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点击:   2014-10-06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篇一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年级二班 下学期

2013-2-12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5个单元,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适应小学生活的逻辑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切实需要得内容,按照主题进行整合。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情感。本教科书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意在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步步深入地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有意识的把健康常识和饮食习惯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愉悦,热爱生活,做一个快乐成长的孩子。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本单元安排了“谁的朋友多”、“你真行”、“我们一起成长”三个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引导小朋友在集体生活中正确地与同学、朋友交往,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级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快乐。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好奇是孩子的天性,面对大千世界,充满新鲜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赏识他们的探索精神、训练他们的积累知识方法等,是本单元的主要目标。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本单元通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动植物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伟大。让他们在享受生命的快乐中,学会保护地球家园,珍爱有着美丽生命的动植物,学会对生命充满感激,知道只有心中有爱,生命才会更美丽。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介绍父母在家做的饭菜,感受父母的辛勤哺育和无私关爱,感受家庭生活的和睦和温馨。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有两件宝:大脑和双手,培养儿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3、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4、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

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5、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6、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突出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7、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六、课时划分

1、萝卜白菜我都爱 ---------- 第一周

2、我设计的午餐 ---------- 第二周

3、小心,病从口入 ------- 第三周{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4、我有两件宝————— 第四周

5、做个小玩艺儿————— 第五周

6、打扮我的小天地————— 第七六

7、谁的朋友多————— 第七周

8、你真好————— 第八周

9、我们一起成长 ————— 第九周

10、你留心了吗 --------第十周

11、我的问题卡 ————— 第十一周

12到哪里找答 ————— 第十二周

13、让我走进你 ————— 第十三周

14、美丽的生命 ————— 第十四周

15、我能做些什么 ————— 第十五周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篇二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共有7人,男生2人,女生5人。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较踏实。个别同学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生活习惯上大部分学生有依赖思想,不能独立生活;还有个别学生有娇生惯养的特点,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参加集体活动,怎样爱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综上所述,本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的重点是不断提高学生自律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二、本册教材特点

1. 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

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保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 习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一 爱护班集体 2

二 教室里的悄悄话 2

三 班级也是我的家 2

四 班级小公约 2

五 春天在哪里 2

六 打扮春姑娘 2

七 和春姑娘一起玩 2

八 春天里的保健 2

九 我们多么幸福 2

十 期中考试 1

十一 手拉手过“六一” 2

十二 快乐的一天 2

十三 我的身体 2

十四 我们进步了 2 十五 我的成长记录 2 十六 炎热的夏天 2 十七 夏天里的科学 2 十八 健康安全过夏天 2 十九 放暑假了 二十 期末考试 2 1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篇三

2015一年级下期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赵 * *

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南丁曹小学 赵**

一、班情分析

1、经过上学期的小学生活,学生知道懂礼貌,讲文明, 看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

2、学生对学校常规有了基本的了解, 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比较能够适应学校生活。

3、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的基本技能。

4、学生培养了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的思想情感。

5、学生 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对知识的兴趣感。

二、教材内容分析

1、第一单元《我爱我家》本单元中共编排了我为家庭添欢乐、干家务、爱惜生活用品、妈妈的节日4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

2、第二单元《美丽的春天》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朗诵、绘画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春天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生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情感,完成新课标要求的“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人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能欣赏和感受自然的美”;“从不同途径收集信息”;“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并学习与他人交流分享”等目标。

3、第三单元《做文明小学生》从“礼貌用语好奇妙”、“热情待客 文明做客”、“将文明 守秩序”三个方面来立体地呈现怎样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

4、第四单元《我爱班集体》在设计上从“我是集体的一员”、“团结友爱欢乐多”、“快乐的儿童节”三个方面呈现班集体生活的乐趣。

5、第五单元《愉快的夏天》,本单元中共编排了“夏天的生活”、“夏天的动植物”、“过一个愉快的暑假”3个主题活动,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主线,在衣食住行中感知夏季,在观察和经历夏天中学习科学、学会生活。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学习有关儿歌,知道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了解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能在活动中初步认识春天的花及野菜,练习综合的观察、绘画、朗诵能力,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乐于参与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班级的卫生值日和保结工作,能为班级庆祝“六一”活动布置教室。懂得要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理。

3、培养儿童爱亲敬长、爱班集体、爱家庭以及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

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加强课堂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

5、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015-3-9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篇四

未来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未来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共有51人,男生

人,女生

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特点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

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保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二

教室里的悄悄话{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班级也是我的家四班级小公约五春天在哪里六打扮春姑娘七

期中考试 十一

手拉手过“六一”十二快乐的一天十三我的身体十四我们进步了十五

我的成长记录十六炎热的夏天十七

夏天里的科学十八

健康安全过夏天十九放暑假了二十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篇五

2014-2015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蒋军洲教学点 陈云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共有 人,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教材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四个主题,共12课。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我的家人与伙伴{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1、我的一家人 2、家人的爱 3、我为家人添欢乐 4、我和小伙伴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5、春天来了 6、小苗快快长 7、我们和太阳 8、风儿吹呀吹

第三单元 健康生活每一天

9、我换牙了

10、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11、小心,别伤着 12、夏天,我们注意什么 三、教学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表达对家人的感谢。{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在自然中进一步了解环保的知识,养成环保的习惯。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培养“有好奇心、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

6、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8、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表现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学难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3、养成环境保护的习惯,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品德与生活涉及到生活中的知识与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养成习惯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充分备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进行教学。 3 .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如对于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教师在教学时就应适当的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时,可以灌输环境保护的思想,尤其是到了春天,万物复苏,更应保护花草树木,让学生形成保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从小培养这种良好的习惯。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六、课时划分

我的家人与伙伴 8课时 走进大自然 8课时 健康生活每一天 9课时 七、教学进度表 (见下页)

2015年2月28日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篇六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调控。

二、教材内容分析

1、第一单元《春天的歌》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朗诵、绘画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春天给予人类的无限生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情感,完成新课标要求的“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人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能欣赏和感受自然的美”;“从不同途径收集信息”;“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等目标。

2、第二单元《今天我当家》抽取学购物、进厨房、对待生病、接待客人四个方面来具体地构建儿童当家的过程。

3、第三单元《我在班级中》从“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我帮你,你帮我”、“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我们共庆六一节”四个方面来立体地呈现班集体生活的乐趣。

4、第四单元《快乐的学习生活》在设计上以学习兴趣为中心,并试图打破将学习仅限于课堂的狭义学习观,侧重对儿童进行愉快积极、负责任、有创意的生活主题教育,从而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做事用心”,“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高兴地学”,“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等目标。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目标

1、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学习有关儿歌,知道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了解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能在活动中初步认识春天的花及野菜,练习综合的观察、绘画、朗诵能力,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乐于参与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班级的卫生值日和保结工作,能为班级庆祝“六一”活动布置教室。懂得要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理。

3、能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爱与乐趣。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寻找校园内、生活中的有趣丰富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了解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了解丰富的学习途径。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有效性。

3、加强课堂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

五、教学时间:34课时

茅箭区大川学校 李前华

二0一五年三月七日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一年级家长会工作计划
下一篇:七年级年级组工作计划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