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

管理学  点击:   2011-10-28

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篇一

人教版2016-2017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1)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4分)

倜傥( ) 哺( )育 砭( )骨 沟壑( ) ...

xián( )熟 léi( )弱 jī( )绊 jiǒng( )乎

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1)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堕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 ) (2)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他大开光明之路。 ( ) (3)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跟了他的动作而发抖,上面的竹叶作出箫箫的声音来。

(4)他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自尊心和契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3.按要求填空。(6分)

(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中艰苦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分别写出含“猫、马、虎、狼”的成语各一个。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一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3分) 材料一: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丑小鸭》)

材料二: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安石《伤仲永》)

材料三: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导读(3分)

《童年》是一部_________体小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全书读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1题。

(一)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6。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篇二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人教版]

第5课 《伤仲永》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二、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 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 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二、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教后记: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给学生展示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

5.伤仲永 王安石[宋]

{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 几个难句的大意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学生讲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四、题解

(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

[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

全乡。

{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 .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

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

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 10、“固众人”固:本来。 ..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三)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幻灯](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异焉 5、环谒于邑人 ..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泯然众人矣 ....

3、稍稍宾客其父 7、贤于材人远矣 ....

4、或以钱币乞之 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五)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

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七、教师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八、作业

1、 抄写文下注释一遍

2、 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3

预习要求

思考文后练习一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篇三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 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

卷面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24分)

1.默写填空 (10分)

①.深林人不知, 。 ②. ,青山独归远。

③.《木兰诗》中写出战争频繁、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④.《山中杂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 。 ⑤.默写《滁州西涧》 , 。 , 。

2.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chóu chú ( ) zǎi gē ( ) lán yǔ ( ) qiè ér bù shě ( )

3.下列句子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B.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强势登陆美国股市,以最高250.2亿美元的融资额,成为全球史上最大规模IPO。

B.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甘肃选拔赛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兰州代表队、陇南代表队、张掖代表队分别获团体组前三名。

C.随着WindowsXP的退场,对于操作系统行业及安全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或一次机会。

D.2014年青奥会于8月28日在南京落下帷幕。

5.仿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4分)

我爱太阳,因为它温暖我的身体。我爱。 我爱 , 。

二.阅读品悟

(一)(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3分)

(1)( ) (2)( ) (3) ( )

7.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二)七录(10分)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3分)

A.所读书必手钞(通“抄”,抄写) B.如是者六七始已(停止)

C.日沃汤数次(热水) D.后名读书之斋曰(名字)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3分)

钞 已 朗 诵 一 过 即 焚 之 又 钞 如 是 者 六 七 始 已

11.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在学习上就(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 ”(用一句名言回答) (4分)

(三)(10分)

①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②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

③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大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④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⑤可是一点也没有什么。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朗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12.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两段文字把景物描写与直接写心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那种因怕迟到而急于到学校去,而又为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恋,又不敢再停下来观赏、玩耍的复杂心情。“

B.文中加点的“总”字突出了平时喧闹的一贯性。

C.文中加点的“偏”字突出了教室的异常安静,烘托出最后一课的严肃悲愤的氛围。

D.“踱来踱去”这个动作传达出韩麦尔先生因小弗郎士迟到而生气烦躁的内心活动。

13.找出描写社会现象的句子,并谈谈它的作用。(3分)

14.③④⑤段中所列举的这许多异常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异常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

(四)快乐的二傻(16分)

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篇四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每小题3分)

1、抄写下面句子,要工整、、美观。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2.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蝉蜕(tuì) 尴尬(ɡān ɡà) 木屐(jī) 玉簪花( zān ) .....

B.系上(jì) 斑蝥(máo) 缠络(luî) 攒成(zǎn ) ....

C.桑葚(shân) 臃肿( yōng ) 花圃(pǔ ) 掸子( dǎn ) ....

D. 菜畦(qí) 倜傥(tìtǎnɡ) 拗过去(aǒ) 弥漫mí( ) .....

3.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相宜 陋丑 瞬息 人迹罕至

B.确凿 讪笑 肿胀 荒草萋萋

C.书塾 幽寂 搏学 来势凶凶

D.瞬息 嫉妒 叮嘱 骇人听闻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___

(A.嘲笑B.嘲弄C.玩弄)对象。

②我看看老师,________ (A.请求B.征求C.求取)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

表示答应我出去。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戈宝权译的《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著名诗人。

B.《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含义丰富,既指指夹竹

桃花的败落,又暗示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还指“我”长大成人,语带双关,涵义十分

丰富。

C.《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是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6.下列没有语病的—项是 ( )

A.他从上中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每天写日记。

D.阅览室里有各种学生们喜欢阅读的图书杂志。

C.济南的冬天,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D.我们必须认真克眼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7.填空(8分)

①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②峨嵋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 ,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滁洲西涧》)

⑤.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几句

是 ; , ; , ⑥.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

是 , 。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 (15分)

【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

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

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

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

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

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

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

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乙】自从唐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人把它当作品评山水的论断。殊

不知原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

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

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一百六十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瞧

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

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

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体。这种奇景,古往今

来,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又有谁能描绘得那山水的

精髓?

凭我一枝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

的心灵。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从来却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

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溢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只有桂林山水。

如果你不嫌烦,且请闭上眼,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最好是坐一只竹

篷小船,正是顺水,船稳,舱里又眼亮,一路山光水色,紧围着你。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

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

进最恬静的梦境去。

8.甲文写的是____________的景色,乙文写的是_____________的景色。(2分)

9.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甲文可以用____________ 概括,乙文可以用

______________来概括。(4分)

10.用横线在甲文中划出总写句,在乙文第二段中画出议论、抒情的句子。(2分)

11.仿照下列句子,用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3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

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

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

12.从作者写景的目的来看,甲文写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文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父亲的收藏 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

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迹,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他甚至收存了莫扎

特11岁时的一件手稿。诸如此类的珍品太多了,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是价值连城。

可惜的是,它们在茨威格自杀后全部散失了,有些可能永远从世间消失了。

我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则轶事的。读完后我唏嘘不已。太可惜了,我说。然后突然又

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去,问已退了休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父亲,这么多年,您收藏了什么? 父亲一愣。过了片刻,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父亲说,我没收藏什么。我

听了后,顿时狐疑起来,我知道父亲有一只木箱子,平时总是锁着的,里面到底装着什么,

谁也说不清楚。这么一想,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

“您别逗了,”我笑了起来, “您那木箱子里是不是有几件是明清时代的官瓷?”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摇头。要不,就是徐悲鸿的奔马图、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父亲仍然摇头。我{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

急了,再不济,也有几块黄金白银或者祖传的玉镯什么的吧? 父亲依然不慌不忙地看他的报纸,脸上呈现着温和的笑.那笑此刻在我的眼里却开始变

得有些神秘。我想父亲肯定藏着什么传世珍宝,他只是不肯拿出来让我们分享罢了。我的好

奇心越发大了起来。 “我只想看看,不会要您的东西的。”我对父亲说。

过了一会儿,父亲放下手头的报纸,问,你真要看么?我一个劲地点头。父亲走到自己

的卧室,搬出了那只箱子,把它打开,然后开始一件件地拿出来。

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

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

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扉页上有某某学校三等奖字样,年代久远了,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好

几份我和小弟的检查书。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个写给父母的信件,还有几封特别的信,

是姐姐谈恋爱时她男朋友写过来的,不知怎么被父亲收着了。然后就是几本剪贴薄,翻开来

一看,是姐姐和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

父亲颇吃力地弯着腰,一边收拾着,一边说,你看么,没有什么值钱的呀。我没有回答

父亲的话,有那么一会儿,我愣在那里。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

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就在那一刻,突然地,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2分)

14.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分)

15.文中写“父亲一愣”与“我愣在那里”,根据语境内外体会“愣”字在两处所表达

的不同含义。(2分)

16.根据文中对父亲的描写,说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17.关于“父亲的收藏”,文中设置悬念的作用是什么? (2分){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

三、古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

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8.解释加点的字。(2分)

(1)未尝识书具( ) (2) 指物作诗立就( ) ..

(3)不能称前时之闻( ) (4)稍稍事言其父( ) ...

19.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20.翻译下列句子。(2分)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1.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分)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2分)

三、作文(50分)

人生会有许多烦恼。你有过烦恼吗?你的烦恼是什么?你是怎样对待烦恼的?结果怎

样?在这方面,你的朋友,你的亲人,他们的情形又怎样?人,究竟应该怎样对待人生无法

逃避的烦恼呢?请以“烦恼”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限文体;(2)紧扣话题;(3)600字以上。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各每小题2分)

1.略2 B 3.C 4.①嘲笑 ②征求 5.B 6.A 7.略

二、阅读理解(40分)

8.(2分)百草园 桂林山水

9.(2分)无限趣味 清奇峭拔

10.(2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种奇景„„山水的精髓?

11.(3分)略

12.(4分)表现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怀念 表现作者对桂林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13.(2分)在我的追问下,父亲拿出了自己的珍藏品。

14.(2分)为了歌颂深重的父爱。

15.(2分)父亲的"愣"是对自己收藏的东西还能引进儿子的关注感到意外;儿子的"愣"是从父亲的与众不同的藏品中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而发呆。

16.(2分)一个细心、温和、关爱孩子的好父亲。

17.(2分)①是激发"我"的好奇心,更吸引读者;②是在揭示秘密之后能引进读者的深思,感情的共鸣。

1 8.(2分)(l)曾经 (2)完成( 3)相当( 4)渐渐

19.(1分)B

20.(2分)(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1.(1)(3分)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2分)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三、作文(50分)略

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篇五

2017-2018学年新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抽考试卷及答案1(精品)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线的汉字注音:(2分)他虽然很瘦,但精神抖擞( ),目光shēnsu(ì ),没有一点颓唐( )的样子。我顿时感到kùnjiǒng( )不安起来。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2、下列每组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中 (2分)

A、逞能 仰慕 相德益彰 石破天惊

B、无垠 巴望 家喻户晓 迫不急待

C、怪诞 静穆 永往直前 知足安命

D、冗杂 惬意 语无轮次 义愤填膺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有错误的是( ) (2分)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罕:稀少。

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谷:穷尽,指困境。

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觑:看。

D、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虞:料想;猜度。

4、不是句中加点词语近义词的是( ) (2分)

A、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同窗:同学

B、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踌躇:彷徨

C、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熟:熟练

D、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妒忌:嫉妒

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 B、《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

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 D、《社戏》―鲁 迅―中国

6、默写。(10分)

传承文化A、名句积累(8分)(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2)雨昏青草湖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谁怜一片影,_________________ 。(4)移舟水槛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前事不忘, ________ ____。(6)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7)《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初晴美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木兰诗》中描写战场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写:(2分)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给人类以深刻的启迪。我喜欢斑羚,因为在种群面临灭绝的时刻,它们能够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开辟生存的道路;我喜欢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篇六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同步测试题

5、《伤仲永》

[典题例析]

例题:细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加点的字。

(1)未尝识书具( ) (2) 指物作诗立就( ) ..

(3)不能称前时之闻( ) (4)稍稍事言其父( ) ...{2017七下语文作业本伤仲永答案}.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

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4.翻译下列句子。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解析:这是个文言文选段是第五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17作业二年级数学
下一篇:2017八下语文作业本答案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