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 点击: 2015-02-08
绘本作文的教学与反思
绘本作文的教学与反思
2012-05-26 12:19:53| 分类: 读写绘|字号 订阅
一直以来,作文始终是学生和老师最感头疼的,不外乎两点:一是无材料可写,二是内容缺乏真情实感。而这两大因素就成了制约作文教学发展的瓶颈。而绘本作文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绘本,又叫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而绘本品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以更宽广的视野,更自然的态度接近语文,打开孩子阅读写作的另一扇窗。 最近我欣赏了窦桂梅的绘本作文教学《我爸爸》,确实有了很多的感悟,现摘录其中精彩的片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过程描述:
窦桂梅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共同阅读绘本《我爸爸》,就好象是聊家常一样,窦老师让孩子们从封面看起。把故事书打开,一页一页看,看后适当地把配文读给学生听,或者用一种儿童式的教师语言对配文加以补充,适当让学生即兴说出图意。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也完全是以一个共同阅读者的身份和学生融合在一起,把学生的情绪和表达的欲望激发得淋漓尽致。
但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还要落实到写作上,因此在最后环节,窦桂梅老师结合绘本和低年级学生特点进行了开放性的创作——真正实现 “图文并茂”。窦老师给学生的友情提示是——
(1)用简笔,为你爸爸画一张像。
(2)用笔,为你爸爸写上一句话。
(3)或者也像黑板一样,画一个网络图也可以。
(4)注意爸爸的友情提示。(“……像……一样……”;“……像……一样……,也像……一样……”,用上更好。)
(5)当然,用你自己的方法表达也可以。
在学生的一番思索和动手实践后,个性演示精彩纷呈——
生:我爸爸像金茂大厦一样高。
生:我爸爸的听力像兔子一样好。
生:我爸爸像蜗牛一样温柔。
生:我爸爸像火一样热情。
生:我爸爸像超人一样强壮。
生:我爸爸像山一样雄伟。
生:我爸爸向变色龙一样会变化。
生:我爸爸的知识像大树一样茂盛。
生:我爸爸像长毛猴一样多毛。
生:我爸爸的肚子像西瓜一样圆。
生:我爸爸抽得烟像火车一样多。
师:孩子们,爸爸的个头真的和金茂大厦一样高吗?真的是能飞过月亮吗?
那为什么要这样画呢?(要表达对爸爸的爱)
请同学把爱字写上黑板,连起来读读——爸爸并没有无所不是,只因为是他是我的爸爸,我好爱他。 …………
思考分析:
1、绘本激发了学生情感,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绘本阅读”的主旨理念是:让儿童快乐地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潜移默化,最终达到“脱胎换骨”。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以绘本为感动与快乐的源泉,让学生在类似游戏的活动中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在笑声中心有所动、情有所感。《我爸爸》中的图片以及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的关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谈论自己身边的人,学生的最敏感了,感触最深了,因此兴趣是最浓了。老师娓娓道来,就好象和学生拉家常一样。老师和他们一同研究,一同寻理由、找证据、做说明,一同找意义。大人是小朋友知心的研究伙伴、思考的技术顾问。课堂教学在近似娱乐、游戏中进行,学生内心的情感就自然地被诱发出来,激活童真、童趣为下面个性化的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触发创作灵感,演绎个性思维。绘本强调视觉传达的效果,绘本中的图画往往飞扬着想象,连细节都有故事,往往用诗的笔触,细腻、含蓄、优美地表现着文字所无法表现的意蕴与感觉,引领学生到诗的意境之中,唤醒学生与生俱来的诗意与浪漫,刺激学生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自由驰骋。
当孩子们喜欢上绘本之后,对绘本的喜爱往往会使孩子们产生制作绘本的念头,因此到老师提出“你是否也给爸爸画一幅画,写一句话的时候”,学生都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手、脑、眼等协同作战,不管是动手能力,还是思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于是,在个性化的思维中也诞生个性鲜明的的栩栩如生的爸爸的形象,游戏化的课堂使学生始终处于高涨的情绪之中。 几点启示:
1、绘本作文中绘本阅读的选择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共鸣。绘本作为儿童读物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尽管我们对绘本的了解与阅读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与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图书。但经典的作品不一定能适合学生。任何文学作品中都包含一个主题,这是作者希望与读者分享的经验,绘本也具有同样的元素。而这一元素和如果和学生的心灵产生感应,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例如《新世纪童话绘本》这一套书,它是由许多小朋友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改写而成,它赋予童话新的生命,新的思考方向,主题也非常适合引导孩子建立生活的能力和健康的心态。例如:《银河玩具岛》谈“珍惜”:《再见人鱼》谈“割舍”;《巨人与春天》谈“分享”……,这些都是孩子应具有的生活态度或能力。
2、绘本作文的教学,一定要在充分地进行“绘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水到渠成。绘本是一种带有很强的情感性的作品。只有在学生的感情被催化的情况下,情感才能真实地流露。而作文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真情实感。就想窦桂梅老师的绘本作文教学《我爸爸》,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就好像领小朋友到郊外走一趟,让学生在一路上尽情地欣赏,尽情地说,尽情地演。真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学生的真性情宣泄出来了,个性作文就真正做到水到渠成,精彩纷呈。
《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习作课教案
《读绘本,写画面》习作课教案
——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
【设计理念】
“绘本作文”指以绘本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介形式。强调绘本阅读后的写作,是学生进行一个再创造,实现再提升的过程。
本设计根据三年级儿童的特点,抓住绘本这种独特的习作介质,挖掘这则绘本故事独特的写作价值,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借用支架的引领,通过描述画面,情节想象,习得写作和修改的方法,激起儿童充分的表达冲动。
【教学目标】
1. 阅读绘本,发现故事中有趣的地方,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学习把故事写得具体。
2. 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
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尝试把故事写具体。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说感觉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他不会说话,却内心丰富;他不会写字,却有千言万语。(出示绘本)
2、同学们来一起读读这个绘本的名字。(齐读题目)读了题目之后,你认为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用几个词来说说。
(有趣、好玩、好笑、妙趣横生„„)板书:妙趣横生
3、那这个故事到底妙在哪里,有趣在哪里呢?现在听老师来讲讲。
在一个暖暖的午后,母鸡萝丝吃过午饭就出门去散步了,在她的身后,一只贼眉鼠眼的狐狸正悄悄地跟着她,准备把她抓回去美餐一顿呢。
瞧,萝丝慢悠悠地走过院子,狐狸正想扑过去,谁知道—— 萝丝一摇一摆地绕过了池塘,近了,狐狸一看时机快到了,没想到——
不好,萝丝就要越过了干草堆,狐狸有点急了,于是它—— 萝丝走着走着又绕过了磨房,狐狸紧追几步,感觉已经快碰到母鸡的尾巴了,偏偏——
一排篱笆挡在了前面,母鸡萝丝轻而易举地穿过了,狐狸呢? 太阳已经西斜了,母鸡萝丝唱着歌儿穿过了蜂房,哦,不好,狐狸——
当夕阳只剩下最后一丝光亮时,母鸡萝丝按时回家吃了晚饭。
4、听老师讲了故事,你看到了一直怎样的母鸡?一直怎样的狐狸了?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
5、提示课题:你认为我们需要做到哪些才能够描写好一个画面。(观察、想象)
二、说“好玩”,写“好玩”。
(一)说喜欢的故事
1、(出示PPT6个故事的图片)哦,母鸡萝丝慢悠悠地走了6个地方,狐狸呢?也是经历了6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2、要想把你的故事说得妙趣横生,老师告诉你几个小秘密,那就是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的狐狸在干什么,它好像在说什么,如果猜出它在想什么,那就太了不起了。 你先想一想,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3、指名学生说喜欢的故事。
刚刚在你的那段话中,老师听到你为母鸡萝丝和狐狸加上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真棒!
(通过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引导他们学会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
(二)写出喜欢的故事
1、这么多孩子都要说,这可怎么办?这样吧,让我们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记下来,然后再来分享好不好?那快拿起你的笔,把你觉得最好玩的故事写下来。
出示“悄悄告诉你”:
(仔细观察画面,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想到的写下来。)
三、拓展延伸,续写故事
1、有一句广告语叫“一切皆有可能。”这不,“回家后,狐狸气得吃不下饭,越想越郁闷,于是趁着夜色他又偷偷摸摸地出发了„„”母鸡和狐狸还有什么好玩的故事发生呢?等你的新故事哦。
绘本融入中年级习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绘本融入中年级习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的实施方案
沛县曙光小学 赵侠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静观目前习作教学现状,教师面对耗时费力而又低效的习作教学真可谓苦不堪言:无从下笔的大有人在;“抄范文”多了,真正自己“写”的少了;写出孩子们真正心声的寥寥无几……随着孩子们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孩子产生“厌烦、畏惧”习作的情绪,久而久之,“习作”就成为背在他们身上一种沉重的包袱,甚至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而这一现状恰恰违背“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再者,现行习作教材以主题安排习作,很少有循序渐进的习作基本功训练,习作教学缺乏内容的规定性和指导的有序性。习作教学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个人素养,呈现出随意而盲目的面貌。
2.课题的现实意义:{三年级绘本作文课}.
绘本,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是用文字和图像共同营造氛围,共同讲述一个故事的书。面对色彩斑斓的图画,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对图画的反应是灵敏的,他们不仅喜欢在图画中探寻,还充满渴求。这,就是儿童从视觉到心灵的图画需求。在绘本阅读过程中,适当地挖掘其潜藏着的“写”的因子,并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进行续写、仿写、缩写(用简要的文字概括绘本故事),扩写(把单幅图写具体),
改变人称写……以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笔画故事,编故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可见,将绘本引入作文教学的课堂,借助绘本帮助学生获取写作素材,链接生活体验,唤醒写作话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本课题的现实意义所在。把绘本引入我们的课堂,以适切的方式,走进孩子的生命,成为孩子们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提高孩子们读图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是时代的理性选择和儿童心灵成长的必然。针对当前作文教学面临的问题,从编写绘本作文序列、研究绘本作文设计原则入手,对绘本作文的课型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绘本作文,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研究目标:
(1)绘本: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是用文字和图像共同营造氛围,共同讲述一个故事的书。图画是绘本的生命。
(2)绘本习作:充分挖掘绘本丰富的语文学习因子,利用图画的张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链接生活、深入思考……唤醒学生写作的愿望,激发学生练笔的意趣,使绘本成为学生习作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3)绘本习作教学策略:探索利用绘本开展习作的教学,形成与绘本习作教学实践相关的教学资源包,如绘本库、教案等。构建起比较完整有序合理的绘本习作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4)绘本习作教学原则:依据儿童年龄、心理特点,应遵循习作教学的目标性,(切记随意、盲目性)、遵循儿童生活实际,激发儿童写作兴趣,、培养儿童写作技巧等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师选择主题绘本进行习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使用绘本指导习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3)中年级绘本习作教学的原则、有效课堂的研究。
(4)绘本习作有效批改的实践与研究。
四、研究对象
三(2)全体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制定科学可行的调查方案,通过调查表或调查报告的形式,调查教师利用绘本展开习作教学时存在的困惑,学生习作中常见的问题,绘本习作批改的有效性及激励性。
(2)行动研究法:钻研绘本习作教材,学习先进的作文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阅读国内外流传较广的有关作文教学的书籍;出外参观学习,听名师讲课;开展绘本习作课研讨课,不断提高自身的绘本习作教学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文献法:搜集有关绘本、绘本教学、习作教学的文献资料,及时了解绘本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动态,以资借鉴。
(4)比较法:比较课题实施前后及实施各阶段的发展情况,绘本习作教学的把握情况,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等,从中找出最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5)经验总结法。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及时总结经验,克服不足。
六、课题研究选读书目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2013、6——7:研读江苏省习作教学领军人物吴勇的《 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管建刚的《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我的作文教学主张》等专著。
2013、7——10:研读绘本权威的著作彭懿的《图画书》等专著。 2013、11——12:研读国内有江苏扬州宝应新教育实验小学的“儿童读写绘”课程为代表干国祥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等相关书籍或优秀案例分析。
2014、1——3:研读台湾著名的绘本作家郝广才的《好绘本 如何好》和林美琴的《绘本有什么了不起》等绘本方面的著作。
2014、4——5:研读国内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终审评委朱自强的《亲近图画书》、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方卫平的《享受图画书》等相关图书书论著。
2、完成读书笔记、课例分析、案例、随笔、教育故事、论文等的具体时间安排:
2013年8月——2013年9月撰写并上传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及调查问卷。
2013年10月——2014年6月撰写并上传读书笔记、案例、教学随笔、教育故事、论文等。
2014年7月——2011年8月上传撰写并上传课题结题报告。七、
七、研究思路与具体措施:
(一)研究思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朝着实验目标根据实验安排施加实验因子。在回顾学习策略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合作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策略培养方式并分析了合作学习中的学习策略促进因素,以图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深化对语文学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从而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主动合作学习,自主发展的局面,做语文学习的小主人。“课堂生态学”是一种现代的课堂观,对目前的合作学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以课堂生态学的观点研究合作学习,追求合作学习的课堂最优化。从审视目前的课堂教学的弊端,阐述了构建生态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生态化的课堂空间环境的构建方法和合作学习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行为特征。
(二)具体措施:
1.收集经典的绘本,进行主题单元的分类整理,为今后的绘本习作教学做好准备。
2.潜心研读绘本相关理论及绘本习作教学成功案例。为下一步绘本指导阅读及绘本习作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方向。
3. 规划制定绘本习作课程
品读窦桂梅老师的绘本作文课
品读窦桂梅老师的绘本作文课——《我爸爸》
绘本与作文:《我爸爸》
执教:清华大学附小 窦桂梅
第一版块: 导入
第二版块: 看图
第三版块: 回味
1.整体感知图画书。
师:同学们,看完书之后,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把书合上,想想,这本书都写了些什么呢?噢,在脑子里过一下电影,我们就发现,围绕爸爸的酷画了这么多的图,围绕爸爸这么多的特点,写了爸爸的酷。原来,这就是一个网络图啊。大家看,这就是你们看书的时候,放在你脑子里的网络图。你们现在用这样的方法看图画书,慢慢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特别好的写作提纲。(学生听得认真。)
(品读:这里体现了一种学习习惯、读书方法的指导,而黑板上窦老师的板书,形成了一份形象的网络图。)
师:我们把书合上,还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哪幅图给我的印象最深呢?我们再重新把书打开,这回可不是一页一页地翻 ,而是要重点看你印象深的那几幅图,再好好品味品味。现在大家说说看,哪幅图给你留下的印象深?
(品读:好一个再“好好品味品味”,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在脑子里“过了电影”,那一幅幅印象深刻的图画又仿佛出现眼前。)
生:里面猩猩用手举杠铃的时候,我的印象最深。
生:爸爸跳过月亮那么高。
生:他不怕大野狼,像猫头鹰那样聪明„„
2.发现 “画中画”。
师:我是多么喜欢你们啊,让我们再一次打开书,看看给你们留下印象深的几幅图。这回再看图的时候,可不能是走马观花了。看吧,哇,这是一只大野狼,大家好好看,画里面还藏着画,里面还有什么?
生:树后面有一顶小红帽。{三年级绘本作文课}.
师:对了,读过小红帽和大野狼的故事吗?(大多数学生说:读过。)
生:还有三只小猪。
师:你读过大野狼和三只小猪的故事吗?(生答:读过。)
师:对啦,亲爱的同学们,这里面原来藏着《小红帽和大野狼》和《三只小猪和大野狼》的故事呢!回去以后,没有读过的,都去找来读读。你们发现没有,当你细细观察图画时,就会发现原来画里还藏着故事呢!看看,小红帽和三只小猪都吓得藏在树底下了,可是就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谁不怕?
生 :爸爸。大野狼的眼睛在瞅着爸爸呢。
师:“瞅”字用得好!吓得不敢正眼看爸爸呢。想象大野狼平常走路的样子 (老师让学生表演野狼“大摇大摆”走路的样子。)
师:再看看现在的样子,尾巴藏在哪里了?
生:这叫夹着尾巴溜走了。
师:哈哈,用一个成语,叫 “逃之夭夭”。不仅这一幅,我们细心看看,每幅图都有呢! (品读:一个“瞅”字,一个动作,一个成语,语文尽在其中。)
师:这幅,了不起的歌手,你知道爸爸和谁一起唱歌吗?
生:贝多芬
师:贝多芬是作曲家,应该是了不起的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生:帕瓦罗蒂。(热烈掌声)
师:你真的了不起,又让我们多了一份知识。瞧瞧,帕瓦罗蒂惊呆了,本来他才是世界第一男高音,可爸爸敢与帕瓦罗蒂站在一起,没想到,爸爸还在前面,他上后面去了。知道唱的是什么代表作吗?(学生不知道,有的说“两只蝴蝶”,有的说别的„„)
师:是帕瓦罗蒂的代表作《我的太阳》:“我的太阳„„”(学生跟着喊唱起来)
(品读:一个语文老师要成为一个“杂家”,同理,一本经典的绘本作家,也应该是包罗万象的“杂家”。《我爸爸》里多次出现一些名人,比如刘易斯、帕瓦罗蒂,童话中的小红帽、三只小猪、大野狼„„而爸爸跳过月亮的画面,更结合了一首《鹅妈妈童谣》的情节,童谣里说:“嘿!滴兜,滴兜,猫咪伴着小提琴,母牛跳过月亮,看到这么好玩的事儿,小狗笑了,盘子也跟着汤匙跑了!”图画里爸爸跳过月亮,童谣里的母牛没有出现,母牛的斑纹倒是跑到狗身上了,长了腿的盘子盛着汤匙跑出画面。可以说,如果语文教师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让这样的一些课程资源从自己的身边溜走。)
3.体会句子表达样式。
师:就这样,一幅一幅,里面藏着无穷的奥妙。谢谢你们的眼睛,更感谢你们心里藏着的想象。还是这幅图,前面还有半句,读啊!
生:“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手。”
师:刚才我们是一幅图说一句话,没想到,这里把两幅图连起来了,有一个字特别关键,它起了桥梁的作用。哪个字啊?
生:是“也”字。
师:你们真了不起啊,就是这个“也”字把它们连起来了。读读,让我们感受到这桥梁的作用。
师:你看,不仅发现“画中有画”,还发现句子也有特点呢!还有你们提到的几幅图,我们一起读读里面的句子。
(生纷纷读: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爸爸游泳时像鱼一样灵活„„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师:我把你们说的这些话放在一块儿,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句子都有“像”,还有“一样”。
师:你也能这样说说你爸爸吗?
生:我爸爸像老鹰一样自由飞翔。
师:噢,可以。
生:我爸爸像老虎一样威猛。
师:噢,你爸爸好威猛啊!
生:我爸爸像狮子一样在草原上称霸。
师:呵,就像《狮子王》中的狮子王一样。
师:一起来看这两句,很简单,二年级啦,没问题,两句话变一句话,中间的句号怎么办? 生:把句号变成逗号。(课件改正原句。)
师:再读读这句,如果变成一句通顺的话,用上“也”,怎么办呢?
生:“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
师:真好。爸爸哪儿去了,用哪个词替换掉了。
生:是“也”字。
师: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你们的创造,竟然和书上的创造一模一样。我不仅崇拜刚才的同学,我也崇拜你们呢。太棒了!瞧爸爸高兴的。
(品读:谁说绘本不能教学“遣词造句”?这段课例,窦老师巧妙运用书中的语句,引导学生练习了“也”、“像„„一样”、“两句话变一句话”等句式表达样式,为下面的“创作”环
节再作铺垫。)
师:这次让我们再回到书的第一页。我记得刚才你说的一句话——(对着刚才发言的同学。) 生:爸爸傻乎乎的。
师:那你现在还想对爸爸说什么?
生:爸爸,你好棒,酷毙了!
师:虽然刚才你说傻乎乎的,这回再看爸爸的时候,你说的傻乎乎的味道中又多了爱,就像妈妈说爸爸一样, “瞧你那傻样”。意思是一样,透着你对爸爸的„„{三年级绘本作文课}.
生:喜欢。(笑声、掌声。)
师:所以,今天中午回家,你就这么说你爸爸。这回,谁还想对爸爸说点什么呢?我刚才可听见有人说爸爸你懒,你笨啊!
生:爸爸,对不起。
师:也不用说对不起,其实你说的每一句话爸爸都爱听。
生:爸爸,人不可貌相。
师:海水不可斗量。
生:爸爸你真了不起,我好喜欢你呢。
(品读:这个环节与“导入”环节里的评价和打招呼,前后呼应,相映成趣。)
第四版块: 创作{三年级绘本作文课}.
1.创作提示。
师:长得漂亮叫帅,但是爸爸有这么多的特点,很有个性,很有味道,所以说,我爸爸是“酷”。到此,你想不想为你爸爸画一张像,为你爸爸写一句话。
师:这是我在我们学校教这一课时,我班同学自己的创造。他们画了这样一幅图:“我爸爸像猪一样懒。”你看他画的,盖着带花边的棉被,打着呼噜睡懒觉,多有意思啊。我相信你们会比他更富有想象。我这里还有一幅图,他没有完全停留在说爸爸像动物,而是把爸爸形容成了水啊、山啊,比如“我爸爸像雨水一样温柔。”你们愿意这么做吗?
师:看看提示 (1. ____像 ____一样 ____。 2. ____像 ____一样 ____,也像 ____一样 ____。)用上刚才你们发现的句式说一句话,画上一幅图,或者写几句话都成。智慧就在你的手指间,开始吧。(学生纷纷创作起来。)
(品读:明确的创作要求,鲜明的作品示范,清楚的句式提示,激励的评价语言,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
2.展示与点评。
师:好,现在让我们把同学们请到台前来,看看这些同学画的画,听听这些同学的表达。 生:我爸爸像金茂大厦一样高大。
师:浦东的金茂大厦是吗?那可是世界第三大高楼啊!这个比方好,哈哈,不是“高”,而是高大!而且打的比方就是你看得见的,给他掌声。
生:我爸爸像装了磁带的录音机一样经常给我讲故事。
师:用你自己的方式表达,很好。
生:我爸爸下班回家像耕完地的牛一样“劳泪”。
师:爸爸的辛苦你看在眼里,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本来应该是“劳累”,你回去改一下。不过,透过这个“劳泪”,看得出你心疼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掌声)
生:我爸爸发火的时候像火山喷发一样。
师:爸爸的脾气好大啊,发火的时候有时也是为了你好。不过这回,你回去把这幅画送给他,再给他读读这句话,看看你爸爸怎么说。(笑)
生: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也像飞机一样飞得快。
师:这句用上了“也”,说了爸爸两个特点,不错
生:我爸爸像长毛猴一样有很多毛。(大笑)
师:哈哈,你也像爸爸一样很会搞笑。我发现,不管是爸爸的优点还是缺点,在你的眼里都喜欢。
生:我爸爸的肚子像西瓜一样“园”,爸爸的头也“园”,“园”得像西瓜一样。
师:注意,这里是表示形状的“圆”,不是表示地点的 “园”,回去改过来。
生:我爸爸抽的烟跟火车一样多。
师:看起来多有意思啊,火车爸爸,多好的创造啊。这可真叫图文并茂。看这句,都写成一段话了,既有模仿,又有创造——
生: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长颈鹿一样高大 ,这就是我爸爸,真的很酷!
师:把我们模仿到的和创作的都放里面了。读人家的书,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也是创造。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手里都是同学们刚才创作的作品,我们把它们装订在一起,这不就是我们这堂课创作的图画书吗?我为你们自豪,你们也和爸爸一样好伟大!
(品读:这是本堂课的高潮之一,学生的精彩创作,让大家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注意窦老师对每个孩子习作的点评,体现了“作文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师:不过,我要问问亲爱的同学们,其实,爸爸的个头真有金茂大厦那么高吗?爸爸真的一跳,就能飞过月亮吗?爸爸真的能走钢索,又不用安全带?
生:不是。
师:那为什么我要这样夸?
生:因为这是一个想象的世界。
师:那你要通过这个想象的世界表达什么呢?
生:我喜欢爸爸,我爱爸爸。
师:你会写这个字吗?请你写上去吧。
生:我爱爸爸。(学生在题目中间工工整整写上了 “爱”。)
师:原来这里藏着一个字。读吧。
生:我爱爸爸。
(品读:原来课前板书时,窦老师有意在“我 爸爸”之间空下的格,是为这儿预备着的!) 师:其实爸爸就像我们大多数的爸爸一样,他没有那么多的本领。但是,因为他是我的爸爸,所以„„
生:我爱爸爸。
师:同学们,我们再回到第一幅图。原来爸爸很普通,很平凡。但是,正因为我们感受到的那份爱,所以,爸爸在我的眼里,就像„„
生:太阳。(学生发现了“爸爸”后面还画着一个太阳。)
生:原来图中藏着的太阳告诉我们,爸爸就是我心中的太阳。
(品读:第三次回到首页的图画,这就是一咏三叹的艺术,这也是图画书不厌百回读的价值。) 第五版块: 升华
师:不是我的创作多么有才华,而是我对爸爸富有感情,我爱爸爸,爸爸就像太阳一样给我温暖、力量。那就把你们刚才画的,再加上这本书里所要表达的,一起带着这份爱,再回味回味这本图画书吧。(全体静听儿童配音朗诵,学生一起再从头至尾看一遍《我爸爸》:这就是我爸爸„„我爱我爸爸,而且,你知道吗?)
师:(这幅图前面没有出现过,定格这幅图 )看,我的一双小手扑向爸爸的怀里,爸爸的衣扣变成了什么 (小太阳!),我爱我爸爸,而且你知道吗? (读到此处,停顿)
生:爸爸也爱我,永远爱我。 (这是最后一幅图的一句话)
师:(音乐起。慢镜头播放扑向爸爸怀抱的 “我”的画面。)原来,爸爸也爱我,永远爱我。原来,爸爸的歌是唱给我的,爸爸的舞也是跳给我的,爸爸的搞笑是为了让我开心,爸爸所
要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原来,这本图画书可以翻过来看。原来,我们说„„
生:我爱爸爸。(指着从左至右读课题。){三年级绘本作文课}.
师:却猛然间发现„„
生:爸爸爱我。(指着课题,从右至左读。)
品读:这是明显具有“窦氏风格”的结课。学生的感悟在“我爱爸爸”和“爸爸爱我”看似文字游戏的诵读中,瞬间升华,以致于教师提醒“下课”,学生竟然一动不动,孩子们想起了谁?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呢?虽然他并不高大,也没有那么多的优点„„但是,“原来,爸爸的歌是唱给我的,爸爸的舞也是跳给我的,爸爸的搞笑是为了让我开心,爸爸的快乐都是为了让我快乐,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
我的爸爸,我的太阳!
【教者自述】
走走停停的艺术———我怎样教图画书《我爸爸》
感谢这本图画书带给我的那份柔软的父爱的润泽。感谢老师们对图画书与写作的探索,让我和学生一起体验了其中的快乐。
一、一幅一幅地看。
如何把绘本与习作联系起来?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内容——“读”图。课上,我让孩子们从封面看起。把故事书打开,一页一页看,看后适当地把配文读给学生听,或者用一种儿童式的教师语言对配文加以补充,适当让学生即兴说出图意。孩子小,不可能像我们老师所熟知的那样从整体入手的方式来读,一页一页地看,看到感兴趣的地方便讨论一番,这样更符合儿童认知、读书的规律。台湾著名儿童文学教授杨茂秀曾说————
现在我们要建议的方式是,不把所要讲的故事作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儿童的反应作为主要目标。举例来说,讲故事好像领小朋友到郊外走一趟。故事有起头也有结尾,郊游有开始也有结束。有的郊游是健行式的:努力赶路,赶到终点,算是完成了一件事。路上小朋友看到什么都不许停下来观赏或研究,要不然,走走停停,怎么走得到目的地?想要有效地使用讨论与对话的故事,绝对不可以用这种方式,应该用走走停停的方式;小朋友有了反应,便是一个机会,可以 “顺水推舟”,让他们的思想去发展。
但,即便一页一页看,也要有些方法。我采取的方式是把这些图分成几组。在出示的组图中,边看边解读。解读每组图后,进行小结。
比如,在“读”完第二组图后停下来,让学生猜后面的故事,这样的设计,一举多得,让学生想象力尽情驰骋,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让教学形式有所变化,消除孩子的倦怠感。有些学生马上把自己对爸爸的印象加入其中。当我引导学生继续看图的时候,他们会急于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符合书上的内容,觉得很刺激,会以较高的热情投入下面的教学环节。不过,边讲边议和猜故事要适度,过多会消除孩子的新奇感。
以往,我们总认为图画的表现更直观,而文字的表现更细腻,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偏颇。走进绘本世界,我们会发现,图画不是插图,不只是文字的说明和补充,它本身就在“说话”。图与文互相融汇、互相协调,共同表现同一个主题,共同创造一个世界,这才是我们常说的“图文并茂”的本质。
既然图画如此重要,那么就要让学生结合文字,学会欣赏画面,更不能忽略画中画。安东尼·布朗说:“我喜欢在图画里加入一些小东西。读者看第一遍时,容易忽略这些细节,可是再看一遍时,就会有新的发现,这可以使一本书值得读者再三阅读。”
于是,我带着学生在“回味”绘本的环节中,重点读了三幅图:
(1)大野狼的图中小红帽和三只小猪。并适时补充《小红帽和大野狼》《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的故事。
(2)图中爸爸和帕瓦罗蒂、多明戈一起歌唱。这里又补充了两个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这
品读窦桂梅老师的绘本作文课
品读窦桂梅老师的绘本作文课——《我爸爸》(下)
发表时间:2008-06-21 23:21:43 [查看原文] 品读窦桂梅老师的绘本作文课
——《我爸爸》(下)
(说明:本课堂实录摘自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7—8合期。)
绘本与作文:《我爸爸》
执教:清华大学附小 窦桂梅
第一版块: 导入
(实录与品读略。详见《一首父爱的赞歌——《我爸爸》(上)》)
第二版块: 看图
(实录与品读略。详见《一首父爱的赞歌——《我爸爸》(上)》)
第三版块: 回味
1.整体感知图画书。
师:同学们,看完书之后,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把书合上,想想,这本书都写了些什么呢?噢,在脑子里过一下电影,我们就发现,围绕爸爸的酷画了这么多的图,围绕爸爸这么多的特点,写了爸爸的酷。原来,这就是一个网络图啊。大家看,这就是你们看书的时候,放在你脑子里的网络图。你们现在用这样的方法看图画书,慢慢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特别好的写作提纲。(学生听得认真。)
(品读:这里体现了一种学习习惯、读书方法的指导,而黑板上窦老师的板书,形成了一份形象的网络图。)
师:我们把书合上,还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哪幅图给我的印象最深呢?我们再重新把书打开,这回可不是一页一页地翻 ,而是要重
点看你印象深的那几幅图,再好好品味品味。现在大家说说看,哪幅图给你留下的印象深?
(品读:好一个再“好好品味品味”,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在脑子里“过了电影”,那一幅幅印象深刻的图画又仿佛出现眼前。)
生:里面猩猩用手举杠铃的时候,我的印象最深。
生:爸爸跳过月亮那么高。
生:他不怕大野狼,像猫头鹰那样聪明……
2.发现 “画中画”。
师:我是多么喜欢你们啊,让我们再一次打开书,看看给你们留下印象深的几幅图。这回再看图的时候,可不能是走马观花了。看吧,哇,这是一只大野狼,大家好好看,画里面还藏着画,里面还有什么?
生:树后面有一顶小红帽。
师:对了,读过小红帽和大野狼的故事吗?(大多数学生说:读过。) 生:还有三只小猪。
师:你读过大野狼和三只小猪的故事吗?(生答:读过。)
师:对啦,亲爱的同学们,这里面原来藏着《小红帽和大野狼》和《三只小猪和大野狼》的故事呢!回去以后,没有读过的,都去找来读读。你们发现没有,当你细细观察图画时,就会发现原来画里还藏着故
事呢!看看,小红帽和三只小猪都吓得藏在树底下了,可是就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谁不怕?
生 :爸爸。大野狼的眼睛在瞅着爸爸呢。
师:“瞅”字用得好!吓得不敢正眼看爸爸呢。想象大野狼平常走路的样子 (老师让学生表演野狼“大摇大摆”走路的样子。)
师:再看看现在的样子,尾巴藏在哪里了?
生:这叫夹着尾巴溜走了。
师:哈哈,用一个成语,叫 “逃之夭夭”。不仅这一幅,我们细心看看,每幅图都有呢!
(品读:一个“瞅”字,一个动作,一个成语,语文尽在其中。)
师:这幅,了不起的歌手,你知道爸爸和谁一起唱歌吗?
生:贝多芬
师:贝多芬是作曲家,应该是了不起的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生:帕瓦罗蒂。(热烈掌声)
师:你真的了不起,又让我们多了一份知识。瞧瞧,帕瓦罗蒂惊呆了,本来他才是世界第一男高音,可爸爸敢与帕瓦罗蒂站在一起,没想到,爸爸还在前面,他上后面去了。知道唱的是什么代表作吗?(学生不知道,有的说“两只蝴蝶”,有的说别的……)
师:是帕瓦罗蒂的代表作《我的太阳》:“我的太阳……”(学生跟着喊唱起来)
(品读:一个语文老师要成为一个“杂家”,同理,一本经典的绘本作家,也应该是包罗万象的“杂家”。《我爸爸》里多次出现一些名人,比如刘易斯、帕瓦罗蒂,童话中的小红帽、三只小猪、大野狼„„而爸爸跳过月亮的画面,更结合了一首《鹅妈妈童谣》的情节,童谣里说:“嘿!滴兜,滴兜,猫咪伴着小提琴,母牛跳过月亮,看到这么好玩的事儿,小狗笑了,盘子也跟着汤匙跑了!”图画里爸爸跳过月亮,童谣里的母牛没有出现,母牛的斑纹倒是跑到狗身上了,长了腿的盘子盛着汤匙跑出画面。可以说,如果语文教师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让这样的一些课程资源从自己的身边溜走。)
3.体会句子表达样式。
师:就这样,一幅一幅,里面藏着无穷的奥妙。谢谢你们的眼睛,更感谢你们心里藏着的想象。还是这幅图,前面还有半句,读啊!
生:“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手。”
师:刚才我们是一幅图说一句话,没想到,这里把两幅图连起来了,有一个字特别关键,它起了桥梁的作用。哪个字啊?
生:是“也”字。
师:你们真了不起啊,就是这个“也”字把它们连起来了。读读,让我们感受到这桥梁的作用。
师:你看,不仅发现“画中有画”,还发现句子也有特点呢!还有你们提到的几幅图,我们一起读读里面的句子。
读写绘本 促进习作
读写绘本 促进习作
——谈谈本学期我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方面的具体做法
祁连路小学 苏俊霞
2015年3月20日
上一届学生经过六年的坚持,在诵读经典诗文方面最终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着实令人欣慰!这一方面得益于师生的共同坚持,互相促
进。另一方面也在于老师的不断引导,适时点拨。总结反思!不断提
高。六年来每天课前的古诗文交流从未间断,长期坚持下去,就变成
了一种习惯。所谓的“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在老师不断地鼓励
引导之下,孩子们乐学、乐思、乐背,乐与别人交流沟通。这种诵读
习惯的养成,诵读语感的自悟。也为这些孩子们一生的诵读经典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过去,在满满的收获之余,也留下些许遗憾。我在培养孩子
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方面我就没有做到坚持,更没有做到持之以
恒的引导和培养。只是阶段性的做一些标志性的阅读(只为学习课文
服务才做引导)因为语文素养的提高最终要落实在大量有益的阅读上
面。所以我决定在这一届学生身上好好弥补阅读方面留下的遗憾。
九月一日开学头一天,我就有意识地检测孩子们的诵读能力和识
记国学的广度,在规范行为时。我有意背出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文佳句。
让孩子们接背。有几个孩子能对出简单的唐诗。比如李白的《静夜思》
骆宾王的《咏鹅》李绅的《悯农》等。也有个别孩子连一句都接不上
来。这与孩子所受的学前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看到个别来报名的家
长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他们也许是感慨在集体中才能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吧!)不过没关系,一切都从头开始。
一年级常规管理很重要,所以我在沿袭上一届诵读经典的基础上,尝试用“格言”治理班级。内容上有所拔高。直接用《弟子规》中的名句进入。比如:看到新生一年级的孩子话特别多。我就高声诵读“话说多,不如少。为其是,勿佞巧。”并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给孩子们听。他们虽似懂非懂。但还是安静了下来。课前我一说“话说多”孩子们立即就接着说“不如少”课堂也立即安静下来。看到个别孩子有随手乱扔垃圾,书桌上乱摆放书本文具的行为。我就教他们“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并解释给孩子们听。看到下课后男女生都横冲直撞地疯跑。我教他们要“宽转弯,勿触棱”这样不但纪律好多了,孩子们也懂得了一定的道理。使孩子们在明白事理的同时也自觉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可谓一举两得。期间也穿插一些好听又有意义的儿歌比如《上课歌》“叮铃铃,上课啦。大家快快进教室,书包文具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要思考。回答问题声音响,老师夸我好学生。”论语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赠人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