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 点击: 2015-05-13
第四自然段具体地描写1
第四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大蝴蝶”)、(“小蜜蜂”)、(“大金鱼”)、(“小卫星”)四种风筝。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写的。 颜色美:金黄色、绿色、鲜红色、金色 姿态美:翘、飞、摆、游、闪、飞行、 想象美: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好像在水里游
好像在宇宙中飞行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
作文常见的10个问题
作文常见的10个问题
一、主题不鲜明、不清晰
一篇文章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告诉读者你要歌颂什么,赞美什么,批评什么。如果表达不出你的写作意图,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失败的文章。
例文:
自信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郑渊洁小时候功课并不好,尤其是数学,经常不及格,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仍然坚持写作,最终成为了小朋友们都喜欢的‚童话大王‛。
韩寒是一个80后作家、赛车手和歌手。韩寒把赛车当成主业,把写作当成业余爱好。她钟爱赛车,从用稿费购买赛车并改装,到一次又一次登上领奖台,便说明了一切。他说:‚人若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必须去做,这怎么都没有错。但是‘做’分两种:一种是大张旗鼓地做,一种是偷偷摸摸地做。对我来说,赛车一直是大张旗鼓在做的一件事,一来此事不同于写作,赛车是必须有宣传的;二来是坚信自己能够做好,顺便断了退路。‛ 分析:
从题目上看,作者应该是想表达,‚自信的人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这个主题,但是文章并没有抓住‚自信‛这个题眼来叙述,主..题模糊不清。
修改:
自信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郑渊洁小时候功课并不好,尤其是数学,经常不及格,但她坚信自己的作文是最棒的。于是她坚持写作,使作文变成作品,最终成为了小朋友们都喜欢的‚童话大王‛。可以说,自信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韩寒是一个80后作家、赛车手和歌手。韩寒把赛车当成主业,把写作当成业余爱好。她钟爱赛车,从用稿费购买赛车并改装,到一次又一次登上领奖台,便说明了一点。她说:‚人若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这样就离成功不远了。赛车对我来说,虽然难度很大,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做好,并最终走向成功。‛
点评:
文章标题即是主题,在引述材料后又鲜明地强调了这一主题,中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观点消极、偏激、不健康
作文时,有些观点一定不能出现,比如早恋、反人类、反社会、抨击考试制度等。如果论点过于消极、偏激,不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方向,给人以错误的引导,作文很可能以低分,甚至零分收场。
例文:
作业与我的成长
‚我最近比较烦比较烦,作业做不完做不完,谁能告诉我怎么办怎么?‛我哼着‚班歌‛,心想:我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长大呢? 小的时候,我多想在一夜之间长大,可以像大人一样大方地花钱,可以摆脱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可以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日盼夜盼,我度过了那快乐、无忧无虑的幼年,终于可以读小学了,谁知在第一天我就交上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作业。从此他便天天和我形影不离,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总结:文章在对待学业方面,虽然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但没有从正面去立意,思想态度不积极,给读者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使读者产生厌学情绪, 点不健康。
书与我的成长
书是人类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书是人们遨游知识海洋的航船,书是我成长的好伙伴,书更是我的‚长生果‛。它促使我健康、愉快地成长。
记得很小的时候,爷爷给我买回了许多图画书,那些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读物。每一天我倚在爷爷宽大的怀里,和爷爷一起读图识字。一年的时间,我就学会了许多汉字,记住了许多事物的名称,知道了世间很多有趣的事情。这就是我读书的开始。渐渐地,我学会了越来越多的汉字,甚至开始对一些名著感兴趣了。记得7岁那年生日,爸爸买了一本《三国演义》作为礼物送给我。此后,《三国演义》就融进了我的生活。里面的人物真形象,故事真精彩。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我敬佩不已;张飞的鲁莽冲动,使我牵肠挂肚;关羽的大意失荆州,令我叹惋不已;刘阿斗的扶不起,使我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恨。读《三国演义》时,我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 了三国鼎立的时代,我从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知识,也悟出了许许多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点评:
文章从一开头就确定了健康向上的主题—书对‚我‛成长的重要意义,接下来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成长期间发生的与书有关的故事,顺理成章,紧扣主题。{三个自然段的作文}.
三、选材陈旧,千篇一律
选材既要围绕主旨进行,又要在新字上下功夫,以新视角写出新感受,这样才能使作文在同类文章里脱颖而出。反之,那些陈旧的素材则会使文章落入俗套。
感受母爱
记得那是一个大雨天。
放学了,同学们陆陆续续走出教室,我没有带雨伞,只能站在门口眼巴巴地‚望雨兴叹‛。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雨幕中向我走来。我眼前一亮——是妈妈!我的救星来了!‚妈妈,您不是感冒在家休息吗?这么大的雨怎么还来接我?‛妈妈摸摸我的头,温柔地说:‚一想起我的宝贝闺女啊,我这病就好了。‛
回家的路上,妈妈一个劲儿地把雨伞向我这边伸,而她的半边身子一直在雨中淋着。回到家的时候,妈妈简直成了一只落汤鸡…… 妈妈的爱使我感动。
文章主旨确定后,围绕主旨选材时最好是从生活中选取那些典型、新鲜、富有时代感的素材,如网络人物、新闻人物、社会热点等,这样更能写出新意。
感悟大自然作文800字(三篇)
一篇 感悟大自然作文800字
武汉日报有一名女记者,她曾经踏访过当年郑和下西洋时途经的每个国家。当问起她对沿途的风景有何感悟时,她说:那是回国的时候,开始,从飞机上望下看,满眼尽是绿色的森林,美极了,使人感到湿润、舒服、心怡。但几小时后,再俯视大地,那是满眼的寸草不生的沙漠和干涸的黄土地。我知道,回到祖国了,虽然大地上的景色不再使我神情气爽,但我的眼眶还是盈满了泪水。我忽然发现,我爱极了这片黄土地。
的确,有很多人爱着这片并不富饶的土地。比如说,独身一人扎进沙漠深处的植树人。
凤凰卫视沙漠之旅要去找一位治沙的维吾尔族老人,看着电视中迅速后移的沙丘,看着满天肆无忌惮的黄沙,看着这首次使我感到恐惧的黄颜色,身在世外的我,已觉嗓子干涸,全身凝固了。车子继续前进,过了片片沙漠,下了依着戈壁修建的盘山公路,他们到了一座村庄。没想,老人天蒙蒙亮的时候已经动身去沙漠深处了。于是,一行人又驱车去追寻老人。不顺利的是,越野车行在沙漠时,后轮胎陷进了沙子里。
在一帮城里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手足无措时,一个老人走过来,拿了铁锹说:你们不会,都到一边去,我来。就看老人一铲一铲把车胎周围的沙子移走,不说话,力气很足。众人后来才知,这就是他们要找的维吾尔族老人。老人今年已89岁了。老人引领着他们来到他工作的地方,我终于看到了久违的绿。老人卖了所有的家当,买了树苗,买了工具,来到这深漠之中,一住就是几个月。需要的水是儿子儿媳定期从村里一桶桶运来的。老人骄傲地带众人参观他的居所,那是在一座较为坚固的小沙石山下
凿成的洞,洞里有一张桌子,一张煤油灯和一张薄板木床。老人说,因为沙漠的特殊气候,刚栽下的小树苗就会立刻:被沙子埋没或被狂风卷走,所以必须在这几日夜监视。
老人89岁,已连续治了六年的沙。老人很开朗,也很朴实,他不会大讲特讲环境保护和沙化危机。可是,老人在沙漠中居住了一辈子,在勤肯的、不言放弃的劳动着,老人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沙漠的绿化,老人要求他的子孙继续这项事业。
大自然是彩色的,它拥有五彩斑斓。大自然是丰富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只有小桥流水,巍峨群山;它更加拥有千里冰川,茫茫沙漠。
大自然是伟大的,它哺育世间万生,主宰生存灭亡。
大自然中的人也是伟大的,他们承受,并勇敢迎接这大自然的安排。
感悟大目然,感悟在大自然中生存的人。我需要重新审视
二篇 感悟大自然作文800字
走进大森林,我们可以体验到树木苍翠、飞禽走兽的生机勃勃。{三个自然段的作文}.
走进溪流河川,我们可以分享到鱼翔浅底、水流湍急的乐趣。
走入大山,我们可以领略到高山青翠、奇石嶙峋的壮美。
溶入大自然,我们感悟到的是清新,是流畅,是平静,还有自然。
我热爱大自然,因为它带给我自然的感觉。它没有城市的矫揉造作,天然去雕饰的一切带给人的都是脱俗的自然感觉。
自然的感觉往往可以消除人们的勾心斗角、互相猜疑、互相算计等文明弊病。惟有在自然中我们才能完全敞开胸怀,还一个真我,因为水往低处流的永恒不变给予我们安全感。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需要一股自然之风,拂去社会机器的油污和人们心灵上积淀的尘灰。走进大自然,你就可以抛开一切烦恼、卸去所有的压力,自然的感受会使你完全放松,享受一顿心灵的美餐。
曾经见过多少世俗污浊的双眼,里面又隐藏了多少深不可测的内容。我喜欢动物的眼睛,一双清澈可爱的眼珠让人无比轻松畅快。然而我只能从小孩的眼睛中得到同样的感觉。其实我们不必刻意去掩饰些什么,因为我们也只不过是一种高等动物而已。或许是城市的喧嚣使我们迷失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有一条真理——人类、大自然,大自然、人类。或许只有在投身于大自然之后,我们才能领悟到——我们并非大自然的主宰。
我们都应该将大自然的自然之气贮存在心中,这样才不会迷失,不会仅为了自身的利益去破坏与我们共处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大自然。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感悟大自然,我得到了许多。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改造自身以适应自然呢?
面临将要到来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我们人类应当反思一下,15%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的即将灭绝是否与我们肆意改造大自然有关呢?感悟大自然的自然,我们应当知道答案。
三篇 感悟大自然作文800字
大自然以最独特的手法,装点了我们周围,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心灵的美丽。
当清晨的第一缕金光撒像大地,走在阳光灿烂的小路上,不经意地一瞥,一朵花瓣,在枝头滑落,伴随着几片落叶,飘飘扬扬地落在地上,微风轻轻吹拂,将它们带到了那遥远的天边
当我们驻足芳林,耳边总响起婉转而动听的声声鸟语、阵阵歌声。蓝天上飞翔的鸟儿,展翅翱翔的雄鹰。它们都用自己最亲切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用最柔美的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感谢,感谢大自然给了自己生命,感谢大自然给了自己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园。
当憩于静静的小池边,遥望远处那密密的竹林,实在是绿得可爱,一条幽幽的小径直通远方。低头倾听桥下的流水声,淅沥淅沥地欢快而平静地流淌,仿佛在与大自然愉快地私语,
倾吐自己的心思与喜悦。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顺着秋风飘到了地上。从相伴了一生的指头上悄悄地落下来。它没有一丝埋怨因为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人类。冬天,为了大树的休息生养,它依然牺牲自己,不向大树争养分,不给母亲添烦恼,断然从树上落下来,悄然离去,回到了哺育、抚养它的土壤中,化做养分,把自己的一切又全部献给了大地。
当我们身临浩瀚无垠的大海面前时,听着海的呼吸,感受海的气息,体会大海的那种种与世无争、平静和那深沉的力量以及那沉默的美。尤其是它那宽广的胸怀,包容万物的情怀。它对待世界万物是最公平的。
当我们身处一泻千里的长江,和那奔流不息的母亲河黄河。看见它们那黄色的血脉,永久不息的生命力,那咆哮的力量和那博大的胸怀,足以让每个中国人为它感到骄傲,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
当我们站在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时,当我们站在雄伟的万里长城脚下时,当我们站在神秘的西藏布搭拉宫时。我们都会惊叹祖国的建筑是如此辉煌壮观,祖国的文化是如此灿烂!大自然是如此神秘!
大自然的美,在与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小草和每一块石头。感悟它那微弱而坚强美丽的精神。大自然的美,在与四季,感悟它生命的更换。
朋友,大自然的美需要我们投入它宽广的怀抱,全身心地领悟。领悟它内在的那独特的美,领悟人生,领悟哲理。那样我们会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美丽的心,纯洁的心。那样我们会很幸福地聆听大自然的声。
作文 构段法
构段法
【单意段】一种内容上单一和形式上独立的段落。如鲁迅《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一文:
一、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二、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三、 模特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
四、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 可作小说的 材料缩成Sketch(速写),决不将Sketch材料拉成小说。
五、看外国的短篇小说,几乎全是东欧及北欧作品,也看日本作品。
六、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七、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
八、不相信中国的所谓“批评家”之类的话,而看看可靠的外国批评家的评论。
这篇文章的八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是单意段,它们各自相对独立,每段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写文章如无特殊需要,一般构段都应构制这种内容单一形式独立的单意段,因为它在表情达意上完整统一,是一种规范的段落。
▲【兼意段】一种在一个段落中兼有两个以上中心意思的段落。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九自然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个兼意段也是一个过渡段,它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告诉读者“我”要去上学了,并猜测家里把我送进书塾念书的原因;二是告诉读者“我”将离开这个充满自由和乐趣的百草园,话语中洋溢着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这种兼意段,实际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把文章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通篇文章文脉顺畅贯通,转折水到渠成,不使读者感到突然。在兼意段中,虽通常兼有两个以上意思,但多数是有所侧重的,仍以表达一个意思为主,或侧重承接上文,或侧重开启下文。
【自然段】在行文中按照表达层次,自然划分出的一个个在形式独立、具有换行的明显标志的段落。例如郭沫若的《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 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 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 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崐,而且具有 了生命了。
也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这篇优美的散文共分十个自然段,它们在形式上是各自独立的。在行文中,自然段的设定受文体、文章内容和作者写作习惯的影响和限制。一般议论文体的自然段相对长一些,特别是学术性的论文,要注意
逻辑顺序和内容的完整性,不能把一个完整的内容分成几个细碎的自然段表述。而记叙文体的文章,自然段的设定便比较灵活,与议论文相比要短一些,如《白鹭》这篇散文,自然段就显得短小灵活,体现着散文的活泼和节奏感。另外,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根据内容和写作习惯,往往比较灵活地设段,这体现了在一定情况下,作者设段也有某种主观创造性。
▲【开头段】文章的起始段落。亦称首段、起头。方东树《昭昧詹言》:“诗文以起为最难,妙处全在此,精神全在此。”清人唐彪《读书作文谱》:“通篇纲领须在首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开头段的作用在于为全文定下一个基调,以领起后文,达到以“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的目的。开头段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般的规模还是存在的,如开头揭示主题、交待写作动机、提出问题,或以描绘环境、抒发情感起笔等。文章的开头段不宜过长,要尽量用简短的文字入题。要新颖、独创,不落俗套。
【小结段】按功能划分的一种段落。它在长的文章中,起到归结章节内容的作用。如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三节,作者在分析中国的历史特点时,在小节后边用了一个小结段进行归结:“由此可以断言,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所谓中华民族的新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种小结段所揭示或概括的思想,是整个小节的中心,它是全文中心论点的一个分论点。在长篇论文中使用小结段,能使文章层次清楚,中心突出。▲【结尾段】文章的最后一段,是整篇文章的收束部分。亦称收笔、结穴。清人林纾《春觉斋论文》:“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文气文势,趋到结穴,往往敝懈,其敝也非有意,其懈也非无力,以为前路经营,费几许大力,区区收束,不过令人知其终局而已,或已有为敝懈之气所中者,即读者亦不甚注意,大抵注意多在中坚,于精神团结处击节称赏,过后尚有余思,及看到末路,以为事已前提,此特言其究竟,因而不复留意。”其实,这是前人的一种偏见。不管是作文还是阅读,重视开头段和中间段固然无可非议,但结尾段同样不可忽视,因为好的结尾段,不仅仅是总结全文,还有深化主题、启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在整篇文章中,结尾段的作用是任何段落所无法替代的。结尾段的收结方式分为:自然结尾、总结归纳结尾、启示联想结尾、卒章显旨式结尾、呼应开头式结尾等。结尾段的写作,要尽量做到简洁有力、“言有尽而意无穷”。
【主体段】文章主体部分的段落。一篇文章除去开头段和结尾段,所余的段落都可称为主体段。它通常是由一个以上,乃至许多个段所组成的。在整个文章中,主体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担负着展开主题和表现文章内容的任务。作为文章结构的最重要环节,它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如吴晗《谈骨气》一文: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 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 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 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 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崐俘后,元朝 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 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 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 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一二八二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 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
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 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 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 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 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 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 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 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 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 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自然段,属于开头段。它首先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的论点,并借用孟子的话解释“骨气”二字,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从第二至第七自然段便是文章的第二部分,也即文章的主体段。在主体段中,作者通过三个具体事例证明了中心论点,其中文天祥的誓死不投降的事迹证明了“富贵不能淫”的论点;穷人宁可饿死,不食嗟来之食的行为证明了“贫贱不能移”的论点;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枪口,宁可倒下不愿屈服的英雄气概,证明了“威武不能屈”的论点。三个典型事例,有力地展开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使最后的结尾的归结水到渠成。在行文中,主体段的撰写要尽量丰满充实,还要注意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有序,切忌臃肿罗列、层次松散脱节的现象。
▲【独句段】全段仅用一个句子组成,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这是一种特殊的段落。如茅盾《白杨礼赞》的开头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再如朱自清《春》的开头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又如鲁迅《秋夜》的结尾段:“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独句段有简洁明快的特点,写得好会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独词段】整个段落仅用一个词组成。如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的结尾段,仅用“活该”一词作结,这里既有作者对像法海那样的压迫人民的人的切齿愤恨之意,也有看到法海受到应有的惩罚后那种深感罪有应得、大快人心之情。独词段属于一种特殊的段落,它只能为表达某种特殊内容、特殊感情,在某种特殊的语境中使用,因此,是否使用独词段,要根据情况而定,不可机械地模仿和套用。
【领起段】文章中起领起下文作用的段落。如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便是起领起全文作用的领起段。又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一文的第一自然段:“现在来分析一下党八股的坏处在什么地方。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章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崐”以上两段文字,其共同的特征是通过极简短的文字引出下文,为下文的表达做出铺垫。这种领起段,一般在一篇文章或文章某一部分的前面,文字要求简洁,入题快。作为领起段,它不是文章的重要段落,一般划分层次时将它归入下文处理。
【提示段】文章中起某种提示作用的段落。它常以设问句形式出现,提出问题以提请读者注意,并引出下文论述的重点。如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中国的历史特点”一节,开头就用了一个提示段:“我们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但是这种新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文化呢?”以引起对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特点的思考。中间同样用一个提示段:“所谓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是什么?而所谓中华民族的旧文化又是什么?”,来引出下文对中华民族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的分析。结尾处,作者再用一个提示段:“那末,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新政治、新经济,又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呢?”,以引出对中华民族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的性质、特点的精辟论述。这类提示段,往往在行文中起提示和导引的作用,使读者对下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提示段的语言要求明确、能引起下文和读者阅读和思考的兴趣。
【引语段】行文中单独提行引用别人著述内容的段落。如朱光潜《诗论》中,在论及诗与画各自表现特点时,提行引用了莱辛《拉奥孔》中的一段论述:“在它的并列的组合中,图画只能利用动作过程中某一顷刻,而它选择这一顷刻,必定要它最富于暗示性,能把前前后后都很明白地表现出来。同理,在它的承续的叙述中,诗也只能利用物体的某一种属性,而它选择这一种属性,必定能唤起所写的物体的最具体的整个意象,它应该是特应注意的一方面。”这种引语段,一般在学术性的著作中较为常见,它要求所引内容必须与原文完全相同,做到准确无误,不允许作者擅自改写或缩写所引内容。引语段在行文中比较醒目,能起到某种强调的作用。其格式不一,现在通行的是,左厢空二格(开头空四格),右厢不空格,与正文取齐;引语不加引号。
【逻辑段】按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意义及逻辑关系划分的段落。亦称意义段、层次、大段或部分。它体现着文章的总体布局和作者思路演变的过程。这种逻辑段一般大于自然段,即一个逻辑段由几个自然段组成;有时等于自然段,即一个自然段构成一个逻辑段。如周汉晖《谈诚实》一文写了这样一段文字:“诚实,从本质说,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物。诚实的人尊重实际和真理。是就说是,非就说非,表里不二,决不为个人私利把谬误说成真理,把卑鄙誉为美德。更不为某种见不得人的勾当,把真理斥为谬误,把善良诬为恶行。所以,诚实的人总是具有坚定的革命原则,在任何残酷的环境里,在无人监督的条件下,保持革命的气节,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成千成万革命先烈在这方面表现了品德的光辉。许多正直的普通人也具有这种磊落的情怀。如越剧演员袁雪芬,经历十年内乱之后,觉得自己有两件事足以自慰,一是在那漫漫长夜,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党、对不起同志的事情;二是在任何情况下,自己没有出卖过良心,说过假话。当时,多少人把说谎当作攫取荣誉的桥梁,把诬陷别人当作升官晋爵的阶梯,袁雪芬能够做到这两点,表明她真正具有诚实的美德。如果这种美德能普及社会,那么,正气就能伸张,真理就能昭明,邪气就将收敛,人与人的关系将变得纯洁亲密,社会风气将变得淳朴美好。”这个逻辑段首先揭示诚实的本质意义,接着用概括性的语言阐述诚实人品格特点,并通过一个具体的例证证明这些结论。最后用“如果„„那么„„”的假言判断句式,论证诚实的美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整个逻辑段中的内容,都在遵循着一条逻辑的规律展开,它要证明一个观点,即诚实是一种美德。在议论性文章中,划分逻辑段较为容易,因为这类文章逻辑推理的形式较为明显。在记叙性的文章中,要把握段落中内在的逻辑关系,则要通过读者的分析、归纳去实现。
【按时间分层】按时间发展的自然顺序安排结构的一种方式。它一般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其时间线索较为明显。如《十一岁孩子申克功进行心算表演》一文:
一个名叫申克功的十一岁的孩子好象长着“电脑”,他的心算速度,甚至跟得上手操电子计 算器。
一周来他在太原多次表演,引起轰动。九月二十七日下午,申克功在太原市海崐子边礼堂向 出席山西省珠算比赛的一百八十名财会人员和八百多名财贸文教战线的职工进行了心算表演。有 三人手操电子计算器与他同时运算,还有人专门掐着秒表。会议主持者出了一道题:1.45 52=?,话音刚落,他已在小黑板上写道:2.117025,用了0.6秒,全场惊叹 不已。又出一题:8772÷42,他毫不迟疑地写出答数:≈208.857142857 ,这时,跑表上才显示出1.1秒。有个会计从台下递上一题目:639×33+38473 6,他仅用4.1秒就写出答数:21183。当会议主持者宣布与电子计算器的答案相同 时,全场报以一片掌声。
这篇消息就是以时间为序安排结构的。记叙性散文以时间为序者居多,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等。按时间分层的文章,必须做到时间线索清晰,写人记事都应在时间的序列中进行,突出时间的因素。当然,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是不可分的,所以突出时间因素的文章也能反映出空间的变化。
▲【按空间分层】在描述空间场景或事物时,以作者观察时视觉的推移顺序及空间位置的变换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它能通过有序的语言描述,形象地展示空间场景或事物的状貌。可以描述空间存在的事物,如地貌、城市建设、建筑、各种生物的形态;也可以说明一种东西的构造,如机械、器具的构造;
又可以描写一个风景区、名胜古迹等。它可以用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由前到后、由宏观到微观等顺序,去描述空间对象,形成以空间为主要线索的结构形式。这种按空间分层的文章,要注意空间变换中的顺序,做到多而不乱,有空间的秩序感和立体感。参观记、游记、散文、说明文等常用这种分层方式。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样一个丰富多采的世界,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井井有条、妙趣横生,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高超的营造空间结构的能力。还有总体上、宏观上按空间分层的文章,如杨朔的散文《香山红叶》便是顺着向导指引的路线,先写南坡,次写“双清壁”、“梦赶泉”,接着重点写半山亭,最后略点“森王笏”、“西山晴雪”、“昭庙”等,其总体结构呈现出空间位移形态。
【按时空分层】在记叙类文章中,以时空交错的形式划分层次的一种结构方式。它常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经”,以空间的方位变换为“纬”,在时空交错中记叙和描写事物的变化及状貌。如碧野《天山景物记》中描述雪峰、溪流、森林时的几段文字: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象秋 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象白缎上 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象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 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 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清澈 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在那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 森林,密密的塔松象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班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 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 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如果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 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从偶然发现的一棵两棵烧焦的枯树看来,这里也 许来过辛勤的猎人,在午夜生火宿过营,烤过猎获的野味。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 野牛和野骆驼。
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象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象是春天了。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 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 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象织不完的 织锦那么绵延,象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象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 朵赛八寸的玛瑙盘。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骄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 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满怀的捧到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三段文字,具体形象地描述了作者骑马进入天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作者用了“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表示进入天山的时间进程,以突出三段文字之间的时间连续的特点。在这时间的序列中,作者分别以空间为序描述了“雪峰”、“溪流”、“森林”、“花海”的优美景色,景物描写有空间感,生动逼真、有声有色,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象这样的文字,称得上以时空交错顺序分层的典范之作。
【按材料性质分层】组织文章的结构,以材料的性质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把不同性质的材料分成不同的类别,并根据这种同类原则,来安排文章的层次。这种按材料性质分层的方式,不仅适用于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记叙类文体,也适用于总结、议论文等文体。它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分层方式。如议论文《高考与成才》中的两段文字:
“三个砌砖工人”材料作文导写与例文
“三个砌砖工人”材料作文导写与例文
【题目回放】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同样一份工作,三种截然不同的回答,结果自然也不同。后来前两个人一直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生活状况也一直未曾有大的改变,他们的收入也只能维持养家糊口,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为一名杰出的建筑大师。
请就以上材料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经典分析】
三个人不同的回答,反映了这三个人对工作的不同态度,对这一工作的不同认识。 第一个工人对这一工作根本没有去想,砌砖就是砌砖,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没有什么认识,是处于被动地位。这种人也不会动脑筋想办法把工作做得更好,不会有进取心。
第二个工人的工作目的很明确,是为了赚钱,那么就会怎么赚钱多,就会怎么做,是做钱的奴隶,砌砖就有可能只顾数量不顾质量,这种人技术上不会有多大长进。
第三个工人则和他们不一样,他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创造,基于这种认识,肯定是热爱这种工作,也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工作。这种人是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建筑师也就不足为奇了。
【思路导引】
写“一事一议”的文章,首先要明确这件事的中心和实质。材料中三个人三种不同的回答,道出了他们对砌砖这项工作的意义的不同认识,他们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第一个工人把砌砖看成毫无目的的工作,既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又认识不到劳动的价值,自然是敷衍了事,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
第二个工人为赚钱而工作,自然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主观能动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第三个工人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自然会成为有名的建筑师。我们可以从工作态度、兴趣,热爱本职工作等方面提出论点,然后运用充足的论据去证明,一定会是一篇好文章。
【参考论据】
古之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王进喜挖井,郝建秀织布,张秉贵站柜台卖糖果,倪志福钻研钻头,雷锋开车……他们都热爱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联系实际】
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作出突出贡献,成为专家的人很多。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赢得广大乘客的赞誉,被评为劳动模范。热爱本职工作,成为英雄模范人物的很多,像雷锋、王进喜等,他们干一行爱一行,值得人们学习,而那些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思进取的人,不会有好的前途。
【存在问题】
1、抛开材料,只字不提
2、审题不清,立意不当,
a.论心态的很多,如:心态决定成功、转换心态、心态改变命运、心态决定人生、b.敢于创新c.谈信念d.坚定目标e.抓住自己的指挥棒》f.《守住那一份坚定》g.《挑战极限》 h.只要有付出,才会有收获i有心才有新j人生之道
3、没能按横向并列式结构行文
4、三个分论点不统一,不是相同的句式
5、文体意识不清,议论文当中大段地讲故事。
6、书写不过关。
【关于心态和态度】
心态就是指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 世间万事万物,你可用两种观念去看它,一个是正的,积极的,另一个是负的,消极的,这就象钱币,一正一反;该怎么看,这一正一反,就是心态,它完全决定于你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心态更多指一种内心活动的健康、正确与否。比如说,看到别人成功就妒忌,这是心态不好。做人老是患得患失,也是心态不好。比赛中失误了也不慌张、沉得住气我们就说这样的心态好。所以我感觉心态更多指的是一时的内心活动。而态度,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对事物的看法,是和价值观什么的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价值观决定态度我看倒更合理。总之态度让我感觉更多是一种表现在外面的、较长期的东西。
所以你说谁决定谁,好像没有特别绝对的关系。如果非要说谁的决定性更大。我觉得是态度决定心态。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参加某个比赛,你对这场比赛的态度是积极端正的,还是不认真无所谓的,就决定了你在比赛中会有什么样的心态。
当然辩证的说,心态长期积累也会影响态度。比如心态长期不好,失衡、小心眼, 时间长了形成了一种病态的价值观,对事物的态度也就不一样了。
【并列式结构例文欣赏】
1.立志与成功
曾经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正在建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房子”。最终,前两个工人仍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获得成功——成为有名的建筑师。可见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伟大的志向。
第三个工人没有一个志向——“建筑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房子”,他能够成功吗?他能够成为一名建筑师吗?的确,立志是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前提。不难想象,一个人倘若漫无目的地走完人生道路,那么,最终免不了成为高尔基笔下那种只求“活过一天——阿弥陀佛”的庸人。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立一个目标、一个志向,并为之去奋斗,去进取。我相信,等待我们的将是辉煌的明天。
正是“建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房子”这一伟大的目标,使第三个工人有动力去奋斗,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当代保尔——张海迪和其他优秀青年,他们之所以能在困难挫折面前与命运搏击,成了生活中的强者、成功者,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志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不息。这一伟大志向,给了他们动力,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
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第三个工人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回顾历史,我们不会忘记,明朝的李时珍立志为病人解除痛苦,花了整整三十年的功夫,终于写成一部中药巨著《本草纲目》,这又需要多大毅力啊!无志不可取,有志为雄杰。新时代的青年人有旺盛的精力,有火样的热情,因此更应该早早立志,去争取成功。第三个工人的成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点评】
这篇作文能够根据题目的要求,把引述材料的重点放在第三个砌砖工人的回答上,做到简洁、有度。第一自然段对原材料作比较科学的处理,使行文句式有所改变,有简洁利索之感,而无照搬材料的呆板之嫌。在论述过程中,不是抛弃材料高谈阔论,而是
紧紧抠住“建筑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房子”一语,充分阐明成功与立志的关系。同时,作者还注意到在适当的地方点及材料,颇合材料议论文写作的法度。由于引述材料得法,文章产生了很强的向心力,论述的中心十分突出,完全可以评为一类卷。引述材料在评卷时虽然没有单项指标,但为作文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要为这篇作文在引述材料方面评等级,肯定可以得到“优”。
2.追求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的人:“你们在做什么呢?”
第一位说:“砌砖。”
第二位说:“赚工资。”
第三位说:“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若干年后,第三个人成为了有名的建筑师。
三句话反映了三种迥然不同的人生追求。若干年后,第三个人成为了有名的建筑师,他把平凡甚至枯燥的工作当做自己的人生梦想,凭借不竭的动力与追求实现了梦想。因此追求是使人奋斗的动力。{三个自然段的作文}.
辛弃疾,一个爱国英雄,曾几何时,他参战沙场,披荆斩棘,这份英姿飒爽的豪情,只因他那份对宋的忠心与誓死保卫宋的情怀,直到他慢慢老去,这世间的光轮也无法磨灭他内心的激情,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道出了他内心的忧国忧民和那份如火的追求而这份追求也使他的生命更有价值。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跳马银牌获得者丘索维金娜,为了救治患有白血病的儿子,33岁的她毅然报上运动会所有的体操项目,在层层挑战面前,他坚定信念,永不言弃,他追求着拥有一个健康的家庭,当追求化为目标,他那似水的心也更加执着的相信:她可以。华兹华斯曾说: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壮举。因此人有了追求才有目标.
牛顿,一个旷世奇才,为了力学的研究,在大风暴中,他勇往直前,他那颗追求成功的心比暴风还猛烈,比暴风还疯狂,比暴风还激动人心。即使是黄沙漫天飞舞,也动摇不了他求知的欲望,一遍又一遍地抵抗着、追求着,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他是一个巨人,他站在知识的殿堂里,不断追求着,对他来说知识就是一座高峰,而他则是那个永不知疲倦的攀峰者。他的科学成绩来自于他在科学的殿堂里,不懈的奋斗。因此不懈的追求是成功的秘诀。
追求如同溪流般流淌在人们的心中,抚慰人的内心世界;追求如灯塔一般照亮空旷的海际,引导人们走出困境;追求如高山一般耸立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时刻激励人们要勇攀高峰,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只有不断的探索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点评】
1、 作文确立了“追求是使人奋斗的动力”的中心论点,观点鲜明。
2、 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行文,小标题提示了每个方面论述的内容,全文结构严谨,表达条理清晰。
3、 引题毫不拖泥带水,简洁明快,直入正题。
4、 事实论据选取典型,叙述简明概括,抓住了重点,有力的证明了追求对于实现一个人人生价值的重要。
5、 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彰显作者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
美中不足:个别语句稍欠自然。
3.2006广东高考优秀作文: 雕琢美的天使
有人问建筑工地上的三个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我在砌砖。”第二个说:“我在赚钱。”第三个回答:“我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若干年后,前两个仍然当建筑工人,第三个则成了小有名气的建筑师。
很多时候,我们心中有什么,决定了我们能够做出什么。如果我们心中有美的天使,我们便很可能创造出美,那么,如何雕琢出美的天使呢?
家,我们可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坚持追求真与美的统一。爱因斯坦就爱美,他对一个科学理论最严厉的批评就是:“噢,它看上去多么丑!”假如我们是哲学家,我们可以坚持善与美的统一。罗素就爱美,尤其是美女美酒。周国平也爱美,他坚持写“哲理美文”,而不是枯槁的大块头。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可以爱美,譬如说化化妆。
细腻的笔触,可以是或华美或深邃的文字,可以是或激昂或忧伤的音符。“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
至此,我们已经心中有数,可以用美了。在美的指导下,我们一步步雕琢出美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