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题目 点击: 2011-11-02
广东2002-2012年语文高考作文题题目
广东2002-2012年高考作文题
2002年: 心灵的选择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毅然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探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也许不一定人人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选择,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遇所见所听也会面临一些触动心灵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抄袭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
2003年:感情亲疏和认识事物
宋国有一富商,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冲倒了,他的儿子说:“不修好,就会有人来偷窃。”邻居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商家的东西被偷不少。富商称赞儿子聪明,反而怀疑东西是邻居偷的。
这是韩非子的一个寓言,直至今日仍有类似的故事,或与之情况不同甚至相反的故事。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人的感情的亲疏与认识事物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有什么关系呢?
请以《感情亲疏和认识事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符合话题范围立意自定、体裁不限、800字以上。
2004年:语言与沟通
以寓言《郁离子•冯父》改编的一篇100多字的短文,要求写一篇语言与沟通为主题的作文。
材料内容(大意):古代时,东瓯(指浙江南部沿海一带)经常发生火灾。当地人为此很烦恼,却没有办法。一位商人到了晋国,听说当地有一位叫冯父的人,善于搏虎,非常出名。由于东瓯的方言与晋国不同,当地“虎”与“火”读音一样,商人以为冯父善于对付
火灾,报告国王,将其请到东瓯。冯父到东瓯后,又发生了火灾,东瓯人将冯父往火里推,结果冯父被烧死。
由于到异地后语言不通,沟通产生误解,导致一人葬身火海,体现了语言对人们沟通带来的巨大影响。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学生可引用寓言作材料,也可不引用。 2005年:“纪念”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过去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种一颗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6年:雕刻心中的天使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2007年: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800字,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08年:不要轻易说"不"
除诗歌体裁外文体不限。
2009年:对常识的认识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
2010年:与你为邻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1年:回到原点
“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作文,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2012年:生活时代材料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2013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江苏高考作文题2002-2012
【2012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历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不必面面俱到;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09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摩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
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各种观点交错杂陈。创新与摩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积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2008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 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07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006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有人说: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界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定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2005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话题包括三个
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2004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2003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2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个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2002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以“规则”为话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总分60分)
几个同学看了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兴致勃勃地聊起规则问题。
同学甲:规则太重要了。运动员不守规则,裁判不公正执法,就不会有精彩的比赛! 同学乙:对!没规则不成。没有校规,没有交通规则,成吗?
同学丙:可有时不守规则的占了便宜,守规则的反倒吃了亏呢。
同学乙:那是另外一回事。
同学丁:不过规则也不是死的,要是不适合,就得改。现在许多“游戏”规则不都修改了吗?
请以“规则”(含“规则与„„”)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2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
2002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2002年语文高考作文}.
一生一死,乃生命之则。逢千钧一发,当一臂之力,方见交情。
一贫一富,乃常理之则。历一步登天,蓦一贫如洗,方知世态炎凉。
风雨如磐,“一”中窥人亦有规则。
有巧之人,如翠莲者,一点灵犀。
有谋之人,如孔明者,一口所教。
有勇武之人,如云长者,一夫拼命,万夫莫当。
有淡泊之人,如陶子者,一尘不染,一片冰心,一泓清水。
凡为学者之则,勿止于一知半解,须一丝不苟;勿想一日千里,应知一刻千金;勿要一枕红日,应一往无前,否则一事无成。
凡撰文者之则,当长则一泻千里,当短则惜墨如金。{2002年语文高考作文}.
凡做事者之则,须知一日难再晨,不可明日复明日;须知勿想一日“观尽长安花”,须勤勤恳恳,应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步一个脚印,一往直前,勿半途而废。
凡为人之则,不求一呼百应,但求一诺千金。即有一言九鼎之势,亦不可一意孤行。遇不悦之事,且应一笑置之。人当有一技之长,不可一事无成。切记为人应一谦四益,否则骄兵必败。
凡处事之则,不可一叶障目,亦不可一言废人,应做到不以一眚掩大德。
凡众人从事之则,当一心一德,事则可一箭双雕,否则形似一盘散沙。
论亲情之则,应体恤父母,当知一针一线乃尽现父母深情。一朝一夕,应报父母养育之恩。有此情者,乃与父母一日三秋。
论友情之则,当有一见如故之感,有此情者,当与挚友且行且珍惜。
论爱情之则,或信一见钟情,或信日久生情,但求一生一世。有此情者,有情人一别泪满襟。
无则又何以论世间之百态,得闻,十五年艰辛不寻常,我国人世成功,也即一改经法之则,以应全球一体化之变。本人自信,中华民族将展现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态。
此上仅“一”中窥则,一言难尽,不一一而论,便乃一家之言,如有“贻”笑大方之处,望见谅。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余闻
第一大题第二大题第三大题第四大题第五大题第六大题第七大题
与2001年相比,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所调整。在内容方面,取消了对文学常识和现代诗歌的考查,古代诗歌鉴赏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新增了文言文翻译题和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在试卷结构方面,将原来的六个部分改为七个部分。其中,新增加的第四大题囊括了新增加的3个题型,即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试卷的主客观题比例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分别由原来的40%和60%调整为30%和70%。加强了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这与《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文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继续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原则。也许有人把“心灵的选择”与《诚信》归为同一类话题,即道德层面的话题,这个认识是片面的。“心灵的选择”针对的是人思想和内心活动,在生活中,面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我们在心中是怎样思考的?我们又是怎样作出选择的?这里的矛盾冲突可以是道德层面的也可以是非道德层面的。比如在选择高考志愿时,是选择历史还是选择物理,是追寻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还是探索人类发展的未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个选择也是可以触动心灵的。“心灵的选择”这题目与以往的作文相比更加关注人的感情、思想和精神,同时与学生的生活也有密切的联系,有利于考生施展写作方面的才能。下面就对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作一些具体分析。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有6道小题,每题3分,共18分。2002年语文试卷中客观类试题的数量比往年有所减少,以前归入这一大题的“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现改放在第二卷,因此这一大题的内容主要就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这一块。这部分题目重点考察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即辨识错误读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即辨识错别字),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恰当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以及辨析病句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分各个小题对命题的意图和试题的正确答案作一些具体分析。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展望及复习应考建议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展望及复习应考建议
赵藏会
一、2001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
(一)稳中求变,难度适中。
1、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总体来说,符合学生的实际,题目不偏不怪,正确地引导了中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也有利于高校的选拔。比如文言文,基本上都是复习过的,未离开大纲范围。
2、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上,纯粹考记忆的只占9分,其余均为能力测试。
3、更注重考生的思维和创新。最突出的是第三大题的阅读题,题材由科技文改为社科文,使试卷的“语文特性”更加鲜明,体现了高考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全面要求,对中学的现代文教学具有参考价值。文学作品为哲理性较强的外国散文,避免了猜题押题。
4、密切联系现实,有思想性。如中美撞机事件,日本教科书事件等都得到体现。作文方面,体现了作文考题“开放性中要有限制”的思想,今年从内容上加以限制,只让学生在“诚信”范围内构思,在限制的前题下,让学生的思维开放,既能使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又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过去押题宿构现象。体现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下,体现了江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美德。“诚信”这个美德重新在高考中提出,是为了给社会和青少年一个正确的导向,可以引起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 。
(二)外国散文的语言不够规范,作文抄袭仍比较严重。
二、2002试卷展望:
一、1、语音
2、错别字
以上要反复练习,加强记忆。
3、实词(典型虚词也要适当复习)
4、成语
以上记忆理解要并重。
5、病句
6、连贯
以上重在总结规律。
二、文言文阅读:5题(没有翻译题,要加强实词、虚词知识的积累。)
三、科技文阅读:应侧重复习社科文。
(以上第一卷,45分){2002年语文高考作文}.
四、现代文阅读:
散文阅读(已连考两年,注意可能的变化)
五、1、古诗阅读(注意回答问题的方法)
2、古文翻译(估计考查方式为一小段古文,翻译其中句子,注意翻译的要求。)
3、压缩语段
4、扩展语句
以上要重点突破
5、名句名篇(考查方式可能为填上句或下句,给开头句填后半部分,填诗文中的几个空等;注意复习课本上的,不要看成很大负担。){2002年语文高考作文}.
6、改病句、句式变换等
六、作文
三、对2002年语文复习应考的建议:
《考试说明》,三年内的高考题,要认真研究,不要放过。
(一)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能力。高考以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原则,对我们的总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学、更有序地训练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鉴赏能力,加强记忆和规律总结,而不能摆花架子或寻求一蹴而就的捷径。
(二)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练之有“法”,除了有训练量的保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题型研究,给学生提供规律性的解题钥匙。(答题方法,比如有1/4的答案来自原文;文章表现手法等)
(三)重视“语用”训练。语言情景题(改病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句式的变换、仿写、选择,语句扩展,语段压缩等等)要有专题突破的措施,总结规律,强化技巧,落实操作性训练的“序”和“量”。
(四)作文训练要到位。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多种形式和内容要顾及到。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训练审题能力。即使是如近年的开放式作文,审题不当也很难写出内容深透的好文章;②关注生活,关注优秀文化传统,关心社会,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其认识能力;③重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写好规矩文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加强创新思维训练;④加强思想修养,进行思想感情训练;⑤注重表达,强化情文并茂的针对性训练。
(五)对高考写作的一点看法:{2002年语文高考作文}.
1、审题立意放宽,但还要注意审题要准,否则难以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2、写诗歌不好,学生水平不够。
3、高考要发挥特长,写寓言、戏剧等应该是平时比较拿手的,否则不要轻易去冒险。
4、注意拟好题目。
5、注意积累。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都要注意引用。比如《荷塘月色》引用《西洲曲》里的句子,丰富文章内容。
6、记叙文要体现哲理,或以情感人,才符合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这个要求。
7、禁止抄袭。
2002年高考与数学复习
李胜云
一、高考试题回顾
2001年高考数学试卷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贯彻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试卷平和清新,达到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
在试卷设计上增加了应用性、能力型试题;适当减少了题量,降低了难度,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有利于能力考查;试题切入容易,深入难,让多数人能够人手,但得高分不易,有利于选拔;统一与个性相结合,鼓励有创造性的答案,适当增加了开放性的试题,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主观性试题(即解答题)重在引导考生独立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淡化特殊技巧,减少计算量,增长思维时间,重在理解和应用,突出考查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原则,尺度掌握合适;在试卷结构上,避免模式化的试题排列方式,整卷体现出“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特点。
1.立足基础知识,深入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
2001年高考数学试题大多数源于课本,是课本例题或习题的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事实上,数学概念和定义极其性质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起点,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展的,课本中重要的例题和习题,或者提供某个重要的结论,或者体现某种数学思想,或者是更高层次数学命题的具体形式,它的延伸、转化和扩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教材丰富的内涵是编拟高考数学试题的源泉。比如,第1、6、15题,直接考查数学概念;第11题,透过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揭示斜面在水平面上的射影的本质特征。试题改造了外在的设问形式,并未改变原来的思想意图,减少了运算量,着重考查思维能力,体现了试卷的整体设计思想。
突出思想方法的考查,有效区分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
数学解题过程是个体的思维能力作用于数学活动的心理过程,是思维活动。考生解题的切入点不同,运用的思想方法不同,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水平。2001年的试题注意研究题目信息的配置,考虑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想方法,创设多条解题途径,是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区分出考生不同的数学能力。例如理科第18题“求|Z1-Z2|的最大值”,可以用复数的三角形式,由三角函数的有界性获得;可以用复数的代数形式,由平均值不等式获得;可以比较复数的实部、虚部,由判别式获得;还可选用有关复数的几何意义,比较两圆的位置关系获得:可以通过解斜三角形获得;还可选用有关复数的模的基本不等式等方法。理科第17题,文科第18题“求面SCD与面SBA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可以作出二面角的棱来探求它的平面角(有正向作法与反向作法);可以平移平面SCD或平移平面SBA;还可以把棱锥补形为正方体。理科第19题,文科第20题“证明直线AC经过原点O”,常规思路是用代数方法证明OA与OC的斜率相等,这个过程有多条路径,有曲有
直,或繁或简;此外,可以推证OC与BF的交点为A,或|AO|+|OC|=|AC|;也可用平面几何推理,推证相关线段相等,或相关角相等,或相关图形面积相等;如果注意到直线AC原点,AC的方程必为y=kx的形式,则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把多样的数学思想方法,置于平凡、简洁的数学问题之中,解题方法的选择表现出考生的思维水平,而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思维敏捷的考生解题过程简便、快捷,减少错漏,展现其较高的数学素养。
3.加强数学应用,体现数学与传统的、现代的文化交融
对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很大程度表现在解答数学应用问题之中。2001的试题对应用问题的考查,注意渗透到社会中的各个方面,力求真实、自然,又有时代气息。第11题“民房屋顶”反映传统的民风习俗,第12题“网络信息的传递量”显示数学步入时代的前沿,这两题为各类型数学的试卷共用。此外理科第21题,以开发西部、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为背景,体现了我国经济持续方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文科第21题设计宣传画节约纸张的问题,以街头巷尾的宣传广告为背景,是考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反映出数学来源于社会现实,又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基本事实。这些应用题的设计和考查,提高了考生学好应用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对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检测。
4.注意理论教学,检测考生后继学习的潜能
注重考查数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特别是具有较高思维价值、在相关学科广泛应用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检测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具有重要的作用。2001年理科第20题,以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的基本公式为载体,证明不等式,推理过程可以运用分析与综合、比差、不等式传递,或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方法,考查了数学抽象推理的通性通法,突出了对潜能的检测。第22题,在一个抽象函数的背景中,将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以及数列、极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3个设问,分层推进,以抽象的代数推理为核心,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二、对中学教学的启示
1.教材研究要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和效应
教材首先是学生获得知识结论的“教本”,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积累组成知识整体,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积累增多,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中的纵向联系和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日益密切,不失时机地构筑知识网络,并在各个阶段逐步扩充和完善,是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一课,其中教材的导言和小结中有很多有益的启示。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能力在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这是教材的又一个重要效应,许多重要的例题和习题反映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蕴含着数学的重要的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对这类数学问题,通过类比、延伸、迁移、拓广,提高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能有效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发挥教材的扩展效应。
2.解题研究要重在解题方向和策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的过程与解题密切相关,而数学能力的提高在于解题的质量而非解题的数量,解题要重在研究解题的方向和策略。要善于从题目的条件和求解(或求证)的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作用于记忆系统中的数学认知结构,提取相关的知识,推动题目信息的延伸,归结到某个确定的数学关系,从而形成一个解题的行动序列,这就是解题的方向。题目信息与不同数学知识的结合,可能会形成多个解题的方向,选取其中的简捷
的路径,就得到题目的最优解法。解题过程中不断进行这样的思考和操作,将使数学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3.应用研究要关注数学应用的社会价值
解答数学应用问题,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数学应用的研究,要关注生活环境、社会现实、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等各个方面,从中提炼出有社会价值的应用背景,促进学生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深化、提高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参加考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4.推进研究要着眼抽象思维水平的提高
数学活动过程大量的推理过程,人们在发展数学推理逻辑和推理方法的过程也发展了自身的抽象思维。要把握住“数学活动是一项思维活动”的特征,通过多种推理方法的合理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和灵活性;通过对推理过程的合理表述,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完整性和流畅性。
2002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取向及复习策略
穆闯
综合近几年的广东、上海、山西、吉林等省市的多种形式的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取向,2002年高考生物试题除兼顾各种能力发展特点外,将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侧重:
1.试题难度将适当降低。教育测量理论认为,对试题难度水平的确定取决于考试的目的。如果考试的目的是用于选拔和录用人材,就应该努力使试卷的难度值接近录取率。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数量年年递增,录取率不断提高,这就必然要求适当降低试题的难度。1999年广东试题的难度值之所以创有生物学科高考以来的新高,一方面是由于出题形式、设问角度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要求理解图形来回答的问题较多,而有关材料分析的试题又是第一次出现,一些学生感到很不适应;另一方面由于生物学科停考多年,中学生物教学受到较大冲击,一些生物学科教师从“心理”到“知识”均准备不足,许多教学中的问题亟待解决,因而造成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水平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使试题的实际难度增大,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广大生物教师和教研员的业务水平会不断提高,把握生物教学和复习考试方向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加之学生对新题型的适应,必然会使一些题目的难度值相对降低,这一点在近两年的广东高考中已经体现出来。综合能力测试在我国仍是一种新生事物,正处在试点和推广阶段。从支持和鼓励高考改革的角度出发,试题也不宜过难,应定位在中等水平左右。但由于在高考命题改革的过程中,新的题型、新的角度、新的背景会不断出现,这又对考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特别是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