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测试 点击: 2011-10-26
2017.1初一期末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终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共8题;共24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啜泣(chuî) 伫立(zhù) 匿名(nì) 锲而不舍(qiâ)
B、干涸(ɡù) 菜畦(qí) 狭隘(ài) 怪诞不经(dàn)
C、徘徊 (huái) 倜傥(tǎng) 缥缈(miǎo) 随声附和(hã)
D、绽开(zhàn) 诅咒(zǔ) 蓦然(mù) 拈轻怕重(niān)
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一遇到困难、挫折就灰心丧气,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最好选择。
B、尽管我们举手投足都那么小心翼翼,但还是惊动了正在弹琴的蟋蟀。
C、演唱会太精彩了,变化的背景,华美的服饰令人头晕目眩。
D、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B、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C、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
国学。
D、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4、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鲁迅--《朝花夕拾》
B、《天上的街市》——诗歌——郭沫若——《郭沫若全集》
C、《金色花》———诗歌——泰戈尔——印度
D、《杞人忧天》———寓言——列子——《列子》
5、下列句子,其排列最符合上下文语境的一项是( )(2分)
我们不停地为你加油。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___①____。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___②___,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___③____,我们看着你
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的一部分。
A、①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②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③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2017初一语文期末作文题目}.
B、①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②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③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C、①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②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③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D、①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②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③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6、下列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 ) (2分)
A、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
B、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C、我们班的张亮长得特像他爸爸。
D、那本书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
7、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汉字:(3分)
bì( )护 神采yì ( )yì ( ) lán ( )褛
8、默写。(9分)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 。
③ ,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 ,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终古高云簇此城, 。
⑥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⑦ , 思而不学则殆。
⑧我想那 , 定然
有
二、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6分)
9、七.(2)班开展以“尊老爱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邀请你来参加
①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标题。(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策划“敬老从身边做起”活动的具体项目。(2分)
项目示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合影。
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名著阅读 (3分)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__ 、真假________ 、三借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5题;共15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 .(3分)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屠自后断其股 ________ 顾野有麦场 ________
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 一狼洞其中 ________
1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目似瞑,意暇甚。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4、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5、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9题;共25分)
(一) 风雨中的菊花(12分){2017初一语文期末作文题目}.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多尔先生的眼睛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
17、作者安排小乞丐向牵狗的妇人讨钱的情节的作用是什么? (2分)
18、你是如何理解标题“风雨中的菊花”? (3分)
19、品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填写多尔先生对小男孩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每括号不超过3字)(3分)
鄙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0、“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句中加线词语指什么? (2分)
(二) 秋 颂(13分)
罗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精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堡九年制学校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蹒跚(pán) 愧怍(zuò )吊唁(yàn)罄竹难书(qìnɡ) B.嶙峋(xún)两栖(xī)老妪(yù )风雪载途(zài)
C.荒谬(miù)热忱(chén) 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ɡ) D.尴尬(ɡān) 潮汐(xī)藩篱(pān)别出心裁(cá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鞠躬 遗骸 无动于中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谦逊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同学的缺点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巧妙绝伦,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改正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可以在原句上改,2分)
①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②“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
5.在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中,请你完成下列任务。(8分) ①在人类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大战役,请你列举两个战役名称。(2分) ②请写出一则关于战争的名言。 (2分)
③在这次活动中,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4分) 6.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3分)
哈尔滨日报讯(哈尔滨新闻网记者李杨报道)日前,哈尔滨亚运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圆满完成了亚运志愿服务工作,载誉归来。在12天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充分展示了哈尔滨青年的风采,得到了团中央、亚组委、各国运动员、国内外来宾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受团中央和亚组委的委托于今年8月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招募了10名亚运会赛会志愿者,14日组织志愿者服务队集体赴广州参加亚运志愿服务工作。 标题: 7.默写。(8分)
①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②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③ ,老木苍波无限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四日风雨大作》) ⑤,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⑥ (杜甫《春望》)
⑦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2017初一语文期末作文题目}.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石拱桥(节选)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8.石拱桥总的特征是什么?(3分) 9.上面几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1分)
10.第②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 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分)
11.第③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2.选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句子:
说明方法及作用: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4分)
手比头高 陈兆庆
①常记起父亲发脾气的样子:眼睛直直地瞪着你,高声数落。在我顶嘴拒不认错的时候,他甚至会粗鲁地攥紧老拳,连眉毛都竖起来,样子可怕极了。
②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些日子,面对盛怒的父亲,我伤心又沮丧。我默不作声,心里却在说:不要再像
小孩子一样管着我!那时对生活、对工作都有许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我讨厌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对父亲给予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之类的评价嗤之以鼻。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家人,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拥有许多听众,我的同学、同事和新交的朋友都愿意听我演讲。我眉飞色舞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成功。”父亲朝我一瞟:“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愈发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当然啦!”我忘情地等待着父亲更热烈的赞扬。
③可是我想错了,我抬头看见坐在我对面的父亲正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他眉头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把筷子放到一边。我感到惊愕,避开父亲的目光,自言自语地轻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你以为你很对?”父亲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你对个屁!”
④我忍不住叫了起来:“不,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粗鲁,这么简单,这么不理解人。你真让我受够了!” ⑤“闭嘴!”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 我无法理解他,觉得他非常可笑。家人都不知怎么回事,只有母亲附和着也叫我把手举起来。我再也咽不下这口气,拔腿走出房间。 ⑥父亲在身后高喊:“给我回来!”
⑦可我没听,我想以出走迫使他明白自己过分了。
⑧然而,没等我跨出房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握着我的胳膊,使劲让我转身。我看见父亲已鬓发花白,愤怒使他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我从对峙中软下来,让他把我拽回餐桌旁。
⑨他把我按到椅子上坐下,口气严厉地说:“叫你举手,不服气?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难道想作那样的人?”父亲一口气说下来,在他的眼中我看到有泪花闪动。
⑩“手比头高!”父亲的这一席话如同掠过平岗的疾风,一下子启开了我的心智。我终于 悟出了自己的浮躁与浅薄。望着父亲因激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切却深沉的期盼。那是父亲对儿子才会有的期盼!我浑身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几年过去了,当时最想对父亲说的那句话一直在心头:“父亲,错怪您了,我不知错怪了您多少回!”
13.第②段中加点词“眉飞色舞”暴露了我 的缺点,“瞟”这一动作表现了父亲的态度。 14.面对我的“拔腿走出房间”,父亲为何表现得异常愤怒和激动?(2分) 15.请赏析第⑩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父亲的这一席话如同掠过平岗的疾风,一下子启开了我的心智。 16.想一想父亲为什么要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2分) 17.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手比头高”的理解。(3分) 四、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蕃: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 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0.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21.本文赞扬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现实生 活中,不少人则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 (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结合句中炼字,谈谈你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话的理解。(2分) 2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五、作文。(任选其一,50分)
题目一:请以“期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 姓名、校名。
题目二:有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 她 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 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请 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2答案(人教版)
一、1.A 2.C3.B4.①将“不”去掉。②删去“的局面”或删去“格局的”
5.①答案示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百团大战、莫斯科保卫战等;②答案示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③略
6.答案示例:哈尔滨亚运志愿者载誉归来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2答案(人教版) 一、1.A 2.C3.B4.①将“不”去掉。②删去“的局面”或删去“格局的”
5.①答案示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百团大战、莫斯科保卫战等;②答案示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③略 6.答案示例:哈尔滨亚运志愿者载誉归来(意思对即可)
7.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一览众山小;③白头吊古风霜里;④铁马冰河入梦来;⑤庭下如积水空明;⑥烽火连三月;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8.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9.逻辑顺序
10.不能调换。因为“形式优美”是承上段而言的,得先说;“结构坚固”是下文要说的,所以放在后面。(或: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了解,是理性认识。两者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换)
11.不能去掉,因为“几乎”限制“到处都有”,表明石拱桥虽然在我国分布很广,但并不排除部分地方没有的情况,如果去掉,显然与事实不符。(意思对即可)
12.示例:列数字: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作用:运用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的特点。打比方:石拱桥,桥洞成弧形的就像虹。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例子准确1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 三.13.浮躁、浅薄(意对即可) 不屑(意对即可)
14.因为我不尊重(不理解或顶撞)父亲,一直夸夸其谈,而他对我有着急切却深沉的期盼。 15.作者将父亲的话比作疾风,形象的写出了父亲的话迅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缺点。{2017初一语文期末作文题目}.
16.“我”做事浮躁、浅薄,喜欢夸夸其谈。父亲想通过这一看似幼稚的举动教育“我”,让“我”明白做比说重要的道理。
17.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得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 四、(一)18.① 多;② 亲近而不庄重。
19.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②喜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
20.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写出一点给1 分,写出两点即给满分。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
21.针对某一种观点或两种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要点: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自身。
22.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伸展而逐渐消失,翻涌的江水奔入茫茫无际的原野依旧滔滔东流。“随”与“尽”配合,“入”与“流”配合,写出了群山逐渐消失、长江由近而远的动态。意思对即可
23.表达对长江秀丽景象的赞叹和对故乡的留恋。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作文辅导一:如何写开头和结尾
作文辅导一:如何写开头和结尾
教学目标及重点:
1、学生学习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2、学习训练写作开头结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几乎一半的分值就表明了它的分量。它的成败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的成败,而语文的成败又牵动着全局。所以洞悉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表达能力,成为众多考生的迫切愿望。就中考作文的开头,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二、开头技巧
技巧一: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例:当小树从黝黑湿润的土地破壳而出的那一刻,它知道,是土地给予了它生命。于是,它便跨过重重艰难险阻,想要长成参天大树,来报答他的土地母亲。心存感激,我们就能像这棵小树一样,跨过生命中种种沟壑。(《心存感激》)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统摄全文,有提纲挈领之功效。就字数来讲,开头结尾不宜过长,一般说来,标准的考场作文纸,100字左右即足够,三四行左右为宜。
技巧二: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例:从山川,到大河,从古诗,到俗语。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语文的存在。思壮阔,则有金戈铁马,虎峰烟举;想清新,则有小桥流水,江南红杏;说凄婉,则有泪洒潇湘,秦淮风月;论哲思,则有庐山真面,柳暗花明„„语文,轻轻地来到我的身边,又轻轻地从我身边走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点评:巧用排比和对偶,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技巧三:巧用修辞,增强文采
例:人生的乐趣莫过于微笑着面对一切,它缘自佛祖拈花微笑的智慧,于是,微笑便成了一种态度,一种领悟,一种修行。因为它,你可以自信而不傲慢,悲伤而不颓废,年老而不僵化,青春而不轻狂„„(《微笑着面对生活》)
点评: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
技巧四:巧妙发问,引人深思{2017初一语文期末作文题目}.
例:微笑很美,它胜过世上任何其他表情。蒙娜丽莎的微笑宁静神秘;奥黛丽.赫本的微笑清丽亲切;茱丽叶.罗伯茨的微笑自信并充满活力„„面对这些微笑,我不禁要问:她们的微笑为什么美?(《微笑着面对生活》)
技巧五: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例:(首)时间流逝,光阴飞转。十四岁的春秋,我已与父母走遍数载花开花落。从我生命的始初以同一速度不可挽回地向未来飞速冲刺。待偶尔停驻,才发现:季节轮替的十四年里,我一直与父母同行。苍老的,是岁月,是父母;而与之相反的,我长大了。
(尾)我想我们还会一直走更长的岁月,大概要有他们的一辈子那么长。我们会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以后的几十载,我与父母同行。苍老的,是岁月,是人;而不变的,是爱。(《我与父母同行》)
点评: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三:实例欣赏
中考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雕饰风头——打好第一枪
开头方法之一: 开门见山话题点穿
1.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充盈中华,诚信之光越普照华夏。诚信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诚信》
2、生活中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理想》
3、品味过去,有苦涩也有甘甜,一朵朵浪花,一缕缕馨香像永不熄灭的圣火,将我的希望之灯点燃,于是又看清了路,向前迈步。适合话题:品味、回忆等
开头方法之二: 引用名言文采凸现
1、心睛的时候,雨也是睛;心雨的时候,睛也是雨。——汪国真
2、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3、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
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品)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精品复习资料附答案
(时间2小时,总分100分)
一、 (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悬念(xuán ) 索然无味(suǒ) 宽恕(shù) 消遣(qiǎn) 斗笠(lì) .....
B、戏谑(nüâ ) 猝不及防(cù ) 溺死(nì) 山岚(lán)绚丽(xùn) .....
C、镌刻(juān) 销声匿迹(nì) 陶冶(yě) 抽噎(yē) 蓦然(mò) .....
D、酝酿(yùn) 苦心孤诣(yì ) 迁徙(xǐ) 水磨(mò) 浩翰(hàn) .....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堪 勘误 精湛 斟酌 B、赚钱 嫌疑 道歉 谦虚 ........
C、晶莹 荧屏 野营 萤火虫 D、缭绕 潦草 嘹亮 铁镣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迫不及待 再接再厉 节衣缩食 人情事故
B、任劳任怨 名正言顺 脍炙人口 崭露头角
C、无可耐何 萍水相逢 怒发冲寇 司空见惯
D、趋之如归 恍然大悟 俗不可耐 望洋兴叹
4、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怨天尤人( 责怪,归咎 ) B、含辛茹苦 ( 吃,比喻忍受 ) ..
C、言简意赅 ( 完备 ) D、乳臭未干 ( 难闻的气味 ) ..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家餐馆师傅的厨艺很高,做出的美味真是脍炙人口。
B、这件事以后,母亲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
C、九寨沟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D、省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一路风尘仆仆,昼奔夜宿,希望能早一天赶到老区。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
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D、为了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县法制部门近期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法律常识竞赛。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筝》一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朱自清,字佩弦,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家,散文作家。《济南的冬天》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C、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社会活动家,她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叙述了莎利文老师对她的教育和影响,描述了自己在老师的教育和影响下生活态度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D、《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2016-2017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一、试卷分析:
本次初一年级语文考试,试卷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我们的试卷满分设置为100分,其中作文40分,其他部分60分。
我们年级的平均分为68.65分。其中最高分89.5分,最低分9分。全年级仅有4人达到优秀,优秀率1.49%,跟以往的学生比起来确实是非常之低。共有40人不及格,及格率为85.13%。从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集中在60到80分之间。
首先,从试卷的命题来看。我们根据期初考试学生的情况,对这次的试卷难易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相应降低了很多题目的难度。更加侧重对学生平时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考察。比如这一次的默写题,因为开学以来学习了很多需要背诵的篇目,所以我们一共设置了10分的题目,以此来着重考察学生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次,从学生试卷的完成情况来看。一、选择题部分。分别设置考察了与课文对应的字音、字形、字义、文常这一类十分基础的知识。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字音和文常两道题完成的不理想。字形和字义完成的还不错。此外,还设置了谦敬词、词性、词语感情色彩、修辞、病句等相对灵活更加贴近中考题型的一部分题。学生完成的不太理想。特别是修辞和病句这两道题。二、默写部分。共计10分。我们年级的平均分为8分。相对还算不错。但相信后面还有相当提升的空间。三、名著阅读部分。共计5分。年级平均为4.17。算是答得比较理想的部分。四、文言文阅读部分。考察的全部都是课内学到的文言文知识点。满分9分。年级平均只有5.52分。我们认为这部分答得不太理想。因为基本都是书上的很基础的知识。但是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孩子们并没有在课下及时地掌握并且巩固。五、课内外现代文阅读。满分16分。年级平均6.74。得分率只有42.15%。是所有题里面答得最不好的。
六、作文。满分40。阅卷初期我们几位老师按照以往的阅卷经验打算把平均分控制在32分左右。但是实际判下来,学生的作文水平比我们想象的要差一些。所以最后的平均分只拿到了30.75分。
从整体试卷来看,学生在基础题部分并没有拿到应有的分数。比如字音、文常、文言文阅读以及课内现代文阅读。这些在平时都是我们重点强调的。有些题目甚至和平时练习几乎一样。但是孩子们落实得并不理想。拿我教的班级来说,在平时的小测验中,我就能发现孩子们每天的知识并没有很好地落实。问他们原因表示回家作业很多,没有时间复习。所以孩子们还要学会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以及利用好在校的课余时间。在平时养成及时积累和巩固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毕竟语文学科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方能取得成功。
在一些能力比较灵活的题方面,学生答得不理想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有些题型是有它自己的答题方法的。而孩子们刚刚升入初中,这一类题还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并不知道这些题该用何种方法来做,常见的错点应该在哪里。相信通过后期一次次的练习讲解以及孩子们掌握后的熟练运用,这一类题的得分率会得到相应的提升的。
在现代文阅读方面,也是我们后期要着重努力的方向。因为事实上阅读能力不仅局限在阅读题方面,也体现在作文以及前面的很多题型上。所以,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后,尽量挤出时间来进行大量的阅读。包括课内的阅读以及课外的各种阅读。在老师讲读和学生自读相结合的过程中,慢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文方面。审题、选材、立意、行文上都存在问题。此次作文选材比较宽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应该感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部分作文思路不清,所选内容低幼化倾向严重,无新颖感。很多雷同的材料被反复利用,甚至有些选材并不符合题目要求,孩子们依然生搬硬套过来,难免造成了跑题、中心不明等问题。作文缺少对场面、氛围、心理的具体描写。事件、人物往往是平面的而不是立体的。整个年级的优秀作文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二、努力方向
1、在生字字音、字形方面加强识记及加强书写训练。
2、加强对词语的理解,能正确运用词语。
3、加强对文言文翻译准确性的强化训练。
4、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审题水平。
5、加大练笔力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三、应对措施
今后教学中应对措施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注重积累,夯实基础。
要把握课标要求,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语文积累,尤其是对常见字词和古诗文的积累,重视常见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名著的阅读,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同时注意对重点语段或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概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在重视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
3.加强检查督促和辅导力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后的检查督促和辅导力度,特别是对优生的培优,对学困生的辅导,加大检查力度,督促学生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4.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不是天生具来的,是靠后天不断的积累训练的,在让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不断训练中掌握基本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加强学生练字。
通过此次期中考试的分析总结,我们一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全力培养学生诸多方面的语文能力,相信在期末时,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