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留守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点击:   2014-10-15

三留守工作总结篇一

关于农村“三留守”问题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三留守”问题调研报告

民工潮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进城农民就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民工进城后,其收入获得相应增加,家庭生活得到改善。但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农村中也产生了严重的“三留守”问题。留守人群主要由老、弱、病、幼等构成,即所谓“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数量庞大,他们面临着生活、教育、心理、安全方面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亟待各级政府着力解决。

一、关心“留守儿童” 营造家的氛围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数量增长较快,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用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的话:“留守儿童已经不是一个群体的问题,而是中国未来的问题。”

留守儿童在学习、行为、生活、心理、安全等各方面都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钱明辉博士认为,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家庭教育的缺失容易对他们有如下的影响:文化和个性的养成、情感与善的养成、心理发育失衡、在与人交往上出现问题、影响道德养成等。而国内著名心理学家韦志忠研究后指出,农村留守少年儿童中近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自闭型,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二是逆反型,暴躁冲动、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等。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矛盾,而具体问题既有家庭、学校的原因,也有儿童自身成长的原因。

要解决留守儿童所产生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缩短城乡差距。一方面,政府必须尽快改革与户籍相关联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各种制度,减少农民进城的“迁移成本”,同时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设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与城市居民一样有同等的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当地的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当地的工业和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从而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从根源上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

2、政府带头,提倡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靠国家政策、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变就可以改善,还涉及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应充分利用媒体等宣传手段帮助人们正确看待农民工及其子女问题,改变人们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偏见观念,呼吁人们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健康,关爱他们的子女,为维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留守工作总结}.

3、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教育水平。继续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取消城市学校的高额借读费用,确保“移民二代”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同时政府应重视农村学校的建设,强化农村教师的培训,对留守儿童加强德育、心理健康和生活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自主、自理的生活能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4、强化父母的监护责任,提高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水平。父母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特别是年幼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政策多支撑 为“留守妇女”减压力增能力

说起农村留守妇女,人们往往会想到她们的坚毅刚强,吃苦耐劳。但她们身上也承受着高劳动强度、沉重的精神负担、安全感缺乏的压力。

应用心理学专家筱丹指出,留守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等责任,承受着身心的巨大压力,“劳动强度大”“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是她们的普遍生存状态。

据我县各级妇联组织对我县农村的2000名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出“三多”与“三少”现象。

“三多”:一是承担超负荷生产劳动的留守妇女多。在

丈夫外出务工期间,妻子便成为家庭生产的绝对主力,她们要赡养老人、照顾孩子,还要担负家庭的各项生产、生活重任;二是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留守妇女多。调查表明,留守妇女平均年龄35岁,其中有初中文化的占51.2%,有高中文化的占14.6%,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占4.8%。她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向往城里人的生活,在物质生活逐步改善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有所增强;三是愿意与丈夫共同外出务工的留守妇女多。留守妇女家庭中平均有3个老人需要赡养,家庭的羁绊使她们难以走出家门。

“三少”:一是与丈夫沟通交流少,婚姻生活质量不高。二是对孩子养成教育少,全面培养意识不强;三是对老人的关心照顾少,家庭成员亲情淡薄。

可见,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其实留守妇女更需要帮助,更需要坚强可靠的后盾。这方面政府应当积极行动,有所作为,为留守妇女的生活、发展提供安全可持续的保障。

1、组织上积极帮扶,形成支持留守妇女发展的合力。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子女教育、老人养老、家庭和谐、婚姻稳定、社会安定及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这就需要各级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帮助留守妇女的社会化网络。各地妇联、民政、劳动、卫生、公安、教育、文化及社区等应当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支持合力,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留守家庭收入。农村致富渠道的拓宽,外出务工人员的减少是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关键。要大力发展民勤地方经济,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扶持已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减少农村留守家庭。同时,各级部门要大力扶持留守妇女创业。

3、着力提高留守妇女的发展能力,提高农村留守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她们的自身发展。要促进妇女的互相帮扶,发挥女村官、农业科技人员、女能人的作用,广泛开展结对帮扶,使农村留守妇女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要积极培树、宣传在创业就业、科技致富、孝亲敬老、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留守妇女典型,放大示范、激励、带动效应。

4、切实维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全面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自觉履行家庭责任与义务,加大妇女“四自”教育,使夫妻双方都能自觉遵循婚姻法律法规和家庭伦理道德,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通过法律知识宣传、培训等方式,增强留守妇女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农村,要全面建立妇女之家,集法制宣传、矛盾调处、法律帮助、心理咨询、培训学习等为一体,把服务送到留守妇女身边。要积极推进

三留守工作总结篇二

破产留守组2015年度工作总结

破产留守组2015年度工作总结

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回顾一年关闭破产期间的工作,xx留守组全体工作人员,面对安置和清欠的工作困难,本着求实、服务、和谐的全局工作理念,为破产后维护职工思想和生活的稳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一年工作的回顾总结如下:(一)、强化清算与维护并行首先清算确认。第二批757人拖欠工资的确认,基本完成了安置人员、补偿人员、离退休人员、托管人员、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其他人员等拖欠工资表的确认。此项工作任务量大、人员复杂、跟踪难度大,且要落实确认人的身份证、个人存折、终止劳动关系书等原件复印,大量的电话联系及邮寄工作。另有13人至今尚未确认,主要原因:无法联系、拖欠公款未清理、受其他问题影响而拒绝确认。其二受理安置。为1-6级工伤签订办理供养协议8人;破产留守人员签订劳动合同10人;为早期退离企业人员7人查阅文挡、核对工龄保险、档案转移;办理部分终止劳动关系,除名人员126人的档案送审及转移;协助办理托管人员申办退休3人;零星转移其他人员档案15人。其三退休安抚。为167名退休人员发放了拖欠工资存折;核实离退休人员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接待咨询;协助退休人员看好病、住好院、愈后及时办理医药费用的上报。(二)、落实清偿与维权并举一是定期报帐。每月按时对破产清算的财务帐目进行正确处理,按时按期上报破产清算财务报表。二是资产清算。今年配合十六冶破产清算组处理了两项资产。一项是公司在xx的统建楼的拍卖清算,对此项的原有固定资产作了清理;另一项是东莞黄江镇鹏远塑胶公司拖欠的工程款,特别是原挂帐的应收款也做了清理。三是清欠确认。第二批清理拖欠职工、离退休人员以及家属医疗贴的名单和金额已作了准确统计,金额为248610.27元编表上报破产清算组,并对537人完成了清欠确认。四是清偿兑现。给退休人员享受一次性独生子女费及无子女生活补助费已按时进行了发放,共计140人,金额为215660.40元的拖欠费作了帐务处理和清偿。至今没有收到因清偿不合理而上访投诉的。(三)、确保清欠与维稳并重1、帮扶弱势群体。为生活困难人员申请办理低保19户,通知低保人员写申请,子女就读证明,并为低保人员发代金券;元旦春节困难补助484人,其中退休有病的补助33人、退休的补助397人、工伤人员补助28人、非工伤有病人员补助10人、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补助11人、领抚恤金的补助5人、二期矽肺病补助6人,困难补助资金6140元;另外还实施了计划生育户困难补助9人困难补助资金1800元;党员困难补助2人,困难补助资金600元;落实工伤1-6级工伤人员8人提高生活费安置;使困难职工在企业破产安置期间生活相对稳定。2、确保安置稳定。抓住群众普遍关心敏感的问题,做好安置稳定中矛盾的预防、预测。如我们张贴卖房公告,打印250份调查表发放户主征求卖房意见,回收171份写出调查报告,事关群众利益、事关全局的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下访了解不稳定情况,以消除重大不稳定因素。3、落实社区服务。办理马坝地方社会医疗保险大众应保尽保手续工作;配合西丽社区开展居民代表选举;为西丽小区居住人员办理居住证,奥运期间正赶上xx办理居住证明,这是由特区1年暂住证转换为xx年居住证的过渡,涉及安置人员的切身利益。为此,我们成立了以物管应急工作小组,对处置工作的原则、程序和职责进行了明确,加强了与相关单位的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并组织照相与地方派出所组织数据输入,落实办理居住证350人;三八节组织留守人员开展节日活动,定期为育龄妇女查环查孕64人次;组织落实西丽留守人员10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查。4、扫除民生障碍。用电的改造,西丽生活小区配电室改造及配电室柜及变压器更换,并与供电局达成免费改造协议;配合供电局为小区铺设6栋电缆,1-6栋全部更换新电缆及3个配电箱;有线电视及宽带输入;为安置人员的子女就学入托办理“红卡”免交借读费26人次;解决员工生活和子女学习的困难。为解决职工生存困难提供民生保障。5、坚持接访制度。积极落实奥运期间值班人员工作制度。在“两会”和奥运期间,坚持轮流值班班,接待群众来访87人,受理频繁咨询、查问、

要求电话约370入次,主动作为,化解矛盾;6、组织赈灾募捐。四川汶川县地震后,组织破产留守人员捐款2390元;组织党员募捐特殊党费7040元。其中退休党员1400元;留守党员2440元;新公司党员3200元。二、存在问题工资疑低。随着《劳动合同法》出台和工资税收的提高,xx的最低工资已经提高到每月850元,还望考虑地处特区的生活难处,适当提高工资待遇。就业疑虑。清算留守人员个个都能独当一面,算得上是精兵强将。为了企业的再发展,为了大局的稳定,为破产工作服务了近5年,年轻人耗老了,老的也耗到退休了,大部分是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子女要抚育。想出去工作,安置未完,难以安心工作,如何考虑出处。续保疑惑。留守人员虽然签订劳动合同,部分社会保险已续,积极性有所调动。但06-xx年期间断保如何补上,部分xx户籍自行投保的如何补社保金,迄今分文未附,也无答复。清偿疑问。职工住房公积金返还、拖欠职工计件工资、离退休职工企业拖欠工资44个月、企业内部集资款万元等,是否清偿,是咨询的热点,也是破产工作的焦点,更是上访的隐患。物管疑难。由于物业管理仍然缺乏相应的制度管理,住户几经被盗,养鸡养狗,乱搭乱建,比比皆是。大家都是社会自然人,谁也不怕谁。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逐步改进工作方法,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破产清算组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三、一年来的工作体会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体会到公司虽然破产了,但清算、清欠、清偿的稳定工作仍然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及国家的利益,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破产政策和财经纪律处理好每一笔帐务、落实好每一个人的拖欠、保证每一项清偿稳妥兑现,为公司的破产工作把好关,为公司破产清算工作的顺利、稳定、和谐进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三留守工作总结篇三

三1班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三1班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一、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对“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查,摸清“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数量、家庭状况(包括父母在外的通讯地址、电话)、家里代管监护人情况。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给“留守儿童”爱的温暖

在生活中,学习上我们要像父母般了解他们的喜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日常苦衷、同伴相处的关系及分析其思想动态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使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进而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

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三留守工作总结}.

四、直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桥梁

这些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我教育他们利用电话,架设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并把它转化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载体,我做到定期和儿童父母联系,向他们直接反映儿童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让他们虽在千里之外,也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能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之中,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让儿童亲耳听到远方父母教诲,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一直关爱着自己,父母一起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知道不再孤独,产生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预防他们不良行为的发生。

五、寻找机会,多表扬{三留守工作总结}.

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珍视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师的重视是极其关键的,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我有责任有义务更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色彩,同样的精彩,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三留守工作总结篇四

2016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

2016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人数。我镇辖5个村一个居委会,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7914人。据统计,我镇现有“三留守人员”总数2459人,占总人口的31%。其中:留守老人1243人,留守妇女445人,留守儿童77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6%、5%、10%。

(二)生存状态。1、关于农村留守老人:一是生活负担重。留守老人在子女外出打工后,承担起了繁重的农活、细碎的家务活。特别是农忙季节,更加劳累。90%以上的老人反映吃不消,太累。二是疾病困扰多。身体上劳累,精神上牵挂在外的儿女,生活过得十分艰难,内心深感孤独,体弱患病者较为普遍。留守老人“生不起病,拿不起药、有病

不医”的情况很普遍,“小病抗、大病捱”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三是生活质量差。目前除部分享受低保的户有得到扶助外,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障,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得可怜,除子女少量接济外,主要依靠自身劳动维持生计,大多数留守老人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一日两餐,生活质量较差。2、关于农村留守妇女:一是劳动强度大。农村留守妇女,由于丈夫外出,她们既要照顾孩子,又要赡养老人,既要烧火做饭,又要在田间劳作,有的还外出打零工。忙活、闲活、重活、粗活均压在她们肩上。二是精神压力大。由于长期两地分居,担心夫妻感情疏远,担心丈夫在城里干活,经受不了诱惑而抛妻弃子,遭遇婚姻危机。三是缺乏安全感。农村社会治安相对较差,妇女没有依靠,安全感较差。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一是感情上缺乏抚慰。留守儿童主要靠信件、电话与父母联系,缺乏父母亲情。据调查有一半以上儿童思念父母,希望父母留在身边。留守儿童遇到困难和烦恼时,希望有渠道诉说,有亲人安慰,但相应的监护人与儿童或多或少存在隔阂,不能完全代替父母。因缺乏父母照顾,多数留守儿童自制力较差,存在冲撞易怒的问题。二是学习上缺乏指导。所调查儿童均在镇中心小学寄宿上学,放假时,由于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有限,对儿童学习难以指导。三是行为上缺乏约束。监护人由于主要是隔代监护,对孩子比较溺爱,又由于农活繁忙,无暇照看孩子,与孩子交流少、沟通少,对孩子约束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行为习惯好的占25%,中等占35%,说慌、打架、沉迷于看电视、游戏等不良现象约占30%。

二、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基本特点。

1、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劳动强度相对很大。除部分留守老人享受低保外,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贴补。绝大多数留守妇女居住自然条件较差,自身知识水平较低,劳动能力较弱,经济来源主要靠丈夫或子女外出务工所得。据了解,80岁左右的留守老人不得不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因农村在家劳动力少,留守人员在农忙时既难以请到人帮忙也舍不得花钱雇工,致使劳动强度极大。

2、生活缺乏相应照顾、隔代教育问题突出。由于子女或丈夫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对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而言都成为难题。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渐渐衰弱,患病的相应增多。妇女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大,身体状况普遍较差。而且,都承担着抚育儿女或孙辈的重担,留守妇女因精力所限,无法专心于对孩子的教育和照顾,老人因身体较差,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的学习,担心学习成绩差。总觉得管理小孩力不从心,对他们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隔代教育问题突出。

3、家庭氛围严重缺失、精神生活非常单调。近年来,农村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相对于城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老人、妇女、儿童这些弱势群体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但是,子女或丈夫常年外出,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难以享受到亲情般的关爱和家庭氛围中的温暖,这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特别是影响了儿童心身健康发展,造成部分儿童性格内向、孤僻,对人冷漠,缺乏安全感,具有更加强烈的自卑和逆反心理。同时,他们与外界的接触较少,除了电视,基本上没有别的消遣方式,精神生活异常单调。

4、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医疗费用严重不足。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人员常年患病率较高,特别是留守老人的患病比率高达70%以上,许多老人是多病缠身,有的老人多年卧病在床。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但村里医疗卫生条件普遍较差,农村仍普遍存在“生不起病、吃不起药”的情况。“小病抗,大病拖”是农村相当一部分家庭医疗状况的真实写照。

(二)原因剖析

农村留守老年妇女在养老、就医、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的一系列综合性问题,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二个主要因素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城乡差距拉大导致人口结构分布失衡。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别进一步拉大。我镇农村在交通运输、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先进地区和发达城市。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快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进程,导致了城乡人口结构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这是造成农村留守人员各种生存问题日趋严峻的根本原因。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纵向来看,我镇农村社会保障得到了长足进步,但横向比较和从现实需要来看,农村针对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养老、公益医疗、公共服务等各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滞后的,农村老人能够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远远满足不了养老保障的各种需求。缺少针对特定地域、特殊群体重要社会民生问题的社会救助应急机制和规范有序的服务措施。

三、对策及建议。

“三留守”人员的生存质量,关系到我镇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发展。他们面临的生存困境,需要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并加以解决。

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紧扣国家对农村的投资政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农村道路、农村能源、农田水利等方面的投资建设进程,努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及农民生活环境。

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留守人员生活质量。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要求,努力推进农村医疗、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改善留守人员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建立对特定区域、特定人员的救助帮扶机制,切实有效地提升留守人员生活质量。

3、加快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投资效益。要彻底解决留守人员问题,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经济状况。结合镇情,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扩大就业渠道,拓宽投资门路,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共同致力于发展本地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人回家乡、情注故里、福满家园”的美好愿景。

三留守工作总结篇五

3“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三留守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我校从实际出发,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为切实做好关注教育,关注留守儿童的这一工,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各负其责。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留守学生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1、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学校的留守儿童,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并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

2、建立代理监护人队伍,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三留守工作总结}.

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学校还多方面联系社会上的爱心妈妈,至今有四名留守儿童找到了爱心社会妈妈,社会妈妈负责孩子的全年的学习开销,还定期到学校看望,节假日领回到自己家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学校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对代理监护人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

三、营造关爱氛围,开展关爱活动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利用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校园爸爸、校园妈妈——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四、感受温暖,快乐成长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留守学生之活动室,配备了电脑、亲情电话、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三留守工作总结}.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我校在这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应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三留守工作总结篇六

三年级流动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三年级流动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流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为了给这些流动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启动“流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有关流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流动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流动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流动留守儿童”档案。学校要求班主任要家访,通过走访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定工作目标

通过对流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流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流

动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流动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一是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以黄伟忠副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流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二是建立流动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流动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流动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三是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流动留守儿童的制度。在学校留守和流动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流动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和流动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和流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流动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流动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四是建立健全教师与流动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五是建立了关爱流动留守儿童的应

急机制。学校建立了流动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六是注重对流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流动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七是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加强了对流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一是加强与流动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二是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一是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对流动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流动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二是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三是有的流动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学习偏差。学校号召班里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与流动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再就是每一位教师负责帮扶几名“流动留守儿童”,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

引导“流动留守儿童”形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流动留守儿童”得到了教育,使他们的学习、纪律、性格都有了改观,都有了进步。四是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学校每期进行一次“流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流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虽然我们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目前我校流动留守儿童较多,且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内仍会存在继续增多的趋势,学校软硬件条件跟不上。二是在落实学校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中,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之处,有待于今后在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之,学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帮助流动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与新任务,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将不懈地努力着!

仲恺区陈江小学三年级组 2015年7月6日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三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下一篇:上半年民政工作总结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