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2-11-04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普宁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九百卷、近五万首的《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其文献数量和质量都无愧为上乘。
汉字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表音能力较差。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表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但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则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作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满族入关统治中国近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所分别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这就是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多民族共同创造统一文化的最好见证。统一的文字不但维系着统一的书面语和统一的民族文化,也使我们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汉字在它的青春时期,不但勤勤恳恳地为中华民族服务,还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向中国
学习了一千年,先是直接学汉字,读四书五经,公元712年成书的《古事记》就是用文言文写的。约公元9世纪创造了汉字笔画式的表音文字——假名,用汉字和假名拼音来书写日语。二战期间,曾有人提出要废除汉字,因为汉字已经用“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废除不成,后来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规定了1850个汉字作为“当用汉字”。朝鲜从公元3世纪左右使用汉字,15世纪也创制了汉字笔画式的谚文字母,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韩国1987年规定,小学只学谚文,中学学1600个汉字。越南纳入中国版图一千多年,一直以汉字为正式文字,直到1945年才改用拼音。正是因为汉字以表意为主、不精确表音,所以才能够被不同语系的语言借用为文字符号,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几千年间,汉字的形体发生过甲、金、篆、隶、楷、草等字体的变化,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实践,在时代的演变中,创造了书法艺术。汉字不但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还成为类似西方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这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李如龙《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1.下列表述,不能体现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的一项是( )(3分)
A.汉字作为汉语的书面符号,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由汉字书写而汇成的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中华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
B.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使得不同民族能够共同创造统一文化,也使得中国这个拥有数亿人口、多个民族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C.汉字有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在它的青春时期,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
D.汉字的书写形成了书法的艺术,历代书法大家留传下来的珍贵墨宝成为类似西方的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是华夏子孙的宝贵遗产。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治维新前日本已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公元712年成书的《古事记》即用文言文写就,约公元9世纪创造了汉字笔画式表音文字——假名。
B.由于汉字已经以“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所以二战期间日本试图废除汉字未成,后来只能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
C. “谚文”是朝鲜从公元3世纪左右使用汉字之后,在15世纪利用汉字的笔画创造出的文字,即使现在,汉字在韩国依然有影响。
D.因为汉字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表意文字,所以才能够被日本、朝鲜、越南等不同语系的多
个国家借用为文字符号,并沿用千年至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科举取士使得《切韵》系韵书作为汉字标准音普及全国,这使得各地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
B.满族入关统治中国近三百年间,是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红楼梦》代表着当时文言的最高成就。
C.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汉字形、义稳定,不会因语音变化而影响书面阅读和文字沟通。
D.汉字经过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的探索实践,发生过多种字体的变化,但自从隶变之后,字形是基本稳定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 ”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净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缗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策》)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捐:捐助 .
B.诎指而事之 指:意愿 .
C.先趋而后息 趋:疾走 .
D.士争凑燕 凑:奔赴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死马且买之五百金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B.齐因孤之国乱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C.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余船 以次俱进 ..
D.涓人言于君曰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6.下列各旬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即摆出悬而未决的主要矛盾:初践君位,副、力少,急于招贤
强国以报血仇。
B.郭隗先生悠悠然指出“帝者”、“王者”、“霸者”、“亡者”与臣僚相处的不同心态,
其高下自见。
C.郭隗先生为了确保自己顺利地走到燕国历史舞台上,欲擒故纵,从容讲出“死马且
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的道理。
D.郭隗先生的一番话为天下贤士的接踵而至铺好了道路,文章结尾用贤人云集于燕的
史事,呼应了郭隗先生讲述涓人故事的用意。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5分)
(2)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5分)
(二)诗歌鉴赏(11分){2017普宁市政府工作报告}.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完成8、9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旧游:指故交。孟浩然在四十岁去长安应试,落第后出游吴越,本诗即写在途中。
8、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试作简要分析。(5分)
9、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劝学》中用了一个反面例子来证明要用心专一,不可急躁,这个例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祁茂顺
汪曾祺
祁茂顺在午门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单件的烧活,接三轿马,一个人鼓捣一天,就能完活。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一匹高头大白马——跟真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帷,紫红软帘,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
如果是成堂的大活:三进大厅、亭台楼阁、花园假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得约两三个同行一块干。订烧活的规矩,事前不付定钱,由承活的先凑出一份钱垫着,交活的时候再收钱。早先订烧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家具,后来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车、摩托车„„人家要什么,他们都能糊出来。后来订烧活的越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谁家还会弄一堂“车船轿马”到八宝山去?
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北京的平房讲究“灰顶花砖地”,纸糊的顶棚很少见了——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钢筋水泥的楼房更没有谁
普宁市华侨中学2016-2017年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普宁市华侨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9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2017普宁市政府工作报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或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
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来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雅”、“清淡”是琴乐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B、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C、伯牙面对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明白成连先生要他体会的正是这种天人交融、人琴合一的意境。
D、古琴作为“圣人之器”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恰恰是对这一点最好的论述。
2、下列对“古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而“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庄子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的追求
正好合拍。
D、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阐明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论述了古琴的内在韵味以及演奏时应有的规范,深入地阐述了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所以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C、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唐代薛易简在《琴诀》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和雅”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古人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
过也。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
B.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
C.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
D.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如“徙明、毫、沧三州”中的“徙”指“调动官职”,“拜中书舍人”中的“拜”指“授予官职”。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2017普宁市政府工作报告}.
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金帛随之,夸徇四境。
(2)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11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注]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灾途中。
8.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分)
9.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乐为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滕王阁序》中写尽九月之景、有色彩变化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滕王阁序》写云消雨停、艳阳高照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
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普宁勤建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学期 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作答.若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
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而“和”的本质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左传》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还要处理好“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关系。所谓“王道”,就
是用道德来感化四夷。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霸道”,则是使用武力
以制服四夷。儒家并不是完全排斥武力的使用,而主张“以力辅仁”。《左传》曾谈到军事
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
轨而昭文德也。”于此可见,“兵”只是昭示“文德”的手段。
“厚往薄来”也是儒家治理天下的一条原则。孔子所总结的周朝治理天下的九条纲领中
就有“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关于“厚往薄来”,据唐朝孔颖达解释:“厚往,谓
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君子”(统治者,
有德者)应当以“义”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不过,孔子并不否定“利”。孔子所否定
的是不义之利。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将“义”臵于“利”之上,提倡“以义制
利”。而孟子主张,“君子”应持“义”而忘“利”。后来的中国封建帝王,为了表现“天
子有德”的风度,对于“四夷来朝”的行为也就一概施行“厚往薄来”的方针。譬如,十分
节俭的明太祖就曾指示:“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
予之物宜厚,以示怀柔之意。”
儒家文明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普遍价值,如上所述的这些涉外理念,今天对于我们也
有十分宝贵的理论价值。
(摘编自陈尚胜《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认为,“和”是构建理想“天下”秩序的思想准则,是国家之间理想的交往方式,
应以此实现“协和万邦”,使各国和平相处。
B.研究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既要关注古代的朝贡制度、中国中心主义和儒家的天下观,
还要考虑与之配合的涉外理念。
C.外交上,儒家主张既要有“王道”,又要有 “霸道”,但是要“以力辅仁”,即以“王
道”为主,以“霸道”为辅。
D.儒家的义利观批判见利忘义,主张“以义制利”,表现在外交上就是“厚往薄来”,
尽其所能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左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重要的是要友善地与邻国相处,以达到“亲仁”
的理想境界,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法宝。
B.儒家认为求同存异才能和谐共处,故其所倡导的“和”是建立在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
文化、信仰和制度差异的基础上的。
C.明朝郑和率领水军巡游诸国时,对“夷狄之邦”奉行“以不治治之”的理念,体现了
与邻国相处“和为贵”的思想。
D.明太祖十分节俭,但是在赏赐来朝使节时却非常大方,这是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
风度,以显示对蛮夷之邦的怀柔之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协和万邦”“天下一家”“厚往薄来”等涉外理念,是建立理想世界秩序的重要保
证,这对解决当今国际问题的困局有借鉴价值。
B.后世儒者提出的“王者不治夷狄”的主张,虽然与儒家所持的天下观并不完全相同,
但同样显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
C.一个国家要赢得别国的尊重,除了施行仁爱、道义之外,还需要拥有显示国家威力的
军队,因此“弱国无外交”是有道理的。
D.儒家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告诉我们不要计较眼前的利益,而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大局,
这样才有助于推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崔隐甫,贝州武城人。解褐左玉钤卫兵曹参军,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浮屠惠范倚太平..
公主胁人子女,隐甫劾状,反为所挤,贬邛州司马。玄宗时,梨园弟子胡雏善笛,有宠,尝..
负罪匿禁中。帝以他事召隐甫,指曰:“就卿丏此人。”对曰:“陛下轻臣而重乐工,请解官。”
再拜出,帝遽谢,与胡雏,隐甫杀之,有诏贳死,不及矣。居三岁,进拜御史大夫。初,台
无狱,凡有囚则系大理。贞观时,李乾佑为大夫,始置狱,由是中丞、侍御史皆得系人。隐
甫执故事,废掘诸狱。其后患囚往来或漏泄,复系之厨院。台中自监察御史而下,旧皆得颛
事,无所承谘。隐甫始一切令归禀乃得行,有忤意辄劾正,多贬绌者,台吏侧目,威名赫然。
帝尝诏校外官岁考。异时必委曲参审,竟春未定。隐甫一日会朝集使,询逮检实,其暮皆讫,
议者服其敏,帝尝谓曰:“卿为大夫,天下以为称职。”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等暴其过,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岁余,复为大夫。迁刑部尚书,兼河....
南尹。帝还京师,即拜东都留守,累封清河郡公,卒,赠益州大都督,谥曰忠。始,帝欲相隐甫.
也,谓曰:“牛仙客可与语,卿常见否?”对曰:“未也。”帝曰:“可见之。”隐甫终不诣。他日又问,对如初。帝乃不用。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隐甫所
至絮介自守,明吏治,在职以强正称云。
(选自《新唐书﹒崔隐甫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B.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C.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D.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梨园”, 戏剧界雅称梨园,演员称梨园子弟。因唐代培养乐工之所设在当时长安禁
苑附近的梨园而得名。
C.“刑部尚书”是六部中刑部的最高级长官,掌管全国监察和刑狱的大臣。
D.“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
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隐甫执法严正,无所回避。惠范倚仗太平公主的权势逼迫他人,崔隐甫检举揭发
他;针对胡雏一事,崔隐甫欲辞官抗命,最终将罪犯绳之于法。
B.崔隐甫能力突出,精通吏治。担任御史大夫时,整顿吏治,加强了专断独行的作风,
使御史台威名显赫。
C.崔隐甫处事敏捷,毫不拖沓。外官考核,以往整个春季都不能考核完毕,崔隐甫却
仅用一天,被皇帝称赞。
D.崔隐甫志节高尚,刚直不阿。崔隐甫因鄙薄牛仙客的才能,没有遵循玄宗要其会见
牛仙客的指示,因而错失拜相的机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以他事召隐甫,指曰:“就卿丏此人。”对曰:“陛下轻臣而重乐工,请解官。”(5
分)
(2)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等暴其过,说赐罢。(5分)
(二)古诗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白氏时任杭州刺史。②伍员:伍子胥。杭州城内吴山上有伍员庙。③苏小:苏小小,
南朝人,西湖冷桥畔旧有其墓。④“柿蒂”:绫的花纹。
8.本诗所写景物反映了杭州的哪些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9.“涛声夜入伍员庙”一句与诗歌整体协调和谐吗?请简述你的意见。(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示时光流逝、新旧交替的两句诗是:“ , 。”
(2)庄子在《逍遥游》中有“大年”与“小年”之说,其中对“小年”的界定为:
“ , 。”
(3)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择师的标准,认为堪为人师者不在地位年龄,而在知识学
养: , , , 。
普宁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普宁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 治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每项选择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
1.春节前夕,某街道办事处举办了“爱心捐款、春联送福”活动。市民不管捐赠多少,都可以获得一副春联,而捐赠的钱则全部交给红十字会。这些春联 :
A.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书法爱好者的劳动
B.是商品,因为它是市民捐赠后获得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微信支付是以手机绑定银行卡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支付服务,目前微信支付已实现刷卡、扫描、公众号、APP等支付方式,并提供企业红包、代金券、立减优惠等营销新手段。与传统的线下支付相比,微信支付
A.依托科学技术,提高运营效益 B.减少现金使用,防止通货膨账
C.改变货币本质,实现直接交换 D.创新服务模式,方便购物消费
3.“会说话”的空调、“免清洗”的洗衣机、“会走路”的吸尘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产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但智能家居的高昂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这说明,让智能家电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是,家电行业要
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②提高家电的智能化水平
③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④增加单位商品的附加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
A.稀少的商品价值量大 B.供求影响价格
C.稀少的商品使用价值大 D.价值决定价格
5.下图是某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00美元兑换人民币)中间价基本走势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1
①a点至b点表示美元汇率跌落,有利于中国公民到美国旅游
②a点至b点表示美元汇率上升,有利于美国企业对华投资
③b点至c点表示人民币贬值,有利于美国学生来华留学
④b点至c点表示人民币升值,会加剧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是
7.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有稳定工作的人比工作不稳定的人有更高的消费水平,后者则有着更高的储蓄水平。这是因为( )
A.储蓄水平与收入水平无关 B.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无关
C.储蓄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D.未来的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8.下表为我国不同阶层的主要消费需求。表格说明
A.恩格尔系数上升
2
B.我国居民消费已完全满足个人需要
C.居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
D.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9.某省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从1980年到2007年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趋势表明,该省居民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B.家庭收入不断增加
C.消费结构在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10.下列经济现象与《经济生活》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2017普宁市政府工作报告}.
A.商场购物“喜刷刷”——使用信用卡安全方便
B.冬天的黄瓜比夏天贵——供求决定价格
C.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
D.不看广告看疗效——从众心理主导消费
11.过去农村房屋墙体上的广告多为农资广告和计生标语,现在取而代之的是通信、建材、家具、家电、黄金珠宝、保险、楼盘和汽车,几乎到了有墙就有广告的程度。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
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②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③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④购买力有所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 见右图,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与图反映的变动关系不相符的是
A.X为汽车的价格,Y为汽油的需求量
B.X为货币的实际发行量,Y为物价总水平
C.X为居民可支配收入,Y为恩格尔系数
D.X为出口额,Y为外汇收入
13.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全国196个工业行业中,国有经济应逐步从服装、纺织、食品、部分家电制造业等146个行业中撤离;在煤炭、石油开采、航天、电子等35个支柱产业中保持一定的控制力;在军工、电力等15个行业中居于垄断地位。上述现象( )
A.是为了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
B.必然会使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表明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有利于优化所有制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14.政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基础产业、社会公共事业领域,这有利于( )
A.使民间资本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B.使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C.为民间资本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D.消除民间资本投资的风险性
15.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 2016年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二季度实现利润总额3701 2亿元,月度利