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点击: 2015-08-26
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镜岭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镇经受严峻考验、稳步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准确把握“长三角知名旅游特色镇”的战略定位,围绕“改革创新促发展、求真务实惠民生”的工作基调,狠抓重点项目推进、五水共治等工作载体,努力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82亿元,财政总收入733.8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881元,同比增长10%,较好完成了镇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成功创建浙江省治水美镇浙江样本、市级清水工程示范乡镇、市级“十佳”最美河道等荣誉。 一年来,我们着力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立足实际,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现代农业彰显特色。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的规模、品牌、科技、人才叠加优势,不断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传统农业推陈出新,围绕14850亩茶园面积,以茶叶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茶叶、茶苗经济,2014年茶叶产量12170担,比去年增加80担,产值9570万元,比去年增加270万元,增长3%。外婆坑龙井、安山碧玉等茶叶品牌进一步打响。特色农业异彩纷
呈,引进农业新技术新产品3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建成万家丰、白湖畈等各类现代果蔬特色基地4处,新增“五个万亩”面积2685亩,稳步推进名优水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完成砩头粮食功能区建设;完成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1184亩;完成山塘水库护岸加固工程9只。
工业发展提质提速。现有工业企业755家,其中家庭工业468家,以印染机械锻造和轻纺类家庭工业为主,全镇7家规上企业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58亿元,同比增长 12.1%;主营业务收入2.53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4639万元。加快企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家;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网格化创建工作,完成创建企业5家。狠抓安全生产。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签订各类责任书184份;规范安监站建设,组织不定期安全执法检查,共排查安全隐患210项,整改率100%;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016人。推动科技创新。完成省级工业科技新产品3只,申请专利29只;开展农转培训班10期,培训689人。
旅游经济势头喜人。以省级农家乐特色镇创建为载体,建立农家乐休闲旅游集散中心,6月份成立全县首个镇级农家乐协会,积极实施民宿居改造工程,建成农家乐22家,新增床位301张,完成全年任务120%,总床位607张,占全县民宿的三分之一以上;餐位2410个。2014年接待游客近40万人,营业收入达1000多万元。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积极培育蓝莓、猕猴桃等农业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白湖畈“四季采摘游”、万家风情蓝莓游、楼基五彩小番茄采摘游等各类休闲旅游项目,大力扶持雅庄(楼基、外婆坑)民宿居、镜湖(十九峰)农家乐等商贸旅游项目。完成省级农家乐特色村创建1个,配合完成十九峰景区台头山栈道土
地征用工作。完成“甄完故里”廉政文化基地建设并对外开放,接待全县游客和党员干部130多批次6000余人次。
(二)因势利导,多措并举,特色镇建设取得新成效
城镇规划日趋完善。按照“规划先行、注重特色、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理念,委托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反复修编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等专项规划,精心打造一个经济发展与文化延续、城镇建设与原生态完美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长三角知名旅游特色镇发展蓝图。
镇村形象快速提升。紧紧围绕“控违拆违”等重点工作,精心设计载体,创造性开展工作,城镇面貌进一步提升。“无违建镇、村”创建打响声势,共拆除违章建筑282户33743.69平方米,完成控违拆违任务168.7%;拆后利用面积27584.65平方米;拆改各类宗教及民间信仰场所16处,组织拆除畜禽养殖场等3批9起。完成镜岭桥头流动摊点整治,规范流动摊50余个。推进镇村建设配套工程建设。总投资3085万元的镜岭大桥至蔡家段堤防工程,基本完成右岸建设,进一步拉大集镇框架,提升集镇品味;完成集镇污水户纳扩面提升、农民公园硬质景观等工程,项目自投入使用以来,受老百姓一致好评。完成溪西农民公园、楼基文化活动办公楼、雅庄古建修复3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顺利推进竹潭大桥、龙潭背联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改善交通配套设施,方便群众出行。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造、农村“三证”确权登记等改革加快推进。
生态环境明显改观。以配合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为契机,以全面开展“五水共治”、“清洁家园”工作为主线,以环境整治为重点,不断强化环境治理能力,为建设“两美镜岭”奠定坚实基
础。深化清洁家园工作。全年镇级投入资金81.2万元,配齐保洁设备,建立保洁员队伍,每月进行抽查考核,全镇环境面貌较大提升,坪桥村获县十佳清洁家园村称号。村嫂义务监督队助力清洁家园,这一做法多次获县主要领导批示推广,在中央电视台、省市各级媒体宣传数次。全镇共有35支队伍200余队员,累计开展监督、清扫活动410余次。狠抓治污工程。严格实行项目负责制,按照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总结的方式,稳步有序推进9个村生活污水治理,总投资1098.3万元,涉及22个自然村,纳户2067户,接户率84%,建成终端设备14只。抓好“三河”治理。以铁腕治水的决心,全面落实“河长制”,创新实施铁栅拦垃圾等举措,全面提升水环境。5条垃圾河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共投入本级资金150万元,清理垃圾200余吨,河道清淤17万方,拆除河岸违章3423.12平方米,完成涉及16家畜禽养殖户的清理工作。3月26日,中央新闻联播对我镇“治水治污”工作进行了报道;5月21日,绍兴新闻联播头条播出我镇“治水”工作。在“治水美镇”浙江样本评选中,我镇被评为管水护水类第一名,澄潭江河道镜岭段获评市级十佳最美河道。
(三)民生为本,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理念,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科教文体事业全面发展。成功开展体育强县创建工作,完成占地3000平方米村级体育休闲健身场所1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保质保量完成2014年校车安全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确保学校及幼儿园不出任何安全问题。推进文化创先,成功举办第八届农民文化节,启动村文化礼堂建设1处,创建县文明单位
1个,举办各类文化宣教活动40余次。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深入实施奔小康工程,完成8个村澄潭工业区联建物业、7个村梅渚联建物业项目和3个村卅联物业参股工作,涉及村集体经济每年预计增加分红收入2-5万元不等;全面完成280户低收入农户的增收目标。全面开展殡葬违规整治工作,切实加强殡葬改革的宣传、全程跟踪和监管。继续抓好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失土农民保险等工作,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完成9个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完成9户困难房救助。
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效。继续深化“5〃1”民情渠便民服务机制和“两代表一委员”民情接访制度,全年接待来访群众205人次,成功调解纠纷45起。建立群防群治队伍,做好矛盾调处工作,成功化解老信访案件2件,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33件次,其中初信初访10件次,办结率为100%。管理设施不断完善,在各村、各重要路段、重点目标安装视频监控200只。食品药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成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定期开展摸排。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镇计划生育符合率达93.1%。人武、群团、档案、统计、信息和老干部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四)务实奋进,着力创新,政府形象呈现新面貌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着力加强干部作风和政府自身建设,积极查摆整改“四风”突出问题,大力倡导认真办事、潜心做事,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共征求意见建议28条79条次。坚决执行“八
政府工作报告(终稿)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0日在霍山县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陈 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排难前进,成绩显著的2009年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全面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预期目标,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6亿元、增长14.4%,财政收入8.76亿元、增长25%,完成50万元以 1
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4.4亿元、增长42.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609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4548元、增长16.3%,再次荣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
一年来,我们坚持发展至上,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纷繁的工作任务,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以超常的思维捕捉机遇,以超常的举措破解难题,努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影响,经济运行企稳早、回升快。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96.2亿元、增加值37亿元,分别增长29.9%、27%,实现利税11.9亿元、增长45%,其中迎驾集团纳税达3.66亿元,工业对财政贡献率66%;规模工业企业新增20家、累计达12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8家,应流集团达33.2亿元;实施投资超千万元工业项目115个,完成投资32.4亿元,94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11个、安徽名牌产品2个,省级铸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建通过评审;19个项目被评为县科技进步奖、50个“五小”工业项目被评为县科技创新奖。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7亿元、增加值7亿元,分别增长9.1%、7.1%,发放各类涉农补贴1.1亿元;整合县级涉农资金1030万元,争取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 2
92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905万元,集中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大沙埂现代农业示范园初具规模,漫水河、诸佛庵等乡镇现代农业示范小区建设加快,新增和改造毛竹、茶叶、百合等主导产业基地6万亩,新增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8个,19个农产品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龙华集团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121强龙工程”先进企业,三河茶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省示范合作社,省级茧丝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霍山并建成使用,动物防疫工作再次荣获全省先进县,小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第三产业快速提升。全年实现三产增加值17.8亿元、增长11.4%;整合资金3亿元,大力实施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景区及配套建设,佛子岭和大别山主峰景区成功争创国家4A级旅游区,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建成开放,南岳山登山步道修建完成,迎驾度假山庄被评定为四星级旅游饭店,全年接待游客106.7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16亿元,分别增长54.4%、26.8%;全面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购房优惠政策,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增长20%。认真落实全民创业各项扶持措施,新增注册民营资本6.87亿元、民营企业233家、个体工商户1823户。
3
一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不断为发展注入动力、增添活力。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县缫丝二厂、种子公司、双喜肥业等企业改制全面完成,县粮油工贸公司、回收公司等企业改制进入扫尾;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全面推进并代表六安市通过省检查验收,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正式启动,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扎实开展,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启动,金融工作办公室正式组建,落儿岭扩权强镇试点有序推进,工商系统市场办管脱钩改革圆满完成。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全年招商引资到位内资24.18亿元、外资4294万美元,分别增长56.4%、27.2%;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100万美元、增长10.4%,其中出口创汇7818万美元、增长15.8%;积极参与安徽与央企合作发展,应流集团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龙华集团与中国林产工业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平台效应充分显现。经济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2亿元,新增建成区1平方公里,新引进企业23家、项目32个,到位资金10.87亿元,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5.2亿元、财政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47.7%和27.8%,连续两届被评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衡山工业园实现规 4
模工业总产值37.1亿元、税收8238万元,应流集团新厂区建设顺利推进;6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800万元,新引进项目35个。项目及融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争取国债项目147个、政策性资金1.6亿元,倍受关注的佛子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通过国家核准;县内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41.4亿元、净增14.5亿元,嘉利达担保公司年末在保余额5.5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贷款1.2亿元,争取县外金融机构信贷投入7亿元,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价值金融生态示范县,龙华集团成为国家农发行、源牌集团成为省农发行黄金客户。
一年来,我们坚持城乡并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千方百计加大投入,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全年实施重点项目75个、投入6.35亿元。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亮点纷呈。城区6.9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正式启动,鳗鱼厂至佛子岭景区段5.41平方公里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作全面完成,城乡规划执法管理、建筑施工环境和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效果明显,淠阳湖公园二期、应流集团重点项目拆迁顺利完成;文盛街路等6条道路和与儿街路桥等5座市政桥梁相继竣工,花园路等6条道路配套和迎驾大道西段绿化改造、幽芳河灯饰亮化工程全面完工,人武部办公楼及营房楼、保安三角 5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大 中 小】【2012-1-4】 【编辑:han】 【关 闭】 ——2011年12月30日在肥西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 李海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呕心沥血、顽强拼搏的五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广泛参与、鼎力支持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全省创第一、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奋斗目标,坚持主动发展,强力推进“县域突破”,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闯出一条科学发展的崛起新路,创造出惊人的“肥西速度”,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
——始终坚持发展为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科学发展全省领先。县域目标考核2008年起连续荣获全市第一, 2008年荣获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第一名,2009年跻身全国百强,2010年继续进位,名列第90位、中部第7位,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五年的艰苦奋斗,县域经济实力迅速攀升到全国第一方阵,顺利实现由农业经济为主导向工业经济为主导的战略性转变,成功实现由安徽中游到全国百强的历史性跨越。五年的大发展,肥西迈上了新的起点,跨入了新的征程。
经济总量大幅倍增。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由95.5亿元增长到330亿元(预计数,下同),是2006年的3.5倍;规上工业增加值由35.7亿元增长到179亿元,是2006年的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7.1亿元增长到310.5亿元,是2006年的5.4倍;财政收入由9.39亿元增长到40亿元,是2006年的4.3倍;规上工业总产值由106.4亿元增长到740亿元,是2006年的7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5.3亿元增长到44.6亿元,是2006年的2.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706元增长到8374元,是2006年的2.3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8∶52∶30,调整到13∶65∶22,经济结构更趋优化。
肥西实力全面彰显。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环境优美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文明县城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新桥国际机场基本建成,明年6月通航。上派、三河、小庙、桃花、花岗、官亭、高刘、丰乐等乡镇先后名列全市“十强、十快”乡镇。上派镇、桃花镇财政收入超亿元。 ——始终坚持工业强县,产业聚集发力提速
园区平台延伸拓展。园区基础设施投入89亿元,新增面积50平方公里。桃花工业园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柏堰科技园、新港工业园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型工业示范园基础建设加快推进。形成了以桃花工业园、柏堰科技园、新港工业园和新型工业示范园4大园区为主体,9个乡镇聚集区为拓展的工业发展新平台。
项目招商量增质优。紧抓第一要事不放松,引进各类项目731个,到位内资577.3亿元,利用外资2.4亿美元。格力、美的、万宝、联想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相继落户我县。年产值亿元企业89家,10亿元以上7家,百亿元企业2家。上市公司11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7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汽车、家电、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实现产值62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4%。汽车年产量26万辆,白色家电年产量935万台套,
汽车、家电已成为年产值超200亿元的集群产业。桃花镇荣获全省家电产业集群镇。县域工业已经从“一企独秀”发展到“满园春色”,肥西工业进入全面加速新阶段。
——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坚持规划引领、“交通先行”,大建设投入95亿元,“七纵八横” 城区主路网全面贯通,县城面积由2006年的6平方公里增长到25平方公里,城区总面积增长到80平方公里。新建城市道路230多公里,6车道以上达80多公里。投资5.2亿元的金寨南路、投资2.2亿元的翡翠路、投资1.6亿元的森林大道等高品质景观大道贯通市区,派河大道建设全面铺开;投资2.5亿元的派河大桥、翡翠路桥、青龙桥竣工通车。旧城改造平稳拆迁300多万平方米;顺和、张郢等10个安置点安置群众5万余户。11层以上建成380多幢。道路变宽,城市长高,全面实现了与市对接。{三河政府工作报告}.
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大力推进。投资4亿元完成潭冲河、卞小河综合治理,丽景湖公园、王老堰湿地公园、人民西路游园建成开放。投资3亿多元,铺设城市污水管网148公里,实现城区污水全处理。在全市率先开通城际公交,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完成城区绿化9.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实施市容市貌综治、交通秩序整顿等“十大创建工程”,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2010年成功创建全省文明县城,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 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速。新增小城镇面积30平方公里。投入75亿元,新建城镇主干道路180公里、自来水厂4座、污水处理厂2座,投入13亿元的“七个一”工程顺利推进。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25%提高到53.2%,桃花镇全部实现城镇化。三河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村镇和全国卫生镇称号,山南镇、三河镇、柿树岗乡荣获全省环境优美乡镇,花岗镇、紫蓬镇荣获省级生态镇。
——始终坚持特色富民,城乡一体加速推进
三农投入大幅攀升。投入40多亿元,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巨大的变化。相继实施花木城
建设、丰乐河综合治理、整村推进、土地复垦、村村通、新农保、新农合、乡村绿化、清洁家园、高效农业产业带等10个超亿元项目,农业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改造县道150公里,新建村村通水泥路1230公里,组组通砂石路2000公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入1.6亿元,除险加固小型水库57座,新建和维修各类桥梁64座。投入3亿多元的城乡“绿化大会战”工作全市领先,林木绿化率全市第一。全县农机总动力60.3万千瓦。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全省先进。
现代农业开拓创新。广东温氏、浙江滕头、福建嘉业等一批农业重点项目相继落地。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农业科技示范园40家、各类农产品市场2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4件。肥西老母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和中国驰名商标。苗木面积20万亩,占全省一半以上。“三农”工作多次被中央新闻联播头条报道。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官亭、严店万亩土地整理和整村推进项目全国知名。全县村庄规划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向中心镇、中心村梯度推进,涌现出三岗、木兰、小井庄等一批全国、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建中心村、示范村和农村社区173个。“清洁家园、绿化乡村”成效显著。建成绿色长廊600公里。合界高速两侧村庄整治获得省、市肯定。创建省级生态示范村8个,山南镇小井庄被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文明村。
——始终坚持旅游带动,第三产业亮点纷呈
乡村旅游蓬勃兴起。三河、紫蓬山、老母鸡家园,成功创建4A景区。西庐寺、刘铭传墓园等景点相继建成。旅游文化载体丰富多彩,多次举办全国山地自行车赛、安徽青年集体婚礼、三河民间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牵头组建环巢湖旅游合作组织,加强与黄山、九华山等景区合作联动,主动融入全省旅游大格局,肥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城后花园。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在全省率先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城乡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桃花科创中心成为省级科技孵化器。西南汽配城、用世·生活城开工建设,新港工业园临港物流园全面启动。钱江和麦肯希等四星级酒店相继建成使用,维景·国际度假、幸福紫廷·豪生等五星级酒店
即将建成。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安·萨尔斯堡、泰来·傲城、中街·水晶城等一批精品小区相继建成。通讯邮政、信息咨询、保险中介等服务行业有序发展。
商贸流通日益繁荣。建成、在建各类大型商贸综合体57.6万平方米,合家福、永辉、辉隆等连锁企业成功落地,乐购、百大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即将建成。成功举办中国·合肥苗交会等大型盛会,会展经济日趋繁荣。“万村千乡”工程乡、村覆盖率分别达100%和75%。家电下乡全市第
一。粮食清库工作全国先进。
——始终坚持开放趋新,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土地制约有效突破。在2008年金融危机困境中,毅然投入10亿多元,启动建设用地置换2.26万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95万亩,受到国土部等7部委充分地肯定,较好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有力地保障了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土地需求。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出让商业、住宅用地3810亩,出让收益53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全国闻名,土地流转34.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8%,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
融资能力显著增强。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全省首例县级企业债券发行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组建县投融资中心,整合成立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融资平台不断优化。农发行、国元信托融资工作顺利推进。开展14次银企对接,解决120家中小企业流动资金7.8亿元。五年来,政府性融资45亿元,借用金融市场手段,保障了肥西的大建设、大发展。
改革创新纵深推进。开全省之先河,相继与高新区、经开区合作开发柏堰科技园和新港工业园。开展了社保、土地、投融资、行政审批等20多项改革,极大提高了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健全规范招投标体制机制,节约采购资金12亿元。全省率先探索支农资金整合有效模式,五年共整合各类支农资金40亿元,带动社会投入75亿元。
——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幸福指数逐年提升
真金白银保障民生。投入23.5亿元的民生工程,惠及城乡所有居民,连续4年荣获全市第一。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三河学校 李晋
为深入贯彻实施两会精神,按照教育局和学校的要求,进行了专题学习。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政府工作报告,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精神。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精神等内容,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重任,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
在政治思想方面,我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学习政治理论,提高了思想素质。使我更深刻的领会了国家的方针政策,深刻的把握了“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深刻的理解共产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能严格按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河政府工作报告}.
二、勇于探索,与时俱进 。
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
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 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四、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为重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时代特点,改革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每一位老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要关心的思想发展和健康成长,要努力成为学生思想工作的高手,成为学生思想成长方面的导师。
五、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三河政府工作报告}.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三河学校 庹煜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汲取了很多新鲜的营养,我感触很深,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作为一位普通的农村学校第一线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规范办学行为、回归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标准带来的变化。: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
在政治思想方面,我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学习政治理论,提高了思想素质。使我更深刻的领会了国家的方针政策,深刻的把握了“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深刻的理解共产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能严格按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勇于探索,与时俱进 。
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有计划、有目的、有效率、有方法的教书育人,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认真备好每一课、认真上好每一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培优补差、认真钻研教材、多读书、读好书这几方面去努力,全面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为重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时代特点,改革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每一位老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要关心的思想发展和健康成长,要努力成为学生思想工作的高手,成为学生思想成长方面的导师。{三河政府工作报告}.
五、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三河学校 李正春
为深入贯彻实施两会精神,按照教育局和学校的要求,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政府工作报告,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精神。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汲取了很多新鲜的营养,我感触很深,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作为一位普通的农村学校第一线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规范办学行为、回归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标准带来的变化。规范教学行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给了学生最大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上有足够的自由,这对那些自制力强、学法得当的学生来说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模式下,他们不仅可以快乐地学习,而且学会了计划,善于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自主设计能力增强,自我规划长远,优势更加明显。从老师角度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他们必然要考虑如何把方法教给学生,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争时间。这样,老师给了学生足够的方法指导,学生有了可自主支配时间,又有了恰当的方法,使实现高效学习成为可能。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合格教师不是终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学习政治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勇于探索,与时俱进。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
政府工作报告
主题:人文典范,活力新城(市委书记孙清云在中国共产党西安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孙清云:努力建设历史文化特色国际化大都市;长安区区长杨建强 工作报告中:努力把长安建设成最具发展活力、最有竞争实力、最富人文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
一、多极布局、多轮驱动、多元增长(?)要素互通、功能互补、产业互动,活力长安
着眼于加速城市化进程,全力推进城南国际新区建设。
高起点推进长安新城等综合开发,丰富城市发展内涵,完善城市功能和形态,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把中心城区打造成现代气息浓郁、充满勃勃生机的都市新城。
着眼于共建共赢,全力推进合作共建区建设。坚定不移地支持开发区建设,持续深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构建、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城市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全面形成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使合作共建区成为辐射带动区域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引擎。 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全力推进秦岭北麓生态优先区建设。持续加强秦岭北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构建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坚持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并重,高层次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通过五年努力,形成多极布局、多轮驱动、多元增长的发展态势,力争把长安建设成最具发展活力的都市新区。(全国人大代表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宝根: 鉴于秦岭特殊地理区位和生态重要性,建议将秦岭列入国家级生态补偿试点区)
二、项目汇集、资金涌动、效益激增,财富长安
坚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遵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规划,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科技服务,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优质粮食、设施瓜菜、生态养殖和观光农业,重点建设“三带三园八基地”,全面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坚持走工业园区化道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三大开发区产业辐射,大力引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长安通讯产业园、长安新型工业园、航天长安产业园、长安国际企业总部、引镇现代物流园、东部建材生产基地,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促进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将长安打造成生产要素加速汇集的洼地和产业加速聚集的高地,实现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坚持面向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科教文化、休闲旅游等)以扩大消费为目标,加强城市商业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商业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和引进商贸服务企业,着力打造长安新城中心商务区和常宁新城商业圈;加快农村地区传统商贸设施和商业网点提升改造,积极构筑以小城镇为结点的农村商贸流通网络,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主体多元、业态多样、竞争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新格局,推动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按照构建大景区、发展大旅游、建设大产业的思路,全新定位和规划旅游业发展蓝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着力打造全球知名的旅游品牌。发挥区内丰富的文化和科教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以文化产品生产、服务、销售为主的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网络传媒、文化创意、数字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通过五年努力,实现产业快速升级、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社会财富大量聚集的目标,力争把长安建设成最具竞争实力的都市新区。(11年相对10年工作汇报对五大主导产业表述有所变化,并将商贸物流、科教文化、休闲旅游统一到现代服务业)
三、资源同享、服务均等、协调共进,和谐长安
着力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打破城乡界限,统一编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构建、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各项规划,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着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积极实施农村道路{三河政府工作报告}.
硬化工程、电网改造工程、有线电视入户工程,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着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型现代农业,突出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新型工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产业新格局和竞争新优势。
着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制度体系,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着力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群众利益保障机制;深入开展“平安长安”创建活动,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增强基层管理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健全民主自治制度,提高城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通过五年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协调共进的城乡发展新局面,力争把长安建设成和谐幸福的都市新区。
四、山青水碧、天蓝地绿、田秀城美,山水长安
加强秦岭北麓生态保护。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工程,启动实施秦岭北麓迎面坡绿化工程,保护和恢复山区森林植被,着力构建西安大都市绿色生态屏障。
加强城乡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塬坡立面、平原路网、河道沿岸、村庄内外绿化工程,重点实施“秀美樊川”工程,高标准建设城市立体绿化带、绿地广场和生态公园,着力构建区域绿色生态体系;深入开展生态园林城市、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持续优化人居环境。
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沣、浐、潏、滈四大河流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浐河、大峪河、小峪河上游和沣河良家滩生态治理工程,加强毁地挖沙、河道采沙专项整治,加大水污染防治,严防工业废水超标排放,促进主要河流水质持续改善;科学规划实施潏河城市段、三河口、樊川湖提升改造,高标准建设城市生态景观水面。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严控建筑工地、交通道路二次扬尘污染,实施城市气化工程和集中供热工程,加大工业粉尘治理力度,不断提高空气质量。通过五年努力,力争把长安建设成山、水、林交相辉映,天、地、人和谐共生的都市新区。
五、保障有力、安全稳定、宜居宜业,乐居长安
积极促进城乡就业。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引导创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力度,重点做好毕业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就业工作,保持区域就业形势稳定。
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统筹推进失业、工伤、女工生育等社会保险,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努力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实施撤校并点,加快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着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持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区医院迁建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改造,积极实施老年人免费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健全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基层计生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全面建成长安文化广场,完成所有乡街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农家书屋、文体健身广场建设,扩大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鼓励各类文学艺术创作,广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着力改善城乡住房条件。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用3年时间彻底消除农村危房。完善城镇住房保障
制度,扩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加快建设一线职工保障性住房,着力缓解城乡居民住房困难问题。通过五年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幸福生活,力争把长安建设成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都市新区。
六、竞争有序、开放包容、文明进步,国际长安
遵循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定位,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扩大开放为突破,促进社会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模式和居民生活方式等与国际惯例接轨,增加区域国际化元素,加快建设开放型城市。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提供公平透明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加速转移的机遇,积极引进国际资本和跨国投资项目,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彰显汉唐历史文化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创建一流国际旅游目的地,扩大入境游客规模,带动国际信息、技术、资本等要素流入。鼓励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提升长安的国际影响。强化市民素质教育,弘扬热情文明、厚德诚信、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对外形象,营造开放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通过五年努力,力争把长安建设成文明进步、开放包容、国际化元素鲜明的都市新区。
成就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中心任务,狠抓项目建设调结构,培育优势产业转方式,加速资源转化促增长,经济发展步入了跨越提升的快车道。各项指标实现翻番。预计到2011年底,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315.6亿元,年均增长15.9%,是2006年的3.6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亿元,年均增长38.3%,是2006年的5.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0.5亿元,年均增长29%,是2006年的3.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7亿元,年均增长19.9%,是2006年的2.5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881元,年均增长20.7%,是2007年的2.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30元,年均增长21.3%,是2006年的2.6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15.2:48:36.8调整为8.2:50.1:41.7,呈现出一产稳定增长、二产持续壮大、三产快速提升的良好态势。全区经济总量取得新突破,区域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全市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四连冠”,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等100多项荣誉称号,跻身 “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行列,长安发展走在了全市前列!
——过去的五年,是优势产业长足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培育产业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合理规划园区建平台,加快调整结构促升级,积极培育产业创优势,五大主导产业进入了提速发展的新阶段。现代农业加速升级。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连续八年获得丰收,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设施农业、绿色果业面积分别达到6.1万亩、5.7万亩;10个农业观光示范园有序建设,沿山观光农业示范带加速形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创建了砲里西瓜、马王草莓等一批特色品牌,王莽鲜桃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型工业蓄势待发。持续深化与高新区、航天基地、沣东新城的合作共建,美光应用材料、华新丽华等48个项目相继落户,比亚迪汽车等项目建成投产,中兴通讯产业基地一期顺利建成,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速聚集。主动承接开发区产业辐射,科学规划建设工业园区,航天长安产业园、长安新型工业园建设有序推进,长安国际企业总部A区基本建成,东部建材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拉开,开辟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商贸服务业日益繁荣。长安新市、长安新天地相继建成,商业步行街、韦曲建材街商铺林立,苏宁电
器、秋林商厦等知名企业抢滩入驻,新增商业经营面积23万平方米,城市商业氛围日渐浓厚;“新网工程”扎实推进,新建和改造城镇集贸市场6座,发展农村超市和农资超市347个,区域商贸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消费日趋活跃。旅游业方兴未艾。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长安一跃成为全球旅游目的地;翠华山、南五台国家5A级景区建设加紧实施,人面桃花旅游景区建设加速推进,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被评为国家民俗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长安旅游知名度大幅提升。上王村、祥峪沟村等“九大农家”建设成效突出,带动全区发展农家乐经营户1360户,长安被评为 “国家农家乐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全区旅游市场持续火爆,累计接待游客2037.8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2.2亿元。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切实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引导房地产业规模化开发、品牌化经营,长安万科城、兰乔国际等大盘开发强劲,雅居乐花园、太阳新城等新型社区相继建成,累计开发商品房430万平方米,诸多精品楼盘拔地而起,城市高度不断刷新,城市魅力充分彰显!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建设突飞猛进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把统筹城乡作为加快发展的基本途径,建管并举加速城市化进程,重点突破加快村镇建设,区域发展实现了从农业大区向都市新区的深刻转变。城市形态加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西部大道、神禾大道等12条主干道相继建成,子午大道、东仪路等市政道路全线贯通,实现了与中心城区全面融合。污水处理厂、热力公司、垃圾压缩站等一大批市政公用设施建成运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健全。城市提升工程亮点纷呈,西长安街立面改造全面完成,西沣路长安段综合改造完美收官,首座过街天桥竣工通行,金长安广场等11座绿地广场建成开放,城市美誉度大幅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四城联创”活动深入开展,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城市品位实现质的飞跃。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扎实推进,首帕张、茅坡等6个城中村改造取得重大突破,奥特莱斯国际商务社区建设进展顺利,长安新城建设等重点项目全面启动,韦郭一体化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一座充满现代文明气息和勃勃生机的都市新区正在迅速崛起!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抢抓关中百镇和省市重点镇建设机遇,打造出建筑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的五台民俗古镇,成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典范;滦镇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全面启动,城镇基础配套设施、新型社区建设快速推进;累计投资4.7亿元,高标准实施了东大、细柳等11个城镇道路、排水管网等综合改造工程,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共进的良好发展格局。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认真贯彻“二十字”方针,扎实推进村庄“四改五通五化”工程,高质量完成228个重点村建设任务,成功打造出一批环境整洁、文明进步的新村庄。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修和改造雁引路、滦东路等农村公路43条,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785.4公里,区域“半小时交通圈”全面建成;累计修建通村公路488.7公里、建成农村人饮工程505处、新建农村健身广场180处,在全市率先建立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机制,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