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

励志故事  点击:   2014-08-17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篇一

创业故事

成功者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生来家中便颇有资财,于是将家业越做越大,或是才智超群,一路顺风顺水,将资质不予荒废,或是人脉极广,左提右携;再有一类,则本身不具备各种内在或外在的纷繁光圈或很少有,但最终一样能成事儿,且后一类人的经历似乎更富有传奇色彩,正如扎根在贫瘠地上的草,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韧劲十足,无论凄风或是厉雨都无法摧之残之,最终滋发成参天秀木。

黄友阶正是这后一类人。

一个人最可贵的地方不在于他当下的处境,而在于他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1987年从湖北工业学院机械专业毕业后,和现今的许多大学生一样,黄友阶面临着就业和创业的抉择。在经过几番思量之后,考虑到资金暂缺,人脉匮乏以及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之后,黄最终选择了先就业,那时的大学生远比现在稀少,大学生就业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于是,黄便很理性很顺理成章地于1993年在武建集团星光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位臵—从事产品设计开发工作,凭借着娴熟的专业技能的踏实的工作态度,黄硬是从一个懵懂青葱毕业青年长成为一个成熟稳健,敏锐灵活的技术人员,并被评定为高级工程师。这段时期可以算是初试锋芒,是黄由一个理想主义的“学校人”到现实主义的“社会人”的转变,如果说之前在大学是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那么进入社会工作后可以算是实践经验和社会认识的积累,而两者的完美结合才催生出转变。

无数个星光明灭的夜,黄无眠,他总在想,难道这一生便是如此过去?在很多人眼里,黄友阶此时已经算是活的可以了——既有稳定的工作又有不错的职称,应该安享其中才是,然而,每个年轻人都是最好的梦想家,黄友阶则表现不可收拾,他并不安于每天波澜不惊的三点一线,并不安于每月按时发放的工资,这在黄看来,已经深深地刺伤了一个怀揣梦想奋然前行的年轻人的尊严,他不甘心就这样一直给人打工,按部就班的听人调度而无法释放内心郁积已久的闯干激情,何不自己创业呢?可是,黄友阶也是一个正常人,他也有正常年轻人的忧虑与担心,首先资金从何而来,自己刚工作三年,平日里吃穿住行花销开外,并无十分积蓄;其次,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创业的能力与行之有效的计划或蓝图,似乎还是个未知数;再者,一旦创业失败,付出的代价将是惨重的,非但惨重,简直悲壮至极,钱财散尽不说,对自己苦心构建的梦将会是沉重的打击。

然而,一个人最可贵的地方不在于他当下的处境,而在于他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黄友阶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的所学以及他一直以来贯穿内心信仰告诉自己,他要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地域,设计出有利于市民日常生活的创新装饰,而那也将带给他比之眼下数百至千倍有余的财富,于是,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何不在家装行业大展手笔,致力于设计制造创新装饰?在旁人看来,一个学机械的似乎应该在更高端的产品上才会有前途,才上得了台面,可黄友阶偏偏就不这么想,其一,他认为一个出色的创业者就应当从小的地方做起,从小的产品做起,走尚未成何谈跑?其二,市民最需要的也将会是最成功的,当时国内的创新装饰领域涉足的人极少,是一方亟待开发的沃土,用心经营必然回报颇丰。目标既定,黄觉得做什么事儿就有了方向,先前考虑的问题亦不再是问题,加之内心的血性,激情喷涌,遂打定主意,果断舍弃工作,开始筹备创业。

他是欣慰,亦是坚毅,是对寻梦的决绝

尽管许多同事和以前的同学对黄友阶的做法都觉得有些荒谬,亲戚朋友也觉得他脑子有问题,放着现成的工作不干,创什么业,简直大胆。顶着诸多的压力舆论,黄毅然坚守自己,他每日只是四处奔波,筹集创业基金,可是谁又愿意借钱给一个满脑子无知梦想,有悖世道的大胆青年呢?

每一个有风有雨的日子,黄早早便起,披挂上褶皱的旧雨衣,踩着啷当响的28自行车,穿梭在江城的曲直街巷,四境迷蒙,微微摆动的车窟窿碾过浅浅的水洼,溅起细细的水渍,这是一个雨中骑车人的姿态,也是一个为梦想孜孜不倦的人的姿态。他就这样踩着,驶过的地方有嬉戏玩耍的孩童,也有摇着蒲扇笑容可掬的大妈,更有不绝于耳的小贩叫卖,累了,就将车歇在一边,坐下来冲冲地吃完一碗热干面,撩起衣袖擦拭两鬓的汗珠继续前行。经过几个月的坚持与执着,黄友阶终于东拼西借筹到五千块钱,虽然不多,却足以承载一个青年的梦。当然,在这当中,黄所做的并非止于这些,他在日里借钱时,也登门拜访了很多以前的同事和曾经秉烛夜谈的同窗云云,他需要帮助,需要更多人的融入,因为他明白,合作才是筑起高楼的基石,可想而知,要说服一个能和自己上同一条船的人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工程!有梦想的青年很多,有梦想并努力经营的青年就少了,有梦想,努力经营且不因为世俗风潮而转向换标的青年则少之又少了,一次次的历尽开门,聆听数语,摇手轻叹;一次次的历尽纳入,笑而不语,敷衍无音。然而,志同道合的人终究还是有的,人心也是肉长的,真诚又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在看到了几张终于被征服而毅然下定了决心似地甘心与之共谋的面庞之后,黄友阶几乎是泪流满面,他是欣慰,亦是坚毅,是对寻梦的决绝。满幕星斗的夜里,黄也没有消停,他挑灯夜读,无论是所学专业的温习强化至补充,还是管理学经济学之类的涉猎,乃至古今中外名人传记的字里行间,都是他奋力汲取的营养,就是在一半夏天一半冬天的江城,在冰与火的交融间,沉淀下了黄友阶一生用之不尽的头脑食粮。

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划准备,黄友阶基本完成了创业的几项基本要素——资金,团队,充足的专业知识及从业经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激情,执着的激情。

1997年3月,黄友阶在汉创办了武汉市创新装饰有限公司,其本人任董事长,从此,他开始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万水千山厌问津。

按照黄初期的设想,公司应致力于开发出方便市民的创新家居装饰产品,因而涉及的面相对就比较广,尽管他已经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在服务上做到同行所不能理解的极致,然而,一个企业的灵魂终归在创新上大放异彩,这也正是顾客所看重的,黄友阶深深地明白这一点,他利用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以及往日对市场的需求理解,考虑到一个问题,如果仅仅是一家普通的装饰公司,那么在武汉这个偌大的地盘,狼多肉少,终究不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因而,不能在装饰装修上吊死,他又分析了多家在汉的同类公司,发现他们所做的无非是在表面上下功夫,做一些极普通的装饰装修,而创新的内容却少之又少,如果要在所有的家居装饰创新上下功夫,则又名目众多,那必然无法深入提高其层次,再者,黄料想到,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消费意识的不断飞跃,家居环境的需求也必然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在和伙伴们经过几番激烈研讨和国内消费市场的科学分析之后,黄友阶终于确定了公司的业务重心——

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宗旨,在和同行一样做同类装饰的同时,着重开发某项家居产品,至于具体开发何种家居产品则需进一步商榷。

这日,黄友阶像往常一样,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愁眉紧锁,一进门就一屁股坐到沙发上,双眼深冥,思考着究竟做哪项产品比较合适,这时,厨房传来妻子下厨时的被油烟呛到的阵阵咳嗽声,又是一丝灵光闪过——何不开发油烟净化机?她妻子遇到的难题可能也是千千万万个居家妇人的难题,要是能开发出一种能排除油烟的油烟净化机岂不是能解决她们的“灶台之困”?想到这儿,黄友阶顿时愁云四散,嗖的起身,三两步冲出家门,直奔图书馆,妻子叫他不及。黄翻阅了近年国内的一些关于生活资讯云云的报纸报刊,发现果不其然,厨房灶台的油烟问题已经成为众多武汉市民以及其他城市市民的深切苦楚,那么如此一来,推出一款方便耐用的油烟净化机必将得到广大居家妇女的青睐,且油烟净化机成本不高,技术含量亦适中,对于刚起步的小型企业来说再合适不过了,而自己的专业技能又刚好能派上用场。念及此,黄又火速赶回家中,闭门细思,拟出了一份儿《关于开发油烟净化机的初步计划和设想》。这一晚,他几乎是彻夜未眠,不仅是为刚想出点子兴奋,也在考虑下一步的策略。他可能不知道,正是这个想法,将他带上了悲喜交加的艰涩之路。

那一条条曲曲折折的花斑线流淌着他碌碌的渴盼和诚笃的信仰

从此,黄友阶便开始埋头苦干,他照常经营着装饰公司,一边着手研发油烟净化机,为了得到满意的设计图,他常常从早画到晚,啃几口面包,喝几口白开水就算是挨过了一餐饭,有时候更是奋战到夜深人静,他时而埋头苦思,时而颔首欣喜,时而焦额蹙眉,时而拍手欢欣,揉皱的纸团一个又一个,撕碎的纸屑一张又一张,他翻阅着,他勾画着,甚至酣睡在字里行间,眼前满是灵越的几何图线,由于资金不足,他只好廉价从废品站买来收购的塑料泡沫和一些胶质材料,用来制作油烟机模型。画图,制模;再画图,再制模;继续画图,继续制模;经过无数次的循环,他终于试验成功了,他在自家的灶台上试了又试以至合手欢欣,他抱着妻子原地旋转,像极了一个有糖吃的孩子,第一次有了创业的结晶,黄友阶更加坚信自己当初的选择。

研发成功后,黄友阶便开始集聚资金采购材料着手生产,经过几个月的赶班加点,二十台新式油烟净化机应运而生,黄给他们取名为“无烟灶台”,由于产品刚刚制作完成,黄并不着急立马上市,而是免费发放给他们公司的一些老客户试用,试用满意再上市。经过几个月的忐忑与焦虑等待,黄友阶看到了顾客们一年的灿烂,这是他几个月,不!应该是这两年来所看到过的最温馨的面庞!同时,他也得到了这几个客户一致的“无烟灶台”订单,黄友阶乘热打铁,他当即安排产品上市事宜,这时候,黄俨然由一个产品设计的工程师转变成一个矜矜业业的推销员,他开始东奔西跑,依旧是几年前的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的推销自己的新产品,尽管还是有冷眼相待,有闭门不出,但黄似乎更有耐性,他温言软语,循循善诱,加之“无烟灶台”的确有实用性,而且价格适中,一般普通市民都消费得起。很快,便有人打来电话预定,甚至有餐馆预定多台,看来,触动人心的产品就是好产品。一个能切实解决日常生活不便的产品又怎能不触动人心呢?几个月下来,几乎整个武汉三镇都留下过黄友阶行过的车辙印记,那一条条曲曲折折的花斑线流淌着他碌碌的渴盼和诚笃的信仰。俗语有云:天道酬勤,恒者能胜。经过几个月劳碌奔波,黄的用心大

家都看在眼里,公司的订单也越来越多,生意渐渐有了些气候,黄友阶这才舒了一口气,他悠悠地告诉员工:今晚要求不高,有个简单的梦就好。

然而,黄友阶并不知道,新的危机正默默地在不远处注视着他。

一个创业者的失败不在于组织的瓦解,而在于意志的崩溃。

实际上,黄友阶的安稳觉并没有延续许多时候。大概半年过后,黄发现订购无烟灶台的市民越来越少,他亲自到一些市民家中询问对于无烟灶台的了解及购买意向发现,许多市民普遍反映的情况是他们周围试用油烟净化机的街坊已经开始对油烟净化机产生抵触情绪,原因是四个字:只排不净。而且自从黄氏无烟灶台推出近半年来,由于其技术含量低,一些装饰公司和个人纷纷效仿,有些甚至卖出的价格更便宜,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给了“无烟灶台”予致命伤害,尤其是无烟灶台本身存在的问题,它采取油烟直排,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且造成室外墙体油渍斑斑,影响市容市貌,这也决定了其昙花一现。

很快,“无烟灶台”销售量一路下跌,最终在新千年快到来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无人问津,公司每天都有倒闭的可能,黄友阶并非没有料想到这一点,他也并非猝不及防,他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早而已,如今,公司业绩已进入荒原地带,员工也总不能一天没有饭吃,黄友阶陷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事业低谷,接下来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员工四散奔离,朋友相继退身,资金已然告罄,债主日夜缠身…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电影中,则男主角自此后必然是每日不分白昼借酒浇愁,而后渐渐苏醒,最终全然恢复。然而,黄友阶却没有时间来挥霍,他深知自己必须立刻从低谷中全身而退,蜿蜒向上,寻找出路。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瓷器商人从远处贩回许多珍贵的瓷器准备在镇上出售,在经过一个小村子时,却因为马的颠簸几大袋瓷器嗖的从马身上滑落,继而啷当一声响,瓷器全部破碎,大家本以为商人会转身拾掇起瓷器好生哭上一番,却见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表情很是淡然,路人不解:你辛辛苦苦运回的瓷器全部打碎,你居然无半分伤心之色,有悖常理!商人只消一句:碎了的瓷器哭泣又有什么用呢?说完毅然行路。这个故事的现代翻版则正是黄友阶,要说昨天还好好的一切今天就烟消云散,叫人当做什么都没发生,是不可能的,黄友阶哭过,可能在某个未眠的夜,一个人蒙在被子里偷偷地哭泣,那绝不是哭给旁人看的,一个真正能成功的人往往是哭给自己看,哭给自己的才是刻骨铭心的,能尝到刻骨铭心的痛的人又怎么会走不远呢?

尽管这时候的公司已经空无一人,黄友阶却并没有将它倒闭的打算,他坚挺着支起最后一面墙。很快,他又开始没日没夜的画图,试验,再画图,再试验,他品尝着这种循环带来的乐趣,而且津津有味。如果说之前黄友阶果断舍弃工作创业在旁人看来是大胆的话,那么如今碰壁之后还那么死拼扛着不放则是明显的神经病。不过对于此,黄友阶却是这么想的:一个创业者的失败不在于组织的瓦解,而在于意志的崩溃。

成功不在于偶然,而在于经营;失败亦不是必然,只要用心领会。

这以后的一年多,黄友阶每天只是呆在家中,闭门不出,他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油烟净化方面最科学权威的前沿动态,整合自己近年来研发“无烟灶台”的

心得和经验,还时常分析厨房灶台的机械构造便于与油烟机完美契合,这一切的一切已然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开模——试验——再开模——再试验,一次晚饭前,妻子悄悄地走进书房,发现黄友阶一只手撑着歪斜的昏冥的头,另一只手却还握着笔食指与笔杆接触的位臵已经磨出了还几个大小不一的血泡,她试着掰出他手中的笔,却发现手指已经变形的无法伸直,妻子心中一阵辛酸,这个眼前的男人教她纵有千思万绪也难述一词,她只能静静地捂着嘴如女子一贯的哭姿,默默地看着他,泪眼迷蒙出天明的拂晓…

2001年七月,政府对个人创业的扶持力度有所加大,黄遂向银行贷款数万元,又迅速组建起了公司的第二春,几天后,第一台离心过滤式油净化机问世,它解决了油烟“只排不净”的问题,而且节能环保,其回收的废油还可生产生物柴油。这在当时国内是绝无仅有的,同时陆续出现的还有CXW-40-T1(垂帘型)油烟净化机,CXW-80-T2(离心型)油烟净化机,CXW-160-T4(室外落地式)油烟净化机,CXW-160-T5(室内落地式)油烟净化机,CXW-160-W1(室内挂式)油烟净化机等,吸取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黄友阶这一次并没有着急推出这些创新油烟净化机,没有拿给任何人使用,更没有立刻上市的打算,而是积极地向武汉科技局,武汉专利局,国家专利局等有关单位申请专利,比之向市民销售产品的数量,黄更看重的是技术上的创新与专利的维护,他只要有创新的技术和前沿的成果,再大量生产自然不是问题。经过黄友阶近一年的努力,他所研发的离心过滤式油净化机2002年7月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听到这个消息时,黄友阶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不是专利证书如何如何的模样,而是这些年来一直为自己的产品碌碌奔走的情形,油烟净化机不正像他的儿子一样么,由萌发到孕育,再由孕育到滋养,由滋养到诞生,由诞生到认可,由认可到成长,接下来自然是由成长到壮大。这当中的每一步都是用血和泪灌注而成,一丝也不能心急求成,只能和和气气,安安心心地细细调养。成功不在于偶然,而在于经营;失败亦不是必然,只要用心领会。

专利申请成功后,黄友阶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开始着手生产并投入市场,由研发到出模再到生产的一线式运营。然而,一段时间后,黄发现,事态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乐观,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新产品推出市场后居然“无人喝彩”,本来就对复出后的黄友阶颇存疑虑的员工见此形势,没几天便四散逃离,像逃离火坑似地。毕竟经过几年尖锐的磨砺和失败的冲击,此时的黄友阶看问题似乎比以前更理性,也更冷静,这一次,他并没有挫败的感觉,也没有心思理会弃他而去的员工。而是在思考如何完善自己的营销战略和产品理念。经过几日的深思熟虑,考虑到油烟净化机的净化油烟功能,黄友阶果断决定将产品实用性与社会公益性结合,即在方便市民的同时对环境保护亦产生一定的功效,这样一来,油烟净化机的出路便多了。

每个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只要将终点选好,不惜一切走下去,一定可以走到。{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

一个人设想好了路子,只要一直沿着路子走下去又怎么不会成事儿呢?按照黄友阶便利与环保结合的设想,他带着自己的多款产品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参加了第八届和第九届中国国际环保产品博览会。2003年,“垂帘、离心式小型饮食业油烟净化机”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环保产品博览会金奖,2004年再次以“全动态离心式餐饮油烟净化机”获得第九届中国国际环保产品博览会金奖。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篇二

创业故事

想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但大部分人往往以失败告终。创业者们要怎样才能成功?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勇于面对失败和挑战且具备独立自主的精神。

领导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锡恩首席顾问--姜博士观点:

如果你是第一代企业家。你首先做一个假设,如果出了意外的话,你留给企业什么样的东西?你的人能不能带领这个企业继续走下去?如果你认为什么因素能够让这个企业继续走下去的话,那么现在就应该做什么事。这是第一代企业家的使命,你最重要的是把这个企业做长久。

如果你不是这个企业的第一代企业家,而是高层管理者,怎么样去领导队伍呢?你一定要给下属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独立地去成长。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付代价,而这个代价你是一定要付的。领导人应该用狼性原则。领导者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什么?像狼一样,帮助生态链中的物种进化。

因此,建议您带领团队系统学习锡恩英才《盈利十年-战略管理者五项修炼》高端管理课程,期待您和您的高管团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改善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将自己从超级员工的位置上解脱下来,带团队、做文化、固机制、明战略,相信您的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京城第一纳税人张大中创业故事

张大中认为,卖掉大中从外部条件看,是家电连锁进入了整合期,区域性家电连锁的发展前景堪忧,不能等到企业经营得狼狈了才卖。他决定退出了,但必须风风光光。他在去年底挑了个最好的时机,把2亿元固定资产的大中电器卖到了36亿元

大中公司始建于1982年,几年后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音响设备制造厂。1989年,正式注册为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

刷煤气灶的小贩,到升价几十亿的资本家,平民商人张大中的发家史里写满了他的努力。 张大中认为,卖掉大中从外部条件看,是家电连锁进入了整合期,区域性家电连锁的发展前景堪忧,不能等到企业经营得狼狈了才卖。他决定退出了,但必须风风光光。他在去年底挑了个最好的时机,把2亿元固定资产的大中电器卖到了36亿元。与之相周旋的是,家电业的大佬们--黄光裕、张近东、陈晓,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但他们都没能从他身上获得多一分的好处。

他坐在北京西郊的青清商厦3层办公室里,开始了新的事业。这里曾是大中电器的总指挥部,现在变成了大中投资公司。

青年创业有必要吃些苦头

“创业青年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经济困难,导师该不该出资帮助他?”11月29日,在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第二届创业导师论坛上,YBC执行总干事、全国导师委员会主席杨华东向导师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来自云南的创业导师阮鸿献经验丰富,他表示,不到万不得已,自己不会借钱给创业者,“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要经受挫折,相信每一个导师在创业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挫折,创业青年也应该经历这些,我们不应该让他们感觉成功很简单。”同时,阮鸿献表示,自己会想其他办法帮助创业青年,比如给他们做抵押,“我会观察他们是不是在用心经营,如果非常用心地在做事业,我觉得赔一点儿也没关系”。

在阮鸿献看来,创业导师与创业青年之间是一种父子关系,望子成龙是家长们的愿望,但家长又不该让孩子一直在自己羽翼的保护下成长。来自陕西的创业导师陈剑红认为,导师和创业者之间应该是朋友加伙伴的关系,因为教学相长,每个人都能在交流中获得新的认识。

陈剑红在指导创业青年时,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尽力给创业青年提供商机。她所指导的创业青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创业项目就是雕塑。陈剑红在和朋友聊天时得知西安某广场正在做雕塑项目的招标时,立即推荐了自己指导的创业者。“他有了准入资质,中不中标就看个人的本领了。虽然最后在投标中得了第二,没有中标,但参与大型项目的竞标,大大提升了创业者的自信心。”陈剑红也表示,导师不能替创业青年做主一切,路还是要青年人自己来走。

“我以前也参加过母亲水窖、希望工程等公益活动,那些是帮助弱势群体的公益活动,参加YBC不一样,这次我们是在辅导有潜力的强势群体,而不是在扶持弱势群体。”来自北京的创业青年导师丁宏伟非常认可陈剑红的观点,他认为,在辅导青年创业时,创业导师要和创业青年分清楚谁是主体。他认为,创业青年才是主体,他们才是承担责任的人,导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导师和创业者的交流中,也经常产生矛盾,丁宏伟就遇到过很多次。有一个创业者开了一家手工定制皮鞋的小店,开始营业非常顺利,创业者还能够坚持手工定制的模式,但一段时间之后,小店盈利下降,创业者发现隔壁专门卖鞋的鞋店生意不错,于是就考虑放弃定制,转为把鞋提前做好摆到店里出售。“我就帮他分析,卖鞋的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所以必须找到自己的优势,而他的优势就是定制。”丁宏伟表示,导师要坚持己见,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但他不能命令创业者去做什么。

“导师不是要和创业者做生意伙伴,而是要做一个领路人,是师徒关系。”来自上海的创业导师李肖鸣说。2004年,李肖鸣拿到一个商品的总代理,曾经考虑过与YBC合作,找20个创业者来开店,李肖鸣既做他们的创业导师,又做供货商,但经过考虑,李肖鸣放弃了这个想法,“作为商人,一定要争取市场份额的最大化,但YBC要的是青年创业成功率的最大化。导师要做的就是在创业青年遇到困难时,帮他爬起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很多创业青年体会最深的也是导师的这种无私的帮扶,他们认为,导师甚至比资金更重要。来自山东的创业青年何霞在2006年4月陷入了创业的低谷,原来专做农民工劳务输出项目的她遭遇了政策变化。她正打算把全部员工裁掉时,导师文红提醒她,应该转变思路,要涉足大学生就业,从大学生身上找突破口。正是这次思路的转变,让何霞的公司活了下来,并逐步发展壮大。 作为YBC的创业导师,姜博仁除了指导青年创业外,还把自己的感受写成文章结集出版。他认为,创业导师是负责让创业者“头脑软件”升级的,而不是当创业者的保姆和父母,也许创业者能够利用导师的人脉资源获得成功,但绝对不能让创业者感觉创业成功很简单,该摔的跟头还要摔,创业导师要鼓励创业者在遇到困难时不放弃,“我所看到的创业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放弃”。

“快餐狂人”乔赢的别样创业人生

“我从1994年‘下海’到现在,就做了一件事——‘红高粱’。”乔赢向《中国经济周刊》畅言半生浮沉。

那是2009年1月11日,郑州街头寒风凛冽,这个已“知天命”的“儒商”依然意气风发,尽管属于他的“挑战麦当劳”、“国内外200余家媒体关注”的那段“历史”已渐行渐远。 “我们的第二家红高粱快餐店最近已在郑州市经三路繁华地带开张,另外四家门店正在筹备。”乔赢告诉记者,这是“红高粱”的二次创业。

“重整旧河山”

乔赢缺少的是资本。

1996年,乔赢在郑州创建“红高粱”快餐店初战告捷。其后,他放言“挑战麦当劳”,“2000年要在全世界开连锁店2万家,70%在国内,30%在国外”,并布阵北京王府井,在“麦当劳”旁边扎下营盘„„

但是,急于扩张版图的乔赢很快便感受到了资本之困。为实现其“战略目标”,乔赢开始非法集资。2000年10月,83名利益受损的出资人联名上书公安机关,乔赢获罪入狱,“红高粱”基业轰然倒塌。

乔赢不缺少的是“故事”。

自当年因“挑战麦当劳”引得国内外200余家媒体爆炒始,这位“儒商”从来没有在媒体的视线里消失过。2003年4月,提前获释、仍拥有“红高粱”品牌的的乔赢决定再种“红高粱”,未果。

2004年年初,围绕乔赢的“东山再起”,坊间又传出了美国ADM集团亚洲公司联合河南双汇集团,计划一年内投资2000万元启动“红高粱”的故事。2005年3月,上述计划刚刚被当事人矢口否认,乔赢又推出了“红高粱”子品牌“乔士烩面”,但之后不久,郑州三家加盟店均因经营效果不好倒闭,“红高粱”公司还被加盟商诉诸法院。

当年6月,上述波澜未息,认定乔赢乃“虎将”、号称拥有亿元资产的河南三农产业生态有限公司又入主“红高粱”,最后竟黯然出局。2007年2月,乔赢又携手众诚科技和嘉富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高调宣布,“红高粱”进军网络快餐——“康酷食速”由此浮出水面,但仅

仅四个月后,“康酷食速”亦关门大吉。 “这条路不好走。”乔赢坦露心境,“从开始创业做‘红高粱’,我不知道能不能做成,但是我知道,我必须有抗风险能力、必需有坚定的信心和承受磨难的能力。”

乔赢就这样行进在“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之间,而其故事里的角色也在不停地转换。2008年8月,北京鑫华投资有限公司和河南阿庆嫂集团又与之结盟,“红高粱”生机再次萌现。

“目前,已到资金有六七百万元。”乔赢称,投资方一期将投资3000万元力挺“红高粱”东山再起。据乔赢介绍,此番开业的红高粱“综合了快餐和茶餐厅两种特征”,“准备的品种有上百种,开业推出36种„„既有各种米、面、汤和菜类,也有传统小吃如红薯泥等,还有新研发的南瓜沙、各类花茶、冰点等等”。

不过,对于“红高粱”目前的运营态势,乔赢则避实就虚,只称“还好”。

“我们正在按计划稳步有序地推进。”乔赢说,“红高粱”将为消费者“带去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饮食”。

“中式快餐”梦想

乔赢愿意畅谈的,是他的中式快餐“复兴”。

“中餐快餐化是一个方向,但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的中式快餐知名品牌。而中式快餐又是最有可能诞生世界品牌的领域之一,这也是我及许多企业家始终专注于中式快餐业的最大理由。”乔赢说。

乔赢原为大学讲师,谈及当初“下海”的渊源,他坦言是其在讲企业案例“麦当劳”时,有同学问及中国的餐饮文化如此丰富,何以没有自己的快餐巨头——这便是“红高粱”萌芽的土壤。

“思考后发现,这里潜藏一个巨大的商机。”乔赢激情洋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快餐业必将繁荣。” 自此,乔赢与“红高粱”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之梦想而生——这位15岁参军入伍,19岁被选送至解放军坦克学院、南京大学学习,26岁出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的“红高粱”CEO,现在时常挂在嘴边的一话句话是“认准了的事情一定要去做”。{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

“我从小就有股韧劲。六七岁时,喜欢音乐,家里没条件,通过一切途径还是搞到了一把二胡;十岁的时候,有个文工团到我们老家河南许昌演出,我一大早就去看他们排练,坚持了三天,直到师傅收我为徒。”乔赢说。

不过,为“红高粱”前景担忧者也不乏其人。

“快餐的内涵是方便,而中国的餐饮讲究色香味俱全,讲究烹调的艺术,做起来很难。”河南省餐饮行业协会一位人士坦言,“烩面更是‘跳不出碗,走不出店’,很难像‘麦当劳’一样方便。”

“中式快餐的短板,缘自两个难以破解的命门,一是产品难以标准化,二是缺乏王者一统天下,当前还处于诸侯纷争的阶段。”上述人士坦言,中式快餐发展尚面临诸多考验。

是炒作还是创业

在以成败论英雄的视野里,乔赢身负“悲情”、“娱乐”乃至“商业骗子”等诸多色彩。

“他是一个典型的狂妄的理想主义者,所谓的中式快餐之梦,说白了,是一个带有新闻色彩的符号而已。”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所谓的高举民族大旗的民族情结,也仅仅是一种博取噱头的手段。”

“他是一个游离于社会边缘的人,无论成败都是不甘寂寞,因为极具炒作天赋,且善于制造‘卖点’,使其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成分。”一位多年关注乔赢的河南商界人士如此解读乔赢的“不甘落寞”,“乔赢和红高粱的意义在于其商业品牌价值。一些投资者的真实动机,不少是在利用其知名度进行炒作,而乔赢则从中延续了他的中式快餐梦想。” 对于外界的议论纷纷,乔赢则不以为然,认为这些磨难“恰恰是一笔财富”。

“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拥有了很多财富和幸福无需亢奋,遇到挫折也不用气馁。”乔赢说,“当然,有的时候遇到特别困难又不被理解的时候,我也会沮丧,甚至想放弃,也会觉得如果一直在大学当老师平平淡淡多好,但这种念头在我脑海里只是一闪而过。”

乔赢以为然的是“资本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产业中的领头企业,背后都蕴藏着实力雄厚的金融资本支持,缺少资本的支持,企业很难生存。”乔赢显然还没有忘记以往的教训,“这次取得风险投资的支持,我会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好资金。”

事实上,乔赢的梦想也有现实的依托——纵观国内餐饮时局,“真功夫”、“大娘水饺”、“永和豆浆”等大批中式快餐企业正如过江之鲫,“挑战洋快餐”。而洋快餐也纷纷挥师中式快餐领域——2008年3月3日,美国百胜餐饮集团的中式快餐品牌“东方既白”已在北京首都机场落户„„

“未来还是个未知数,只能边探索边发展。”如今的乔赢,已少了当年“挑战麦当劳”的那份恣意汪洋。

浮尘半生,恍若烟云,外人眼中的“快餐狂人”乔赢,对于得与失一定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感受和品味。

解读亿元俞敏洪

抢来的“小红筹”

2006年9月7日晚9点25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纽交所敲响了股市钟。一路高唱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俞敏洪老师,终于带领新东方成功上市,而且刚刚卡在9月8日“红筹”公司境外上市“时间窗口”收拢之前。据测算,上市后,44岁的俞敏洪资产

至少高达1.21亿美元,可谓“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不过,俞敏洪现在应该为自己这个“抢来的小红筹”感到暗暗后怕。9月8日,由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将正式实行,如果在新规定实施前无法实现境外上市,那么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2004年5月在多伦多发布的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全球战略计划,将大打折扣。

新东方上市刷新了中国教育业在美国上市的零纪录。这是一个既值得称道又曾经引发争议的话题。从1993年注册成立的一个小学校到融资过亿的上市公司,新东方这条“寻找希望”

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他最值得人称道的一点是,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一位“海归”基金经理提起俞敏洪很是感念。他在1998-1999年间曾是新东方一名学员,暑假里每天骑着车到新

东方位于北京北四环的总部念托福培训班。

网上创业 态度决定成败

“今天要想从网上赚出大钱来很难,但从网上赚钱一定会是明天的趋势。未来2-3年内网上开店、网上购物、网上销售将会成为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未来的新兴产业,我认为今天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经验的积累。创业之初不要为了钱而努力,要为自己的快乐、为自己的理想和经验的积累而努力。不仅仅要为自己已经赚到的钱而快乐,更要为自己的创造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而快乐而骄傲!” ——阿里巴巴CEO马云

对于网上创业,有两种人的观点是要不得的。第一种人,眼光始终是瞅着天的,满脑子只有丁磊、陈天桥,特别是在网络经济形势逐渐走好、电子商务就要“大热”的这样一种大的经济形势下,他们坐立不安,跃跃欲试,非要在中国再弄出几个马云丁磊来。第二种人,他们认为网上创业、网上开店只不过是无聊人的游戏,那是不务正业的事情,自己不屑淌这“浑水”,和它远远地划清界限,殊不知,远离时代的潮流到头来会是茕茕孑立的景象。 正如前文的引言所云,网络经济、电子商务一定会是明天的趋势,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挡也不可逆转的。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期,电子商务赖以生长的环境、气候还未真正成熟,健全的网络经济秩序还未建立。国家对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都还没有出台,所以,一些互联网上的投机、诈骗分子便有了可乘之机,11月初淘宝网上的曾经惊动一时的网上诈骗案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一种经济浪潮的来临势必会催生一批批的财富英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创业者就可以利用网络一夜暴富。网上创业的创业者,更重要的是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就拿网上开店来说,网上开店和在街边、市口开店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它只不过是对传统商店的一种延伸,时间上从传统的开门、关门经营几个小时延伸到24小时开店经营,空间上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把顾客群由传统的某个街区、某个市区等延伸到全世界。 所以,网上开店的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不能好高骛远地一味追求发大财,否则,期望越高,可能失望也就越多,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创业的激情和信心,以致于到后来草草收场,空余恨。做生意不是每天都可以赚钱的,做生意会遇到很多痛苦的事情。不必因为一个人,一件事情影响你的心态。生{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

意不好的时候多看看别人,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去学习别人的经验。成功的人一定有他们的特质:勤奋,坚持,有远见„„得中评、差评的时候不必生气,一定是有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即使得了一个差评,心里肯定很难受,但这未必是坏事情。那个差评始终都在,也一直都在警示着我们,让我们不断努力,做得更好。像对待朋友一样,和你的买家聊天,做生意的过程会变得轻松和快乐的。

对于我们的创业者来说,网上开店是最适合不过的一种创业方式,无须太多的资金,无须专业的技术,这些都是它的优点。有兴趣和激情的朋友,可以试试看,给自己一种经历,给自己一种自我检测,只要经营得法,每个月赚个几百上千块,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做得好,后续的发展空间是没有限制的。

当然,网上创业还有很多别的途径,如本期策划里的“网络策划”一文,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网上创业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有一定网站制作经验和企业策划经验的创业者,可以从这里领悟到网上创业的真谛。还有更多的网上创业的途径,需要我们的创业者自己去发现、去开拓。

网上创业的成败,关键在于心态。对于网上创业这样的新事物,我们更多地是要去经历、去探索、去学习、去积累。完成了前期的积淀,往后走起来才能轻松。现在行动,以后你就是网络经济浪潮里走在前面的人!

养成创业的6个习惯:改变你的一生

秘密1 选定生活方式

马克记得50年前的一段经历。当时,他和奶奶到了一片海滩。他迫不及待地扑进大海,奶奶则一点一点地向水中迈进。她撩起水,先撩向胳臂,又撩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奶奶在适应水温的变化。马克瞬间就做成的事情,奶奶却似乎用了整整一生。故事包含了许多内容。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给自己的未来增加保险系数。下水之前,你先要清楚自己会遇到什么,以便在事情来临时胸有成竹,而且有逃脱的方法。做出改变生活的积极决定之前,你需要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权衡选择的利弊。

秘密2 保证家庭第一

1984年,参议员保罗·桑切斯被诊断出患了淋巴癌。为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一些,他放弃了名望甚高的工作。正像一位睿智的朋友所说,没有人希望临终前在办公室度过更多的时光。你可以挣得生活所需,解决财务上的问题--甚至富裕繁荣--但并不一定就要你去扮演工作狂:没有时间去玩玩游戏、修缮篱笆,或者停下脚步嗅一下玫瑰的芳香。

总之,无论是传统家庭还是现代家庭,家庭的意义都跳不开同样的意义:一家人相聚相守,让生命繁衍下去。

秘密3 养成创业习性

想获得成功,你就要养成创业的习性:多才多艺、灵活自如、善于推销自己、精于个人理财、排定事情的优先顺序,而且时刻准备着弃职而去。今天的员工需要有跳槽的心理准备。平均来说,跳槽常常是4到8年一次。

将你的创业念头付诸实施前,先经营一两项小产业,对你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历练。它对你的起步、经营、经验积累都有很大帮助。我们把它看作你手中的王牌。你可能因为喜欢手中的王牌而辞掉工作,也可能为工作的转换做好各种准备。

秘密4 节省每一分钱天你都成二倍地往储蓄罐里丢硬币(第二天,两个;第三天,四个,八个;一直持续下去),到月底,你的储蓄罐将昂贵无比,因为,里面已经是500万美元--5亿分的硬币。随手节省几分的硬币,能给你带来多么巨大的财富。 如果我们充分运用积攒的每一分钱--我们照样可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和心中广博的欲望。

秘密5 投资你的债务

有一则故事到处流传:当声名浪藉的威利被问到为什么要抢劫银行时,他回答道:因为这里有钱。威利可能是个恶棍,但不是个笨蛋。他选对了目标。不过如能够到银行里投资,而不是到这里抢劫,事情当然会好些。

负债相当于财务上的俄罗斯轮盘赌--枪膛里上满了子弹!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天失业、医疗危机、离婚,甚至漏雨的屋顶,就会引发你的财务危机。所以,让债务降到最低是最明智的做法--还有另外一个理由:你可以为自己省下一大笔财富。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篇三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创业故事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创业故事

2012-9-6 15:22:07 来源:天涯社区

仅11年时间,百度从一个很少有人知晓的网站,到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今年3月份,百度在有全球资本市场风向标之称的纳斯达克,百度股价首度超越Google,写下纳斯达克新的传奇。而早在2004年,百度搜索流量首次在中国超越Google,而且此后在中国市场上将这个全球巨擘远远甩在了身后。而如今 而42岁的创始人李彦宏目前正在为百度的基业常青和走向世界规划蓝图。环球人脉网为你讲述百度的成长史,希望广大创业者从他光彩熠熠的职业生涯和创业故事中得到启发

毕业后去企业工作是多数大学生的职业轨迹。20岁的李彦宏的也是这样,不过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没有为了工作而工作,他选择了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职业,并成为了这个领域中的专家。

对于90年代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来说,多都是抱着读一个博士学位的目的去的。读了博士学位之后,可以回国做研究,去大学里当教授。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就读于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李彦宏却选择一条与大多数人相反的路,那就是获得博士入学资格之后,却毅然放弃这一机会,选择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李彦宏的第一份工作是去华尔街做实时金融信息检索,这份工作让李彦宏获得很高的收入,才26岁就可以租得起一套公寓,并买了属于自己的新汽车。如果换做其他人,可能就会因此满足了,安安稳稳地在华尔街这个满地是美元的地方过着悠闲的生活。可是李彦宏却在不久之后选择了辞职,他有着自己的打算。

在华尔街,李彦宏有两个重大发现,其一,他看到了股票市场上IT企业的火爆,也看到了IT企业中互联网企业的巨大潜力;其二,他结合自己所学习的页面链检索技术,发现自己有必要发明一种有效的互联网搜索技术,这就是后来李彦宏在美国申请的 “超链分析技术”专利。

接着,在加拿大的一个互联网技术大会上,李彦宏向Mirosoft、infoseek等硅谷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讲解了自己的“超链分析技术”,让这些IT巨头们看到了李彦宏的价值。最终李彦宏选择去了Infoseek公司,在Infoseek李彦宏受到重用,成为当时硅谷最年轻的产品经理,并获得Infoseek公司的股票,在30岁那年成了百万富翁。

从华尔街到硅谷,李彦宏都是职场中的优胜者,原因在于李彦宏始终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喜爱和擅长的搜索行业。他这种选择职业的方法让很多正准备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和正在工作的职场人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为了爱好而工作是幸福的,为了工作而工作是机械的、枯燥的。只要你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并知道你所擅长的事情,就会精神百倍地投入工作,创造出别人无法创造的价值。

当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和职场人们在为找工作而烦恼的时候,大家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爱好和擅长是什么?或许在你冷静地思考之后,你会更有信心地去面对工作,更有激情的投入工作,最后获得应有的回报和成就感。

三十而立,对于80后来说,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前夜,弹指一挥间,时间飞快流逝,在而立之年的前一夜,很多人也正走在创业的路上,而立之年我们应该立什么呢?或许李彦宏的30而立可以给很多人带来启示。

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李彦宏,本应该继续留在硅谷,进入IT公司做一名高级工程师,然而,他在30而立之年再次选择了离开。在李彦宏正在硅谷infoseek公司利用自己的互联网搜索技术成为百万富翁的时候,中国互联网也在蓬勃发展。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已经成立,搜狐张朝阳也在国内大红大紫。但是中国互联网市场仍没有一家像样的搜索引擎公司,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搜索引擎为何物。

李彦宏看到了国内互联网发展的机会,他要利用自己的“超链分析技术”在中国做中文互联网搜索。李彦宏毅然放弃了美国的安逸生活,开始了创业之路,这一年李彦宏刚好31岁。

1999年,李彦宏怀揣着120万美元风险投资和一个中文搜索梦想回到了中国。1999—2003年的互联网正在演绎着互联网泡沫来临前的狂欢,门户网站、网络游戏、SP公司等各种互联网形式在中国百花齐放,众多互联网公司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快速捞钱。

曾有人给李彦宏投资让百度做无线增值业务,李彦宏拒绝了。有员工建议李彦宏做网络游戏,李彦宏也拒绝了。他总是冷静地说:“搜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应该专注于互联网搜索领域,我看好它未来的增长。”当时李彦宏的决定被很多人认为是“傻子”,不懂得尽快捞钱。

然而几年过后,当中国互联网用户猛然增加到3亿,百度成功超越了谷歌成为中文搜索第一品牌的时候。曾经在无线增值业务上叱咤风云,日进斗金的“大佬”却无声无息了。李彦宏对互联网搜索的专注如一和坚持,让百度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005年8月5日,百度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上市目标发行价27美元,当日便直线冲破150美元,最后落定于122.56美元收盘,成为美国证券历史上IPO首日表现最佳的十大股票之一,百度的数百名员工也随之成为“百万富翁”,时年李彦宏37岁。

在30而立之年,李彦宏毅然选择回国创业,并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专注如一地投在了自己所爱好和擅长的互联网搜索行业,也因此将百度公司从7个人发展到7000人。虽然而立之年的李彦宏获得成功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分,很多80后创业者们也可能会抱怨现在 “时过境迁”。

但是有一点是非常值得创业者们学习的,那就是时间已经容不得我们再继续为自己的创业选择而徘徊不定,应该在现有的创业经验积累下,专注如一,激情百倍地将手头的事情做到极致。或许我们无法获得李彦宏这样巨大的成功和回报,但是也是值得自己骄傲和满足的。

40不惑。40岁左右的人,在享受着创业艰辛之后带来丰硕成果的同时,很多人失去了锐意进取的精神,因此导致很多企业难以基业常青。如何让自己的战船继续乘风破浪?显然英雄主义不会每天上演,需要的是船长更为高超的驾驭精神。

在中关村,百度一直是中关村上班时间很晚的公司,在百度大厦旁边的公司里,员工都是按时上下班。但是百度公司到上午10点钟,办公室里还是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在外人看来,百度没有很多公司严格的打卡考勤制度,这样管理松散的企业如何实现10年千倍的增长呢?

“硅谷因为年轻更加开放,追求比较实际的东西。”李彦宏曾经这样总结对美国硅谷的看法。也就是因为李彦宏在硅谷的工作经验,让他知道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不能依靠简单的考勤制度,实实在在的业绩指标和激励制度比枯燥乏味的考勤制度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今天,互联网的“轻公司”特质已经开始显露出它的优越性,这不仅表现在利润率方面,还表现在员工的考勤机制和激励机制方面。当某些老牌企业还在用严格的考勤制度和制度性加班制度约束员工的时候,百度等年轻公司已经开始给员工更大的自由,因此也获得了更高的效率。

不仅如此,李彦宏也正试图将百度打造成一家“系统性足够强健”的公司,如《永续基业》一书中描述: “一个企业能否真正成功,不能因个别领导人去留给企业造成影响,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从刘建国到俞军,再从叶鹏到李一男,百度似乎是互联网公司中高管变动最频繁的公司之一,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百度业绩的增长。

百度从2005年1月到2006年6月份额一路攀升,2006年初其份额已经超越50%,而到了2008年其份额更是高达62%,2009年份额76%。而百度的股价也在2010年3月15日突破560美元大关,一度超过Google10多美元。这与李彦宏所灌输给百度的管理思想密不可分。

在成功带领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李彦宏就开始用“用户需求决定一切”“公司离破产只有30天”“听多数人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打破部门樊篱”等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百度,这让百度的发展不再受制于某个高管的去留,而整个企业的运行都在完善的管理机制下有条不紊地推进。

如今,42岁的李彦宏身上有太多的光环,背后也一定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压力,而他的成功也给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很多成功启示:

20岁的年轻人,要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标准,这一段职场经历很可能决定你的一生;

30岁的创业者,要专注如一,激情百倍地坚持做好手头的事,不能再轻易动摇和改变;

40岁的企业家们,仍然要敢于梦想,在享受创业成果的同时,更要当好船长,为企业建立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为企业的基业常青做好长远规划。 相关文章

 ·李彦宏北漂往事:十年“黑户”换理想 ·解码百度掌门人李彦宏创业故事 点击排行 1吴亚军背景后台(6542) 2玫琳凯艾施女士的传奇故事(4150) 3史玉柱和他的“四个火枪手(3673) 4一个坏学生为什么能成为中国首富?(3021) 5名人创业故事之二 李开复(2465) 6马云的大梦(2460) 7杨元庆年薪9050万 成中国内地“打工皇帝”(2412) 8黄光裕的创业神话揭秘:(2380) 9联想少帅杨元庆的传奇故事(2323) 10阿里巴巴带头大哥(2183)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篇四

两则网上创业故事

两则网上创业故事

对于上海纺织系统47岁的下岗女工张丽骅和三九药业武汉公司23岁的离职女文员段慧丽来讲,2003年绝对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她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因网络发生了转折„„

张丽骅的“毛毛雨”

“做期货、炒股票,我下岗后走过一些弯路,但现在应该算是选对了路。” 张丽骅说,“不论对我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算起了一点点作用。”

“现在还是毛毛雨咯。” 张丽骅一边摆手一边说: “什么时候我能请你到金茂大厦吃饭,就是真的做得不错了。”

在上海永乐路367号那间用作门店的两居室里,47岁的下岗女工张丽骅对记者的来访感到有点惊讶。

IT、网络经济、网上创业这些词汇对张丽骅来讲,显得有些生疏,但她现在的身份是上海金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经理。

上海金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下岗十年后的张丽骅拥有的第一家公司,注册时间是2003年4月,2003年7月正式加盟电子商务网站——“爱姆意在线”,通过爱姆意在线电子商务平台,依托爱姆意的货源,向宝钢地区销售各类机电产品。

“电子商务?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张丽骅又摆了摆手。

从小生活在上海的张丽骅以前接触过电脑,但几乎没有上过网,“为了不影响女儿的学习,我连电视都很少看。” 张丽骅说,“但现在,我们这几个人每天都得替客户在网上查货源以及价格。”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世界杯励志作文
下一篇:一年级星星与月亮的对话作文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