大哭。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

“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下场负一半的责任啊!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子自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汉朝时,有个名叫伟伯余的读书人,每当他犯了错误,母亲总是拿着棍子教训他。孝顺的伟伯余,自知做错了事,便虚心听从母亲的教诲,落在他身上的棍子愈重,他反而感到高兴。

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竟然哭了起来,母亲便很着急的问他是否打的太重了。

伟伯余回答说:

“以前母亲打我,都打的很重,表示母亲身体还很健康,今天,母亲打轻了,可见母亲的身体不如以前了,我怎么能不难过呢? 这正是伟伯余发自内心的孝心和真情啊!

三字经里的故事篇四

“三字经”里的故事

“三字经”里的故事

(一)孟母三迁:

孟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很早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十分贫穷,但母亲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他们最初住在坟地旁,孟轲就模仿做丧事。孟母很担心,就搬到集市上,与一家屠夫为邻,孟轲又模仿起杀牛 羊来了。为此孟母又把家搬到一座学校附近,从此孟轲就跟着专心学习礼议。孟轲从小受到教育,最终成为著名思想家。

(二)孟母断机:

有一天,孟轲读书厌倦了,跑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十分生气,就把梭子折断,在了地上。孟轲很奇怪,问母亲为什么发火。孟母说:“一匹布要一根根一寸寸地织,你的学习也像织布一样,只有不分 夜才能有所成就。如今你学业未成就厌倦了,就像折断的梭子一样,还能织布吗?”孟轲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学习更用功,终究成为著名思想家。

(三)五子登科:

窦禹钧是五代后晋人,年轻时人品极差,家里本来已经很有钱,还贪得无厌,盘剥穷人。他妻妾成群却没有儿子。一次他做梦,梦见父亲对他说,如果再心术不正,上天会惩罚他。醒后他十分害怕,再也不敢作坏事了,并开始帮助穷人。后来有梦见父亲对他说,他将会有五个儿子,还能长寿。果然他生了五个儿子。他记住自己的教训,对儿子严加管教,

后来五个儿子,都当了大官,这就是五子登科。

(四)孔融让梨:

中国人尊敬长辈叫“孝”,尊敬兄长叫“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孔融是东汉末年人,他四岁时,一次有人送来一筐梨,他和几个哥哥自己挑,孔融挑了最小一个。有人问:“你怎么不拿大的?”他说:“哥哥年纪大,应该吃大的。”孔融这么小年纪已知道传统美德。

(五)母子同刑:

三国时期,魏国王经在征讨篡位的司马昭时被捕,司马昭要王投降,并抓来他的母亲相威胁。王说:“为国尽忠,死而无怨。”司脑羞成怒,决定处死王母子。临刑前,王苦着对母亲说,是自己连累了她。母亲却笑着说,自己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王在忠与孝矛盾时选择了忠,实际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三字经里的故事}.

(六)杀妻求将:

战国军事家吴起,其妻子是齐国宗室的女儿,他们住在鲁国。不久齐国发兵攻打鲁国,有人推荐吴起率兵抵抗,鲁穆公因吴妻是齐国人,怕他有私不敢任用,吴知道后,为了功名,居然杀了妻子取得信任,最后打败了齐军。吴虽成名,但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鄙视。

(七)大禹治水:

上古时期,洪水泛滥,百姓深受其苦。舜帝派大禹

的父亲鲧(gun)去治水,由于方法不当,洪水越来越大,鲧因此被杀。大禹后来接替父亲,继续治水,并吸取父亲的教训,采取疏导法终于制服了洪水。其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历代人的称赞。

(八)孙敬悬发: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嗜好读书。读书时间长了,免不了会瞌睡。为了不影响读书,孙敬想了个办法:他在梁上系根绳子绑住头发,这样打瞌睡时一点头,疼痛就赶走睡魔。最终他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九)苏秦刺股: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战略家,开始时随鬼谷子学纵横术,学成后变卖家产四处游说,。几年后,没有一官半职,钱也花光了,只好回家。父母.妻子.兄嫂都认为他没本事没出息,都不理他。于是,他开始发愤读书,困了就用锥子刺大腿来提神。最后终于学成,提出了六国联合对付秦国的合纵术,成了天下名人。

(十)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一次吴国将越王勾践包围,勾践只好求和,但发誓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耻辱,他床上铺刺人的柴草,并悬挂一个苦胆,每天睡柴草尝苦胆,以此激励自己,使越国实力不断增强,最终灭了吴国。

(十一)孙康映雪:

孙康是晋朝时期的大学学问家,小时家里很穷,连灯油也买不起,但他还是想尽办法读书,一个雪夜,他拿着书在月光下读,由于看不清两眼发麻,他又干脆趴到雪地上,大雪象一面镜子,把书上的字照得很清晰,他惊喜万分直到这次读完。长大后凭着苦读学到的知识,成了一名大学问家。 (十二)车胤(yin)囊萤:

车胤是晋朝人,非常喜欢读书,但家里穷得连灯油也买不起,他十分苦恼。有一天晚上,他在野外散步,看到许多飞舞的萤火虫,顿时有了好主意。他用纱绢作成一个袋子,抓了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的微弱的光来读书。后来他做了大官,仍坚持勤苦学习。

(十三)苏洵(xun)发愤: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洵,小时不喜欢读书,到了27岁仍一事无成。看到许多同龄人都考中了秀才.举人,才猛然醒悟,下决心迎头赶上。他以一改往日习惯,抓紧一切时间刻苦学习,学问大展,并带动儿子都刻苦读书。后来他同儿子苏轼.苏辙一起进京赶考,相继金榜题名,声震京城。 (十四)李密挂角:

隋朝李密,生性好学,走到哪里都把书带在身边,有一次上街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被宰相杨素看到,杨素见他如此好学,顿生好感。通过交流,杨素发现他有举一反三的独到见解,就叫儿子杨玄向他学习,隋朝末年,杨玄起

兵反隋,他做军师。后来为推翻隋炀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十五)梁灏(hao)夺魁:

五代时期的有名才子梁灏,从小喜欢读书,长大后又博览群书。他35岁那年,参加了朝廷考试,不料名落孙山,他没有因此气馁,更加发愤学习。谁知命运偏偏与他作对,政权换了几代还是没考中。宋朝建立后,82岁的他考中了头等状元。他的好学不倦,坚忍不拔精神一直被后人传诵。

(十六)铁杵成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经常逃学。有一次,他又逃学去玩,在河边看到一位老奶奶专心致志地磨一根铁棒。他奇怪地问这是干什么,老奶奶说要把铁棒磨成针。他不理解,这么大的铁棒要磨到什么时候?可老奶奶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深受启发,从此发愤学习,终于成为天下最著名的诗人。

(十七)鸿门宴:

秦末,刘邦攻下秦都咸阳,其手下告诉项羽说,刘邦有野心,项羽听后很害怕欲杀刘邦,即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席间指使项庄舞剑要杀刘邦,多亏项伯保护幸免于难,后来在刘邦护卫的斥责下,项羽才放弃杀刘邦的念头。 (十八)韦编三绝:

孔子勤奋好学,知识渊博,一生都没有松懈过。那

三字经里的故事篇五

《三字经》经典故事

1、《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段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

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2、《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3、《囊萤映雪》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4、《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5、《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6、《孔融让梨》

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孔融着有,《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

7、《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着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佑集》十五卷。

8、《母子同刑》

三国时期,魏国王经在征讨篡位的司马昭时被捕,司马昭要王投降,并抓来他的母亲相威胁。王说:“为国尽忠,死而无怨。”司脑羞成怒,决定处死王母子。临刑前,王苦着对母亲说,是自己连累了她。母亲却笑着说,自己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王在忠与孝矛盾时选择了忠,实际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

9、《孙敬悬发》

“头悬梁”的是晋朝人孙敬。孙敬,字文质,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学,后入洛阳,在太学附近一小屋安顿母亲然后入学。他曾采杨柳为简,加以编联,用来写经,这是历史上“辑柳”的典故。《太平御览》上记载: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常年闭门谢客,攻读诗书,人称“闭户先生”。他苦读诗书,常常通宵达旦,困倦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就弄根绳子把头发绑起来吊在房梁上。打盹垂头的时候,揪一下头发就惊醒了,继续读下去。

10、《苏秦刺股》

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暗笑他活该!

苏秦看到家人这样对待他,十分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没有好好学习。”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书本,发愤读书。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都后悔不已,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大腿)!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突然“痛醒”。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赌。

家人见到这样,有些不忍心,劝他说:“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这样虐待自己啊!”

苏秦回答说:“不这样,就会忘记过去的耻辱!”

经过“血淋淋”的一年,苏秦已经很有学问了。他又开始出去闯荡天下,这一次终于事业有成,很有心得,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三字经里的故事篇六

三字经》中的十个经典励志故事

1、《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段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

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2、《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3、《囊萤映雪》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4、《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5、《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6、《孔融让梨》

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孔融着有,《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

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

7、《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着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佑集》十五卷。

8、《母子同刑》

三国时期,魏国王经在征讨篡位的司马昭时被捕,司马昭要王投降,并抓来他的母亲相威胁。王说:“为国尽忠,死而无怨。”司脑羞成怒,决定处死王母子。临刑前,王苦着对母亲说,是自己连累了她。母亲却笑着说,自己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王在忠与孝矛盾时选择了忠,实际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

9、《孙敬悬发》

“头悬梁”的是晋朝人孙敬。孙敬,字文质,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学,后入洛阳,在太学附近一小屋安顿母亲然后入学。他

曾采杨柳为简,加以编联,用来写经,这是历史上“辑柳”的典故。《太平御览》上记载: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常年闭门谢客,攻读诗书,人称“闭户先生”。他苦读诗书,常常通宵达旦,困倦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就弄根绳子把头发绑起来吊在房梁上。打盹垂头的时候,揪一下头发就惊醒了,继续读下去。

10、《苏秦刺股》

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暗笑他活该!

苏秦看到家人这样对待他,十分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没有好好学习。”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一张全家福的作文大全
下一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